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辽源市田家炳高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儒家文化中的“礼”,是用一整套“名分”次序的排列制度来别亲疏,定上下,立尊卑,序长幼,明贵贱,分远近,以确定人们的义务、道德和生活。“礼,天地之序也……序,故群物有别。”(《礼记·乐记》)“礼”的功能是“别异”,这个“别异”是通过一系列的“名”来建立和确定的,“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名。”(《左传·桓公二年》)儒家强调“名”整理出秩序和规范,由之构成一个有明确差异和严密区分的社会统领系统。礼的第一个特点,“礼者,履也。”礼是实践,实践强调的不是人的内心活动,而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礼”的许多仪式、规矩、准则、范例,都是针对人的活动、行为、举止、言语甚至面容而设定的,而且必须有顺次、有规则、有秩序地去做。“无礼则无以措手足”,礼的实践性可以到这个程度。“礼者,体也,言得事之体也。”(刘熙《释名》)合乎礼数的周旋酬对、俯仰往还,无不是通过切身实践,把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事情做到位,得体、适宜、合度,使人世各种关系在这实践过程中得到合适的落实。“礼有五经,莫大于祭”,祭礼是最重要的,祭祀把人的各种关系,长幼、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通过仪式的活动即实践,把远近亲疏上下尊卑安排规范得十分明确,并且以语言、名分确定下来,不能违背,“名位不同,礼亦异数”。譬如一个人死了,他的家人要披麻戴孝,但是由于与死者关系的名分不同,披的麻、戴的孝并不一样,不同的身份、关系、地位、等级,区分得非常清楚,而且要求不同的情感表现。不像西方,人死了都戴一点黑,动作、姿态、言语、次序等,区别不大。礼是现实生活不可逃避,更不可违背的实践法规,是不成文的“法”。礼的第二个特点,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规范化,不仅是祭祀的时候,而且通过祭祀,把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安排、规定好。中国的家族系统和制度就是以丧礼“五服”等差秩序来制定、规范、推扩出来的,把人的不同实践活动和这些活动的外在形态包括衣食住行 等,进而把现实生活规范、安排成为一个大系统。到汉代,董仲舒结合阴阳家、道法家把上古这套礼制转化性创造为“仁,天心也”的“有情宇宙观”,用“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方式来作政治制度的安排。从此以后,尽管历代有许多增删变异,其基本精神却一直延续下来。礼的第三个特点,也是最重要的特点:“礼”有神圣性。正因为它非常神圣,所以必须遵守、不可违背。礼来源于巫,巫术里面有神明,因此这些“礼”的规范不单是人间的法规。“礼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天经地义,是天地给人规定的。违反了礼,不仅是违反了人间的习俗、规矩、法规,而且更严重的是触犯了神明,那当然就要遭到各种灾难、惩罚,民间一直有不孝子孙要遭天打雷劈的说法。所以人的“行”必须符合“礼”的规范,才能与神明、与天地合拍和沟通。所有这些,都恰恰是保留了巫术的基本特征、基本精神,但是把它完全世俗化、理性化了,成了人间的一种神圣的秩序。许多学者讲,宗教与世俗的很大区别就是,宗教是超乎经验的世界,世俗是经验的世界。而中国恰恰不是这样,中国是将这两个世界合在一起,神就在这个世界也包括在人间的“礼”中,人间的礼仪就是神明的旨意,人与神同在一个世界,所以“礼教”成了中国的“宗教”。(摘自李泽厚《“礼”的三特点》)材料二:中国是拥有悠久礼乐文明的礼仪大国,有着丰富的礼仪文化资源,同时重视礼制建设与礼俗教化。《周易·系辞》强调:“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敬天礼地、体现族群伦理与政教伦理等包蕴礼义核心的礼仪文化。荀子《礼论》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强调“礼”的功能,礼仪文化依循三大伦理原则,即与天地协调的自然伦理、以祖先纪念情感为中心的家庭伦理、推崇君师为政教的政治伦理,这三者是“礼”的核心内涵,是传统礼仪文化的根本性质所在。当代社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社会,新的社会生活自然需要相应的礼仪,传统礼仪遵循的三大伦理原则在当代社会必然发生根本的性质变化,即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而不是对天地神灵的被动膜拜;更强调家庭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而不是上下尊卑的严格等级区分;更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牧民”统治。以新的伦理原则处理人与自然、家 庭社会等的关系,既保留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底色,又体现了礼仪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礼仪伦理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重建与更新,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礼仪在新时代的融合与转化,对于家国情怀的培育、社会文明的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公民道德教育与新的伦理人格养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摘编自萧放《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中国礼仪实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的功能是“别异”,它通过一系列的“名”来建立和确定,儒家通过“名”整理出秩序和规范,由此构成一个有明确差异和严密区分的社会统领系统。B.礼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规范化。丧礼“五服”将人的实践活动、外在形态,以至现实生活系统化,成为中国家族系统和政治制度形成的基础。C.“礼者,履也。”礼具有实践性,“礼”有许多仪式、规矩等,人们须有顺次、有规则、有秩序地实践“礼”,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合适地落实人世各种关系。D.当代社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社会,它与古代社会的性质、生活不同,因此传统礼仪遵循的三大伦理原则在当代必然发生根本的性质变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上古礼制,他结合阴阳家、道法家创造出的“有情宇宙观”“天人合一”等理念对后世有深远影响。B.材料一引用“礼,天地之序也……序,故群物有别”及“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名”,论证礼的“别异”功能。C.“礼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巫术对神明的崇敬使得“礼”具有了神圣性,人们必须严格遵守礼,才能与天地、神明合拍和沟通。D.国家公共生活中的礼仪礼典,如任职宣誓仪式、祭扫英烈仪式、全国哀悼活动等,体现了传统礼仪在新时代的融合与转化。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礼”的神圣性特点的一项是()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B.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端死?(《诗经·相鼠》) C.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D.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礼记》)4.材料一中“礼”的三个特点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其逻辑关系及思路。(4分)5.传统礼仪所遵循的三大伦理原则在当代社会发生了哪些根本的性质变化?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爷爷的雷雨天郑俊华咔嚓!晚饭刚上桌,阴沉沉的天空,响起一声炸雷。爷爷腾地从饭桌旁站起来,一把拉起我:不好,有敌情!快,杉木林!这时候的爷爷,耳朵突然支楞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迅速拎上猎枪,我则伸手抓过两把雨伞,打开角门,跟在爷爷身后,冲入夜色之中。家里老房改造时,我主张,跨院的角门继续保留,因为爷爷,他喜欢!我和爷爷冲下堤坝,绕过一棵棵百年老松,继续向前摸。护林的老奎叔慢悠悠地迎面走来。我忙递了个眼神过去:老奎叔,什么情况?几道闪电劈过,夜空忽明忽暗,雷声如高山撒落下了巨石隆隆作响。爷爷举起枪,如临大敌。老奎叔突然神色一凛,扯住爷爷的胳膊,压低声音说:有敌情,伤员们已经撤了!爷爷也压低声音:撤哪儿去了?你家!快回去,快!爷爷掉过枪口,消失在夜色里……当年,爷爷还是个身手矫健的青年猎手,我们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就是爷爷的猎场。大山的山洞、沟谷、古树、悬崖,没有他不知道的,就连那些拧犄角的羊肠小道,也都是他和他的几个猎手兄弟踩出来的。爷爷天天穿梭在山林中……那年的一个午后,大山里来了一支队伍,大都面黄肌瘦,一袭破旧的灰色衣裤,裹腿打得还算结实;清一色的草鞋,经过荆条子的再三缠裹。再一细看,二三十人的队伍,几乎每个人都有伤,或头部、或腿部、或胳膊,灰白色绷带渗着血迹。山林赶路,这队人马显然已经很疲惫。爷爷抄小道赶在他们前面,把随身带的干粮和腊肉、土酒,挂在路边的树上。一大兜,很醒目,他们一眼就发现了。几个小兵如获至宝,争相过去取下来,拿到一个头缠绷带、手拄木棍的兵跟前。那兵年纪看起来比小兵大,性格沉稳。爷爷当时想,他一定是他们的长官。那兵没接过东西,对几个小兵说了些山南海北爷爷听不太懂的土 话。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爷爷从树后转出来,把小兵重新挂回树上的兜子取下,郑重地交给了那拄棍的兵。那兵也不是军官,就是伤比较重的老兵。他们始终没说自己是什么部队,爷爷也没有多问。他们态度和蔼,相扶相助,在那样连日阴雨、缺粮少药的境况下,依然说笑、哼歌。爷爷喜欢上了这些人。他当夜回了趟家,没跟家人透露一点儿消息,扛着家里的糙米、土酒、狍子肉和全部的草药,从屋后跨院的角门溜走了。爷爷是十天后,被后山罗家寨的瞿爷爷带人抬回家的。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那次爷爷是准备凭着自己山里通的优势,把这支与大部队走散的小队伍送过山去。他们白天急行军,晚上宿山洞,绕开溪流、暗沼、沟壑,奔走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但是因为兵员有伤,他们并不能快速前进。第三天下午,狂风大作,天空墨黑,乌云盖顶,电闪雷鸣中,有两架飞机向他们直冲下来。老兵大喊一声:隐蔽!话到手到,他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小兵推到了几步外的小石砬子旁,正想就地趴倒,却见毫无战斗经验的爷爷还站在路中央,愣愣地东看西看,老兵扔了手中的棍子,急步蹿到爷爷身后,一个“猛虎扑食”,将爷爷结结实实地压在身下,两人就势滚进了路边的草丛。不过一息之间,空中落下三枚炸弹,把离他们几步远的羊肠小道,炸成了几尺深的断崖。那次轰炸牺牲了七人,年龄最大的是拄棍老兵,38岁;最小的扛锅小鬼,仅15岁。鹰嘴岩下的杉木林,堆起了一地坟茔,远远望去,一个个的土包令人难受。一片弹片钻进了爷爷右脑,经当地名医瞿老山人竭力抢救,爷爷幸存了下来,但从此,爷爷的思维就停滞在了炮火硝烟中。有一年,爷爷被请到县里,拿回了个红本本。村里人这才知道当年他遇到的队伍,是北上长征的红军。那片坟茔成了爷爷的根据地,年轻时打猎,年老时护林、修坟,差不多每天必到。爷爷最得意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时间是一剂良药,几十年过去,爷爷的病基本好了,但遇雷电、发烧、劳累等情形,还时有复发。猎枪交公后,木工活娴熟的老爸,做了把一模一样的老式木头猎枪。爷爷自是喜出望外。老小孩一样的爷爷,是乡人的话题、乡人的至宝。每当爷爷痛发,知根知底的寨里乡邻们,都会十分默契地主动配合。当豆大的雨点落地时,我和爷爷已拐进了跨院的角门……(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身手矫健猎手,非常熟悉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天天在山林中打猎,可见他能遇到红军并帮助他们,可能不是偶然。B.爷爷的事迹感动了寨里的人,“我”要求新家留角门,爸爸做老式木头猎枪,寨里的人配合演戏,大家都对爷爷怀有爱和敬意。 C.轰炸使得红军队伍牺牲了七个人,爷爷也不幸受伤,经历过枪林弹雨,爷爷没有忘记曾经的生死与共,他将护坟当成了一生的事业。D.“耳朵突然支楞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爷爷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警惕,也营造了紧张气氛。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配合爷爷演打仗的戏的情节在文中多有体现,比如“我”给老奎叔递眼神,老奎叔心领神会,对爷爷说伤员们撤到了“你家”。B.炸弹将羊肠小道炸成了断崖,这处场面描写惊心动魄,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凶险,也表现了老兵和爷爷的勇敢,形象鲜活感人。C.“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反问、感叹语气的同时使用表现了爷爷的自豪,红军队伍作风优良是其自豪的原因之一。D.小说的情节设置得巧妙,开篇直接进入情境,把读者拉入到紧张的战争氛围中,引出对故事来龙去脉的追述。8.阅读小说全文,分析这支红军队伍表现出了哪些令人赞叹的精神品质。(6分)9.本篇小说的题目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妙处。(4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文本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节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文本二: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 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及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B.守藏室之史,即藏室史,是管理周王朝图书的史官。“藏室”是藏书之所。C.太傅,古代官职名,周代设置,有辅弼天子之任,三公之一;西汉时,太子的老师被称为太傅。 D.玄孙,指曾孙的儿子。老子的玄孙应是李宫的儿子,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12.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指出了圣人遵从“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如圣人以不欲为欲,以不学为学,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妄加干预。B.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C.老子认为成大事者要善于抓苗头。因为他认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苗头。D.道学与儒学曾相互贬斥。世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贬斥老子学说。但信奉儒学的司马迁却能为老子写传,实属难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2)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14.文本二中记载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请从文中找出他们是谁?(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访村老陆游强健如翁举世稀,夜深容我叩门扉。大儿叱犊戴星出,稚子捕鱼乘月归。骨肉团栾无远别,比邻假贷不相违。人间可羡惟农亩,又见秋灯照捣衣。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题,用夸张手法写村老之强健,他至夜深仍精神很好,可与诗人款谈。B.颔联叙事:村老长子勤于耕种,披星而出;幼子外出捕鱼,乘月而归。C.颈联上句承上,写村老一家骨肉团聚,无须远别;下句转写其与邻里的关系。D.全诗语言平易,情韵悠然,描绘了一幅温馨的乡村野老生活画卷。16.“村老”的生活有哪些可羡之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5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对比的手法表达君子与小人面对仁义和利益的不同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子》四章中,指出真正强大的人不仅要能战胜别人,还要能战胜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学》中的“__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___________”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4).《大学之道》中,首句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三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权贵们的蔑视以及自己内心的悲愤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喝粥还是喝牛奶?有学者认为,早餐不能喝粥,要喝牛奶。早餐作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顿饭,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填饱肚子”。《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中建议,早餐应提供全天25%~30%的能量。粥里缺乏优质蛋白和植物中的维生素,让孩子喝一大碗粥,肚子就没有空间再装下鸡蛋、蔬菜、牛奶、肉类了。②,多留点空间吃肉、蛋、奶、蔬菜这些营养更丰富的食物。一份合格的早餐应该是这样的:1.富含蛋白质,“充足的牛奶和鸡蛋”,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日常早餐可以是一个鸡蛋,200~250mL牛奶;2.富含碳水化合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实碳水化合物种类很多,如包子、面条、红薯等,日常注意粗粮和细粮相结合,主食控制在80~100g;3.有新鲜蔬果,③,蔬菜水果不仅能为机体提供维生素,还可提供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新鲜蔬果至少二选一,摄入150~200g比较适宜。清晨,一顿富含营养而味道清淡的早餐,是你我健康的选择。 18下列句子中的“我”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你支持陈芋汐拿冠军,我支持全红婵,咱俩都没有错,只是个人喜欢不同而已。B.2022年世乒赛男团女团双双夺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我都感到无比的自豪。C.进入高二学期以来,我们班已经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学习风气。D.南极变暖,全球生态问题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是你我共同的责任。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六、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更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负大木头前行的人将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从而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感触与思考?针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谈谈自己的看法,确定立意,写一篇发言稿。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1.B2.A3.D4.不能。材料一中“礼”的三个特点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是按照由小到大的范围,层层递进的关系论述的。先讲礼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再讲礼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规范化,最后讲“礼”不单是人间的法规,也是神的意志的体现。5.①不能对天地神灵被动的膜拜,应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②不能划分上下尊卑的严格等级,应该遵循家庭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③不能进行居高临下的“牧民”统治,应该遵循社会主义国家“以 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成为中国家族系统和政治制度形成基础”分析错误。由材料一原文“中国的家族系统和制度就是以丧礼‘五服’等差秩序来制定、规范、推扩出来的……”可知,原文说的是“中国的家族系统和制度”而不是“中国的家族系统和政治制度”“就是以丧礼‘五服’等差秩序来制定、规范、推扩出来的”,由此可知说其“成为……政治制度形成的基础”属于无中生有。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A.“他结合阴阳家、道法家创造出的‘有情宇宙观’‘天人合一’等理念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分析错误。由材料“到汉代,董仲舒结合阴阳家、道法家把上古这套礼制转化性创造为‘仁,天心也’的‘有情宇宙观’,用‘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方式来作政治制度的安排”可知,原文只是说“有情宇宙观”结合了阴阳家和道法家,并没有说“天人合一”也结合阴阳家和道法家。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只讲了礼,没有体现了材料一中“礼”的神圣性特点。B.老鼠有形体,人却没有礼仪;人没有礼仪,为什么不快点死去呢?只表明人应该有礼仪,没有体现了材料一中“礼”的神圣性特点。C.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只讲了礼的开始,没有体现了材料一中“礼”的神圣性特点。D.礼,先王凭借它来承接上天之道,治理人们的情操。所以失去它就会灭亡,得到它才能生存。礼是先王凭借它来承接上天之道的,体现了材料一中“礼”的神圣性特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故选D。【答案】6.D7.B 8.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爱护群众,严格的自律精神。②不惧磨难、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③救助战友和群众,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9.①交代背景,交待了主人公和特殊天气情况。用爷爷修饰“雷雨天”,也突出了“雷雨天”对爷爷的特殊意义。②“爷爷的雷雨天”是全文的线索,可以让读者迅速抓住全文主要内容。③塑造爷爷和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本文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雷雨天”,这种恶劣的环境烘托了他们的形象。④在“雷雨天”这种恶劣的环境烘托下的红军英雄形象,有利于读者把握主题。【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D.“一系列的动作”错误。“眼睛不再浑浊”不是动作描写,而是神态描写。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表现了……爷爷的勇敢”错误。由原文“却见毫无战斗经验的爷爷还站在路中央,愣愣地东看西看”可知,表现的是爷爷毫无战斗经验,而不是勇敢。故选B。10.A11.D12.C13.(1)人们做事,往往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如果)像对待开始一样慎重地对待结果,那就不会有办不成的事。)(2)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好像愚钝。14.一是略早于孔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二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莱子,三是晚于孔子的太史儋。【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尽力为我著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部书,分上下两篇。 “道德”指道德学问,共同作“修”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其学”应是下一句的主语。据此排除BC;“周之衰”作动词“见”的宾语,“衰”不应断在后句,据此排除D。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错误。原文是“老子之子名宗,……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宫玄孙假”意思是李宫的玄孙是李假,所以,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曾祖父。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苗头”错误。结合“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分析,老子认为治事者要善于抓苗头,因为凡事在初始阶段都便于控制、利于解决。而因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因此必须重视细微和小节处。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从事”,行事,做事;“几”,接近,将要;“慎”,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对待。(2)“良贾”,善于经商的人;“若虚”,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盛德”,省略句,“君子(具)盛德”;“盛德”,高尚的品德。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可知,一是略早于孔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从“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可知,二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莱子;从“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可知,三是晚于孔子的太史儋。参考译文:(一)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 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二)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到了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及其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遇到时机就坐上车子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但他的容貌好像很愚钝。抛弃您的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的)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开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能乘风驾云上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他大概就像龙一样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尽力为我著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部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思想,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用意,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并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 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孝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世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的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答案】15.A16.①“村老”年高体健,精神矍铄,无疾病之苦,令人羡慕。②“村老”儿子勤劳,骨肉团聚,无离别之痛,令人羡慕③“村老”乐于助人,不吝假借,无邻里矛盾,令人羡慕。【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A.“夸张手法”错误。首联写村老在深夜仍欢迎访客,可以与诗人交谈,表现出他的精神头很好,侧面反映出他身体好,所以写村老之强健是实写,没有用夸张。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由首联“强健如翁举世稀”可知,村老在深夜仍欢迎访客,可以与诗人交谈,可见虽然年龄很大,但身体强健,精神头很好,没有疾病的痛苦,这是可羡之一。由“大儿叱犊戴星出,稚子捕鱼乘月归”“骨肉团栾无远别”可知,村老长子勤于耕种,披星而出,幼子外出捕鱼,乘月而归,一家骨肉团聚,无须远别,这是可羡之二。由“比邻假贷不相违”可知,村邻相借,村老不推诿,乐于助人,邻里关系很好,这是可羡之三。【答案】17、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4.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5.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6.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答案18D19.①早餐应该怎么吃②控制喝粥的量③它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用法和意义的把握能力。例句中“我”泛指任何一个人。A.“我”是第一人称,语境中和你相对的一个人。B.“我”是泛指,每一个中国人。C.“我”是泛指,班上相互竞争的同学。D.“我”泛指任何一个人。故选D。作文:立意:1.负重奋斗使生命更精彩。2.青年人当担负使命,负重奋进。3.减重获得一时轻松,却行而不远,负重前行终致远。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1 09:20:01 页数:16
价格:¥2 大小:40.8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