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模拟考试(一模预演)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模拟考试(一模预演)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5
2
/25
剩余2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金华十校2023年10月高三模拟考试(一模预演)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颗,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0年9月我国首次向全世界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实现双碳目标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B.培育并栽种光合效率高的树种C.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大规模植树造林D.利用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生产沼气【答案】C【解析】【分析】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这在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详解】A、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有利于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A正确;B、培育并栽种光合效率高的树种,有利于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B正确;C、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大规模植树造林,沙漠严重缺水,不适合大规模植树造林,C错误;D、利用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生产沼气,减少秸秆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正确。故选C。2.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相关成果不断涌现,人们对它的安全性、与伦理道德碰撞而带来的困惑和挑战也与日俱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B.试管婴儿技术和“设计试管婴儿”都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C.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允许进行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D.生物武器致病能力强,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扩散【答案】B【解析】【分析】目前关于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中国政府对克隆技术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具有传染性强污染面广的特点。【详解】A、转基因技术已被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属于转基因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A正确; B、“设计试管婴儿”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技术不需要,B错误;C、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允许进行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C正确;D、生物武器致病能力强,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扩散,D正确。故选B。3.下列有关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B.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TP,蛋白质的水解可产生ATPC.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D.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有机物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答案】C【解析】【分析】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细胞内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详解】A、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细胞内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但GTP、CTP等也能直接提供能量,A错误;B、蛋白质生物合成需要消耗ATP,而蛋白质水解只需要酶,不产生ATP,B错误;C、光下叶肉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C正确;D、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的原因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不彻底,其中很多能量储存在乳酸或酒精等有机物中没有释放出来,D错误。故选C。4.核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离开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核膜的解体、重建有利于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核膜的出现有利于实现遗传信息表达调控的阶段性与区域化C.核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D.建立核膜结构的物理模型时,需要构建2层磷脂分子层【答案】D【解析】【分析】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子,是核质之间频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 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DNA不能通过核膜,核膜的解体与重建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A正确;B、真核生物的结构复杂,而且大多数基因都有内含子,转录后需要经过复杂的加工,所以核膜的出现,为基因的表达提供了时空隔离的屏障,因此核膜的出现有利于实现遗传信息表达调控的阶段性与区域化,B正确;C、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C正确;D、核膜是双子层膜结构,膜结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建立核膜结构的物理模型时,需要构建4层磷脂分子层,D错误。故选D。5.Cu2+能与α-淀粉酶牢固结合而使酶失活。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两组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实验一: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探究一定范围内淀粉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二:各组均加入等量微量Cu2+,其他条件与实验一相同,测定酶促反应速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都相同B.实验一和实验二都应在淀粉足量的情况下进行C.Cu2+是通过与淀粉竞争相同的结合位点使酶失活D.若略微升高实验一的反应温度,酶促反应速率会与实验二接近【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详解】A、分析题意,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自变量都淀粉的含量(实验二各组都有等量微量Cu2+,也属于无关变量),因变量是酶促反应速率,A正确;B、分析题意,实验一和实验二都是测定一定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为保证酶促反应正常进行,两组实验中的淀粉量都应保持过量的状态,B正确;C、分析题意可知,Cu2+能与α-淀粉酶牢固结合而使酶失活,无法得知Cu2+与淀粉的结合位点是否与α-淀粉酶和淀粉的结合位点相同,也可能是通过与其它位点结合导致酶空间结构变化而失活,C错误;D、分析题意,实验一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若略微升高实验一的反应温度,酶活性降低,则酶促反应速率会接近实验二反应速率,D正确。故选C。 6.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内环境的各项生理指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健儿在进入高海拔地区训练时,内环境也能维持稳态B.正常情况下,抗体、氨基酸、糖原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C.如果细胞内高Na+、细胞外高K+,则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D.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内液【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的成分为:水约90%,蛋白质约7%~9%,无机盐1%,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详解】A、运动健儿可进入高海拔地区训练,说明运动健儿能够通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B、糖原存在于人的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内部,不会到细胞外液中,B错误;C、神经细胞由于钠钾泵的作用,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排出钠离子,导致细胞内部K+高于细胞外,细胞外Na+高于细胞内,C错误;D、人手和脚上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中的组织液,D错误。故选A。7.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是一种脂溶性复合物,其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农技工作者取若干吸胀的玉米种子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利用TTC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表所示。分组甲组乙组处理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种子煮沸后与染料混合保温结果种子中的胚呈红色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组胚细胞产生的NADH使TTC变成红色B.TTC可进入甲组胚细胞但不能进入乙组胚细胞C.甲组胚细胞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乙组胚细胞中未发生D.甲组部分种子的胚呈深红色,说明这些种子代谢旺盛,生活力强【答案】B【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甲组是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结果种子中的胚呈红色,说明种子进行呼吸产生了还原型物质;乙组是种子煮沸后与染料混合保温,结果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说明种子未进行呼吸,没有产生还原型物质,结论:能进行细胞呼吸的种子具有生活力。【详解】A、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是一种脂溶性复合物,其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甲组胚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NADH,是还原剂,使TTC还原变成红色,A正确;B、乙组种子煮沸,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甲组细胞膜没有失去选择透过性,因此TTC可进入乙组胚细胞但不能进入甲组胚细胞,B错误;C、甲组种子中的胚呈红色,乙组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说明甲组胚细胞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乙组胚细胞中未发生,C正确;D、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强时,产生的还原型物质多;胚细胞代谢活动弱时,产生的还原型物质少,甲组部分种子的胚呈深红色,说明这些种子代谢旺盛,生活力强,D正确。故选B。8.斯坦曼由于“树突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而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奖。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下列关于树突状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巨噬细胞、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B.能够直接刺激T细胞分裂和分化C.呈递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进而引发特异性免疫D.能特异性识别、摄取和加工处理某种抗原并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免疫: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②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③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④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⑤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⑥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详解】A、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它们都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A错误;B、树突状细胞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因此树突状细胞不能直 接刺激辅助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B错误;C、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进而引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者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D、树突状细胞,具有识别作用,可以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但不具有特异性,D错误。故选C。9.某地区生活的一种丽鱼包含两类群体:一类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类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丽鱼两类齿形性状由相应基因控制,该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两类齿形性状所对应的新基因的出现,丰富了该地区丽鱼种群的基因库C.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这两种齿形差异有利于丽鱼对该地区环境的适应D.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丽鱼之间未产生生殖隔离,仍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答案】A【解析】【分析】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经过代代繁殖,群体中这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多,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进而出现新的生物类型。由此可见,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的出现是变异的结果,自然选择对基因起到了选择的作用,A错误;B、某个种群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两类齿形性状所对应的新基因的出现,丰富了该地区丽鱼种群的基因库,B正确;C、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D、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丽鱼是同一物种,两个种群之间没有产生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A。10.酵母菌sec系列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研究者发现:secl2基因突变体细胞中内质网特别大;secl7基因突变体细胞有大量的囊泡积累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sec1基因突变体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酵母菌将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膜外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B.可通过检测突变体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分布场所推理分析sec基因的功能C.野生型酵母菌细胞中分泌蛋白转移途径是: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D.推测sec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参与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的过程【答案】D 【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详解】A、酵母菌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转运到细胞膜,囊泡与细胞膜融合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才能把包裹着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A正确;B、secl2基因突变体细胞中内质网特别大,说明该基因与内质网出芽产生囊泡把分泌蛋白运出内质网相关;secl7基因突变体细胞有大量的囊泡积累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说明该基因与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相关;sec1基因突变体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说明该基因与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相关。综上,可以通过检测突变体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分布场所推理分析sec基因的功能,B正确;C、野生酵母菌可以进行正常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C正确;D、sec1基因突变体中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说明囊泡与细胞膜没有融合,可以推测,sec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参与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的过程,D错误。故选D。11.水稻和油菜均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水稻属于阳生植物,油菜属于阴生植物。科研工作者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测得两种农作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向土壤中适当施加氮肥,甲植物的a点左移B.光照强度大于b时,限制水稻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 C.光照强度为c时,水稻和油菜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若每日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b,油菜和水稻均能生长【答案】A【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大于阴生植物的。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既能光合作用又能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水和二氧化碳,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详解】A、据图可知,a点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为1,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若向土壤中适当施加氮肥,光合作用增大,达到光补偿点需要的光照强度变小,故一段时间后a点左移,A正确;B、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大于阴生植物的,甲是阴生植物,乙是阳生植物,即甲是油菜,乙是水稻,光照强度在b点之后,限制水稻(A)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仍然是光照强度,在d点之后,限制其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才是CO2,B错误;C、阴生植物的呼吸速率比阳生植物的呼吸速率更低,光强为c时,二者的P/R值相同,但呼吸速率不一定相同,故水稻和油菜的净光合速率不一定相同,C错误;D、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光照时间×光合作用强度-24×呼吸作用强度,若若每日光照12小时,光合作用强度=2×呼吸作用强度,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0,光照强度为b,油菜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大于2,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大于0,植物能生长,而水稻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小于2,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小于0,植物不能生长,D错误。故选A。12.底栖硅藻是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底栖动物提供食物。调查分析某河口底栖硅藻群落随季节变化优势种(相对数量占比>5%)的分布特征,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不同条纹代表不同优势种;空白代表除优势种外的其他底栖硅藻;不同条纹柱高代表每个优势种的相对数量占比。A.底栖硅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变化 B.影响优势种①从3月到9月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包含捕食和种间竞争C.春季和秋季物种丰富度高于夏季,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D.流经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底栖硅藻及其他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3月有三类优势种,其中优势种①占绝对优势;6月只有一类优势种;9月有五类优势种,优势种①已经不占有绝对优势。【详解】A、从图中可知,不同的月份,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故底栖硅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变化,A正确;B、从3月到9月优势种①数量发生变化,其生物因素可能包含捕食和竞争,B正确;C、春季和秋季物种丰富度(3月和9月)较高,而6月的物种丰富度较低,说明可能是温度和光照变化影响的结果,C错误;D、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底栖硅藻及其他生产者都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D正确。故选C。13.关于“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磨时倒入的研磨液,是为了破坏细胞壁B.离心研磨液是为了加速DNA的沉淀C.在DNA提取物中加入二苯胺,迅速呈现蓝色D.提取DNA时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缓缓搅动【答案】D【解析】【分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①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变化而改变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的DNA析出;②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③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是对DNA没有影响;④蛋白质不能耐受较高温度,在80℃条件下会变性,而DNA对温度的耐受性较高;⑤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详解】A、研磨液是用于破坏细胞结构和细胞膜的试剂,其作用是将细胞破坏,释放出细胞内的DNA,A错误;B、离心研磨液是为了加速细胞膜、细胞器、一些较大杂质等的沉淀,B错误; C、需要沸水浴加热才可以看到蓝色,C错误;D、提取DNA时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缓缓搅动是为了使DNA分子不断裂,D正确。故选D。14.传统食醋酿造过程中,发酵液表面产生的凝胶状膜主要为细菌纤维素。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细菌纤维素生产过程中各种指标的变化情况,获得的参数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醋酿造过程中的主要菌种为醋酸杆菌,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B.菌体的密度检测用的是抽样检测的方法,可结合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使用C.从图中可知,影响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因素是菌体密度和培养时间D.传统食醋酿造过程中,发酵液表面的细菌纤维素来自细菌的高尔基体【答案】B【解析】【分析】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详解】A、食醋酿造过程中的主要菌种为醋酸杆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杆菌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A错误;B、显微镜直接计数是测定细菌数量的常用方法,菌体的密度检测用的是抽样检测的方法,可结合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使用,B正确;C、从图中可知,影响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因素是菌体密度、培养时间、残糖等,C错误; D、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高尔基体,D错误。故选B。15.由于胚胎发育率低,导致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非常困难。我国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了体细胞克隆猴(2n=54),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克隆猴的线粒体DNA不完全来自于提供卵母细胞的母猴B.灭活的仙台病毒不具有感染能力和抗原结构C.重构胚中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降低、乙酰化水平提高可能会提高胚胎发育率D.重构胚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54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详解】A、据图可知,体细胞克隆猴是由去核卵母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融合而成,故体细胞克隆猴的线粒体DNA来自提供母细胞的母猴和成纤维细胞,A正确;B、灭活的仙台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故灭活的病毒失去感染能力,具有抗原结构,B错误;C、据图可知,需要先将重构胚中组蛋白mRNA去甲基化、组蛋白加入脱乙酰酶抑制剂,在移入代孕母猴体内,故推测重构胚中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降低、乙酰化水平升高可能会提高胚胎发育率,C正确;D、重构胚细胞中的染色体来自胎猴,则含有2个染色体组,54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B。16.科研人员用下图所示的果蝇作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图示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均有活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均发生了结构变异B.若亲本雌果蝇产生了四种基因型的卵细胞,则亲本雌蝇发生了基因突变C.若F1出现了X染色体构型均异常的雌果蝇,可能是亲本雄果蝇的生殖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D.若F1出现了XdBXdbY的个体,可能是亲本雄性个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时,性染色体未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雌果蝇右侧的X染色体移接了来自Y染色体的附加臂,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左侧的X染色体有部分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雌果蝇右侧的X染色体移接了来自Y染色体的附加臂,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左侧的X染色体有部分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故亲本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均发生了结构变异,A正确;B、若亲本雌果蝇产生了四种基因型的卵细胞,则亲本雌蝇在产生配子时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错误;C、若F1出现了X染色体构型均异常的雌果蝇(两条X染色体均异常),可能是亲本雄果蝇的生殖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产生了含X染色体构型异常的精细胞,与亲本雌果蝇产生的含X染色体构型异常的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C正确;D、亲本基因型为XdBXDb、XdbY,若F1出现了XdBXdbY的个体,可能是亲本雄性个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后期时,性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了基因型为XdbY的精子,与母本产生的基因型为XdB卵细胞受精而来,D正确。故选B。17.人体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由肾皮质、肾小管周围间质细胞和肝脏分泌的一种激素样物质,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服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使患肾病贫血的病人增加血流比溶度(即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百分比)。EPO兴奋剂正是根据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原理人工合成,它能促进肌肉中氧气生成,从而使肌肉更有劲、工作时间更长。当机体缺氧时,低氧诱导因子(HIF)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非编码蛋白质序列)结合,使EPO基因表达加快,促进EPO的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癌细胞因迅速增殖往往会造成肿瘤局部供氧不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需要RNA聚合酶结合在HIF基因的启动子上驱动转录B.HIF从转录水平调控EPO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红细胞生成C.骨髓造血功能不全患者,EPO表达水平较正常人低D.肿瘤细胞HIF基因的表达可能比较活跃,产生比较多的HIF【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详解】A、①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结合在HIF基因启动子上驱动转录,A正确;B、HIF从转录水平调控EPO基因的表达,促进EPO的合成,进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B正确;C、骨髓造血功能不全患者,运输氧气功能异常,供氧不足,会导致机体缺氧,此时,低氧诱导因子(HIF)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非编码蛋白质序列)结合,使EPO基因表达加快,促进EPO的合成,EPO表达水平较正常人高,C错误;D、肿瘤细胞因迅速增殖往往会造成肿瘤局部供氧不足,而机体缺氧时,低氧诱导因子(HIF)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非编码蛋白质序列)结合,使EPO基因表达加快,促进EPO的合成,因此肿瘤细胞HIF基因的表达可能比较活跃,产生比较多的HIF,D正确。故选C。二倍体作物M雌雄同体,其甜度受相关基因的控制,种质(种子)资源库中的品系甲甜度一般(非甜),乙、丙两个品系甜度较高(甜),用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得到的F1再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杂交编号杂交组合F;表现型F₂表现型I甲x乙非甜1/4甜、3/4非甜Ⅱ甲x丙甜3/4甜,1/4非甜Ⅲ乙x丙甜13/16甜、3/16非甜18.用杂交I的F2代非甜植株与杂交Ⅱ的F2代甜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甜植株所占比例为( ) A.2/3B.2/9C.1/3D.4/919.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若M中只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植株表现为非甜,则对相关控制机理推断合理的是( )A.基因A或基因b控制合成的酶通过不同途径催化非甜物质转化为甜物质B.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甜物质转化为非甜物质,基因B可抑制基因A表达C.基因B控制合成的酶催化甜物质转化为非甜物质,基因A可抑制基因B表达D.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甜物质转化为非甜物质,基因B可促进基因A表达【答案】18.A19.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杂交Ⅲ中,F2表现型比例为甜∶非甜=13∶3,该比例为9∶3∶3∶1的变式,因而可确定控制甜与非甜相对性状的基因至少包含两对等位基因,若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则杂交Ⅲ所得的F1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F2的性状表现可推测,甲的基因型可为AAbb(或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18题详解】杂交I中F2代非甜植株的基因型可表示为1/3AAbb和2/3Aabb,该群体中配子比例为Ab∶ab=2∶1,杂交Ⅱ的F2代甜植株的基因型可表示为1/3AABB、2/3AABb,该群体中的配子比例为AB∶Ab=2∶1,则用杂交I的F2代非甜植株与杂交Ⅱ的F2代甜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甜植株所占比例为2/3×2/3+2/3×1/3=2/3,A正确。故选A。【19题详解】A、若基因A或基因b控制合成的酶通过不同途径催化非甜物质转化为甜物质,则基因型为AAbb、Aabb的植株应表现为甜,A错误;B、若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甜物质转化为非甜物质,基因B可抑制基因A表达,则基因型为AAbb、Aabb的植株应表现为非甜,AABB表现为甜,符合题意,B正确;C、若基因B控制合成的酶催化甜物质转化为非甜物质,基因A可抑制基因B表达,则基因型为AAbb、Aabb的植株应表现为甜,C错误;D、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甜物质转化为非甜物质,基因B可促进基因A表达,则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将表现为非甜,不符合A项分析,D错误。故选B。20.乙烯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如图所 示,在有乙烯的条件下,植物最终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R蛋白具有接收信息和催化两种功能,促进果实成熟是乙烯生理反应之B.乙烯进入细胞核后可能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乙烯生理反应的出现C.酶T作用导致E蛋白磷酸化后使E蛋白被酶切,从而出现无乙烯生理反应D.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也会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可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没有乙烯的条件下,酶T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植株表现无乙烯生理反应。【详解】A、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A错误;B、由图可知,乙烯不能进入细胞核,B错误;C、酶T作用导致E蛋白磷酸化后使E蛋白不被酶切,从而出现无乙烯生理反应,C错误;D、由图可知,有无乙烯生理反应发生,关键在于酶T有无活性,只要酶T无活性,无论存在还是不存在乙烯都会发生有乙烯生理反应,所以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会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库布其沙漠原本是一片草原。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和滥砍滥伐,加上自然因素,库布其逐渐演变为一片 荒凉的沙漠。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们对库布其沙漠进行了生态修复,种植了大量沙漠植物,如枸杞、羊草、胡杨树、沙柳和榆树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库布其沙漠已从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态繁荣的绿洲。回答下列问题:(1)治理后的库布其沙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对当地胡杨树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取样时除注意随机取样外,还应考虑_____________。(2)对库布其沙漠进行生态修复时,选择了耐寒耐旱的枸杞、羊草、胡杨树、沙柳等,充分考虑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_____________,在胡杨林下种植羊草,除了提高生物多样性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在对库布其沙漠进行生态修复过程中,最初种植的人工林需不断地人工维持和管理,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4)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甲、乙、丙是A、B两个物种对空间资源利用的三种类型,科研人员随机调查了库布其地区两物种对空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发现乙类型最常见,从生态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②.样方的大小和数量(2)①.生态效益②.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充分利用光能(3)最初的人工林生物组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稳定性较差(4)相对甲类型而言,乙类型有利于减少种间竞争;相对丙类型而言,乙类型有利于减少种内竞争,因此乙类型最常见。【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恢复力稳定性。2、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调查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时除注意随机取样外,还 要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小问2详解】对库布其沙漠进行生态修复时,选择了耐寒耐旱的枸杞、羊草、胡杨树、沙柳等,充分考虑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胡杨林下种植羊草,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充分利用光能。【小问3详解】最初人工林地需不断地人工管理是因为最初人工林组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小问4详解】比较甲、乙、丙三种类型,可以发现甲类型种间竞争激烈,丙类型种内竞争激烈,乙类型有效地降低了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因此乙类型最常见。22.生菜营养丰富是很常见的食用蔬菜,生菜适于大城市设施农业水培种植。某农业研究基地对生菜的光合特性进行了如下研究。取长势相同的5组盆栽生菜,编号A~E,每组15株,并对光源进行不同层数白纱布遮挡,A至E的遮光率分别为0%、32.4%、54.1%、64.4%、84.2%,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多项指标的检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菜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可________表示。(2)每组选取5株生菜的基部功能叶片(已成熟且未衰老),测得的各组净光合速率(Pn)如下图所示。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Pn值呈________趋势,E组生菜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已知E组生菜不能正常生长,结合题中信息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已知遮光处理会导致以蓝紫光为主的短波长光比例增加,叶绿素b对短波长光照的吸收峰值高于叶绿素a。另取每组5株生菜的基部功能叶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进行含量的检测。提取色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表中检测结果分析,在遮光培养的过程中,生菜会_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高捕获光能的能力,以适应弱光环境。叶绿素a(mg/g)叶绿素b(mg/g)叶绿素a/叶绿素b A1.430.40356B1.570.493.20C1.720.582.97D1.760.612.89E1.820.652.8(4)再取每组5株生菜基部功能叶片,测定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简称Gs)和胞间CO2浓度(简称Ci),结果如下图所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胞间CO2浓度逐渐增大,从光合作用反应过程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光照强度的减弱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等有机物的量(单位时间内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2)①.(逐渐)下降②.大于③.光照强度太弱,导致叶片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小于根茎消耗的有机物的量,使整株植物含有的有机物总量降低(3)①.(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有机溶剂)中②.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及提高叶绿素b所占的比例(降低二者的比例)。(4)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减少,使暗反应速率变慢,从而使CO2的固定减少【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接着发生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小问1详解】 生菜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可以表示为单位时间内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量或产生的氧气量以及生成的糖类等有机物的量。【小问2详解】由柱状图可知,随着遮光率的增大,光照强度逐渐降低,Pn值呈下降的趋势;Pn为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E组生菜叶片净光合速率大于0,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结合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由于光照强度太弱,导致叶片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小于其他器官消耗的有机物的量,使整株植物含有的有机物总量降低,因此虽然E组生菜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但E组生菜仍不能正常生长。【小问3详解】绿叶中光合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因此常用无水乙醇作提取剂提取色素。据表分析,与A组(光率为0%)相比,其它遮光组随着遮光程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故据此推测,在遮光培养的过程中,生菜会通过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及提高叶绿素b所占的比例来提高捕获光能的能力,以适应弱光环境。【小问4详解】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据图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原因是光照强度的减弱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减少,使暗反应速率变慢,从而使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少,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23.猕猴桃风味独特,营养丰富,Vc含量高,是20世纪由野生到商业栽培最成功的驯化植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猕猴桃雌雄异株,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可通过种内______育种使双亲基因重组,产生高度变异的新品种猕猴桃。在进行人工栽培品种与野生毛花猕猴桃远缘种间杂交时发现近九成种子胚发育中止,这可能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______。若要使该胚继续发育获得植株,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虫基因导入猕猴桃愈伤组织,培育出抗虫猕猴桃新品种。(2)若要获得已知序列的抗虫基因,可采用______或PCR扩增的方法。为确保抗虫基因正确连接到农杆菌的Ti质粒上并保持结构稳定,构建表达载体时需选用2种限制酶,一般选择的原则有______(多选)。A.抗虫基因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B.受体农杆菌细胞中不含有该种限制酶C.酶切后,Ti质粒形成的两个末端序列不相同D.为利于切割,限制酶识别的碱基序列长度越短越好(3)将含有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与猕猴桃愈伤组织混合培养,使______整合到猕猴桃基因组中,完成转化实验。筛选出的愈伤组织经过______形成胚状体,可进一步发育形成转基因植株。 利用品质优良的猕猴桃与抗寒性极强的软枣猕猴桃进行体细胞杂交,得到适应低温地区栽种的优良新品种,其部分过程如下:(4)原生质体的游离与纯化:将外植体______,加入含有甘露醇溶液的______酶溶液中处理,一段时间后过滤取滤液。将滤液低速离心,吸除上层的细胞碎片及______,将沉淀物反复悬浮、离心,得到提纯的原生质体。为防止原生质体______而影响融合效果,应尽快诱导两个猕猴桃品种的原生质体融合。(5)原生质体融合:为增加异源融合的机会,将提取纯化的两种原生质体______混合,通过添加适宜浓度的化学诱导剂______促进融合,筛选出杂交细胞后进一步培养可得到体细胞杂交植株。【答案】(1)①.杂交②.生殖隔离③.胚离体培养(2)①.化学合成法②.BC(3)①.T-DNA携带的目的基因②.再分化(4)①.消毒②.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③.酶液④.再生细胞壁(5)①.等比例②.聚乙二醇##PEG【解析】【分析】1、采用Ti质粒转抗性基因的原因是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DNA,并将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从而完成转化。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愈伤组织又能重新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3、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性、打破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操作过程包括: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杂种细胞筛选、杂种细胞培养、杂种植株再生以及杂种植株鉴定等步骤。【小问1详解】猕猴桃雌雄异株,可通过杂交育种使亲本优良性状重组,原理是基因重组。人工栽培品种与野生毛花猕猴桃远缘种间杂交获得的胚发育中止而得不到可育后代,可能是两者存在生殖隔离。要使该胚继续发育获得植株,可采用胚的离体培养直接得到胚状体而形成植株的方法。【小问2详解】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化学方法人工合成。若要获得已知序列的抗病基因,可采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或PCR技术扩增。A、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位于DNA上,抗虫基因编码的序列是蛋白质,没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A不符合题意;B、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时,是用Ca2+处理农杆菌,使农杆菌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功能,故受体农杆菌细胞中不含有该种限制酶,B符合题意;C、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2种限制酶;双酶切后,G基因和Ti质粒形成的两个黏 性末端序列均不相同,C符合题意;D、每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并从特定的位点将该序列切成相应的末端,与识别的碱基序列长度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C。【小问3详解】将含有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与猕猴桃愈伤组织混合培养,使其携带目的基因的Ti质粒的T-DNA进入猕猴桃细胞,整合到猕猴桃细胞的染色体(染色体DNA),然后通过离心的方法,除去多余的农杆菌。将转基因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即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胚状体,继续发育形成转基因幼苗。【小问4详解】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使用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有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组织培养。制备原生质体时需要除去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因此将外植体消毒后,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植物细胞壁。水浴加热处理一段时间后过滤,将滤液离心两分钟,吸除上层的细胞碎片及酶液,将沉淀物反复悬浮、离心,纯化得到原生质体。为防止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影响融合效果,需尽快诱导两个猕猴桃品种的原生质体融合。【小问5详解】对纯化后的原生质体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确定原生质体密度,两种原生质体等比例1:1混合后,通过添加适宜浓度的PEG进行融合;一定时间后,加入过量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稀释的目的是降低PEG浓度,使其失去融合作用,筛选出杂交细胞后进一步培养可得到体细胞杂交植株。24.下图1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均不在Y染色体上,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21不携带上述致病基因。图2是对控制甲病的基因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的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家系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2)Ⅲ14是乙病患者,他的双亲各有一个基因发生单碱基替换突变,且突变位于该基因的不同位点。调查结果见下表。 个体母亲父亲姐姐患者表型正常正常正常患病控制乙病基因测序结果[412G/A][420A/G][412G/G];[420A/A]?注:测序结果只给出基因一条链(编码链)的碱基序列。[412G/A]表示两条同源染色体上乙病基因编码链的第412位碱基分别为G和A,其他类似。推断患者乙病基因测序结果应为____________。若患者的姐姐两条同源染色体上乙病基因编码链的第412和420位碱基可表示下图3,根据调查结果,推断该患者相应位点的碱基应为____________(请参考图3把答案画在答题纸的方框内)。(3)从电泳的结果可以判断Ⅲ12是__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者“杂合子”)。综合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Ⅲ9和Ⅲ10生育一个患两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4)近年来发现孕妇血浆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因此可采集母亲血液,用甲病的基因探针进行基因检测。响应国家三胎政策,Ⅳ21再次怀孕。此方法____________(“能”或“不能”)用于Ⅳ21,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①.[412G/A];[420A/G]②.(3)①.纯合子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③.1/16(4)①.能②.用显性基因探针检测隐性纯合子母亲血液中是否纯在显性基因,该显性基因只能来自胎儿,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该基因【解析】【分析】由图1可知,Ⅲ9和Ⅲ10不患乙病,Ⅳ16患乙病,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患,父子无病在常染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图2可知,正常健康男女电泳结果是第1、4条带谱,第2、3条带谱是致病基因带谱,若控制该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假设位于常染色体上,Ⅲ12的基因型是DD,其父亲Ⅱ6基因型是dd,不合题意;假设位于X染色体上,符合题意。若控制该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Ⅲ10的基因型是dd或XdXd,不合图2带谱分布,故甲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小问1详解】 由图1可知,Ⅲ9和Ⅲ10不患乙病,Ⅳ16患乙病,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患,父子无病在常染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小问2详解】根据该患者父母亲及其姐姐基因测序结果可知,姐姐得到的均为父母亲未发生基因突变的染色体,父母亲中各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均正常,说明涉及的两个基因均发生突变时,个体患病,则患者乙病基因测序结果应为[412G/A];[420A/G],图示如下:【小问3详解】据图2,正常健康男女电泳结果是第1、4条带谱,第2、3条带谱是致病基因带谱,若控制该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假设位于常染色体上,Ⅲ12的基因型是DD,其父亲Ⅱ6基因型是dd,不合题意;假设位于X染色体上,符合题意。若控制该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Ⅲ10的基因型是dd或XdXd,不合图2带谱分布,故甲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即Ⅲ12是纯合子。Ⅲ9(正常,且女儿患乙病,说明且基因型为AaXdY)和Ⅲ10(患甲病,但女儿不患甲病,说明其基因型为AaXDXd)生育一个患两病男孩aaXDY的概率是1/4×1/2×1/2=1/16。【小问4详解】此方法能用于Ⅳ21,用显性基因探针检测隐性纯合子母亲血液中是否纯在显性基因,该显性基因只能来自胎儿,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该基因25.禽类的视觉系统对于光照条件的变化特别敏感。研究表明,不同单色光会影响禽类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了禽类的生长发育。为阐明上述影响的具体机理,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1)完善实验思路:①选取某品种健康的生长状况相同的0日龄雄性肉鸡若干,______,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分别在相同强度、相同角度的红、绿、蓝、白色LED光源下饲养,每天23小时光照,自由采食与饮水。②肉鸡饲养6周,分别在第0、14、28和42天对肉鸡进行采血,血液经______处理获得血浆,检测其中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含量。③统计分析相关数据。(2)实验结果:①各组结果均出现甲状腺激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和生长激素逐渐升高。②与白光组相比,绿光组实验结果差异最为明显:绿光处理使其生长激素含量高于白光组,而甲状腺激素含量则在28日龄前较白光组低,28日龄后较白光组高。白光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将坐标系补充完整,并用曲线表示出绿光组的实验结果______。 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含量变化曲线(3)实验分析:①实验说明,光照影响肉鸡生长发育的调节方式是______。光照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为光照→视觉神经→______→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______→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其中下丘脑是作为反射弧的______,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与白光相比,在28日龄前绿光促进生长发育不明显,28日龄后表现显著,其原因可能是在28日龄前______,只是通过提高生长激素含量而促进生长,在28日龄后,绿光则通过提高两种激素含量共同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答案】(1)①.随机均分为4组②.抗凝(2)(3)①.神经-体液调节②.大脑皮层视觉中枢③.垂体→促甲状腺激素④.效应器⑤.绿光处理组甲状腺激素含量较白光组低【解析】【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小问1详解】①实验的自变量是单色光的种类,因设置的是在相同强度、相同角度的红、绿、蓝、白色LED光源下饲 养,故选取某品种健康的生长状况相同的0日龄雄性肉鸡若干,随机均分为4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②血液经过抗凝处理静置分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小问2详解】由题意可知,绿光处理使其生长激素含量高于白光组,而甲状腺激素含量则28日龄前较白光组低,28日龄后较白光组,故曲线如下:【小问3详解】①光照的长短刺激视网膜,沿视神经传到视觉中枢,通过大脑综合分析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由此可以看出光照影响肉鸡生长发育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是作为反射弧的效应器,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白光相比,在28日龄前绿光促进生长发育不明显,28日龄后表现显著,其原因可能是在28日龄前绿光处理组甲状腺激素含量较白光组低,只是通过提高生长激素含量而促进生长,在28日龄后,绿光则通过提高两种激素含量共同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一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一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英语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一模)试卷(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英语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政治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一模预演)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预演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10-19 07:20:01
页数:25
价格:¥3
大小:937.8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