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山西省长治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长治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7
2
/17
剩余1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绝密★启用前2023-2024学年度语文考试卷高三年级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出自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定盒文集·续集·尊史》。历史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的真实记录,得失的总结,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所以,“出乎史,入乎道”,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返回历史中去把握。在历史中把握大道,①。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多种文化形式,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生,天地涵养万物,同生共存;追求和而不同,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上讲究“协和万邦”;强调君子慎独、自强不息等。现今世界中,在重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统一、解决国际冲突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示出了超强的整合价值,其和谐、合作的优势,更能发挥包容、平衡的作用。在历史中把握大道,②。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象征。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党的百年奋斗的成功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焕发出的精神气概。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深层次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次实现了大国和平发展,这背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酝酿成长——这种文明不再以争夺、战争、消灭、殖民作为国家间的竞争模式,而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为根基,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具有超越性的方案,必将在当下及未来彰显出更大的内驱力和凝聚力。对这种未来性怀有自信和自觉,正是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摘编自师英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材料二:“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一语出自宋代学者曾巩所撰的《南齐书目录序》。以古视今,不难发现古代深厚博大的史学积累为当代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传统资源,需要进一步挖掘、汲取、品味与借鉴。举其大且要者,中国史学致用传统有三个特质。 其一,求“大”。南宋朱熹曾言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意味着研读历史首先要立意高远,关怀宏大。无论治史还是治国,皆须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大方向,提炼大命题,把握大脉动。如司马迁修《史记》,时间纵贯三千年,空间横跨数万里,人物遍布全阶层,体例覆盖各类型,大构思方成就大手笔,无怪乎清代学者赵翼道:“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参照当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涉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毫无疑问是至为关键的课题。其二,贵“通”。先立其大,再贯乎通。具体而言,所谓“通”,首先要“博通”,即大量搜辑考察各类尤其一手材料或原始遗迹,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贯通”,即综合研究有关材料或遗迹,通过归纳概括引出结论;再次为“通识”,即注重在综合贯通中求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最终实现“会通”,既把天、地、人作为整体,又将天道、地道、人道联系起来、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思维与整体意识。这种思维意识对中华文明探源过程启示很大。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绝非一人、一学科、一团队、一时代之事,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久久为功,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其三,崇“德”。可大可通,于是历史自然显露出德之光辉,我们的文明亦因之可亲可久。对待人类的文明历史,要能不抱偏见,不做武断,不凭主观,不谋私利,不求速达,这样我们那些最为珍贵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才能如玉石般温润可亲,似高山般坚韧可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提示我们在进行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注重揭示与阐释自身优秀的思想元素和文化基因,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求其大者,贵其通识,崇尚德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展现既有史学传统之重光,并赋予其新意,这正是“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的深厚意蕴所在。(摘编自王学斌《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清代龚自珍认为研究历史是掌握大道的重要前提。B.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C.无论治史还是治国,都需要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D.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可以借鉴中华民族的某些悲画意识,也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的整合价值,其他势能发挥包容、平衡作用。B.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是对乒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性的自信自觉。C.材料二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和对比等论证方法来论证研读历史要求“大”。D.不抱偏见、不谋私利地对待一国的文明历史,有益于该国文化精髓的传播。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龚自珍《定盒续集》卷二《古史钩沉论二》:“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B.司马迁《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C.恩格斯说:“在德国,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D.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圈内国家有极其深刻的影响。”4.请在材料一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以提炼出这两段的分论点。(4分)5.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大道和治史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磨庄的告别(节选)王良瑛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倒也算不上“客”,是葛子。葛子预先没打招呼,径直把车停在了莫三坡大门口。莫三坡当时刚抽过一支烟,仰在沙发上迷糊,见到葛子一激灵。想到葛子电话里的云山雾罩,癞蛤蟆趴到脚面子上,不咬人恶心人。村子目前挺安静,千万莫把水搅混了。就手摁响了电话,喊来了莫清明。葛子没言语,一直站在那里刷手机,刷完了又绕圆饭桌转了一圈儿,才说:“十三爷,这些天,关于咱磨庄搬迁的事,我们想了、做了许多事,来跟您老沟通沟通。”莫三坡不屑一顾,心里说,你王八羔子“考察论证”明白了?葛子说:“您知道,北京有个全聚德。”莫三坡说:“不知道。”葛子说:“是饭店,年代悠久,以烤鸭闻名。别的店鸭子烤得好不好?再好,少有人光顾,单认这个全聚德。为啥?品牌叫响。”莫三坡愣怔。葛子说:“天津有家狗不理,卖包子。”莫三坡说:“听说了,没吃过。”葛子说:“包子一咬一兜油,肥而不腻。也是几百年的老店,也是全国都有连锁店,顾客盈门。”莫三坡心里话,王八羔子尽往鼻子上了说。葛子说:“就连一个小小的永和豆浆快餐店,大小城市比比皆是,店名的四个字都一模一样,若字体不同,假冒,没人理。”莫三坡心里话,王八羔子说天书。葛子来回走着,打着手势。王八羔子在演电视剧了,莫三坡越发不理会。葛子更加滔滔不绝:“上面说的是吃。喝也同样。杭州龙井茶,号称乾隆皇帝喝过的,别的绿茶不比龙井差,对不起,我就认龙井。外国饮料?我就认可口可乐、红牛。穿也同样,药店也同样……”王八羔子不着边际了,是不是发神经?葛子提过来一个文件箱,打开,拿出一摞图片,在饭桌上一张张展开来:布满奇石的 磨山,飘着“雪花”的石磨,焦黄的锅盔,褐色的烧鸡……最引人注目的是街心的那棵古槐,古槐下那盘特别大的老磨。莫三坡和莫清明面面相觑,猜不透王八羔子什么时候拍摄,更猜不透王八羔子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葛子亮出了底牌:“我前面说了一大通,概括起来不过两个字,品牌。”葛子说,产品必须创品牌;要创出品牌保住品牌,一是靠质量,二是要注册。因此咱要注册,注册莫家石磨,莫家锅盔,注册了才是自己的。我注册了你再做,对不起,侵权;愿意做,欢迎,但必须挂上我注册的商标,做我们的连锁店。葛子说,不光注册石磨注册锅盔,还要注册茶叶。磨庄搬迁,腾出的土地与外村的耕地连成片,正好,建成千亩茶园,注册一个“北极干烘”——整个中国由此往北的气候不再适合茶树的生长,磨山就是最北端的产茶地。葛子说,开阔的细沙滩,不能再枉费着,建展示厅,建销售点,建餐馆,集游乐餐饮于一体。把凿石磨、磨面粉、压锅盔、烤烧鸡全过程演示,供游人参观。至于街心的古槐老磨,系历史文化遗产,表明了莫家,也是中国农村演进的缩影,申请保护,供游人温习过去,展望未来。总而言之,锅盔照常做,做得更好;钱照常赚,赚得更多。十三爷当年带领磨庄人从石头里钻出来,做锅盔、烤烧鸡,功莫大焉。可还得像蠽蟉鬼[注]那样冲破裹在身上的那层硬壳,脱出来,能飞能叫,以新的面貌展现于世才好。葛子还说了一些什么股呀,什么率呀,什么比呀,头头是道汤水不漏,莫三坡虽是似懂非懂,却渐渐折服了。二三十年来好像今日才认识这个王八羔子,禁不住喃喃地感慨了一句:“羔子,你哪来的气量!”葛子居然笑了笑:“十三爷,葛子实言相告,我一个人的气量不够,还有一位高人,一位投资者——”葛子扎扎实实地说出了一个名字:莫清峰。莫三坡惊得眼直瞪,又似受了重重一击。儿子清峰吗?也成王八羔子了?可是一丝一毫没透露呀!葛子从莫清明那里进入了磨庄微信群。晚间即在群里发了视频:我是莫海伦,原名莫宗海,小名葛子,外名泥鳅,省财政大学毕业。今天,我,也代表我清峰叔,和乡亲们说说话,说说咱们磨庄的搬迁,磨庄的前途……他讲了对磨庄前景的设计,跟莫三坡和莫清明讲过的,而且更详细。最后还来了几句鼓舞人心的话:“挺起胸往前走,磨庄人往后的日子,杠杠的!”葛子赚得了玫瑰、鲜花、拇指、抱拳。晚上,莫三坡终于接到了儿子的电话。莫三坡半悬空里来了一句:“你和葛子王八羔子合伙鼓捣的什么名堂?”莫清峰不惊不乍:“他告诉您啦?仅仅多一个投资项目是了,搞总的谋划,具体还得由您和我清明哥打理。”却是一记重锤击在莫三坡心上,他猛地醒悟:是叫我给他们打工呀!莫三坡骂一声,怒冲冲摁死了电话。周传林来电话了。一听莫三坡喘气呼呼响,对答不着调,问他:“哥在和谁赌气?”莫三坡便把葛子和儿子合谋鼓捣的关于磨庄的这事那事说了一通。不料周传林一听竟一阵畅笑:“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呀,烧香拜佛,哪里寻去!老哥您舍不下锅盔产业链,年 轻人知识广博想得开阔,把哥您心里多少天的郁结解开了。”便一条一条讲了道理,莫三坡同样懂又不懂的。但他相信既是周传林所说,大致不会错,因为他“有脑子”,于是心也慢慢平稳下来。[注]蠽蟉(jiéliú)鬼:蝉的幼虫。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描写的是对于磨庄搬迁一事,以葛子和莫清峰为代表的年轻人同莫三坡等人观念上的冲突,是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B.“村子目前挺安静,千万莫把水搅混了”是莫三坡对形势的判断,但人们点赞葛子说明莫三坡的判断不准,村民们对改革的接受程度并不低。C.“说天书”“演电视剧”“越发不理会”“不着边际”“发神经”等,反映出莫三坡对新事物的陌生与隔阂,说明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落伍者。D.“合伙鼓捣的什么名堂”“叫我给他们打工呀”,说明莫三坡心理的阴暗和自私,他不理解年轻人的魄力和眼光,不愿意为他们提供施展拳脚的舞台。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既写了告别,也写了许多许多无法告别的东西,比如老槐树、石磨、村子周围的土地等,丰富了内蕴、深化了主题。B.莫清峰的直接出场在文中虽然极短,但他和父亲的交谈、葛子和周传林对他的夸赞,都突出了他有气魄有能力的特征。C.葛子的形象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塑造的,莫三坡视角与周传林视角中的葛子互相呼应,使人物形象更立体完整。D.葛子“蠽蟉鬼”“功莫大焉”等语言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夹杂书面语,符合年轻人出生于本土、又受过高等教育的经历。8.请结合文章谈谈题目“磨庄的告别”包含哪些含义?(6分)9.文章写“葛子亮出了底牌”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左文襄(左宗棠)礼部报罢,回籍,侘傺甚,充醴陵书院山长,修脯至菲,几无以给朝夕。时安化陶文毅公(陶澍)方督两江,乞假回籍省墓。醴陵为赣、湘孔道,县令特假书院为行馆,嘱文襄撰书楹帖。文毅睹楹帖,激赏不已。问县令孰所撰,令具以文襄姓名对,即遣舆马迎之至,谈一日夜,大洽,即延入幕府,礼为上宾。文毅得子晚,其公子尚在髫龄,而文襄有一女,年与相若。文毅一日置酒,邀文襄至,酒半,为述求婚意。文襄逊谢不敢当,文毅曰:“君毋然,君他日功名,必在老夫上。吾老而子幼,不及睹其成立,欲以教诲累君,且将以家事相付托也。”文襄知不可辞,即慨然允诺。未几,文毅骑箕文襄经纪丧事挈公子归里亲为课读,且部署其家事,内外井井,如文毅在时。陶氏族人欺公子年幼,群谋染指,赖文襄之御侮,得无事。文毅藏书綦富,文襄暇日皆遍读之,学力由是日进,一生勋业,盖悉植基于是时也。(选自徐珂《清稗类钞》,有删改) 材料二:陶澍未第时,家极贫,课徒自给。而公性颇豪,嗜饮善博,虽家无儋石储,不顾也。后值岁暮,其妇崔泣谓公曰:“贫迫如此,妾实不能同为饿殍。为君计,鬻妾亦可度岁。不然,愿赐绝婚书,俾妾另谋生活。”公笑曰:“卿识何浅!我未交大运耳。日者谓我命当至一品。姑徐之,勿愁富贵也。”妇曰:“君有此大福,自有与君同享者。妾不敢作此想,请与君辞,听君好消息矣。”公不得已,书离婚书与之。戴痴者,善饮,每以无饮友为恨。一日晚饮于市,见公袒衣而沽饮,饮颇豪,呼而问为谁,公答姓陶。曰:“子饮可几何?”公曰:“予好饮,而终未有能醉我者。”戴喜甚,曰:“我将与子较量。”遂沽浊醪二瓮,曳与对饮。两瓮既罄,公微醺,而戴已玉山颓倒矣。公起去,次日戴醒而忆之,复觅陶公饮,极欢。自是,遂与公为酒友。(选自朱翊清《埋忧集》,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文毅A骑箕B文襄经纪C丧事D挈公子归E里F亲为G课读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部,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等职事,礼部长官被称为礼部尚书。B.文中“延入幕府”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延至其家”的“延”含义相同。C.谢,推辞,与“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谢”意思不同。D.既罄,文中指喝完了,其中的“罄”与成语“罄竹难书”中的“罄”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宗棠在家乡担任醴陵书院的山长时,十分落魄,身为两江总督的陶澍却有识人之能,看到左宗棠写的楹联便叹赏不已。B.陶澍生前将自己的家事托付给左宗棠,并交代他要读书。在陶澍去世后,左宗棠不负所托,通读陶澍藏书,奠定功业的根基。C.陶澍没考中科举时家里很贫穷,靠教书补贴家用,而他喜欢喝酒赌博,家里衣食难以为继,妻子便要离开他另谋生路。D.戴痴以没有酒友为憾,一天晚上在集市与陶澍相遇,就与陶澍较量喝酒,结果戴痴大醉,而陶澍还好,于是两人结为酒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陶氏族人欺公子年幼,群谋染指,赖文襄之御侮,得无事。(2)贫迫如此,妾实不能同为饿殍。为君计,鬻妾亦可度岁。14.两则材料中都表现了陶澍心胸宽广的内容,请具体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子由书王晋卿①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其二)苏轼此境眼前聊妄想,几人林下是真休。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万斛舟②。 看画题诗双鹤鬓,归田送老一羊裘③。明年兼与士龙④去,万顷苍波没两鸥。【注】①王晋卿:北宋画家。②万斛舟:装载上万石的大船。这里指离舟。③羊裘:汉代严光少有高名,曾与刘秀共同游学,后来刘秀即位,严光隐姓埋名,“披羊裘钓泽中”。后以“羊裘”指隐者或隐居生活。④士龙: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陆云与其兄陆机齐名,他少时就被称为龙驹、凤雏。此处借指诗人的弟弟苏辙。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是诗人与友人王晋卿之间的酬答唱和之作,是以画作为出发点的有感而发。B.诗人因眼前的山水图景而感慨万千,感慨世间归隐之人没有多少个是出于真心的。C.“林下”“两鸥”用语含蓄,不直言归隐,归隐之志却流露无遗,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D.在这首诗中,诗人表明了自己看透俗世生活、欲同弟弟苏辙一起归隐山林的心迹。16.在这首题画诗中,诗人借画作内容来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志。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这一志向的。(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善用对比,其中将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产生的不同后果进行对比的句子是:“,。”(2)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高度概括种树时、种树后正确做法的句子是:“”,。(3)古诗文中常出现“黄花”这一意象,古人或借其形容女子的容颜,或借其描绘秋天景象。比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对于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来说,一系列①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批批充满壮志豪情、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有志青年的艰苦奋斗。新时代中国青年不畏难、不惧苦,活跃在生产经营、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抢险救灾、应急保障、安全生产、社会服务等领域,用稚嫩的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对于奋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的广大青年朋友来说,要把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传承下去,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②,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③中创造业绩。新征程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广大青年朋友更应胸怀“国之大者”,坚定人民立场,加强理论学习,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研究分析发展规律,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增进本领、增长才干。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和结构基本相似,与之构成排比句。(3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正所谓“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降时节,农民也迎来大秋作物最后的播种与收获。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秋收也已扫尾,部分农地将进入冬闲时期;而南方却迎来“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等正当收割。霜降时节,我国各地秋叶渐红,绘就一幅五彩斑斓的瑰丽画卷;山林之间,更有“霜打菊花开”的盛茂气象,作为“延寿客”、不老草的菊花,为暮秋增添了勃勃生机。因此,人们在霜降节气登高望远、赏枫观莉、吟诗作对,极具风雅韵味。此外,有民谚云“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正值秋冬之交,①。这天民间有煲羊肉、吃牛肉的食俗;在许多地方,人们有吃红柿子的习俗,一则御寒保暖、补筋健骨,二则清热润肺,防止冬天唇干、流涕;山东地区的人们霜降喜食白萝卜,以下气入肺,解腹胀之围;在闽台民间,则有吃鸭肉的习惯,肉质壮实、鲜嫩肥美的鸭肉,成为润燥祛火、补充营养的餐桌佳品。②,作为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一些地区也有在霜降日扫墓、祛凶的习俗。在广东高明地区,还有“送芋鬼”的习俗,人们用烧红的瓦片烤熟芋头,再将瓦片丢至村外,利用大火辟凶祈祥。多彩的民俗,③,也为清冷的霜降节气带去了数不尽的人间烟火。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正所谓“霜降见霜,米谷满仓”。B.在广东高明地区,还有“送芋鬼”的习俗。C.有民谚云“补冬不如补霜降”。D.更有"霜打菊花开"的盛茂气象。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传统乐器筝在汉、晋以前设十二弦;隋唐时期,筝由十二弦增至十三弦;明清以后逐步增至十五弦;清末至民国初出现了新制的十六弦筝,这种十六弦筝也就是中国近百年来流行的传统筝。1949年以后,筝这件古老的民间乐器更是旧貌换新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我国有关专家成功地研制出S型二十一弦尼龙钢丝缠弦筝。这种筝由于共鸣体加大,弦数增加,明显丰富了演奏的音响效果和增强了发音的厚度。千年古筝,更加委婉动听,富有神韵。虽然古筝的弦数不断发生变化,但人们对古筝的喜爱与传承未变。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年级·语文答案1.B2.C3.D4.①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须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意思答对即可)5.①材料一论述重心是“治史”“把握大道”的具体做法,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等。(怎么做)②材料二论述重心是中国史学致用传统的三大特质,即“求‘大’”“贵‘通’”“崇‘德’”。(是什么)【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B.“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强加因果。原文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选项前后不是因果关系。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材料二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和对比等论证方法”说法错误,“如司马迁修《史记》,时间纵贯三千年,空间横跨数万里,人物遍布全阶层……”“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运用举例、引用的论证方法,没有使用对比论证。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D.论述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史学无关。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结合材料一第二段“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可知这一段主要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阐述的,可以填: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材料二第三段“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正是 源于党的百年奋斗的成功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焕发出的精神气概”可知,主要从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方面来阐述,可以填:须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5.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二段“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材料二第三段“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可知,材料一论述重心是“治史”“把握大道”的具体做法,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等。是从“怎么做”的层面阐述的。结合材料二第二段“举其大且要者,中国史学致用传统有三个特质。其一,求‘大’”第三段“其二,贵‘通’”第四段“其三,崇‘德’”可知,材料二论述重心是中国史学致用传统的三大特质,即“求‘大’”“贵‘通’”“崇‘德’”。是从“是什么”的层面阐述的。6.D7.B8.①指磨庄要搬迁,村庄要告别原址。②指磨庄要告别从前的传统道路,以全新的文化模式迎接今后的经济发展,以新的面貌展现于世。③指磨庄人要告别从前的老观念,要接受新事物。9.①形象上,这一段详细地展现出葛子“考察论证”后的方案,说明他见多识广,有头脑,也说明他对村庄的发展尽心尽力、热情十足。②情节上,这是莫三坡对葛子态度转变的关键,呼应上文关于吃、喝等名牌的铺垫,同时为下文葛子在微信群里得到人们的认可做了充分的铺垫,使情节合理。③主题上,彰显了变革时代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保护传统的主题。(或“彰显了面对新形势要勇于摆脱旧观念、旧方法的束缚,才能迎来新生的主题”)【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心理的阴暗和自私”错,莫三坡只是不能理解年轻人的做法,他也是关心磨庄发展的人,谈不到阴暗和自私。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B.“莫清峰的直接出场”分析错误,莫清峰在文中并未直接出场。 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结合“关于咱磨庄搬迁的事”“说说咱们磨庄的搬迁”可知,指磨庄要搬迁,村庄要告别原址。结合“咱要注册,注册莫家石磨,莫家锅盔,注册了才是自己的”“磨庄搬迁,腾出的土地与外村的耕地连成片,正好,建成千亩茶园”“街心的古槐老磨,系历史文化遗产,表明了莫家,也是中国农村演进的缩影,申请保护”可知,葛子等年轻一代在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新潮,敢想敢做,有魄力有眼光,通过葛子所叙述的磨庄未来的发展模式,“告别”指磨庄要告别从前的传统道路,以全新的文化模式迎接今后的经济发展,以新的面貌展现于世。结合“还得像蠽蟉鬼那样冲破裹在身上的那层硬壳,脱出来,能飞能叫,以新的面貌展现于世才好”“莫三坡虽是似懂非懂,却渐渐折服了”“葛子赚得了玫瑰、鲜花、拇指、抱拳”可知,葛子的宣传讲解,从观念上改变了磨庄人想法,“告别”指磨庄人要告别从前的老观念,要接受新事物。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形象上,“葛子说,产品必须创品牌;要创出品牌保住品牌,一是靠质量,二是要注册”“葛子说,不光注册石磨注册锅盔,还要注册茶叶”“葛子说,开阔的细沙滩,不能再枉费着,建展示厅……”这一段详细地展现出葛子“考察论证”后的方案,从品牌创建到具体的乡村规划,说明他见多识广,有头脑,也说明他对村庄的发展尽心尽力、热情十足。情节上,结合后文“葛子还说了一些什么股呀,什么率呀,什么比呀,头头是道汤水不漏,莫三坡虽是似懂非懂,却渐渐折服了”可知,“葛子亮出了底牌”一段是莫三坡对葛子态度转变的关键;呼应上文“全聚德”“狗不理”“永和豆浆”“杭州龙井”等关于吃、喝等名牌的铺垫,同时“葛子从莫清明那里进入了磨庄微信群。晚间即在群里发了视频……”为下文葛子在微信群里得到人们的认可做了充分的铺垫,使情节合理。主题上,小说以磨庄搬迁一事为切入口,村庄要告别原址,也要告别从前的传统道路,以全新的文化模式迎接今后的经济发展,磨庄人也要告别从前的老观念,要接受新事物。村里年轻人的代表葛子见多识广,有头脑,推动了观念的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同时“街心的古槐老磨,系历史文化遗产,表明了莫家,也是中国农村演进的缩影,申请保护,供游人温习过去,展望未来”彰显了变革时代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保护传统的主题。10.BDF11.D12.B13.(1)陶氏的族人欺负公子年幼,一起想着窃取非分利益,公子依靠左宗棠制止欺负, 得以平安无事。(2)贫困到这个地步,我实在不能跟你一起饿死。替你考虑,把我卖了可以多撑一些时日。14.材料一中陶澍不在意他和左宗棠之间身份地位悬殊,与之结为儿女亲家;材料二中陶澍对于执意离去的妻子能够理解并予以成全。【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陶澍去世,左宗棠为他经办丧事,带着他的公子回到故里,亲自教公子读书。“文毅”作主语,“骑箕”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谓语后B处断句;“文襄”作主语,“经纪”作谓语,“丧事”作宾语,主谓宾句子结构齐全,宾语后D处断句;“里”作“归”的宾语,宾语后F处断句。故选BDF。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B.正确。都是“邀请”的意思。句意:立即将他请入自己的幕府。/邀请到自己的家中。C.正确。推辞;劝告。句意:左宗棠忙谦逊地推辞说不敢当。/多多劝告以后的人们。D.错误。含义相同,都是“尽,完”的意思。句意:两瓮酒喝完了。/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都写不完他的罪行。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并交代他要读书”错误,于文无据。结合“君毋然,君他日功名,必在老夫上。吾老而子幼,不及睹其成立,欲以教诲累君,且将以家事相付托也”可知,并未交代他要读书。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欺”,欺负;“染指”,窃取非分利益;“赖”,依靠;“御侮”,制止欺负。(2)“饿殍”,饿死的人;“为”,替;“计”,考虑;“鬻”,卖;“度岁”,多撑一些时日。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结合“文毅得子晚,其公子尚在髫龄,而文襄有一女,年与相若。文毅一日置酒,邀文襄至,酒半,为述求婚意”可知,材料一中陶澍不在意他和左宗棠之间身份地位悬殊,与之结为儿女亲家; 结合“妇曰:‘君有此大福,自有与君同享者。妾不敢作此想,请与君辞,听君好消息矣。’公不得已,书离婚书与之”可知,材料二中陶澍对于执意离去的妻子能够理解并予以成全。参考译文:材料一:左宗棠参加礼部科考落第后回到家乡,十分潦倒失意,担任醴陵书院的山长,收入很微薄,几乎到了无法维持日常生活的地步。当时安化的陶澍正担任两江总督,请假回乡扫墓。醴陵是赣、湘两地的通道,县令特地借醴陵书院作为陶澍的行馆,嘱咐左宗棠撰写楹联张贴。陶澍看到张贴的楹联,叹赏不已。问县令是谁撰写的,县令回答是左宗棠所写,陶澍立即派车马接左宗棠来,谈了一天一夜,相谈甚欢,立即将他请入自己的幕府,待为上宾。陶澍生儿子比较晚,他的公子还未成年,而左宗棠有一女儿,年纪正好与之相当。陶澍有一天摆上酒宴,邀请左宗棠来,酒宴过半,陶澍讲出为儿子求婚的心愿。左宗棠忙谦逊地推辞说不敢当,陶澍说:“你不要这样,你将来的功名,一定会在我之上。我老了,可孩子还年幼,我看不到他成家立业了,想把教导他的责任托付给你,并且还将把家事托付给你呢。”左宗棠知道不能推辞,当即慨然允诺。不久,陶澍去世,左宗棠为他经办丧事,带着他的公子回到故里,亲自教公子读书,并且帮公子处理家事,使得内外井井有条,就如陶澍活着时一样。陶氏的族人欺负公子年幼,一起想着窃取非分利益,公子依靠左宗棠制止欺负,得以平安无事。陶澍藏书很丰富,左宗棠闲暇时日都来通读,学问见识从此不断进步,一生的功业,大约都在这个时候打下了根基。(选自徐珂《清稗类钞》,有删改)材料二:陶澍科举没有考中时,家里很贫穷,只好靠教学为生。而他又生性颇为豪爽,酷爱喝酒赌博,虽家里衣食不继,他也不管不顾。后来正值年末,他的妻子崔氏哭着对他说:“贫困到这个地步,我实在不能跟你一起饿死。替你考虑,把我卖了可以多撑一些时日。不然的话,希望你给我一纸休书,让我另谋生路。”陶澍笑着说:“你不要这么见识短浅!我只不过还没有交大运罢了。算命的说我命中会做到一品官。你暂且慢慢等待一下吧,不愁今后不富贵。”妇人说:“你有这样的大富大贵,自有和你共享的人。我就不想这个了,请让我和你告别吧,听你的好消息就够了。”陶澍不得已,只好写了离婚书给她。戴痴,酒量很大,常常因为没有喝酒的朋友而遗憾。一天晚上戴痴在集市上喝酒,看见陶公衣衫不整在买酒,喝得豪爽,戴痴喊着问是谁,陶公回答姓陶。戴痴说:“你能喝 多少酒?”陶公说:“我喜欢喝酒,但始终没有能让我喝醉的人。”戴痴非常高兴,说:“我将与你较量。”于是买了二瓮浊酒,拉着陶公一起喝酒。两瓮酒喝完了,陶公稍微有醉意,而戴痴的身体已摇摇欲坠。陶公起来离去。第二天戴痴酒醒记起这件事,又找到陶公喝酒,非常畅快。从此,(戴痴)就与陶公成为酒友。(选自朱翊清《埋忧集》,有删改)15.B16.①以反问的语气说明了归隐之人没有多少是真心,暗示诗人真诚的归隐之意。②直抒胸臆表明诗人的急流勇退,寻找心灵皈依的思想情怀。③通过用典故和含蓄的语言,反复倾诉自己归隐的心境意愿,也展现与交心之友的真情抒发。【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因眼前的山水图景而感慨万千”错误。结合全诗分析并没有描写图画的山水景致的文字,仅以画作为触发点,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几人林下是真休”中的“几人”以反问的语气说明了归隐之人没有多少是真心,暗示诗人真诚的归隐之意。“我今心似一潭月”中“我”主语作为开头的词,直抒胸臆,表明诗人的急流勇退,迫切寻找心灵皈依的思想情怀。“归田送老一羊裘”“明年兼与士龙去,万顷苍波没两鸥”中“羊裘”“与士龙去”“两鸥”,通过用典故和含蓄的语言,反复倾诉自己的心境意愿,归隐的想法充分显露,也展现了与交心之友的真情抒发。17.(1)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2)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竭”“傲”“莳”“憔悴”等。18.①举世瞩目②迎难而上③披荆斩棘(或攻坚克难)19.示例:①用绚丽的青春书写如花的风采②用火热的热情创造如火的事业20.借代。用“雪山”“委山关”“腊子口”代指新征程中的困难,引人联想,使困难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成就可知,填入成语是形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绩非常突出,可以填“举世瞩目”。“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注意着、影响很大。第二空,根据前文“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可知,青年在危机困难面前也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可以填“迎难而上”。“迎难而上”形容不怕困难挫折、勇敢地挑战。第三空,根据前文“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可知,中国青年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开辟新的业绩,可以填“披荆斩棘”。“披荆斩棘”,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清除障碍,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指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圆满完成任务。19.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分析画波浪线句子,此处句式特点为:“用”领起的状语修饰动宾短语,介词的宾语和动词的宾语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内容与青年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奋斗前行有关。结合两者则要找准动词,如“书写”“实现”“描绘”等,再找到与之相搭配的名词,就会写出符合题意的句子。相关仿写的内容可以是用辛勤的汗水书写壮丽的人生,用绚丽的青春书写激昂的风采,用火热的激情实现远大的目标,用伟大的理想描绘美好的人生等等。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及表达效果的能力。借代,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根据“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可知,画线句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娄山关”和“腊子口”等艰险代指新征程上困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新征程上困难很多,但只要克服困难,就必然能迎来“长征”的胜利。使困难形象突出、画面感较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21.①正是食补的好时节②除饮食风俗外③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向往22.B【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前文“霜降正值秋冬之交”强调节令特点,后文讲了这个季节各地不同的饮食,强调滋补和营养,应填:正是食补的好时节。②处,作为段首句,此句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上段主要是说饮食风俗,下文主要讲其它习俗,应填:除饮食风俗外。 ③处,语段主要讲民俗的意义,“扫墓、祛凶”“辟凶祈祥”主要作用是祈祷生活祥和、美好,应填: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向往。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C、D项表示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故选B。23.例文:中华文化越千年,崭新时代活力添古筝的弦数在变,但人们对古筝的喜爱与传承未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穿越千年,依然活力不减,由此可见一斑。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今有春晚、非遗年货,“中国式浪漫”的冬奥会开幕式,在这个春天,赴一场文化的盛会,歌一曲文化的美妙,悟一生文化的韵味。虎年的春节别有一番风味,各地剧场、集会、文博场馆,更深层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继承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在这个新时代增添了别样的青春活力。星云浩荡,时光悠长。吾以继承传统文化为风,吹拂神州大地,为华夏沃土带来无与伦比的生机与活力。继易安灯火,承静安绝学,一生发掘诗歌的秘密,传承中华诗歌的内涵,她是诗歌的女儿叶嘉莹;回首过往,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人传承航天文化,到“嫦娥揽月”“祝融探火”,树立了一座座里程碑,创造了一次次新辉煌。正是因为传承,习俗才能深入人心;文化才能繁荣兴盛。物换星移,生生不息。吾以创新传统文化为虹,点缀美丽色彩,为中华文化注入时代新动能、新活力。犹记得,二十四节气的惊艳倒数,山河如画,四季如歌;犹记得九十六朵小雪花组成一朵大雪花晶莹美丽,寓意悠远;犹记得,做小火光映亮天上人间,大道到简一叶知秋。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从上世纪初的一奥运三问~到新时代的双奥之城中国与冬奥的“冰雪奇缘”更是映照了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的强大动能和青春活力。翻过高山,正遇江海,吾以传承共创新一色,推动国家发展与建设,树华夏新风貌。从山东丽城到广西梧州带孙子的阿木爷爷火了,他传承中华传统木雕技艺,并于一榫一卯中加入一些新元素,让传统工艺与当下碰撞出美丽的火花。无独有偶,网红李子柒以 分享田园生活为主,以民俗、饮食为载体,于生活中进行创新传播中国文化,讲述平凡生活中的中国故事。他们让世界认识到中国之美,圈引无数海外粉丝。今天,我们处在最好的时代,正逢花季,更应为传播中华文化、创新中华文贡献一份力量。我们不断前行,奋力奔跑,因为心中坚信:中华文化终将为世人所熟知,而熠熠生辉。中华文化越千年,崭新时代活力添。山海可蹈,未来可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主要讲我国传统乐器筝的演变发展历史,从汉、晋一直到清末至民国初;材料第二段主要讲建国以后,我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筝这种古老的民间乐器进行改造,使之更委婉动听,富有神韵。最后总结古筝的弦数发生了变化,但是人们对古筝的喜爱和传承没有变。材料以古筝为代表,介绍了对传统乐器的改造和传承,古筝就像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多年的传承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发展或者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发扬这种传统文化,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也就是说,材料中包含的话题其实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因此,写作时,可以从材料中延伸拓展开来,写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使之符合现代需求,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关于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在现代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材料中所涉及的古筝的改造和传承;比如在冬奥会开幕式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等。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先明确开篇表明观点: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传承。主体采用分论点式的并列结构:分论点一,筑守传统文化之根基,需勿忘传统,继承其精华,去其糟粕;分论点二,筑牢传统文化之大厦,需推陈出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分论点三,铸就传统文化新辉煌,需面向世界,让传统文化的花朵在世界范围内绽放。最后,收束全文: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沉淀,我们担负民族复兴大任,定要将中华文化再创辉煌。立意:1.传统文化需要创新。2.守文化之本,创传承之新。3.传承与创新共同发展。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西省长治市、忻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长治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广西南宁市武鸣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长治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数学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怀仁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长治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16 01:05:01
页数:17
价格:¥3
大小:58.9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