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2-2023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清人笪重光《画筌》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人邹一桂《小山画谱》说:“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这些话也是对于虚实结合的很好说明。艺术通过逼真的形象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即用可以描写的东西表达出不可以描写的东西。我们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三岔口》这出京戏,并不熄掉灯光,但夜还是存在的。这里夜并非真实的夜,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心中引起虚构的黑夜,是情感思想中的黑夜。这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梁祝相送》可以不用布景,而凭着演员的歌唱、谈话、姿态表现出四周各种多变的景致。这景致在物理学上不存在,在艺术上却是存在的,这是“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不但表现出景物,更重要的结合着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因此就不是照相的真实,而是挖掘得很深的核心的真实。这又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五句堆满了形象,非常“实”,是“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工笔画。后二句是白描,是不可捉摸的笑,是空灵,是“虚”。这二句不用比喻的白描,使前面五句形象活动起来了。没有这二句,前面五句可以使人感到是一个庙里的观音菩萨像。有了这二句,就完成了一个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人形象。近人王蕴章《燃脂余韵》载:“女士林韫林,福建莆田人,暮春济宁(山东)道上得诗云:‘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有依此绘一便面(扇面)者,韫林曰:画固好,但添个黄鹂,便失我言外之情矣。”在这里,诗的末二句是由景物所生起之“情思”,得此二句遂 能化景物为情思,完成诗境,亦即画境进入诗境。诗境不能完全画出来,此乃诗与画的区别所在。画实而诗为画中之虚。以上所说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在实质上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问题。艺术是一种创造,所以要化实为虚,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清代画家方士庶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这就是说,艺术家创造的境界尽管也取之于造化自然,但他在笔墨之间表现了山苍木秀、水活石润,是在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世界上所没有的新美、新境界。凡真正的艺术家都要做到这一点,虽然规模大小不同,但都要有新的东西,他的作品才能丰富世界,才有价值,才能流传。(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材料二: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虚实”说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由于切入角度和论证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与界定也有所不同。诸如:“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形象是实,引起读者的联想是虚;由形象而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结合。”“强烈的感情直抒是‘实’写,意象暗示是‘虚’写。”笔者认为,古典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事件为实,所表达的情感、理念为虚,二者相融合而形成的意象境界即为诗歌创作中的“虚实相生”。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景”与“情”是诗歌艺术生成的“二原质”。诗歌意境的产生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情”与“景”、“虚”与“实”从表层共存到内层交流再到深层融化的过程。大凡成功的诗作,往往是情景相融、虚实相间的,既能把一幅幅鲜明、具体、逼真的画面献诸读者的视听觉,又能将朦胧、抽象、丰富的底蕴留给读者想象,诱发读者创造性的阅读。情与景、虚与实两者在诗的生成过程中密切相连。然而,比较而言,二者中“情”为主,“景”为从,“实”是基础,“虚”是重心。诗歌的艺术魅力与价值不在于实像本身,而在于蕴含其中的内在价值。清代诗论家翁方纲说:“唐诗妙处在虚处。”中国古代的诗论家认为诗之所以成诗,就在其诗作的空灵性,在其虚处,在于光明莹洁的空旷境象中,吐露着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无限的生命光辉。以“实”为依托,注重从“实处”入手,向“虚处”生发,并力图超越“实”的范畴,导向“虚”的领域,以有限的“实”,表现无限的“虚”,这就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构思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特色。(摘编自涂承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虚实相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祝相送》可凭演员的歌唱、谈话、姿态等展现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景致,这即是以实为虚,化实为虚。B.有人根据林韫林的诗句绘了一幅扇面,林韫林认为他不该真的在扇面上画出黄鹂,如此反倒失去了诗境。 C.由于切入角度、论证背景不同,虚可以是读者的联想,也可以是意象的暗示,还可以是表达的情感、理念。D.古典诗歌创作者认为诗之所以为诗就在于诗作的空灵性,所以他们力图以有限的“实”表现无限的“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虽简练朴素,却使得前面五句所描绘的形象活动了起来。B.艺术家的创作不能脱离造化自然,但若能展现出新美、新境界,其作品就得以流传。C.诗境产生时情与景、虚与实紧密相连,它们从表层共存到内层交流,最后深层融化。D.材料一、二运用引证法使论证深刻透彻;材料一运用例证法使论证具体充实。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化景物为情思”的一项是()A.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C.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脉络。5.请结合材料,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这首诗。书事①王维轻阴阁②小雨,深院昼慵③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注]①书事:书写眼前所见的事物。②阁:通“搁”,阻止,延滞。③慵:懒。【答案】1.D2.B3.A4.①材料一首先提出艺术创作中化景物为情思的论题,然后从戏剧、诗歌、绘画等方面举例分析,最后总结艺术创作要做到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②材料二首先介绍对“虚”“实”内涵的不同理解,然后指出诗歌意境的产生是“虚”“实”相生的过程,最后点明我国古典诗歌创作构思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特色是虚实相生。5.①前三句写眼前实景: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虽是白昼,诗人还是懒得去开院门,在院里坐下观看青苔。最后一句化景物为情思,虚写诗人的幻觉:那青翠的颜色简直要染到人的衣服上来。②诗歌化实为虚,虚实相生,通过雨后深院地碧苔青的实景,巧妙表达了诗人欣喜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创造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命活力的妙境,令人回味无穷。【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古典诗歌创作者认为诗之所以为诗就在于诗作的空灵性”错误。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的诗论家认为诗之所以成诗,就在其诗作的空灵性”可知,是“中国古代的诗论家”的看法,选项张冠李戴。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但若能展现出新美、新境界,其作品就得以流传”错误。根据材料一“但都要有新的东西,他的作品才能丰富世界,才有价值,才能流传”可知,选项错把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物化为一江向东流的春水,将多而不绝的愁思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是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首先提出艺术创作中化景物为情思的论题,然后“我们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三岔口》这出京戏,并不熄掉灯光,但夜还是存在的”“《诗经·硕人》……”“近人王蕴章《燃脂余韵》载……”从戏剧、诗歌、绘画等方面举例分析,最后“以上所说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在实质上就是一个艺术创造的问题”总结艺术创作要做到化景物为情思,虚实结合。材料二,第一段“‘虚实’说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由于切入角度和论证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与界定也有所不同”首先介绍“虚”“实”内涵的不同理解,然后“笔者认为,古典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事件为实,所表达的情感、理念为虚,二者相融合而形成的意象境界即为诗歌创作中的‘虚实相生’”指出诗歌意境的产生是“虚”“实”相生的过程,最后“以‘实’为依托,注重从‘实处’入手,向‘虚处’生发……这就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构思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特色”点明我国古典诗歌创作构思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特色是虚实相生。【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首先了解材料中关于虚实结合的分析: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古典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事件为实,所表达的情感、理念为虚,二者相融合而形成的意象境界即为诗歌创作中的“虚实相生”。“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他不是到外面去散心。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坐看苍苔色”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前三句写眼前实景,通过苍苔翠色,反衬出自己空寂的心境。“欲上人衣来”变平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那青苔太绿了,诗人竟然产生幻觉,觉得那青翠染湿了自己的衣服。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欲上人衣来”这一传神之笔,化实为虚,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青苔本是静景,它本不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全诗通过雨后深院地碧苔青的实景,表达了诗人欣喜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求婚(节选)[俄国]契诃夫人物:丘布考夫——一位地主。娜塔里雅——丘布考夫的女儿,二十五岁。劳莫夫——-丘布考夫的邻居,体形宽大。独幕景:丘布考夫家的客厅。(劳莫夫进来,穿着礼服,戴着白手套。丘布考夫站起欢迎他。)丘布考夫:我亲爱的人,我看见谁啦!(紧握他的手)简直意想不到……劳莫夫:谢谢你。你这一向可好?丘布考夫:我的天使,你今天打扮得像做客,我的宝贝人儿,你出门到什么地方去?劳莫夫:不是的,我就是来看看你,尊敬的史杰潘诺维奇。丘布考夫:我的贵重人儿,你为什么穿晚礼服?劳莫夫:尊敬的史杰潘诺维奇,我来有事求你。我先喝点儿水。[饮水。]丘布考夫:(旁白)他借钱来了!一个子也不给!(高声)我的漂亮人儿,是什么事?劳莫夫:你看……我心乱得不得了……总之,只有你能够帮我的忙,虽说我不配……丘布考夫:噢,亲爱的,你就别兜圈子啦! 劳莫夫:……事情是,我来请求你的女儿,娜塔里雅,嫁给我。丘布考夫:(大喜)好啊!再说一遍——我还没有听全!劳莫夫:我有幸请求……丘布考夫:(打断)我亲爱的人……我真喜欢。(拥吻劳莫夫)我盼了好久了,我一直就这么巴望。(流下一滴泪)我的天使,我一向就爱你,好像你是我的儿子。……我去喊娜塔里雅来。劳莫夫:(大为感动)尊敬的史杰潘诺维奇,她会同意吗?丘布考夫:那,当然了,我的亲爱的……她才叫爱你;真的,她像一只春天的猫……不会让你久等的![下。]劳莫夫:……我浑身在打哆嗦,就像我要进考场考试,不过我必须下定决心。娜塔里雅是一个出名儿的女管家,不难看,也受过教育……(饮水);我不结婚也不成……我已经三十五岁了;我应当过一种安静有规律的生活……我有心跳的毛病,一受刺激就心慌……[娜塔里雅上。]娜塔里雅:好啊,是你,爸爸说:“去,那儿有个生意人来买货物。”你好啊!劳莫夫:你好啊,尊敬的娜塔里雅!娜塔里雅:你别见怪我穿围裙……我们在剥豆皮往干里晒。要不要来点儿点心?劳莫夫:(心慌意乱)不啦,谢谢你,我已经用过了。你看,尊敬的娜塔里雅……请你听我……(旁白)冷得怕人!娜塔里雅:怎么的啦?劳莫夫:我想法子把话说短。你一定知道,尊敬的娜塔里雅,我从做小孩子起,说实话,老早就有特权和你们家熟识。我过世的姨妈跟她丈夫,你知道,我承受的就是他们的财产,一向对你父亲跟你过世的母亲尊敬到了万分。劳莫夫跟丘布考夫两姓一向就友情最好。你知道,我的地跟你的地是近邻。你一定记得我的老牛草地连着你的桦木林子。娜塔里雅:对不住,你说“我的老牛草地”……那是你的吗?劳莫夫:是呀,我的。娜塔里雅:你说什么呀?老牛草地是我们的!劳莫夫:不对,我的,尊敬的娜塔里雅。娜塔里雅:你倒想想看,那多久是你的?劳莫夫:多久?打我记得的那天起就是。娜塔里雅:别瞎掰了!劳莫夫:你看文件就知道了,尊敬的娜塔里雅。你看,我姨妈的祖母拿这块草地送给你父亲的祖父的农夫永久自由使用,为了报答她的好意,他们帮她做砖。使用了四十年,成了习惯,当做他们自己的 了……娜塔里雅:不对,我的曾祖父一直认为他们的田地打烧塘往外伸——牛草地是我们的。劳莫夫:我有文件给你看!娜塔里雅:那块地我们有了快三百年了!这些草地我一点儿看不上眼,或许值三百卢布,不过我受不了不公道。劳莫夫:娜塔里雅,你高兴的话,我送你。娜塔里雅:我可以送你,因为那是我的!我们总以为你是一个好邻居:去年我们借你我们的打麦机,虽说那么一来,我们自己不得不延到十一月打麦子;可是你现在对我们的行为,就像我们是吉卜赛。劳莫夫:那么,你认为我霸占了你家的地?……(迅速走向水瓶,饮水)娜塔里雅:我今天就叫人到草地割草去!劳莫夫:我扭掉他们的脖子![丘布考夫上。]丘布考夫:你们嚷嚷什么?娜塔里雅:爸爸,老牛草地是谁家的?丘布考夫:(向劳莫夫)亲爱的,草地是我们的!劳莫夫:你也得讲理呀!我姨妈的祖母……丘布考夫:亲爱的人,干吗那样叫唤?劳莫夫:你把我的地叫作你的,还指望我平心静气,恭恭敬敬,对你讲话!你是一个强盗!娜塔里雅:老牛草地是我们的,我不给人,不给人,不给人!劳莫夫:看好了,我告到法庭,那时候我会让你明白的!丘布考夫:法庭?你会告到法庭!你吃官司饭的!你一家子人全喜欢那个!劳莫夫:我们劳莫夫一姓全是规矩人,没有一个为了偷东西吃官司,跟你祖父一样!丘布考夫:你们姓劳莫夫的一家人害疯癫症,全家人害!娜塔里雅:全家,全家,全家!丘布考夫:你的祖父是一个酒鬼,你的小姑妈,跟一个工程师跑掉……劳莫夫:你的母亲是驼背。(捧住他的心)……我的头……救命!水!丘布考夫:你的祖父是酒鬼、赌鬼!娜塔里雅:背后说坏话,谁也比不上你的姨妈!劳莫夫:我的脚麻了……你是一个阴谋家……噢,我的心!……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前几回选举你买……我眼前冒星星……我的帽子在哪儿?娜塔里雅:下贱!不老实!卑鄙! 劳莫夫:我的帽子……我的心!……哪边是路?门在哪儿?噢!……我怕我是要死了……我的脚简直麻木不灵了……[走向门。蹒跚而下。]丘布考夫:别再踏进我的门!(1888年11月)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契诃夫的这部戏剧属于喜剧,通过对三个典型人物的描写反映出整个地主阶级的贪婪、无耻、荒唐、庸俗。B.劳莫夫想求婚,但与娜塔里雅缺乏感情基础,于是从世交切入、由远及近的拉近关系,不料弄巧成拙,引发了争吵。C.本文的舞台说明包括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的服装、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其中三次“饮水”,使人物形象更立体。D.劳莫夫对娜塔里雅开始称呼“尊敬的”,后来直呼其名。称呼的变化体现人物性格,反映心境变化,推动情节发展。7.关于文中争论草地归属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丘布考夫发现二人争吵却不阻止,可见他对女儿的婚姻并不关心。B.娜塔里雅反复说“不给人”“全家”表现她极度愤怒,失去理智。C.劳莫夫势单力孤、理屈词穷,争吵不过父女二人,只好落荒而逃。D.双方由争论最后发展到对对方族人的攻击,说明双方修养都很低。8.劳莫夫与丘布考夫父女吵起来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请谈谈你的理解。9.有人认为“笑,来自戏剧性的矛盾”。《求婚》的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也产生于一些夸张、离奇的矛盾冲突,请举例阐释《求婚》中“戏剧性的矛盾”。【答案】6.D7.C8.①丘布考夫没有把邻居来求婚的消息明确地告诉女儿,只是说“去,那儿有个生意人来买货物”,致使女儿只是把对方当作一个普通来客看待。②劳莫夫与丘布考夫父女作为地主都极度看重田产,自私、算计、贪婪、斤斤计较,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因此产生冲突是必然。③劳莫夫对娜塔里雅并没有真爱,只是觉得该结婚了,对方是还算不错的结婚对象,娜塔里雅也没有对劳莫夫表现出特殊的好感,因此互相缺乏包容与理解。9.①劳莫夫本来是来求婚,却与娜塔里雅为一块草地争吵不休,其目的与行为的矛盾冲突使人觉得夸张、违背常理,富有戏剧性。②丘布考夫称呼人时叫得非常亲热,甜蜜无比,内心却非常无情,“一个子也不借”。③劳莫夫身体宽大肥胖,但却心脏不好,脆弱异常,外形与内心的反差,使人感到滑稽可笑。④ 娜塔里雅对于草地一边说“我一点儿看不上眼”,一边极力据为己有;一边说“受不了不公道”,一边在抢夺别人的草地。【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内容和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D.“推动情节发展”理解错误,无中生有,称呼的变化没有这一作用。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C.“理屈词穷,争吵不过父女二人”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劳莫夫:……我有心跳的毛病,一受刺激就心慌……”“劳莫夫:你的母亲是驼背。(捧住他的心)……我的头……救命!水!”“劳莫夫:我的帽子……我的心!……哪边是路?门在哪儿?噢!……我怕我是要死了……我的脚简直麻木不灵了……”可知,劳莫夫心脏不好,受到刺激后身体越来越不舒服,只能先走。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①根据原文“娜塔里雅:好啊,是你,爸爸说:‘去,那儿有个生意人来买货物。’你好啊!”可知,丘布考夫没有把邻居来求婚的消息明确地告诉女儿,只是说“去,那儿有个生意人来买货物”,根据原文“娜塔里雅:你别见怪我穿围裙……我们在剥豆皮往干里晒。要不要来点儿点心?”可知,娜塔里雅只是把劳莫夫当作一个普通来客看待。②根据原文“人物:丘布考夫——一位地主。娜塔里雅——丘布考夫的女儿,二十五岁。劳莫夫——丘布考夫的邻居,体形宽大”可知,劳莫夫与丘布考夫父女都是地主身份,根据原文“你一定记得我的老牛草地连着你的桦木林子。”“娜塔里雅:对不住,你说“我的老牛草地”……那是你的吗?”“劳莫夫:是呀,我的。”“娜塔里雅:你说什么呀?老牛草地是我们的!”“劳莫夫:不对,我的,尊敬的娜塔里雅。”“丘布考夫:你们嚷嚷什么?”“娜塔里雅:爸爸,老牛草地是谁家的?”“丘布考夫:(向劳莫夫)亲爱的,草地是我们的!”可知,由于他们地主的身份,劳莫夫与丘布考夫父女都极度看重田产,自私、算计、贪婪、斤斤计较,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因此产生冲突是必然。③根据原文“劳莫夫:……我浑身在打哆嗦,就像我要进考场考试,不过我必须下定决心。娜塔里雅是一个出名儿的女管家,不难看,也受过教育……(饮水);我不结婚也不成……我已经三十五岁了”可知,劳莫夫对娜塔里雅并没有真爱,只是觉得该结婚了,对方是还算不错的结婚对象;根据“娜塔里雅:好啊,是你,爸爸说:‘去,那儿有个生意人来买货物。’你好啊!”“劳莫夫:你好啊,尊敬的娜塔里 雅!”“娜塔里雅:你别见怪我穿围裙……我们在剥豆皮往干里晒。要不要来点儿点心?”可知,娜塔里雅也没有对劳莫夫表现出特殊的好感,因此互相缺乏包容与理解,争吵是必然的。【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戏剧冲突的能力。①根据原文“劳莫夫:……事情是,我来请求你的女儿,娜塔里雅,嫁给我。”“丘布考夫:(大喜)好啊!再说一遍——我还没有听全!”“劳莫夫:我有幸请求……”可知劳莫夫本来是来求婚,“你一定记得我的老牛草地连着你的桦木林子。”“娜塔里雅:对不住,你说“我的老牛草地”……那是你的吗?”“娜塔里雅:我今天就叫人到草地割草去!”“劳莫夫:我扭掉他们的脖子!”,却与娜塔里雅为一块草地争吵不休,其目的与行为的矛盾冲突使人觉得夸张、违背常理,富有戏剧性。②根据原文“丘布考夫:我的天使,你今天打扮得像做客,我的宝贝人儿,你出门到什么地方去?”“丘布考夫:我的贵重人儿,你为什么穿晚礼服?”“劳莫夫:尊敬的史杰潘诺维奇,我来有事求你。我先喝点儿水。[饮水。]”“丘布考夫:(旁白)他借钱来了!一个子也不给!(高声)我的漂亮人儿,是什么事?”可知,丘布考夫称呼人时叫得非常亲热,甜蜜无比,内心却非常无情,“一个子也不借”。③根据原文“劳莫夫——-丘布考夫的邻居,体形宽大”“劳莫夫:……我有心跳的毛病,一受刺激就心慌……”“劳莫夫:你的母亲是驼背。(捧住他的心)……我的头……救命!水!”“劳莫夫:我的帽子……我的心!……哪边是路?门在哪儿?噢!……我怕我是要死了……我的脚简直麻木不灵了……”可知,劳莫夫身体宽大肥胖,但却心脏不好,脆弱异常,外形与内心的反差,使人感到滑稽可笑。④据原文“你一定记得我的老牛草地连着你的桦木林子。”“娜塔里雅:对不住,你说“我的老牛草地”……那是你的吗?”“劳莫夫:是呀,我的。”“娜塔里雅:你说什么呀?老牛草地是我们的!”“劳莫夫:你看文件就知道了,尊敬的娜塔里雅。你看,我姨妈的祖母拿这块草地送给你父亲的祖父的农夫永久自由使用,为了报答她的好意,他们帮她做砖。使用了四十年,成了习惯,当做他们自己的了……”“娜塔里雅:不对,我的曾祖父一直认为他们的田地打烧塘往外伸——牛草地是我们的。”“劳莫夫:我有文件给你看!”“娜塔里雅:那块地我们有了快三百年了!这些草地我一点儿看不上眼,或许值三百卢布,不过我受不了不公道”可知,娜塔里雅对于草地一边说“我一点儿看不上眼”,一边极力据为己有;一边说“受不了不公道”,一边在抢夺别人的草地,自相矛盾的言辞,使人感到滑稽可笑。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智襄子①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②。智国③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 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④,绛水可以灌平阳⑤也。絺疵⑥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①智襄子:春秋末期晋国四卿之一,智氏家族的领主。②段规:韩氏家相。③智国:智伯家臣。④安邑:魏氏都城。⑤平阳:韩氏都城。⑥絺疵:智伯谋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B.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C.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D.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版,土墙高度,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版”意思不同。B.“魏桓子御”与“以御于家邦”(《齐桓晋文之事》)中的“御”意思不同。C.骖乘,指陪乘的人。《鸿门宴》中的樊哙即担任此职务,站在车左负责警卫。D.“尽灭智氏之族”与“每至于族”(《庖丁解牛》)中的“族”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伯在宴会上戏弄韩康子、侮辱其家相,智国劝其对危机要有戒备警惕之心,他却自恃实力强大,无人匹敌,不以为意,埋下隐患。 B.韩、魏两国在外交上处于弱势,他们不敢拒绝智伯索地的要求;韩康子和魏桓子跟随智伯攻赵,看到水漫晋阳的景象,恐惧得手足失措。C.谋臣缔疵善于观察人事细节,对形势有清醒准确的判断,他提醒智伯提防韩康子和魏桓子谋反,但劝谏失败,于是他请使于齐,离开晋国。D.司马光认为智伯的灭亡是由于才与德不匹配,他根据才与德的存在状态把人分为四类,依照这个标准看,智伯虽有才华,但却是个小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2)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批评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本文中智伯作为当政者,“其言不让”的表现有哪些?【答案】10.C11.C12.B13.①韩康子、魏桓子两人就秘密与张孟谈商议,约定好行动的日子,然后便送张孟谈回城了。②才与德是不同的,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它们,一概称之为贤明,这是人们找不到贤人的原因。14.①智伯认为自己不发起灾祸,没人敢兴起灾祸,狂妄自大。②智伯水淹晋阳,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得意扬扬,无视韩康子、魏桓子的感受。【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襄子夜里派人杀死守堤官吏,决开堤口,让大水倒灌智伯军营。智伯军队为救水淹而大乱,韩、魏军从侧面攻击智伯军,赵襄子带领士兵从正面袭击,大败智伯的军队。“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杀”是谓语,“守堤之吏”是宾语,其后应断开;且“而”作为连词一般放在句首,其前断开;“决水”是动宾结构,不能断开;排除BD。“韩/魏翼而击之”,“韩、魏”是主语,“击”是谓语,“之”是宾语,主谓之间不能断开;“智伯军救水而乱韩”或“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逻辑不通,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朝济而夕设版焉”的“版”指的是防御工事。句意:城墙只剩下三版露出水面。/早晨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B.正确,驾车;治理。句意:魏桓子为他驾车。/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C.“站在车左”错,应是站在车右。古代乘车时,尊者居左,驾车人居中,骖乘居右担任警卫。D.正确,家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句意:并把智氏之族全部诛灭。/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B.“恐惧到手足失措”理解有误。由原文“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可知,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他们或许有恐惧,但更多的是俩人都意识到了唇亡齿寒的危险,心照不宣互相示意要有所谋划。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潜”,秘密地,暗中;“期”,约定;“遣”,送。(2)“莫之能辨”,宾语前置,“莫能辨之”;“通”,一概;“所以”,表原因。【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可知,智伯认为自己不发起灾祸,没人敢兴起灾祸,狂妄自大。由“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可知,智伯水淹晋阳,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得意扬扬,无视韩康子、魏桓子的感受。参考译文:智襄子当政,(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伯戏弄韩康子,而且侮辱段规。智国听说此事,就劝谏(智伯)说:“您不防备灾祸,灾祸就一定会到来!”智伯说:“灾祸将由我发起。我不发起灾祸,谁敢兴起灾祸?”(智伯)没有听从(智国)的话。智伯向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便派使臣给智伯万家的县邑。智伯很高兴。(智伯)又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便又给了智伯一个万家之邑。(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和皋狼两处土地,赵襄子不给。智伯大怒,率领韩、魏的军队来进攻赵襄子。赵襄子逃往晋阳。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只剩下三版露出水面。锅灶被淹没了,灶中生出青蛙,但百姓都没有叛变之心。智伯乘车在水中行进,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持矛居右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魏桓子用胳臂肘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这是因为汾水可以灌魏的安邑,而绛水也可以灌韩国都城平阳啊!絺疵对智伯说:“韩魏两家一定会反叛。”智伯问道:“你怎么知道?”絺疵说:“从人情事理知道的。”第二天,智伯把絺疵的话告诉了韩康子、魏桓子。两人走后,絺疵进来,问道:“主公,您为什么把我的话告诉他们二 人呢?”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的?”(絺疵)说:“我看见他俩看我很仔细,然后快步跑开,那是知道我识破他们心思的缘故。”智伯对这些并不后悔。絺疵便请求出使齐国。赵襄子派遣张孟谈秘密出城见韩康子、魏桓子,(张孟谈)说:“我听说唇亡则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魏两家进攻赵国,(如果)赵国灭亡了,那么韩、魏两国也要相继灭亡。”于是韩康子、魏桓子两人秘密与张孟谈商议,约定好行动的日子,然后便送张孟谈回城了。赵襄子夜里派人杀死守堤官吏,决开堤口,让大水倒灌智伯军营。智伯军队为救水淹而大乱,韩、魏军从侧面攻击智伯军,赵襄子带领士兵从正面袭击,大败智伯的军队,杀了智伯,并把智氏之族全部诛灭。臣司马光认为:智伯的灭亡,在于(他的)才胜过了德。才与德是不同的,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一概称之为贤明,这是人们找不到贤人的原因。聪慧明察、刚强坚毅方为才,正义耿直、公道平和才叫德。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所以,德才兼备的人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的人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的人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的人称之为小人。(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杜牧远信初逢双鲤①去,他乡正遇一阳生。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旅馆夜忧姜被②冷,暮江寒觉晏裘③轻。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注]①双鲤:代指书信。②姜被:兄弟和兄弟之情。③晏裘:晏子裘。春秋齐相晏婴,以节俭力行著称,着布衣鹿裘以朝。后因以“晏子裘”为称人节俭的典故。亦谓处境困顿。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标题,诗人远行他乡,在冬至日让入京使者给弟弟捎封家信。B.颔联写诗人借酒消愁,而愁不能解,遥想兄弟来获得一种心灵的安慰。C.颈联运用典故,“姜被冷”既指被薄天冷,也传达了和弟弟的感情深厚。D.全诗抒发情感都极其委婉含蓄,天气、环境变化总能触发诗人的情感。16.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弟弟的殷殷情意,请简要分析尾联是怎样抒情的。【答案】15.D16.尾联为景物描写(以景结情、虚实结合),诗人听到风吹竹门的声音,联想到可能会有冷雪打落在松窗之上,寒风已令诗人惆怅,冷雪更令诗人焦虑,诗人担忧弟弟如何度过这寒冷的日子。诗人特意描绘寒风冷雪的情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弟弟深切的关怀,这种景中含情的手法,更深切感人,回味悠长。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全诗抒发情感都极其委婉含蓄”错误,颔联“忆兄弟”属直接抒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诗人听到风吹竹门的声音,联想到可能会有冷雪打落在松窗之上。飒飒的寒风已让作者深感不安,更何况是冷雪呢?即使不是雪,难道雪天的到来还会远吗?思念关切之情演变为更深的惆怅焦虑。尾联以景结情,“疑”字把诗人客居江南所闻所感与弟弟京城生活情景关联起来,拓展了诗的意境,景中含情,自然流露出对弟弟近况的焦虑和担忧,语浅情深,真切感人。作者善于运用对气候、环境的感受来表达思念骨肉的忧愁、惆怅。(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以走路为喻体,从反面设喻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对于政治理想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他谦逊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表达人事已衰,眼前的自然风景却依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故)不积跬步②.无以至千里③.非曰能之④.愿学焉⑤.六朝旧事随流水⑥.但寒烟衰草凝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跬”“至”“衰”“凝”等。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网络上经常能看到一个流行词语——“破防”。顾名思义,这个词是指一个人的情绪被触动,心理防线被突破。“破防”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水冲破大堤喷涌而出,或战士冲破防线奋勇冲杀的场景。事实上,“破防”这个词最开始是一种游戏术语,是“破除防御”的简称。在游戏中,一方操控的角 色可以进入防御状态,如果另一方通过打断技能或破坏装备让对手失去防御的话,这种情况就叫做“破防”。“破除对方防御”,约等于“提升对对手的伤害”。一般来说,破防值越高,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值就越大。后来“破防”被用于越来越丰富的场合。比如用于人们看到那些容易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时,“破防”意味着自己的内心受到感动;用于人们看到自己非常喜爱的事物时,“破防”可以理解成没有抵抗力;用于人们在被嘲讽后戳到了痛处,“破防”可以理解为气急败坏;,;,。18.请简要概括“破防”这个网络流行词的特点。19.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结合材料内容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20.人民日报客户端曾以“2022那些破防瞬间”为题对过去一年的感人时刻进行了总结。对于主流媒体在新闻标题中运用网络流行词是否合理,人们议论纷纷。对此,你是否认同?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不超过100个字。【答案】18.①简单易懂(通俗易懂);②生动形象(画面感强);③含义丰富。19.示例:用于人们看到非常壮观的自然景象时,“破防”可以理解成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用于人们看到强大的竞争对手时,“破防”可以理解成情绪陷入了沮丧。20.示例一:我认同。“破防瞬间”是对过去一年社会正能量的回顾与总结,主流媒体在新闻标题中运用类似的网络流行词,不但新颖活泼,而且是对优秀文化、价值观的积极倡导。示例二:我不认同。主流媒体有其严肃性、庄重性,需要承担规范使用、传播汉语的使命,在网络流行词的使用上应当审慎,不应只为吸引眼球在标题中媚俗。【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概括要点的能力。①由第一段“顾名思义,这个词是指一个人的情绪被触动,心理防线被突破”可得出:“简单易懂(通俗易懂)”。②由第一段“‘破防’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水冲破大堤喷涌而出,或战士冲破防线奋勇冲杀的场景”可得出:生动形象(画面感强);③由第二、三段“‘破防’这个词最开始是一种游戏术语,是‘破除防御’的简称”“后来‘破防’被用于越来越丰富的场合”可得出:含义丰富。【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续写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是阐述“破防”被用于越来越丰富场合,也就是用具体内容阐述“破防”在不同语境中的 不同含义。然后分析句式特点,由划线句可知,采用句式为“用于……时,‘破防’可以理解成……”。破防”形容一个人情绪失控,异于平常;任何情绪都可能使人“破防”,如愤怒、悲伤、尴尬、震撼、沮丧、感动甚至快乐等。然后给出具体语境,如看到运动员为国争光、看到自己的努力又一次失败等均可。【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写新闻评论的能力。要明确话题是“主流媒体在新闻标题中运用网络流行词是否合理”,首先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认同或不认同,然后分点给出理由。如认同,可从内容角度明确“破防瞬间”都是正能量,主流媒体使用能够达到积极倡导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作用;可从效果角度分析,“破防”新颖活泼,更接地气,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不认同,可从主流媒体的“身份”角度分析,更应该严肃、庄重,不能为博眼球吸流量而媚俗;从语言规范角度,强调主流媒体应该规范使用汉语,谨慎“追风”。(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关于喝水与减肥,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①)。理由是喝热水后体温会上升,新陈代谢也就随之提高,就像人生病发烧时代谢会提高一样。实际上,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②),人体总是恒温的,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A,自然也就谈不上减肥。不过B的是,有一项人体实验的结果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实验将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为三组,分别给他们喝常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结果发现,不管是喝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③),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并且这一效果可持续60分钟。不过遗憾的是,新陈代谢提高4.5%带来的热量差,对减肥来说基本上C,平时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来了。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2.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A微乎其微B出人意料C无济于事22.①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②不管喝多少热水③而喝了3℃的冰水【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前句有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又有“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更是”,说明影响更小,可填“微乎其微”。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B处,前面说和热水不能提高基础代谢,而实验结果却显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这让很多人意外,可填“出人意料”。出人意料:意思是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C处,此处是说喝冰水虽然能提高基础代谢,但对减肥来说却没有什么作用,可填“无济于事”。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解决不了问题。【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此处是说“关于喝水与减肥”的“误区”,“认为喝热水能提高代谢”,下句应与“减肥”关联,“提高代谢”似乎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由此可填: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第二空,前面说“喝热水对健康人的体温几乎没有影响”,关键词是“喝热水”和“体温”;后句说的是“人体总是恒温的”,此处应当是说“喝热水”,而且照应“总是”,应当用“不管”之类的词语衔接,意思是喝很多热水,可填:不管喝多少热水。第三空,实验的三种水分别是“温蒸馏水、常温生理食盐水和3℃的冰水”,既然“喝常温蒸馏水还是生理食盐水,都不能提高新陈代谢”,那么“新陈代谢竟然提高了4.5%”的就应该是喝3℃的冰水,意思形成转折,用“而”衔接,可填:而喝了3°C的冰水。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强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赛道”指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增长等特性。现在,“新赛道”含义进一步演化,可指一切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以及新的努力、新的气象等。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休对旧朝哀旧事,且将新火试新茶一个人,把现有的技能练到纯熟固然重要,但是,不断学习新技能更重要。一个国守住祖宗的基业固然重要,但是,不断开疆拓土更重要。人不创新,身活心死;国不创新,外强中干。所以,不要内卷于“旧赛道”不敢走出来,不要畏缩在“寥落古行宫”里谈前朝旧事,春日正好,春花正茂,何不点燃新火,汲取新水,烹煮新茶?在“旧赛道”里浑汗如雨、辛苦内卷、疲于奔命,是万不得已。为什么?那是别人开辟领域,是别人制定的规则,是过度“开垦” 的土地,我们没有话语权、主导权、引领权,只能听命于人、看人脸色。如今中国也已经成为一个坐在“轮子”上的国家,大街小巷上汽车飞驰,但是,我们是一个汽车制造大国吗?不是,核心技术全是别人的,我们生产了那么多汽车,但使用关键技术时,还是都要向别人交专利费,辛苦忙碌终始,所获收益菲薄。在这个汽车制造的“旧赛道”上,我们很难再有大作为。但是,我们只能俯首投降吗?绝对不是,既然“旧赛道”里马多路隘,那何不开辟“新赛道”一马当先?所以,在汽车领域,我们看到,既然传统技术上我们慢人一步,但我们却在电动汽车领域开辟了“新赛道”,一时之间“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研发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成了行业标准制定者。绝境,在有创新精神的人那里,反而意味着转机,愈是看上去日暮途穷,欲要创造新机遇,开辟新天地。当然,开辟“新赛道”殊非易事,开启哪一片山林不需要筚路蓝缕、殚精竭思?开启哪一条“新赛道”是仅靠敲锣打鼓,就能轻轻松松搞定的?若想开启“新赛道”,首先要研究新技术、开创新模式。没有新技术,就缺少造血能力;没有新模式,就是新车走老路。若想开启“新赛道”,就必须鼓励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比如,当我们的芯片制造受制于人时,我国科学家顶住压力、另辟蹊径,在量子芯片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颠覆性创新,给我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事虽难,为之则有功;创新不易,谋之则有成。其实,生活处处是竞技场,各行各业都有赛道,尤其是对于国家来说,要想实现大国崛起,必须既要在旧的竞技场上横扫千军如卷席,又要在“新赛道”一骑绝尘领风骚。从纵向来看,我们要实现新超越,推动中国从特色社会主义,高歌走进新时代;从横向来看,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创新发展,全面超越,引领世界。新的征程,正是由新的赛道组成;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枕戈待旦,蓄势待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江南春逝莫叹惋,策马漠北花正繁。休对旧朝哀旧事,且将新火试新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所供材料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指出了“新赛道”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它是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出现的,表明了党中央要开辟新天地的决心和规划。第二个层次,介绍了“新赛道”这一概念的内涵。其核心是指,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增长的新兴产业领域。第三个层次,介绍了“新赛道”含义的演化。从命题人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借此帮助考生打开思路,提醒考生在祖国建设的各个方面、各条战线上都存在着“新赛道”。通过整则材料可以看出,强调“新赛道”就是强调在原有基础上,实现领域的开辟、思想的突破、行动的创新。强调要突破旧有思维,打破固有程式,秉持创新意识,付出新努力,确定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产生新成果,赢得新气象。写作时,由于“新赛道”的本义和引申义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最好自选角度,着重从分析某一 个领域的开拓创新入手,来论述我们要有开辟“新赛道”、跑赢“新赛道”的意识。这样才能笔墨更集中,论述更透彻。比如,可以把论点定为我们要在科技领域寻找“新赛道”。文章可以采用“引——议——联——结”的论证结构,先由发展“5G”宽带移动通信技术这一“新赛道”引出观点,然后分析我国在“5G”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颠覆性创新、引领性发展。接下来可由“5G”联系到芯片开发、人工智能发展等领域,强调多开辟“新赛道”、跑赢“新赛道”。最后,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这种创新意识对自己的引领作用。“新赛道”既然是“新”,必定与“旧”有所区别,所以本文题还暗含了“新”与“旧”的辩证关系,在写作时要适当阐述“新”与“旧”辩证关系,以提升写作的思维品质。立意:1.开辟新赛道不易,要创新;跑赢新赛道尤难,要坚持。2.莫对故人说故国,且汲新水泡新茶。3.老路子树起老藩篱,新思维开启新赛道。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02 01:20: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3.8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