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南菁高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自主学习检测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读下图: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行军年度平均距离统计图,据此可知,当时()A.区域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B.战争方式发生根本改变C.游牧与农耕文明融合加速D.区域性大国间冲突加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图片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区域性大国长距离行军显著增加,体现出区域性大国之间冲突加剧,国家统一趋势逐步增强,D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区域经济联系的增强,排除A项;战争方式仍旧以步兵为主,车兵和骑兵为辅,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排除C项。故选D项。2.西汉时期,武帝以景帝第九子身份继位,昭帝是武帝的幼子,宣帝是昭帝的侄孙,哀帝、平帝都是元帝的庶孙;东汉时期,大多数皇帝不是嫡长子,安帝、质帝、桓帝、灵帝都出自诸侯。据此可知,两汉时期()A.政局不稳影响皇位更替B.嫡长子继承制遭到废止C.各地王国力量日趋强大D.儒家思想的地位被削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两汉皇位继承因政局不稳并未完全恪守嫡长子继承制,诸多幼子和庶子,甚至诸侯子弟继位为帝,A项正确;传统嫡长子继承制并未被严格恪守,并非废止,排除B 项;材料未体现分封王国力量的强大,排除C项;统治集团出于现实考虑挑选皇位继承人,并非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被削弱,排除D项。故选A项。3.西晋政府规定官员应按品级占田:“其官员品第一至于九等,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同时,还规定了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等。这一土地制度()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发展B.以重建小农经济为目的C.推动九品中正制的形成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西晋(中国)。西晋政府按官员品级分配土地,并规定了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小农经济,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项正确;规定不同品级官员占有土地的限额,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排除A项;官员按品级占田,承认和保护门阀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户口,而非重建小农经济,排除B项;占田制是土地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占田制对于推动九品中正制形成作用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4.下表是唐代部分年份科举考试内容变化情况。这反映了()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明经科考试加试《老子》策两条,进士加试帖三条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御注《老子》成;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两条策,加《老子》策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令习《老子》、《庄子》”等,“每年准明经例考试”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将从明经派生出来的道举和进士、明经并列A.道家思想影响扩大B.科举考试形式不断完善C.儒道文化融合明显D.宗教与政治已紧密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道家典籍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体现出道家思想影响日益扩大,A项正确;材料体现科举考试内容的变 化,并非形式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儒道融合,排除C项;材料主要讲道家思想而非道教,排除D项。故选A项。5.《宋神宗实录》初编于哲宗元祐年间,书中大量采用了司马光《日记》;绍圣年间哲宗亲政,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又因所谓神宗末年“宜仁谤史”涉及孟太后及高宗继位正当性的书写问题,再次重修。这种现象表明()A.实录作为信史记述非常审慎B.历史叙述随研究深入更完善C.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D.原始史料能准确地再现历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宋哲宗即位之初,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废除王安石变法的举措,恢复旧法,《宋神宗实录》采用了司马光《日记》,否定王安石变法。哲宗亲政后,复用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宋神宗实录》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肯定王安石变法。南宋高宗又对《宋神宗实录》再次重修,否定王安石变法。宋朝时期不同皇帝多次修撰《宋神宗实录》,并对新法等态度不一,反映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同皇帝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修改实录,不能体现更加审慎和完善,排除A项、B项;材料并未比较哪种记述更符合历史,实际上不同记述各有其价值,需要甄别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6.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封授制度,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各自的地方。清朝赐封宗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规定辖区及权限,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乾隆皇帝时提高驻藏大臣地位,西藏僧俗事务直属中央管理。这表明中央政府()A.坚持僧俗结合的行政方式B.对西藏的管理趋于严密C.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D.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清中国。据材料,明朝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西藏各地。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僧俗事务直属中央管理。可见中央政府对西藏实行更加直接和有力的管理,B项正确;材料体现明清政府改进和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突出的是“改进”而非“坚持”,排除A项;明清对边境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不同于内地,排除C项;材料主要讲对边疆的政治统辖,而非经济开发,排除D项。故选B项。 7.鸦片战争期间,清宗室耆英在奉天部署海防,提出“严守口岸”“以守为战”的战略防御措施;鸦片战争之后,耆英在江南整军经武,提出“水陆并重”“改革水师定制”“师夷长技”等海防思想。上述材料说明()A.鸦片战争推动晚清制度变革B.近代海防观念已初步显现C.清廷军事装备深受西方影响D.洋务派国防实践成效显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水陆并重”“改革水师定制”“师夷长技”可知,题干讲述鸦了片战争前后耆英的海防思想,其海防主张中已经包含现代化的要素,B项正确;鸦片战争并未推动晚清制度变革,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清廷军事装备深受西方影响的结论,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兴起了一场以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1908年,清政府批准邮传部右侍郎盛宣怀的奏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与萍乡煤矿合并扩充为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发行股票,此后公司多次发行股票。该股票的发行()A.改变了洋务企业的性质B.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局C.有利于该企业的持续发展D.开辟民办企业发展新途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08年(中国)。据材料可知,股票的发行表明企业已经进行股份制运作,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更多资金,C项正确;发行股票并未改变汉冶萍公司由政府控制的企业性质,排除A项;发行股票有利于解决而非解决了资金困局,排除B项;汉冶萍公司属于官办而非民办企业,排除D项。故选C项。9.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颁布婚姻条例,明确规定男女婚姻应遵循个人自由意志原则。此后,边区各县解除婚约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如下表。这主要体现出陕甘宁边区() 年份1939194019411942194319441945件数7077125242203173133A.民众权利意识加强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C.民事判决更加合理D.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39-1945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婚姻条例颁布后,陕甘宁边区各县解除婚约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反映边区民众婚姻自由的意识加强,A项正确;解除婚约的案件数量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关系不大,排除B项;解除婚约案件数量上升是因为反对包办婚姻的人增加,而非判决更加合理,排除C项;解除婚约案件数量上升与民众观念进步有关,不仅仅与女性受教育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1959年春天,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南屏镇的容国团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夺得新中国在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其照片登上《人民画报》封面(见下图)。周总理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视为1959年两件大喜事,将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红双喜”,乒乓球热随之迅速风靡全国。容国团夺冠()《人民画报》1959年6月1日封面A.反映群众性体育运动水平提高B.使乒乓球成为世界体育的重要项目C.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D.展现了新中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59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容国团夺冠体现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展现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D项正确;容国团夺冠体现竞技体育而非群众性体育运动水平提高,排除A项;容国团夺冠前就已经有世乒赛,也即乒乓球很早就成为世界体育的重要项目,排除B项;容国团夺冠和新中国体育事业成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但国际地位主要取决于国家实力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容国团夺冠“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说法不恰当,排除C项。故选D项。11.公元前13世纪至前7世纪,雅利安人在征服整个北印度过程中,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文化,逐渐从游牧转变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实现了向奴隶社会的过渡。由此可知,雅利安人的迁徙()A.造成了古印度文明的中断B.加剧了农牧世界的冲突C.将印度卷入“希腊化”潮流D.塑造了早期的印度文明【答案】D【解析】【详解】雅利安人的征服使得达罗毗荼人逐渐从游牧转变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实现了向奴隶社会的过渡,而且在文化上吸收了早期印度文化,这说明雅利安人的迁徙塑造了早期的印度文明,D项正确;雅利安人的迁徙并未中断古印度文明的中断,排除A项;雅利安人的迁徙改变了达罗毗荼人的经济活动方式,并未加剧农牧世界的冲突,排除B项;这一时期尚未开始希腊化,排除C项。故选D项。12.1297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欧洲大陆北部筹划反法联盟。部分英国贵族拒绝应召服役及缴纳赋税,并集结大量军事力量对抗王室,王室被迫妥协,反对派贵族进而要求王室承诺此次征税不会成为先例,再次强调征税的“公议许可”原则等。这一事件()A.反映了英国王权与贵族的矛盾B.标志“王在法下”原则的确立C.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意识形成D.加速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衰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3世纪(英国)。英国贵族拒绝按照国王的要求应召服役及缴纳赋税,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A项正确;1215年英格兰颁布了《大宪章》,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排除B项;王权与贵族的斗争与民族国家意识形成关系不大,排除C项;13世纪英国封建制度处于相对稳固的事情,加速衰落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A项。13.郑和下西洋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理论是中国传统的浑天说,浑天说所谓的球形大地,大半个在水 中,小半个在水上。大航海时代的西欧航海家则确信地圆说。这使得哥伦布等人的航海()A.经济动因持续且强劲B.更加具有开创性色彩C.目标不明又非常危险D.规模空前和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5-16世纪世界。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地理知识直接影响思维方式和航海目标,郑和船队的航海家们受浑天说宇宙理论影响,考虑不到航海西行可以东达,或东行可以西达的问题,也不会提出进行环球航行的问题。因此航线因袭传统,开创性色彩较弱,而大航海时代的西欧航海家的举动则相反,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新航路开辟动因是追求黄金和财富,排除A项;哥伦布等人的航海目标明确,即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排除C项;哥伦布的船队规模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14.以下为关于美国若干北方城市中黑人人口增长表。这一状况()1910年1920年北方城市人口占比人口占比增长百分比匹兹堡256234.8%377256.4%47.2%芝加哥441032.0%1094584.1%148.2%底特律57411.2%408384.1%611.3%纽约917091.9%15246727%66.3% A.反映美国内战后南方经济的逐渐转型B.体现出美国种族矛盾的缓解C.主要受国际战争刺激美国经济的影响D.使美国黑人的法治意识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1910—1920年(美国)。据美国若干北方城市中黑人人口增长表,可知1910—1920年美国北方城市中黑人人口有了快速和明显增长。结合所学,1914到1918年期间的世界大战,推动了美国北方工业的繁荣,大批黑人向北方工业城市移民,以缓解劳动力缺乏的现状,C项正确;北方人口变化不能体现南方经济转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黑人人口增长主要是受国际战争刺激美国经济的影响,不能体现种族矛盾的缓解,排除B项;仅凭黑人人口增长不能断定黑人法治意识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15.1939年春天,设在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的馆长提交了年度报告。报告指出,1938—1939年是博物馆运作最好的一年,有超过45万的参观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思考如何应对未来战争,包括壕沟和防空洞的修建,应对毒气攻击的防御以及有效伪装的方法。这表明()A.绥靖政策已经丧失人心B.帝国战争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C.民众对战争的担忧加剧D.全民社会动员取得明显的成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38—1939年的英国。根据材料“1938—1939年是博物馆运作最好的一年,有超过45万的参观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思考如何应对未来战争,包括壕沟和防空洞的修建,应对毒气攻击的防御以及有效伪装的方法。”及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民众参加战争博物馆人数众多,了解关于应对战争威胁的一些措施,这体现出民众对即将爆发的战争的担忧,C项正确;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绥靖政策已经丧失人心”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与全民社会动员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6.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北约背负大西洋军事联盟职责,置身于与俄罗斯对抗的前沿,冷战后有所淡化的军事集团性质与功能再次凸显,它将集体防御提升为联盟首要宗旨,并促推与乌克兰当局的军事、政治合作。北约的做法()A.推动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B.改变了欧洲及世界安全格局C.保障了乌克兰地缘政治安全D.降低了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当代欧美地区。根据题干“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北约……的军事集团性质与功能再次凸显,……将集体防御提升为联盟首要宗旨……促推与乌克兰当局的军事、政治合作”,并结合所学可知,北约奉行冷战思维,挑动冲突对抗,借以强调集体防御,加强对成员国的控制,美国利用北约把控欧洲事务、维护美国霸权,是乌克兰危机升级的重要原因,深刻影响了欧洲及世界安全格局,B项正确;北约的挑动和干涉造成欧洲局势紧张,不利于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排除A项;北约的做法加剧了乌克兰危机,使得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势更加恶化,排除C项;美国以北约为工具干预欧洲事务,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乡里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一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基层社会结构较之前有了重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家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式也在发生深刻转变,其表现就是乡里基层组织的建立,国家权力快速向基层社会延伸。至秦汉大一统王朝确立,乡里基层组织构建更加完善,其职能几乎覆盖乡里社会各方面事务。“治天下必自治一国始,治一国必自治一乡始”。——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里社会演变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材料二中国古代的乡里制度,在唐宋时期实现了由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变之后,随即开始了由唐宋以前的乡官对基层社会的全面控制向元明清时期的民间自我谋求发展的蜕变,以期达到与职役制相辅相成的效果。而封建统治者为了对土地和人口进行更有效更直接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基层的权力,对县、州、府级进行直接干预。职役制的推行是以选官上重财力标准的轮差制为表现形式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基层行政组织职权的缩小、基层行政人员威信和统治力下降的局面,这些缺漏需要士绅和宗族势力进行填充。——摘编自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制度形成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封建社会乡里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答案】(1)背景:社会变法运动的展开。②争霸兼并战争的发展。③生产力进步,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或答小农经济逐渐形成)。④宗法制被破坏,分封制瓦解。⑤郡县制的推行,中央集权加强。⑥基层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特点:①历史悠久,不断发展。②治理与教化并行。③依靠地方精英的力量。④经历乡官制到职役制的重大转变。影响: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专制统治。②有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③有利于维护地方稳定,促进地方发展。④后期出现的职役制导致基层统治力下降,促使士绅和宗族势力发展起来。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制度形成背景,根据“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基层社会结构较之前有了重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家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式也在发生深刻转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社会变法运动的展开。争霸兼并战争的发展。生产力进步,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宗法制被破坏,分封制瓦解。郡县制的推行,中央集权加强。基层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中国封建社会乡里制度演变的特点:根据“中国古代的乡里制度,在唐宋时期实现了由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变之后,随即开始了由唐宋以前的乡官对基层社会的全面控制向元明清时期的民间自我谋求发展的蜕变,以期达到与职役制相辅相成的效果”得出是历史悠久,不断发展;治理与教化并行;经历乡官制到职役制的重大转变。根据“这些缺漏需要士绅和宗族势力进行填充”可知依靠地方精英的力量。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专制统治。有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维护地方稳定,促进地方发展。后期出现的职役制导致基层统治力下降,促使士绅和宗族势力发展起来。18.[文化外交与美国霸权]15分)材料一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拉丁美洲占有重要地位,它历来被看作是美国的后院,是美国推行外交政策的试验田。美国参加二战后,为了更有效地抵制纳粹在拉美的宣传活动,服务战争的目的,成立了“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办公室”,协同其他政府和私人团体进行在拉美国家的文化宣传活动。利用广播、出版印刷和电影等宣传媒介向拉美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对纳粹的宣传活动予以反击。让美国在拉美人民心目中变成一个乐善好施、崇尚自由的国度,达到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西半球的目的。美国对拉美的文化外交促进了美国人民和拉美人民的相互理解,巩固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领导地位,促进了美国文化外交手段中文化宣传政策和文化交流政策的结合。——摘编自郑欣然《二战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文化外交》材料二在拉丁美洲地区,美国学校起步比较早,影响深远。美国学校是美国全球布局的一支“隐性”力量,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有助于美国了解拉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维护全球霸权。这些美国学校早期主要是由美国的教会组织、在拉美的美国商业企业或社会团体等创建。一个目的是为暂时居住在拉丁美洲的美国青少年儿童提供一个与美国国内教育水平相匹敌的教育项目。另一个目标是使拉丁美洲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国家继续学习英语,同时要求其掌握的英语知识和使用英语的能力达到在美国上大学或生活 所需的双语能力。拉丁美洲的美国学校一方面让更多的拉美学生有机会接受了美国式教育;另一方面加快了美国文化与拉美文化的融合,使美国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在拉美地区产生了巨大吸引力。——摘编自王金兰《二战后美国在拉美开办美国学校的背景及特点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期美国对拉美的文化外交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前后美国在拉美展开文化外交特别是推广美式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深刻影响。【答案】(1)特点:①以抵制纳粹势力在拉美的文化渗透为重要目标。②成立专门机构,整合多方力量。③官方与民间相结合。①宣传媒介多样(广播、书报、电影)且规模宏大。⑤文化宣传和文化交流相结合。⑥重视美国良好形象的塑造。(2)主要目:维护以美国为中心的西半球特殊地位,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深刻影响:①推广美式价值观,加强对拉美的文化渗透,以便美国控制拉美。②推进了美国文化和拉美文化融合。③为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对中间地带的争夺创造地区优势。④客观上有利拉美教育水平提高和人才培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时期(美国)。特点:二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文化的文化外交政策的特点,根据“为了更有效地抵制纳粹在拉美的宣传活动,服务战争的目的,成立了‘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办公室’,协同其他政府和私人团体进行在拉美国家的文化宣传活动”得出是以抵制纳粹势力在拉美的文化渗透为重要目标。成立专门机构,整合多方力量。官方与民间相结合;根据“利用广播、出版印刷和电影等宣传媒介向拉美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对纳粹的宣传活动予以反击”得出宣传媒介多样(广播、书报、电影)且规模宏大;根据“让美国在拉美人民心目中变成一个乐善好施、崇尚自由的国度,达到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西半球的目的。美国对拉美的文化外交促进了美国人民和拉美人民的相互理解,巩固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领导地位”得出文化宣传和文化交流相结合,重视美国良好形象的塑造。【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前后美国。目的:根据“让美国在拉美人民心目中变成一个乐善好施、崇尚自由的国度,达到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西半球的目的”、“拉丁美洲的美国学校一方面让更多的拉美学生有机会接受了美国式教育;另一方面加快了美国文化与拉美文化的融合,使美国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在拉美地区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可知,二战前后美国在拉美展开文化外交特别是推广美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以美国为中心的西半球特殊地位,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广美式价值观,加强对拉美的文化渗透,以便美国控制拉美。推进了美国文化和拉美文化融合。为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对中间地带的争夺创造地区优势。客观上有利拉美教育水平提高和人才培养。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江西师范大学校史摘要1940年10月31日,国立中正大学在江西泰和县杏岭正式创立,直属教育部领导。蒋介石发来“训词”,原则上规定实施“文武合一”,“政教合一”的三民主义大学教育。1945年1月底,因日寇进攻,学校撤离泰和,搬迁至宁都长胜。抗战胜利后,学校暂迁至南昌西郊望城岗,1946年元月7日,正式复课。1949年5月22日,解放军开进校园,学校获得解放。1949年8月,“国立中正大学”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出于“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需要,9月6日学校成立了“南昌大学改革委员会”。1950年2月14日,学校迁至南昌市城东青山湖畔的老飞机修配厂。1951年5月28日,中央教育部批淮南昌大学设立师范部。1953年学校进行院系大调整。此次调整中,南昌大学数学系43人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51人调入中山大学,理学院物理系48人调入武汉大学,文法学院文史系39人调入武汉大学,俄文系及俄文科144人调入武汉大学。调整结束后,学校改名为江西师范学院。学校性质亦由综合性大学改为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文革”开始后,学院大量老师被下放。1969年1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下令撤销江西师范学院,以之为主体,并入同时撤销的江西大学之政教、中文、生物三系和江西教育学院,成立“井冈山大学”。1972年11月6日,撤销井冈山大学,恢复江西师范学院。1976年恢复高考和招生。1978年,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江西师范学院升格更名“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12月24日,学校隆重举行了瑶湖校区奠基典礼。解读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政治形势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江西师范大学的发展变迁是中国近现代教育 事业的一个缩影。(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示例:观点:政治形势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论述:近代以来,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式教育和西方科技文化随之传入中国。江西地处内陆,近代化进程较为缓慢。20世纪30、40年代在蒋介石的直接关照下,江西创立了第一所西式综合性大学“国立中正大学”。受抗战时局的影响,全国各地学校难以发展,迁址频繁,中正大学等即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接管中正大学并对其进行改造。50年代,为适应加强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和学习苏联的方针指引下,全国范围进行院系大调整,改造更名后的“南昌大学”受到很大冲击。“文革”时期,中国教育停滞不前,各地学校教师遭批判、下放,经院系调整更名后的“江西师院”停办。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后,在全国高校扩招和兴建新校区的形势下,江西师大建设瑶湖校区,迎来发展的新时期。综上所述,江西师大发展历程的各阶段都深受政治形势的影响。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国情和政治形势对教育的发展影响重大,甚至起到决定作用。【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0年10月31日,国立中正大学在江西泰和县杏岭正式创立,直属教育部领导。蒋介石发来‘训词’”“1949年8月,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学校进行院系大调整…学校改名为江西师范学院”“1969年1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下令撤销江西师范学院”“1978年,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2年12月24日,学校隆重举行了瑶湖校区奠基典礼”可概括观点:政治形势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论述:根据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角度(主要是政治局势、经济发展)分析影响江西师大各阶段发展的因素,只要史论结合、思维严谨清晰、言之有理即可,最后,根据影响江西师大各阶段发展的因素,得出升华总结:一个国家的国情和政治形势对教育的发展影响重大,甚至起到决定作用。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人教社版本《中外历史纲要》(下)(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美国麦格劳—希尔版本《世界历史》(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级子目1:冷战与两极格局内容要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华约北约、德国分裂一级子目2: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内容要点: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日本经济起飞谋求政治大国、欧共体成立和发展、中苏关系破裂、中国成为国际不可忽视的力量、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一级子目3:两极格局瓦解内容要点: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导条约》、和平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第六单元走向全球文明(1945年至今)第27章冷战和战后的变化(1945—1970年)第1节:冷战的发展一级子目1:超级大国的对抗内容要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军备竞赛一级子目2:冷战的对峙:内容要点: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越南和多米诺理论(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扩张)……第28章:现代西方世界(1970年至今)第1节:苏联的衰落一级子目1:压力下的苏联内容要点:冷战强化一级子目2: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要点:冷战终结(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叙述的异同。(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美两国教科书历史叙述差异的因素。【答案】(1)异:中国突出美苏对抗,美国突出遏制共产主义扩张;中国突出多极化趋势,美国突出两极对抗;中国认为和平演变是苏东剧变的主要因素;美国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等。同:二者都强调冷战因素;都突出冷战带来的消极影响;都受到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等。(2)因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时代背景;历史研究者的立场;历史研究方法不同等。【解析】 【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异:根据材料“冷战与两极格局”“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扩张”可知,中国突出美苏对抗,美国突出遏制共产主义扩张;根据材料“日本经济起飞谋求政治大国、欧共体成立和发展、中苏关系破裂、中国成为国际不可忽视的力量、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压力下的苏联”可知,中国突出多极化趋势,美国突出两极对抗;根据材料“和平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冷战终结”可知,中国认为和平演变是苏东剧变的主要因素,美国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等。同: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二者都强调冷战因素;都突出冷战带来的消极影响;都受到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等。【小问2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9-21 22:40:01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1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