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南昌市等五地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绝密★启用前2023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今天,国人往往认为儒家教育教学主要遵循单向度的强制灌输模式。我们如果仔细研读一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记载,则有可能会稍稍改变我们对儒家美育教学实践的固有看法。这则案例是《论语》所载孔子教育实践的常态,孔子并没有要求学生以他的理想为人生理想,而是让学生畅谈各自的志向。但孔子对各位学生的志趣仍是有他自己的评判的,对于子路、冉有、公西华或为政或司礼的社会理想,孔子既不加赞许,也不予否定。很显然,这样的社会理想虽符合孔子对弟子们往日的教导,但并不是孔子心目中人生的终极状态。只有在曾皙描述完他颇具人生审美化效果的志趣后,孔子才“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徐复观看来,曾皙和孔子之“言志”,都达到了仁的道德精神与乐的审美精神相融合的至高人生境界。根据徐复观的理解,孔子的这次教育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审美教育案例,通过曾皙的言行和对此的肯定来向其学生施以审美人格的濡染与熏陶。在此孔子并没有向任何一个学生灌输什么理念,整体的教学氛围也极为平等融洽。尤可注意的是曾皙对孔子的回应,没有立即以语言作答,而是“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曾皙在老师面前并不唯唯诺诺,而是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同时我们发现曾皙是以感性的音乐作导引,然后才开始用语言来描绘他心目中至乐的人生审美境界,并且这种描绘亦非抽象语言的概括,而是形象化的对艺术人生的审美描摹。朱熹曾高度评价曾皙的这一理想境界,谓其“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朱说不仅点出了曾皙之志意在言外的艺术旨趣,还把这一境界与孟子“上下与天地同流”的人生理想联系起来。这就提醒我们,曾皙和孔子所畅想的人生境界其实和孟子的“上下与天地同流”之境一样,乃是将“心源”“扩而充之”的结果;此外,作为学生的曾皙能达到与孔子相似的 绝密★启用前2023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今天,国人往往认为儒家教育教学主要遵循单向度的强制灌输模式。我们如果仔细研读一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记载,则有可能会稍稍改变我们对儒家美育教学实践的固有看法。这则案例是《论语》所载孔子教育实践的常态,孔子并没有要求学生以他的理想为人生理想,而是让学生畅谈各自的志向。但孔子对各位学生的志趣仍是有他自己的评判的,对于子路、冉有、公西华或为政或司礼的社会理想,孔子既不加赞许,也不予否定。很显然,这样的社会理想虽符合孔子对弟子们往日的教导,但并不是孔子心目中人生的终极状态。只有在曾皙描述完他颇具人生审美化效果的志趣后,孔子才“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徐复观看来,曾皙和孔子之“言志”,都达到了仁的道德精神与乐的审美精神相融合的至高人生境界。根据徐复观的理解,孔子的这次教育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审美教育案例,通过曾皙的言行和对此的肯定来向其学生施以审美人格的濡染与熏陶。在此孔子并没有向任何一个学生灌输什么理念,整体的教学氛围也极为平等融洽。尤可注意的是曾皙对孔子的回应,没有立即以语言作答,而是“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曾皙在老师面前并不唯唯诺诺,而是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同时我们发现曾皙是以感性的音乐作导引,然后才开始用语言来描绘他心目中至乐的人生审美境界,并且这种描绘亦非抽象语言的概括,而是形象化的对艺术人生的审美描摹。朱熹曾高度评价曾皙的这一理想境界,谓其“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朱说不仅点出了曾皙之志意在言外的艺术旨趣,还把这一境界与孟子“上下与天地同流”的人生理想联系起来。这就提醒我们,曾皙和孔子所畅想的人生境界其实和孟子的“上下与天地同流”之境一样,乃是将“心源”“扩而充之”的结果;此外,作为学生的曾皙能达到与孔子相似的 精神境界,亦为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说作了注脚——可见孟子的心性论美育思想与孔子的美育实践确是一脉相承的。(摘编自徐承《中国美育传统中的准“民主”经验》)材料二:《论语》中所叙述的师生对话,从形式上来看是以孔子的话语为核心,但是孔子并不希望学生因自己年长、学识更渊博等而不敢言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孔子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即便弟子的发言和他的想法相差甚远,孔子也只是坦然“哂之(微笑)”,并不急于反对和纠正。对于那些不敢或不愿发言的学生,孔子也积极鼓励之。“‘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我和他们三人的志向不同)。’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同时,师生之间的对话也往往是由学生的主动提问而启动的,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学生提问有100多次,有“季康子问政”“子贡问友”“叶公问政”“宪问耻”“樊迟问仁”“子路问成人”“子路问君子”等等,且孔子对学生的提问常有表扬与鼓励,如“大哉问”(《论语·八价》)、“善哉问”(《论语·颜渊》)等等。孔子对学生的提问也未必会直接作答,而是从学生的问题中牵引出更多的问题,请学生自己思考后作答,随后再进行回应。如子张曾问孔子:“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孔子反问:“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回答道:“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孔子则指出:“是闻也,非达也。”而后对“达”和“闻”的内涵及其区别进行了点拨(《论语·颜渊》)。在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学生质疑孔子观点、与孔子争论的情形时有存在。子路是提出疑问最多的学生,如《论语·子路》中就曾提到,子路问:“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的回答是:“必也正名乎!”子路随后提出疑问:“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尽管子路经常挑战孔子权威,但孔子并未因此厌弃子路,反而多有肯定与赞许之时,甚至将他置于与颜回同样的地位。如《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记载,“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断也)予。’”可见孔子对子路之珍爱。在所有弟子中,孔子最喜欢颜回,但孔子对颜回凡事都以他的话马首是瞻、从不当面提出不同意见的做法也是不满的,“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论语·为政》);只有在得知颜回私下里会进行反思、表达个人意见时,孔子才表达出肯定之意,“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摘编自高振宇《儿童哲学探究团体的重构与创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人往往认为儒家教育教学生硬死板,而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代表的孔子教育实践的常态,可能会稍稍改变人们的成见。B.孔子对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社会理想不置可否,说明这些社会理想没有触动孔子的内心,不符合 其心目中人生的终极状态。C.孔子积极鼓励曾皙回答问题,而曾皙的回应有两大特点:一是不卑不亢、彰显个性;二是用形象的语言对艺术人生进行审美描摹。D.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常由学生先主动提问,孔子对此加以赞赏,并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最后全部回应。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孔子对学生的鼓励引导,都旨在表明孔子平等的教育观念。B.曾皙以音乐作导引,用语言形象地描绘心中至乐的人生审美境界,得到朱熹的高度评价。C.因为子路经常挑战孔子权威,所以孔子对其多有肯定赞许,甚至将他与颜回同等看待。D.孔子不满学生对他从不质疑,可见孔子在意的不是自己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思考与收获。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当仁不让于师。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夫子循循然善诱人。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作者为什么认为“孟子的心性论美育思想与孔子的美育实践确是一脉相承的”?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5.下面是一节语文课中出现的小插曲,请结合材料一、二,对老师的教育特点加以分析。同学王云读课文时错把“还有后来人"读成了“还有后人来",大家哄笑不止。老师从容不迫地问:“同学们,你们笑什么?王云的意思没有表达错啊。"有的同学说:“是啊,一个是说还有人来接班,一个是说还有接班人。”老师说:“说得很好啊。如果王云愿意再朗读一遍,读出来的效果肯定会更好。”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王云也情绪激昂地朗读起来。【答案】1.D2.C3.B4.①曾皙、孔子所畅想的人生境界与孟子所追求的“上下与天地同流”的人生境界是相似的。②曾皙能达到与孔子相似的精神境界这一事例(实践),是对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的证明。5.①老师创设了一种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内心消除了负担。②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是刻板说教、强制灌输,而是相机引导、适时点拨。③老师对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④老师能够很好地结合学生的表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D.“启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最后全部回应”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首段,“而是从学生的问题 中牵引出更多的问题”是孔子的行为,后面所举的例子“孔子反问:‘何哉,尔所谓达者?’”也是孔子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进行追问,所以“启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说法有误;另外,对于学生的问题,孔子是否“最后全部回应”,从原文无法得出结论。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C.“因为……所以……”错误,强加因果,材料二第二段只说“尽管子路经常挑战孔子权威,但孔子并未因此厌弃子路,反而多有肯定与赞许之时,甚至将他置于与颜回同样的地位”。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A.意思是“面对合乎道义的事,要抢着去做,即使老师在一边也不必谦让”,这与材料二第一段“孔子并不希望学生因自己年长、学识更渊博等而不敢言语”内涵一致。B.意思是“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材料二未提及此观点。C.意思是“孔子善于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这与材料二第一段中孔子不断鼓励曾皙回答、“从学生的问题中牵引出更多的问题”内涵一致。D.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材料二第一段中孔子对学生的提问会“从学生的问题中牵引出更多的问题,请学生自己思考后作答,随后再进行回应”便是孔子“启发”学生的过程,而不是直接灌输答案。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分析为什么“孟子的心性论美育思想与孔子的美育实践确是一脉相承的”,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孟子的心性论美育思想”“孔子的美育实践”的相似之处。由“朱熹曾高度评价曾皙的这一理想境界,谓其‘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朱说不仅点出了曾皙之志意在言外的艺术旨趣,还把这一境界与孟子‘上下与天地同流’的人生理想联系起来。这就提醒我们,曾皙和孔子所畅想的人生境界其实和孟子的‘上下与天地同流’之境一样,乃是将‘心源’‘扩而充之’的结果”可知,曾皙、孔子所畅想的人生境界与孟子所追求的“上下与天地同流”的人生境界是相似的。由“此外,作为学生的曾皙能达到与孔子相似的精神境界,亦为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说作了注脚——可见孟子的心性论美育思想与孔子的美育实践确是一脉相承的”可知,曾皙与孔子的精神境界,是对孟 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的证明。【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题干要求学生分析老师的教育特点,需要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筛选出孔子的教育方式和特点,加以比较,进行分析。由“在此孔子并没有向任何一个学生灌输什么理念,整体的教学氛围也极为平等融洽。”“孔子并没有要求学生以他的理想为人生理想,而是让学生畅谈各自的志向”可知,孔子创设了一种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畅谈志向。题干中,面对王云的错误和学生的哄笑,老师同样让学生畅所欲言,因此,老师创设了一种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内心消除了负担。由“对于子路、冉有、公西华或为政或司礼的社会理想,孔子既不加赞许,也不予否定”“只有在曾皙描述完他颇具人生审美化效果的志趣后,孔子才‘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可知,孔子没有空洞、刻板说教,强制灌输;题干中“说得很好啊。如果王云愿意再朗读一遍,读出来的效果肯定会更好。”该老师同样是相机引导、适时点拨。由“孔子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即便弟子的发言和他的想法相差甚远,孔子也只是坦然‘哂之(微笑)’,并不急于反对和纠正。对于那些不敢或不愿发言的学生,孔子也积极鼓励之”可知,孔子注重鼓励学生;面对学生的失误,老师没有严肃批评,而是说“说得很好啊。如果王云愿意再朗读一遍,读出来的效果肯定会更好。”可见,其是以表扬、鼓励为主,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孔子对学生的提问也未必会直接作答,而是从学生的问题中牵引出更多的问题,请学生自己思考后作答,随后再进行回应”可知,孔子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题干中老师也是如此,让学生思考王云的意思到底有没有表达错误,因此,老师能够很好地结合学生的表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龙须沟》①第三幕第二场(节选)老舍时间一九五〇年夏末。龙须沟的新沟落成,修了马路。地点同第一幕小杂院。布景杂院已经十分清洁,破墙修补好了,垃圾清除净尽了,花架子上爬满了红的紫的牵牛花。赵老的门前,水缸上,摆着鲜花。丁四的窗下也添了一口新缸。满院子被阳光照耀着。【幕启:王大妈正坐在自己门前一个小板凳上,给二春缝着花布短褂,地上摆着一个针线笸箩。四嫂从屋里出来,端详自己的打扮,特别是自己的新鞋新袜子。】大妈(看四嫂出来,向她发牢骚)四嫂哇!您看二春这个丫头,今儿个也不知又上哪儿疯去了!我 这儿给她赶件小褂,连穿上试试的工夫都抓不着她!四嫂她忙啊!今天咱们门口的暗沟完工,也不是要开什么大会,就是办喜事的意思。她说啦,您、我、娘子都得去;要不怎么我换上新鞋新袜子呢!您看,这双鞋还真抱脚儿,肥瘦儿都合适!大妈我可不去开会!人家说什么,我老听不懂。四嫂也没什么难懂的。反正说的都离不开修沟,修沟反正是好事,好事反正就得拍巴掌,拍巴掌反正不会有错儿,是不是?老太太!大妈哼,你也跟二春差不多了,为修沟的事,一天到晚乐得并不上嘴儿!四嫂是值得乐嘛!您看,以前大伙儿劝丁四找点正事做,谁也劝不动他。一修沟,好,沟把他劝动了!大妈臭沟几儿个跟他说话来着?四嫂比方说呀,这是个比方,沟仿佛老在那儿说:我臭,你敢把我怎样了?我淹死你的孩子,你敢把我怎样了?政府一修沟啊,丁四可仿佛也说了话:你臭,你淹死我的孩子?我填平了你个兔崽子!就是这么一回事。【娘子提着篮子回来。】四嫂娘子,怎这么早就收了?娘子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喝,四嫂子,您都打扮好了?我也得换上件干净大褂儿。这,好比说,就是给龙须沟作生日;新沟完了工,老沟玩了完!大妈什么事儿呀,都是眼见为真;老沟还敞着盖儿,没填上哪!娘子那还能不填上吗?留着它干什么呀?老太太,对街面儿上的事您太不积极啦!大妈什么鸡极鸭极的,反正我沉得住气,不乱捧场,不多招事。四嫂我知道您为什么老不高兴,就是为二姑娘的婚事。您心里有这点委屈别扭,就看什么也不顺眼,是吧?大妈按说,我不应当因为自己的别扭,就拦住你们的高兴!是啊,你们应该高兴。你就说,连疯哥都有了事作,谁想得到啊!娘子大妈,您别提疯子,他要把我气死!大妈怎么?四嫂怎么?娘子自从他得着这点美差,看自来水,夜里他不定叫醒我多少遍。一会儿,娘子,鸡还没打鸣儿哪?大妈他可真积极呀!娘子待一会儿,娘子,还没天亮哪?这家伙,看看自来水,倒仿佛作了军机大臣,唯恐怕误了上朝!四嫂娘子,可也别说,他要不是一个心眼,说干就真干,为什么单派他看自来水呢? 娘子是呀,无论怎么说吧,他总算有了点事作;好歹的大伙儿不再说他是废物点心,我的心里总痛快点儿!要是夜里他不闹,不就更好了吗?四嫂哪能那么十全十美呢?这就不错!我的那口子不也是那样吗?在外边,人家不再喊他丁四,都称呼他丁师傅;你看,他乐得并不上嘴儿;回到家来,吹胡子瞪眼睛的,瞧他那个劲儿!娘子可也别说呀,他这路工人可有活儿干啦!净说咱们这一带,到永定门去的大沟,东晓市的大沟,就还够作好几个月的。共产党啊,是真行!听说,三海、后海、什刹海,连九城的护城河,都给挖啊!还垒上石头坝。以后还要挨着班儿地修马路呢。四哥还愁没事儿作?二嘎子更有出息啦,进工厂当小工子,还外带着念书,赶明儿要是好好的干,说不定长大了还当厂长呢!四嫂唉!慢慢地熬着吧,横是离好日子不远啦!哟!二嘎子那件小褂儿还没上领子呢!(进屋取活计)【程疯子自外面唱着走来。】疯子我的水,甜又美,喝下去肚子不闹鬼。娘子瞧这个疯劲儿!大妈!您坐着,我进去换衣裳去啦。(下)疯子(进来,还唱)沏茶喝,甜又香,不象先前沏出茶来稠嘟嘟的象面汤。洗衣裳,跟洗脸,滑滑溜溜又省胰子又省碱。四嫂(取了活计出来,缝着衣服)疯哥,你不看着水,干吗回来啦?疯子大妈、四嫂,我回来研究那段数来宝,好到大会去唱!二嘎子替我看着水呢。四嫂哼,你们这一对儿够多么漂亮啊!疯子四嫂,别小看我们俩,坐在一块儿我们就讨论问题!四嫂就凭你们俩?疯子您听着呀!刚才,我说,二嘎子,新沟管子已经都安好,完了工啦;上面修成了一条平平正正的马路。二嘎子说,赶明儿个,旧沟又咵喳咵喳地一填,又修成一条马路。我就说,咱们房前房后,就有两条马路,马路都修好,该怎么办了?二嘎子真聪明;他说,该种树!我说,种柳树,垂杨树,多么美呀!二嘎子说,呸!四嫂你看这孩子!疯子他说,得种桃树,到时候可以吃大蜜桃啊!我跟二嘎子又研究出来,咱们这儿,还得来个公园。二嘎子提议,把金鱼池改作公园,周围种上树,还有游泳池,修上几座亭子,够多么好啊!【注】①话剧《龙须沟》讲述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选部分写了大杂院里的人围绕给龙须沟“过生日”而进行的谈话及所做的种种准备工作,气氛欢乐祥和,基调欢快明朗。 B.画线句中的“反正”意为“无论如何”,语气肯定;四嫂连用四个“反正”,说明她的语言缺乏逻辑支撑,没有文化,又表现出她真诚的喜悦。C.节选部分的语言生活气息浓郁,地方色彩鲜明,同时不失风趣幽默,如“这双鞋还真抱脚儿”“什么鸡极鸭极的”等。D.二春、丁四、二嘎子等人在节选部分并未直接出场,作者通过几个女人的闲聊,侧面烘托了他们为龙须沟忙前忙后的形象。7.关于话剧节选部分矛盾冲突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淹死我孩子”“先前沏出茶来稠嘟嘟的象面汤”说明人与旧沟之间存在矛盾冲突。B.“共产党啊,是真行”让人联想到旧社会统治者的无能,说明深层矛盾是不同阶层的矛盾。C.王大妈与王二春,丁四嫂与丁四也存在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属于人民群众内部的冲突。D.作者从不同视点、角度和层次设置多种多样的矛盾,引导读者全景式地观照、思索社会生活。8.话剧开头介绍布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请结合话剧节选部分,从内容、语言两个方面,谈谈你对“人民性”的理解。【答案】6.B7.C8.①开头的布景描绘了龙须沟完工后焕然一新且富有生机的小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②开头的布景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暗示(侧面反映出)院中人们的生活面貌、精神状态已发生了巨大变化。③小院环境象征龙须沟乃至新中国的新面貌,布景介绍使读者能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貌。9.①内容方面,节选部分关注的是普通百姓的民生需求和生活变化,反映的是新社会人民扬眉吐气的时代风貌,赞扬的是人民在新时代的价值与贡献。②语言方面,采用的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结合的形式,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又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体现了普通百姓的语言特点,也易于大众接受。【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B.“说明她的语言缺乏逻辑支撑,没有文化”语义过重,并且这不是该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四嫂连用四个“反正”,主要体现出她真诚的喜悦和对修沟相关事宜的无条件支持。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话剧矛盾冲突的能力。C.“王大妈与王二春,丁四嫂与丁四也存在激烈的矛盾冲突”说法有误,话剧节选部分并未体现出其矛盾冲突之激烈。 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相关内容作用的能力。从具体内容看,“杂院已经十分清洁,破墙修补好了,垃圾清除净尽了,花架子上爬满了红的紫的牵牛花……鲜花……新缸”,开头的布景描绘了龙须沟完工后焕然一新且富有生机的小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从人物形象看,开头的布景呈现了环境的前后变化过程,杂院变得清洁、美丽、温馨、祥和,暗示院中人们的生活面貌、精神状态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从主题看,小院环境的变化是由于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带动,小院的变化象征龙须沟乃至新中国的新面貌,布景介绍使读者能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内容方面,节选部分写给老百姓修沟修路,闲人也找到了事做,关注的是普通百姓的民生需求和生活变化,反映的是新社会人民扬眉吐气的时代风貌,赞扬的是人民在新时代的价值与贡献。语言方面,采用的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结合的形式,“花架子上爬满了红的紫的牵牛花”“今儿个也不知又上哪儿疯去了”“你也跟二春差不多了”“一天到晚乐得并不上嘴儿”等类似语言是口语,“满院子被阳光照耀着”“讨论问题”等类似语言是书面语,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又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体现了普通百姓的语言特点,也易于大众接受。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材料二:项羽死,汉王即位,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邑八百户。又以将军从高祖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更赐爵列侯,与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 黥布反时,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绛侯、灌婴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帝已崩,吕后释哙,得复爵邑。孝惠六年,哙薨,谥曰武侯。(节选自《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标示出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与“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中的“因”字含义不同。B.“是日微樊哙入营谯让项羽”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微”字含义不同。C.“故其比诸将最亲”与“比及三年,可使有勇”(《论语·侍坐》)两句中的“比”字含义不同。D.“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与“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中的“属”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哙出身低微,很早就追随沛公;他随同沛公面见项羽,怒斥项羽并打消其诛杀沛公的想法,帮助沛公成功脱险。B.樊哙因立战功被加封食邑、赐侯封爵、剖符定封、升迁为左丞相;又因妻子是吕后之妹,所以他与高祖的关系非常亲密。C.高祖曾经病重,不愿见人,大臣们都不敢进宫,只有樊哙领头径直闯进去,对高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高祖改变态度。D.樊哙奉命攻打叛军时,病情危重的高祖听信别人的挑拨,对樊哙起了杀心;后樊哙得到陈平好心相救,被吕后释放,得以善终。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2)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14.材料一中“樊哙闯帐”与材料二中“樊哙闯宫”两件事,都表现了樊哙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答案】10.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11.B12.D13.1)大王今天到了,却听信小人的谗言,和沛公之间有了嫌隙,臣担心天下会因此瓦解,天下人心中会对大王您产生怀疑。 (2)当初陛下带领我们在沛县丰邑起兵,平定天下,多么雄壮啊!14.①勇气非凡。②善于辞令(能言善辩、直言敢谏)。③忠诚为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过了十几天,樊哙竟然推开宫门径直闯进去,大臣们跟随着他。皇上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十余日”作时间状语,与主语“哙”之间应该停顿;“大臣随之”的主语由“哙”换为“大臣”,“大臣”前需停顿;“上独枕一宦者卧”的主语又换为“上”,“上”指皇上,“上”之前需要停顿。因此,断句为: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通过、经由。/于是、就。句意:沛公带着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来见项羽。/如果没有固定的资产,就不会有安稳的心。B.“含义不同”错误。两句中的“微”字含义相同,都是“如果没有”。句意:这一天如果不是樊哙闯入营帐责备项羽。/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C.比较。/等到。句意:因此他比其他将领跟皇上更亲近。/等到三年之后,可以让它的(百姓)勇敢起来。D.两句中的“属”字含义相同,都是“这类人”。句意:樊哙就会用兵力把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等人全部杀光。/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后樊哙得到陈平好心相救”错误,依据“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可知陈平并没有杀樊哙,而是把他押送到长安,并非出于好心。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隙”,嫌隙;“解”,瓦解。 (2)“起丰沛”,省略句,在沛县丰邑起兵;“定”,平定;“何其”,多么。【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①依据“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绛侯、灌婴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可知他勇气非凡。②依据“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可知他善于辞令(能言善辩、直言敢谏)。③依据“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可知他忠诚为主。参考译文:材料一:樊哙是沛县的人。以杀狗为职业,高祖做沛公时,让樊哙做他的舍人。项羽在戏下,想要攻打沛公。沛公带着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来见项羽,告诉项羽没有闭关的事情。喝酒到中间的时候,亚父谋划想要杀掉沛公。樊哙守在营账外,听说情况危急,就持着铁盾进入营帐。项羽说:“壮士。”于是赏赐给樊哙卮酒彘肩。樊哙饮酒之后,拔剑切肉吃,全吃完了。项羽说:“能再喝洒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推辞,难道只怕一杯酒吗!沛公先入关稳定咸阳,在霸上暴露军队,就是为了等待大王。大王今天到了,却听信小人的谗言,和沛公之间有了嫌隙,臣担心天下民心涣散,不再信任大王。”项羽于是就作罢,不再有诛杀刘邦的想法。这一天如果不是樊哙闯入营帐责备项羽,沛公的事业几乎失败了。材料二:项羽死后,汉王做皇帝,因为樊哙作战有功,加封食邑八百户。樊哙又以将军的身份跟随汉高祖平定燕王臧荼反叛、楚王韩信谋反。汉高祖改赐樊哙列侯爵位,并剖符定封,世代相传,赐给舞阳作食邑,升迁为左丞相。樊哙娶吕后的妹妹吕媭为妻,因此他比其他将领跟皇上更亲近。先前黥布反叛时,汉高祖曾病得很厉害,不愿见人,住在内宫,命令门卫不得让大臣们进去。大臣绛侯、灌婴等没人敢进去。过了十几天,樊哙竟然推开宫门径直闯进去,大臣们跟随着他。皇上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樊哙等看见皇上,流着泪说:“当初陛下带领我们在沛县丰邑起兵,平定天下,何等雄壮啊!如今天下已经安定,又是何等疲惫啊!再说陛下病势严重,大臣震惊恐惧,陛下不召见我们商议国事,难道只是跟一个宦官诀别吗?况且陛下难道没看到赵高的事情吗?”高祖笑着起身。后来卢绾反叛,高祖派樊哙以相国身份攻打燕国。这时,高祖病得很厉害,有人诽谤樊哙勾结吕氏,说皇上一旦逝世,樊哙就会用兵力把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等人全部杀光。汉高祖听到这些话大为生气,就派陈平乘车送周勃代替樊哙统率军队,并将樊哙就地斩首。陈平畏惧吕后,逮捕樊哙 来到长安。到达时高祖已经逝世,吕后释放樊哙,给他恢复爵位和食邑。孝惠帝继位第六年,樊哙去世,谥号为武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南吕】四块玉·闲适①(二首)关汉卿其一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其三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②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注】①《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以上选的是第一首和第三首。②槐阴午梦:指“南柯梦”。据唐人传奇《南柯太守传》载,书生淳于梦醉卧于槐荫下,梦见自己成为大槐安国的附马,任南柯郡太守,享受荣华富贵,显赫一时;醒来后才发现大槐安国就是槐树上的大蚂蚁洞,南柯郡就是槐树最南枝上的小蚂蚁洞。15.下列对两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元曲的诗眼均为“闲快活”,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远离红尘的闲适愉悦。B.第一首开头六句整散结合,采用比兴手法描写作者六种不同的生活状态。C.第二首开头说要收住如猿马般奔腾躁动的心,表达了作者告别利名场的决心。D.两首小令均口语入曲,语言通俗且用词精准,如“就”字表现出随遇而安之态。16.“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与“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都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二者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异同?【答案】15.B16.同:都运用了典故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槐阴午梦谁惊破”化用“南柯梦”的典故,表现了名利的短暂虚幻;“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运用恶人盗跖、贤人颜渊的典故,批判天地的颠倒是非。异:“红尘恶风波”运用比喻,将“红尘俗世的险恶”比作“险恶的风波”,生动含蓄;“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运用对比,通过善恶报应的不同来突出天地的糊涂不公。(意思对即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曲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采用比兴手法”错误,作者从行、坐、饮、餐、歌、卧等日常生活中体悟出了“适意”“安心”,觉得“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采用的应是“赋”,即铺叙手法。 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修辞手法的能力。同:都运用了典故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槐阴午梦谁惊破”,大白天南柯梦几人惊醒过。此句化用“南柯梦”的典故,表现了名利的短暂虚幻;“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可怎么混淆颠倒盗跖与颜渊。运用恶人盗跖、贤人颜渊的典故,批判天地的颠倒是非。异:“跳出红尘恶风波”,跳出那人心险恶的红尘风波。此句运用比喻,将“红尘俗世的险恶”比作“险恶的风波”,生动而又含蓄;“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行善的受贫穷又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寿又延。运用对比,通过善恶报应的不同来突出天地的糊涂不公。(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杜牧用反问句来批判秦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当谈到自己的理想时,子路认为自己面对千乘之国,通过三年的努力可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常借月亮来绘景叙事、表达情思、彰显哲理,唐宋诗词中有许多这样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奈何取之尽锱铢②.用之如泥沙③.可使有勇④.且知方也⑤.人有悲欢离合⑥.月有阴晴圆缺(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锱”“铢”“剡”“尊”“酹”。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 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因此,我不想让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和质疑。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18.下面是对屠呦呦诺贝尔奖获奖感言的分析,请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屠呦呦认为自己是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奖,说明她不是一个______的人。她不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反映了她______的人格特质。屠呦呦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以另一种方式守望中国中医事业,表现出她对事业的______。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所使用的比喻很新颖,请分析这个比喻的新颖之处。【答案】18.①.居功自傲;②.志存高远;③.忠贞不渝;19.诺贝尔奖对于我已经没有多大的价值,我不希望它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困扰和质疑,这些困扰和质疑将是巨大的。20.①屠呦呦选择的喻体是青蒿而非常见的梅、兰、竹、菊等植物,通过青蒿准确地表现出自己的职业特征(准确地反映出自己的事业和青蒿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②将青蒿分解成蒿叶、蒿花、蒿茎等不同部位并分别把它们作为喻体,对应人的不同精神品质,新颖贴切。【解析】【18题详解】第一空:根据前文“认为自己是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奖”“她不是一个”可知,该处应填写与不自己占有功劳,不因此而骄傲等意思的成语,故可填“居功自傲”。居功自傲: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第二空:根据前文“她不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和“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可知,此 处强调屠呦呦有远大的理想,故可填“志存高远”。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第三空:前文写屠呦呦希望将“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以另一种方式守望中国中医事业”可知,这里应体现屠呦呦对中国医学的重视、忠诚和热爱,故可填“忠贞不渝”。忠贞不渝:忠诚坚定,永不改变。【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技巧:一提,提取主干: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独立成句。二分,切分枝叶:由大到小切分修饰成分,独立成句。三调,分层调整首先提取句子主干,找出句子的主谓宾:我不想让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困扰和质疑。然后将定语加上主语,变成短句。“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改为:诺贝尔奖对于我已经没有多大的价值。因为题干要求改成三个句子,因此将“巨大”改成一个短句。“巨大”的主语是“困扰和质疑”,应将其改为:这些困扰和质疑将是巨大的。最后按照逻辑顺序将其排序。故原句改为:诺贝尔奖对于我已经没有多大的价值,我不希望它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困扰和质疑,这些困扰和质疑将是巨大的。【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屠呦呦的一生与青蒿有着很深的联系,故她用青蒿为喻体,青蒿也能准确的反映出屠呦呦的精神品格。将青蒿的各部分分开表述,体现出她对于青蒿的理解和赞美。“蒿叶”不言不语,衬托“蒿花”,体现屠呦呦内心的宁静;“蒿花”不与它花争艳,恬淡自如,体现屠呦呦的淡泊名利;“蒿茎”不弯曲的特点,体现屠呦呦的正直。屠呦呦另辟蹊径地用青蒿作喻,显得新颖,也与其对应的品质吻合贴切。(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①,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色的寓居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②,构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饰,都构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个性。北京规范的四合院通常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大门辟于院子东南角“巽”位。四合院中心是院子,院子宽敞,院子中栽树栽花,备缸养殖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大家穿行、采光、通风、纳凉、歇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小四合院通常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卧砖到顶,起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辈,后辈居厢房,③,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院内铺砖墁甬道,衔接各处房门,各 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侧贴有对联。四合院的雕饰图画以各种吉利图画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福禄寿喜”等等,展现了老北京人对美好日子的向往。21.下列对这段说明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说明文字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B.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下文的作用。C.这段说明文介绍了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及其文化内涵。D.“通常”“均”“为主”等词语体现了用语的平实严谨。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A22.①逐步地完善②四面房子围在一起③祖辈居北房/正房【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A.“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错误,本文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福禄寿喜’等等”,并未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方法。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景补写的能力。第一处:由前文“经金、元,至明、清”“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色的寓居形式”可知,该处强调四合院发展和完善,应填写“逐步地完善”一类的句子。第二处:由前文“‘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可知,该处应解释“合”字,根据后文“构成一个‘口’字形”可知,该处应答出四方形成“口”字形方法、原因。故填写“四面房子围在一起”一类的句子。第三处:该处应与前一句“后辈居厢房”对应,由“可居一家三辈”可知,该处应为“长辈”,由后文“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可知,长辈应居住在北房。故填写“祖辈居北房/正房”一类的句子。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我们自豪地回顾数百年来,传播科技如何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的时候,忧虑同样也相伴着。一旦这些不断更新的传播科技成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我们便可能成为新的传播科技的奴隶。比如有人痴迷于电视、网络、手机、短视频等而荒废了工作生活;有人被不断推送的相似信息包围,身处“信息茧房”而不自知;有人遇到问题就找“度娘”,弱化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有人表达心情时只会用表情包而丧失了组织语言的能力……人们创造了新的传播科技,但会不会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异化?如何正确处理传播科技与人类的关系?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思考。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讲述故事或发表议论,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反映的是传播科技对人的影响,主要谈的是对传播科技负面影响的担忧。材料列举了种种现象,意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我们可能成为新的传播科技的奴隶”与“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异化”的内涵,降低写作难度,同时引导学生展开广泛联想,打开写作思路。应该说,材料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最后的两个问题,一是引导学生思考人们是否会被异化,一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被异化。写作时最好两方面都能考虑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不可只大谈被异化的种种现象,一味哀叹而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析过程要体现思辨性。所以,行文过程中,可以先肯定传播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正面作用;然后,联系生活实际,重点谈由于对传播科技的不合理运用,让人类反而被自己创造出的科技异化,即指出其负面作用;接下来,可以谈怎么避免此类问题:增强自控能力,增强对技术的监管,技术研发人员要有社会责任感。立意:1.传播科技使生活便捷,但不可对其过于依赖。2.利用传播科技而不失底线,才能做它的主人。3.不要让传播科技束缚自主飞翔的翅膀。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02 01:50:01 页数:19
价格:¥2 大小:50.9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