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未来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绝密★启用前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新未来12月联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新时代文艺必须深刻把握文艺创作与坚定历史自信的内在关联,以高度的历史意识、深远的历史眼光、敏锐的时代感知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开创文艺发展繁荣的新局面,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独特贡献。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司马迁有言:“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和批评家以丰硕成果一再表明,“历史感”对于文艺而言至关重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他高屋建瓴地对待历史的姿态即是一种“伟大的历史感”。“历史感”是文艺连接“史料”与“思想”的关键,它体现了作家艺术家明确的历史视野,而且以审美方式“历史地”渗透于具体的文艺叙事之中。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中,文艺作品以独特的方式呈现了创作者自觉的历史意识。文艺“历史感”的追求,目的并不仅仅在于使作品具有时间上的长久魅力,而是力求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文艺表现“历史感”,不只在于写出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且要写出决定着历史发生的是什么,关于“是什么”写得越深刻,它的分量也就愈厚重。没有历史感,文艺就会丧失说服力和洞察力;忽视历史感,必然导致创作上眼光短浅。没有历史感,文艺既做不到博约弘毅,也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更不用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我们应当深刻意识到,对传统进行批判继承的文艺才能走得远,认清来路才不会荒腔走板。只,有具备深厚的“历史感”,文艺才能有效把握人与社会、时代之间的深刻关联,才能真正成为有穿透力、有动势的思想,才能真正获得强大的自信与力量。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创作与研究现象,文艺及批评实践应当以鲜明的历史意识辨明是非,臧否曲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优秀的文艺作品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具有厚重历史感与文化情怀的文艺作品,往往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传承社会主义文艺薪火,兼容并吸中外文艺精华,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正确认知历史、书写历史、传承历史,是新时代文艺担负的重要使命。新时代文艺家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坚定的历史自信,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准确把握历史脉动、时代症侯,呼应现实需要、人民心声,将历史大势化为笔下方位。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坚持正确的文艺史观,就要准确把握文艺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文艺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重要现象。新时代文艺批评要树牢大历史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引领正确的文艺批评方向,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抽丝剥茧,厘清各种重大事件的原委与始终,让科学的文艺史观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历史共识和精神资源。在历史前进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发展,新时代文艺要坚定历史自信,继续弘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汲取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与百年党史智慧结晶,努力焕发强大生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文明新路锻造出优秀的精神气质。(摘编自颜桂堤《铸牢坚定历史自信的文艺根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感”对文艺来说至关重要,这从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和批评家的丰硕成果中可以证明。B.文艺表现“历史感”,只是要求文艺作品对决定着历史发生的“是什么”写得越深刻就越好。C.具有深厚的“历史感”,文艺就有说服力和洞察力,对传统进行批判继承的文艺也能走得远。D.新时代文艺家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坚定的历史自信,勇于将历史大势化为笔下方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论证结构上,本文先提出论题,再纵向深入,层层推进,最后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观点。B.文章第二段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评价语句,剖析了“历史感”与文艺的关系。C.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历史感”对于文艺的重要性。D.文章第六段先从历史观正确与否谈起,接着重点阐述了新时代文艺批评应如何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时代文艺要坚定历史自信,为开创文艺发展繁荣的新局面,为文化强国建设作独特贡献。,B.文艺的“历史感”体现在创作者运用文艺作品这一独特方式来呈现创作者自觉的历史意识。C.文艺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所以能博约弘毅,有历史感。D.新时代文艺要坚定历史自信,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文明新路,锻造出优秀的精神气质。【答案】1.B2.C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B.“只是要求文艺作品对决定着历史发生的‘是什么’写得越深刻就越好”以偏概全。由第二段“文艺表现‘历史感’,不只在于写出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且要写出决定着历史发生的是什么,关于‘是什么’写得越深刻,它的分量也就愈厚重”中可见,还包括“写出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先提出论题……最后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观点”错,文章第一段就提出了观点。B.“剖析了‘历史感’与文艺关系”错,文中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评价语句,只是说明黑格尔是一位具有历史感的哲学家。D.“接着重点阐述了新时代文艺批评应如何做的问题”错,文中接着阐述了如何坚持正确的文艺史观的问题。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文艺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所以能博约弘毅,有历史感”说法错误,第四段说“没有历史感……更不用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见选项因果关系倒置。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极端气候事件”也被称为“气候极值”,指的是气温或降水这些气候变量的观测值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它的历史区间。也就是说,极端气候事件是和平均气候进行对比所得出来的。极端事件有许多统计指标,例如为了描述极端高温,科学界定义了一个“暖昼指数”,就是把一段时期内每天的日最高气温从小,到大排序,取第90个百分位作为“阈值”,然后统计大于这个阈值的事件发生天数。(摘编自周天军《减缓气候变化守护美好未来》,《科普中国·改变世界的30分钟》2022年8月7日)材料二:投融资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简称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我国自2020年承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以来,气候投融资进程加快,并已启动气候投融资试点。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林草大省、能源大省和经济大省,四川亟须抓住历史性机遇,创新发展气候投融资,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级,助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摘编自《气候投融资因应对气候变化而产生,聚焦关键环节发力》,《中国环境网》2022年9月24日)材料三:近日,为了(),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1961-2021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951-2021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此外,我国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明显。整体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蓝皮书显示,我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1951—2021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0.15℃/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我国的最暖时期;2021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蓝皮书显示,1961-2021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5毫米。2012年以来年降水量持续偏多。2021年,我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6.7%,其中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而华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近10年最少。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2021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21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1993—2011年平均值高84毫米,为1980年以来最高。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呈现退化趋势。1981—2021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厚19.6厘米;2004-2021年,活动层底部(多年冻土上限)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2021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平均活动层厚度为250厘米,是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我国整体的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2000—2021年,我国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2021年,我国平均NDVI较2001-2020年平均值上升7.9%,较2016-2020年平均值上升,2.5%,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摘编自《我国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人民日报》2022年8月4日)4.下列图解,与材料三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相符的一项是()A.B.,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极端气候事件”是和平均气候进行对比所得出来的,它有许多统计指标,“暖昼指数”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统计指标。B.如果气温或降水这些气候变量的观测值大大超过了它的历史区间,就可能会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即“气候极值”。C.气候投融资就是投融资,它可引导和促进更多企业拿出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从而实现相关发展目标。D.2012年以来年降水量持续偏多,特别是2021年我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因而我国水资源很丰富。,6.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及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为材料三开头部分拟写出恰当的内容。【答案】4.A5.B6.①可满足国家和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服务需求。②可助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③充分展现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责任担当。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科技支撑作用,科学认识气候系统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满足国家和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服务需求【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A.图片表述不准确。根据原文“1951—2021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0.15℃/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我国的最暖时期;2021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可知,其中1901~1960,2010~2021年并未标出。1901~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趋势图(相对1981~2010年平均值)应如下: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的能力。A.“‘暖昼指数’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统计指标”于文无据。原文并无相关说法。原文在材料一“极端事件有许多统计指标,例如为了描述极端高温,科学界定义了一个‘暖昼指数’……”,可见“暖昼指数”只是极端事件统计指标之一,没有体现出是“最重要的”。C.“气候投融资就是投融资”说法有误,由材料二原文“,投融资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简称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可知,“投融资”和“气候投融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D.“因而我国水资源很丰富”强加因果。材料三原文是“2012年以来年降水量持续偏多。2021年,我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6.7%,其中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而华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近10年最少”,文中并没有体现相关因果关系。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补写的能力。材料二中说“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简称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而材料三中《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对中国气候的相应变化做出归纳总结,更有利于我们在进行气候变化投融资对症下药,由此可知可满足国家和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服务需求。根据材料二原文“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林草大省、能源大省和经济大省,四川亟须抓住历史性机遇,创新发展气候投融资,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级,助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而材料三中《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能给予更为恰当的指导,由此可知可助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从国家和国际层面看,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展现的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行动,公开发表则说明我们的大国担当,由此可知,充分展现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责任担当。而对于材料三开头补写的内容,则可充分依据上述《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发布所产生的意义予以概述。如书中这些详实而准确的数据是在科技加持下得到的,说明应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科技支撑作用;“蓝皮书显示,1961-2021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951-2021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此外,我国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明显。整体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这些都是气候变化的新事实和新趋势;“蓝皮书显示,我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2021年,我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6.7%,其中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而华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近10年最少”,这些数据有利于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合理决策;“我国整体的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2000—2021年,我国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这些对于现在倡导的绿色低碳发展很有意义。综合以上分析得出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旺杆子秤杜官恩和宋红莲祁嫂有一句口头禅,她挺喜欢说“差不多就行了”。祁嫂没念过书,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和几个阿拉伯数字。她领取农村田亩补助能签字,却不能看合同,只能请信得过的人帮她看。她能算账,但都是算的“婆婆姥姥”账。当着熟人的面,可以掐着指头算。当着外人的面,怕丢丑,只能默默心算。都只能算个大略谱,不出左右就行。当年,如花似玉的祁嫂,找了一个黑黝黝的小伙子当对象。老公忠心耿耿,陪了她一辈子。最后是老公得错了病,无法医治,稍微有点过早地离开了她。祁嫂来到女儿身边,帮女儿带孩子带到了读初中住校。祁嫂无事可干了,准备回乡下。女儿挽留。祁嫂说:“反正我不想吃你的白饭。日子长了,你不说,女婿不说。但女婿有父母,你们有隔壁左右,他们不说闲话吗?”女儿说:“要不,就在我的酱菜摊子旁边,跟您也弄一个摊子?”祁嫂连连反对,“这不行不行,一年的摊子费好吓人。我害怕赚的还不够缴摊子费。”女儿说:“有我替你撑着,不用担心。”“那还不是在吃你的白饭吗?”女儿不高兴了,“您老说吃我的白饭,那我小时候是吃谁的饭?”祁嫂不说话了。房屋不是码起钱砌的,生意不是算好了做的。赚钱不赚钱,先摆出架势再说。祁嫂卖菜,不会算细账,肯定有些为难。她又不想处处依靠女儿。女儿卖菜,全部经过一台电子秤,一斤一两不会多,一分一厘不会少。她在乡下赶集卖小菜,鸡蛋论个卖,青菜论扎卖,鲊胡椒论碗卖……简单,利落。收钱都是大概数字,差个几角块把钱,不能算作错账。祁嫂顶替女儿干过一次。女儿交代时,她听得一清二楚。实际干起来,一台电子秤,弄得她晕头转向。显示屏上,一会儿要显示斤数,一会儿要显示钱数,一会儿又要按钱数调节斤数。最后,她干脆就按照她的老经验,论捆论个地卖,她心里掂量着差不多就卖了。到晚上清账,亏了几百元。女儿喊:“我的娘哎,您这是在把女儿往外面贴呢!”自此,祁嫂就不再跟女儿顶班了,宁愿自己出蛮力干憨事。比如,送孩子上学,灌煤气坛子,她都抢着去。现在要她负责一个摊子,自负盈亏,压力还是有点大。但眼下,没有更好的路可以走。就像一条船放到了河里,不走也得走了。女儿顺利盘下旁边的摊子,按照自己的菜品跟祁嫂“复制粘贴”了一份。,刚开始,祁嫂坐在摊子里,好长时间没有生意做。因为祁嫂使用不了电子秤,还是使着老式木杆铝盘秤,俗称“旺杆子秤”。一杆子进,百杆子出,一秤一旺,容易造成数量亏损。但顾客喜欢看旺杆子秤,秤杆子翘得越高心里越舒服。祁嫂收钱也依然采用以前的“差不多就行了”的策略,也被人称之为是“秤杆子翘得高高的”的做法。因为菜市场的摊子一般没有名号,顾客说起来会说某个特征。久而久之,顾客便直接将祁嫂本人以及摊子,呼成了“旺杆子秤”。祁嫂的心态很平和。两个月下来,几乎是“保本”,不谈盈利。女儿说:“吃了这么大的亏,没有赚到钱。说明您这根‘旺杆子秤’不行嘛,还得学会使用电子秤。”祁嫂说:“那怎么办,我只会用旺杆子秤?”女儿想了一会,知道强逼祁嫂也不行,便说:“就这么着也行,不亏就是赚。”祁嫂按照自己的方式卖菜,过去将近一年,竟然慢慢积攒起了一些人气,光顾她摊子的顾客越来越多。有时,女儿的摊子上,顾客寥寥无几,而祁嫂的摊子上挤成一堆。女儿轻声朝顾客喊:“可以过来这边买,都是一样的。”而那些听到喊声的顾客,也只是扭头望一眼,继续等候。渐渐地,和女儿一起到批发市场进菜,祁嫂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从开始的百分之三十,慢慢增长到了百分之六七十,数量也在天天增加。祁嫂以数量占优,渐渐赶上了女儿的收入,并实现了反超。祁嫂在女儿面前“得意”起来。“我说差不多就行了吧,还是我有道理吧?”女儿说:“我是怕您太耗费体力了,受不住累。”祁嫂说:“没事。力气是个憨子哥,今天少明天多。”有祁嫂掺进来卖菜,进货量增加了一倍转弯,女婿原来开的电动三轮车装不下了。祁嫂和女儿一人出一半钱,购买了一辆一排半货车。现在进货,祁嫂说了算。在生意上,她和女儿调换了个位子。原先是女儿帮她,现在是祁嫂帮女儿了。进回来的货,也有了祁嫂的特色。能分装的尽量分装,能扎捆的尽量扎捆。祁嫂还是喜欢论捆卖,论袋卖。比如米酒,历史以来都是整盆子放在摊子上称斤数卖,而祁嫂却坚持要分装成一袋一袋卖。并且坚持每一份都留有旺头,旺头不多,一斤留个几钱儿。用旺杆子秤一称,量给顾客看时,数字好看,样子好看,脸上好看,都好看。有时,祁嫂和女儿一干半夜。祁嫂越干越有劲,反倒是女儿在劝了。“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太劳累了。”(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说祁嫂没念过书,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和几个阿拉伯数字。这也为她算“婆婆姥姥”账找到了理由。B.“房屋不是码起钱砌的,生意不是算好了做的”这一俗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C.“那些听到喊声的顾客,也只是扭头望一眼”这一细节描写突出表现祁嫂深得顾客喜欢,生意兴隆的状况。D.“数字好看,样子好看,脸上好看,都好看”一句连用三个“好”,以小见大,写出了国泰民安的美好景象。8.小说在中间插叙乡下赶集和祁嫂顶替女儿守过一次摊的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9.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差不多就行了”,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答案】7.D8.①内容上:写出了乡下赶集做买卖简单,利落。祁嫂顶替女儿守过一次摊,按照她的老经验却亏了。②结构上:为下文祁嫂按照老经验做生意受到欢迎形成对比,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充实。③人物塑造上:有助于表现祁嫂的行事作风与精神品质。(意思对即可)9.①第一次开头用祁嫂挺喜欢说“差不多就行了”这句口头禅交代了祁嫂为人处世随和不计较的性格特点。②第二次是祁嫂在摆摊做买卖,收钱也依然采用以前的“差不多就行了”的策略,写出了祁嫂做生意的大方、诚实。③第三次是祁嫂摆摊做买卖的收入反超女儿时说:“我说差不多就行了吧,还是我有道理吧?”这写出了祁嫂自信、得意。④第四次女儿对母亲说:“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太劳累了。”这写出了女儿怕母亲累着,对母亲的关心关爱之情。(答出三点即可)【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以小见大,写出了国泰民安的美好景象”错,“数字好看,样子好看,脸上好看,都好看”指的是祁嫂做生意,祁嫂和顾客都高兴,无法体现出国泰民安的美好景象。选项过度解读。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相关情节作用的能力。内容上:“她在乡下赶集卖小菜,鸡蛋论个卖,青菜论扎卖,鲊胡椒论碗卖……简单,利落”,写出了乡下赶集做买卖简单,利落。“祁嫂顶替女儿干过一次……最后,她干脆就按照她的老经验,论捆论个地卖,她心里掂量着差不多就卖了。到晚上清账,亏了几百元”,祁嫂顶替女儿守过一次摊,按照她的老经验却亏了。,结构上:后文写“顾客喜欢看旺杆子秤,秤杆子翘得越高心里越舒服……久而久之,顾客便直接将祁嫂本人以及摊子,呼成了‘旺杆子秤’”“祁嫂按照自己的方式卖菜,过去将近一年,竟然慢慢积攒起了一些人气,光顾她摊子的顾客越来越多”,祁嫂按照老经验做生意受到欢迎,前后形成对比,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充实。人物塑造上:祁嫂坚持乡下赶集卖小菜的方法在城里卖菜,即使亏过本不赚钱也没改变,最后终于盈利,这一过程体现了祁嫂坚持己见,诚实做事的形象,文中的插叙有助于表现祁嫂的这一行事作风与精神品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第一次,“祁嫂有一句口头禅,她挺喜欢说‘差不多就行了’……默默心算。都只能算个大略谱,不出左右就行”,由此可见,祁嫂挺喜欢说“差不多就行了”这句口头禅,表明其为人处世随和不计较的性格特点。第二次,“秤杆子翘得越高心里越舒服。祁嫂收钱也依然采用以前的‘差不多就行了’的策略,也被人称之为是‘秤杆子翘得高高的’的做法。因为菜市场的摊子一般没有名号,顾客说起来会说某个特征。久而久之,顾客便直接将祁嫂本人以及摊子,呼成了‘旺杆子秤’”,祁嫂独立摆摊做买卖,收钱也依然采用以前的“差不多就行了”的策略,写出了祁嫂做生意大方、诚实,不计较小利。第三次,“祁嫂以数量占优,渐渐赶上了女儿的收入,并实现了反超。祁嫂在女儿面前‘得意’起来。‘我说差不多就行了吧,还是我有道理吧?’”祁嫂摆摊做买卖的收入反超女儿时又提起这句话,强调自己观念的正确性,写出了祁嫂的自信、得意。第四次,有时,祁嫂和女儿一干半夜。祁嫂越干越有劲,这种情况下,女儿对母亲说:“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太劳累了。”这写出了女儿没有只看重收益,而是怕母亲累着,表现了对母亲的关心关爱之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师人也。祖父俭,灵帝末为益州刺史,为盗贼所杀。正本名纂。少以父死母嫁,单茕只立,而安贫好学,博览坟籍。弱冠能属文,入为秘书吏,转为令史,迁郎,至令。性淡于荣利,而尤耽意文章,自司马、王、扬、班、傅、张、蔡之俦遗文篇赋,及当世美书善论,益部有者,则钻凿推求,略皆寓目。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依则先儒,假文见意,号曰:《释讥》。其辞曰:“或有讥余者曰:‘夫事与时并,名与功偕,然则名之与事,前哲之急务也。名必须功而乃显。吾子以高朗之才,珪璋之质,兼览博窥,究古今之真伪,计时务之得失。吾徒草鄙并有闻焉也。’余应之曰:‘,虞帝以面从为戒,孔圣以悦己为尤。若子之言,良我所思。方今朝士山积,髦俊成群,犹鳞介之潜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邓林,游禽逝不为之鲜,浮鲂臻不为之殷。顾兹心之未泰。惧末涂之泥滞,仍求激而增愤,肆中怀以告誓。’”景耀六年,后主从谯周之计,遣使请降于邓艾。其书,正所造也。明年正月,钟会作乱成都,后主东迁洛阳,时扰攘仓卒。蜀之大臣无冀从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舍妻子单身随侍。后主赖正相导宜适,举动无阙,乃慨然叹息,恨知正之晚,时论嘉之。赐爵关内侯。泰始中,除安阳令,迁巴西太守。泰始八年诏曰:“正昔在成都,颠沛守义,不违忠节,及见受用,尽心干事,有治理之绩,其以正为巴西太守。”咸宁四年卒。凡所着述诗论赋之属,垂百篇。(节选自《三国志·郤正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B.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C.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D.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的年纪,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但体未壮,故称“弱”。B.吾子,对对方的尊称,一般用于男子之间,比“子”更亲近,可译为“您”。C.邓林,古时神话中的树林,见《山海经·夸父逐日》,后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D.受用,古代多指接受财物作为官府开支。本文中的意思是个人享用,得到好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郤正年少时,博览古代典籍,弱冠时就写出很好的文章;辞世后,留有著述包括诗歌、论赞、辞赋等,共一百余篇。B.郤正与宦官黄皓长期同在宫中任职,即便黄皓显贵弄权,他也没有遭遇过什么祸患;他曾借《释讥》表达自己的胸臆。C.郤正与谯周一同规劝刘禅请降以避祸;刘禅遭遇众叛亲离时,他舍家相随,给予开导和指教,使其免遭更大的灾祸。D.郤正忠心向主的行为,得到世人的赞赏,也为西晋皇帝认可,下诏令嘉奖他,赞赏他的品行,并任命他作巴西太守。,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事与时并,名与功偕,然则名之与事,前哲之急务也。(2)蜀之大臣无冀从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舍妻子单身随侍。【答案】10.A11.D12.C13.(1)事业与时机相联系,名位与功绩不可分,然而名位与事业,是前代的贤哲首要的事情。(2)蜀国大臣没人希望跟随保护后主,只有郤正和殿中督汝南人张通,舍下自己的妻儿老小只身跟随侍奉。【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在宫中任职,与宦官黄皓相邻而处,长达三十年之久。黄皓从卑微到显贵,操弄威权,郤正既不被黄皓喜欢,也未引起他的憎恨,所以郤正的官位虽未超过六百石,但也没有遭遇过什么祸患。“比屋周旋”指两人相邻而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从……至……”是固定搭配,“从……到……”的意思,“从微至贵”是黄皓身份的变化,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本文中的意思是个人享用,得到好处”错误,“受用”在本文中是指“升官被重用”。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郤正与谯周一同规劝刘禅请降以避祸”错误。由原文“景耀六年,后主从谯周之计,遣使请降于邓艾。其书,正所造也”可知,景耀六年,后主刘禅采纳谯周的计策,派使者向邓艾请降,降书即为郤正所写。由此可知,是后主刘禅采纳了谯周的计策,派使者向邓艾请降,郤正并未参与规劝,只是为后主写了降书。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并”,相联系;“偕”,不可分;“然则名之与事,前哲之急务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急务”,首要事情。(2)“冀从”,希望跟随保护;“惟”,只有;“妻子”,指妻子儿女,泛指家人。参考译文:郤正,字令先,是河南偃师人。祖父郤俭,汉灵帝末年任益州刺史,被盗贼杀害。郤正原名郤纂。(他)年少时因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茕茕子立,但安贫好学,博览坟、典古籍。(郤正)二十岁就写出很好的文章,入宫做秘书吏,转调为令史,升为秘书郎,直到秘书令。(郤正)秉性淡泊名利,而尤其酷爱文章,从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班固、傅毅、张衡、蔡邕之辈的文、赋,到当代的优秀书、论,举凡益州藏有的,他都百般搜求,大都过目诵读。他在宫中任职,与宦官黄皓相邻而处,长达三十年之久。黄皓从卑微到显贵,操弄威权,郤正既不被黄皓喜欢,也未引起他的憎恨,所以郤正的官位虽未超过六百石,但也没有遭遇过什么祸患。(郤正)学习先辈儒者,借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胸臆,其文名为《释讥》。其中说:“有人规劝我说:‘事业与时机相联系,名位与功绩不可分,然而名位与事业,是前代的贤哲首要的事情。要想声名流传后世,没有功劳是做不到的。你以高超的才干,美好的品行,广见博闻,探究古今真伪,考察时政得失。我辈草鄙之人也能仰知您的大名。’我回答说:‘虞舜警惕当面赞同自己的人,孔子厌恶用心取悦自己的人,他们所言,很合我心意。如今朝中人才堆积如山,英杰成群,如同小鱼潜游于大海,小鸟飞落在邓林,飞鸟离去不显得少,游鱼来了也显不出多。只是我心尚未安稳,担心晚年道途泥泞,故仍要激励自己发愤,坦露心胸请受爵命。’”景耀六年,后主刘禅采纳谯周的计策,派使者向邓艾请降,降书即为郤正所写。次年正月,钟会在成都反叛,后主东迁洛阳,当时十分混乱仓促。蜀国大臣没人希望跟随保护后主,只有郤正和殿中督汝南人张通,舍下自己的妻儿老小只身跟随侍奉。后主靠郤正的开导指教而事事合宜得体,没有引起什么缺失,于是感慨长叹,悔恨对郤正的了解太晚了。当时人们对此十分嘉赞。郤正被赐爵关内侯。泰始年间,郤正被任命为安阳县县令,升为巴西太守。泰始八年,皇帝下诏说:“郤正过去在成都,困苦颠簸之中能坚守节义,不背忠心,升官重用后,又能尽心政事,颇有政绩,故任命他为巴西太守。”咸宁四年,(郤正)辞世,留有著述计诗歌、论赞、辞赋等,共一百余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词和秦词都描写了春景,前者描绘的是暮春之景,后者是盛春之景。B.两词表现了花儿的不同状态,可见欧词是伤春之作,秦词是颂春之作。C.欧词中的“始觉春空”和秦词中的“收尽春光”都是为下文做了铺垫。D.欧词的语言风格偏向于典雅,秦词的语言风格较偏向于活泼和口语化。15.这两首词都写到了燕子这个意象,但营造的意境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4.B15.欧词中“双燕归来细雨中”描绘了在春日飘零的微雨中,一对燕子翩翩飞舞的情景,营造了静谧、优美、空灵的意境;秦词中“燕儿舞”和“莺儿啼”“蝶儿忙”呼应,共同描绘了春日鸟儿和蝴蝶欢啼、飞舞的情景,营造了热闹、繁丽、充满动感的意境。【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欧词是伤春之作”分析错误,从“群芳过后西湖好”可以看出,词人从暮春时节看到了美好的景象,作者虽写残春之景,但是是从赞美的角度来描写的,所以并无伤春之意。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意境的能力。欧词中,词人在前四句以残红、飞絮、细雨等意象构造了一幅暮春时节的景象,.而在最后两句中“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词人以倒装手法,展现了主人公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的景象。这里将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秦词中,词人对“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的描写与上阕对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而是集中笔力展现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形象;对燕儿,词人采用了“舞”这一动感极强的动词,借此展现热闹、充满生机的生命形象,以此来表现春的生命活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2)李白《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暗示古代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开辟出蜀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光影衬托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答案】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③.地崩山摧壮士死④.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⑤.日光下澈⑥.影布石上【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臾、崩、栈、钩、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现在没有了街坊,街坊留在乡间回忆中。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晚上,我常在文昌阁城门洞子周围跟人捉迷藏,又不时跑到上街,去几近坍塌的三官殿上耍上半天。幸好有这点依稀记忆,使我在许多年后的今夜,在脑海里,能反复回放那调皮而几近风干的画面。由先人积攒而彻底逝去的如许风物,难道如轻烟,如薄雾,就这么永远散去而①了吗?前些年,和父亲聊起镇上的物事,他②,也只能在他的记忆深处埋下许多叹息,我于是怂恿他画张示意图聊做念想。父亲颇能绘事,绘出了一幅20世纪五十年代前的《古镇示意图》。嗬!镇子周遭的山形水脉全标识得③。在画中,我见到了未曾得见的山陕会馆、杨医官医药楼;我见到了上背巷、下背巷、十字口、水门巷、石佛小学、石桥等;我见到了镇子外面的溪沟之东,那里自北而南,有凹嘴、上总门、下总门、杨家花园、石佛寺、马套子等。街坊虽小,乾坤却大。说来惋惜,至今,我还没有走出街坊的格局!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我”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答案】17.①无影无踪②如数家珍③清清楚楚(意思对即可)18.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强调“我”小时候晚上做的事,一系列动作先后发生,表明“我”对这些事记忆深刻;第二处主语“我”再三出现,构成排比,表明“我”,对现实中未曾得见和曾得见的地方的惊喜之情,也唤起了“我”对小时候的回忆。【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指如轻烟,如薄雾般永远消失,可以用“无影无踪”。“无影无踪”,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第二空语境指父亲对镇上的物事很熟悉,可以用“如数家珍”。“如数家珍”,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第三空语境指父亲将镇子周遭的山形水脉全标识得非常清楚,可以用“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形容非常清楚明白。【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结合上文“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晚上”强调“我”小时候晚上做的事,“跟人捉迷藏,又不时跑到上街,去几近坍塌的三官殿上耍上半天”,一系列动作先后发生,表明“我”对这些事记忆深刻;第二处主语“我”再三出现,“在画中,我见到了……我见到了上……我见到了……”构成排比,表明“我”对现实中未曾得见和曾得见的地方的惊喜之情,“我见到了上背巷、下背巷、十字口、水门巷、石佛小学、石桥等;我见到了镇子外面的溪沟之东,那里自北而南,有凹嘴、上总门、下总门、杨家花园、石佛寺、马套子等”,也唤起了“我”对小时候的回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孩子牙齿早期矫正很重要,越早治疗越好。如果按年龄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①:3至4岁的时候,孩子口中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牙列,如果孩子此时出现“地包天”的情况,那家人要及时带孩子进行矫正;当孩子长到6至7岁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正规口腔医院照一次全景牙片,在这张牙片上不光可以看到所有长出来的乳牙,也能看到埋在骨头里的所有恒牙,恒牙长不长、位置有没有问题,一看便知,专业医生可以通过这张全景牙片做出预判并提前制订治疗方案;如果孩子已经长到8至10岁,他们的骨骼正在发生变化,孩子出现牙齿不齐等情况。此时介入治疗可以事半功倍。一些家长觉得,孩子牙齿参差不齐先不用着急,等到了初中或高中时,牙齿都长全了再做矫正。②,一方面因为牙齿长期畸形可能会导致个别牙齿完全损坏,造成不可逆的结果;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颌骨之间的差异会变得更大,调整起来的难度才更大,导致孩子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概率增大的后果。,此外,一些家长给孩子选择了矫治器,③,医生无法根据孩子牙齿的生长情况随时调整矫治器,结果孩子没少受罪,但正畸效果却非常不好。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0.简述后两个自然段的主要观点。要求使用包含假设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请写出修改后的正确语句。【答案】19.①每个阶段矫正方案各不相同;②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③不按时复诊20.在孩子牙齿正畸问题上,如果家长的认识有误、做法不当,那么可能会带来不良结果。21.随着年龄增长,颌骨之间的差异会变得更大,调整起来的难度也更大,导致孩子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概率增大。【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冒号后的解释,“3至4岁的时候……那家人要及时带孩子进行矫正”“当孩子长到6至7岁时……专业医生可以通过这张全景牙片做出预判并提前制订治疗方案”“如果孩子已经长到8至10岁,……此时介入治疗可以事半功倍”可知,每个阶段矫正方案各不相同。第二处,“一方面因为牙齿长期畸形可能会导致个别牙齿完全损坏,造成不可逆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解释家长认为孩子牙齿都长全了再做矫正想法的错误原因,故可填: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第三处,前面是“一些家长给孩子选择了矫治器”,后面是“医生无法根据孩子牙齿的生长情况随时调整矫治器”,可知,此处应是说家长给孩子选择了矫治器就不再去看医生,可填:不按时复诊。【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一些家长觉得,孩子牙齿参差不齐先不用着急,等到了初中或高中时,牙齿都长全了再做矫正……导致个别牙齿完全损坏,造成不可逆的结果……导致孩子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概率增大”“此外,一些家长给孩子选择了矫治器……结果孩子没少受罪,但正畸效果却非常不好”可知,家长的认识有误、做法不当,最后带来不良结果,使用包含假设关系的句子,表述为:在孩子牙齿正畸问题上,如果家长的认识有误、做法不当,那么可能会带来不良结果。【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不合逻辑,“……会变得更大,……才更大”是条件关系,应把“才”改为表递进关系的“也”。,句式杂糅,“导致……的后果”杂糅,去掉“的后果”。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班级的“青春·奋斗”主题班会上,甲同学向其他同学推荐了鲁迅在《热风》一文中的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乙同学说:“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没有‘冷气’,不存在‘黑暗’,不必为此而焦虑。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应该少一些戾气,多一些佛系。”丙同学说:“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很大,周围不乏‘躺平者’,他们在‘一亩三分地’里也很舒适,为什么还要像萤火一样奋斗?”你对以上争论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态度和认识。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第一段材料引述了鲁迅先生《热风》中的话。先生“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即是希望青年不因环境、前景等因素踟蹰不前、自暴自弃、醉生梦死,要敢说敢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青年不必等待,不必远大,从今天开始,踩下每一步,无论脚印大小,都将走出路来。这样,青年就能点亮自己,点亮社会,走出希望的景象。在此,甲同学借先生的话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即青年当如先生所愿,不徘徊,不怠惰,踏实践行,努力奋进,以青春之萤火增辉祖国。甲同学的观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第二段材料乙同学认为当下是美好的和平年代,环境不恶劣,社会祥和,青年不需要去挑战、奋进,安定于当下,追求内心的平和,做佛系青年就好。乙同学的观点安于现状,云淡风轻,缺少青年的活气,缺乏自主性,缺少人生目标,对新时代青年肩负的使命认识不够,缺少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意识。第三段材料丙同学认为压力太大,躺平即可。显然,这种认识更消极。面对压力,不作为、不反抗、不努力,以消沉、颓废回应生活,得过且过,那么最后不止是青春,整个人生都会是一地鸡毛。这三段材料,是“青春·奋斗”的主题班会上同学的发声。甲同学的观点铿锵有力,催人奋发,是青春该有的模样。这应是本次写,作立意的主要方面。乙、丙同学的观点相对消极,无论是佛系,还是躺平,在这个迅疾发展的新时代都是不可取的。引导语要求针对争论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作文的体裁选择以议论文为佳。行文可先确定立意点“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开门见山点出中心论点,以排比句子说明鲜衣怒马,仗剑天涯是青春的本色,强调奋斗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然后举古人悬梁刺股、牛角挂书和当代萧敬腾为理想找寻支点、奋斗不息的例子来论证中心论点。立意:1.无奋斗,不青春。2.认真踩下每一步,小脚印走出大人生。3.拒绝佛系,燃情青春。4.躺平的青春无色彩。,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