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主题作文满分必备主题04中国式信念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中国式”里有乾坤主题04中国式信念曾经,在全世界漫传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排队”“中国式购物”是让人很不舒服的表达方式,而如今,“中国式撤侨”“中国式救援”“中国式反腐”“中国式扶贫”逐渐成为先进、正能量的代名词,成为整个世界为之倾倒的中国形象和中国魅力。我们都是“中国式”中的一员。面对各种各样的中国式,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是旁观者。当越来越多的不文明现象被贴上“中国式”的标签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自我反省,对于解决“中国式问题”,需要每个人参与进来。“中国式”这样类似调侃式的名词,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它意味着我们的国民已经开始文化自觉与自我反省,进而谋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这正是这场“中国式”大讨论中所蕴藏着的“正能量”之所在。什么是“中国式信念”?是不畏前方建设国家的决心,是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英勇,是疫情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是我们心中对于中国的赤诚热爱。“中国式信念”深深扎根于我们内心,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与他人友好团结和睦,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一言一行都体现着“中国式信念”。在生活中践行“中国式信念”,你我共同行动!1.打造韧性,坚定信念。2.心有信念、使命在肩,历经坎坷终成长。3.见证“中国精神”,镌刻“中国高度”。4.让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延续。5.继承优秀民族精神,共圆中国梦。6.砥砺民族精神,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行。7.中华民族由“一”出发,不断创造奇迹。8.追梦路上,我们坚忍不拔。9.功成有我,功不必在我。10.艰难坎坷中,更需信念之火。11.怀一捧奉献的热火,照亮他人。1.成长是青年的必修课。对运动员来说,成长就要刻苦训练、提高实力;成长就要走向大赛、历经成败;成长就要心怀梦想,永远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对广大中国青年来说,13 成长就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成长就是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踔厉奋发,志气、骨气、底气,一个不能少!2.当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时,那叫勇敢;当一个团队挺身而出时,那叫担当;当一个国家身处逆境、呼唤一种精神时,那比赛就是使命,就是信念,就是一往无前。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能量传递,我们要敢打硬仗,遇强则更强,这就是中国女篮的精神。3.一百多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我们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从来不淡漠。”今天,我们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的青春我做主,再不疯狂就老了……”4.“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她正是因为有了梦想,又坚定了实现梦想的信念。才使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她只有小学文凭,但常年坚持写作,成了省级作家协会的会员,圆了作家梦;她只是一位大学宿管阿姨,却受邀担任大学写作公开课的老师,她就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宿管阿姨汤杏芳。5.2022年《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了“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冬奥冠军等现身说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年轻的我们绝不能做时代的旁观者,我们应自豪而响亮地向世界宣布——“我在”!“我在”是“我在场”,历史流经我们,我们就要积极参与,让时代打上我们的烙印;“我在”也是“有我在”,是对真相与正义的坚定信念,是担当,是责任;“我在”还是“我还在”,是面对艰难险阻时,对真理与正义、良知的坚守……。6.时间之河奔涌向前,是时代予我们以青春别样的风采。万里河山,是这快速发展、深刻变革的广袤国土,为新时代的我们实现梦想、人生出彩搭建起宽广的舞台;日新月异,是这层峦叠嶂、水流湍急的“历史三峡”,呼唤今日敢为人先的少年英雄勇立潮头、担当重任。战火燃烧的革命岁月,时代让今日之新青年崭露头角,一展才华;改革开放后,激情燃烧的改革岁月,又使得“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历史大潮赋予青年发展的无限可能。而如今,无数朝气蓬勃的生命浪花汇聚在一起。我相信,我们必将汇成前进的洪流,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荣,助推中华民族在圆梦路上不断抵达新的高度。7.今日之时代,虽给予我们无限可能。我们,却不能在这个喧嚣热闹的新时代里迷失了前行的桅杆。今日之新青年,当立桑弧蓬矢之大志,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宏图大志奋勇前行;今日之新青年,更当担民族复兴、时代前行之大任,将自己的个人志向与国家发展、时代发展结合起来,牢记使命,以梦为马,砥砺前行。8.在一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想弥漫的时代,甫一看到“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这样一句话,我和所有的“毛姆粉”一样激动得热泪盈眶,以为寻到破解人生内耗困局的“金钥匙”。13 9.陈贝儿拍摄的反映我国扶贫成就的纪录片《无穷之路》中有一个故事,为了改变佤族这个直过民族女性的卑微地位,云南孟连一名普通妇女叶萍带领女性种植咖啡,遭遇霜冻,遭遇咖啡价格低迷,还要内心强大抵御流言蜚语的中伤,只因心存信念所以不肯放弃,才获得普洱咖啡的成功。她说:“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咬紧牙关坚持才会见到希望。”10.坚持点亮梦想,任它海阔天空,任它深不见底,也远不过它自心而起的坚持。“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就算不被伯乐发现又怎样?他依旧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一直在用坚持点亮梦想。“精卫填海”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精卫一心为填平大海,不想再有人如同它一般失去生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被填平已不是空话。这不就是告诉我们坚持的重要性吗?考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陶铸说“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材料二: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青年,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身的发展与时代精神,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天地浩然气,不随江海沉苗无阳光不茁,人无精神不立。 精神之于人,犹如血脉筋骨——无血脉不能通变,无筋骨不可存身。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是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由此可见,人区别于草木,正在于人具有能动性质的精神。没有精神的人,只会沦为行尸走肉。 林则徐的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能够不惜个人利益挺身而出,与祸国殃民的鸦片和包藏祸心的洋人拼力斗争的内在驱动。他胸怀天下、着眼未来的博大胸襟与长远眼光,几百年来激励着我们后人勿忘国耻,砥砺前行,而他自己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 13 可是,反观我身边的许多青少年同学,在生命的根须最为发达、人生的前景尚未确定的黄金时代,却早早失去了那一股精气神。不知个人理想为何物,更别提时代使命,丢了书本捧起手机,扔掉精神换来虚无。如果青年都是佛系——信奉万事皆“空”,少年都成道家——遵奉“无为”即为,这样的人又怎么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有所作为?又怎么担当得起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而我,绝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楼无房梁易倒,国无精神难存。 每个民族应当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这种内涵凝聚了一个国家无数代人关于生存发展的思考与经验,是高度凝炼的智慧精华。这精神,在国家面临难题时提供动力,在前路不明时指路领航,在发展强大时高屋建瓴……在任何时代,这国家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国之“重器”。一个国家如果缺失了这种精神内涵,将难以在强国林立的世界久存。 今日中国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无数人在欣喜于中国当今的实力之时,也让我们听到很多质疑与诽谤的声音。面对这些声音,我要更加牢记孙中山的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时刻保持绝对的警醒与旺盛的战斗力,为祖国的未来奋斗终身,奉献自己的力量。就比如疫情中,看到在抗疫中牺牲的广大公职人员、基层干部,再对比他国疫情肆意蔓延的形势,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牺牲奉献精神,在突发灾难时,更是稳住国家根基的“定海神针”。 天地浩然气,不随江海沉。时间永在流动,时代面貌也会常新,对国家精神的传承永不能停止。正是因为这些精神之骨的支撑,才有了个人价值,才有了民族脊梁,进而才有了国家的立世之根。不负时代,满“血”出征,愿你我携手同行!【审题指导】第一则材料首先介绍了管仲的话,强调了物质财富的重要性,指出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而陶铸所说的话,则强调精神修养的重要性,表明人之精神生活对物质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则材料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紧扣党的二十大,表明“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这一则材料强调了当代加强精神生活建设的时代必要性。所以,写作时,需要对“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全面辨析。同时,还需注意,试题要求以“当代青年”的身份进行思考并写作,还要结合“自身发展与时代精神”。对此,可从如下角度展开论述:在新时代,作为新青年,需要思考的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修身实践中,如何正确思考和处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思考对待物质享受的态度、思考创造物质财富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思考如何为社会、为国家的富强而奋斗奉献,树立正确的物质财富观念;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精神境界,如何结合新时代精神,学习中华优秀儿女,努力奋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行文时,要注意应结合青年修身、理想、实践等实际学习生活状态和时代精神来谈,切勿内容空泛。13 考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百年前,10多位平均年龄28岁的“创业青年”一路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开创了一番不凡的事业。1917年,李大钊28岁,听闻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他看到了中国的出路;1919年,陈参一28岁,确定马克思主义为终身信仰后改名“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1921年,毛泽东28岁,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6年,周恩来28岁,在要求释放被监禁的共产党员的斗争中据理力争,却被缴械并遭软禁;1929年,邓恩铭28岁,因叛徒出卖再次被捕入狱……百年后,新一代的有志青年继承伟业,燃烧热血,续写时代新篇章。他们当中有公益路上的“先行探路人”,有坚守平凡岗位的警察、司机、记者、护士、教师、邮递员,有送蛟龙潜水、嫦娥飞天的科研工作者,有戍国卫边的国家英雄,有隐秘而伟大的国安尖兵……百年风云际会,在变与不变之间,一代代青年在时代的考场上回答着人生的信念与价值的答卷。今日,你在考场上,也将上交一份青春奋斗与成长的答卷。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我想成为这样的青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相信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对未来的思考。对于“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这个问题,大家也都见仁见智。有人说,我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有人说,我不想做一个遗忘历史的人;也有人说,我不想做一个不爱国的人……而我,想说:“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自古以来,国与家,家与国的关系就是一个热门话题,而家国情怀更是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我想成为这样的青年——一个“满怀赤诚,热爱家国”的人。北宋张载有言,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因为其意义深厚,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而在这背后的是一种旷达的胸襟,博大的情怀,是根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的对于国家的热爱。犹记得关于周总理的那个故事。当时他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课堂上,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人说为了有出息,有的人说为了父母,有的人说为了当官,一个一个问过去,老师只是表示同意和尊重,不置可否。直到周恩来,他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流露出十分赞许的神情。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生在黑暗的乱世,却能有如此远大的理想,为了祖国而读书,被后世传颂,令无数有志之士敬佩。直13 到他临死之前还在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死后用直升机把他的骨灰撒遍祖国大地,但时间不要太长,油钱很贵。可见,家国情怀是刻在骨髓深处的,时时刻刻不能够忘记。电影《战狼2》上映以来,以50多亿的票房稳居华语票房之首,当吴京身披国旗站在车上驶过交战区时,多少人流下了泪水,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骄傲。诸如此类的电影《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最近的《长津湖》等等都获得了一致好评,也许它们不是制作最精良的,但这份家国情怀却让无数人为之叫好,为之喝彩。二千年前范仲淹在岳阳楼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颂至今,其深刻的家国情怀也影响着每一代中华儿女,有国才有家,家国情怀是每一个公民都该铭记的。而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把祖国的未来和自己的未来交汇统一成一个整体,真正做到满怀热诚,热爱家国。满怀赤诚,热爱家国——无比高尚的,可贵的,无价的宝藏!我想成为这样的人!【解题指导】材料第一段回首百年前的青年作为,用“创业青年”一词称呼建党先驱,具有时代感,拉近了前辈们与考生之间的距离。“创业”一词揭示了历代青年接续奋斗的本质——创个人之事业,创国家之基业,创民族之伟业。后半部分紧紧围绕28岁这个青春节点,列举建党先驱们的经历与作为,以时间为序展开,体现了传承接续之意。所举人物事例,意在启发考生思考青年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理想信念、执着奋斗和历经磨难矢志不渝、敢于战斗勇于奉献的高贵精神。材料第二段概述新时代新青年的承伟业谱新篇。公益路上的“先行探路人”提示考生新时代当把家国情怀与服务社会结合在一起,平凡岗位上的新青年提示考生踏实敬业务实勤奋正是青年风采,“科研工作者”提示考生新青年应紧跟时代步伐勇攀高峰,“戍边英雄与国安尖兵”提示考生新青年应不畏艰险敢于牺牲,无私奉献保家卫国……百年风云际会,有变化也有不变。因此,写作时,考生需要从材料中总结出新时代的变与不变,如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初心,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考生就需要在变化中思考新青年的特质,在不变中挖掘有为青年的精神品质。除此之外,写作的重点还是应该表达从材料中获得人生启发,借此表达自我期许和实现自我激励;应立足当下个人实际,加上合理想象畅想未来,同时又能指向当下产生对个人的一些现实指导意义。考题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是最简单的一个字。“一”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自古至今,“一”字的字形始终未变。“一”同时也是中国汉字意蕴最丰富的一个字。“一”可以象征创造,“一生二,一生三,三生万物”,缤纷世界源于质朴的初始;“一”13 可以象征勇气,“一览众山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种俯视一切、不怕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激荡人心;“一”可以象征团结,“一呼百应”“万众一心”,无数个体因为同一个信念聚成一堆火,拧成一股绳……假如你是中国汉字博物馆的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汉字“一”?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解说词。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字”从遇见你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汉字博物馆,与汉字相遇。汉字作为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唯一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时至今日,依然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活力,那是因为它简单的字形中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一”作为汉字中重要的一员,恰好用最简单的笔画勾勒出了中华文化的繁复与深刻,博大与精深。首先,我们来看,从古至今,“一”的字形都是简单的一划。而在时间的标尺上,这简单的一划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始。它不仅逐步演变成了抽象的计数符号,更是成为汉字构成的基石。在大家身处的的这个展厅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汉字的构架中都有“一”的影子。因为“一”才有了“二”与“三”以致万物,才有了“天”的至高至大,才有了“元”的万物之始。从数字到繁复的文字,从文字到广博精深的中华文明,“一”充分见证了中国人在文明道路上的探求历程。而对“一”的肯定与尊崇体现着我们认识世界的哲学观:一是万数之始,万物之祖,万事之源。“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宏大的汉字世界、文明世界,离不开最简单最质朴的初始。大家看,一个简单的“一”居然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意蕴。这是“一”的魅力,也是汉字的魅力。可能现场有朋友会问,汉字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只是因为我们刚刚所说丰富的意蕴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为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汉字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我们再来看这个最简单的“一”。缤纷的世界源于质朴的开始,“一”可以是创造,于是丝绸之路上第一步、深海探险的第一步、太空行走的第一步,都变成了我们探索世界开端;万众一心、一呼百应,“一”可以是团结,于是面对疫情,十几亿人口听从指挥,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得安静、沉默;“虽千万人吾往矣”,“一”可以是力量,于是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战场,那一个个一往无前的身影都记录着历史的进步。“一个方块字,一方天地人。”中国人对“一”的钟情,与其说是一种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不如说是一种生命的自觉和文化的传承。而当这种文化基因通过一个个汉字真正融入到我们骨子里的时候,就变成了13 家国一体一元的深层文化心灵密码。正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说过:“中华民族是一个圆,周长可大可小,圆心无处不在,而半径就是中文,汉字就是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我们的双手更喜欢敲击键盘智能输入法带来的便捷,更喜欢搞怪字体带来的视觉冲击,而忘记了汉字的形意之美。今天来到这里,再次遇见这么多美丽的汉字,我们有责任去理解去继承去发扬。希望大家能够借助“一”这个独特的汉字去重新认识这些美丽的符号,相信它们会带给我们更多深刻的思考、浪漫的遐想。【解题指导】本次作文题以汉字与图片“一”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一”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意蕴和时代价值,力求引导学生在品味中国汉字之美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现实问题,汲取精神力量。作文题的材料一共由七句话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为第一个层次,指出中国汉字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统领整则材料。第二、三句为第二个层次,指出“一”的造型十分简单,且始终未变。第四至第七句为第三个层次,指出“一”的意蕴最为丰富,并从“创造”“团结”“力量”三个角度来阐释“一”的意蕴。通过分析材料可知,这个题目要求考生:以对“一”这个汉字意蕴的解读为切入点,在充分理解“外形简单”与“意蕴丰富”之间辩证关系的同时,深入剖析“一”所凝聚的精神价值。而图片中关于“一”的形象化展现则帮助我们对“一”有更深入的理解。试题以向游客们介绍汉字“一”这一任务为写作背景,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场景:汉字博物馆,明确了写作者身份:博物馆导游,明确了读者身份:游客。考生在写作时必须考虑汉字博物馆这一场景,表达上体现一定的互动交流特点,才算完成了相关写作任务。此外,材料中关于“一”意蕴丰富相关表述的末尾用了省略号,这也意味着考生可以挖掘除材料给予的三个角度之外的其它意蕴。但是,对其它意蕴的挖掘必须建立在汉字“一”看似简单但却是意蕴丰富的这一基础之上。同时,还需注意“解说词”的文体要求(即可为现场的导游解说词,也可为供游客阅读的文字解说词)。写作时,可以首先简单介绍汉字的起源、由来等(但需注意不可占用太多笔墨,否则会导致偏题),然后由此引入汉字“一”这个概念。对此,首先可以从字形构成角度阐述“一”字形虽简单,却是其他许多汉字构型的来源。其次,这可由内涵意蕴角度展开,可针对材料中所说的“创造”“团结”“力量”三个角度进行生发,阐述中华民族精神中勇于创新、团结齐心、坚强奋斗等精神,升华“一”的内涵。考题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曾说:“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13 杨靖宇将军的这段话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火种”可以指“理想”“信念”等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例文:信念之火,必将燎原杨靖宇将军曾言:“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这火种,就是我们勇敢挣扎的决心,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突破与胜利的信念!星星之火,秉烛以往,必将成燎原之势。信念之火,可以汇成指引迷航的灯光,给予人们生的希望。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支沙漠考古队在回程中路遇一场意外而至的沙尘暴,卷走了他们大部分行李,更让他们迷失了方向。终于,年老体弱的老教授最先倒在了这茫茫无边的沙海中。临终之前,他拿出一个水壶交给了大弟子,嘱咐他带着这最后一壶“水”带领队伍继续前进,并且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打开。于是,考古队葬了老教授后,继续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里寻找着出路。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海,有好几次,队员们都觉得自己支撑不住了,可想到老教授的嘱托,想到他们还剩最后一壶水,省一省总能坚持到走出沙漠。于是,每一个人望着大师兄腰间的那壶水,仿佛又充满了力量。终于,夕阳烂漫中,他们看到了绿洲中的人家。其实,人生在世,就如大雪满山,或沙漠跋涉,我们常常会遭遇挫折失败,也常常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在何方。可是,只要我们怀揣着这信念之火一直坚持下去,就总能走出人生的迷航,找到胜利的方向。信念之火,初如星萤之光,点滴汇聚,终成为国为民之燎原大火。新政失败,遭遇贬谪,范仲淹却放下了一己荣辱,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信念,将一生奉献给君与民。战乱不息,命如飘萍,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却忘记了个人的性命与荣华,将一生都奉献于“恢复中华”这一信念中。为国为民的信念,让他们奋斗一生,也吸引了无数的“同志”,最终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烧毁了旧世界,创建了祖国的新世界!而我们,正生活在这个新世界中,我辈又当以何为信念?今日之新中国、新世界给了我们无比广阔的舞台,今日新世界的未来更需由我们新青年去谱写。爱因斯坦曾言:“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我们需要树立崇高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念,找到直面未来挑战最有力的武器。然而,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信念亦如是。空有一腔热血还不够,唯有将满身信念付诸行动,小则学好一字一词,大则甘于奉献不怕牺牲,才能让信念之火绽放最璀璨之光芒!大雪满天山,苍茫云海间。唯有紧握信念之火,坚持前行,方能看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13 【解题指导】材料中,杨靖宇等革命英雄的“火种”,是为革命事业不惜付出一切,包括生命的无我信念,是坚信抗日必将胜利,必将还我河山的必胜信念。正是因为他心中坚定着这样的革命信念,杨靖宇当初奋战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时,虽然条件异常艰苦,挑战无处不在,但他却一直坚如磐石,从未动摇。那段惨痛历史虽已过去,但他们虽处绝境却仍怀有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却像火种一样生生不息,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些后辈心中。所以,材料的重点就在于对“火种”的理解:火种代表着向往光明、执着追求、无私付出等的信念。试题要求据此写一篇议论文,写作时,当以“火种”为关键词,挖掘其中蕴含的精神要素,如引导语所说的理想、信念、执着、追求、向往等。然后可针对其中某一点,阐述一个人拥有追求和理想等信念的重要性,如它能激发我们摆脱眼前困境,力求到达远方的挑战欲;或拥有理想追求的人,在前行路上必定更加坚定等。厘清概念后,还可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经验,指出我们这些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对社会、对祖国应该拥有怎样的信念,如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以科技强国、如保留中华文脉等等。考题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我们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从来不淡漠”;今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不少于800字。例文:青春——生命的觉醒青春是什么?青春是祖辈的呐喊,“创建青春之民族”,以蓬勃的生命反对压迫;青春是父辈的高歌,“渴望生活,从不淡漠”,撑起国家的脊梁;青春是我们的心声,“我的青春我做主”,彰显新时代的自信。是啊,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青春可以“迷茫”,可以“疯狂”,但这“迷茫”“疯狂”并不是浪费生命。青春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在于学会承担。生命意识觉醒的伊始,总会因前程未卜而感到茫然。祖辈们面对破碎的山河,父辈们面对困苦的生活,也会迷茫。然而正因为是青春,他们坚定了信仰,追随着内心的信念前行。而如今我们的迷茫,源于经济快速发展而精神无所寄托。因此,青春的意义首先在于确定志13 向。青春不应局限于一己私利,应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要坚定地守住内心。然而,既有了内心的坚守,为何还会“疯狂”?其实,疯狂不过是反常。青春的力量需要一个抒发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疯狂”的目的。秋瑾,出身官宦之家,她的人生本应一帆风顺,可是她却为革命抛洒青春的热血。这在世人眼中也许是“疯狂”的,然而正因如此,我们的民族才拥有了生命力。青春应该突破常规,然而这突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高远的意义,为了承担责任。于是,我们坚守内心以明志,突破常规以获得动力。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真正的青春应该“我作主”。这三个字掷地有声,向我们传达着青春的力量,也暗示着内在人格的觉醒。“我作主”意味着自我选择,它首先意味着对外在权威的否定。祖辈们否定了旧势力的黑暗,选择承担民族独立的责任;同时它也意味着价值观的建立,父辈们选择“渴望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我们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青春?我们应该确定怎样的价值观?答案显而易见,我们的青春,同样离不开社会责任的承担。老人摔倒了,外在有很多声音“分析”着利弊,然而内心的善良告诉我们应扶起。和平安定的社会也会有消极的声音,作为有责任的青年,我们应勇敢地站出来,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要谨记“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其实,青春是一段觉醒的年华,它为我们的人生塑造生命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定志向驱走茫然,突破常规以求拥有活力,建立人格从而学会承担。青春,使我们的人生进入新的境界。在挥洒青春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理解了生命。这,就是生命的觉醒。【解题指导】材料中阐释了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都在为实现理想而释放激情,今天的青年也在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材料表面意思上(显性信息)有祖辈、父辈和现在三个时期对于青春的认识,同时暗含三个时代青春和青年的对比,材料的隐形信息极其丰富。在对青春认识和对比的背后是时代的召唤和青年的责任、担当和选择,同时暗含了在新的大时代背景下,通过先辈们的青春选择和奉献来教育现在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自己的青春时代里选择正确的道路,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使命,成就自己无悔的青春和辉煌的人生。作文意在引导考生思考家事国事天下事,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将个人的成长自觉融入祖国发展的伟业之中。本题要求写议论文,只要围绕青春的责任和使命来写都可以。如从祖辈、父辈的背景入手,引出当下的青春的意义,“青春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在于学会承担”,然后围绕“生命的觉醒”,谈当下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人格觉醒,最后提出“积极价值观”的确立。13 考题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灵魂是身体的主宰,只有铸牢思想之魂,才有精神之成长。而精神之成长犹如身体一样,需要“钙”的补充。这就是《大学》所谓的“富润屋,德润身”。在6月17日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莫让精神成长瘸了腿“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因看不见听无声,所以它们总是容易被人忽视,然而当其“随风潜入夜”时,我们却会惊喜地发现“润物细无声”;当其“化作春泥更护花”时,我们更会惊叹“落红岂是无情物”!其实,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岂止是细雨闲花?精神成长不也同遭此运吗?我们是如此关注物质层面的成长,吃饱穿暖早已不再是问题,各种营养品纷至沓来,各种提升班遍地开花,可是当我们的身体强壮了,却尴尬地发现大量孩子患上了“精神软骨病”。毋庸置疑,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物质与精神双方面地协调发展,我们岂可让物质成长“一腿独大”,让精神成长“畸形萎缩”?要知道,一个人要想走得稳跑得快,需要的是健全的双腿,可千万不能让精神成长“瘸了腿”啊!早立鸿鹄志,为精神成长奠定基础。山因脊而高,人因志而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少年周恩来确立下这番远大志向时,他的精神成长获得了坚实的基础,“两袖清风,一心为公”,因为有了这份志向,他做到了无私忘我。他就像永远屹立的一棵树,张开臂膀,战风斗雨,把绿意与阴凉留给人民,自己却深情藏沃土。谁的青春不迷茫,但是我深知,当我拥有了远大的志向,它就会帮助我拨云见日,让我的精神成长像大树那样头顶蓝天,脚踏沃土。读尽天下书,为精神成长补充养料。“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纵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纵然是“纸醉金迷乱人心”,我却是“任尔东西南北风”,越是物质充盈的时代,越是需要沉静的心灵;越是物欲横流的时刻,越是需要书香伴身的沉稳。读书不一定能让你飞黄腾达,但可以让你认清自我,看懂世界。翻开书卷,我可以和庄子一起坐鲲鹏之背,扶摇九天;和司马迁看江山无常繁华落尽人世间;和曹操横槊,与李白醉酒,陪陶渊明采菊,替白居易折柳。不同的阶段,书籍都可以给我们的精神成长提供不同的养料。13 走稳脚下路,为精神成长开辟坦途。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如跋山涉水,胜利只属于勇者。在这仅有一次的人生之路上,我们的脚印或许会深深浅浅,歪歪斜斜,但那又何妨?或许前路会坎坎坷坷,荆棘丛生,但那又怎样?如果在挫折面前,我们只会痛哭流涕,哀叹“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那么不如擦干泪水,举起拼搏的大旗,像屈原那样高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路向前,奔赴理想的彼岸,我相信经历一番寒彻骨,精神成长终将会像梅花一样扑鼻香,那时的我们就可以静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成功甘甜。富润屋,德润身,今时今日,物质已丰,莫让精神成长瘸了腿。【解题指导】材料首先指出灵魂、思想、精神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对个人而言,思想精神首先是人之为人的底座,所以才会有“只有铸牢思想之魂,才有精神之成长”这一条件关系;其次,思想精神还能帮助人提升自我,也就是材料中的“德润身”。而思想精神可以有哪些内容,我们应该如何用思想精神来丰富、提升自我呢?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17日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要求给出了答案:理想信念和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之“钙”,可以让我们的意志变得坚定;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思想之“魂”,可以让我们知道怎样才是优良的、有继承性的思想观念。考生写作时可以对“思想精神之成长”进行剖析。比如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什么结果”这样的思维顺序可以分析:什么是“精神之成长”?人为什么需要“精神之成长”?怎么样才能让精神成长?精神成长后会有什么结果?进而可以追问: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成长?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归纳出答案。还可以从思辨的角度加以思考:“物质成长”与“精神成长”是什么关系?个人“精神成长”与全社会“精神成长”有什么关系?在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题意,从而概括中心观点。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22 22:36:02 页数:13
价格:¥2 大小:51.0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