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若在试题上作答,则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4.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中国,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干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们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们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而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材料二:古代中国在色彩应用上有着严格的制度体系,甚至以彩度色域来区分不同阶层。“五行五方、五色、 四象”这些词语指明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划和装饰方向,同时还赋予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道“左青龙(木)、右白虎(金)、前朱雀(火)、后玄武(水)、中央后土”,这里阐述了早期的五行及五象之间的关系。《周书·洪范》篇中进一步确定了五行排序即水、火、木、金、土,这里的五行所对应的色彩为黑、赤、青、白、黄。“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中国的传统用色源于古人对于色彩精神性的归纳与尊崇,这是一种从认知传递到感觉的系统,与西方建立的色彩体系互相补充,完成了从色彩技术到色彩寓意的文化阐述。古建筑中的传统施色并不是从一而终、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以朝代的更选,古人提炼色彩、色料的技术为支撑。一方面,原始的中国建筑提倡“茅茨土阶”,主要表现出来的色彩为材料的原色。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视觉与防护建筑上开始出现红土、白土及蚌壳灰的涂料装饰。随着石绿、丹砂、赭石等矿物原料在建筑上的出现,颜色变成权贵阶级意识形态的一种表达。殷商尚白,红柱白墙的宫殿用色在素色中透出一点浓烈,以衬托建筑的高贵。周代有了正色的定义,并尊崇红,宫殿、柱墙、台基多施以此色。从汉开始,到唐代,黄色成为皇家正统之色,黄色琉璃瓦的出现彰显着皇家的威严。盛唐期间色彩的应用浓烈而多变,绿、青、绀色琉璃村托出一个时代的磅礴与大气。宋代用色清淡高雅,宫殿却仍沿用“五彩遍装”“青绿叠晕棱间装”“等方式,以加强建筑阴影中色彩的碰撞。明清则在宋代用色体系上更讲究华丽与烦琐的搭配,并且严格规范建筑的色彩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则源于中国传统色彩本身就蕴含的五行中动态联系的观点。《易经》乾卦中的“天行健”中“行”所表达的是一种动能,以诠释物质之间的一种动态联系,互为相生、互为因果,因此,在五行中又有着相生相克一说。“火生土”,而火所代表的颜色为“赤”。定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紫禁城,不仅在方位和规划上体现了中央的位置关系,其屋顶大面积使用的黄色琉璃瓦也从色调上辅助建立了其昭示天下的态度。而紫禁城中宫墙、檐墙、门、窗、柱、框等构件,皆施以赤色,以衬托黄色屋顶,寓意为两者相生不息、江山稳固。这些经典的用色经历了时光的洗涤,脱去了最初的浮华,与历史、文化纠缠不息,慢慢转化为中国独有的色彩符号。中国在传统用色的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魅力,从民间建筑的慵懒浪漫,到皇家建筑的威严端庄,正是这种带有象征意味的色彩体系,赋予了古建筑独特的生命力和仪式感。(摘编自杨思宇《从赤色窥析中国传统色彩在古建筑中的应用》)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法”在文中指的是建筑物、构件及加工处理装饰之间长期沿用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B.“词汇”指的是中国建筑中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它们是构成建筑必需的构件和因素。C.“大文章”喻指宏大壮观建筑,“小品”喻指小巧别致的建筑,易于让读者体会其差别。D.建筑上的“文法”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和约束性,它的形成和演变与个人一时的努力无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建筑有很大的灵活性,山亭水榭等“小品”式建筑,比宫殿庙宇类“大文章”式建筑,外形更轻巧灵活。B.在传统用色方面,中国古人从色彩技术到色彩寓意有着独特的文化阐述,“茅茨土阶、五行、五色”等即是这种阐述的成果。C.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用色风尚,大致呈现出从尚白到尚红到尚黄再到多色搭配的演变趋势,这些变化是缘于朝代的不断更替。D.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划和装饰方案方向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人们的审美意识,这是作者能使用语言学概念喻指建筑的基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着眼全局阐释建筑“文法”和“词汇”的关系,材料二立足局部谈论古代中国在色彩应用上的特点,都饱含民族情感。B.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地坛“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由此可以窥见古人通过朱红色来体现庄严尊贵的建筑理念。C.紫禁城定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以黄、红为主色调,它的方位规划和用色方式彰显出五行互为相生、互为因果的动态联系思想。D.当今时代要建造体现中国特色的建筑,应有古为今用的意识;熟悉中国建筑方面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智慧结晶,是必要前提。4.古代中国在色彩运用方面遵循着什么建筑“文法”?请结合材料说明。5.依据材料一对中国建筑艺术特征的解说方式,请借助“词汇”“文章”等概念,参照图片,向来自异域他乡的朋友介绍我市地标性建筑“天中塔”。 【答案】1.D2.D3.C4.①运用色彩时要遵循制度体系的要求,符合阶层和身份特点。②体现五行中动态联系的观点,有文化内涵和象征意味。5.①天中塔作为我市地标性建筑,可谓是一篇典型的中国“文章”。它使用的“词汇”,如塔顶、塔身、塔基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构件。②底座呈拱形的八卦图,塔基四面浮雕象征盘古文化、梁祝文化等,意蕴丰富。这是对中国建筑风格和手法的自觉继承和发扬。【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它的形成和演变与个人一时的努力无关”错误。文中说“它们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而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重在强调中国建筑特征的长期性、稳定性,但并不能由此说“与个人一时的努力无关”。故选D。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A.“外形更轻巧灵活”错误。由原文“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可知,文中是指“多样性的表现”,即不仅有“大文章”式建筑,也有“小品”式建筑,不是指二者外形的差别。B.“‘茅茨土阶……’等即是这种阐述的成果”错误。由原文“一方面,原始的中国建筑提倡‘茅茨土阶’,主要表现出来的色彩为材料的原色”可知,“茅茨土阶”主要表现出来的色彩为材料的原色,不是这种阐述的成果。C.“这些变化是缘于朝代的不断更替”错误,以偏概全。除此以外,还有“古人提炼色彩、色料的技术”的原因,从下文“随着石绿、丹砂、赭石等矿物原料在建筑上的出现”等语句中也可以看出。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它的方位规划和用色方式彰显出五行互为相生、互为因果的动态联系思想”错误。结合“另一方面则源于中国传统色彩本身就蕴含的五行中动态联系的观点。《易经》乾卦中的‘天行健’中‘行’所表达的是一种动能,以诠释物质之间的一种动态联系,互为相生、互为因果,因此,在五行中又有着相生相克一说”可知,材料中讲“五行相生”的思想是就建筑用色而言,与“定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方位规划”无关。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结合“古代中国在色彩应用上有着严格的制度体系,甚至以彩度色域来区分不同阶层”“随着石绿、丹砂、赭石等矿物原料在建筑上的出现,颜色变成权贵阶级意识形态的一种表达。殷商尚白,红柱白墙的宫殿用色在素色中透出一点浓烈,以衬托建筑的高贵。周代有了正色的定义,并尊崇红,宫殿、柱墙、台基多施以此色。从汉开始,到唐代,黄色成为皇家正统之色,黄色琉璃瓦的出现彰显着皇家的威严。盛唐期间色彩的应用浓烈而多变,绿、青、绀色琉璃村托出一个时代的磅礴与大气”可知,运用色彩时要遵循制度体系的要求,符合阶层和身份特点。结合“‘五行五方、五色、四象’这些词语指明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划和装饰方向,同时还赋予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易经》乾卦中的‘天行健’中‘行’所表达的是一种动能,以诠释物质之间的一种动态 联系,互为相生、互为因果,因此,在五行中又有着相生相克一说。‘火生土’,而火所代表的颜色为‘赤’。……而紫禁城中宫墙、檐墙、门、窗、柱、框等构件,皆施以赤色,以衬托黄色屋顶,寓意为两者相生不息、江山稳固。这些经典的用色经历了时光的洗涤,脱去了最初的浮华,与历史、文化纠缠不息,慢慢转化为中国独有的色彩符号”可知,体现五行中动态联系的观点,有文化内涵和象征意味。【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天中塔作为我市地标性建筑,可谓是一篇典型的中国“文章”。结合“在中国,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可知,它使用的“词汇”,如塔顶、塔身、塔基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构件。结合“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干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们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们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而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可知,底座呈拱形的八卦图,塔基四面浮雕象征盘古文化、梁祝文化等,意蕴丰富,这是对中国建筑风格和手法的自觉继承和发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二下杭州徐棻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四月,朝廷下诏,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出任杭州知府兼任浙西路兵马钤辖。苏轼的船只到码头时,码头上人山人海!华夏民众有个久远的传统,就是喜爱和崇拜文人、清官。杭州人也忘不了,苏轼在这里当通判的时候,领着大家疏浚六井,让全城人吃上了甜甜的淡水。在“乌台诗案”时期,杭州人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曾烧香许愿,在菩萨面前替苏轼祈福。人们欢迎苏轼,还有一个现实的需求。这年,杭州一带先遭了水灾,接着又遭旱灾。粮食歉收,米价飞涨。到了这七月酷暑,许多百姓都无米下锅。苏轼立马向朝廷陈述灾情,要来二十万石赈灾粮。他把这些粮食投放到市场上,平抑了物价,使杭州无一人饿死。 赈灾中,可怕的瘟疫袭来。苏轼赶紧拨出库银二千缗,又捐出自家的银子,设置了治病的“安乐坊”,请医生坐堂治病,穷人免费就医。在对付灾害与瘟疫的同时,苏轼还密集会见官员、拜访高人,忙忙碌碌要了却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替杭州人解决水的问题。早在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朝命下达,令苏轼出任杭州通判。那回,他因反对新法没法待在汴京而请求外放。朝廷不寄望他做什么,自己也不能做什么。变法的结果、国家的兴衰、百姓的命运,都只有付与苍天。当时的杭州知府陈襄对苏轼敬仰已久。苏轼的诗文,凡能找到的,他都读过;苏轼的奏折,他虽未眼见,却早有耳闻。他对变法的观点与苏轼相同,却羞愧自己没有苏轼直言上疏的勇气,所以对苏轼更加佩服。现在,苏轼来到他的麾下,他决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善待苏轼。平日,知府陈襄很少给苏轼派差。只在人手不够,或有苏轼愿做的事时,他才支派苏轼。比如:疏浚水渠,让杭州人有清甜的淡水吃;比如,去常州、润州赈济灾民;比如,去湖州督办堤堰工程等等。但是,来到杭州的苏轼没有消极颓废,他从各色人物的谈吐中,了解到杭州人生活中最大的问题——水!再次来到杭州,苏轼第一次召集湖州、秀州(嘉兴)、睦州(杭州淳安)、苏州、常州、润州(镇江)六个下属州官,以及马步兵武官议事,就提出了水的问题。府街议事堂中,摆放了一张大桌。桌上,摆放着杭州的地理模型。苏轼道:“十多年前,本府考察水利之时,便明白了一个道理,杭州人之祸福,全系于一个字:水!要使今年的灾荒安然渡过,也须治水。”常州官员不解,问道:“治水需要时日,怎能救眼前之灾?”苏轼道:“治水可以救灾。且可治水、救灾两全其美。关键是疏浚运河、整治西湖。”他指点着桌上的模型道:“这次疏浚运河,深度务必超过历代,须在八尺以上。这样,大船才可畅通无阻。同时,建造一座水闸。”他从桌边拿起一个木制的小水闸,放在运河上,说道:“每当钱塘江涨潮时,则关闭闸门,不让泥沙随江潮进入运河。待潮水清平后,再将闸门开启。如此,运河便可免于淤塞,西湖的淡水也不会再有咸味。运河通畅,则干旱可解。运河通畅,米价也涨不起来。”官员们立刻点头道:“好。是个好主意。”苏轼道:“再说西湖。诸位看,西湖三面环山,一角通江。群山所受之雨水,尽流注西湖之中,而如今的西湖,已被淤泥杂草壅塞一半,面积达二十五万丈之多,故有雨即涝,无雨即旱,杭州百娃也就有祸无福了。今年,旱涝两灾。救灾之法,除向朝廷申报赈灾所需钱粮外,还可招募民夫前来,治理运河与西湖。如此以工代赈,既救了百姓,也为朝廷节省了开支。诸公以为如何?”苏州官员问:“西湖既有二十五万丈淤泥,挖出来堆放何处?”苏轼说:“不需堆放!”他指着模型道:“如今的西湖,南来北往均需绕湖而行,长达三十里。”他从桌边拿起一个木制的“长堤”架到西湖上,接着道:“若将挖出的淤泥由南至北筑起长堤,此后南来北 往岂不方便许多?”有人接过话头道:“此堤,若长八百八十丈,宽五丈,正好处置湖中那二十五万丈淤泥。”苏轼补充道:“堤上用六座桥与沿岸港埠相通,再种植芙蓉杨柳以巩固堤岸。还可建造九个凉亭,以便行人歇脚,观赏湖中风景……”不待苏轼说完,原本拘谨的官员们已发出一片赞叹之声。润州官员道:“好倒是好得很啊。可是,一时之间,既要疏浚运河,又要整治西湖,哪有许多青壮民夫?”这是治水中最难的问题,可是苏轼早已成竹在胸。他在徐州抗洪时,最艰难的事就是缺少劳力。那时,他曾向朝廷的驻军求助。现在,自己兼着浙西兵马钤辖,以兵助民,军民合力,应无问题。何况此地还有禁军。于是他转向两浙兵马都监刘季孙,客气地问道:“刘大人,禁军兵马,可否相助?”刘季孙立刻道:“愿!本都监愿亲率兵勇,听候大人差遣。”他大声说道:“今有苏公,杭州人何其幸运!我等该做什么,请大人吩咐吧!”疏河、筑堤两处工程一起开动,水旱两灾的威胁,好似都不存在了。杭州内外,沉浸在欢腾与繁忙中。(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交代了杭州百姓面临的由水的问题引发出的生活困境,为下文苏轼治水做铺垫,也和文末开始治水后带来的影响形成了对比。B.闲置苏轼,不让他操劳奔忙,不勉强他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既是陈襄善待他的方式,又从侧面刻画了苏轼才华超群、直言敢谏的形象。C.小说语言精确而又简洁。不解、问、立刻点头、赞叹一片等词语,富有变化性地刻画了下属州官从不以为然到认可、赞同的心理历程。D.疏河、筑堤工程的开动,从长远看对杭州百姓日常生活有利,从短期看有鼓舞民心、赈济灾民、节省国家支出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7.关于文中杭州百姓欢迎苏轼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是杰出的文人,他的诗文广泛流传,其文学才能得到了杭州百姓的崇拜,为他施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B.杭州百姓认为苏轼是一个清官,“乌台诗案”并没有影响他们对苏轼品行的肯定,所以他们热烈欢迎苏轼的到来。C.杭州百姓怀旧而又感恩,因苏轼初次来杭州时疏浚六井造福了百姓,他们就虔诚祈福援救,苏轼得以 再次到来。D.苏轼此次到杭州,给处于困境中的杭州百姓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对苏轼的欢迎,也是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期盼。8.文中插叙苏轼第一次到杭州的经历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9.小说用大量笔墨记载苏轼和下属州官的对话,有什么作用?【答案】6.B7.C8.①交代苏轼坚持治水的缘由,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表明苏轼第一次到杭州时乐意做的事都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刻画苏轼受朝廷冷落时仍关心民生疾苦的形象;③两次到杭州的时间跨度很大,说明苏轼十余年间始终将杭州的水问题放在心上,表现他忧国忧民、不改初心的精神。9.①以人物之间的一问一答串联情节,在苏轼胸有成竹、严谨周密的回答中彰显他思虑周全、多谋善断的形象特点;②集中记载苏轼和州官的对话怎样围绕治水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使小说主题更突出;③从读者感受来看,这样写很真实,更具有现场感、代入感。【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闲置苏轼”说法错误,“闲置”意为“放在一边不用”,常用于表示有意疏远、冷落。原文“很少给苏轼派差”不能理解为“闲置苏轼”。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虔诚祈福”正确,“援救”表述有误;将“虔诚祈福援救”视为苏轼二到杭州的原因,也不合文意。原文为“朝廷下诏,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出任杭州知府兼任浙西路兵马钤辖”“杭州人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曾烧香许愿,在菩萨面前替苏轼祈福”,选项曲解了文意。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段落作用的能力。结合“在对付灾害与瘟疫的同时,苏轼还密集会见官员、拜访高人,忙忙碌碌要了却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替杭州人解决水的问题”可知交代苏轼坚持治水的缘由,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结合“他因反对新法没法待在汴京而请求外放。朝廷不寄望他做什么,自己也不能做什么。变法的结果、国家的兴衰、百姓的命运,都只有付与苍天”可知表明苏轼第一次到杭州时乐意做的事都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刻画苏轼受朝廷冷落时仍关心民生疾苦的形象;结合“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四月,朝廷下诏,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出任杭州知府兼任浙西路兵马钤辖”“早在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朝命下达,令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平日,知府陈襄很少给苏轼派差。只在人手不够,或有苏轼愿做的事时,他才支派苏轼。比如:疏浚水渠,让杭州人有清甜的淡水吃;比如,去常州、润州赈济灾民;比如,去湖州督办堤堰工程等等。但是,来到杭州的苏轼没有消极颓废,他从各色人物的谈吐中,了解到杭州人生活中最大的问题——水”可知两次到杭州的时间跨度很大,说明苏轼十余年间始终将杭州的水问题放在心上,表现他忧国忧民、不改初心的精神。【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段落作用的能力。结合“治水可以救灾。且可治水、救灾两全其美。关键是疏泼运河、整治西湖”“西湖既有二十五万丈淤泥,挖出来堆放何处”“若将挖出的淤泥由南至北筑起长堤,此后南来北往岂不方便许多”“好倒是好得很啊。可是,一时之间,既要疏浚运河,又要整治西湖,哪有许多青壮民夫”“这是治水中最难的问题,可是苏轼早已成竹在胸。他在徐州抗洪时,最艰难的事就是缺少劳力。那时,他曾向朝廷的驻军求助。现在,自己兼着浙西兵马钤辖,以兵助民,军民合力,应无问题。何况此地还有禁军”可知以人物之间的一问一答串联情节,在苏轼胸有成竹、严谨周密的回答中彰显他思虑周全、多谋善断的形象特点;结合“治水可以救灾。且可治水、救灾两全其美。关键是疏泼运河、整治西湖”“西湖既有二十五万丈淤泥,挖出来堆放何处”“若将挖出的淤泥由南至北筑起长堤,此后南来北往岂不方便许多”“好倒是好得很啊。可是,一时之间,既要疏浚运河,又要整治西湖,哪有许多青壮民夫”可知集中记载苏轼和州官的对话怎样围绕治水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使小说主题更突出;结合“常州官员不解,问道:‘治水需要时日,怎能救眼前之灾’”“官员们立刻点头道:‘好。是个好主意’”“不待苏轼说完,原本拘谨的官员们已发出一片赞叹之声”可知从读者感受来看,这样写很真实,更具有现场感、代入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曾皙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 不让,是故哂之。”(节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材料二: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脉,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日:“无倦。”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材料三:鲁哀公十五年,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卫大子蒉聩作乱,谋入孔悝家迫孔悝于厕强盟之遂劫以登台。栾宁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子路。子路将入,遇高柴将出,曰:“门已闭矣。”子路曰:“吾姑至焉。”高柴曰:“弗及,不践其难。”子路曰:“食焉,不辟其难。”高柴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子路曰:“是公孙,求利焉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乃入,曰:“大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大子无勇,若燔台,半,必舍孔叔。”大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柴也其来,由也死矣。”(节选自《左传·哀公十五年》)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谋A入B孔C悝D家E迫F孔G悝H于I厕J强K盟L之M遂N劫O以P登Q台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文中指了解,与《阿房宫赋》中“杳不知其所之也”的“知”意思不同。B.君子指有道德的人,与《孟子三章》中“故君子有不战”的“君子”意思相同。C.哀公在文中是用谥号称鲁国国君,这种称谓方式和刘邦被称为“沛公”不同。D.辟,在文中意为躲避,与《鸿门宴》中“臣死且不避”的“辟”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认为,若将一个中等大小的诸侯国交给他,即使外有强敌,内有饥荒,他也能治理好。孔子嘲笑他自不量力。B.子路原本性格粗朴,好逞勇斗力,还凭借勇力欺侮过孔子。后来他被孔子倡导的礼折服,拜人孔子门下当其弟子。C.子路不顾高柴、公孙敢的劝阻,执意入内营救孔悝,结果卷入孔悝和卫大子之间的争斗,最终被卫大子属下杀死。 D.子路系好帽带后从容赴死,既彰显了子路作为儒生在王侯权贵面前的不屈气节,也表现了子路对礼的坚守与践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是公孙,求利焉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14.在孔子眼中,子路具有哪些性格特点?【答案】10.EJM11.B12.A13.(1)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知道义理。(2)这是公孙敢吧,谋求利益却逃避祸难。我不会这样,食人俸禄,就一定要救援他免于祸患。14.①不够谦逊。自陈志向时子路不假思索,踌躇满志,孔子认为他不谦让。②具有政治才能。孔子认为子路可以管理中等大小的诸侯国的政务。③为人忠勇。卫国发生动乱时,孔子预料到子路会因为效忠孔悝而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阴谋进入孔悝家,把孔悝逼到墙角,强迫他盟誓,然后劫持他登上高台。“孔悝家”作“入”的宾语,“谋”作主语,主谓宾句子结构齐全,宾语后断句;“强盟”作谓语,“之”作宾语,省略主语“谋”,主谓宾句子结构齐全,单独成句,前后分别断句。故选EJM。【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了解;知道。句意:没有人了解我啊!/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B.“‘君子’意思相同”错误,意思不同。《孟子三章》中“故君子有不战”的“君子”的意思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句意: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吗。/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C.“沛公”是用籍贯来称刘邦。D.句意:不能躲避祸难。/臣连死尚且不怕。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孔子嘲笑他自不量力”错误。结合“曾皙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可知,孔子笑他毫不谦让。 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为”,治理;“比及”,等到;“方”,义理。(2)“是”,这是;“难”,祸难;“然”,这样;“利”,食;“患”,祸患。【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不够谦逊。结合“子路率尔而对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可知,自陈志向时子路不假思索,踌躇满志,孔子认为他不谦让。具有政治才能。结合“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可知,孔子认为子路可以管理中等大小的诸侯国的政务。为人忠勇。结合“孔子闻卫乱,曰:‘柴也其来,由也死矣’”可知,卫国发生动乱时,孔子预料到子路会因为效忠孔悝而死。参考译文:材料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孔子近旁侍奉。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老了,没有人用我了)。你们平日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知道义理。”孔子对他示以微笑。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笑笑他。”(节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材料二:仲由字子路,卞邑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生性粗朴,好逞勇斗力,志气刚强爽直,头戴鸡冠式的帽子,身佩用野猪皮装饰的剑,(他曾经凭借勇力,)欺侮过孔子。孔子设置礼仪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改穿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的门人弟子,请求做了孔子的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要以身作则,干在前面,然后才能使百姓勤苦努力。”子路请孔子多说一点,孔子说:“要不知疲倦,持之以恒。”子路问道:“有道德的人崇尚勇武吗?”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所崇尚的,首先是义。君子好勇而不尚义,就会作乱;小人好勇而不尚义,就会偷盗。”季康子问道:“仲由称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有一千辆兵车那样的国家,可以让他去管理政务,但仁德与否,我就不知道了。”(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材料三:鲁哀公十五年,子路在卫大夫孔悝处当邑宰。卫太子蒉聩作乱,阴谋进入孔悝家,把孔悝逼到墙角,强迫他盟誓,然后劫持他登上高台。栾宁正要饮酒,烤肉还没熟,听说了变乱,派人告诉子路。子路将要入城,遇见高柴正要出来,说:“城门已经关闭了。”子路说:“我姑且前往。”高柴说:“权力不在自己手里,不要去遭受祸难。”子路说:“吃了他的俸禄,不能躲避祸难。”高柴便出城去。子路进入。到孔氏家门,公孙敢在看门,说:“不要进去做什么了。”子路说:“这是公孙敢吧,谋求利益却逃避祸难。我不会这样,食人俸禄,就一定要救援他免于祸患。”有使者从里边出来,子路便进了门,说:“太子哪里用得着扣住孔悝?即便杀了他,还一定会有人接续他。”并且说:“太子没有勇气,要是放火烧台,烧到一半,他一定会放掉孔悝。”太子听说,害怕了,让石乞、盂黡下高台与子路搏斗,用戈击打子路,把子路的帽带截断了。子路说:“君子死了,帽子也不能脱掉。”把帽带系好而死。孔子听说卫国动乱,说:“高柴会逃到鲁国来,子路将死去。”(节选自《左传·哀公十五年》)(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项羽陆游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是以项羽为评价对象的咏史诗,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B.陆诗前两句以名马衬英雄,极写项羽英武不凡,与后两句所写的英雄末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C.王诗以问句结尾,并不排除项羽率领子弟卷土重来的可能,显示了诗人遵于史实的审慎态度。D.这两首诗认为项羽失败是个人因素造成的,可视为对其“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否定。16.司马迁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时说:“(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结合《鸿门宴》内容和上面的诗句,对司马迁的观点进行评析。【答案】15.C16.①司马迁认为项羽的过失一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不能采纳谋臣意见;二是“欲 以力征经营天下”,缺乏政治智慧。和陆诗、王诗都有相同之处。②陆诗将鸿门宴上项羽拒绝范增之计与项羽的最终失败联系起来,揭示了项羽不能听取谋臣意见的弱点。③王诗指出项羽崇尚武力,接连征战,致使兵士疲惫不堪,最终失去人心,铸成悲剧。【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并不排除项羽率领子弟卷土重来的可能”错误。肯,岂肯,怎愿。王安石认为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也不愿再为项羽四处征战了,项羽不可能再卷土重来。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可知,项羽自己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直到身死东城,他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显然是错误的。司马迁认为项羽的过失一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不能采纳谋臣意见;二是“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缺乏政治智慧。和陆诗、王诗都有相同之处。陆诗中,“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写范增尽心尽力但计谋却不能施行、落实,兵败乌江你自己应该知道原因。将鸿门宴上项羽拒绝范增之计与项羽的最终失败联系起来,揭示了项羽不能听取谋臣意见的弱点。王诗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写频繁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概率也是很低的。指出项羽崇尚武力,接连征战,致使兵士疲惫不堪,最终失去人心,铸成悲剧。(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由君道之根本讲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君主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善始善终;《答司马谏议书》论是臣道,王安石依次以人主、先王和天下为立论的出发点,指出变法“受命于人主”“_____________”“为天下理财”,批驳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之说。(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表里俱澄澈”一句写出了中秋时节洞庭月下清亮明洁的气象,映衬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胸怀。 (3)古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使“木”这一形象在某些场景中带有了特定的意蕴,无数诗人利用“木”的这种特点创造出了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思国之安者②.必积其德义③.举先王之政④.肝肺皆冰雪⑤.无边落木萧萧下⑥.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德”“萧萧”“滚滚”。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舞、悲欢离合、忠诚、奸谗、决心和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出来。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和后文形成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19.①画线句将歌词比喻成珠子,写出了女主角歌喉的圆润,表现了她演唱技艺的高超;②歌词本是无形的,画线句使用通感手法将观众的听觉和视觉相通,将歌声进入人耳、打动人心的过程可视化,更有利于表现歌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突出演唱者的艺术水平。【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改写语句的能力。 本题要求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和后文形成整句,结合后文“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可以将“有歌舞、悲欢离合、忠诚、奸谗、决心和疑惧”拆分成“有……也有……”的句式,即: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修辞手法能力。“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把歌词比喻成珠子,结合前文“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可知写出了女主角歌喉的圆润,表现了她演唱技艺的高超;“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运用通感手法的手法,歌词本是无形的,女主角唱出的歌词本是听觉形象,作者将歌声进入人耳、打动人心的过程可视化,画面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丰富了读者的想象力。听觉和视觉相通,更有利于表现歌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突出演唱者的艺术水平,(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府的大小姐元春升贤德妃后,蒙圣恩省亲,因临端午节,便颁赏了节礼。宝玉和宝钗所得的是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凤尾罗衾常指鸳鸯被,再加上芙蓉的寓意,这两件礼物同时赐给宝、钗,()。元春的端午赐礼,让贾宝玉①,但一看给他的礼物与薛宝钗的一样,给林黛玉的却不同,不禁有些疑问:()?心思细敏的黛玉也暗中伤心:“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得知没错,就让小丫头将礼物给林姑娘拿去,“爱什么留下什么”,有意表示对此安排的等闲视之。林姑娘②退了回来,“昨儿也得了,二爷留着罢”。寥寥一语,()。有观点认为贾元春是通过这种方式,对象征宝、钗婚姻的“金玉良缘”投赞成票。还有人认为,元春颁赐的端午节礼,宝、黛、钗和三春姐妹应该都是一样的。只是颁下来的时候,王夫人和薛姨妈私自做了手脚。《红楼梦》中此类令读者自己揣摩的故事情节③,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20.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金玉良缘”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B.“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C.四叔和我寒暄之后说我“胖了”,之后他即大骂新党。 D.华连卡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答案】20.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姻缘的意思别是传错了吧证明敏感的黛玉也正烦恼着21.①喜不自胜②原封不动③不胜枚举22.A【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上下文“凤尾罗衾常指鸳鸯被,再加上芙蓉的寓意,这两件礼物同时赐给宝、钗”“象征宝、钗婚姻的‘金玉良缘’”,推断①处是说寓意宝玉和宝钗之间的婚姻关系,可以填入“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姻缘的意思”之类的内容。第二空,结合上文宝玉“但一看给他的礼物与薛宝钗的一样,给林黛玉的却不同,不禁有些疑问”,推断②处是说宝玉怀疑礼物送错了,可以填入“别是传错了吧”之类的内容。第三空,结合上文贾宝玉收到礼物产生疑问和“心思细敏的黛玉也暗中伤心……退了回来,‘昨儿也得了,二爷留着罢’”,推断③处是说敏感的黛玉也和宝玉一样因为礼物烦恼伤心,可以填入“证明敏感的黛玉也正烦恼着”之类的内容。【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结合语境“元春的端午赐礼”,此处是说贾宝玉收到赐礼之后非常高兴,可以用“喜不自胜”。“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喜悦到了极点。第二处,结合语境“昨儿也得了,二爷留着罢”,此处是说林黛玉直接把礼物退回了,可以用“原封不动”。“原封不动”: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保持原来的样子,一点不加变动。第三处,结合语境“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此处是说此类的故事情节还有很多,可以用“不胜枚举”。“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金玉良缘”的引号作用是特定称谓。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引用。D.表示强调。故选A。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庖丁刘邦屠呦呦林觉民所处课文1《庖丁解牛》3《鸿门宴》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11《与妻书》人物特点因其固然,顺其自然讲求实际利害潜心钻研,不谋其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请从这四种人生境界中选择两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人生境界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选用教材中的几篇课文,展现了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精神,并借助冯友兰先生《人生的境界》一文,分别对这四类人所处的境界进行了归类评判。其中,以庖丁为代表的第一类人,他们做事依凭本能或社会习惯,讲求顺其自然,甚至无欲无求,所以我们把它归为自然境界;以刘邦、项羽为代表的第二类人,他们所掀起的楚汉相争并非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是为了个人的功业,也就是说他们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所以才是功利境界;第三类,以屠呦呦等为代表的一类人,他们并不仅仅为自身利益而做事,而是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所以我们把它归为道德境界;而第四种人,则是在第三种基础上,可能了解到,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全部意义,并自觉做他所做的事,为全人类做出贡献,甚至像林觉民一样,为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我们将之归为天地境界。冯友兰先生的四重境界说以及表格中的具体例子启示我们,精神的成长永无止境,从利己到利人,从小我到大我,从有我到无我,格局决定境界。作为当代青年,在精神成长方面,我们应当不断超越,我将无我,方不负韶华。 试题要求从这四种人生境界中选择两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展现自己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对此,思路不限,只要能找到二者之间的关联论述清楚即可。比如,可以将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进行对比,首先说明我们要有自己的追求抱负,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然后进一步提出,在这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明白国家需要我们什么,从而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也可以选择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对这二者都予以赞扬,并进一步指出天地境界相比于道德境界的更为崇高之处等等。立意:1.破功利境界,明国家所需。2.从自然到天地,一脉相承。3.人应该把握自己精神成长的方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20:49: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71.8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