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零诊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绵阳南山中学高2021级高三零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答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去年暑假,云海自驾去某水库垂钓。在途申休息时,用手机拍到一张库区附近路边的凸面镜图片。下图右图为在A处拍摄到的凸面镜里的景观图(面包车在镜中自左向右行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地区公路最大的高差可能为()A.26米B.34米C.42米D.52米2.图中水库的位置是在()A.甲B.乙C.丙D.丁【答案】1.A2.B【解析】【1题详解】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判断图中两条溪流的流向,进而判断等高线数值变化趋势;图中等高距是10米,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分布可知,图中公路沿途最低点的海拔高度在110米,最高点的海拔高度在130--140米之间,所以图示地区的相对高度在20--30米之间,图示地区公路最大的高差应该接近30米。选项中符合该条件且是最大的数值是26米,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水库应选择在防洪效果强、水能丰富的地区。图中乙地等高线数值小且闭合属于盆地地形,且蓄水面积广;乙地附近的溪流等高线密集,水能较丰富,B正确;甲地地势高不适合建水库,A错误;丙地相对于乙地蓄水面积小,不是建水库的最适宜位置,C错误;丁地位于坡面不适合建水库,D错误。综上所述, 故选B。【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凸高为低”为山谷地形。卡洛特水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位于巴基斯坦北部杰赫勒姆河的狭窄河段上。水电站建成后面临严重的泥沙淤积问题,因此水电站在排沙期会根据来水来沙情况,实时调节水位实现排沙。下图示意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的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3.卡洛特水电站泥沙淤积问题较严重的原因是()①库区流速较快②降水较集中③地表坡度大④地势落差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卡洛特水电站排沙期主要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排沙期河流含沙量增大时,卡洛特水电站排沙方案及其原理是()A.提高库区水位;增大落差B.降低库区水位;提高流速C.提高库区水位;增加容量D.降低库区水位;减小落差【答案】3.C4.B5.B【解析】【3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图片可知该地位于巴基斯坦北部,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夏季降水强度大,坡面流水侵蚀较强,为河流提供大量泥沙来源,②正确;库区流速较快会减缓淤积,①错误,排除AB;水电站以上区域为山区,地表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为河流提供大量泥沙来源,③正确,C正确;水电站选址会选在地势落差大的区域,④错误,排除D;故选C。【4题详解】水电站库区需要蓄水,利用水流冲击实现排沙,因此应该选择河流汛期排沙。水电站所在区域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夏季降水强度大,形成汛期,因此夏季为排沙期,排除ACD,B正确。【5题详解】为了顺利排沙,需要有较大的流量和流速。泥沙主要淤积在库区,库区汛期水量较大,只需增加流速即可,因此要降低库区水位,与上游形成较大落差,提高流速,D错误,B正确;提高库区水位会减小落差,不利于冲沙,AC错误;故选B。【点睛】水库冲沙方法:利用水流冲击实现排沙,一般在沙峰到来前,增大下泄流量。下图为2023年二分二至日及2月初晨线位置示意图和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表示冬至日晨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7.下列传统节日中,其晨线位置与二月初最接近的节气是()A.清明B.芒种C.寒露D.立冬8.②至③期间,成都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短夜长,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减小B.昼短夜长,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减小C.昼长夜短,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增大D昼长夜短,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答案】6.C7.D8.A【解析】 【6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四条线段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及2月初晨线位置示意图,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晨线以西为夜半球,夏至北半球各地昼达一年中最长,故根据晨线倾斜角度可以推测①为夏至晨线位置;冬至北半球各地昼达一年中最短,故③为冬至;2月初和春秋分相比,2月初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等分,故可以推测④为2月初晨线,②为春秋分晨线位置,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同一条纬线时,晨昏线倾斜角度一致,二月初大致在立春前后,结合二十四节气图可知,立冬和立春关于冬至日(即南回归线)对称,两个节气对应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大致相同,故其晨线位置也最为接近,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结合上题可知,②为春秋分,③为冬至,②至③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不断向南移动,故成都昼短夜长,昼渐短,太阳直射点和成都两地之间的纬度差不断变大,其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那个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气象台站经度纬度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1月偏离天数/天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130.35°E42.86°N约14时00分20.8约14时40分19.6辽源125.15°E42.90°N约13时20分14.4约13时50分17.29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A.1小时40分钟B.2小时00分钟C.2小时40分钟D.3小时20分钟10.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A.降水多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D.受山地影响强 11.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A.雨雪天气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D.冷锋过境【答案】9.D10.B11.C【解析】【9题详解】根据珲春的经度可知,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约40分钟,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11时20分。7月该地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约为14时40分,滞后当地正午约3小时20分钟,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海陆位置及热力性质对气温的影响,与珲春相比,辽源更靠近内陆,海陆位置不同,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不同;水体比热容大,升温较慢,珲春受海洋影响较强,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晚于辽源,B正确,D错误;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与该地降水、风力关系不大,排除AC选项。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辽源冬季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偏离较少,说明此时段大气较稳定,多晴天,故C正确;受雨雪天气、温带气旋、冷锋过境影响下,天气变化较大,气温不稳定,偏离的天数较多,排除A、B、D选项。故选C。【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很多,如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地形、天气等。晴天时,太阳辐射最强在正午12点,地面温度最高在中午后13点,气温最高值在午后14时左右,阴雨天气时,偏离会较大。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6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12.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珀斯方圆1300公里无规模城市,有世界最孤独城市之称。 (1)说出1月控制珀斯地区的气压带,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解释其原因。(2)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3)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4)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开发利用比重小的原因。【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帕斯地处南半球中纬度、1月是该地区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风带)南移控制该地区。(2)帕斯西临海洋,东为陆地(沙漠面积广);帕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大气水平运动弱;白天,沙漠地区(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形成海风;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形成陆风,所以风向多变。(3)帕斯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冬季西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中纬度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劲;西临印度洋且地势平坦,摩擦力小,风力大(4)图示地区地广人稀,能源需求量少;煤炭、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丰富,风能开发成本优势不明显;风能不稳定,开发成本较高【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珀斯的气候为材料设计试题,涉及气压带风带、冬夏季风、风能开发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珀斯位于32°S左右,地处南半球中纬度地区,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该地。【小问2详解】 本小题考查珀斯风向日变化的成因。风向变化的原因应从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角度分析。据图可知,珀斯位于30°S-40°S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白天东侧的沙漠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西侧的海洋升温慢,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吹偏西风;晚上,沙漠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西侧的海洋降温慢,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吹偏东风,所以风向多变。【小问3详解】本小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应从地表性质、气压梯度力等角度分析。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劲;珀斯位于30°~40°S,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因此风力强劲。【小问4详解】本小题考查能源的开发利用。图示地区位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能源需求量少。根据图例,图示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的开发成本低。由题干“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可知,该区域风能季节差异大,不稳定,风电成本高。1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甘肃省平凉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平凉年平均气温9°C,年平均降水量498mm。下表为平凉气候资料。右图平凉位置图。月份1月478117、8平均气温°C-1042726-2降水量(mm)33010910111(注解:表中1、4、11月气温为月平均最低气温,月为月平均最高气温)材料二:平凉窑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居,是上个世纪平凉农村最常见住宅,进入21世纪,小康屋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原先的窑洞逐渐被取代,废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当地将迁入新居农户腾退的窑洞改造成牛舍,专门养殖地方优良品种平凉红牛,计划到2025年,建成当地生态牛、文旅牛、特色牛、致富牛、品牌牛等红牛产业。材料三:平凉养牛历史悠久,红牛养殖牛舍保持适宜温度(5°0-21°c,超过27°C要防暑)、湿度、光照等条件。左下图为崇信县黄寨窑洞养牛示范点图片(窑洞前田地种植玉米)。右下图图平凉位置图。 (1)从当地气候、土壤角度分析甘肃省平凉传统民居以窑洞为主的原因。(2)说出进入21世纪后甘肃平凉窑洞逐渐被废弃原因。(3)平凉崇信县窑洞养牛的方式对农村生态环境有哪些益处?从哪些方面降低了农民养牛的成本?请分别说明。【答案】(1)该地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日较差大,窑洞建筑冬暖夏凉优点;该地区年降水量少,缺少生物燃料、窑洞制冷和取暖的成本更低该地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好,不易坍塌。(2)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迁入城市,以及小康屋建设,居住窑洞的人口和需求减少。当地(7、8月)雨季,窑洞单面开窗,窑内潮湿通风差,采光差,易坍塌。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对居住要求提高。(3)对农村:废弃窑洞再利用,节省土地资源;人牲分离,改善人居环境;窑洞附近土地种植玉米饲料、牛粪还田生态环保。对农民:减少养牛大棚建设成本;窑洞冬暖夏凉,红牛病害少,防疫防病成本降低;窑洞冬暖夏凉,保温保湿,节省冬季养牛供暖和夏季降温费用;利用窑洞周边土地种植养牛饲料,减少饲料运输成本【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甘肃省平凉市气候及窑洞为材料设计试题,涉及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农业区位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小问1详解】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日较差大,窑洞建筑有冬暖夏凉的优点;该地区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适合建窑洞;当地缺少生物燃料,而窑洞制冷和取暖的成本更低;该地黄土土层深厚,黄土的直立性好,不易坍塌,窑洞较稳固。【小问2详解】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并且农村大量建设小康屋,使人口对窑洞的需求量减少;当地虽为大陆性气候,但7、8月降水稍多,而窑洞单面开窗,窑洞内比较潮湿,且通风性差,再加 上降水多易坍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在提高,窑洞不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小问3详解】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益处:窑洞内养牛,使废弃窑洞再利用,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在窑洞内养牛,可以使人牲分离,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窑洞附近土地种植玉米饲料、而牛粪还田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有生态环保的作用。对农民:窑洞内养牛不用建设大棚,减少养牛大棚建设成本;窑洞冬暖夏凉,红牛病害少,农民在防疫防病方面投入的成本降低;窑洞冬暖夏凉,保温保湿,节省冬季养牛供暖和夏季为牛棚降温费用;利用窑洞周边土地种植养牛饲料,距离较近,减少饲料的运输成本。(二)选考题:共20分14.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甘肃省平凉市养牛历史悠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当地将迁入新居农户腾退的窑洞改造成牛舍,专门养殖地方优良品种平凉红牛。窑洞养牛(下图)不仅实现了废弃窑洞的资源化利用和农户增收,而且具有旅游开发前景。某地理研学小组为设计与窑洞养牛相关的旅游产品,计划开展调研活动。简述该小组需要调查的内容。【答案】平凉的养牛地域文化;窑洞养牛区位优势;窑洞的数量及面积规模;窑洞和红牛的所有权;村民对开发旅游的意愿;预估客源地、预估消费水平;当地交通、供电、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状况;政府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解析】【分析】本题以甘肃省平凉市养牛产业为背景,创设“窑洞养牛"的研学情境,涉及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点,将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旅游地理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甘肃省平凉市养牛历史悠久,早期就曾是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养牛主要是作为耕地使用,现代耕地更多采用机械,其作为动力的作用降低,作为牲畜饲养的功能上升,故首先要了解养牛文化。发展窑洞养牛相关的旅游,还要分析窑洞养牛区位优势;窑洞养牛产业受到窑洞 的数量及面积规模的限制,这也是发展旅游要了解的基础信息;旅游开发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因此还要调研村民的对开发旅游的意愿;旅游业发展直接受市场决定其效益,所以要预估客源地、预估消费水平;能接纳游客规模受基础设施限制,因此要调研当地交通、供电、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状况;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故还要调研政府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点睛】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咸海位于中亚,锡尔河是其主要补给支流之一,在入湖口处形成三角洲湿地,湿地面积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上游来水及农业开发状况。下图为1962-2019年锡尔河三角洲湿地与耕地面积变化示意图。分析1980年代后,河口三角洲湿地面积与耕地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答案】80—90年代,湿地面积随耕地面积增加而大增。原因是开垦耕地,修建灌渠和水利工程,漫灌渗漏为湿地提供持续稳定的补给,(耕地间的空地扩大为湿地)。90年代以后,耕地与湿地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原因是耕地虽停止扩张,但水利工程和灌溉仍然存在,湿地面积变化较稳定。【解析】【分析】本题以1962-2019年锡尔河三角洲湿地与耕地面积变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河口三角洲湿地面积与耕地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详解】依据图中信息,1980年代后,河口三角洲湿地面积与耕地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可分两个阶段。图中显示在80—90年代,锡尔河三角洲呈现出耕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增加迅速的特点;1990以后,耕地、湿地面积都基本稳定,湿地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由材料信息可知,“湿地面积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上游来水及农业开发状况”。由于中亚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农业开发过程中,配置的水利工程设 施也为湿地提供了稳定的水源补给,所以在80—90年代随着耕地面积增加,灌渠建设和生态用水配置成为了三角洲湿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1990以后,由于停止了农业开发活动,耕地面积稳定,但水利工程和灌渠仍然发挥作用,湿地面积也保持了稳定。【点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10-03 06:10:01 页数:11
价格:¥3 大小:2.19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