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9月月考历史一、选择题1.考古发现良渚古城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40~60米,基本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以上还残留4米多高的城墙;共发现六座水门;城市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围,贵族住在城中央的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这说明当时()A.具有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B.有先进的手工业技术C.出现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D.出现了尖锐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在良渚文化遗址发掘出规模大的古城墙、六座水门、面积大的贵族居住区。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遗址有明显的阶级分化、权贵阶层,即将进入国家形态。因此材料反映了氏族部落强大的组织能力,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氏族部落的组织能力,而没有提到手工业技术、阶级矛盾尖锐,排除BD项;材料仅提到城墙、土台,不能得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排除C项。故选A项。2.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人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二者都主张()A.改革内政,重构统治秩序B.重视贤德,变革选拔标准C.崇德尚贤,规范统治行为D.抑制暴政,稳定社会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材料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人人"见贤思齐”,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可知,孔子和墨子都主张统治者要有贤德,规范统治行为,C项正确;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重建社会秩序是其哲学的最终目的,A项排除;材料论述孔子和墨子对统治者的要求,不是关于选拔人才的标准,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暴政,排除D项。故选C项。3.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首领是“大司马”,大司马奉命可以领导尚书,他在政府里的实际权力就超过了丞相。这反映出() A.“汉承秦制”已被放弃B.皇权得到了加强C.完全破坏了三公九卿制D.新行政中枢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武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内廷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内廷地位的提高,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B项正确;“汉承秦制”已被放弃,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当时实行内外朝制度,外朝就是三公九卿制,排除C项;当时内廷并没有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排除D项。故选B项。4.钱穆说:“魏晋南北朝时代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背景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当时一切学术文化……由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亦因门第之培育,而得长有发展。”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A.九品中正制使官员选拔更公平公正B.门第观念顺应历史发展要求C.士族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D.士族是魏晋政权的主要支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魏晋南北朝时代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背景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而与门第相关的是当时的门阀士族,侧面说明了士族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C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期,更加注重门第,不利于公平公正,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士族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并不能说明门第观念顺应历史发展要求,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学术文化层面,无法得出魏晋政权的支柱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5.北魏太武帝时期,墓葬壁画醒目地绘着毡帐星布、宰羊饮酒的宴饮场面;文成帝时开始出现养殖耕牛的画面;到孝文帝时期,墓葬中反映农业生产的器物数量增多,集体狩猎等场面逐渐减少。这一变化反映当时北魏( )A.墓葬壁画风格多元B.农耕文化取得主导地位C.游牧文化逐渐消亡D.吸取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北魏太武帝时期,墓葬壁画醒目地绘着毡帐星布、宰羊饮酒的宴饮场面; 文成帝时开始出现养殖耕牛的画面;到孝文帝时期,墓葬中反映农业生产的器物数量增多,集体狩猎等场面逐渐减少。”可知,北魏早期墓葬壁画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后期墓葬壁画则更多描绘汉族生活场景,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改革,学习汉族制度文化,大力推动民族交融,鲜卑民族越来越多地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因此壁画内容也越来越多地描绘汉族生活场景,D项正确;材料所述不是墓葬壁画风格多元,排除A项;材料未具体说明农耕文化取得主导地位,排除B项;“消亡”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6.有学者对唐朝小说中人物在长安的活动轨迹加以分析,得出结论:盛唐以兴庆宫为中心的政治集团,中唐变为以大明宫为中心的政治集团与中南部文士社群;晚唐则以晋昌坊、具有宗教色彩的坊里为中心,更为世俗化。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由盛转衰的时代变迁C.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D.小说创作进入黄金时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盛唐、中唐以及晚唐,唐朝小说人物在长安的活动轨迹不同,更加趋向世俗化,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带来的,A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无法得出由盛转衰的时代变迁,排除B项;无数据对比,无法得出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排除C项;没有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对比,无法得出小说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排除D项。故选A项。7.《金史》记载,泰和五年(1205年),尚书省有奏:“茶,饮食之余,非必用之物。比岁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百万,是以有用之物而易无用之物。若不禁,恐耗财弥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饮茶加重政府财政负担B.华夷一体观念受到冲击C.商业贸易推动文化融合D.政权对峙造成物资匮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05年(中国)。材料反映出金朝茶叶贸易繁荣,茶叶在金朝社会影响很大,社会上下不惜巨大重金购买茶叶,这折射出金朝社会对中原茶文化的认同,说明商业贸易推动文化融合,C项正确;材料虽然反映了金朝上下茶叶方面的花费高,但并没有明确交代费用来自政府,排除A项;金朝对汉族茶文化的认同是民族融合的表现,而不是冲击华夷一体观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原茶叶在金朝非常受欢迎,无法说明金朝物资匮乏,排除D项。故选C项。 8.王阳明主张:“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其意在()A.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提倡平等和叛逆精神D.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可知,王阳明认为,只要具有良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所以他是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A项正确;王阳明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在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更不是提倡叛逆精神,排除BC项;王阳明的观点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否定,排除D项。故选A项。9.清初,“广东本处之人,惟知贪财重利,将地土多种龙眼、甘蔗、烟叶、青靛之属”。因此,粤省产米不足以敷民食而需仰赖于他省的情况,已日趋严重。由此推知,清初广东地区()A.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C.农业经济衰退趋向明显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受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初(中国)。据本题材料“广东本处之人,惟知贪财重利,将地土多种龙眼、甘蔗、烟叶、青靛之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广东地区由于经济作物、果品生产种植的扩大等,致使粮食匮乏,只得从外地大量输人,这是广东地区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的反映,A项正确;当时虽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但是种植经济作物受自然经济条件的约束,只是辅助性的农家副业,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结论,排除B项;经济作物仍属于农业经济的范畴,排除C项;经济作物种植区扩大,是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10.16世纪初,中国金银比价是1:6,欧洲是1:12,日本是1:10。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一现象()A.反映了清朝初年商品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中国白银货币化发展C.源于新航路开辟致金银汇率波动D.推动了中国海禁政策实施【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金银比价反映出明朝银价较高,受利益的驱使,日本、欧洲白银可能被大量运往中国,刺激 了白银货币化的发展,B项正确;16世纪中国处于明朝时期,A项不符史实,排除A项;依据材料无法推断金银比价的不同是新航路开辟导致的,排除C项;题干涉及时间16世纪,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而且材料中的信息无法推断国际市场金银比价不同对中国海禁政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1.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为防止日本进一步图谋台湾,清政府加强了守备,并于1885年正式宣布在台湾建省。这反映出()A.政府海疆防御意识提高B.传统的宗藩体系已经解体C.中央政权开始经略台湾D.中国外交观念开始近代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为防止日本进一步图谋台湾,清政府加强守备并在台湾建省,反映出政府海疆防御意识提高,A项正确;宗藩政治瓦解的标志是中国对朝鲜宗主权的丧失,排除B项;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经略早于材料时间,“开始”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观念开始近代化,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1914年2月,民国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及施行细则,对新币作了统一规定,使币型、重量、成分趋于统一。这一措施的实施()A.优化了民族工业发展环境B.推动了民族工业持续发展C.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顺应了国内民众的普遍要求【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国政府推行货币统一,优化了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A项正确;B项夸大了民国政府推行货币统一的影响,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货币统一顺应了国内民众的普遍要求,排除D项。故选A项。13.1919年,中国派出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是北洋政府的陆征祥、顾维钩、施肇基、魏组宸以及广州军政府代表王正廷等;1945年,中国派出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代表是国民政府的宋子文、顾维钩、王宠惠以及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人民代表董必武等。这反映出()A.社会主义道路赢得西方尊重B.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C.中国人民对统一的高度认同D.团结合作是各党派的共识【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北洋政府的陆征祥、顾维钩、施肇基、魏组宸以及广州军政府代表王正廷等”、“国民政府的宋子文、顾维钩、王宠惠以及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人民代表董必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参加国际会议的代表都有两个政府或者政党人物参加,反映出中国人民对统一的高度认同,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出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排除B项;共识一词过于绝对,无法得知所有党派对于团结合作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14.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这些成就()A.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B.标志着资本主义改造的完成C.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实现了全国工业结构的优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53年、1956年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53年底和1956年新中国的重工业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因此材料中重工业的成就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改造的完成,而不是工业化建设,排除B项;1952年底我国恢复了国民经济,排除C项;“实现了”的说法绝对,这一时期重工业建设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创作的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该画描绘了一位老妇人有生之年第一回拿到选民证时的激动心情。该作品旨在说明当时()A.广大妇女获得根本解放B.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建立C.人民主权得以真正实现D.首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答案】C 【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4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证。所以拿到选民证表现了人民主权得以真正实现,C项正确;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人民主权得以真正实现,并不是广大妇女获得根本解放和首部社会主义宪法得以颁布,排除AD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才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故选C项。16.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这表明中国()A.重视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B.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已基本实现C.积极发挥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D.致力于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外交模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体现了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C项正确;材料不仅涉及第三世界国家,还包括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周边国家,排除A项;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尚未实现,排除B项;D项所述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17.罗马法已经涉及污水排放和开采矿山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规制,以及污染者付费的具体规定,还有一系列的民众令状制度和环保诉讼制度来惩治环境污染行为。这些法律制度A.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B.表明罗马环境污染严重C.体现了统治者的人文关怀D.源于自然法观念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罗马法关于污水排放和开采矿山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规制及一系列的民众令状制度和环保诉讼制度来惩治环境污染行为可知,罗马法律制度涉及到了环境保护方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A项正确;仅凭材料体现不出罗马环境污染严重,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环境方面,体现不出人文关怀,排除C项;自然法观念体现的是自由、平等、理性、天赋人权等,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8.下表是公元前6~前5世纪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作品风格。这反映了古希腊()作家作品风格埃斯库罗斯悲剧英雄形象高大,有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面对苦痛和灾难勇 往直前索福克勒斯将人作为戏剧的主角,神不再是具象的存在。欧里庇德斯对神和命运的观念提出异议,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A.神学体系受到冲击B.主体意识日益觉醒C.艺术自由气息浓厚D.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前5世纪古希腊。材料反映了古希腊悲剧家的作品中肯定了英雄形象或者以人作为戏剧主角,对神和命运的观念提出异议,这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说明人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古希腊戏剧家对神的观念提出质疑,不代表古希腊社会所有人的态度,神学体系受到冲击的说法夸大事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艺术自由气息,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戏剧家作品中蕴含着人文主义思想,排除C项;据材料信息无法推知此时古希腊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据所学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顶峰是在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9.中世纪,城市与当时封建庄园争夺人口。一个农奴,假如他逃到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他就可以成为自由人,受城市法律的保护。中世纪这一现象()A.推动了城市工商业发展B.体现了契约理念的普及C.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没落D.表明城市是国家政治中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中世纪西欧。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中世纪欧洲城市与封建庄园争夺人口。农奴逃亡城市,满一年零一天后就成为自由人,受城市法律保护。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众多城市,城市居民主要是工商业者,因此材料逃往城市的农奴,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农奴与城市没有契约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与封建主争夺人口,不能反映封建社会的没落,排除C项;城市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组成部分,材料不能体现城市的国家政治中心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20.大约从15世纪开始,大量英国农民渐次离开土地,从自耕农转变为雇佣劳动者。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工厂主则颁布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倒班制、罚款等举措以攫取更大利润。上述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管理的科学化C.生产力大幅提高D.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5世纪(英国)。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工厂制度出现以前,英国自耕农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工厂制度出现以后,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所有,英国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集中在工厂进行劳作,受资本家剥削。从独立的生产者变为受剥削的工人反映了生产关系的变革,A项正确;材料中提及“工厂主则颁布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倒班制、罚款等举措以攫取更大利润”不是在肯定工厂管理的科学化,而是讲述工厂制度对工人的束缚和压迫,故不能反映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英国农民丧失土地沦为雇佣劳动力,从中看不出生产力的提高,排除C项;封建社会存在农民与地主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从农民变为工人不能断定阶级矛盾更加尖锐,排除D项。故选A项。21.1653年,英国切萨姆图书馆购买了丰富的神学、科技、法律、历史、医学等方面的书籍,服务于专家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流人士。19世纪中期,该图书馆开始向社会所有阶层提供各种资料和媒介。这一变化有助于()A.保存文化典籍B.发挥政府服务职能C.缓和社会矛盾D.推动文化的大众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英国)。根据材料“1653年,英国切萨姆图书馆购买了丰富的神学、科技、法律、历史、医学等方面的书籍,服务于专家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流人士。19世纪中期,该图书馆开始向社会所有阶层提供各种资料和媒介。”可知,英国切萨姆图书馆由服务上流人士到向所有阶层开放,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实现文化的大众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变化推动文化的普及,没有体现保存文化典籍、政府职能以及缓和矛盾信息,排除A项、B项和C项。故选D项。22.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因交战各国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计划经济” 的思想在一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A.促使国际社会协调行动B.导致计划经济体制普遍建立C.推动政府机构转变职能D.使得社会主义理想成为共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期间(欧洲)。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因交战各国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可知,该学者认为,一战促使各国政府不断控制经济体制,逐渐演变为“计划经济”,说明一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政府机构转变职能,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各国政府机构职能的变化,而非国际协调行动,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计划经济”思想的产生,而非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使得社会主义理想成为共识,“共识”一词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23.从1924至1926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合作社的决议、农村工作的决议、单一农业税的决议等一系列决议,指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高农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赋税及发展合作社的重要性,并加以落实。这表明当时苏联()A.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B.苏联模式的弊端已开始显现C.经济发展仍贯彻新经济政策精神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效显著【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24至1926年的苏联。根据材料“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高农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赋税”及所学可知,题干信息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征,体现了当时苏联贯彻新经济政策精神发展经济,C项正确;当时的苏联并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1936年新宪法的公布,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排除B项;1921年,苏俄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24.如图是福特汽车全球化生产网络。这反映现代() A.知识网络化B.生产现代化C.经济全球化D.商务电子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当代世界。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福特汽车生产显示了国际分工的经济全球化生产,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跨国公司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生产活动密切联系,连成一体,因此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中的生产的国际分工合作,而不是知识网络化、生产现代化、商务电子化,排除AB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25.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中国的知识和学术,原本是为官府所垄断,是所谓王官之学。但是随着王权的衰落,王官不断流落到民间,成为“士”(特殊的知识阶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与官学相比,私学可以使知识普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这就大大地扩展了受教育的范围,使知识以更快的速度向民间转移和传递,这成为士人的另外一个来源。私学和士人之间,实际上呈现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他们二者的结合,则是诸子学出现的直接土壤。——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材料二宋代民间有书院及依附于社区的家整与社学。书院往往有自己的田产,或由官方指拨,或由私人捐赠。书院即一家学派的讲论与传布的学术中心,不同学派的学者也会访问他地的书院。书院不仅有言教以道问学,也有身教以尊德性。宋代书院,盛时不下二百余所,其中颇有历数百千年还存在的著名书院,如朱熹主讲的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主讲的象山书院。——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至于弟在大学,则有两种主张如左:(一)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二)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授,以无背于第一种之主张为界限。——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1)根据材料一,概括私学和士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所学,写出“诸子学出现”所指代的思想局面及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书院的办学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朱熹的文化贡献。(3)根据材料三,指出蔡元培的办学主张。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概括学校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答案】(1)互动关系:士人兴起推动私学出现,私学发展又促进了士人阶层的壮大。思想局面:百家争鸣地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2)特点:有自己的财产或经济来源;是教育和学术中心;以某一家学派为主,也存在与其他学派的交流和论争;重学问也重德行;数量多;有办学历史悠久、名家主讲的著名书院。贡献: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合编“四书”,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在白鹿洞书院讲学,促进理学发展传播;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3)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用:促进教育普及;培养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有利于推动文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互动关系:据材料“‘士’……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得出士人兴起推动私学出现;据材料“私学……使知识以更快的速度向民间转移和传递,这成为士人的另外一个来源”得出私学发展又促进了士人阶层的壮大。思想局面:根据所学,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地位:根据所学,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特点:据材料“书院往往有自己的田产,或由官方指拨,或由私人捐赠”得出有自己的财产或经济来源;据材料“讲论与传布的学术中心”得出是教育和学 术中心;据材料“书院即一家学派的讲论与传布的学术中心,不同学派的学者也会访问他地的书院”得出以某一家学派为主,也存在与其他学派的交流和论争;据材料“书院不仅有言教以道问学,也有身教以尊德性”得出重学问也重德行;据材料“宋代书院,盛时不下二百余所”得出数量多;据材料“颇有历数百千年还存在的著名书院,如朱熹主讲的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主讲的象山书院”得出有办学历史悠久、名家主讲的著名书院。贡献:从理学主张,合编“四书”,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等方面作答。【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主张:据材料“无论有何种学派,……悉听其自由发展”得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用:据材料“使知识普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这就大大地扩展了受教育的范围”得出促进教育普及;据材料“成为士人的另外一个来源”得出培养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据材料“讲论与传布的学术中心”得出有利于文化传承,推动学术发展和思想交流;据材料“无论有何种学派,……悉听其自由发展”并结合所学得出,学校促进进步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推动文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不断探索。——摘编自聂丹《新中国成立以来计划与市场关系嬗变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自拟标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论题:计划与市场关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论述: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国共产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不断探索,计划与市场关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化三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完全排斥市场,想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导致社会主义经济面临重大的危机,甚至倒退;1982年,党的十二大表述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为“计划是经济的主要因素,市场监管是补充”,这一思想为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道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198 年,中共认为“计划经济也是商品经济,中国要发展商品经济”,这一思想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1987年,十三大明确指出“必须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市场对经济调节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强调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向前发展。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要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二者的关系也要不断发生改变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这样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20世纪的世界。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明确材料主旨,进而拟定论题。根据材料“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不断探索”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拟定论题为:计划与市场关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其次,我们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化三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完全排斥市场;再根基材料,论述改革开放后,中共如何探索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的进程,并说明清楚这一探索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进行简单的总结即可。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德斯鸠秉承洛克等人的思想,于1748年出版《论法的精神》,把政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分,三者彼此分立,相互约束。伏尔泰宣传英国社会制度和自由思想。他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词,但是我愿意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所组成的联合体,国家主权源于人民,人民有任命、监督、罢免行政首领之权,有决定国家统治形式之权,并有推翻专制制度的起义之权。英法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扩宽和拔高。——摘编自伍光良、吕乃基《启蒙运动路线图及其意义一从知识论的角度》材料二在英法七年战争时,为得到北美殖民地的支持,英国有意放松了对北美工业发展的限制。结果,北美便有恃无恐地生产英国所禁止的商品。18世纪60年代,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已相当繁荣。为了转嫁战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糖税法》《印花税法》等法令,引起了北美殖民地的抗英怒潮。1775年4月18日,来克星顿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几天之内他们在波士顿城郊集结了2万多来自各地的民兵,一场反英革命战争开始了。北美大陆军还争得了英国宿敌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的支持。——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世界通史》材料三法国深受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到路易十六即位时,法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其集中点便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冲突。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路易十六不得已而妥协,但这样的行动受到了顽固派贵族的反对。贵族们很快逃往国外, 大肆进行反革命活动,并勾结外国势力干涉本国革命。此后,革命历经波折,最终在1875年确立起共和制度。——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政治思想。(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并说明二者共同的有利条件。【答案】(1)政治思想: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2)不同点:美国,以英国殖民者为革命对象,既是民族独立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得到法国、荷兰等国援助,革命历程较为短暂;法国,以本国封建势力为主要革命对象,属于资产革命,革命历程曲折漫长,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干涉。共同条件: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做了理论准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法国)。据材料一“孟德斯鸠秉承洛克等人的思想,于1748年出版《论法的精神》,把政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分,三者彼此分立,相互约束”可知三权分立学说;据材料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词,但是我愿意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可知天赋人权;据材料一“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所组成的联合体,国家主权源于人民,人民有任命、监督、罢免行政首领之权,有决定国家统治形式之权,并有推翻专制制度的起义之权”可知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19世纪(英美)。不同点:据材料二“为了转嫁战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糖税法》《印花税法》等法令,引起了北美殖民地的抗英怒潮……北美大陆军还争得了英国宿敌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的支持”和材料三“法国深受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到路易十六即位时,法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其集中点便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冲突。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以英国殖民者为革命对象,既是民族独立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得到法国、荷兰等国援助,革命历程较为短暂;法国,以本国封建势力为主要革命对象,属于资产革命,革命历程曲折漫长,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干涉。有利条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均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做了理论准备,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大。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红河州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红河州 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云南省红河州 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红河州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17 21:05:02
页数:15
价格:¥2
大小:1.0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