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9月月考历史一、选择题1.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玉器上有神人兽面纹主题纹饰,是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和信仰,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这说明良渚文化()A已经形成早期国家B.可能进入文明时代C.宗法制度正式形成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可以看出有文字的出现,而文字是文明的标志之一,B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已经形成早期国家,排除A项;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王权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2.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层化也比较明显。对陶寺遗址的解读合理的是A.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C.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D.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产生的标志有城的出现、国家暴力机器的产生、礼制的出现等,因此根据材料“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层化也比较明显”可知体现的是当时具备了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夏文华的遗址是二里头文化遗址,C排除;商朝的时间明显与材料不符,D排除。故选B。3.文献中以神话传说形式记载下来的上古史事,多有对方国时代的“用兵无已,并兼无亲”以及“血流飘杵”等惨烈战况的描述,而在新石器晚期的考古遗址中多有人骨凌乱叠放、身首异处、人骨散乱等景象的发现。由此可见A.没有遗址辅证的传说必然有争议B.上古神话传说与历史遗迹存在互证C.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来源D.上古神话传说的历史研究价值不大【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文献中以神话传说形式记载下来的上古史事,多有对方国时代的‘用兵无已,并兼无亲’以及‘血流飘杵’等惨烈战况的描述”“在新石器晚期的考古遗址中多有人骨凌乱叠放、身首异处、人骨散乱等景象的发现”可知,上古神话传说与历史遗迹可以互证,B项正确;“没有遗址辅证的传说必然有争议”说法绝对,排除A项;“唯一来源”说法错误,排除C项;上古神话传说对历史研究也有很大帮助,排除D项。故选B项。4.商代有专业神职人员,卜辞中称“巫”“贞人”。然而王不但亲贞,而且亲卜,贞、卜全由商王一人主持。这反映出A商代占卜与祭祀职位形同虚设B.商代神权政治色彩逐渐淡化C.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D.商代专制王权为神权所束缚【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王不但亲贞,而且亲卜,贞、卜全由商王一人主持”体现了商王通过垄断神权而强化王权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商王亲自占卜,没有提到祭祀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明显体现了商代的神权政治色彩,排除B项;商代还没有形成专制,而且神权是服务于王权的,并非束缚王权,排除D项。故选C项。5.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通过考察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可以发现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宗教信仰已经确立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体现了早期中国社会带有浓郁神权色彩,故A项正确;祈祷和祭祀不等于确立宗教信仰,排除B项;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项。6.周代分封齐、鲁是为了扼制东夷,分封燕、晋是为了控制北狄,分封南部多个姬姓诸侯国是为了抵御南准蛮夷。这一做法A.使华夏认同观念在西周形成B.客观上推动了文化交流与认同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D.强化了周天子的集权统治【答案】B【解析】 【详解】西周分封齐、鲁和多个姬姓诸侯国抵御东夷、北狄和南淮蛮夷的做法,一方面加强了防御力量,另一方面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从而推动文化交流与认同,故选B项;华夏认同观念在春秋时期正式形成,故排除A项;C项的“直接管理”和D项的“集权统治”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7.我们国家进行人口普查时会统计“籍贯”。籍贯通常指的是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从母系的相对较少。“籍贯”传统源于A.宗法制B.法家思想C.分封制D.神权观念【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籍贯通常指家族父系出生地,所以“籍贯”传统应该是源于与血缘关系有关的宗法制,故A选项正确;法家思想较少推崇血缘纽带关系,故B选项排除;C、D两选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8.周人提出了“孝”和“德”的伦理思想。他们认为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运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宽厚。这说明()A.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B.天命观推动周人宗教理论形成C.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在西周定型D.周人承认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度下,周人重视血缘关系,且宗法制度与政治制度互为表里,反映了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排除B项;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排除D项。故选A项。9.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发现的战国中期墓葬,融合了越文化、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其形制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等,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 墓葬不能印证“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证明中频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C项;战国中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10.春秋战国时期质子制度成为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中国最早的交质活动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史称周郑交质。质子制度反映了A.旧有统治秩序受到了挑战B.诸侯争端有效解决C.周王室与诸侯国地位平等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答案】A【解析】【详解】周郑交质事件中,周天子和诸侯国互换人质,这说明周天子的权威下降,郑庄公的行为违背了诸侯义务,这说明旧有的统治秩序受到挑战,A项正确;周郑交质是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争端而非诸侯之间的争端,排除B项;周天子和诸侯地位不平等,排除C项;D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1.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B.法家思想的发展C.宗法制的建立D.儒家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可知,西周分封制下与国对称的士大夫之家拥有对领地的政治、军事、司法等各种权力,是一个政治单位,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打破了士大夫的宗族组织,使小家庭变成了普遍的社会基本单位,家成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A项正确;法家思想强调严刑发法,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周已经实行宗法制,排除C项;战国和秦朝儒家思想受到打击,排除D项。故选A项。12.战国时期,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可以养活六到九人,甚至十人,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推广B.统一趋势日益增强C.商鞅变法的推动D.各诸侯国兴修水利【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越,因此A正确;BCD是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A。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 利,盗贼无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些主张出自A.孔子B.荀子C.老子D.韩非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道是万物的本源,材料“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强调的是无为而治,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道家代表老子的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AB两项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排除;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排除D项。故选C项。14.“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与材料相符的是()A.削弱相权B.提出重农抑商C.强化专制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引文出自《韩非子》,意思是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中央,也即主张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所述主要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强化专制、削弱相权直接关系不大,排除A项、C项;材料所述属于政治制度方面的主张,而非经济政策,排除B项。故选D项。15.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16.下图所示的政治制度创立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答案】A【解析】【详解】三公九卿制始于秦朝,A正确;汉朝是继承了秦朝制度,排除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排除C;元朝实行的是中书省制度,排除D。17.司马迁写《史记》,有关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史实多有错误,而秦国的历史就相对精确详实,这是由于有关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所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A.东方六国文化相对落后B.秦朝统一焚烧诗书C.百家争鸣导致学术分歧D.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答案】B【解析】【详解】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时,关于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原因可能是秦朝统一后,焚烧诗书,B项正确;相对于东方六国来说,秦国民风更加淳朴和原始,东方六国的文化比秦国先进,排除A项;百家争鸣并不会导致东方六国史书散失,排除C项;逻辑不通,秦国崇尚法家,但是史书保存相对完好,东方六国的史书散失严重,这与汉武帝独尊儒术构不成逻辑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8.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许多大城市的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而这在当时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用于说明汉初A.赋税负担过于沉重B.经济发展水平倒退C.人口政策成效显著D.休养生息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说明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到汉初全国人口大为减少,因此,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贼税、徭役、刑罚,使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故选D,排除A、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9.汉初,“汉承秦制”,又“惩亡秦孤立之败”,在地方上采取的行政制度A.削弱诸侯王势力B.在全国分设13个刺史C.严厉打击豪强势力D.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在地方上采取的行政制度是郡县与分封并行制,D项正确;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削弱诸侯王势力不是汉承秦制的表现,A项错误;在全国分设13个刺史是汉武帝推行的政策,不是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B项错误;严厉打击豪强势力并非汉初在地方上采取的行政制度,C项错误。 20.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其中为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政治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派张骞出使西域C.设置中朝D.推行均输平准【答案】A【解析】【详解】汉武帝为了打击诸侯王,实行“推恩令”,A项正确;张骞通西域有助于促进中外交流,排除B项;设置中朝有助于加强皇权,排除C项;D项有助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21.西汉刺史秩仅六百石,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令的品秩,却“奉诏六条察州”,监察秩二千石的郡国守、相乃至诸侯王。有评论者认为,这样可以使得“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这体现出西汉刺史制度的显著特点是A.内容丰富,体系完备B.以小监大,以卑督尊C.地位独立,专权跋扈D.分工合作,职责明确【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汉代的监察制度。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以小监大,以卑督尊”的刺史监察体制,一方面可以使刺史手握以卑察尊的权力,竭尽全力去纠劾。另一方面,刺史秩低位卑又易于为皇权所控制,以防止他们干预地方行政,背离监察的初衷,故选B项,并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仅是西汉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排除A项;汉代设立了御史台、司隶校尉、州刺史三套监察机构,彼此间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形成了一套较严密的行政监督体系,而这些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D项。故选B项。22.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A汉武帝B.董仲舒C.卫青D.张骞【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23.汉和帝时期,窦太后临朝,其兄弟窦宪、窦景等,并居机要,掌握实权。窦氏一门富贵,其子弟亲戚无不飞黄腾达。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皇帝年幼B.外戚专权C.政治腐败D.君主专制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外戚、宦官专权的根本原因是君主专制的强化,君权缺乏制约,因此根据题干信息可知,D项正确;皇帝年幼、外戚专权及政治腐败是影响因素之一,非根源,排除ABC项。故选D项。24.《史记》注最有影响的是“三家注”,即南朝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今有学者认为,除“三家注”外,还应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该学者意在强调()A.《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B.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C.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D.考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除“三家注’外,还应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可知,该学者认为对《史记》的研究,不能只看一些注解,还要看考古学家的注解,由此得出,考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以后中华帝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封建体制的反动——逆潮流而动,但都没有好下场。——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 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摘编自《汉书》《后汉书》等(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的具体措施,再写出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举措。【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措施: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县制。举例:实行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统一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写出4点)(3)举措: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制度、法令;推行察举制;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发挥儒家的教化作用;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使用统一文字等。【解析】【小问1详解】机制: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积极作用: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是稳定统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小问2详解】措施: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一“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并结合所学得出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县制。举例: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政策、交通、法律、社会等角度来举例,得出政治—实行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政策—统一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交通—修驰道、直道;法律—颁行法律;社会—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三“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并结合所学得出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制度、法令;据材料三“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结合所学得出推行察举制;据材料三“‘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结合所学得出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据材料三“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结合所学得出发挥儒家的教化作用;据材料三“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结合所学得出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据材料三“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结合所学得出使用统一文字等。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子蜂出,各引一端,不仅形成了真正的学术繁荣,而且还有大量的新认知通过不同观点间的相反相成、相生相灭被创造出来。如孔子的仁学体系和孟子的仁政理想;墨子的兼爱、非攻和大同精神;老子所构建的宇宙论及宇宙论同社会论、人生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庄子主张把心的逍遥置于一切之上的人生观;荀子为证明阶级存在的合理性而提出的“维齐非齐”论和天人相分的世界观;韩非等人建立的与时俱进的理念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摘编自赵世超、卫崇文《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运动》材料二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经,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尊,迪绝百流。遂乃兴学校,置博士。…二千年来国教之局,乃始定矣。——梁启超《饮冰室文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诸子的政治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政治主张: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尚贤;韩非子主张以法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2)思想主张: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影响:有利于维护大一统局面;儒学独尊地位逐渐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一“孔子的仁学体系和孟子的仁政理想”可知孟子主张仁政;据材料一“荀子为证明阶级存在的合理性而提出的‘维齐非齐’论和天人相分的世界观”可知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据材料一“墨子的兼爱、非攻和大同精神”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尚贤;据材料一“韩非等人建立的与时俱进的理念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可知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小问2详解】 思想主张: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二“请表章(彰)六经,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可得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结合所学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相关史实,注意辩证分析其影响,既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局限。具体来说,有利的方面,儒学独尊使得思想实现了大一统,有利于维护大一统局面;儒学独尊地位逐渐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局限性角度看,儒学独尊,是一种文化专制,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学者将中华文明史放到全球视野下考察,对中国古代史进行如下的阶段划分。中华文明的奠基期第一阶段邦国并立时期文明晤光初现第二阶段夏商西周文明中心产生和发展第三阶段春秋战国文明突破——摘编自周国林《全球视野下中华文明演进的阶段划分与道路选择》选取材料中的一个阶段,并结合所学先秦史知识进行说明。【答案】第三阶段:春秋战国,文明突破。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等生产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学术上百家争鸣,思想文化活跃繁荣。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兼并不断,各国纷纷进行变法,以期富国强兵,立于不败之地。各诸侯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相互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趋势。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出现重大历史变革,可称得上是文明突破的历史阶段。【解析】【详解】根据设问要求任选一个时间段,围绕先秦知识进行回答即可。若选择第三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为围绕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即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等生产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学术上百家争鸣,思想文化活跃繁荣。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兼并不断,各国纷纷进行变法,以期富国强兵,立于不败之地。各诸侯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相互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趋势。最后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出现重大历史变革,可称得上是文明突破的历史阶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17 20:25:01 页数:11
价格:¥2 大小:44.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