首页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内容:纲要上第1-3课,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命题:wgy)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与下列思想相矛盾的是A.知之为知之2.仰韶文化的代表是B.因材施教C.学思结合D.贵贱有序A.彩陶B.黑陶C.玉器D.青铜器3.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上B.相权独大C.三公九卿D.首推郡县5.“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6.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朝最后一个王桀统治时期发生了“国人暴动”B.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干支纪日法C.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D.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武王时的青铜器7.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其中主要的体现是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③法律严酷④剥削严重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8.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历朝历代所沿用,成为我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从根本上A.保护了分散的小农经济,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始终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与西周分封制异曲同工,只是管理体制上有差异D.始终制约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严重障碍9.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肯定了“除井田,民得卖买”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土地兼并严重B.商品经济繁荣C.铁器牛耕普及D.承认土地私有6.《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11.北京颐和园内有许多含有“仁”、“德”两字的牌匾、条幅,还有以“仁”、“德”命名的建筑物,如仁寿门、仁寿殿、德兴殿、德辉殿等。对上述现象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B.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彰显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价值C.“仁”、“德”思想是欺骗、愚弄人民的封建糟粕D.“仁”、“德”思想是古代警示统治者的重要道德准则1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在史前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C.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D.王权逐渐走向集中13.春秋时期,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周王室势力衰微B.分封制濒于崩溃C.诸侯与周天子地位相同D.诸侯势力强大14.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D.墨子兼爱非攻思想15.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但直至汉代他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出现这一情形是因为孟子A.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反对实行霸道用兼并战争征服其它国家C.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D.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其政权16.秦朝在地方上彻底废除“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郡县制度。初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上述举措有利于A.推动专制皇权的完善B.确立中央政府的威权C.实现区域间民族融合D.巩固秦朝大一统局面17.荀子曰:凡兼人(让人服从)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这表明荀子 A.主张以德服人B.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C.提倡法制D.主张兼爱,非攻12.有学者提及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所谓的“天子”,并不直接统治其占领的所有领土……而是派其王室子弟去统治各地,且对其统治很少加以干预,并以抽象虚幻的血缘关系来加以巩固。这一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19.盟礼属于周代礼乐制度,是周与各诸侯国为解决冲突或保障共同利益而邀约神灵,向神灵立誓的活动。隐公三年,周王与诸侯盟礼时,“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日:‘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盟礼制度的变化说明A.诸侯争端得到有效解决B.旧有统治秩序受到挑战C.礼乐制度在继承中发展D.周王与诸侯王地位平等20.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宣称:“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攻无道而伐之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这一思想A.与孔子“仁”“礼”思想一致B.表达百姓的政治愿望C.顺应国家统一的趋势D.成为秦汉治国的方略21.下表为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铁器清单。地点铁器清单河南辉县固围村179件,其中犁4件,镢4件,锄36件,铲10件,镰1件。河北易县燕下都22号墓65件,其中镢6件,锄1件,铲1件,镰1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80件,其中镢60件,锄2件,镰2件,镐1件。而同时期出土的石器、骨器、蚌器农具较少。这说明A.北方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有较大的提高B.北方地区已经全面推广铁犁牛耕的技术C.北方冶炼技术超过南方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22.《诗经·商颂·殷武》称颂汤的业绩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氏、羌是分布于今天陕西西部直至甘肃、青海一带的游牧民族,也向商称臣纳贡。这一记载表明 A.商初国力强盛且凝聚力强B.商朝对西北地区实行间接统治C.中华文明呈多元一体特征D.游牧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向心力20.史学家钱穆先生将战国到秦定义为“历史之大变”,此种定义的主要视角是A.思想文化B.社会政治C.民族关系D.生活方式21.下图为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重要发现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该地区()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B.古人类活动较频繁C.曾为闽越文化中心D.阶级阶层分化明显22.《荀子天论》中写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材料体现荀子A.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B.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C.对实际功利的追求D.对“德治”思想的继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0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漫画中国通史故事》材料二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治国主张儒家孔子①②实行“仁政”;民贵君轻道家老子③④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材料三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1)依据材料一判断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2分)(2)材料二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治国主张”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表。请你结合所学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上相应的内容。(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跨世纪大辩论”的影响。(4分)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春秋列国形势图根据材料,补充地图中A、B、C所代表的诸侯国名称(6分),并结合所学,分析春秋列国分布的特点(4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出发点是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立足,并最终实现国富兵强,这体现了他“务实功利”的价值追求。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乱频发,传统的道德伦理准则已难以支配社会生活,强权主宰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这次变革在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秦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该变法的 积极一面在于用爵禄和刑罚将人们追求利益的途径和方式规范到国家需要的道路上来,把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思想都引入一种轨道式的模范。但此次变法对法律过度的依赖,比如鼓励亲属互相监视、互相告密,却也撕裂了人伦亲情;“轻罪重刑”使司法行为恐怖化;“不赦不宥”使“犯罪分子”一旦获罪则走上绝路,这些繁密的法令使秦人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们的道德水平也渐渐降至仅仅遵循法律规定的最低线。——摘编自许鸿基《商鞅变法的法治思想与借鉴意义》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在变法中践行“务实功利”价值追求的主要举措。(要求:至少答出四点)(8分)(2)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4分)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分)材料一: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以秦始皇为例,怎样认识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地位?(8分)材料二:“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都充满了复杂性、破缺性和不确定性。然而长期以来的人物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在人物生平的叙事上一带而过,在人物评价上又是按照所谓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的表达,贴好标签…,,如此的教学留给学生的人物形象扁平而干瘪,只有“冷淡的尊敬”,而无“发自肺腑的欣赏”;独断而机械的历史结论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日益懒惰和僵化,而人物教学希望通过优秀人物的嘉言懿行来培养公民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便流于形式,破坏了人物教学功能的发挥。”——《还原历史人物的复杂性》(2)历史人物是复杂的.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却存在“扁平而干瘪”的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6分) 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有教无类”主张无差别的教育,贵贱有序主张等级差别,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与题意不符,排除。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与题意不符,排除B。学思结合强调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与题意不符,排除C。2.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彩陶文化又称仰韶文化,广泛分布于山东以外的华北地区,而在甘肃持续时间最久,A项正确;山东龙山文化为代表的黑陶文化,排除B项;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出土了精美玉器,排除C项;商周时期出土青铜器,排除D项。故选A项。3.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的能力。注意题干强调的是“最主要目的”A、B、C都不是最主要的故选D。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4.A【详解】根据所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帝制度,即皇权至上,故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5.C【详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维护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联系的一种政治制度。材料中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度,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符合宗法制的特征。故C正确;禅让制是民主方式推选首领的方法,不是以血缘为标准,排除A;分封制是管理地方的制度,是宗法制外在表现,排除B;郡县制是官僚政治的体现,不是按照血缘继承关系,排除D。故选C。6.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干支纪年法,B项正确;“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时期,排除A项;周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排除C项;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与周武王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B【分析】试题分析:“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批评的是商鞅变法的目的不是在于为了百姓的利益,而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维护统治。①②③④都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但①②没有体现对百姓压迫,不符合题意,而③④是严刑酷法、是对百姓的盘剥的体现,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B项。8.A【详解】试题分析: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适应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小农经济起到了保护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是A项。9.D【详解】承认“除井田,民得卖买”的合法性意味着承认土地私有,D项正确;土地私有之后才存在土地兼并,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C项错在“普及”,排除C项。故选D项。10.B【详解】根据材料“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B正确;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错误;郡县制是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的制度,不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故C错误;郡国并行制是汉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故D是错误的。11.D【详解】据所学可知,“仁”、“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据材料北京颐和园内有许多含有“仁”、“德”两字的牌匾、条幅,还有以“仁”、“德”命名的建筑物。这些信息说明古代统治者以“仁”、“德”做警示、作为统治者治国的道德准则,D正确;材料体现了儒家的“仁”、 “德”的影响,但是没有涉及材料主旨,A错误;据材料可知,是颐和园内及建筑物上有以“仁”、“德”命名的,这一方面体现了统治者十分重视彰显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古代警示统治者的重要道德准则,B表述不全面;据材料北京颐和园内有许多含有“仁”、“德”两字的牌匾、条幅,还有以“仁”、“德”命名的建筑物,对其应该辩证的评价,C片面。12.C【详解】根据所学,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C项正确;AB项只是表现,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B项;当时并没有王权的集权现象,排除D项。故选C。13.B【详解】礼乐制度是配合分封制实行的制度,体现出等级制度的特点。材料中八佾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而诸侯却在家里使用,说明分封制趋于瓦解,故B正确;周王室势力衰微不是材料现象的本质问题,排除A;材料中是礼仪制度的破坏,不是说诸侯与周天子地位相同,排除C;诸侯势力强大不是材料体现出的本质问题,排除D。故选B。14.A【详解】“虚静以统天下”就是希望君主无为而治,A正确。韩非子的中央集权思想强调权力的高度集中与“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相矛盾,B错误。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D。15.D【详解】孟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提出了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这不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因此出现《汉书·艺文志》的情形。D正确;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阐述了社会分工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符合统治阶层利益,不应该出现此状况,A排除;孟子不主张用战争的方式征服其他国家,B排除;孟子认为人本性善良,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C排除。故选D。16.D【详解】材料表明,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且郡县制范围不断扩大,此举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局面,故D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中这一措施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不能完善皇权,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17.A【详解】材料信息“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说明“以德兼人”较之“以力兼人”和“以富兼人”具有明显优势。由此可以推知荀子赞成“以德兼人”,即主张以德服人,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法制思想,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排除D项。故选A项。18.B【详解】根据天子“并不直接统治其占领的所有领土……而是派其王室子弟去统治各地”,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下,周天子通过分封诸侯来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天子间接统治诸侯国,故选B;禅让制指统治者生前活着的时候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材料信息与禅让制无关,排除A;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而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的统治问题,排除C;材料信息与王位世袭制无关,排除D。19.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时期的中国。盟礼制度原本是向神灵立誓,但是在春秋时期,周天子和郑国互相派送人质,这体现了诸侯实力的不断强大,周天子权威的进一步衰微,是传统礼乐秩序受到挑战的表现,B项正确;春秋时期社会动荡,诸侯矛盾重重,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现象是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的表现,而非继承发展,排除C项;周天子在春秋时期依然是天下共主,和诸侯地位并不平等,排除D项。故选B项。20.C【详解】根据材料“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攻无道而伐之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等信息可知,材料表明天子是统一国家、稳定社会、攻打无道维护百姓利益的需要,强调的是大一统的重要性,即材料所述思想顺应国家统一的趋势,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仁”突出“爱人”、“克己复礼”,“礼”强调恢复周礼等级秩序,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孔子的“仁”和“礼”,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大一统的重要性,没有强调和表达百姓的政治愿望,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吕氏春秋》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并且汉初的治国思想是道家无为思想,因 此“成为秦汉治国的方略”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3.A【详解】材料中犁、镢、锄、铲、镰、镐等均属于铁农具,它们的普遍出现以及“同时期出土的石器、骨器、蚌器农具较少”,说明北方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故选A项;材料仅提及三个地区,无法看出“全面推广”,且材料仅提及“铁犁”并未提及“牛耕”,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南方的铁器出土情况,无法将北方与南方进行对比,排除C项;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根据材料“氏、羌是分布于今天陕西西部直至甘肃、青海一带的游牧民族,也向商称臣纳贡”可知,少超市远在陕西西部和甘肃、青海一带的游牧民族仍然向商称臣纳贡,说明商朝国力强盛且凝聚力强,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少数民族称臣纳贡,无法说明其对西北地区的统治,排除B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强调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并进,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强调政治臣服,无法说明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向心力,排除D项。故选A项。15.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钱穆先生之所以将战国到秦定义为“历史之大变”是基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封建制度的确立而言的,故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的巨变是基于思想文化和民族关系视角,故AC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16.B【详解】依据材料“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重要发现示意图”,可以看出在该流域发现了旧石器遗址、新石器遗址以及青铜时代的遗址,说明在该流域有着古人类的活动,且比较频繁,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该地区遗址的发现,并不能得出青铜农具的使用状况,排除A项;仅从图示,不能推断其为闽越文化中心,排除C项;仅从遗址的分布,不能反映阶级阶层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17.B【详解】根据“天行有常”、“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可知,荀子认为凡事都有其运行的规律,并不根据人的需要出现改变,由此体现了荀子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故选B;AC都与荀子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主张不符,排除;题意与“德治”无关,排除D。26.(1)历史现象:百家争鸣(有错别字不得分)(2分)(2)①以德治国②孟子③无为而治④法家(有错别字不得分)(8分)(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等。(答出任意两条即可)(4分)【详解】(1)根据材料一“为了强国富民,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主张”“一时间,各种学说纷纷兴起,他们各抒己见,互相辩驳”可知反映的历史现象是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2)根据所学知识,孔子的主要治国主张是以德治国,故①填以德治国。儒家学派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故②填孟子。老子是道教学派创始人,在治理国家上,主张“无为而治”。故③填无为而治。战国时期,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在治理国家上,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故④填法家。(3)根据材料三“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跨世纪大辩论”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7.名称:A:燕国。B:齐国。C:楚国。(6分)特点:沿着黄河流域和长江分布,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性诸侯王较多等。(4分)【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是燕国。B是齐国。C是楚国。特点:从地理位置、同姓诸侯等角度分析特点。28.(1)主要举措: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制定《秦律》,轻罪重罚等。(8分)(2)“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4分)【详解】(1)主要举措: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可得出主要有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稳定了小农经济;而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实行什伍、连坐制加强了对社会的治理;根据“‘轻罪重刑’使司法行为恐怖化”可得出制定《秦律》,轻罪重罚等。(2)根据所学可得出是法家思想。根据所学可知,“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而“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29.(1)功:①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②创建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在内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派兵北伐匈奴,南征越族,移民戍边,修筑了万里长城,扩大了疆域;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广建宫殿陵墓;赋税沉重,滥用民力;实行残酷的刑法,统治残暴。总之: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但其文化专制和残暴统治对后世产生了不利影响。(8分)(2)①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所处时代的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②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记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③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的了解,不能以点带面;④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论从史出。⑤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如生产力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的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然很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答出任意3条即可6分)【详解】(1)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对秦始皇的评价应该从功过两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功绩方面主要有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北击匈奴,进行政治制度改革等;过错方面主要有焚书坑儒、进行残暴专制、征收沉重的赋税等。总之对于秦始皇应该进行全面评价,不可只评其功或只讲其过。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26 06:20:02 页数:10
价格:¥2 大小:173.8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