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秘密·启用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9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军旅文学在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中的地位松动,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获得了转身的可能与空间,得以在真正意义上从集体叙事走向个人叙事,从现实真实走向虚构叙事。由此,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创作开始了双重回归。“一是回归长篇小说的叙事性文体本源,开始注重形式创新和语言探索,文体自觉性显著提升;二是回归文学对象的生命伦理和生活本体,开始关照复杂人性和个人命运,重视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前者呼应了建构叙事虚构的本体性以获得文学合法性要求,注重个人化写作、自由地虚构、强调叙事及叙事主体自身的意义等等,标示着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叙事观念的觉醒和文体观念的自觉;后者则反拨了长久以来“政治话语”对军旅文学的规训和异化,开始关注军人的个人命运和个体经验,在历史、战争和现实层面探寻更为广阔的人性空间和精神存在。原本被抽离了的“政治性结构”空洞,得到了叙事性伦理话语的填充。讲故事是小说家的本分,亦是中国小说的传统。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手艺代代相传,叙事方法亦随之花样翻新,于是乎故事绵延不衰,常讲常新。正像时下文学界正在持续热议的一个话题:“讲好中国故事”,其在意识形态和文学层面的丰富内涵依然需要“故事”来承载。作为“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的“军旅故事”,从题材上看,聚焦的是“中国梦,强军梦”的进程,直面的是新军事变革实践,讲述的是军旅人生的喜怒哀乐,塑造的是新型高素质军人形象,关注的是战争进程或备战状态下军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命运。而从思想主题、价值判断、审美品格、精神向度、写作伦理等层面视之,则是与“中国故事”高度统一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构成了对“中国故事”的重要支撑,也是不为过的。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立足“中国语境”,直面“中国经验”,而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是一种外在的途径和载体,最终需要被内化的情感、思想和精神所超越。囿于自身相对陈旧的文学观念和封闭单一的生活经验,当下的部分军旅作家缺乏宏阔的视野和整体性的文学思维,缺乏聚焦当下军队新变化、观察军营新情况的自觉意识,缺乏穿透事相直达心灵的锐利目光;部分军旅长篇小说对“战争历史”和“军旅经验”的叙述与表达还停留在事情的表层和故事层面的起承转合,没能向着更为本真的“存在”之境深潜,向着更富于生命痛感和思辨高度的写作伦理挺进。(摘编自朱向前、傅逸尘《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回望与省察》)材料二若论及今年军旅文学界的大事件,当属军队作家马晓丽的短篇小说《俄罗斯陆军腰带》、徐怀中的报告文学《底色》等5部作品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二来,今年《人民文学》8月号刊出了军旅 文学特辑,拿出一本刊物的容量供军旅文学作家集中展示,这在《人民文学》创刊以来也属罕见,对于军队作家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露脸”契机。细品这几部获奖作品,会发现它们共同的特性正与军旅文学的核心品性两相契合,且具有饱满的内在张力。好的作品需要具备语言魅力和精彩叙事等文学元素,文学修养和文学技能是前提和关键,也是作品能否“立住”的首要指标,而经典之作更是需要作家自身的情怀作为底蕴。尤其是军旅文学,它诞生于硝烟炮火之中,其内核深深根植于民族血脉,与军人的骨血融为一体,彰显着军人刚硬坚韧的精神品格。然而,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这些被精心挑选和组构的小说,大部分存在人物形象不够丰盈、内涵不够深入等问题,流于苍白的模式化写作。有的小说其实并不缺乏上文提到的“情怀”,但显然这种情怀或者说情结还远未内化为作品的精髓,塑造的人物有趋同化、脸谱化,人和人之间没有明显的性格区分,说话风格高度一致;或是过于理想化,仿佛给一个小故事强行扣上了大帽子,显然也不能达到作家提升作品内涵的期许。那么问题在哪里?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学性”的缺失。当作家失去精心营构故事、塑造人物的耐心,指望小说纯粹以主题优势胜出,显然是徒劳的。文学的叙述是要超越日常经验,翻越生活藩篱,落脚在另一种思维的开阔之处。当素材仅仅围绕作家的浅层研究,反而困囿于经验之内,或是建立起简单的对垒模式识真辨伪,不但支撑不起作品应有的格局,只能逼迫读者放弃阅读,失去阐释的兴趣。这两件军旅文学大事件表达出来的信息是,当下的军旅文学似乎正处在一个临界点上,光荣与梦想并没走远,而新的曙光也远未普照文坛,传承并未接续,断裂已然出现。文学不是单纯的表态工具,主题牵引显然也覆盖不了文学的丰富性,没有多样的尝试和表达,没有向文学领域不断发起进攻的豪情与野心,文学魅力又从何体现呢?(摘编自徐艺嘉《军旅文学呼唤“文学性”的回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世纪的军旅文学,在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中的地位有所变化,从而获得创作的转身与发展空间。B.注重形式创新、语言探索以及关照复杂人性、个人命运是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创作的具体表现。C.《俄罗斯陆军腰带》《底色》等军旅作品内在张力饱满,是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重要原因。D.《人民文学》开设特辑展示军旅作家作品,表明其受到重视,但未来发展之路并不会十分平坦。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旅文学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文学作品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B.借鉴中国小说创作传统、直面当下中国经验和语境,军旅文学可提升作品内涵。C.“政治话语”会规训甚至异化军旅文学,因此应该消除“政治话语”对创作的影响。D.部分军旅小说人物形象脸谱化、作品的内涵过于理想化,会逼迫读者放弃阅读。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军旅文学要有文学性”观点的一项是()(3分)A.从《解密》到《暗算》再到《风声》,军旅作家麦家的创作能沉入生命而又超越肉身。B.都梁的长篇军旅小说《亮剑》追求顺畅无障碍的浅显阅读快感,具有心灵鸡汤的功用。C.朱向前教授分析刘静的长篇小说《戎装女人》:领导岗位人物的领导角色失真却浪漫。D.张慧敏的《回家》依照人物的原型创作,依据采访素材,完全忠实于生活的既有真实。4.有人说“讲好军旅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说法加以分析。(4分) 5.人们呼唤军旅文学“文学性”的回归,请结合材料谈谈实现回归的途径。(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灯下(节选)汪曾祺一天还是那么过去的。西天又烧过了金子一样的晚霞。陈相公(学徒的)在屏门后服伺着新买来的礼和银行师子牌汽油灯。他像是跟灯赌了气,弓着个身子,东扒扒,西戳戳,眯起一只眼睛研究研究,又撮起嘴唇吹吹,鼻涕在鼻孔里,一上一下,使他不时要用油污的手去掠一掠。已经是秋凉了,可是小伙子阳气旺,汗兀自不住的滴着。柜台里有三个人:姓陶的和姓苏的是“同事”身份,陶先生坐在靠“山架”的凳上翻阅从甚么报上剪集起来的章回小说,(也许丢掉了一页,不接头,找来找去找不着)。一面还摸着脸上酒刺,看来不是用手去摸脸,而是以脸去就手,似乎很专心。苏先生把肘部支在柜台上,两手捧着个肥大下巴,用收藏家欣赏书画的神情悠然的看着滴水檐下王二手里起落的刀光。王二摆一个熏烧卤味摊子,这时正忙得紧,一面把切好的牛肉香肠用荷叶包给人,一面用油腻腻的手接钱,只一瞥,即知道数目,随便又准确的往“钱笼”里一扔。柜台里另一位,姓卢,在来往信札上被称为“执事先生”,正校核着“福食”,每看完一笔,用小木戳子印一个“过”。他叫了一声陈相公,陈相公没有答应,于是又大声叫“陈——相——公——”!这回不但陈相公听见,连苏陶二位也听见了,回头一看,都噗嗤笑了,陈相公一脸胡子,垂手侍立。“今天买了几个铜板酱油?”“五个。”又各归原位,各执其事,继续未竟的工作。他们似乎都在等待着甚么。等待着甚么呢?多少声音汇集起来的声音向各处流着,听惯了的耳朵不会再觉得喧闹,连无线电嗡着鼻子的唱歌说话的声音及铁钉头狠狠的划在玻璃上的开关声,也都显得非常安静。时间在人们的眼睛里过去了。陈相公又有了点小小得意,汽油灯毕竟亮了。他站到柜台上挂了起来,灯咝咝的响着,许多小飞虫子便在光底下闹成一大团,哪里来的这许多啊?一个顾客懒懒的走近了柜台。“要甚么?”“丝妈糖。”“没有。”“昨天还有的?”“十个铜板起码!”柜台外的人眨眨眼睛,只得向袋里又挖挖,柜台里的把钱接过手,一看,只有八个,不再说甚么,丢入“钜万”里,包了一包带丝带粉的甚么。八个铜板买不到十个铜板的,大家明白。可是倒教苏陶二位想起来晚上还有几个必到的主顾,知道他们要甚么,要多少,便一一包好,在纸上折角作了个记号,放在固定的处所,以便来拿。卢先生核完了账,把簿子挂到派定的钉上,伸了个懒腰,心里想:不早了。走到门口去看天天来往的人,站了一会儿。觉得生活乏味,便想回去,却一眼看见了一个人拄着拐杖走来了。这个人(不单这个人)是除了大风大雨,小病小痛,都要来铺子里坐坐谈点“新闻”的。“哦,陆二先生,二舅太爷——您怎么今儿来晚了?我打算您的小肠气又发了。”“没有,没有,今儿放学放得晚一点,嗯——又拢焦家巷吃了碗划水面。”店堂里摆一张方桌,左右各放两把椅子,陆二先生拣了一把靠桌的坐下,(这是他的老地方,其余,应当留给别人)。放下拐杖,拧了拧鼻子,把手在鞋帮上抹抹,看着“真不二价”“童叟无欺”心里有了点感慨:而今能写得这样一笔字的很少了,拿春联“报柱”来一比,就分出个高下老嫩来。他是个蒙馆先生。——世界变了,就是写得这样字的也没用了,人家招牌上都画上红红绿绿的甚么美,美术字,从大学校学来的,看的不认识,写的也不认识。 “一蟹不如一蟹,全是甚么洋笔弄坏的,当先,我们的时候——咳,陶翁,你的花又开了两朵了——”“啊?——也不过是随便插在盆子里玩玩的,我连水都不记得浇,还是厨房老朱天天挑水回来浇一点,不想它竟开了花。”陶先生说着,捧着水烟袋走了出来。“——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风雅,风雅。”陆二先生素来很赞赏陶先生。“二舅太爷。今儿在东家太太家吃了甚么来了?”又进来一个人,见了陆二先生就照例问这句话,他是店主的本家,每天到店里来吃饭,这时正是他该来的时候。“虾子炒虾子!”大家全笑了起来,连走过门口的也都带了一个笑走过。进来的人有点驼背,大家都叫他虾二爷。陆二先生按俗例每天临着到一个学生家去吃饭,周而复始,所以常常夸说某家太太人大方,铲子好,并且还说了些蒙馆先生不应当说的话,涉及大方铲子以外的事,供大家笑乐,无伤大雅。虾二爷装腔作势要拿拐杖打陆二先生,陆二先生说,“你来,你来,我有话告你!”虾二爷带笑骂了句甚么,也就算了。张汉叼着烟袋进来,连声叫着“年兄,年兄”,这是一个老童生,曾往外县做过幕。老炳到王二摊上拣了根卤得通红的猪尾巴,一条鞭似的舞着,到里去拿了个茶杯,又出去打酒去了。卖鱼的疤眼收完了鱼钱,也走了进来。还有些不上名姓的熟人,也都来了,坐的坐,站的站,各有各的风格,于是店堂里便热闹起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相公服伺新买来的汽油灯,以致卢先生喊他都未听见,可见他沉迷研究汽油灯,十分专注。B.“”时间在人们的眼睛里过去了”,写人们通过观看事物打发时间,反映出人们内心的百无聊赖。C.柜台里的卖“十个铜板”的丝妈糖给柜台外的人,这一情节与下文的“童叟无欺”构成反讽。D.前面写陶先生摸着酒刺翻阅章回小说,后面写他随便插花而不浇花,由此表现他的附庸风雅。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中的“还是”“又”,写日子甚至自然景色都与往常一样,这为下文描述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暗示。B.小说叙事的视角是灵活多变的,除了运用作者的视角外,还通过苏先生、卢先生和虾二爷的视角去写人、叙事。C.“蒙馆先生”这一身份与陆二先生对书法的看法和陶先生对他的赞赏相符,但他也开玩笑、说“不应当说的话”,说明他是个典型的市井人物。D.小说叙事详略结合,详写柜台里的人,节奏舒缓,略写最后出场的人物,结构紧凑,展现了店堂的不同氛围。8.文中“放在固定的处所”“这是他的老地方”“这时正是他该来的时候”等句子,具有怎样的意味和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汪曾祺说:“生活,是好玩的。”文中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节选自《管子·治国》,有删改)材料二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抬不盛者终必衰。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晋文公见咎季,其庙博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节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今为A末作奇巧B者C一日作而五D日食E农夫终岁之F作G不足以H自食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A.“王”,动词,称王,与《鸿门宴》“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相同。B.“务”意为致力于,与《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中的“务”意思相同。C.“而”同“尔”,与《种树郭橐驼传》中“早缫而绪,早织而缕”中的“而”用法相同。D.“顿首”在古代拜礼中是地位相等或平辈相交的一种礼节,与“稽首”“叩首”一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仲认为治理国家要引导百姓从事农业,不能让田地荒芜。B.管仲说君王以“天”为贵,齐桓公抬头看天,说明他尚未理解管仲的意思。C.咎季墙坏不修,晋文公深受启发,下令不准滥修宫室,即使修建也不准妨碍农事。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要重视百姓,对于今天治理国家而言依然具有借鉴意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4分)(2)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4分) 14.粮食问题自古就是关乎国家发展和政权稳固的根本问题,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这一观点体现在何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雨后赠斯远赵蕃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和天气,虽有霜降和冷雨,但并无颓废伤感之意。B.这首诗写景视听结合,虚实相衬,细腻的景物中寄寓着作者美好的情感。C.诗人兴致盎然,信步遍村寻梅,表现出诗人寻春的急迫心情与坚定信念。D.诗人揩拭双眼,静待朋友的佳作,想以之洗尽昏昏睡意,振作起精神。16.后人评价此诗“转折自如,情理相携”,请结合诗句赏析此诗中的“情”与“理”。(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列传》中,在渔夫的追问下,屈原用“,”两句来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2)陆游《书愤》中,“,”两句歌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3)古人写文,往往志在讽今,简洁的话语中包含着对当今统治者的劝谏,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每逢假期,有人出门旅游,还有人选择宅家补觉。但明明睡到天昏地暗,为啥一点不解乏?越睡越乏是生物钟在作怪。长期睡眠不规律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让人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终于有了一个长假,很多人把休息时间拉长,想把之前因为劳累而损失的时间补回来,这让他们的生物钟变得与平时不一样了。①,就像生活中人们倒时差一样,身体上会有不适的感觉。___②___,建议大家在假期前后,起居生活尽量有规律,不要熬夜,不宜过度兴奋,让我们的身 体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此外,如果想通过补觉给身体“充电”,也要讲求策略。③,如果一天的睡眠时间超过10个小时,同样会影响到睡眠生物钟,让人晚上难以入睡。比较健康的作息时间是成年人每天保证7至9个小时,晚上10时到凌晨4时是最佳的休息时间,这一时间段能够获得最好的睡眠质量。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至少要保证6个小时的睡眠,也可以采用分阶段睡眠的方法。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①②③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20.下列句子中的“一点”和“为啥一点不解乏”中的“一点”,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花开花谢苍生冢,影过来去匆匆,不过一点归鸿。B.生活中需要总结问题,然后将其一点一点地解决。C.他的建议是空洞的,实际上对你一点作用也没有。D.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也称柳泉居士。山东省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他少负才华,年轻时即考取秀才,但以后多次参加科举,到老未中举人。家境贫寒,长期做私塾先生。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闲时坐于村口,供人茶水,与之闲谈,搜集大量素材,创作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全书共490余篇,现在已有日、英、法、德、意、俄、越南、捷克、罗马尼亚、波兰、西班牙等20多种语言的译本。21.突出蒲松龄的身份,不超过25字。(4分)22.突出蒲松龄的成就,不超过25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烟火,是锅碗瓢盆交响曲,是谁也离不开的本真之味;清欢,是不同于柴米油盐的一些诗意,是尘俗之外的一点灵明。生活,一半是烟火,一半是清欢。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的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秘密·启用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9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答案1.A(A.“从而获得创作的转身与发展空间”错,材料是“获得了转身的可能”。)2.C(C.“应该消除”错误。从原文“二是回归文学对象的生命伦理和生活本体,开始关照复杂人性和个人命运,重视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后者则反拨了长久以来‘政治话语’对军旅文学的规训和异化,开始关注军人的个人命运和个体经验,在历史、战争和现实层面探寻更为广阔的人性空间和精神存在。原本被抽离了的‘政治性结构’空洞,得到了叙事性伦理话语的填充”来看,不应消除“政治话语”对创作的影响。)3.A(B.说的是浅阅读及《亮剑》的作用;C.说的是《戎装女人》人物的失真;D.说的是素材问题。故选A。)4.①从故事的内容上看,军旅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②从主题和价值追求上看,两者高度一致;③从讲故事的手艺传统上看,两者都一直在继承和发展;④从所讲故事发生的背景上看,两者都要立足中国语境、中国经验(4分,一点1分)5.作品内容丰富且彰显正确主题,表达尝试多样化且超越日常,生命体验充满豪情且富于痛感,思辨富有高度且向写作挺进。(4分)6.C(C.“这一情节与下文的‘童叟无欺’构成反讽”错,由原文“一看,只有八个,不再说甚么,丢入‘钜万’里,包了一包带丝带粉的甚么。八个铜板买不到十个铜板的,大家明白”可知,这里并不能看出其中有欺骗行为。且下文的“童叟无欺”,意在突显其书法特,并非要和前文构成反讽。)7.B(B.“还通过苏先生……去写人、叙事”错,文章只写了虾二爷的出场,以及他“装腔作势要拿拐杖打陆二先生”,并没有通过他的视角写人、叙事。)8.意味:从“固定”“老地方”“该来”等词语可以看出,这些人物每天都会出现,这些事情每天都要发生,这些常态化的生活意味着人们生活的简单稳定、普通安宁。作用:与前文人物的等待照应。后文人物的出现、事件的发生与前文“等待着甚么呢?”相照应。同时,也为下文叙述人们彼此间熟悉的谈话、随意的关系做铺垫。(6分,意味3分,作用3分)9.①人物丰富多彩。学徒、管事、顾客等各种人物汇集,组成热闹而精彩的市井生活场景。②人物的言语与行为有趣。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外貌和性格特征,有的语言幽默,有的行为诙谐,极具生活趣味。③作者的语言叙述富有趣味。如作者描写王二收钱的细节、卢先生到门口看人的心理,生动形象、极具趣味性。(6分,一点2分)10.CEG(3分,一点1分)11.D(A.正确。都是“称王”。句意:七十九代的君主都能统一天下。/先攻破秦国的咸阳的让他称王。B.正确。都是“致力于”。句意: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在内设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田纺织。C.正确。都是同“尔”。句意:从西边扩建您的住宅。/早点缫好你们的丝,早点纺好你们的线。D.“与‘稽首’‘叩首’一致”错误。稽首,是最隆重的拜礼,是臣子对君王表示毕恭毕敬的隆重大礼。叩首,旧时汉族交际礼仪,祭祀天地祖宗,晋谒君长父老,一种较重的跪拜礼。故选D。)12.C(C.“咎季墙坏不修”错,原文“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可见是咎季隔壁的老臣墙坏不修,不是咎季。)13.(1)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治理。(4分)(2)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无边无际的天;当君王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4分) 14.材料一认为,增产粮食乃是君王执政的根本大事,是君王的重大任务,是发展人口的途径,是治国的根本道路。材料二认为,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君王进行营建宫室,不应该干扰农时。(3分)15.B(B.“视听结合”错,无听觉。)16.情:①诗人见秋霜而思春日,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②诗人相信友人的佳作能为自己“洗昏睡”,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期盼及对其才情的赞美。理:自然万物轮回,衰败中却有新生(推陈出新),不必嗟叹伤感。(6分,一点2分)17.(1)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6分,一空1分)18.①这种生物钟的变化;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③补觉的时间不宜过长(3分,一点1分)19.比较健康的作息时间是成年人每天保证7至9个小时睡眠,晚上10时到凌晨4时是最佳的休息时间,在这一时间段里能够获得最好的睡眠质量。20.C(文中的“一点”指些许,轻微。A.指一个点。B.指一部分。C.指些许、轻微。D.指一些。故选C。)21.《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或“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4分)22.文言小说圣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20多种译本。(5分)23.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解释了什么是“烟火”,什么是“清欢”,最后指出生活一半是烟火,一半是清欢。烟火,是生活的本真,生活离不开烟火气,让我们生活的更踏实,更实在,这是生活本来的味道;清欢,是诗意,是星辰大海,让我们体会尘世之外的诗意和月光,体会到生活更加美好的一面。生活离不开烟火,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生活,我们都是平凡人,都离不开烟火气的熏染,因为只有生活的本真才让们体会到真实的活着。而如果生活只有烟火味,这样的生活太过乏味,失去了乐趣,这样的人只能是生存和活着,而不是生活。如果要想生活,要想让生活更有乐趣,就离不开“清欢”,也就是让生活更有诗意。生活离不开烟火气,更离不开星辰大海和诗意远方。也就是说,生活如果有了面包和水仙花,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写作时,可以在文章的开篇表明观点:烟火与诗意并不冲突。主体采用分论点并列的形式:分论点一,诗意隐匿于生活之中。分论点二,生活便是真实的诗意。分论点三,诗意与生活一样浪漫。最后再次表明观点:我于生活里写诗,于诗里生活。“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人间烟火,自有诗意。立意:1.平生多少烟火气,腹有诗意气自华。2.人间烟火,自有诗意。3.烟火与清欢构成生活。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10:30:02 页数:9
价格:¥2 大小:38.8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