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 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江油中学2021级高三上期9月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对应数字方框涂黑。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l35.5Cu64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性细菌,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该菌能分泌血浆凝固酶,加速人血浆的凝固,具有保护自身不被吞噬等作用。下列关于血浆凝固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菌血浆凝固酶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B.在核糖体上合成过程中,会发生脱水缩合反应C.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催化活性D.排出细胞时,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错误;B、血浆凝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过程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会发生脱水缩合反应,B正确;C、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D、血浆凝固酶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排出细胞,不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故选B。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探究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摩尔根用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杂交,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的甲液与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D.分离细胞器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均使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答案】C【解析】【分析】1、分离细胞器用梯度离心法、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用的离心。2、构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模型都是建构物理模型。3、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摩尔根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是假说—演绎法。【详解】A、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法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探究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B、摩尔根用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杂交,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该实验没有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错误;C、斐林试剂的甲液是NaOH溶液,乙液是CuSO4溶液,混合后立即反应生成Cu(OH)2。放置太久,Cu(OH)2沉淀在溶液底部无法发生反应,影响实验效果,所以斐林试剂的甲液与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且要现配现用,C正确;D、分离细胞器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使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D错误。故选C。3.下列关于酶和ATP的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酶可以催化脂肪酶的水解B.酶的种类和ATP都存在物种差异性C.酶、ATP都与细胞代谢密切有关,两者的合成有直接关系D.ATP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不是细胞分化的标志【答案】B【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ATP是直接能源物质,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保证了细胞对ATP的大量需求。【详解】A、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蛋白酶可以水解脂肪酶,A正确;B、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但是ATP没有,B错误;C、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二者的合成有直接关系,C正确;D、所有活细胞的生命活动均需要消耗能量,故ATP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不是细胞分化的标志,D正确。故选B。4.某雌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Xb,现对其体内的一个卵原细胞进行分析。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A.若该卵原细胞连续两次分裂产生4个大小相同的子细胞,则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B.若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XBXB,该卵原细胞的分裂异常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C.若在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该卵原细胞会产生两种类型的卵细胞D.正常情况下,该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为2条【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详解】A、卵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经过两次有丝分裂产生4个大小相同的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1个大的卵细胞和3个大小相同的第二极体,A正确;B、若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BXB,XBXB同时出现在卵细胞,说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进入同一卵细胞,因此则该卵原细胞的分裂异常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确;C、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因此即使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该卵原细胞也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C错误;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一般为2条,D正确。故选C。5.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的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可判断进入根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O2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作物乙根细胞的细胞膜上运输的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C.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根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 D.据图可知,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根对的吸收利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多施氮肥【答案】D【解析】【分析】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扩散,称为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扩散方式。2、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详解】A、由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作物吸收NO3-的速率也在增加,超过该范围后,氧气浓度的增加,作物吸收NO3-的速率就不再增加,说明NO3-的吸收不仅需要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所以是主动运输,A正确;B、O2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NO3-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不再是能量,而是载体蛋白,可能载体蛋白达到饱和,B正确;C、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NO3-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是因为甲的NO3-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说明甲需要能量多,消耗氧气多,所以作物甲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C正确;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定期对作物松土,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促进农作物对NO3-的吸收利用,根据题意无法得知氮肥对NO3-吸收的影响,D错误。故选D。6.某雌雄同株二倍体植物含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时该植物不能产生雌配子,a基因纯合时该植物不能产生雄配子,基因型为Aa的植株完全正常。现以若干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为亲本交配得到F1。理论上,通过下列各交配方式所得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不为1/2的是(  )A.让F1全部植株自交B.让F1全部植株自由交配C.让F1中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自由交配D.让F1中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自由交配【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雌雄同株二倍体植物既能产生雌配子也能产生雄配子,含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基因型为AA植株不能产生雌配子,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不能产生雄配子,基因型为Aa的植株既能产生雌配子又能产生雄配子为完全正常植株。现以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为亲本交配得到F1。理论上F2植 株中,完全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不是1/2的是哪种交配方式。【详解】A、基因型为Aa的植株交配,所得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均不能自交产生后代,只有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可自交产生后代,F1全部植株自交,F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1/2Aa、1/4aa,其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为1/2,A错误;B、F1全部植株自由交配,F1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1∶2,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2∶1,由此可得F2中AA∶Aa∶aa=(1/3×2/3)∶(1/3×1/3)+(2/3×2/3)∶(2/3×1/3)=2∶5∶2,故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为5/9,B正确;C、F1中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自由交配,F1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1∶1,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2∶1,由此可得F2中AA∶Aa∶aa=(1/2×2/3);(1/2×1/3)+(1/2×2/3)∶(1/2×1/3)=2∶3∶1,所以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为1/2,C错误;D、F1中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自由交配,F1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1∶2,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1∶1,由此可得F2中AA∶Aa∶aa=(1/3×1/2)∶(1/3×1/2)+(2/3×1/2)∶(2/3×1/2)=1∶3∶2,所以F2植株中完全正常植株Aa所占比例为1/2,D错误。故选B。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7.图甲为某高等生物细胞结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⑩代表细胞中的不同结构,图乙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表示三种细胞器。请据图作答:(1)图甲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______(填写序号)(2)乙图这一过程发生在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乙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填字母),这些结构的基本骨架是______。 (3)科研人员研究乙图的细胞器功能时,将3H标记的亮氨酸(R基为—C4H9)做为培养液的成分之一培养胰腺腺泡细胞,以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若原料中只有亮氨酸氨基部位的H被标记时,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追踪蛋白质的目的,原因是_______。【答案】(1)①④(2)①.真核②.bc③.磷脂双分子层(3)①.能②.氨基酸的氨基含有两个氢(-NH2),亮氨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时,氨基中被标记的3H只有部分参与H2O的形成,氨基上其余的氢仍然带有放射性,因此蛋白质有放射性能被追踪【解析】【分析】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可以“出芽”,也就是鼓出由膜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小问1详解】图甲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表示动物细胞,①线粒体和④核糖体都含有核酸。【小问2详解】乙图为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发生在真核细胞中。乙图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则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bc。生物膜系统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小问3详解】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R基为-C4H9)的培养液培养胰腺腺泡细胞,一段时间后,可在内质网中检测到放射性,氨基酸的氨基含有两个氢(-NH2),亮氨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时,氨基中被标记的3H只有部分参与H2O的形成,氨基上其余的氢仍然带有放射性,因此蛋白质有放射性能被追踪。8.CO2浓度增加会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l-1),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μmol·mol-1),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μmol·m-2·s-1),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作物种类光合速率/(umol·m-2s-1)实验处理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 甲2425232324乙3534333433丙1717181619(1)水稻叶肉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CO2的场所是______。叶绿体的______(部位)含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_____光。(2)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3)CO2浓度增加,各种作物光合作用速率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答案】(1)①.线粒体内膜②.线粒体基质③.类囊体薄膜④.蓝紫(2)探究高CO2浓度(或不同CO2浓度)对不同作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3)①.加快②.CO2浓度增加,暗反应加快,光合作用速率加快【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甲组和乙组之间进行比较可知,CO2浓度升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甲组和丙组比较可知,作物长期处于高CO2浓度条件下有可能会使固定CO2的酶的活性降低或者是数量减少,进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小问1详解】有氧呼吸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即水稻叶肉细胞中有氧呼吸过程释放能量最多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第二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小问2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自变量是作物种类、CO2浓度,实验的因变量是光合作用速率,检测指标可以为CO2吸收量或О2释放量,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CO2浓度对不同作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小问3详解】 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原料,因此,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越高,促进了二氧化碳的固定,暗反应速度加快,光合作用速率也增大,即CO2浓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作物光合作用速率加快。9.免疫荧光染色法地使特定蛋白质带上荧光素标记的示踪技术。图1是用该技术处理的正常小鼠(2N=40)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图像(此时期染色体正形成联会复合体),图2是该小鼠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相对位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观察哺乳动物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更宜选用雄性小鼠的______(器官),不选用雌性小鼠的原因是_______。(2)图1中共有______条染色体,该时段通过______发生基因重组。与常染色体相比,小鼠细胞中X、Y染色体形成联会复合体形态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3)若图2纵坐标表示细胞中DNA含量的相对值,则处于cd段的细胞中上______(选填“有”或“无”)同源染色体;若图2纵坐标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比值,则图1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图2中______段。【答案】(1)①.睾丸(或精巢)②.雌性小鼠卵巢内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较少(雄性产生的精子数量比卵细胞多/雌性体内减数分裂过程不完整)(2)①.40②.交叉互换③.X、Y染色体上有非同源区段(3)①.无②.c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 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小问1详解】由于雌性小鼠卵巢内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较少,且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个,而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不连续的,故不选用雌性小鼠,而选择雄性小鼠更适合,部位是睾丸(或精巢)。【小问2详解】小鼠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而图1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此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互换(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由于X、Y染色体上有非同源区段,故与常染色体相比,小鼠细胞中X、Y染色体形成的联会复合体形态不同。【小问3详解】若图2纵坐标表示细胞中DNA含量的相对值,则处于cd段的细胞的产生过程中由于经过了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因此,此时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若图2纵坐标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比值,则纵坐标的数值是1和1/2,则图1所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核DNA分子,处于图2中cd段。10.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矮茎/高茎、腋花/顶花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有该种植物的甲、乙两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可推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仅通过对甲、乙自交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行推断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则甲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甲和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即用另一植株丙分别与甲、乙进行杂交,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甲、乙测交子代发生分离的性状不同,但其分离比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答案】①.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顶花为隐性,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顶花为显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高茎为隐性性状。②.aaBb矮茎腋花③.Aabb高茎顶花④.高茎腋花:高茎顶花: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1:1。⑤.aabb⑥.1:1⑦.相同【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详解】(1)根据甲自交后代出现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可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顶花为隐性,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顶花为显性;根据乙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可确定该性状的显隐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高茎为隐性性状。(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根据甲和乙的自交后代均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甲和乙均为杂合子,故甲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矮茎腋花;乙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高茎顶花。若甲aaBb和乙Aabb杂交,子代中AaBb高茎腋花:Aabb高茎顶花:aaBb矮茎腋花:aabb矮茎顶花=1:1:1:1。(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则丙应该为隐性纯合子aabb。分别与甲、乙进行测交,若甲测交后代: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则甲基因型为aaBb;若乙测交后代: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则乙基因型为Aabb,而且甲乙测交后代的分离比均为1:1。由于自花传粉植物无性染色体,两对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故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相同,均为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点睛】若控制某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测交正反交的表现型一致;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测交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试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大豆油脂中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但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常温下一般为液态,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较高。大豆种子中的油脂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要提取纯度较高的大豆油脂,往往需要将油脂成分与蛋白质分离。芽孢杆菌是常见的蛋白酶产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较易与其他细菌分离。研究人员利用芽孢杆菌分离大豆油脂与蛋白质、以及提取大豆油的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需要先将土壤样品稀释后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稀释的目的是_____。培养芽孢杆菌的培养基的pH一般接近______性,将接种后的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______等菌 落特征挑选出芽孢杆菌进行扩大培养。(2)将芽孢杆菌接种到含酪蛋白的固体培养基(酪蛋白使培养基呈不透明的乳白色)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某些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原因是______。根据_____就可筛选出比较高效的目的菌株。(3)将筛选到的目的菌株扩大培养后,接种到含有大豆原料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_____,培养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_____等条件(至少答出两点)。【答案】(1)①.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便于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②.中性或微碱性③.颜色、形状、大小和隆起程度等(2)①.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将酪蛋白分解②.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小(透明圈的大小)(3)①.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②.pH、温度、培养液浓度【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将大豆种子干燥粉碎,制成液体培养基,接种从土壤样品中筛选的芽孢杆菌,离心分离后加入乙醚,分离大豆油脂与蛋白质,分液后除去乙醚,则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大豆油。【小问1详解】从土壤中分离芽孢杆菌,需要先将土壤样品稀释后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稀释的目的是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便于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芽孢杆菌为细菌,培养细菌的pH一般接近中性或微碱性,将接种后的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颜色、形状、大小和隆起程度等菌落特征挑选出芽孢杆菌进行扩大培养。【小问2详解】将芽孢杆菌接种到含酪蛋白的固体培养基上,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将酪蛋白分解,因此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某些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就可筛选出比较高效的目的菌株。【小问3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10-12 15:29:01 页数:11
价格:¥3 大小:348.1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