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九江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秘密★启用前九江市2023年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号、姓名等项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表达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民族艺术图案中,人民最熟习的,无过于龙凤图案。但专家学人中说到它时,最难搞清楚的,也无过于龙凤图案。龙的形象既由传说想象而成,反映到工艺美术造形设计中,又在不断发展变化,如仅仅抄几条孤立文献来印证,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记得年前在报刊上曾看过一篇小文章,谈起龙的形象,援引宋人罗愿《尔雅翼》关于龙的形容,以为怪诞不经,非生物所应有。其实这个材料的称引,即用来解释宋代人在绘画、雕刻、陶瓷、彩绘装饰、锦绣图案中反映的龙形,也不够具体而全面。不仅无从给读者一种明确印象,即使文章作者本人,也不能得到一个比较符合当时人想象作成的各种不同龙的形象。原来龙虽然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但在历史发展中,却不断为艺术家丰富以新的形象。历来龙凤并提,其实凤的问题也极复杂,由于数千年来用它作艺术装饰主题更加广泛而普遍,它的形象也在各个时代发展变化。凤的形象如孤立的只从《师旷禽经》一类汉人记载去求证,也难免以为怪诞虚无,顾此失彼。要明白它,必须就历史上遗留的各种活泼生动的形象材料加以比较,才会知道凤凰虽然同样是一种想象中的灵禽,在艺术创作中却表现多方,有万千种美丽活泼式样存在。在人民印象中,历来虽龙凤并称,从古以来,且和封建政治紧密结合,龙凤形象成为封建装饰艺术的主题,同时也近于权威象征。但事实上两者却在历史发展中似同而实异,各有千秋。决定龙凤的地位,并 影响到后来的发展,主要是两个故事:有关龙的是《史记》所记黄帝传说,鼎湖丹成乘龙升天,群臣攀龙髯也有随同升天的。关于凤的是萧史吹箫引凤,和弄玉一同跨凤上天的故事。同是升天神话传说,前者和封建政治结合,后者却是个动人爱情故事。龙历来是一种权威或势力,中古以来的传说附会,更加强了它这一点。汉唐以来,由于方士和尚附会造作,龙的原始神性虽日减;新加的神性却日增。封王封候,割据水府,称孤道寡,龙在社会封建制度上,因之占有一个特别地位。凤到这时却越来越缺少神性,可是另一方面和诗文爱情相联系,因之在多数人民情感中,反而日益亲切。前者随时势推迁,封建结束,龙在历史上的尊严地位,也一下丧失无余。虽然在装饰艺术史上,龙还有个位置。现代造型艺术中,龙的图案也还在广泛使用。戏文中角色有身份的必穿龙袍,皇帝必坐龙床;春节中舞龙灯,也还是一个普遍流行热闹有趣的节目。不过对于龙的迷信所形成的抽象尊严,早已经失去意义了。至于凤呢,却在人民情感中还是十分深厚而普遍。新的时代凤依然在许多方面成为装饰艺术的主题,作各种不同反映。人民已不怕龙,却依旧欢喜凤。(摘编自沈从文《龙凤艺术——龙凤图案的应用和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艺术图案中,龙凤图案最为人了解熟知,但其复杂性连专家也难以言明。B.龙凤的形象都由传说想象而成,但在历史发展变化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形象。C.汉唐以来,龙的神性日增,如封王侯、据水府等,这是历史自然发展的结果。D.于传统印象而言,龙凤是近于权威的象征,其形象成为封建装饰艺术的主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引述《尔雅翼》中有关龙的形容,说明仅仅通过几条孤立的文献不能印证龙的艺术形象。B.第五段引用龙凤升天的神话,阐明了龙凤形象的象征意义在发展中似同实异、各有千秋的观点。C.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述了龙凤图案在历史进程中的应用和发展。D.文章以龙在现代造型艺术、戏文、龙灯中的使用的实例,证明龙的形象在现代的地位仍然崇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凤的形象原本怪诞不经,但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变化,发展到具有万千而美丽的式样。B.历来龙凤并称,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龙凤在古代艺术中的形象实际有所不同。C.从古以来,龙和封建政治结合,凤和诗文爱情联系,在人民印象中龙比凤地位更高。D.随着封建结束,龙的形象应用丧失无余,而生活中人民对于凤的情感却普遍而深厚。【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龙的神性日增”“这是历史自然发展的结果”错误,原文是“新加的神性却日增”“由于方士和尚附会造作”。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证明龙的形象在现代的地位仍然崇高”错误,“龙在现代造型艺术、戏文、龙灯中的使用”说明龙在装饰艺术史上还有个位置,但对于龙的迷信所形成的抽象尊严,早已经失去意义了。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凤的形象原本怪诞不经”曲解原意,原文为“凤的形象如孤立的只从《师旷禽经》一类汉人记载去求证,也难免以为怪诞虚无,顾此失彼”;C.“在人民印象中龙比凤地位更高”文中无据,文中并没有把二者地位进行比较;D.“随着封建结束,龙的形象应用丧失无余”错误,原文为“封建结束,龙在历史上的尊严地位,也一下丧失无余。虽然在装饰艺术史上,龙还有个位置”,指的是尊严地位丧失,而在装饰艺术史上还有位置。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记者:“天宫课堂”上,耳目一新的实验让大家不再是“雾里看花”,对背后的科学原理也不再是“勿理物理”。看来,科普的打开方式非常重要,这对我们的科普教育有怎样的启示?黄伟芬:太空授课面向全国青少年群体、社会公众乃至全球,因此在授课上不追求知识的高深、概念的复杂,而是注重体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强调对比差异发现问题,利用问题引导探索,通过探索得到答案,这将会是后续太空授课和系列在轨科普教育活动坚持的原则。记者:航天员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而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找答案。我们是如何设计这些实验的?黄伟芬:在设计实验时,我们一方面从现有教学体系出发,选取概念清晰、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著的候选项目,紧扣中小学生教学实际,兼顾媒体传播需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工程约束条件,在确保在轨航天器和航天员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再讨论项目的可行性。经多轮专家讨论评审,对实验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讲解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最终呈现给大家精彩纷呈的授课实验项目。“小实验,大道理”,这是第二次“天宫课堂”实验设计的一个简单概括,实验内容不仅仅是实验现象的展示,更要呈现实验背后的科 学原理。记者:随着中国空间站后续舱段的发射,“天宫课堂”还会有更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内容,对后续课程设计有怎样的设想?黄伟芬:我们将坚持已经积累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做法,不断扩展“天宫课堂”的授课内容。面向孩子们征集的搭载实验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我相信来自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也将是我们后续“天宫课堂”的精彩一笔。太空授课是载人航天科普活动的标志性事件,后续我们也将以太空授课活动为牵引,更多地开展地面专家解读、学生对比实验等拓展活动,发挥好太空授课的引领作用,带动一批既科学又有趣、既严谨又生动的科普活动。(摘编自《太空授课,中国科普教育的新契机》)材料二: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了解到,高速通信处理器是天地通信的“利器”之一,它在中国空间站与地球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鹊桥”,使得中国空间站上的图像、话音数据以及其他载荷用户数据,能实时地、准确地传送到地球。“以往,由于技术所限,天地通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而今,中国空间站和地面的通信却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高速公路,图像、话音数据都是这条路上的车辆。”高速通信处理器的技术负责人朱浩文说。在“天宫课堂”的授课中,航天员老师们与地面的学生交流,离不开八院电子所研制的空间站话音处理器。据介绍,该话音处理器能实现中国空间站舱内、舱间、天地、出舱,以及核心舱和神舟飞船之间的音频通话,天地间实时通话的时延在1秒以内。(摘编自《揭秘“天宫课堂”第二课幕后高科技:空间站、地球之间架“鹊桥”》)材料三:年份课程序号2021年12月“天宫课堂”第一课2022年3月“天宫课堂”第二课2022年10月“天宫课堂”第三课1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冰雪”实验问天实验仓介绍2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液桥演示实验毛细效应实验3太空转身水油分离实验水球变“懒”实验 4浮力消失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太空趣味饮水5水膜张力实验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示会调头的扳手6水球光学实验天地互动环节植物生长研究项月介绍7泡腾片实验天地互动环节8天地互动交流(摘编自网络)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天宫课堂”实验设计在于展示实验现象,告知孩子们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小实验,大道理”。B.“天宫课堂”以太空授课的方式,在科普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带动了地面对比拓展实验等一批科普活动。C.高速通信处理器在天地之间建起了“高速公路”,使得中国空间站上的图像、话音数据能够顺利传送到地球。D.“天宫课堂”第二课的实验都是从现有教学体系出发,紧扣小学生教学实际,而第三课则侧重展示空间科学设施。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记者紧扣科普教育的打开方式从三个并列的方面向受访者提问,使读者对太空授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B.太空授课作为标志性的航天科普活动,将坚持“对比差异发现问题,利用问题引导探索,通过探索得到答案”原则。C.以往天地通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随着技术发展,如今可以利用空间站话音处理器实现时延1秒内的实时通话。D.太空课堂中太空“冰雪”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实验项目,具有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著的特点。6.三则材料都是围绕“天宫课堂”展开,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答案】4C5.A6.①材料一侧重介绍开展“天宫课堂”项目的选择原则与课程设计、设想;②材料二侧重介绍“天宫课堂” 通信传输的技术手段;③材料三侧重介绍三次“天宫课堂”具体的授课内容。【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在于展示实验现象,告知孩子们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而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找答案”“……更要呈现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可知;B.“带动了……一批科普活动”变未然为已然,根据材料一“后续我们也将以太空授课活动为牵引,更多地开展地面专家解读、学生对比实验等拓展活动”可知;D.“第三课则侧重展示空间科学设施”错误,根据“天宫课堂”第三课课表可推断侧重展示空间实验情况。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材料一中记者紧扣科普教育的打开方式从三个并列的方面”错误,“科普的打开方式非常重要,这对我们的科普教育有怎样的启示?”“我们是如何设计这些实验的?”“对后续课程设计有怎样的设想?”,应是紧扣“天空课堂”层进式设计问题。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材料一是访谈类材料,通过分析记者提问的问题和专家解答来概括要点。结合“注重体现大胆假设……这将会是后续太空授课和系列在轨科普教育活动坚持的原则”“在设计实验时,我们一方面……另一方面……”“后续我们也将以太空授课活动为牵引,更多地开展地面专家解读、学生对比实验等拓展活动……”可知,材料一侧重介绍开展“天宫课堂”项目的选择原则与课程设计、设想;结合“高速通信处理器是天地通信的‘利器’之一,它在中国空间站与地球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鹊桥’,使得中国空间站上的图像、话音数据以及其他载荷用户数据,能实时地、准确地传送到地球”“航天员老师们与地面的学生交流,离不开八院电子所研制的空间站话音处理器”可知,材料二侧重介绍“天宫课堂”通信传输的技术手段;材料三是图表,按照年份和课程分别介绍了“2021年12月‘天宫课堂’第一课”“2022年3月‘天宫课堂’第二课”“2022年10月‘天宫课堂’第三课”三次“天宫课堂”授课的具体内容,可知,材料三侧重介绍三次“天宫课堂”具体的授课内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这场长达十八天的大雪刚刚来到时,溪镇的人们没有感到这是灾难降临,以为只是入冬以后的第一场雪。然而大雪没有停止,太阳的光芒也没有照耀溪镇,雪花不断飘扬,时大时小,虽有暂停的时候,可是天空一刻也没有改变它灰白的颜色。林祥福怀抱女儿,在积雪越来越厚的街道上艰难跋涉,为女儿寻找奶水。一个挎着竹篮的陌生女子追上来,送给他红色绸缎的婴儿衣服和鞋帽,林祥福诧异之后说话时,陌生女子已经匆匆离去。他一边艰难行走一边仔细聆听两旁房屋里有没有婴儿的哭声,如果他听到这样的哭声,就会去敲开那家的屋门。进屋后他的右手伸过去,手掌上放着一文铜钱,乞求地看着正在哺乳的女人,她们从他手掌上拿走铜钱,拿走铜钱就是同意他的请求,他的脸上立刻掠过一丝欣慰的神色。他取下胸前的棉兜,将女儿递过去,看到女儿终于到达那些女人温暖的胸怀,他的体内就会出现一股暖流。这一天林祥福来到陈永良家。满脸络腮胡子的陈永良怀抱两岁的大儿子,他的妻子李美莲正在给三个月的小儿子喂奶,一家人围坐在炭火旁。陈永良给了他一只凳子,让他坐到炭火旁。与溪镇其他女人木然的表情不一样,李美莲把女孩抱到胸口时,林祥福看见一个母亲的神情,李美莲赞叹女孩的美丽,既而赞叹女孩身上绸缎衣帽手工的细致,她不断凑到女孩的头发上闻一闻。这时的陈永良抱着两个儿子,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妻子。对溪镇口音有所了解的林祥福,从说话的语调里听出来他们也是外乡人。陈永良告诉林祥福,他们的家乡往北五百里,因为连续不断的旱灾,他们只能背井离乡,一路南下,靠打短工为生。直到两年前遇上溪镇商会会长顾益民,才结束漂泊的生涯,在溪镇住了下来。当时顾益民有一批绸缎要从沈店带回溪镇,雇用了四个脚夫,陈永良是其中的一个。陈永良挑着绸缎和其他三个短工向溪镇走去时,他的妻儿紧随其后。与陈永良一样,李美莲也挑着一付担子,担子的一头放着衣物和棉被,另一头是他们的儿子。这个身材娇小的女人为了跟上男人们快速的步伐,一直在小跑。然而她一直在微笑。到了溪镇,顾益民拿出工钱让那三个脚夫回家,把陈永良一家留了下来。林祥福没有像往常那样在孩子吃饱以后起身离去,陈永良的真诚和李美莲的热情让他坐了很长时间,这是他在溪镇雪冻时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情绪。他走进过不少人家,死气沉沉的气氛让林祥福觉得雪冻渗透进所有人的家中,可是在陈永良这里,雪冻被关在了门外。这里有红彤彤的炭火,一个随遇而安的男人,一个知足而乐的女人,还有两个初来人间的男孩。林祥福不愿意从凳子上站起来,长时间孤单的生活使他这一刻倍感温暖。当李美莲递给他一碗热气蒸腾的粥汤时,他接住碗的手微微颤抖了。他把他们的大儿子抱到自己的腿上,一边用嘴吹着粥汤一边小心喂给孩子,自己一口没喝。等陈永良的大儿子喝完以后,林祥福起身告辞,将两文铜钱,不是一文铜钱,悄悄放在凳子上,他笑然羞怯起来,不像此前那样伸出右手将铜钱递过去。 林祥福第二次敲开陈永良的家门,那时候女儿的啼哭持续不断,还没有说话,陈永良就将林祥福拉了进去,似乎他应该回到这里。黑夜随之降临,林祥福的女儿一直在啼哭,她吃了几口奶水马上呕吐出来。李美莲伸手一摸婴儿的额头,失声叫道,孩子的额头很烫。李美莲的话让林祥福手足无措,他不知道该怎么办。陈永良从水缸里舀了一盆凉水,将一块布浸湿后拧干,放到婴儿的额头上。这天晚上,陈永良和李美莲将家中唯一的床让出来,让林祥福和他女儿睡。陈永良告诉林祥福,这是他们家乡的规矩,客人来了睡在床上,他们自己睡在地上。夜深时分,女儿似乎睡着了。林祥福怀抱女儿一直坐到黎明来临,一直没有声音的女儿突然啼哭起来,这一次哭得十分响亮,惊醒了里屋的李美莲和陈永良,他们两个人披衣出来。李美莲说,听孩子的哭声像是退烧了。李美莲抱过婴儿,伸手一摸说真的退烧了。李美莲给婴儿喂奶,饥饿的婴儿发出响亮的吮吸声,林祥福不由泪流而出。李美莲看见窗户上的光芒,又看见光芒从门缝齐刷刷穿透进来,仿佛要将屋门锯开,不由惊叫一声,问陈永良那是不是阳光。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屋外已是人声鼎沸,陈永良打开屋门,旭日的光芒像浪涛一样迎面打来。(余华《文城》节选,有删改)文本二:《文城》演绎的是由欺骗开始,一个北方男人走向南方的苦心“寻找”——寻找妻子、寻找文城而谱就的传奇。余华把“寻找”与“传奇”置于近代中国社会世变最为剧烈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借时代的激变与大动荡、大混乱、个人难以抗拒的无序,造成传奇中的戏剧性冲突,又表达文学的社会性内涵——个人所遭受的种种冲击、无法预料的命运、不得不承受的苦难、令人慨叹的选择总与时代之势、社会现实、历史洪流有关。这是“传奇”里的人会经历的,也是现实世界里的每一份子不能完全避免的。因此,写时间距离较远的故事也是写最近的现实,寄托了作家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以及人的命运的关切。余华在《文城》里恪守了这样的写作伦理,用虚构的艺术把一种有价值的生活带到众人面前。作家始终要在动荡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造成的酷烈的生存处境里用不证自明的诚、信、仁、义作为绝对的价值支点撬动命运的轮盘,要在历史的暴风骤雨里抒写残酷世界的温情、时代变乱中的暖意。乱世浮生与磐石般坚定的精神信念并峙,暴力的阴影、散发血腥气的残忍也不能消弭人对于信义的持守。自然灾害的威力与社会性暴行的残酷显示了生命的脆弱,而道德伦理上的坚守又标刻了生命的硬度。文学不是用蛊惑人心的描写引人与破碎而荒谬的世界共沉沦,它恰恰是要激发起我们活得更好的热望和努力。(叶李《余华〈文城〉:在抵达与永恒的寻找之间》)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分别写到陈永良和李美莲的“微笑”,表现了这个小家庭的温馨气息,这深深地感染了林祥福,因此他在告辞时悄悄留下两文铜钱。 B.文本一运用插叙手法,通过陈永良的回忆,重现了两年前这一家人结束漂泊生涯、定居溪镇的经历,这段经历体现了小说情节的戏剧性。C.文本二第一段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代,个人命运总是和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小说虽然虚构过去的故事,但同样具有现实性和人文关怀。D.两则文本分属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酷烈的生存处境”的评论有助于读者理解“溪镇女人木然的表情”“死气沉沉的气氛”等小说细节。8.小说结尾段落写到溪镇久雪初晴,请简要赏析。9.针对文本二第二段提到的“温情”和“暖意”,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案】7.A8.①和开头的雪灾描写形成对比、照应,结构浑融完整。②比喻,将阳光喻为“锯子”、“浪涛”,写出了阳光的明亮、强烈,表现了人们久雪忽晴的兴奋、喜悦之情。③暗示了林祥福等人在溪镇的生活捱过了最初的艰难困窘,将有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开始。9.①自然灾害,乱世浮生,充满了残酷,人身上展现出的精神信念,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的“温情”和“暖意”,弘扬人情人性的真善美。②林祥福独自携女儿来到溪镇,为女儿求取哺乳,给陈家良的孩子喂粥汤,处境窘迫而坚忍不拔,沉默寡言而心怀感恩,展现了人性的美好。③面对林祥福父女的求助,陌生女子送衣物,哺乳女人给婴儿喂奶,尤其是陈永良、李美莲夫妇,善良、真诚、热情,给了林祥福家人一般的照顾和温暖。④商会会长顾益民雇用陈永良,并留下他一家在溪镇定居,使他们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表现了动乱时代中人情人性的“温情”和“暖意”。【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A.“因此他在告辞时悄悄留下两文铜钱”错,李美莲负重赶路,她的“微笑”表现的是她坚强、乐观的性格。林祥福告辞时悄悄留下两文铜钱,与李美莲的微笑无关。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结构上,结尾“旭日的光芒像浪涛一样迎面打来”写溪镇久雪初晴,与开头“这场长达十八天的大雪刚刚来到时,溪镇的人们没有感到这是灾难降临,以为只是入冬以后的第一场雪。然而大雪没有停止,太阳的光芒也没有照耀溪镇,雪花不断飘扬”雪灾的描写形成对比、照应,结构上形成呼应,首尾圆合。修辞上,“光芒从门缝齐刷刷穿透进来,仿佛要将屋门锯开”“旭日的光芒像浪涛一样迎面打来”运用比喻,将阳光喻为“锯子”“浪涛”,写出了阳光的明亮、强烈,经历了雪灾的溪镇久雪初晴,表现了人们的兴奋、喜悦之情。 情感上,“旭日的光芒像浪涛一样迎面打来”中“旭日的光芒”具有象征性,雪灾之后的阳光暗示了林祥福等人在溪镇的生活捱过了最初的艰难困窘,将有一个崭新的开始,生活将充满希望。作者以这种暖意表达对处在艰难生活中的人们的美好期盼。【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结合文本二“作家始终要在动荡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造成的酷烈的生存处境里用不证自明的诚、信、仁、义作为绝对的价值支点撬动命运的轮盘,要在历史的暴风骤雨里抒写残酷世界的温情、时代变乱中的暖意”可知,作家要在自然灾害,乱世浮生,充满了残酷的时代和社会生活中,展现出一种精神信念,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的“温情”和“暖意”,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仁、义,从而弘扬人情人性的真善美。结合“林祥福怀抱女儿,在积雪越来越厚的街道上艰难跋涉,为女儿寻找奶水”“他把他们的大儿子抱到自己的腿上,一边用嘴吹着粥汤一边小心喂给孩子,自己一口没喝”“将两文铜钱,不是一文铜钱,悄悄放在凳子上”可知,林祥福独自携女儿来到溪镇,为女儿求取哺乳,给陈家良的孩子喂粥汤,给哺乳的人家放两文铜钱,处境窘迫而坚忍不拔,沉默寡言而心怀感恩,展现了人性的美好。结合“一个挎着竹篮的陌生女子追上来,送给他红色绸缎的婴儿衣服和鞋帽”“陈永良给了他一只凳子,让他坐到炭火旁。与溪镇其他女人木然的表情不一样,李美莲把女孩抱到胸口时,林祥福看见一个母亲的神情”“陈永良的真诚和李美莲的热情让他坐了很长时间”面对林祥福父女的求助,陌生女子送衣物,哺乳女人给婴儿喂奶,尤其是陈永良、李美莲夫妇,善良、真诚、热情,给了林祥福家人一般的照顾和温暖。结合“直到两年前遇上溪镇商会会长顾益民,才结束漂泊的生涯,在溪镇住了下来”可知,商会会长顾益民雇用陈永良,并留下他一家在溪镇定居,使他们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表现了动乱时代中人情人性的“温情”和“暖意”。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思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所以慷慨,夷、齐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钟、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 故是一凤。”乐令①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乐令既允朝望,加有昏亲,群小谗于长沙。长沙尝问乐令,乐令神色自若,徐答曰:“岂以五男易一女?”由是释然,无复疑虑。刘琨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谓温峤曰:“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于江南,子其行乎?”温曰:“峤虽不敏,才非昔人,明公以桓、文之姿,建匡立之功,岂敢辞命!”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②将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节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注】①乐令:指尚书令乐广。②谢豫章:指谢尚(字仁祖)的父亲,豫章太守谢鲲。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B.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C.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D.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且下车”与“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两句中的“且”字含义不同。B.“以五男易一女”与“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易”字含义相同。C.“子其行乎”与“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句中的“其”字含义不同。D.“峤虽不敏”与“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两句中的“敏”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德操对于庞士元的质疑,用伯成和原宪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的例子表达自己的志向,庞士元听后感叹自己见识短浅。B.邓艾与晋文王对话,自称时,一连说了两个“艾”,文王戏问他到底是几个“艾”他机智地引用典故 为自己解了围。C.刘琨在北方御敌,打算在黄河以北建立功业;同时,他建议温峤到江南去匡扶晋室,温峤以才能不及古人而表示拒绝。D.桓温担任琅邪内史时曾在金城种下柳树,多年后他出师北伐再经此地,看到粗壮的柳树,发出了“木犹如此”的感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颍。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2)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诸人咸共叹之。【答案】10.B11.D12.C13.(1)尚书令乐广的女儿嫁给大将军成都王司马颖。成都王的哥哥长沙王在洛阳执掌朝政,(成都王)于是起兵图谋取代他。(2)谢仁祖八岁时,谢豫章领着他送客。那时他的言谈已表现出神奇的悟性,大家都很赞许他。【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南郡庞士元(庞统)听说司马德操(司马徽)住在颍川,特意走了两千里路去拜访他。庞士元到了颍川,遇上司马德操正在采桑叶,庞士元就在车里对司马德操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就应该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哪有压抑江河的能量,去做蚕妇的事!”“司马德操在颍川”是“闻”的宾语,“闻司马德操在颍川”中间不断开,排除AC;“丈夫”与“处世”是主谓结构,共同做“闻”的宾语,“丈夫处世”中间不断开,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副词,姑且/副词,将要。句意:您姑且下车来/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B.含义相同,交换。句意:用五个儿子去换一个女儿/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C.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代词,他的。句意:你大概会去吧/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D.“含义相同”错误。形容词,聪明/形容词,勤勉。句意:我虽然不聪敏/对工作勤勉,说话却小心谨 慎。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刘琨在北方御敌”不准确,原文为“刘琨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意为“刘琨虽然被入侵者阻隔在黄河以北,心中总不忘朝廷”。“温峤以才能不及古人而表示拒绝”错误,温峤说:“岂敢辞命”,可见他是接受刘琨命令。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适”,嫁;“执权于洛”,状语后置句;“构兵”,起兵;“相”,代词,他,指代长沙王。(2)“将”,带领;“尔时”,那时,这时;“神悟”,神奇的悟性;“咸”,都。参考译文:南郡庞士元(庞统)听说司马德操(司马徽)住在颍川,特意走了两千里路去拜访他。庞士元到了颍川,遇上司马德操正在采桑叶,庞士元就在车里对司马德操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就应该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哪有压抑江河的能量,去做蚕妇的事!”司马德操说:“您姑且下车来。您只知道捷径的疾速,却不思考是否迷路。从前伯成宁愿种地,也不羡慕做诸侯的荣耀;原宪宁居破屋,也不换达官的住宅。哪有住在豪华宫室,出门肥马轻车,左右有几十个婢女侍候,然后成就殊业呢!这正是隐士许由、巢父,伯夷、叔齐慨叹的原因啊。即使(吕不韦)窃取了秦国的官爵,有(齐景公)四千匹马那样的财富,也是不值得珍贵的。”庞士元说:“我出生在边远偏僻的地方,很少见识到高深的道理。如果不是叩击了一下洪钟、雷鼓,就不知道它的音响啊。”邓艾说话结巴,自称时常重复说“艾艾”。晋文王和他开玩笑说:“你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邓艾回答说:“‘凤兮凤兮’,依旧只是一只凤。”尚书令乐广的女儿嫁给大将军成都王司马颖。成都王的哥哥长沙王(司马乂)正在京都洛阳掌管朝政,成都王于是起兵图谋取代他。长沙王平素亲近小人,疏远君子;凡是在朝居官的,人人感到不安和疑惧。令乐广在朝廷中既确有威望,又和成都王有姻亲关系,一些小人就在长沙王跟前说他的坏话。长沙王为这事曾经查问过令乐广,乐广神色很自然,从容地回答说:“我难道会用五个儿子去换一个女儿?”长 沙王从此释怀,不再怀疑顾虑。刘琨虽然被入侵者阻隔在黄河以北,心中总不忘朝廷。他对温峤说:“班彪认识到刘氏王室能够复兴,马援知道汉光武帝可以辅佐。现在晋室的国运虽然衰微,可是天命还没有改变。我想在黄河以北建功立业,而且想让你在江南扬名,你大概会去吧?”温峤说:“我虽然不聪敏,才能也比不上前辈,但如果您想凭借齐桓、晋文那样的才智,建立救国中兴的功业,我怎敢不受命呢!”谢仁祖(谢尚)八岁时,他父亲豫章太守谢鲲领着他送客。那时他的言谈便显示出奇异的悟性,大家都很赞许他,说:“年纪虽小,也是座中的颜回。”谢仁祖说:“座中没有孔子,怎么能识别颜回!”桓温北伐的时候,经过金城,看见从前任琅邪内史时所种的柳树,都已经十围那么粗了,就感慨地叹道:“树木尚且这样,何况是人呢!”攀着树枝,抓住柳条儿,泪流不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同学彭道士、参寥①李商隐莫羡仙家有上真②,仙家暂谪亦千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③。赠白道者李商隐十二楼④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⑤伤别离。【注】①彭道士、参寥:诗人学道时的道友。②上真:仙人。道家将仙人分成太上、上真、中真、下真。③西河斫树人:吴刚,西河人,学道有过,谪令伐树。④十二楼:传说中的仙人居处。⑤壶中:相传仙人壶公能于一壶中变化出天地,中有日月,有如世间。后比喻仙境或胜境。14.下面对这两首诗歌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均为诗人的交际应酬之作,涉及的三位友人均有修道的背景。B.“月中桂树高多少”表现了吴刚的罪罚之重,以典喻理,蕴含深刻。C.《赠白道者》首句写白道者在十二楼前以郑重态度向诗人再拜而辞。D.《赠白道者》第二句生动地描写了春日和煦、碧桃花开的辞行环境。15.诗人在两首诗中均以仙家故事来表达俗世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前诗借用吴刚因罪而被谪伐树的典故,指出不要羡慕得道的仙人,仙人也有烦恼,表达了对友人的宽慰。②后诗反用壶中天地的典故,认为壶中天地也有离别,表达了与友人分别的悲伤。 【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写白道者在十二楼前以郑重态度向诗人再拜而辞”错误,《赠白道者》写的是诗人向白道者辞别。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前诗“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意思是,不要羡慕得道的仙家,他们被贬谪也要付出千年的光阴;“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西河斫树人”,结合注释“吴刚,西河人,学道有过,谪令伐树”,此句用典,借用吴刚因罪而被谪伐树的典故,指出仙人也有烦恼,表达了对友人的宽慰。后诗是义山离开玉阳山道观时留赠白道士的诗作。前二句说正值春风碧桃之时与白道士告别。后二句说此别真令人伤怀,即使取酒浇愁,只恐更加深离愁别恨。结合注释可知,“壶中”比喻仙境或胜境,白道士嗜酒,故联想到“壶中”。“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反用壶中天地的典故,认为壶中天地也有离别,表达了与友人分别的悲伤。(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思考了天空颜色的成因,展现了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自然引出下文的议论。(2)《蜀道难》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的曲折高险。(3)将月的意象与冷寒的触觉结合会营造出凄凉朦胧的意境,例如晚唐诗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答案】①.其正色邪②.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③.扪参历井仰胁息④.以手抚膺坐长叹⑤.晓镜但愁云鬓改⑥.夜吟应觉月光寒/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邪”“扪”“胁”“膺”“鬓”“吟”“淮”。第Ⅱ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若论“才情”,庄子之“才”自古至今为天下公认,但就“情”而论,则自古以来庄子基本被视为对世间无情之人。庄子思想因其深刻性以及对社会现实①的批判,在历史上曾受到一些误解。到了清代,一些学者透过庄子看似冷漠无情的处世态度,认识了庄子的真实心境。乾隆年间学者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他认为庄子对于人世间的态度,是“热肠挂住”与“冷眼看穿”②。对于世间,庄子既是“热肠挂住”,为何却又“冷眼看穿”?根本原因在于庄子的救世主张与当时的儒家思想不同。儒家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③地规劝君王实行仁政、德治,希图以此救世。而在庄子看来,这样救世无异于“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是根本行不通的。庄子在《至乐》篇中用一则故事,假托孔子之口,批评了儒家试图通过提倡仁政、德治来救世的主张,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救世主张:救世的根本方法在于“救心”,让人们归心“大道”。所谓大道,就是道家所说的天地万物的根本之道。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在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19.语言表达有“婉言”与“直言”之分。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直言”,不超过30字。【答案】17.①入木三分②兼而有之③苦口婆心18.①对比。用冷眼、是非不管与热肠、悲慨万端分别作对比,凸显了庄子外表冷漠无情,内心火热、不能释怀的形象特点;②句式整齐,音韵和谐。19.(这样救世)方法不当,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助长世态的恶化。【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庄子思想对社会现实很深刻批判,所以应该用成语“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现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是“热肠挂住”与“冷眼看穿”同时具备,所以应该用成语“兼而有之”。“兼而有之”,指同时具备、占有几个方面、几种事物。第三空,此处语境是指儒家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善意的耐心地规劝君王,所以应该用成语“苦口婆心”。“苦口婆心”,善意的耐心地劝导某人。【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特色的能力。句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运用对比。用冷眼、是非不管 与热肠、悲慨万端分别作对比,凸显了庄子外表冷漠无情,内心火热、不能释怀的形象特点;“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句式整齐,音韵和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婉言”是委婉的说,“直言”就是直接表达意思。“以火救火,以水救水”的意思是用火来救火灾,用水来救水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其势。可见“直言”就是说这样救世方法不当,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助长世态的恶化。(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蔬菜摄入量约为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要占一半以上。然而,在蔬菜的吃法上,却出现了生吃派和熟吃派之争。生吃派认为,①,身体可以相对全面地获取其中的营养成分。比如,维生素C就是典型的不耐热营养素,加热会使大部分营养素被破坏;另外,洋葱等葱蒜蔬菜中含有大蒜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抑菌、刺激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但炒熟后这些成分会失活。熟吃派则认为,加热可以提高蔬菜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比如,番茄在88℃的温度下烹饪30分钟,②,因为高温“打通”了植物厚厚的细胞壁,促进了番茄红素的溶出;同样,胡萝卜煮熟,也可以使β-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与油脂类一起烹饪还能进一步促进β-胡萝卜素的吸收。“生吃派”和“熟吃派”各执一辞,可谓伯仲难分,其实,不同蔬菜的吃法是不一样的。但③,都需要注意安全食用。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蔬菜摄入量为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要占一半以上。21.①生吃可以保留蔬菜中的营养②可以使番茄红素的含量上升③不管是生吃还是熟吃【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 一是句式杂糅,“根据……推荐”句式杂糅,删掉“根据”或“推荐”。二是成分赘余,“约为300-500克”赘余,“300-500”就是“约”,删掉“约”。【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下句“身体可以相对全面地获取其中的营养成分”可知,讲的是身体全面地获取其中的营养成分,说明生吃可以保留蔬菜中的营养,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生吃可以保留蔬菜中的营养”。第二空,结合下句“因为高温‘打通’了植物厚厚的细胞壁,促进了番茄红素的溶出”可知,高温促进了番茄红素的溶出,那么番茄红素的含量就会上升,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可以使番茄红素的含量上升”。第三空,结合下句“都需要注意安全食用”可知,“都”包括“生吃和熟吃”,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不管是生吃还是熟吃”。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英雄”的释义是:①才能勇武过人的人;②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可见,英雄具备杰出才能和崇高品质,为普通人所不及。但歌中又如是唱:“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平凡普通的人身上也有闪光点,也有精彩的令人感动的故事,他们虽不在聚光灯下,却也算“英雄”。你如何看待这种分歧?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苔花如米小,也耀英雄光郁达夫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敬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泱泱华夏,伟人辈出,或救民族于危亡,或默默奉献于平凡,他们固然是民族的英雄。但是,风雨沧桑,强者云集,或傲立雨雪,或笑迎风霜,他们也是自己的英雄,正所谓:苔花如米小,也耀英雄之光。何为英雄?真正的英雄,不见得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江湖豪杰,也不一定是功盖千秋、流芳千古的伟人,甚至不一定是一个胜利者,但他们一定是历经生活磨砺而永不放弃,以顽强意志战胜困难的强者;是历经艰辛、饱经忧患而能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笑对生活的智者。真英雄,即便渺小如苔花,也能闪耀英雄之光,值得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真英雄,逆境咬牙敢争锋。身患“渐冻症”十几年,王甲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每天在生命的边缘与死神坚强搏 斗。在《挑战不可能》的舞台上,他的挑战是一位“渐冻人”不甘心“渐冻”的抗争,是被疾病侵扰的强者所发出的生命宣言。他以情感着色,用心血朗诵,与疾病争锋。他也会软弱、痛苦、绝望,但最终却选择坚持、乐观、满怀希望。他相信即使在黑夜中,也能见到光亮;即便是在雨雪交加的日子里,生命也不会冻结成冰,照样可以绽放出英雄的光芒。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吗?真英雄,风雨人生自掌控。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余秀华大概就是这样英雄吧。脑瘫诗人余秀华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过,但脑瘫的躯体困不住自由的灵魂,失败的婚姻困不住她对爱情的渴望,困难阻挡不了她前行的道路。她“以疼痛取悦人世”,在孤独中创造奇迹,用最摇晃的步伐写出最坚定的诗句。即便遭遇生活种种,但她依然相信“我会遇见最好的山水,最好的人”。她以那些触动灵魂的文字告诉我们,即便残缺如她,也可以闪耀出不屈服于生活的英雄光芒。真的英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千疮百孔的生活。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是一场炼狱,唯有以英雄的姿态,直面生活,热爱生活,才有可期的未来。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苔花即便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让生命绽放、起舞。平凡如我们,也要学习英雄,让生命起舞,闪耀英雄之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四句话构成。第一句话对英雄进行了解释;第二句话在前一句解释的基础上总结了英雄的内涵;第三句话与前两句构成转折,引用一句歌词引出对英雄的不同思考;最后一句话指出,平凡普通的人也有闪光点和令人感动的故事,虽然不为人所知,但也算英雄。可见,材料对英雄的理解有不同看法:前者认为英雄是普通人所不及的,是勇武过人、具备杰出才能和崇高品质、能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人;后者认为,平凡普通的人,身上有闪光点,有精彩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虽然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瞩目,也是无名英雄。两种看法都有道理,考查的是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英雄的内涵,从来都不狭隘。战争年代“血染沙场气化虹”“一身报国有万死”是英雄,和平时期,见义勇为、坚守正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也是英雄。那些为人民造福、干出经天纬地大事业的是英雄,那些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也是英雄。境遇有不同,能力有大小,但爱国无贵贱,奉献无高低。只要不断超越自我,坚持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益的事,每个人都能成为群众心目中的“英雄”。从“思考和感悟”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就其中一种对英雄的理解,运用层进式结构,谈英雄的内涵是什么,英雄的价值何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或者努力做一个这样的英雄。也可以辩证看待材料中对 英雄的分歧,运用并列式结构,谈给人民造福、干出惊天纬地大事业的英雄值得我们敬仰,而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英雄同样值得我们仰视。立意:1.平凡的英雄,不凡的人生。2.肩扛道义、勇挑重担的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3.只惜苍生,无问名气,是谓英雄。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9-02 22:40:02 页数:20
价格:¥3 大小:53.6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