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期末联合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扁平人物”这一概念出自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小说美学著作《小说面面观》。他在其中将小说人物分为“圆形”和“扁平”两种,认为:“扁平人物就是17世纪所谓的‘气质类型’,有时也称为类型人物,有时也叫漫画人物。其最纯粹的形式是基于某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塑造而成;当其中包含的要素超过一种时,我们得到的就是一条趋向圆形的弧线了。”伴随着《小说面面观》的经典化,人物二分法(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成为叙事文学人物形态划分的重要依据,也不断引起学者的质疑和探讨。讨论的焦点主要围绕福斯特对人物形象的划分过于宽泛、依据不足导致实际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从而对扁平人物形成刻板印象。实际上福斯特并没有贬低扁平人物、抬高圆形人物,而是这一二元对立的划分容易给扁平人物贴上标签,导致误读,进而遮蔽扁平人物的文本功能。从定义来看,福斯特对扁平人物的概括确实较为宽泛,对两种人物的区分也不那么明显。然而,《小说面面观》是脱胎于演讲稿,这种模糊的界定方式,和演讲赋予其随意的语言形式不无关系。除此之外,福斯特在叙述完扁平人物的概念之后,便重点对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特点、功能和具体人物在作品中的表现展开分析,并没有执着于人物形态的划分。有学者也曾提到福斯特提出人物二分法的本意,“只是试图从现象分析入手,总结小说家们塑造人物的不同方法及其产生的不同效果”。当人物形态得到分类,我们就容易辨析不同人物形态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在人物形态的对比中,更容易挖掘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不同人物形态的特点、功能及表现。福斯特对扁平人物的理解和认识是多层次的、丰富的。扁平人物有“容易辨认”“容易为读者所记忆”的鲜明性特征。圆形人物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但二者的倾向不同。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残暴奸诈,却又求贤若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圆形人物,这一鲜明人物形象意在呈现人的多面性、生活的多义性;刘备长厚而近伪,性格被有意进行了提纯,“给人一种 深度人性的绝妙感觉”,他是统治者“仁”的象征,是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的愿望表达,这也是扁平人物赋予文本主题的独特优势。圆形人物是多层次的,有着自己的发展逻辑,其性格发展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扁平人物的形象没有大的变化和发展。他们“从不会跑掉,不必被大家关注着做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一出场就能带出他们特有的气氛……绝不会因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说明扁平人物身上具有强烈的稳定因子,能满足大多数受众的期待视野。从审美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角度看,扁平人物的美学意味自然不如圆形人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扁平人物身上呈现的片面性。相互对立、矛盾的品质绝不会出现在同一个人物身上,“与选定材料不相容的必须丢弃”,这就是扁平人物的片面性。片面性指的是扁平人物身上不会出现辩证性因素,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这种片面性才使得多重品质的扁平人物维持“扁平”。在红楼群像中不乏福斯特笔下的扁平人物,如门子、贾环、香菱、秦可卿,虽然他们是次要人物,但在文本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门子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过场式人物,但如果没有门子,没有门子的眼色、提示和护官符,《红楼梦》的结构就要做出很大的调整;没有门子介绍四大家族的联系,曹雪芹可能要花费更多笔墨铺垫全书的线索,安排后续情节;门子如果没有左右贾雨村断案,宝、黛、钗三人也许无法相见,香菱的命运也许不会如此悲惨,贾雨村的作为也许会有所收敛……贾环是贾宝玉的庶弟。在形貌上,贾环“人物委琐,举止粗糙”,宝玉则“神采飘逸,秀色夺人”。在才学上,两人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元春作灯谜给兄弟姐妹们玩乐,众人都猜中谜底,只有迎春和贾环猜不对。在人品上,贾环因为嫉妒之心,推倒蜡烛烫伤了宝玉。而宝玉人品风流,温柔和气中又有大胆反叛的一面。在对待女子的态度上,贾宝玉对女子极为爱护,贾环的所作所为和贾宝玉大有不同。香菱作为《红楼梦》中第一个出场、最后一位离场的女子,隐喻了全书女子“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惨命运。香菱身上的悲剧,也是众女子的遭遇。林黛玉、三春、王熙凤、晴雯……这些花样年华的女儿们,均含恨早逝,与香菱实属同病相怜。香菱“起结全书”,其悲剧命运具有典型性,既是全书女子命运悲剧的缩影,又是腐朽、黑暗的封建大家庭终于堕入悲惨命运的象征。秦可卿乳名“兼美”,她的美“寄托了作者对人类理想生存状态的探索”,然而,她的早逝使她的“兼美”品质与生命一同被销毁,隐喻“青春、爱情和生命的美以及这种美的被毁灭”的主题;她临终托梦王熙凤,告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的道理,教王熙凤置办祭祀产业,好在家败后叫子孙读书务农;又说盛筵必散,“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秦可卿将家族的兴衰看得十分透彻,“预示贾家最终‘树倒猢狲散’的结局”。明清统治阶级轻“情”重“理”,曹雪芹在人生浮沉后认识到沦陷于“情”带来的致命后果,在《红楼梦》中借秦可卿追求“情”与“理”的融合。(摘编自韩芸华刘思贤《“扁平人物不扁平”——以〈红楼梦〉中几位人物为例》)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作者对“人物二分法”产生质疑,认为这种分法给扁平人物贴上标签,进而遮蔽了扁平人物的文本功能。B.福斯特对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界定是模糊的,这是因为演讲赋予了《小说面面观》随意的语言形式。C.“人物二分法”的意义是让读者在人物形态共性和个性的对比中,挖掘人物异同,认识其特点、功能及表现。D.扁平人物身上不会出现辩证性因素,缺乏相互对立、矛盾的品质,因而他们的美学意味不如圆形人物。2.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引用学者关于福斯特提出人物二分法本意的论述,意在说明人物形态的划分不是福斯特分析的重点。B.秦可卿身上虽然具有多重意蕴,但是她的“兼美”形象是一直保持稳定的,这充分体现了扁平人物的稳定性特点。C.选文在阐述福斯特对扁平人物多层次、丰富的理解和认识时,采用了并列式结构,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D.由选文可知,圆形人物彰显人性的深度和主题的深刻,扁平人物倾向于呈现人的多面性、生活的多义性。3.根据选文中福斯特对“扁平人物”的论述,下列不属于“扁平人物”的一项是()A.《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华连卡B.《雷雨》中的周萍C.《祝福》中的四叔D.《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4.请简要分析选文使用的论证手法及其效果。5.请以选文中列举的《红楼梦》人物为例,概括扁平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答案】1.C2.D3.B4.①举例论证(例证法)。选文列举《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来证明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不同倾向;列举《红楼梦》中多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证明“扁平人物不扁平”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②引用论证(引证法)。选文引用福斯特和其他学者的言论作为论据进一步论证论点,使论证更有吸引力,更具权威性。③对比论证(对比法)。选文将扁平人物贾环和圆形人物贾宝玉作对比,给读者鲜明的印象,更好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使文章观点更鲜明。 5.①推动情节发展。例如门子是一个典型的扁平人物,他的存在对全书情节的安排和发展有着较大影响。②衬托主要人物。例如贾环在《红楼梦》中是负面形象,然而正是他的猥琐、愚蠢、好妒,使得他在形貌、才学、人品等诸多方面成为贾宝玉的陪衬。③暗示悲剧主题。例如香菱作为“起结全书”的人物,她既是全书女子命运悲剧的缩影,又是腐朽、黑暗的封建大家庭终于堕入悲惨命运的象征,揭示了小说的悲剧主题。④隐喻多重主旨(哲理)。例如秦可卿短暂的几次出场,隐喻了《红楼梦》的多重主旨。她的早逝隐喻青春、爱情和生命的美以及这种美的被毁灭;临终托梦王熙凤,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刻道理;“情可轻”的谐音,是曹雪芹在人生浮沉后追求“情”与“理”的融合的外在表现。【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选文作者对‘人物二分法’产生质疑,认为这种分法给扁平人物贴上标签,进而遮蔽了扁平人物的文本功能”错误,张冠李戴,原文是说“人物二分法(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成为叙事文学人物形态划分的重要依据,也不断引起学者的质疑和探讨”“实际上福斯特并没有贬低扁平人物、抬高圆形人物,而是这一二元对立的划分容易给扁平人物贴上标签,导致误读,进而遮蔽扁平人物的文本功能”。B.“这是因为演讲赋予了《小说面面观》随意的语言形式”错误,以偏概全,由选文第二段“除此之外,福斯特在叙述完扁平人物的概念之后,便重点对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特点、功能和具体人物在作品中的表现展开分析,并没有执着于人物形态的划分”可知,福斯特对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模糊界定不仅与演讲的语言形式有关,也与福斯特的阐述重心有关。D.“因而他们的美学意味不如圆形人物”错误,由第六段“从审美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角度看……”这一限定条件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圆形人物彰显人性的深度和主题的深刻,扁平人物倾向于呈现人的多面性、生活的多义性”错误,由选文第四段的论据以及整篇选文的内容可知,圆形人物倾向于呈现人的多面性、生活的多义性,扁平人物则蕴含着人性的深度和主题的深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华连卡,代表着自由和阳光。这样的人可以感染周围的人,甚至别里科夫。她是作为与别里科夫相对立的形象出现的,她代表有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力量,是敢于和“套中人”斗争的人,属于“扁平人物”。B.周萍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是特殊历史背景和家庭环境中产生的畸形儿,他顽强地抗争命运,每次抗争都使他坠入罪恶的深渊,直至毁灭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他多层次、多侧面、立体化、情感化的人物形象得以呈现,符合福斯特小说理论的“圆形人物”特征。C.《祝福》中的四叔,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属于“扁平人物”。D.《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属于“扁平人物”。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从“扁平人物有‘容易辨认’‘容易为读者所记忆’的鲜明性特征。圆形人物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但二者的倾向不同。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残暴奸诈,却又求贤若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圆形人物,这一鲜明人物形象意在呈现人的多面性、生活的多义性;刘备长厚而近伪,性格被有意进行了提纯……是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的愿望表达,这也是扁平人物赋予文本主题的独特优势”可知,选文列举《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来证明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不同倾向;从“在红楼群像中不乏福斯特笔下的扁平人物,如门子、贾环、香菱、秦可卿,虽然他们是次要人物,但在文本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知,列举《红楼梦》中多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证明“扁平人物不扁平”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可见,运用了举例论证(例证法)。从“他在其中将小说人物分为‘圆形’和‘扁平’两种,认为:‘扁平人物就是……’”“有学者也曾提到福斯特提出人物二分法的本意,‘只是试图从现象分析入手,总结小说家们塑造人物的不同方法及其产生的不同效果’”可知,选文引用福斯特和其他学者的言论作为论据进一步论证论点,使论证更有吸引力,更具权威性。可见,运用了引用论证(引证法)。从“在形貌上,贾环‘人物委琐,举止粗糙’,宝玉则‘神采飘逸,秀色夺人’。在才学上,两人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在人品上,贾环因为嫉妒之心,推倒蜡烛烫伤了宝玉。而宝玉人品风流,温柔和气中又有大胆反叛的一面。在对待女子的态度上,贾宝玉对女子极为爱护,贾环的所作所为和贾宝玉大有不同”可知,选文将扁平人物贾环和圆形人物贾宝玉作对比,给读者鲜明的印象,更好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使文章观点更鲜明。可见,运用了对比论证(对比法)。【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红楼群像中不乏福斯特笔下的扁平人物,如门子、贾环、香菱、秦可卿,虽然他们是次要人物,但在文本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门子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过场式人物,但如果没有门子,没有门子的眼色、提示和护官符,《红楼梦》的结构就要做出很大的调整……”可知,门子是一个典型的扁平人物,他的存在对全书情节的安排和发展有着较大影响。从“在形貌上,贾环‘人物委琐,举止粗糙’,宝玉则‘神采飘逸,秀色夺人’。在才学上,两人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在人品上,贾环因为嫉妒之心,推倒蜡烛烫伤了宝玉。而宝玉人品风流,温柔和气中又有大胆反叛的一面。在对待女子的态度上,贾宝玉对女子极为爱护,贾环的所作所为和贾宝玉大有不同”可知,贾环在《红楼梦》中是负面形象,然而正是他的猥琐、愚蠢、好妒,使得他在形貌、才学、人品等诸多方面成为主要人物贾宝玉的陪衬。从“香菱作为《红楼梦》中第一个出场、最后一位离场的女子,隐喻了全书女子‘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惨命运……其悲剧命运具有典型性,既是全书女子命运悲剧的缩影,又是腐朽、黑暗的封建大家庭终于堕入悲惨命运的象征”可知,香菱作为“起结全书”的人物,她既是全书女子命运悲剧的缩影,又是腐朽、黑暗的封建大家庭终于堕入悲惨命运的象征,揭示了小说的悲剧主题。从“她的早逝使她的‘兼美’品质与生命一同被销毁,隐喻……她临终托梦王熙凤,告知……秦可卿将家族的兴衰看得十分透彻……在《红楼梦》中借秦可卿追求‘情’与‘理’的融合”可知,秦可卿短暂的几次出场,隐喻了《红楼梦》的多重主旨。她的早逝隐喻青春、爱情和生命的美以及这种美的被毁灭;临终托梦王熙凤,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刻道理;“情可轻”的谐音,是曹雪芹在人生浮沉后追求“情”与“理”的融合的外在表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骆驼客简单我是一个骆驼客,我压根儿就没想过我会成为一个漂泊四方的骆驼客。那时,我是跟随着西行的商队进入西域的,那天,我正好16岁。如果不是因为家里发生变故,我还住在乡下的那个土屋里,正在挥动着锄头种地呢。我父亲是个农民,母亲是大户人家的佣人,日子本来过得还不错,至少没有像村里其他人家那样经常饿肚子。后来我们那里开始闹匪患,村里人能跑的都跑了,不能跑的是因为没有地方可以投奔。于是当商队从村子经过时,我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支队伍。 我们将要穿越戈壁,翻过天山,到达镇西。虽然我不知道镇西在哪里,但这个名字所带有的异域色彩一直牵引着我。从那时起,我就把镇西当作我将要前往的圣地。商队共有200多峰骆驼。有时,我怀疑我们能否驾驭得了这支庞大的驼队,尤其是狂风大作的时候,冷风夹杂着小碎石打到脸上,是一种刺痛。我牵着骆驼抵挡着风的侵袭,当无数次被风吹倒后,我的手只能死死地抓住骆驼那粗壮的腿,心里默默地祈求着老天爷的庇佑,盼望着风快点停下来。如果说风给商队的行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那么,下雪更是一件可怕的事。驼队里的人都不敢提“雪”这个字,因为老骆驼客们最忌讳胡说八道。我领教过老骆驼客那厚实的巴掌抽在脸上的感觉,不敢提雪是因为怕下雪。在这样的冬天,下雪是大家既欢喜又惊恐的事情,当水囊里的水用尽的时候,他们跪在地上虔诚地祈雪;当雪下了一天都不停的时候,老骆驼客们恐惧的眼睛都在扫视着对方,他们无法预知未来,他们不想命丧途中。在他们的家里,父母双亲、老婆孩子都在等着他们平安归来,并等着他们带回大把的银元。风过去了,真的下雪了,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大的雪。掌柜大声叫喊着:“不能停,继续走!”雪灌进我厚厚的毡靴,融化后又在靴子内结成冰,我甚至想逃跑。但我感觉腿已不再是自己的了,只能机械地迈动步子。当雪下到看不清前面一米距离的时候,老骆驼客们不敢再牵着骆驼继续走了,因为一旦迷失方向,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老骆驼客们踩着厚厚的积雪向我跑过来,示意我让自己牵的那几十峰骆驼原地卧下,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我做骆驼客时间不长,我足足在雪地里奔跑了近两个时辰,才使骆驼全部卧在了雪地中,我们将货物从骆驼背上全部卸下来。然后,我学着老骆驼客的样子拨开积雪,扫出一块一人多长的干地,再从行李包中把褥子抽出来铺在地上,紧靠着骆驼坐了下来,那一刻,我感到了死亡的威胁。突然,从雪中传来了熟悉的秦腔,并伴随着枣木梆子的击打节奏,那声音高亢激昂,我听出唱秦腔的是商队中最老的那个骆驼客。我喜欢秦腔,家里的老人在我小时候经常带我去看戏,有些唱段我也很熟悉,在这样的氛围下听秦腔却是第一次。我有些激动,甚至想起了家,随后我也加入了老骆驼客的歌唱中。那天,雪下了多久,我们就唱了多久。雪停了,是在东方发亮的那一瞬间停的,阳光透过云隙刺在雪地上,晃得我睁不开眼睛。老骆驼客走过来,递给我一个馍,并拍着我的头说:“好娃儿。”在我接过馍馍的时候,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曾经以为无法与这些老骆驼客沟通,却没想到这一晚的秦腔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在清点完骆驼和货物后,大家在毡靴里重新垫了暖暖的乌拉草,我们又出发了。这天是我加入驼队的第三天,扭身望着驼队,感觉像是一条扭动着身体的长蛇,而我正伴着清脆的驼铃声一路向西,路途是孤寂的,但我们有秦腔陪伴。听老骆驼客说镇西是个繁荣的地方,那里商业发达,商贾云集,街上商铺林立,所有的驼队都在镇西卸货,再由别的驼队拉到更远的地方。我很想快点到达那里。 驼队从绿洲走到戈壁,再从戈壁走到绿洲。一路上我看到了很多骆驼的骨骼,我知道这些残骸都是因为骆驼遇到狼群,或是因为骆驼生病而被掌柜抛弃的。我甚至想到了自己,如果有一天我无法再牵骆驼了,是不是也会被抛弃在戈壁荒滩?我不敢再想下去了,因为我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和驼队的残酷。经过几天的行进,每个人都处于疲惫的边缘。老骆驼客说,过了星星峡就意味着快到镇西了。可就在这个有着美丽名字的星星峡,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死亡的临近。骆驼客们每次到了这里都会紧张,骆驼也是如此,浑身打着战小心翼翼地通过山谷。这天夜里,我们遭到了狼群的袭击,这是我无法预料的,却在老骆驼客们的意料之中。那晚我们围成一个圈,用利刃与狼群对峙着,如果不是老骆驼客们反应快,我已经被恶狼果腹了。当我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狼群已经冲散了驼队,还好,恶狼们饱餐完骆驼肉后,只是用蓝色的狼眼与我们凶狠地对望。骆驼客们用最古老的火攻抵御着狼的袭击,在狼与人之间的十几米空地上,生有一堆用红柳根燃起的大火,最终在天亮的时候,饿狼散去了,有惊无险的一夜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骆驼客的艰辛。慢慢地我望见了镇西的城楼,又看到了众多的寺庙,还有街头的人声鼎沸,商号兴隆。记得那天,我在客栈足足睡了一整天,这就是我的第一次骆驼客生涯,就是这次行程,使我喜欢上了镇西。(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里发生一些变故,又加上匪患,“我”无处投奔,不得已成了一个骆驼客。B.风雪中掌柜大叫“不能停,继续走!”,表现出掌柜为了赚钱而刻薄心狠的一面。C.雪地中老骆驼客递给我一个馍,感动得我流下眼泪,这也拉近了“我”与队友的距离。D.文章结尾,“我在客栈足足睡了一整天”,表现了“我”的劳累及到达镇西的放松。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叙述前往镇西的行程时,写风雪侵袭过后,又遇狼群攻击,情节跌宕起伏,波澜陡增,扣人心弦。B.文中关于“风雪”的描写,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一样,都烘托、渲染了氛围,表现出情势的紧张。C.文中作者两次写到“我”感到“死亡”的“威胁”“临近”,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刻画出“我”的恐惧。D.文中对雪地里高亢激昂的秦腔、枣木梆子击打节奏的描写,虽着墨不多,却震撼人心,极具西北地域特色。8.结合全文分析“我”喜欢镇西的原因。9.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请结合文章中“我”的经历谈谈这句话是如何得到印证的。【答案】6.B7.C8.原因:①文章开篇,镇西的异域色彩一直牵引着“我”,“我”把镇西当作“圣地”,心生向往;②途中,老骆驼客说镇西是个繁荣的地方,那里的神秘满足“我”的好奇心,更激起了“我”的向往;③到达镇 西后,与“我”想象中的一样,它满足了“我”的梦想。9.①面对家庭和生活中的变故,“我”寻找办法解决,坦然面对;②面对风雪和狼群带来的死亡威胁,“我”能够在别人的帮助下,坚韧不拔,走出绝境;③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困难,“我”积极适应,主动融入,最终抵达心中的圣地,使“我”身心得到磨炼和成长。【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B.“表现出掌柜为了赚钱而刻薄心狠的一面”错误,掌柜大喊是怕雪大迷失方向,继续走是为了减少危险系数,选项有失偏颇。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运用心理描写”分析错误。两次死亡的感受说明两次遇到的事件很危险,威胁人的生命,不是心理描写。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的能力。“我们将要穿越戈壁,翻过天山,到达镇西。虽然我不知道镇西在哪里,但这个名字所带有的异域色彩一直牵引着我。从那时起,我就把镇西当作我将要前往的圣地”,文章开篇,镇西的异域色彩一直牵引着“我”,“我”把镇西当作“圣地”,心生向往;“听老骆驼客说镇西是个繁荣的地方,那里商业发达,商贾云集,街上商铺林立,所有的驼队都在镇西卸货,再由别的驼队拉到更远的地方。我很想快点到达那里”,途中,老骆驼客说镇西是个繁荣的地方,那里的神秘满足“我”的好奇心,我“想快点到达那里”,激起了“我”的向往;结尾“慢慢地我望见了镇西的城楼,又看到了众多的寺庙,还有街头的人声鼎沸,商号兴隆。记得那天,我在客栈足足睡了一整天,这就是我的第一次骆驼客生涯,就是这次行程,使我喜欢上了镇西”,到达镇西后,与“我”想象中的一样,它满足了“我”的梦想。【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内容的能力。“因为家里发生变故”“父亲是个农民,母亲是大户人家的佣人,日子本来过得还不错……后来我们那里开始闹匪患,村里人能跑的都跑了,不能跑的是因为没有地方可以投奔。于是当商队从村子经过时,我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支队伍”,面对家庭和生活中的变故,“我”寻找办法解决,“毫不犹豫”加入商 队,可谓坦然面对苦难;“老骆驼客们踩着厚厚的积雪向我跑过来,示意我让自己牵的那几十峰骆驼原地卧下,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我做骆驼客时间不长,我足足在雪地里奔跑了近两个时辰,才使骆驼全部卧在了雪地中……我学着老骆驼客的样子拨开积雪,扫出一块一人多长的干地,再从行李包中把褥子抽出来铺在地上,紧靠着骆驼坐了下来,那一刻,我感到了死亡的威胁”“那晚我们围成一个圈,用利刃与狼群对峙着,如果不是老骆驼客们反应快,我已经被恶狼果腹了。当我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狼群已经冲散了驼队,还好,恶狼们饱餐完骆驼肉后,只是用蓝色的狼眼与我们凶狠地对望。骆驼客们用最古老的火攻抵御着狼的袭击”,面对风雪和狼群带来的死亡威胁,“我”能够在别人的帮助下,坚韧不拔,走出绝境;“我也加入了老骆驼客的歌唱中。那天,雪下了多久,我们就唱了多久”“雪停了,是在东方发亮的那一瞬间停的,阳光透过云隙刺在雪地上,晃得我睁不开眼睛。老骆驼客走过来,递给我一个馍……在我接过馍馍的时候,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曾经以为无法与这些老骆驼客沟通,却没想到这一晚的秦腔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最终在天亮的时候,饿狼散去了,有惊无险的一夜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骆驼客的艰辛”,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困难,“我”积极适应,主动融入,最终抵达心中的圣地,使“我”身心得到磨炼和成长。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魏主①至拔邻山,筑城,舍辎重,以轻骑三万倍道先行。群臣咸谏曰:“统万城坚,非朝夕可拔。今轻车讨之,进不可克,退无所资,不若与步兵、攻具一时俱往。”帝曰:“用兵之术,攻城最下,必不得已,然后用之。今以步兵、攻具皆进,彼必惧而坚守。若攻不时拔,食尽兵疲,外无所掠,进退无地。不如以轻骑直抵其城,彼见步兵未至,意必宽弛;吾羸形以诱之,彼或出战,则成擒矣。所以然者,吾之军士去家二千馀里,又隔大河,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者也。故以之攻城则不足,决战则有馀矣。”遂行。魏主至统万,分军伏于深谷,将少众至城下。夏将狄子玉降魏。言:“夏主闻有魏师,遣使召平原公定②,定曰:‘统万坚峻,未易攻拔。待我擒奚斤,然后徐往。内外击之,蔑不济矣。’故夏主坚守以待之。”魏主患之。乃退军以示弱。魏军士有得罪亡奔夏者,言魏军粮尽,士卒食菜,辎重在后,步兵未至,宜急击之。夏主从之。甲辰,将步骑三万出城。长孙翰等皆言:“夏兵步陈难陷,宜避其锋。”魏主曰:“吾远来求贼,惟恐不出。今既出矣,乃避而不击,非计也。”遂收众伪遁,引而疲之。夏兵为两翼,鼓噪追之,行五六里,会有风雨从东南来,扬沙晦冥。宦者赵倪,颇晓方术,言于魏主曰:“今风雨从贼上来我向之彼背之天不助 人;且将士饥渴,愿陛下摄骑避之,更待后日。”崔浩叱之曰:“吾千里制胜,岂得变易!风道在人,岂有常也!”魏主曰:“善!”乃分骑为左右队以掎之。魏军决死力战,夏兵乃退。(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材料二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节选自《孙子兵法·九地》)【注】①魏主:拓跋焘。②定:赫连定,十六国时胡夏国君主。10.材料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字母上打“√”。今A风B雨C从D贼E上F来G我H向I之J彼K背L之M天N不O助P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倍”,文中指“加倍”,与《鸿门宴》中的“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意思不同。B.“所以”,文中指“……的原因”,在古文中也指“用来……的”,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示结果。C.中国古代历法常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文中的“甲辰”属于纪日。D.“乃”,文中意为“竟然”,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是乃仁术也”的“乃”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主拓跋焘到拔邻山后,筑城池,舍弃军用物资,仅率三万骑兵轻装前行。B.魏军谋划进攻统万时,为避免进退两难的情况,魏主认为应率骑兵直驱统万。C.面对魏军的进攻,赫连定准备凭借统万城的坚固险峻,内外夹击北魏大军。D.夏主目睹拓跋焘军队粮饷不足、装备不齐、步兵未至的状况,决定立即进攻。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轻车讨之,进不可克,退无所资。(2)遂收众伪遁,引而疲之。14.魏军在攻打统万城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材料二观点的?【答案】10.GJM11.D12.D13.(1)现在用轻装部队讨伐,进攻不能马上攻破,撤退的时候又没有所能供给的东西。(2)(魏主)于是集结部队假装逃走,引诱敌人追赶,使他们疲惫。14.①魏军士卒离家二千余里,驻地与家乡隔着黄河,只能背水一战;②魏军被夏兵穷追不舍,又恰逢恶劣天气,将士饥渴,处境艰难,只能决死力战。【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风雨是从敌人那边袭来,我们逆风,敌人顺风,这表明天不助我。“今风雨从贼上来”,主谓结构,“从贼上”为状语修饰“来”,G处断开。“我向之”与“彼背之”,主谓结构,句式一致,句意相关,各组单独成句。J处断开,M处断开。故在GJM三处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加倍。/同“背”背叛,违背。句意:亲自率领轻装骑兵三万人,日夜兼程,率先出发。/希望你详细地(向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的。B.正确。C.正确。D.错误。竟然。/是,表判断。句意:(我们)竟然避而不打。/这是仁道。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夏主目睹拓跋焘军队粮饷不足”,原文为“魏军士有得罪亡奔夏者,言魏军粮尽,士卒食菜,辎重在后,步兵未至,宜急击之。夏主从之”,并非亲眼目睹,而是魏军叛徒报的信。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1)“进”,进攻;“克”,攻破;“所资”,所能供给的东西。(2)“遂”,于是;“遁”,逃走;“疲”,使疲惫。【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材料二观点即置于死地而后生。结合“吾之军士去家二千馀里,又隔大河,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者也。故以之攻城则不足,决战则有馀矣”可概括出,魏军士卒离家二千余里,驻地与家乡隔着黄河,只能背水一战;结合“‘今风雨从贼上来我向之彼背之天不助人;且将士饥渴,愿陛下摄骑避之,更待后日。’崔浩叱之曰:‘吾千里制胜,岂得变易!风道在人,岂有常也!’魏主曰:‘善!’乃分骑为左右队以掎之。魏军决死力战,夏兵乃退”可概括出,魏军被夏兵穷追不舍,又恰逢恶劣天气,将士饥渴,处境艰难,只能决死力战。 参考译文:材料一北魏帝拓跋焘抵达拔邻山(内蒙古准格尔旗),兴筑城堡,留下辎重,亲自率领轻装骑兵三万人,日夜兼程,率先出发。群臣都劝阻说:“统万城墙坚固,不是早晚之间就能攻克。现在用轻装部队讨伐,进攻不能马上攻破,撤退的时候又没有所能供给的东西,不如配合步兵、带上攻城工具,一齐行动。”拓跋焘说:“军事攻击,最笨拙的是攻击城堡,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使用。现在率领步兵、携带攻城工具前进,他们一定恐惧,必然登城固守。如果不能按时攻克,到时候粮食吃完,士卒筋疲力尽,而又无处可以抢掠夺取,我们就会陷于进退不能的窘境。不如用轻骑发动突袭,直达敌军城池,他们发现步兵还没有赶到,一定不太在意;我们再故意暴露弱点,引诱他们动手,他们如果出击,就正好被我们生擒。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士卒离家二千多里,又隔着一条黄河,正所谓:‘把他放到必死的地方,他反而会活。’所以用这些人攻取城池是不够的,但用来决战绰绰有余。”大军于是出行。北魏帝抵达统万,把大部分主力埋伏在深谷之中,率领少数部队到达城下。胡夏帝国将领狄子玉向拓跋焘投降,报告说:“皇上(赫连昌)听说魏军前来,派使者召赫连定,赫连定说:‘统万城池坚固,不容易攻破,等我捉住奚斤,然后慢慢北返,内外夹击,没有不成功之理。’所以皇上(赫连昌)专心守城,等待赫连定。”拓跋焘大为烦恼,就下令撤退来故意示弱。北魏军中的士卒有人因犯罪逃走,投降了夏军,他向夏国报告说,魏军的粮草用尽,军中士卒只能吃野菜,辎重补给还在后方,步兵尚未到达,应当乘机急速袭击他们。赫连昌同意。甲辰(初二),赫连昌亲自统率步、骑兵共三万人出城。北魏的大臣长孙翰等人都说:“夏国的骑、步兵的阵势难以攻破,我们应该避开他的锋锐。”拓跋焘说:“我们远道而来,唯恐他们不出。现在夏兵已经出城了,我们竟然避而不打,这不是好的计策。”于是集结部队假装逃走,引诱敌人追赶,使他们疲惫。夏国的军队兵分两路,鼓声震天,追了五六里路,恰逢大风雨从东南而来,漫漫尘沙,遮天蔽日。宦官赵倪非常通晓神道法术,就对魏主拓跋焘说:“如今风雨是从敌人那边袭来,我们逆风,敌人顺风,这表明天不助我。何况将士饥渴交加,希望陛下带着部队避开他们的锋锐,等以后再寻找时机。”崔浩喝止说:“我们为了获胜千里而来,怎么可以说变就变!刮风下雨,要看人们怎么利用,怎么可以硬套常规而认定对我们不利!”拓跋焘说:“你说的极对!”于是,把骑兵分作两队,牵制敌军。魏军拼死尽力搏战,夏国士兵才被打退。材料二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转危为安;陷士卒于死地,才能转死为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遣兴二首(其一)①陆游 绿发凋零白发多,山林未死且婆娑。无端忤俗坐狂耳,甚欲读书如嬾②何。雨过乱蓑堆野艇,月明长笛和菱歌。此中得意君须领,莫爱车前印几窠。【注】①本诗写于1181年。陆游五十七岁时,被任命为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臣僚论(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屡遭物议”,被罢职,蛰居山阴。②嬾:lǎn,同“懒”。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将“绿发凋零”与“白发多”进行对比,心中的烦恼可见一斑。B.“甚欲”一句写出诗人因失意困顿,感到生活无趣,想读书却读不下去。C.诗人用“野艇”“乱蓑”“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了凄清、冷寂的氛围。D.诗中“得意”二字为“称心”之意,最后一联直抒胸臆,卒章显志。16.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首联写黑发凋零,白发增多,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盛年不再的感慨;②颔联写诗人因性格狂放而“无端忤俗”,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愤懑;③最后两联,写诗人沉浸在闲适、优美的景色中,又何必惦记那几个空缺的官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和对官场名利的不屑。【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营造出了凄清、冷寂的氛围”错误。“雨过乱蓑堆野艇,月明长笛和菱歌”写的景色是优美的,诗人沉浸在闲适、优美的景色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可见营造的并不是“凄清、冷寂的氛围”。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结合全诗可知,本诗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烦恼、失意困顿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厌倦和对读书的渴望。诗的开头,诗人用“绿发凋零白发多”写黑发凋零,白发增多,形容自己的年老和衰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容颜逝去的感叹。接着,他说自己虽然身处山林之中,但并未放弃追求,仍然保持着一种婆娑的姿态,表现出他对生活的坚守和积极向上的态度。然而,诗人发现自己在社会中与众不同,对世俗的偏见和规范持有不同的看法。他用“无端忤俗坐狂耳”来形容自己的困境,写诗人因性格狂放而“无端忤俗”,表达了对社会风尚的不满和对个人信仰的坚守。 他说“此中得意君须领,莫爱车前印几窠”,表达了对自己内心的宽慰和对人生的坚持追求。写诗人沉浸在闲适、优美的景色中,他告诫读者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应该在内心深处找到真正的满足和快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和对官场名利的不屑。(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写了作者孤独落寞的身世之感。(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人纳谏”策略,后来被唐太宗采纳并将之作为治国方略。(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得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亲朋无一字②.老病有孤舟③.简能而任之④.择善而从之⑤.驾一叶之扁舟⑥.举匏樽以相属(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简”“匏樽”“属”“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生物资源开展科学有序的生态旅游,已成为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越来越多拥有优质生态资源的旅游目的地被发掘,越来越多的游客深入到①、山河湖海领略云南大美风光。生态旅游正成为乡村振兴重要的推手,也正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除了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在低碳旅行、生态旅游等方面的云南经验和云南方案也亮点频出。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中表示,云南要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守护好七彩云南的②。下一步,云南将更加深入地践行“两山”理念,努力推动形成云南旅游绿色发展、消费、生活方式,持续创新生态研学、户外运动、旅居养老、高原农业休闲等绿色旅游产品,着力推广绿色住宿、绿色餐饮、绿色交通、绿色游览等技术应用,继续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写好绿色旅游大文章。在旅游业③的今天,正因云南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舍得眼前利益、舍得增长速度,才有了如今云南生态与旅游协同高质发展、高效同步发展的“得”。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大力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擦亮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需要全民参与。请你为云南旅游拟写一则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表达简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答案】18.①崇山峻岭/大街小巷②绿水青山③方兴未艾/蒸蒸日上19.足旅天下,心动云南。(远赴山水惊鸿宴,一睹云南盛世颜/七彩云南多锦绣,绿水青山等你来)【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结合语境“深入到……山河湖海领略云南大美风光”,此处是说深入到云南各地去旅游,可以用“崇山峻岭/大街小巷”。“崇山峻岭”:形容高大而陡峭的山。“大街小巷”:城镇里的街道,形容都市里的各处地方。第二空,结合语境,此处是说守护好七彩云南的美好环境,可以用“绿水青山”。“绿水青山”:美丽的河山。第三空,结合语境,此处是说旅游业蓬勃发展,可以用“方兴未艾/蒸蒸日上”。“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多指生活和生意。【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广告词能力。为云南旅游拟写一则广告词,要突出云南旅游的优势,增强宣传效果。还要注意根据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如“足旅天下,心动云南”运用了对偶句式,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耐人寻味;“七彩云南多锦绣,绿水青山等你来”运用了拟人手法,语言亲切,更强了感召力,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小的时候住老家,那是座高大的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是广阔的菜园。短暂的夏季来临的时候,菜园就被种上了各色庄稼和花草,有的是让人吃的东西,如黄瓜、茄子、倭瓜、豆角、苞米等;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如矢车菊、爬山虎等等。当然,①,如向日葵。一到昼长夜短的夏天,你会看到这形形色色的植物就几近疯狂地生长着,它们似乎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是微乎其微的。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②。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淳朴的边塞,他 们是那么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苦恼和痛苦:年景不好的时候,③;亲人们故去的时候,他们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悲哀情绪。从他们身上,让我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指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20.下列句子中的“你”与文中“你会看到”中加点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B.战士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称赞。C.他不住地埋怨自己:“这么重要的日子,你怎么就忘记了!”D.张老师严肃地对小刚说:“你来办公室一趟。”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答案】20.A21.从他们身上,我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22.①也有既能入口又能观赏的植物②还有亲人③他们会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苦恼【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选文“你会发现”中的“你”,是泛指。A.泛指,与选文“你会发现”的“你”意义用法一致。B.“你”与“我”形成搭配,一般指大家,选项指战士们。C.指“他”自己。D.实指,指小刚。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一是成分残缺,“从……,让……”淹没主语,可以把“让”去掉;二是搭配不当,“指定……人生观”动宾不搭配,改为“决定……人生观”。【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上下文“有的是让人吃的东西……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推断① 处是说也有既可以吃也可以供人观赏的植物,可以填入“也有既能入口又能观赏的植物”之类的内容。第二空,结合下文“我的亲人”,推断②处是说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我的亲人,可以填入“还有亲人”之类的内容。第三空,结合上下文“他们也有自己的苦恼和痛苦:年景不好的时候”“亲人们故去的时候,他们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悲哀情绪”,推断③处和后文的句式一致,是说他们会抑制不住自己的苦恼,可以填入“他们会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苦恼”之类的内容。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石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文字: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标缩短了些,只想改变这个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提到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中那座名扬世界的墓碑,并详细记述了墓碑上面的文字,那么我们就应该着重分析墓碑上的文字。碑文中的关键词在于“改变”,聚焦的是对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的看法。墓碑的主人公年轻时梦想着改变世界,但是最后发现连改变自己的家庭都做不到,行将就木时,才意识到:如果一开始先改变自己,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所以材料的关键在于: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就先改变自己,也就是说,改变世界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这正应了《大学》里的那句:“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材料意在引导考生辩证分析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的关系,启示考生,改变世界,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贪大求全最终将一事无成,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改变自身开始,方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中孕育出改变世界的力量。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的关系,改变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改变自己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谈“为什么改变自己”的时候可以与“改变世界”结合来谈,更加贴合题意,从而更有深度。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从原本赞同以暴制暴填平种族岐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经历了几十年,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的事例,论证改变外界需要从改变自身开始。也可以引用《大学》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的名言,论证改变自己、修身养性的重要性。立意:1.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2.实现伟大理想,必须从改变自己做起。3.改变自我,走向成功。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01 23:10:02 页数:19
价格:¥2 大小:52.6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