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8
2
/18
剩余1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宜宾市四中高2022级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0分)第I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生物进化学说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B.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达尔文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解释D.拉马克是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学者【答案】C【解析】【分析】拉马克的进化论:①物种是可变的;②生物是从低等向高等转化的;③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物种变化;④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③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详解】A、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A正确;B、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论述进化原因的两条著名法则,B正确;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这是其局限性之一,C错误;D、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学者,D正确。故选C。2.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A.供给全面的营养B.供给能量C.维持细胞渗透压D.供给水分【答案】B【解析】【分析】低血糖的病人血糖含量低,治疗手段是补充血糖,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详解】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静脉注射葡萄糖主要是提供能量,B正确;故选B。3.在“601”药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渐低,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选择的结果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详解】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BD错误,C正确。故选C。4.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都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 )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也叫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详解】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A正确;B、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B错误;C、肠道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泪液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A。5.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B.是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C.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的本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和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 【详解】A、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和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A错误;B、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和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C、内环境稳态的本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正确;D、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错误。故选C。6.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下列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内环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其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超过了人体的调节能力,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详解】AB、人体维持稳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超过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AB正确;C、人体具有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但是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一定限度,人体稳态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保持稳态的平衡,C错误;D、人体维持稳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到高原地区后,由于高原环境严重缺氧,细胞代谢可能会出现紊乱,D正确。故选C。7.在进行人工淡水鱼养殖过程中,为了促进雌鱼排卵,多产鱼苗提高产量,可以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这主要是因为提取液中含有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激素B.性激素C.胰岛素D.促性腺激素【答案】D【解析】 【分析】促性腺激素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和发育,是由垂体释放的。【详解】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生长激素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分泌等。所以促进雌鱼排卵,使用的应该是促性腺激素。故选D。【点睛】8.某岛屿上存在着桦尺蠖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为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桦尺蠖的数量比例变化。森林时期建成工业区后50年灰色蛾黑色蛾灰色蛾黑色蛾99%1%1%99%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A.定向变异的作用B.自然选择作用C.灰色蛾迁入,黑色蛾迁出D.工业煤烟使灰色蛾变成黑色蛾【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型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详解】ABCD、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桦尺蠖两种体色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建成工业区后50年,由于环境污染,灰桦尺蠖容易被天敌发现,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小,不适应环境,逐渐被淘汰,黑桦尺蠖更适应环境,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增大,因此数量增多。两种体色比例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CD错误,B正确。故选B。9.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④可以直接进入A、CB.①与②④相比,蛋白质含量较多C.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D.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②会增加【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为毛细血管,B为血细胞,C为组织细胞,D为毛细淋巴管;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详解】A、图中A为毛细血管,C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④经循环后由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淋巴不能直接进入C组织细胞,A错误;B、①血浆②为组织液④为淋巴的成分都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但是血浆中的蛋白质比组织液和淋巴液中多,B正确;C、内环境包括血浆①、组织液②和淋巴④等,C正确;D、当D毛细淋巴管堵塞时,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②因不能流向D而增加,D正确。故选A。10.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B.植物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作用无关C.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相同D.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越强【答案】A【解析】【详解】A、单侧光照条件下,在植物茎尖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因此植物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A正确;B、植物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引起的,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B错误;C、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因此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相同,C错误;D、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生长素起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A。11.下列关于消化道神经支配的叙述,错误的是()A.支配消化道的神经不受“意识”的支配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C.消化道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D.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时会抑制消化道的活动【答案】B【解析】【分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主要具有抑制作用,即降低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详解】A、支配消化道的神经属于植物系统,不受“意识”的支配,A正确;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一部分,B错误;C、消化道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共同调节消化道活动,C正确;D、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时会抑制消化道的活动,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进消化道的各种活动,D正确。故选B。12.分布于突触后膜上的NMDA受体不仅能识别神经递质还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静脉注射的氯胺酮可作用于NMDA受体,使中枢神经系统迅速产生运动和感觉阻滞,从而产生麻醉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突触后膜上的NMDA通道处于关闭状态B.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大量内流C.谷氨酸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静脉注射氯胺酮会使突触后膜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增大【答案】A【解析】【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而且NMDA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因此,静息状态时突触后膜上的NMDA通道处于关闭状态,A正确; B、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因此应该导致钠离子大量内流,B错误;C、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C错误;D、题意显示,氯胺酮可作用于NMDA受体,使中枢神经系统迅速产生运动和感觉阻滞,据此可推测静脉注射氯胺酮抑制了钠离子内流,导致无法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故选A。13.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然后在尖端正中央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尖端和琼脂均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下图)。但测光照射后,甲、乙两部分琼脂块内生长素含量的情况是A.甲比乙多B.乙比甲多C.甲、乙一样多D.甲、乙都没有【答案】C【解析】【分析】胚芽鞘的尖端感光,在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情况下,尖端生长素横向运输,再向下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的琼脂块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详解】本实验中,尖端正中央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生长素无法横向运输,所以甲、乙两部分琼脂块内生长素含量相等.故选C。【点睛】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14.如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上的生物电现象,关于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丙两处表示未兴奋区域,乙处表示兴奋区域B.膜外电流的方向为甲→乙,丙→乙C.乙处产生的兴奋,能刺激甲、丙两处产生兴奋D.甲处膜外只存在阳离子,乙处膜外只存在阴离子【答案】D 【解析】【分析】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且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详解】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表现为外正内负,膜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表现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因此甲、丙两处表示未兴奋区域,乙处表示兴奋区域,A正确;BC、甲、丙膜外均为正电位,乙的膜外为负电位,甲乙、乙丙存在电位差,能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的方向为甲→乙,丙→乙,刺激未兴奋区域产生兴奋,乙处产生的兴奋,能刺激甲、丙两处产生兴奋,BC正确;D、甲处膜外存在阳离子,也存在阴离子,但阳离子较多,乙处也一样,只不过阴离子较多,D错误。故选D。15.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与躯体运动的功能密切相关B.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正对应的C.排尿等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D.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反射进行的【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1)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3)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4)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5)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详解】A、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密切相关,故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与躯体运动的功能密切相关,A正确;B、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即下肢的代表区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顶部,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下部,上肢的代表区则在两者之间,B错误; C、正常成人排尿,由大脑皮层和脊髓控制,其中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说明排尿等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C正确;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反射完成的,D正确。故选B。16.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疾病,会出现手脚不受控制的症状。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发生与患者体内多巴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多巴胺能够导致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B.多巴胺由突触前膜分泌释放出来需要消耗能量C.增强多巴胺受体的敏感性可以缓解帕金森症状D.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被灭活,会持续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神经元兴奋时,由静息电位(外正内负)转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当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经过突触,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变化。发挥作用后,神经递质被回收或降解。【详解】A、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因此它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会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正确;B、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分泌释放的过程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帕金森病患者体内多巴胺减少,因此增强多巴胺受体的敏感性,让少量的多巴胺也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帕金森患者的症状,C正确;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或被回收,不会持续的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D。【点睛】17.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五部分【详解】A、②和④是神经纤维,所以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A正确;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B错误;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⑤产生活动,但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是发生在完整反射弧上的活动,C错误;D、③是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若损伤,将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的功能,D错误。故选A。18.肺水肿是指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大量组织液集聚,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烧、大汗淋漓等,并出现低氧血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呼吸运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体液调节B.患者呼吸困难会导致体内CO2浓度升高C.大汗淋漓能够增加散热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高烧症状D.肺内组织液的回流主要是进入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答案】A【解析】【分析】1、人体体温恒定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2、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大部分回流到血浆,少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淋巴再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回流到血浆。【详解】A、呼吸运动的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A错误;B、患者呼吸困难导致CO2排出障碍,体内CO2浓度升高,B正确;C、大汗淋漓能够增加散热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高烧症状,C正确;D、肺内组织液的去向大部分回流到血浆中,少部分流向淋巴,因此肺内组织液的去向主要是进入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正确。故选A。 19.洪泛区是指江河两岸、湖周海滨等易受洪水淹没的区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生物种类丰富,综合利用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知识构建生态护坡,可有效减轻洪灾对生产的影响。下图为某河流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适宜的植物栽植于季节性洪泛区应遵循协调原理B.偶然洪泛区到淹没区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日照增长后鲤鱼纷纷产卵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功能D.由植被组成的护坡能减轻洪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答案】A【解析】【分析】1、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和直接价值(对人类有实用意义和非实用意义)。【详解】A、因地制宜的选择种植和养殖的生物种类遵循了协调的原理,因此,选择适宜的植物栽植于季节性洪泛区应遵循协调原理,A正确;B、偶然洪泛区到淹没区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C、日照增长后鲤鱼纷纷产卵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C错误;D、由植被组成的护坡能减轻洪灾体现了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A。20.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相关曲线(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浓度为a的生长素类似物抑制胚芽鞘的伸长B.浓度b为生长素类似物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C.与浓度a时相比,浓度c生长素类似物促进伸长效果更好D.与浓度c时相比,浓度d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伸长效果更好【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浓度为a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胚芽鞘的伸长,A错误;B、浓度b为生长素类似物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B正确;C、与浓度a时相比,浓度c的生长素类似物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错误;D、浓度d的生长素类似物抑制伸长,D错误。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区域内作答,答在该试题卷上无效。2.第I卷共5个大题,共计60分。21.诸多因素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下表是某医院在2005-2008年期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人均使用量和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0.0740.120.140.19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2.66.1110.925.5 (1)请结合遗传信息流动方面所学知识思考,抗生素的抑菌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2)由上表可知,该种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抗生素的使用量成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3)细菌进化的实质是______的定向改变。请从进化的角度解释细菌耐药率升高的原因_________。(4)为了使抗生素的时代不会因耐药菌的出现而终结,请你提出1点合理建议:________。【答案】(1)DNA复制、基因的转录、翻译(回答一点即可)(2)正相关(3)①.基因频率②.抗生素的使用选择了耐药性强的细菌,淘汰了不耐药的细菌,使得细菌的抗药性频率增大(4)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解析】【分析】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所有已知的生命,都利用基因表达来合成生命的大分子。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RNAP)进行,以DNA为模板,产物为RNA。RNA聚合酶沿着一段DNA移动,留下新合成的RNA链。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在核糖体。【小问1详解】抗生素可能抑制DNA复制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从而抑制细菌的增殖或细菌的基因表达,使细菌死亡。小问2详解】该种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抗生素的使用量成正相关,即使用量越大,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越大。【小问3详解】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选择是定向的,因此基因频率的改变也是定向的;抗生素淘汰了不耐药的细菌,选择了抗药性强的细菌,随着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大,不断筛选留下了耐药性强的细菌。【小问4详解】我们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禁止滥用抗生素,否则会使抗生素的时代因耐药菌的出现而终结。22.日常生活中,正常人的毛细血管损伤后,几分钟内血流即可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止血。其中,血小板等结构在凝血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血小板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2)当血管损伤导致血管内皮下组织直接和血液接触时,血小板被激活并黏附到损伤处,减缓和阻止血流,同时与凝血有关的因子作为信息分子和血小板上的________结合,从而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血液凝固。(3)血液凝固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织成网状,将 ________网络在内,形成血凝块,并析出淡黄色的血清。试分析,血清和血浆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血液凝固是一个级联放大的正反馈过程,据估计10mL血浆所生成的凝血酶就足以使全身血液凝固,但局部受伤后体内血液循环却能畅通无阻的进行,试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血浆②.无机盐③.蛋白质(2)①.受体②.促进(3)①.血细胞②.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没有(4)血浆中必然存在抗凝系统,限制血液凝固甚至使血液凝固过程逆转(合理即可)【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生理止血发生在血浆中。细胞外液即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环境,由组织、血浆、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渗透压、温度、pH等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小问1详解】血小板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小问2详解】分析题意可知,凝血过程中血小板首先减缓血流,同时与凝血有关的因子和血小板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血液凝固。【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可知,纤维蛋白交织成网状将血细胞网络在内,形成血凝块,析出的成分是血清,因此推测血清和血浆相比,缺少了纤维蛋白原。【小问4详解】血液凝固是一个级联放大的正反馈过程,血液循环却能畅通无阻的进行,说明血浆中存在抗凝血的物质,即血浆中必然存在抗凝系统,限制血液凝固甚至使血液凝固过程逆转。【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成分及稳态,要求学生能利用生物学视角思考问题,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结构与功能观。23.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光照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____调节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 _____(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2)上图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C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_____。有同学提出了以下设计思路:取发育状况一致的雌鸟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不破坏垂体,并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乙组破坏垂体,并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破坏垂体,并注射等量且适宜浓度的激素B。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答案】(1)①.神经-体液②.下丘脑③.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或信使作用、特异作用、高效作用)(2)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促性腺激素③.性激素④.反馈(3)①.若去掉鸟的性腺,激素B没有靶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②.三组实验动物的激素C含量【解析】【分析】题图A表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性腺激素,C表示性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小问1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进行;下丘脑是神经组织,又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这使得它能将神经中枢传来的电信号转变为激素信号,通过调节腺垂体,影响机体许多其他的内分泌腺的活动,实现激素的分级调节;故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激素调节的特点:具有特异性;发挥信使作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微量高效等。【小问2详解】从图中看出: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性激素;性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通过反馈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小问3详解】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因此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来验证B的生理作用。取发育状况一致的雌鸟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不破坏垂体,并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乙组破坏垂体,并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破坏垂体,并注射等量且适宜浓度的激素B,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B的生理作用,自变量是是否破坏垂体和注射的试剂,因变量用激素C含量表示;故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需要测定三组实验动物的激素C含量。24.下图甲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图乙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 (1)图甲中虚线方框代表__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它在成分上与B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病的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__________,其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我国前几年发现多例头部浮肿的“大头娃娃”,他们的主食是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劣质奶粉其头部浮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乙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__________系统处理后,再经过__________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5)O2从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层。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答案】(1)①.内环境(或细胞外液)②.血浆③.蛋白质和无机盐④.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分子(2)①.乳酸②.NaHCO3(3)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低于组织液渗透压,造成组织水肿(4)①.消化②.循环(5)①.12②.神经—体液—免疫【解析】【分析】分析甲图:图示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分析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D是消化系统,E是泌尿系统。【小问1详解】虚线内A、B、C分别是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总称为内环境。A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它在成分上与B组织液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分子。【小问2详解】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液中的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小问3详解】 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低于组织液渗透压,造成组织水肿。【小问4详解】图乙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消化系统处理后,再经过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小问5详解】O2从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途径为:红细胞(e)→血浆(d)→毛细血管壁(c)→组织液(f)→组织细胞(g)→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膜,至少要穿过(1+2+1+2)x2=12层磷脂分子层。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25.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高居全球首位。部分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抗体1和抗体2水平异常引起,其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分析,血糖浓度上升,会刺激下丘脑的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刺激分泌________,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从图中分析可看出,人体内调节血糖平衡的机制是______调节。(2)胰高血糖素是由_______分泌,其作用是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至正常水平。(3)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答案】(1)①.神经递质②.胰岛B细胞③.神经—体液(2)①.胰岛A细胞②.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①.不能②.抗体2所导致的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受体异常,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注射胰岛素无法治疗【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一方面血浆中血糖浓度升高,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另一方面,高浓度的血糖刺激葡萄糖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下丘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作用于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同时,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与其拮抗作用的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作用于组织细胞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抗体1与胰岛B细胞的受体 结合,导致葡萄糖不能与胰岛B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使胰岛B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抗体2与组织细胞中胰岛素的受体,从而使胰岛素不能与组织细胞的受体结合,最终均使血糖浓度升高。【小问1详解】从图中分析可知:血糖浓度上升,会刺激下丘脑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刺激分泌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调节血糖平衡的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小问2详解】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其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小问3详解】抗体1导致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但是抗体2导致的糖尿病不可以,因为抗体2使胰岛素的受体异常,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故注射胰岛素无法治疗糖尿病。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10-23 05:15:01
页数:18
价格:¥2
大小:882.6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