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宜宾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宜宾市四中2023年春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管好。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使之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九点,而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中国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 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摘编自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有删改)材料二艺术素材依托于时代,艺术素材来源于生活。生于封建社会的曹雪芹因早年生活在北京、江浙两地,所以其笔下的《红楼梦》就体现了许多中国建筑的显著特征。《红楼梦》中的建筑体现了一种秩序美。这些建筑犹如封建社会的秩序一样,有长幼尊卑的区别,有君臣、父子的严格界限,不可有丝毫的逾越。例如,门在《红楼梦》中就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其中,大门用于正规的礼仪。元妃省亲的时候是将“銮舆抬入大门”。还有一些重要的仪式和节日大门也会开;贾家除夕祭祀“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宝玉娶亲时也是“大轿从大门进”,贾府赏中秋开夜宴时也是“园子正门俱已大开”,礼乐精神在“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建筑的组合来讲,《红楼梦》中的建筑,无论是个体或群体,都具有强烈的中轴线平面布局、用对称的布置体现一种严谨规整的效果,呈现出对称之美。中国古代建筑,为强调“尊者居中”、等级严格的儒家之“礼”,其平面常作中轴对称均齐布置。正因如此,《红楼梦》中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中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这种布局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别,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布局原则。《红楼梦》中的建筑还渗透着含蓄曲折美。含蓄就是“隐”,“隐”能使作品内容深刻,耐人寻味,而建筑的含蓄则能给人遐想的空间。《红楼梦》中府邸的入口处的影壁和穿堂的屏风就是“隐”在建筑上的表现。它们使整个建筑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空间变换的感觉。大观园里的建筑有的没有明显的轴线、基本造型是曲线形,以“含蓄”为标准,展现了曲折幽深、藏而不露的神韵。在“大观园试才题匾额”这一回中,大观园的山石水木,楼阁亭榭,曲廊画桥或是“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或是“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鹰”;或是“粉垣环,,绿柳周垂……两边尽是游廊相接”,厅堂轩馆,楼阁台榭,处处可见曲势,时时显得优美,尤其是曲廊,人行其中,幽静深邃,可以使人产生广阔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摘编自黎书文《<红楼梦>中的建筑与中国传统美学》,有删改)材料三(黛玉)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建筑具有自己丰富的“词汇”,如梁、柱、枋、檩、门等都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B.中国建筑的“文法”是经由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C.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出中国建筑中轴线平面对称的布局原则。D.中国的传统建筑虽然讲究规则、对称;但建筑中的风景却也有着不规则、不对称的美,通过造型的起伏形成曲折有致的境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不仅在地域上分布范围广泛,而且形式上都大同小异。B.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既有极大的“拘束性”,呈现出统一性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注重灵活创新,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C.《红楼梦》中秦可卿和尤二姐的丧事皆由正门出灵,可见府第大门反映着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规范。D.《红楼梦》中的建筑不仅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多种特征,而且映射了中国传统美学。3.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中国建筑具有“藏而不漏的神韵”一项是()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B.密锁重关掩录苔,廊深阁回此徘徊。C.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D.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4.材料一在语言运用方面很有特点,请举例进行分析。5.材料三描写的“荣国府”体现出中国建筑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加以分析。【答案】1.A2.D3.C4.①逻辑严密。运用“或是……或是……”“因而”“无论……都……”“但”“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表关联的词语,使文章条理清晰。②准确恰当。“至迟”“已经”“基本上”等词语,语言简洁、严谨。③生动形象。“文法”“词汇”“文章”“大文章”“小品”等词语,运用比喻使论述生动活泼,易于理解。 5.①黛玉进荣国府时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体现中国建筑的秩序美。②“正面上房”与“两边厢房”体现中国建筑平面常作中轴对称均齐布置的对称美。③荣国府穿堂放着大插屏,穿山游廊厢房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建筑渗透着含蓄曲折美。【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如梁、柱、枋、檩、门等都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错误,偷换概念。梁、柱、枋、檩、门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而“文法”是指运用这些构件建造时沿用的惯例法式。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而且形式上都大同小异”错误。由原文“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可知,原文说的是“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B.“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既有极大的‘拘束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注重灵活创新”错误。由原文“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可知,表示程度的副词使用不当,应是“一定的拘束性,极大的灵活性。”C.“《红楼梦》中秦可卿和尤二姐丧事皆由正门出灵”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有长幼尊卑的区别,有君臣、父子的严格界限,不可有丝毫的逾越”可知,秦可卿为宁国府儿媳妇,尤二姐为妾,她们出殡不能由正门出。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C.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运用夸张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不能体现中国建筑具有“藏而不漏的神韵”。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逻辑严密。句子“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中运用“或是……或是……”,句子“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中运用“因而”,句子“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中运用“无论……都……”,句子“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中运用“但”,句子“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中运用“所以”,句子“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中运用“之所以……是因为……”等表关联的词语,使文章条理清晰。准确恰当。“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中“至迟”“已经”“基本上”等词语,语言简洁、严谨。生动形象。结合“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可知,“文法”“词汇”“文章”“大文章”“小品”等词语,运用比喻使论述生动活泼,易于理解。【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红楼梦》中的建筑体现了一种秩序美。这些建筑犹如封建社会的秩序一样,有长幼尊卑的区别,有君臣、父子的严格界限,不可有丝毫的逾越。例如,门在《红楼梦》中就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其中,大门用于正规的礼仪”可知,黛玉进荣国府时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体现中国建筑的秩序美。结合“从建筑的组合来讲,《红楼梦》中的建筑,无论是个体或群体,都具有强烈的中轴线平面布局、用对称的布置体现一种严谨规整的效果,呈现出对称之美。中国古代建筑,为强调‘尊者居中’、等级严格的儒家之‘礼’,其平面常作中轴对称均齐布置。正因如此,《红楼梦》中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中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可知,“正面上房”与“两边厢房”体现中国建筑平面常作中轴对称均齐布置的对称美。结合“《红楼梦》中的建筑还渗透着含蓄曲折美。含蓄就是‘隐’,‘隐’能使作品内容深刻,耐人寻味,而建筑的含蓄则能给人遐想的空间。《红楼梦》中府邸的入口处的影壁和穿堂的屏风就是‘隐’在建筑上的表现。它们使整个建筑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空间变换的感觉”可知,荣国府穿堂放着大插屏,穿山游廊厢房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建筑渗透着含蓄曲折美。(二)文学类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网文界约定俗成把1998年默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元年”,依据两个标志性事件:我国第一家大型原创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于1998年开始公司化运营,当时颇有影响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也诞生于1998年。这种以文学高光事件认定网络文学起始年的观点,可称作“事件起源说”。新近出现的另一种观点可称作“论坛起源说”。1996年8月成立的金庸客栈及其开启的“论坛模式”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理由是:网络文学的起始点只能是一个网络原创社区,而不能是一部作品。金庸客栈是中国最早以文学为主题的网络论坛,这种“论坛模式”天然具有网络基因,即去中心化、网友自由发帖、多点互动等“趣缘社区”性质,具备网络文学生产的“动力机制”。被称作“网上《收获》”的“榕树下”走的仍是投稿、审稿、编发的传统文学路子,算不得网络文学起点;而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1998年)晚于罗森的网络长篇《风姿物语》(1997年),将其算作中国网络文学起点更是于实不符、于理无据。如果我们承认网络文学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媒介载体而“创生”于网络的新型文学,选择“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我们将会得到一个简单而明确的结论——中国的(汉语)网络文学诞生于1991年的美国,1994年中国加入国际互联网后才穿越赛博空间而挺进中国本土,并延伸壮大出蔚为壮观的中国网文世界。这个“网生起源说”是否更具历史真实性与逻辑合理性呢?1991年4月5日,全球第一个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夏文摘》在美国创刊,创刊号上发布的《太阳纵队传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篇汉语网络原创散文,该刊物发表了很多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均出现在“榕树下”和“金庸客栈”之前,也比《风姿物语》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要早好几年!将1991年锚定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就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判断,“网生起源说”无非陈述了一个客观史实。网络原创的文学作品,只要是用汉语(海外称“华文”)表达,并且是刊发于汉语网络平台(无论它是网刊、网站、论坛或个人主页),对于没有国界的“网络地球村”来说,计较诞生于哪一个国家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当我们回溯中国网络文学“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的生长线时,以“网生起源说”来锚定它的起点,当然不只是为了厘清一个事实,或者执意将生辰前置而为网络文学争得某种荣光,而是为了找准历史原点,知道中国的网络文学“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廓清这一文学的正根和主线,以历史自觉而明史鉴今,让未来的网络文学发展行稳致远。(摘编自欧阳友权《哪里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文艺报》,2021年2月26日)材料二:欧阳友权“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的“网生起源说”,必须要面对两个问题,其一是“生于北美”的网络文学,并不是那个“成于本土并走向世界”的网络文学。其二是若将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定为1991 年在美国诞生的全球第一个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夏文摘》,那为什么只有在中国出现了如此蔚为大观的网络文学生态,而引领了互联网革命的欧美并未生长出一种有别于印刷时代文学工业的网络文学工业呢?《华夏文摘》创刊号上发布《太阳纵队传说》,但在该文标注有“本文转载自《今天问》文学杂志1990年第2期”。显然,海外华文网络文学在时间上虽是最早,但仍是把网络当作一个新的便捷的传播渠道,在内容创作上并未显示出充分的“网络性”。包括《华夏文摘》在内的海外华文网络文学与今日作为中国网络文学主体的商业文学网站和超长篇类型小说并无直接的亲缘关系,中间没有形成一个“演进的链条”。这一链条的起始点正是金庸客栈。其实,细察“网生起源说”的“网生”,最后导向的就是以金庸客栈为代表的中国网络文学的论坛模式。计较中国网络文学诞生在哪一个国家是有重大意义的,不仅直接影响到在“网络地球村”里中国的位置和意义,更关乎中国文学和中华文明能够为人类共同体提供怎样的特殊价值。中国网络文学能够走向世界,靠的正是虽然经受国际流行文艺洗礼,但“生于本土也成于本土”的超长篇类型小说。(摘编自邵燕君《再论中国网络文学的源头是金庸客栈——兼应欧阳友权“网生起源说”》,《文艺报》,2021年05月12日)材料三:目前关于网络文学的缘起大致有三种观点:站点说、作家作品说、现象说。“站点说”相对简单,谁建站最早自然那里就是发端之地。“作家作品说”则包含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北美留学生通过电子邮件传递文学作品算起,可以追溯到1989年。1991年4月,少君在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上发表短篇小说《奋斗与平等》,被认为是华文网络文学的开篇之作。而中国网络小说的肇始者被认为是罗森于1997年8月开始连载的《风姿物语》。黄易创作于1988年的《破碎虚空》即初现了玄幻武侠题材的奇幻瑰丽之美。我个人主张的是“现象说”。这由网络文学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即草根写作、大众参与、社会关注三者合一方为起始。我赞同一种说法,中国网络文学是多源头的,所有早期对网络文学有过贡献的平台,个人领跑者(包括海外留学生),乃至西幻、日漫都是源头的一部分,但起始年还是应该以重要现象作为依据,《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不只是一部作品,还是一个重要文化现象。若是对中国网络文学做一句话溯源的话,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北美留学生邮件和论坛+少君——黄易+《风姿物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榕树下文学网,1998年瓜熟蒂落钟声响起,一个时代新的文学坐标由此建立。(摘编自马季《一个时代的文学坐标——中国网络文学缘起之我见》,《文艺报》2021年5月12日)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坛起源说”认为金庸客栈及其开启的“论坛模式”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中的“演进的链条”起始点正是金庸客栈。B.《太阳纵队传说》标注有“转载自《今天问》文学杂志1990年第2期” ,这说明其创作仍是传统文学路子,网络仅是一个新的便捷的传播渠道。C.按照“网生起源说”、“现象说”、“多源头”说,中国网络文学源头产生于“北美”,这没有学术争议,只是不能解释欧美网络文学工业存在的现象。D.以“北美留学生邮件和论坛+少君”的内容对中国网络文学进行溯源,暗含中国网络文学“论坛起源说”和“多源头说”。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以“网生起源说”来锚定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就能知道中国的网络文学“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网络文学发展就能行稳致远。B.中国网络文学能够走向世界,靠的是经受国际流行文艺洗礼,“生于本土也成于本土”的作品,这就是中国网络文学源头在中国的原因。C.如果从“中国网络文学是多源头”的角度对中国网络文学溯源的话,源头是北美留学生邮件,廓清这一文学正根,关乎中华文明的定位。D.探究中国网络文学缘起,回溯中国网络文学生长线,目的是把握网络文学自身特点,提高中国文学位置和价值。8.简析材料一的论证脉络。9.材料二反驳了材料一的哪些论断?并相应又提出了怎样的论断?【答案】6.C7.D8.首先论证中国网络文学起源的学术观点:“事件起源说”、“论坛起源说”;然后重点论证“网生起源说”;最后论证回溯中国网络文学生长线的意义;让未来的网络文学发展行稳致远。9.①反对材料一中中国网络生长线“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生长线是“长于本土也成于本土”。②反对材料一“网生起源说”中《华夏文摘》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认为起始点是金庸客栈。③反对材料一“计较其诞生于哪一个国家是没有意义的”。认为不仅直接影响到在“网络地球村”里中国的位置和意义,更关乎中国文学和中华文明能够为人类共同体提供特殊价值。【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按照‘网生起源说’、‘现象说’、‘多源头’说,中国网络文学源头产生于‘北美’,这没有学术争议”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我们将会得到一个简单而明确的结论——中国的(汉语)网络文学诞生于1991年的美国”和第四段“将1991年锚定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就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判断,‘网生起源说’无非陈述了一个客观史实”可知,只是按照“网生起源说”的一个推断,没有提到“现象说” 和“多源头”;还有“只是不能解释欧美网络文学工业存在的现象”错误,文中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网络文学发展就能行稳致远”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廓清这一文学的正根和主线,以历史自觉而明史鉴今,让未来的网络文学发展行稳致远”可知,应是“让未来的网络文学发展行稳致远”,而不是“就能行稳致远”,未然说成了已然。B.“这就是中国网络文学源头在中国的原因”错误,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网络文学能够走向世界,靠的正是虽然经受国际流行文艺洗礼,但‘生于本土也成于本土’的超长篇类型小说”可知,没有明确“是中国网络文学源头在中国的原因”,属于强加因果。C.“如果从源头是北美留学生邮件,廓清这一文学正根,关乎中华文明的定位”错误,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若是对中国网络文学做一句话溯源的话,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北美留学生邮件和论坛+少君——黄易+《风姿物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榕树下文学网”可知,源头应是“北美留学生邮件和论坛+少君”,属于以偏概全。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根据第一段“网文界约定俗成把1998年默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元年’……这种以文学高光事件认定网络文学起始年的观点,可称作‘事件起源说’”第二段“新近出现的另一种观点可称作‘论坛起源说’”可知,首先论证中国网络文学起源的学术观点:“事件起源说”、“论坛起源说”;根据第三段“如果我们承认网络文学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媒介载体而‘创生’于网络的新型文学……这个‘网生起源说’是否更具历史真实性与逻辑合理性呢?”第四段“将1991年锚定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就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判断,‘网生起源说’无非陈述了一个客观史实”可知,然后重点论证“网生起源说”;根据第六段“当我们回溯中国网络文学‘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的生长线时……廓清这一文学的正根和主线,以历史自觉而明史鉴今,让未来的网络文学发展行稳致远”可知,最后论证回溯中国网络文学生长线的意义;让未来的网络文学发展行稳致远。【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依据材料一最后一段“现在,当我们回湖中国网络文学‘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 生长线时,以‘网生起源说’来锚定它的起点,当然不只是为了厘清一个事实”可知,材料一的观点是“中国网络文学‘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网络文学能够走向世界,靠的正是虽然经受国际流行文艺洗礼,但‘生于本土也成于本土”的超长篇类型小说’”可知,材料二的观点是“中国网络文学能够走向世界,是生于本土也成于本土”,对材料一进行了反驳。依据材料一第二段“新近出现的另一种观,点可称作‘论坛起源说’。1996年8月成立的金庸客栈及其开启的‘论坛模式’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和第四段“1991年4月5日,全球第一个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夏文摘》在美国创刊,创刊号上发布的《太阳纵队传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篇汉语网络原创散文,该刊物发表了很多文艺作品”可知,其观点是1996年8月成立的金庸客栈及其开启的“论坛模式”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并且认为全球第一个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夏文摘》在美国创刊,创刊号上发布的《太阳纵队传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篇汉语网络原创散文。依据材料二第一段“欧阳友权“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的‘网生起源说’,必须要面对两个问题,其一是‘生于北美’的网络文学,并不是那个‘成于本土并走向世界’的网络文学。其二是若将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定为1991年在美国诞生的全球第一个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夏文摘》,那为什么只有在中国出现了如此蔚为大观的网络文学生态”可知,指出“生于北美”的网络文学,并不是那个“成于本土并走向世界”的网络文学,这就否定了材料一中“网生起源说”中《华夏文摘》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依据材料一第五段“对于没有国界的‘网络地球村’来说,计较诞生于哪一个国家是没有意义的”可知,对于没有国界的“网络地球村”来说,不应计较诞生哪个国家。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计较中国网络文学诞生在哪一个国家是有重大意义的,不仅直接影响到在‘网络地球村’里中国的位置和意义,更关乎中国文学和中华文明能够为人类共同体提供怎样的特殊价值”可知,材料二则认为应计较中国网络文学诞生在哪一个国家,不仅直接影响到在“网络地球村”里中国的位置和意义,更关乎中国文学和中华文明能够为人类共同体提供怎样的特殊价值。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段一:苏轼以吟诗有讥讪,言事官幸疏狎上。朝廷下御史台差官追取。是时李定为中书丞,对人太息,以为人才难得,求一可使逮轼者,少有加意。于是太常博士皇甫僎被遣以往,僎携一子二台卒倍道疾驰,驸马都尉王诜与子瞻游厚,密遣人报苏辙。辙时为南京幕官,乃亟走介往湖州报轼。而僎行如飞不可及。至润州,适以子病求医留半日,故所遣人得先之。僎至之日,轼在告,祖无颇权州事。僎径入州廨,具靴袍,秉笏立庭下。二台卒夹侍,白衣青巾,顾盼狞恶。人心汹汹不可测。轼恐不敢出,乃谋之无颇。无颇云:“事至于此,无可奈何,须出见之。”轼议所以服,自以为得罪,不可以朝服。无颇云:“ 未知罪名,当以朝服见也。”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无颇与职官皆小帻列轼后二卒怀台牒柱其衣若匕首然僎又久之不语人心益疑惧献曰:“轼自来殛恼朝廷多,今日始是赐死。死国不辞,乞归与家人诀别。”僎始肯言曰:“不至如此。”无颇乃前曰:“太傅必有被受文字。”僎问谁何,无颇曰:“无颇是权州。”僎乃以台牒授之。及开视之,只是寻常追摄行遣耳,僎促轼行,二狱卒就直之,即时出城登舟,郡人送者雨泣。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此事无颇目击也。(选自《孔氏谈苑》)文段二;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运卿否?’朴曰:‘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选自《东坡志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无颇与职官/皆小帻列轼/后二卒怀台牒柱其衣/若匕首/然僎又久之不语/人心益疑惧/B.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无颇与职/官皆小帻/列轼后/二卒怀台牒柱其衣/若匕首然/僎又久之不语/人心益疑惧/C.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无颇与职/官皆小帻列轼后/二卒怀台牒柱其衣/若匕首/然僎又久之不语/人心益疑惧/D.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无颇与职官/皆小帻列轼后/二卒怀台牒柱其衣/若匕首然/僎又久之不语/人心益疑惧/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无颇权州事”与“权,然后知轻重”(《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权”字含义相同。B.廨,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地方。在汉代,常称都廨、公廨。C.殛,从“歹”,本义是杀死、诛杀。文中是触犯、冒渎的意思。D.东封,汉武帝曾东至泰山行封禅事。后“东封”指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一用绘声绘色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时的情景,反映了封建官场的冷酷和残忍。B.两篇文段记述苏轼的表现大相径庭。文段一中他显得举措迂拙,书生气十足。文段二临别他仍能作诗宽慰妻子,表现其从容大度。 C.文中祖无颇表现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在气势汹汹的皇甫僎面前他大胆地索要公文,不卑不亢回答问题,显示了他非凡的胆识。D.文段一文末写道“即时出城登舟,郡人送者雨泣”,既形象地表明了百姓们对苏轼的爱戴,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立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时李定为中书丞,对人太息,以为人才难得,求一可使逮轼者,少有加意。(2)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14.文中是如何表现皇甫僎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样子的?【答案】10.D11.A12.B13.(1)当时李定做中书丞,曾对他人叹息,认为难得找到这样的人,要寻找一个能派去捉拿苏轼的人,很少有让他满意的。(2)我在湖州的时候,因为作诗被追捕并被押送到诏狱,妻子和儿女送我出门,都大哭。14.①外貌描写,“具靴袍”,皇甫僎公服穿戴整齐,以显示其威严。②动作描写,“秉笏立庭下”,以示身乃朝廷命官。③场面的烘托,如左右台卒森立,“顾盼狞恶”,令人生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苏轼也穿好官服,手执笏板站于堂下,祖无颇和其他官员戴着头巾排列在苏轼的后面。那两个差役怀中揣着文书,看起来像匕首一样。皇甫僎又一直不开口,人们更加疑虑害怕。“职官”指其他官员,不能分开。排除BC。“列……后”意思是“排列在……之后”,这里指排列在苏轼之后,为固定词组,中间不能断开且“二卒”是下一句的主语,前面断开;“若……然”的意思是“像……的样子”,为固定词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含义相同”错。“权”,暂时代管/称量。句意:由祖无颇暂时代管州中职权/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B.正确。C.正确。句意:我自己多次冒犯朝廷。D.正确。 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B.“文段二临别他仍能作诗宽慰妻子”错,根据文段二原文“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独不能如杨子云处士妻作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可知,苏轼离别时并未作诗,“坐作诗追赴诏狱”是说苏轼“因为作诗被下令逮捕坐牢”,且此处的“妻子”是指妻子儿女。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时”,当时;“太息”,叹息;“人可使逮轼者”,定语后置,即“可使逮轼人”,能派去捉拿苏轼的人;“加意”,满意。(2)“坐”,因为;“追赴诏狱”指被下令逮捕坐牢;“妻子”,妻子和儿女。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言文手法技巧的能力。“僎径入州廨,具靴袍,秉笏立庭下”中“具靴袍”意思是“穿着朝服”,属于外貌描写,写皇甫僎公服穿戴整齐,以显示其威严;“秉笏立庭下”意思是“手执笏板站在堂下”,属于动作描写,皇甫僎身穿朝服手里拿着上朝用的笏板站在堂下,表示自己乃是朝廷命官;“二台卒夹侍,白衣青巾,顾盼狞恶,人心汹汹不可测”意思是“那两个差役站在他左右,都穿着白巾青衣,面目狰狞,向四周扫视着,人们惊恐地不知要发生什么事”,属于场面烘托,左右台卒站立于皇甫僎两侧,顾盼狞恶,烘托出一种令人害怕的场面。参考译文:文段一:苏轼因为所写诗中有讥讽、诋毁的意思,言事官在奏章中告他不尊重皇帝,于是朝廷命令御史台派人捉拿苏轼。当时李定做中书丞,曾对他人叹息,认为难得找到这样的人才,要寻找一个能派去捉拿苏轼的人,很少有让他满意的。于是太常博士皇甫僎被派遣前往。皇甫馔带着一个儿子和两个差役,快马加鞭,日夜驰骋 。驸马都尉王洗和苏轼有老交情,暗中派人把这件事告知苏辙。苏辙当时做南京幕官,急忙派人到湖州去报知苏轼。然而皇甫僎他们路上奔驰如飞,仆人赶不到前面去。到了润州,正巧皇甫僎儿子有病去找医生,耽误了半天时间,所以派出的仆人才得以早一步到达。皇甫僎到的时候,苏轼在休假,由祖无颇暂时代管州中职权。皇甫僎直入官署,穿着朝服手执笏板站在堂下,那两个差役站在他左右,都穿着白巾青衣,面目狰狞,向四周扫视着,人们惊恐地不知要发生什么事。苏轼担心,不敢出来,就去和祖无颇商量。祖无颇说:“事情到了这一步,也没有办法了,应该出去见一见皇甫僎。”苏轼又问该穿哪一件衣服。苏轼自己认为犯了罪,不应当再穿官服去见。祖无颇说:“还不知道所犯何罪,就应当穿官服去见。”苏轼也穿好官服,手执笏板站于堂下,祖无颇和其他官员戴着头巾排列在苏轼的后面。那两个差役怀中揣着文书,看起来像匕首一样。皇甫僎又一直不开口,人们更加疑虑害怕。苏轼说:“我自己多次冒犯朝廷,今天一定是要给我个死罪,死罪我也不怕,只企求能让我回去和家人诀别。”皇甫馔才开口说:“还没有这么严重。”祖无颇于是上前说:“太博大人也一定带来了朝廷的公文了吧。”皇甫僎说:“你是谁?”祖无颇说:“我暂时代理州中政事”。皇甫僎这才把朝廷的文书交给他。等打开一看,仅是一般的拘捕押送。皇甫僎催苏轼快点动身,那两个差役就上去把苏轼绑了起来马上就出了城门上了船。州里给苏轼送行的人泪如雨下。一会儿的功夫,抓一太守就像驱赶鸡狗一样。这件事祖无颇亲眼看到了。文段二:从前经过洛阳,见到李公简,他说:“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遍寻天下隐者,得知杞(地名)人杨朴,能作诗。皇上把他召来问话的时候,他自己说不会作诗。皇上问:‘你临来的时候有人作诗送给你吗?’杨朴说:‘只有我的小妾作了一首诗。说是: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皇上大笑,放他回家。我在湖州的时候,因为作诗被下令逮捕坐牢,妻子和儿女送我出门,都大哭,我没有话说。回头对妻子说:‘你能不能学杨处士的妻子作诗送给我?’妻子和儿女破涕为笑,我才从家里出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新柳杜牧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阴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注:金穗,指柳丝。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诗紧扣标题,摹绘特定时间背景下的景物,为之后抒发情感做铺垫。B.第六句将“雨”和“柳”这两个意象交汇在一起,烘托出一种清新的气氛。C.尾联写离别的无奈,“多”表明离别境况无法逃避,“杀”突出了离愁之深。D.本诗由物感怀,借助“柳”这意象及折柳送别的传统,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16.本诗包含了多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首联侧面烘托新柳的柔美可爱,表达了对新柳的喜爱。②颔联作者把自己比作那“未覆长堤”的新柳,无法和“上苑的金穗”相比,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复杂心情。③最后两联重点人们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东门门外大多是将要离别的人,抒发了惜别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烘托出一种清新的气氛”错误。此处联系上句“几处伤心怀远路”可知,此处是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意思是新柳没有力量在风中摇曳,早上的颜色更加嫩绿,这细小的身腰是如此的美丽以至于引来人们的嫉妒,致使人们争相前来观赏。“无力”将新柳拟人化,突显其柔弱,“摇”表现微风下新柳的风姿。“看来频”指新柳惹人频来欣赏,侧面烘托新柳的柔美可爱,表达了诗人对新柳的喜爱。颔联“绿阴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意思是时间很短绿荫还没有覆盖住长堤的河水,人家作为金黄的嫩柳丝就在皇家园林喜迎春天了。此处影射有些人如新柳能够占有富贵的春色,自己却失意离别与春色无缘。作者把自己比作那“未覆长堤”的新柳,无法和“上苑的金穗”相比,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复杂心情。最后两联“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这两联写伤心的人们思念着路途遥远的亲人,柳丝和着泪雨伴着轻尘。东门霸桥旁看多了离别,那些朝暮在一起的亲人一脸的愁容,此处抒发了惜别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以消除弟子顾虑、让弟子们畅所欲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秦观《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的才能远超做“小相”之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金风玉露一相逢④.便胜却人间无数⑤.赤也为之小⑥.孰能为之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毋”“露”“赤”“孰”。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然而,博物馆并非所有人能触手可及。与北京、上海汇聚上百家博物馆相比,很多地方还没有建设完善、维护良好的博物馆。对生活在中西部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很多人来说,博物馆仍然是陌生的名词。国家级博物馆和省博物馆往往建设完善,访客①,甚至每天一早就出现排队的长龙。但省级以下的公办博物馆因财政投入导致②。有的地方充分保障财政投入,使博物馆拥有不错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参观者的“回头率”较高;有的地方缺乏对博物馆投入,馆舍狭小老旧,展出品维护不当,专业讲解人员稀缺,导致博物馆③,可能连当地人都不知道博物馆的大门朝哪个方向开。博物馆的资金和资源投入需要下沉。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当地人会把博物馆视为学校、体育馆一样常见的公共机构。在有的发达国家,一座人口没有几万人的小镇上就可能存在不止一家博物馆。这样的博物馆虽然规模不会很大,但是小而精,是地方文化保育和传承的实体。博物馆的平均服务半径①大,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博物馆发展的一个水平。【注】①文化设施的服务半径是指各项设施所服务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络绎不绝(人山人海、人潮汹涌)②良莠不齐(天差地别、迥然不同、截然不同、全然不同)③门庭冷落(门前冷落)19.“保育”一词运用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保育”本指精心照管幼儿,使之好好成长。文中用来形容博物馆与地方文化的密切关系,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博物馆保护培育地方文化给予充分的肯定。20.可修改为:博物馆的平均服务半径大小,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博物馆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或博物馆的平均服务半径大,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博物馆发展高水平的一个指标。 【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空,语境中“每天一早就出现排队的长龙”的提示,可知应选用表示人多的成语,可选“络绎不绝(人山人海、人潮汹涌)”。“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人山人海”,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人潮汹涌”,人多的像波涛汹涌的潮水一样。第②空,结合下文“有的地方充分保障财政投入,使博物馆拥有不错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参观者的‘回头率’较高;有的地方缺乏对博物馆投入,馆舍狭小老旧,展出品维护不当”分析可知,省级以下的公办博物馆差距很大,可选“良莠不齐(天差地别、迥然不同、截然不同、全然不同)”。“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天差地别”,形容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距很大,就像天和地之间的距离一样。“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截然不同”,指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全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第③空,语境指“缺乏对博物馆投入,馆舍狭小老旧,展出品维护不当,专业讲解人员稀缺”导致参观博物馆的人很少,可选“门庭冷落(门前冷落)”。“门庭冷落”,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门前冷落”,前来交往的人很少。【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能力。“这样的博物馆虽然规模不会很大,但是小而精,是地方文化保育和传承的实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保育”本指精心照管幼儿,使之好好成长,文中使用“保育”一词,赋予博物馆以人性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博物馆与地方文化的密切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博物馆保护培育地方文化给予充分的肯定。【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成为……水平”搭配不当,改为“成为一个国家博物馆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二是一面对两面。“服务半径大”为一面,“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暗含两面,改为“服务半径大小……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或“服务半径大……发展高水平的一个指标”。(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孙犁赞赏《香雪》“从头到尾都是诗”。诗与小说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①,小说则被视为叙事的文学。为什么说小说如诗便是好小说呢?好就好在叙事之中的抒情,达到了如诗一样的美感效应。 事实上,也可以说,所有小说,都无不是抒情之作。文学,无论通过哪一种文体表达,全是思想与感情融会的结晶。如十九世纪俄国著名文论家别林斯基所说:“感情是诗人天性的主要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了诗。”“每一篇艺术的作品,都应该是热情的果实,都应该贯穿着热情。②,作家就不能拿起笔来……”正是这样,引起创作冲动的,往往是作家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他要运用语言形式所组成的形象体系传达出来,以使读者能够获得同样的体验,产生相近的感情,这便是文学的活动。若在这个意义上说,③。然而,具体到每一次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写小说,促使作家拿起笔来的主要契机,却又各有不同。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B.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C.“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年了。D.倘若以“起跑线”定输赢,《山海情》中的年轻人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C22.①诗被称为抒情的文学②如果没有热情③所有创作都是抒情【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引号表引用。A.表特定称谓;B.表反语讽刺;C.表引用;D.表特殊含义。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文说,诗与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后句说“小说则被视为叙事的文学”“好就好在叙事之中的抒情”,可见诗的特点是抒情性,应填:诗被称为抒情的文学。②前文“都应该是热情的果实,都应该贯穿着热情”强调艺术作品要有热情,下句是假设作家没有热情的结果,此处应填:如果没有热情。③“若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意义”指的是作品的抒情性,应填:所有创作都是抒情。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刘秀祥,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的一名教师。从教以来,他始终把家访作为工作的“必修课”,不断走进学生的家里,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相信读书的力量。他走遍望谟县的村村寨寨,骑坏了8辆摩托车,被拒绝过、被狗咬过、摔伤过,但他从未放弃。2001年,刘秀祥带着失去生活能力的母亲去县城求学,放学捡废品,周末打零工。面对异常艰难的生活困境,他没有气馁,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他要靠读书改变命运,走出大山。2012年,刘秀祥大学毕业,当他面对大城市企业给出的优厚待遇时,却选择了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他深知,家乡的孩子们更需要他。(摘编自《二十大代表风采录——刘秀祥:大山深处的筑梦人》)材料二:江梦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这位湖南女孩因一场意外半岁时失聪,她不能像常人一样交流,她在父母的帮助下,她不仅通过眼睛学会了“听”和“说”,完成了高中学业并考上吉林大学。入学后,学习成绩也一直出类拔萃,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吉林大学药学院2018届硕士学位。后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鲜花也会怒放。请综合以上材料内容,选择下列其中一个任务完成一篇作文任务一:请以“青春价值”为主题,联系自身经历和新时代生活的特点,写一篇演讲稿。任务二:请以振华中学高一(1)班李明同学的身份,给刘秀祥或江梦南写一封书信,阐述你对“青春价值”的理解,并期望对方给予回信,以勉励正在迷茫中的高中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勇于拼搏,展青春之姿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汪国真曾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习近平总书记也寄语青年人“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新时代青年要珍惜青葱岁月,为实现目标和理想,不惧艰辛,奋力奔跑,实现青春价值,让青春无悔。 江梦南就是一只折翅的天使,她心中有嘹亮的号角,她从无声的世界中突围。她那展翅飞翔的青春之姿,让我们看到了奋斗的青春价值,她。以梦为马,不负青春。梦想是我们前行路上的灯塔,只有不断追寻,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漫步太空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最初梦想是成为一名顶尖的飞行员,她为了这个梦想刻苦训练,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成为飞行员的过程中,她通过层层考验,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航天英雄。是梦想支撑着她奋勇向前,是梦想让她走的更远。我们每一位新时代青年也应如此,在青少年时期努力拼搏,奋力奔跑,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奠基。披荆斩棘,不畏青春险阻。李白在《行路难》中言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彰显了不畏困难、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这种精神能让身处困境的人迈向光明。清华大学博士生江梦南不畏艰辛,奋勇向前,终在大学圆梦。身患渐冻症的邢益凡,用自己不懈的努力,“走出”自己的光明坦途。他们无惧风雨,乘风破浪,值得我们称赞,更值得我们学习。身体健全的我们更应不畏前路险阻,劈波斩浪,奔向远方。即使生活以痛吻我,我也要报之以歌,因为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心怀祖国,努力奋斗,以证青春有为。杜甫曾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即使我们此刻身份卑微,但仍应心怀天下,心系家国。邓稼先先辈一生在戈壁滩上无私付出,只为让中国不再弱小;袁隆平院士一生行走于田间阡陌,只为实现禾下乘凉梦而不懈努力。遥想诸位前辈,以牺牲小我而成就国家的精神令世人钦佩,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传承红色基因,心怀天下,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努力,一起向未来。青年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我辈青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惧艰险,奋力奔跑,书写绚丽、无悔的青春。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试题所给的两则材料,分别列举了刘秀祥和江梦南这两位时代楷模的相关事例,引发我们对青春价值的思考。其中,材料一中,家庭贫困,幼年丧父,母亲患病,刘秀祥把苦难视为生活的一剂良药,努力学习,改变了自己苦难的人生,也尽到了赡养母亲之责,彰显了孝道美德。此外,刘秀祥大学毕业后放弃优厚的工作待遇,毅然回乡做一名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并资助众多贫困学子。“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受社会之助,当反哺社会。刘秀祥以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青春的价值,在于积极的人生观和他面对苦难 的坚韧态度,在于责任与担当、爱心与奉献。材料二中,江梦南由“丑小鸭”到“白天鹅”的逆袭让我们动容。半岁失聪的她为何能成为北大博士?从她自己曾经说过的“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比拼的是速度,更是决心和毅力”话语中我们似乎能找到答案。相比于江梦南,我们很多人是幸运的,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但为什么没有达到江梦南的高度?或许缺乏毅力,缺乏不懈奋斗的勇气和决心,面对困难不肯全力以赴等可能是比较重要的原因。由此,从江梦南身上,我们能看到毅力、奋斗、全力以赴破除困局的青春价值。试题所给的两个任务,都意在启发学生思考青春的价值。青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一段时光,一定要倍加珍惜,不可荒废;青春是人的能力增加、见识开阔的关键期,要好好把握,努力学习,为未来奠基;青春不仅仅是一段美好的年华,更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时期,要树立远大理想,勇敢担当时代重任,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青春的价值在于什么?从刘秀祥身上,可以看到在于奉献、担当;从江梦南身上,可以看到进取、奋斗等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一定要体现正能量。对此,对于任务一演讲稿的写作要求,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用三个分论点论述:青春的价值在于进取之心,青春的价值在于行动之实,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之爱。最后,则可结合自身进行思考,说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拼搏、奉献去创造和体现青春的价值,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让青春在为祖国、民族、人民、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对于写作任务二书信写作,则要注意,必须围绕刘秀祥或江梦南其中一个人展开,以其为写作对象,说明她身上体现了哪些青春价值,并引发你对“青春价值”的什么理解。而对于任务中“并期望对方给予回信,以勉励正在迷茫中的高中生”,则可以在写作中适当阐述一下自己的困境、迷惘,从而引刘秀祥或江梦南的回答。立意:1.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2.青春的价值在于奋斗。3.青春的价值在于担当。4.奋斗正当时,争做时代有为青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02 02:50:02 页数:21
价格:¥2 大小:56.8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