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海安市立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立发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诎(曲),无见于信(伸)”(《荀子·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韩非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汉初黄老之学同时表彰臣道无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今存《淮南子》一书中,保存了不少汉初黄老的学说,其中论及无为思想处,有许多积极的方面。如其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主术训》)总而言之,“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 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原道训》)这里所讲的无为,都具有相当积极的含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家主要经典《论语》,也记载有孔子称颂天道自然无为的言论,如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则去行动。如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些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材料二: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历史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虽存在不同与对立,但相互补充、相互吸收,都是显而易见。 B.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其中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完全是积极的。C.韩非和黄老之学都吸收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但与有为并不是截然不相容,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D.荀子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庄子则强调美和艺术的独立,二者既对立又协调,促进中国艺术的不断发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班固论述儒、道两家思想时说“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最早指出了儒、道两家的核心思想不是绝对不可调和或相互统摄的。B.在我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道家的无为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C.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淡化美和艺术的独立造成的。D.儒、道表面看来离异而对立,但实际上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因为它们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发展演化而来。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D.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孔子)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请从中国古代文人中任举一例,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答案】1.B2.C3.A4.材料一按总分的论证思路展开论述。先提出观点,指出儒、道两家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与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然后重点论述道家的无为并非与儒家的有为截然不相容,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最后简单论述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5.“兼济天下”是儒家的有为,“独善其身”是道家的无为,二者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互吸收的,可以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为不同时期,不同境遇时追求的侧重点不同。示例一:陶渊明早期有兼济天下的壮志雄心,曾多次出仕为官,但经历了东晋政治的酷虐和官场的黑暗后,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独善其身,表现出顺应自然乐天知命的逍遥无为。示例二:苏轼一生经历了大起 大落,但始终未泯灭“兼济天下”的有为思想,他为官的每一任都留下了斐然的政绩。另一方面他又透过无限的时空来思考人生,观照自然,物我两忘,表现出独善其身的“无为”思想。【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其中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完全是积极的”错误。据材料一第二段“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意味着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仍然有消极因素。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最早指出了儒、道两家的核心思想不是绝对不可调和或相互统摄的”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内容分析,班固虽指出儒、道两家思想不是绝对不可调和或相互统摄,但并没有说是“最早”论述这一观点。B.“在我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错误。结合“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分析,道家的无为可以充分地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是针对汉初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的。D.“因为它们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发展演化而来”错误。强加因果关系。结合“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等分析,选项中“儒、道表面看来离异而对立,但实际上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与“它们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发展演化而来”之间无因果关系。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意思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阐述的是单纯的儒家有为的思想,没有揭示和无为的关系。B.意思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三皇五帝尧的圣明或者夏朝桀的暴虐而改变。主要讲遵守自身规律,且规律不会改变。能体现“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C.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讲宇宙不停,属于自然规律;人应该效法天地,即人的做法。能体现“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D.意思是唯有天最高最大,只有尧能效法于上天。强调“天大”“效法”,能体现“儒家的有为思想也 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开头第一段首先提出观点,指出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核心,然后点明“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国民族的主要精神”。第二段讲人们片面认识道家的无为,然后点明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分别以道家的庄子学派何老子学派为代表。第三段讲韩非的观点,即“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明确观点“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段讲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第五段得出结论“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这五段主要讲道家的无为不是与儒家的有为截然不相容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第六段讲“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论述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道两家也有一致认同的思想观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兼济天下”,同时救济各个方面。使天下民众、万物都受到恩惠和帮助。是儒家的有为。“独善其身”,意思是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是道家的无为。“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结合“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分析,“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从古至今,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说法,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可以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为不同时期,不同境遇,追求的侧重点不同。如陶渊明,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但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独善其身,表现出顺应自然乐天知命的逍遥无为。 如苏轼,苏轼在政治上奋发有为、希望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时,曾经批判过释、道思想,但始终未泯灭“兼济天下”的有为思想。在他处于逆境时,即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而个人又遭受到排斥打击时,则又更多地接受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思想,在释、道思想中找到精神的寄托。表现为独善其身的“无为”。(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阴森的牢房,门前站着岗哨,点着风灯,尽管蒙着一层洁白的雪幕,使大门、屋顶和墙壁都显出一片雪白,尽管监狱的一排排窗子灯火通明,它给聂赫留朵夫的印象却比早晨更加阴森。威风凛凛的典狱长走到大门口,凑近门灯,看了看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的通行证,困惑不解地耸耸强壮的肩膀,但还是执行命令,请来访者进去。他先领他们走进院子,然后走进右边的门,沿着楼梯走上办公室。他请他们坐下,问他们有什么事要他效劳。他听说聂赫留朵夫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就派看守去把她找来,自己则准备回答英国人通过聂赫留朵夫翻译着向他提出的问题。“这座监狱照规定可以容纳多少人?”英国人问,“现在关着多少人?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多少儿童?有多少苦役犯,多少流放犯,多少自愿跟着来的?有多少害病的?”聂赫留朵夫给英国人和典狱长作着翻译,并没思考他们话里的意思。他想到即将同卡秋莎见面,不禁有点紧张。他给英国人翻译到一半,听见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办公室的门开了。像以往历次探监那样,先是一个看守走进来,接着是身穿囚服、头包头巾的卡秋莎。他一见卡秋莎,立刻感到心情沉重。“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孩子,我要过人的生活。”当卡秋莎没有抬起眼睛,快步走进房间里时,聂赫留朵夫头脑里掠过这样的念头。他站起来,向前迎了几步。他觉得她的脸色严肃而痛苦,就像上次她责备他时那样。她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她的手指痉挛地卷着衣服的边。她一会儿对他望望,一会儿垂下眼睛。“减刑批准了,您知道吗?”聂赫留朵夫说。“知道了,看守告诉我了。”“这样,只要公文一到,您就可以出狱,在您愿意住的地方住下来。让我们来考虑一下……”她赶紧打断他的话:“我有什么可考虑的?西蒙松到哪里,我就跟他到哪里。”她尽管十分激动,却抬起眼睛来瞧着聂赫留朵夫,这两句话说得又快又清楚,仿佛事先准备好似的。“哦,是这样!”聂赫留朵夫说。“倘若他要跟我一块儿生活,”她发觉说溜了嘴,连忙住口,然后纠正自己的话说,“倘若他要我待在他身边,我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指望呢?我应该认为这是我的福气。我还图个什么呢?……”“要是您爱他……”他说。 “什么爱不爱的!那一套我早丢掉了。不过,西蒙松这人确实和别人不同。”“是啊,那当然,”聂赫留朵夫又说,“他是个非常出色的人,我想……”她又打断他的话,仿佛生怕他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或者生怕她来不及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要是我做的不合您的心意,您就原谅我吧。”她用她那斜睨的目光神秘地瞧着他的眼睛说,“看来只好这样办了。您自己也得生活呀。”她说的正好是他刚才所想的,但此刻他已不这样想,他的思想和感情已完全变了。他不仅感到羞愧,而且感到惋惜,惋惜他从此失去了她。“我真没料到会这样。”他说。“您何必再待在这儿受罪呢?您受罪也受得够了。”她说,怪样地微微一笑。“我并没有受罪,我过得挺好。要是可能的话,我还愿意为您出力呢。”“我们,”她说“我们”两个字时对聂赫留朵夫瞅了一眼,“我们什么也不需要。您为我出的力已经够多了。要不是您……”她想说些什么,可是声音发抖了。“您不用谢我,不用。”聂赫留朵夫说。“何必算帐呢?我们的帐上帝会算的。”她说,那双乌黑的眼睛泪光闪闪。“您是个多好的女人哪!”他说。“我好?”她含着眼泪说,凄苦的微笑使她容光焕发。“您好了吗?”这时英国人问。“马上就好。”聂赫留朵夫回答。“那么我该走了吧?”她发现英国人在等聂赫留朵夫,就说。“我现在不同您告别,我还要跟您见面的。”聂赫留朵夫说。“请您原谅。”她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他们的目光相遇了。从她古怪的斜睨的眼神里,从她说“请您原谅”而不说“那么我们分手了”时伤感的微笑中,聂赫留朵夫明白,她作出决定的原因是不想连累自己。她握了握他的手,慌忙转身走出办公室。聂赫留朵夫在靠墙的木榻上坐下来,忽然感到无比疲劳。他所以疲劳,不是由于夜里失眠,不是由于旅途辛苦,也不是由于心情激动,而是由于他对整个生活感到厌倦。他靠着木榻的背,闭上眼睛,顿时沉沉睡去,像死人一般。(节选自《复活》,有删改)文本二:西蒙松也是沙皇官吏的后代,可他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就认定他父亲做军需官挣来的钱是不义之财,要父亲交还给人民。后来他加入民粹派,到农村里做教员。他的被捕和判刑是因为宣传“他认为正确 的一切东西,否定他认为错误的东西”,但只是开导、启蒙而已,并非鼓动暴力革命。西蒙松影响了卡秋莎·玛丝洛娃,他说:“我对她一无所求,只是非常想帮她,减轻她的厄运。”西蒙松的影响使她成了“精神的人”,这是托尔斯泰所倡导的“人类爱”感情的一种体现。(摘编自都本海《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典狱长威风凛凛的样子,以及他对到访者来监狱调查的困惑不解,表现了他对监狱工作的敷衍。B.第三段英国人的一系列发问,既表现了沙俄统治下监狱存在的问题,又表现了聂赫留朵夫此时的厌烦。C.“凄苦的微笑使她容光焕发”既写出了玛丝洛娃想到以前痛苦经历的辛酸,也写出了她被称赞时的激动。D.教材节选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你”“您”称呼间犹豫,体现亲近与尊重,选文称“您”,则完全出于尊重。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用“洁白”“雪白”“灯火通明”等词语,反衬了监狱的阴森﹐表现了聂赫留朵夫走进监狱时的心情。B.小说善于透过眼睛反映人物心理,“垂下眼睛”“斜睨的眼神”,表现玛丝洛娃面对贵族固有的骄傲与冷漠。C.小说善用对话描写,大量的人物对话富有意味,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D.文本一西蒙松的形象通过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对话侧面地表现出来,这一形象在文本二中得到了印证。8.文本二中说:“西蒙松的影响使她成了‘精神的人’”,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玛丝洛娃精神的“复活”体现在哪些方面?9.小说结尾聂赫留朵夫的一系列反常行为,表现了他的复杂心理。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答案】6.C7.B8.①坦然面对过去的生活。宽恕、感谢聂赫留朵夫,走出和聂赫留朵夫的情感纠葛,不想连累他,体现了人性的美好。②勇敢选择自己的人生。受到西蒙松的影响,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得到正常人的尊严。9.①释然,帮助玛丝洛娃完成精神“复活”后如释重负;②空虚,帮助玛丝洛娃完成精神“复活”后突然无事可做;③失落,被玛丝洛娃再次拒绝后若有所失;④厌倦,对过去生活、所处阶层的厌倦。【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表现了他对监狱工作的敷衍”错,原文为“威风凛凛的典狱长走到大门口,凑近门灯,看了看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的通行证,困惑不解地耸耸强壮的肩膀,但还是执行命令,请来访者进去”,并没有表现他对监狱工作的敷衍。B.“又表现了聂赫留朵夫此时的厌烦”错,原文“聂赫留朵夫给英国人和典狱长作着翻译,并没思考他们话里的意思。他想到即将同卡秋莎见面,不禁有点紧张”,聂赫留朵夫并没有思考英国人话里的意思,所以也就没有“厌烦”一说,因为要同卡秋莎见面,聂赫留朵夫不禁有点紧张。D.“完全出于尊重”过于绝对。称呼“您”还有作为贵族青年的修养以及带着怜悯、内疚、感激等心情,并不是完全出于尊重。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表现玛丝洛娃面对贵族固有的骄傲与冷漠”错。小说通过对玛丝洛娃眼神的描写,显示出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观察行为,也让读者感受到她那毫不隐藏的内心。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她尽管十分激动,却抬起眼睛来瞧着聂赫留朵夫,这两句话说得又快又清楚,仿佛事先准备好似的”“她强自镇定下来,平静地把她知道的情况告诉他”,这些地方的她显得非常平静和自然;“倘若他要我待在他身边,我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指望呢?我应该认为这是我的福气。我还图个什么呢?……”“嗯,要是我做的不合您的心意,那您就原谅我吧”“嗯,看来只好这样办了。您自己也得生活呀”,她懂得思考问题,并能为别人着想,宽恕、感谢聂赫留朵夫,走出和聂赫留朵夫的情感纠葛,不想连累他,纯洁、善良和自尊的本性已经回归,体现了人性的美好。“我有什么可考虑的?西蒙松到哪里,我就跟他到哪里”,决定跟西蒙松生活在一起,勇敢选择自己的人生。“倘若他要我待在他身边,我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指望呢?我应该认为这是我的福气。我还图个什么呢?……”,受到西蒙松的影响,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得到正常人的尊严。【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和心理的能力。“我们什么也不需要。您为我出的力已经够多了。要不是您……”“何必算帐呢?我们的帐上帝会算的”“您是个多好的女人哪”,玛丝洛娃宽恕、感谢聂赫留朵夫,走出和聂赫留朵夫的情感纠葛,聂赫留 朵夫为帮助玛丝洛娃完成精神“复活”而如释重负。“聂赫留朵夫在靠墙的木榻上坐下来,忽然感到无比疲劳。他所以疲劳,不是由于夜里失眠,不是由于旅途辛苦,也不是由于心情激动,而是由于他对整个生活感到厌倦。他靠着木榻的背,闭上眼睛,顿时沉沉睡去,像死人一般”可知帮助玛丝洛娃完成精神“复活”后突然无事可做,内心空虚。“哦,是这样”,聂赫留朵夫确认玛丝洛娃拒绝他而选择跟西蒙松结合后感到失落;“感到惋惜,惋惜他从此失去了她”,被玛丝洛娃再次拒绝后若有所失;“他所以疲劳,不是由于夜里失眠,不是由于旅途辛苦,也不是由于心情激动,而是由于他对整个生活感到厌倦。他靠着木榻的背,闭上眼睛,顿时沉沉睡去,像死人一般”,结尾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对过去生活、所处阶层的厌倦。二、古代诗文阅读(49分)(一)文言文阅读(共8小题,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篇》)【乙】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篇》,有删改) 【丙】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B.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C.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D.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乘,指一万辆兵车。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以“万乘”指天子、帝王。B.五序,周王朝设置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C.甲文和丙文中的“六合”都是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但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六合正相应”“六合”意义是不相同的。D.合从,即合纵,指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秦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古称合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善用对比论证,把秦与六国、秦与陈涉、陈涉与山东诸国进行对比,指出双方实力悬殊,为抒发议论作了有力的铺垫。B.【乙】文认为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进献忠言容易被杀戮,因此秦王朝尽管也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却因恐惧而不敢进言纠正主上之过。C.【丙】文先写秦朝在统一了全国之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了郡县,废除诸侯而任命了郡县长官,再加上它自身地形上的优势,有利于它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D.【丙】文认为,郡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控制了地方,但制度的先天缺陷,引发了老百姓的怨恨,导致了秦朝的衰亡。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失去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崤山以东 出则接遇宾客遇:遇到平伐其功伐:夸耀B.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然秦以区区之地区区:极小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北:北边的军队存君兴国存:思念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因:于是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不慌不忙以致天下之士致:表达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置,使有序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治:治理顷襄王怒而迁之迁:调动官职非抗于九国之师抗:匹敌、相当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2)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3)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15.作者认为,后代的君子应如何治理国家呢?请结合乙文,概括说明。【答案】10.A11.D12.D13.D14.(1)假使拿东方诸国(崤山以东的诸侯国)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比权势,衡量实力,则不可同日而语了。(2)它多次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服役,使刑法越来越残酷,耗尽了财力。(3)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15.①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②用当代社会实际情况加以检验,采取符合当代形势的谋略;③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 “三主失道”“忠臣不谏”“智士不谋”是三个并列的句子,都是主谓结构,各自断开,注意“而”在这里表并列关系,领起“忠臣不谏”,可在其前停顿,排除B、C。“天下”为名词,在句中作主语,“乱”应为谓语,故“天下已乱”主谓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D。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张仪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中“张仪”说法错误,“张仪”应改为“苏秦”。历史上是张仪主张连横,苏秦主张合纵。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制度的先天缺陷,引发了老百姓的怨恨,导致了秦朝的衰亡”说法错误,依据丙文第二段“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可知,导致秦衰亡的不是郡县制的先天缺陷,而是在于政治问题。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A.“出则接遇宾客”中“遇”,接待。句意:对外接待宾客。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中“北”,败退的军队。句意:追杀败逃的敌军。C.“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中“因”,凭借,用。句意:(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中“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句意: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适度得体的一面。“以致天下之士”中“致”,招揽,招纳。句意:来招揽天下的士人。D.“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中“治”,安定、太平。句意:而圣明君主安定太平的国家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顷襄王怒而迁之”的“迁”,放逐,流放。句意: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使”,假使;“山东”,崤山以东;“度”,推测,估计,“絜”,衡量;“比”,比较,“量”,衡量。 (2)“亟”,多次;“暴”,使……残酷;“竭”,耗尽;“货贿”,财物。(3)“无”,无论;“不肖”,昏庸;“自为”,宾语前置,帮助自己;“自佐”,宾语前置,辅佐自己。【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意思是: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根据此内容可知要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意思是: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根据此可知要用当代社会实际情况加以检验,采取符合当代形势的谋略。“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意思是: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根据此可知要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参考译文:【甲】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崤山以东的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篇》)【乙】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形势危急而又势力微弱无人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叠足而立,不敢迈步,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 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篇》,有删改)【丙】秦朝统一了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但没过几年便天下大乱,那是有原因的。它多次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服役,使刑法越来越残酷,耗尽了财力。于是那些扛着锄木棍被责罚防守边境的人们,彼此递个眼色就联合起来,怒吼着汇合成群,奋起反秦。那时有造反的老百姓而没有反叛的官吏,老百姓在下怨恨秦王朝;官吏在上惧怕朝廷。全国四面八方互相配合,杀郡守劫县令的事情在各地同时发生。错误在于激起了人民的怨恨,并不是郡县制的过失。秦朝的情况,也完全可以看清楚了:朝廷有治理百姓的制度,而不让郡县专权,这是正确的;中央有管理政务的大臣,不让地方官自行其是,这也是正确的。但是郡县不能正确发挥郡县制的作用,郡守、县令不能很好地治理人民。残酷的刑罚、繁重的劳役,使万民怨恨。这种过失在于政治方面,不在于郡县制本身,秦朝的情况便是这样。(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客中闻雁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出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的画面,并无秋季的萧瑟之感。B. 首联对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D.颈联出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17.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6.D17.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景象,顿生感慨。②思乡之情,孤独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③为生计而愁:岁末为温饱奔波。④感慨年华老去:每年白发增加,越显苍老。【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D.“颈联出句实写眼前之景……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错误,从诗中来看,“和霜欲起千村杵”,“欲”的意思是“要”“将要”,这说明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到时千村万户都会响起捣衣声,开始制作冬天的衣服,由此可知,“千村杵”是作者想象,是虚写。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诗歌的标题“客中闻雁”,“客中”说明诗人此时正在客途中,必然会生发羁旅愁思,“闻雁”,必然会引发思乡之情。首联“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如果说前一句描绘了一幅明亮澄丽的画面,第二句则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引发诗人的悲秋之情。颔联“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古人在远游思念家乡的时候,往往会登高望远。而大雁秋天南飞,也往往勾起游子对家乡的思念。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雁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尾联“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稻粱”,比喻衣食生计,“星鬓”,发白的头发,诗句是说我也和大雁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尾联前一句指出诗人为生计而愁,后一句为年华老去而感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_____” 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____________”就不能实行礼,不能运用乐;而曾子则告诉士人“____________”,因为士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3)《<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有道之人不丧失立身之基,人可谢世,而其精神万古长存。(4)战国诸雄为了对抗强大的秦国,采取了“_________,_____”的外交策略。《过秦论》(5)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认为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们“_____”时往往呼天,“____”时常常喊父母,追念本源。【答案】①.致知在格物②.物格而后知至③.人而不仁④.士不可以不弘毅⑤.不失其所者久⑥.死而不亡者寿⑦.合从缔交⑧.相与为一⑨.(故)劳苦倦极⑩.疾痛惨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格”“弘”“毅”“寿”“缔”“倦”“怛”。三、语言文字运用(5分)19.请指出下面推理中的逻辑错误类型。(1)我读了一篇小小说,只有一千字,是一位上海女作家写的,后来那篇小小说得了奖。你写的这篇也一千字,你也是一位上海女作家,也一定能得奖。(2)运动可以使人身体健康,热是一种运动,所以,热可以使人身体健康。(3)现如今,人们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接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因此许多人的思想都被禁锢在书本之中。【答案】(1)不当类比。(2)偷换概念,或违反了同一律。(两个“运动”含义不同)(3)强加因果,或违反了充足理由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的能力。(1)不当类比。前面所读的“一篇小小说,只有一千字,是一位上海女作家写的,后来那篇小小说得了奖”和后面“你写的这篇也一千字,你也是一位上海女作家,也一定能得奖”是不当类比,虽然外在方面都是“上海女作家写的”“都有一千字”,但是内容却不相同,所以评奖结果也未可知。(2)偷换概念,或违反了同一律。“运动可以使人身体健康”是指各种锻炼身体的活动。“热是一种运动”,这里是物理方面“热运动”,其基本解释: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 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3)强加因果,或违反了充足理由律。“强加因果”就是本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加上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来表示必然形成某种结果。句子中“现如今,人们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接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和后面“许多人的思想都被禁锢在书本之中”没有必然关系。20.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下面是某寝室同学间的一次谈话,请你替甲同学就乙同学类比推理中存在的破绽写一段反驳的话,补写在横线上。要求:符合逻辑,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甲:乙同学,你的脾气能否改一改呢?不要动不动就乱发脾气。乙:发怒是人类宣泄情感的必要方式。就像水库蓄水过量,就必得泄洪,否则就会造成决堤,危害四方;人的愤怒情绪过分压抑,也会造成情感决堤,危害自身和别人。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其实我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有时候控制不住,也谢谢你的建议,以后我会注意的。【答案】反驳,抓住“水库幕水过最靠泄洪”“人宣泄靠发怒”之间无类比性这点即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类比推理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类比推理类型的题目时,应该首先弄清楚所给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工具与作用关系、工作于作用对象关系、物体与其运动空间关系、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等。本题乙同学把“水库蓄水过量泄洪”和“人宣泄靠发怒”进行类比推理,但是推理中存在破绽,不恰当。水库蓄水,是它的基本功能,可人生的意义却不是“积怒”,而且泄洪是排泄水库过量积水的必然渠道,人的郁闷情绪却不是一定要通过发怒的方式来排遣,譬如,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或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化解。四、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将下围棋的经验技术归纳为“围棋十诀”,其中包括:“不得贪胜”,即要稳定心态,量力而行,不因贪心求胜而盲目进子,造成被动局面;“弃子争先”即要把握机会,及时出手,必要时宁愿舍弃部分棋子,也要力争抢占先机;“逢危须弃”,即遇危局时要勇于断臂求生,舍局部以保大局,避免患得患失而致全败。人们常说世事如棋,棋如人生,下棋的道理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 人生如棋车行线、马走日、象飞田、炮打隔山子,卒子一去不复返。俯瞰棋盘,经经纬纬,方方正正,纵横捭阖,车来马往。一河隔二域,布阵排兵,各显神通。这是棋的风采。可是我认为,人生如棋,世事如棋局。从下棋中我们也能悟出许多相同的人生哲理。小卒过河能定乾坤。卑微的出生或许注定了他的人生并不会为鲜花掌声所簇拥,但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着他的理想进发,他不惜生命追求着“跨越河界”的辉煌,将自己从那不起眼的砂砾到磨炼地金光闪闪。我们也要像卒那样,回首往事,无怨无悔。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生的轨迹就是一个个脚印组成的,每一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重要的。面对人生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地走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人生不一样的美丽。将军抽车预示着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当你面对这种情况时,“弃车保帅”才是唯一的方法。生活也是如此,适当的放弃也是必要的。其实人生就像一张弓,而弓都有一定的承受限度。当你想把箭射得更远时,那么弦定会崩地更紧。但是,当弦的承受能力超过极限时,弦必定会断。下棋,做事都是如此,当你想要得到的东西超过你所能捕捉到的极限时,你将会回到一无所有的原始状态,到时候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说,“弃车保帅”在生活中也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连环马让我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两个马相互帮助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屏障,进可进攻,退又可防守,获得了双赢。生活也是一样,圣地亚哥曾经坚定地告诉我们:“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为什么?因为只要有人在,就有抗争,人们会一起为着心中的目标奋斗,合作是一个团体的灵魂。若是人们能像连环马一样紧密相连,还有什么样的困难能够阻挡的了前进的脚步?在年幼的孩子眼中,一盘棋仅是一场游戏;在忙碌的白领眼中,一盘棋多少能看出企业的一些商机;在饱经风霜的老者眼中,一盘棋就是人生的无数奥秘……只有运筹帷幄,下好人生的每步棋,我们的人生才能在棋盘上走得丰富多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介绍了围棋十诀中的三诀。这三诀大意可以理解如下:“不得贪胜”意在提醒人们,做人做事眼里不能只有胜利,对于任何事情都要通盘考虑,要有平常心,不得贪图胜利,急于求成,这样才能保持理智。“弃子争先”意在提醒人们,在博弈的过程中,占得先机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占领整个局势的先机,可以对一些资源进行舍弃。“逢危须弃”意在提醒人们,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面临危险,那么应当机立断,舍局部保大局,第一时间把一切负担统统舍弃掉。如果考虑题干要求中的“棋如人生”,就是要我们思考这三诀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及对自己为人处世的思 考。“不得贪胜”,引申到做人,可以指尽量低调,低调为的是徐徐发展,不可因招摇而树敌,对已取得的成绩应珍惜其来之不易,对未来的计划应基于现有的基础,不可想空中楼阁之事。“弃子争先”指我们应当把握好机会。人生中,我们遇到的那些转折或机遇往往只有那么几次,而且,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到我们整个人生。因此,遇到机会,我们应当勇敢抓住。“逢危须弃”,指人生要学会放弃,当弃时必须果断弃之,不要因为还有些割舍不下而犹犹豫豫,这样很可能会因小失大,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在写作时,应当懂得从上述棋局中找到人生奥义。我们可以抓住这四决中的任意一个,展开自己的思考。我们也可以将其中有关联的几则联系起来,比如从“不得贪胜”和“弃子争先”中思考“急与缓”“得与失”的关系,从“逢危须弃”思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立意:1.于当缓处缓,于当急处急。2.切莫陷于一隅而失三隅。3.牵一发而动全身。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23 16:20:02 页数:21
价格:¥2 大小:53.9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