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任务2整体读文教师用书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任务2整体读文教师用书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任务二 整体读文一、了解古代诗歌的分类二、明晰古代诗歌一般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1.结构章法 起承转合:所谓“起”,即开头。“承”在“起”后,是承接上一层而展开,包括顺接、反接和以类连比,甚至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合”就是诗文的结尾,即收合结尾,使诗歌的结构完整,往往是针对上面描述的内容作“集中”(合)的表现,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总之,诗文中的“起承转合”,也就是如何开头,如何发展,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的结构问题。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以乐景衬哀情等。三、古代诗歌的常见七大题材古代诗歌的题材主要有山水田园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爱情闺怨诗、边疆征战诗等。七类诗歌的内容不同,抒发的感情更不同。如山水田园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的情怀;送别怀人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熟悉古代诗歌的题材类型,才能有效地鉴赏诗歌的形象、技巧、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题材一 山水田园诗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内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1)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2)写景的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②光、影、色彩的渲染;③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⑤动静结合;⑥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反衬手法标志①山水诗是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是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情感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⑤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即时训练】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阙 题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歌营造了一种幽雅清寂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甘于淡泊的胸怀和自得其乐的畅适。题材二 送别怀人诗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内容君臣官场赠别、市井朋友相别、亲人伴侣送别(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之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3)以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情或反衬)。(4)想象(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标志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情感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丰富复杂却不杂乱)【即时训练】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张元幹①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注】①张元幹:南宋初爱国词人。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胡铨因上书乞斩秦桧自福州远责新州安置。时张元幹寓居福州,作《贺新郎》以送胡铨,后因此词而被捕下狱,并被削职为民。结合全词,说说词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①对沦陷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深切思念;②对沦陷区惨遭金兵铁蹄践踏的悲惨景象的极度悲愤;③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求和苟安的责问与抨击;④对自己长期报国无门、渐至衰老的悲怆;⑤对好友胡铨一再遭受迫害的不平;⑥对胡铨前途命运的牵挂与担忧;⑦对挚友面对厄运的支持与激励。题材三 羁旅思乡诗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作者因长期客居在外,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内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以乐景衬哀情。(3)对面着笔。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作者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标志①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②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危楼、危栏等情感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②思亲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即时训练】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重九夜偶成黄景仁① 悲秋容易到重阳,节物②相催黯自伤。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 依依水郭人如雁③,恋恋寒衣月似霜。 差喜④衰亲⑤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注】①黄景仁:清代诗人。一生漂泊求仕,作此诗时短驻家中。②节物:随时节改换的事物,此指重阳节的菊花。③人如雁:谓人似旅雁,终年南北翔游,居无定所。④差喜:幸好。⑤衰亲:老母。你从诗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作者长期漂泊在外,常有寂寞凄凉之感,虽有短暂回家之喜,但可能很快又要踏上漂泊之旅,这“喜”是以“悲”为底色的,喜中有悲。题材四 咏史怀古诗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内容往往是借怀古来叹今或叹个人命运的坎坷(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标志标题中多含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词语情感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即时训练】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酹江月胡世将秋夕兴元①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②。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③。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⑤欹,怀贤阁⑥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注】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②一范一韩人物:指北宋抗击西夏、巩固西北边防的范仲淹与韩琦。③汉家三杰:指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韩信。④阃(kǔn)外:指统兵在外。⑤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⑥怀贤阁: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细品整首词,词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和议误国的满腔愤慨,以及对朝中奸佞小人的强烈谴责,流露出作者满腔的爱国之情。题材五 咏物言志诗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内容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1)具体描写的方法上,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修辞手法上,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3)抒情方法上,主要是托物言志标志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一物,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或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即时训练】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汉宫春·梅晁冲之①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②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③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注】①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后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下。②东君:司春之神。③玉堂:指华贵的宫殿。结合整首词,说说作者言了哪些“志”。答案:①“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②“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表达了作者对林逋的仰慕和追思;③“对孤芳、分付他谁”借林逋去世后无人欣赏梅的孤芳,表达了对无人赏识自己的忧愤;④“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表达了作者坚守自己高洁品格的情怀。题材六 爱情闺怨诗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内容①表现作者对妻子的真挚感情,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②以女性角度写的闺怨诗,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别离相思诗等(1)比兴。先从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2)烘托、衬托。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渲染烘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等充满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3)抑扬结合标志①标题中多含“怨”“怀”“忆”等或直接用“无题”。②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秋风、夜雨、泪如雨、雁声、月明、红妆对镜、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情感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③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即时训练】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遣悲怀①元 稹 谢公②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③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②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③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个贫士。作者笔下的妻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对妻子怎样的感情?答案:(1)作者笔下的妻子是一个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2)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之情。题材七 边塞征战诗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内容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手法。(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标志①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羌笛、战马等情感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即时训练】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李 纲②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③何曾专美。【注】①晋师胜淝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八十七万大军犯晋,晋军前锋都督谢玄等将领带精兵八千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②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③周雅:《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通读全词,可以看出作者有什么主张?答案:这是一首描写征战的词,主要写战争,有利的地势和出色的将士,地利与人和兼备,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同时劝谏统治者要力主抗金,不要满足于目前的战功,而要继续抵抗,凭借南宋的地理优势、抗金勇士和历史经验,一定可以击退侵略者。读懂古代诗歌“三步骤”第一步:读标题。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载体,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可以承载以下信息: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④揭示作品的线索;⑤表明诗歌的题材;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等等。如:诗题重要信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交代了出发的地点(临洮);②交代了前去的地点(北庭);③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留别)《残春旅舍》①交代了时间(残春);②交代了地点(旅舍);③暗示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第二步:读正文。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方法上有以下几个关键点。1.读懂“诗家语” “诗家语”是作者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作的变形处理。古诗词作品是如何对语言作变形处理的呢?类型内容解说示例改变词性诗人因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中“绿”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用词语绘景状物,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强化了诗歌的感染力改变词序诗人写诗,有时为了强调某些意蕴,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或出于格律等表达的需求,而改变某些词的顺序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宾语前置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恰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却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主宾换位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霜信报黄花”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谓—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定语移位在偏正短语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在诗词曲中,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或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下句意即“一 月夜飞度镜湖”。“月夜”这个偏正短语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拆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语,但作者“飞度”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省略压缩词语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由此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答话蕴含问话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但作者采用答话蕴含问话的方法,精简压缩为二十个字。作者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积累的经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意象组合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这两句全用名词意象,富有极大的韵味,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互文见义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表现在具体诗词中的情况: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分单句互文和多句互文①单句互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其意思应是“主人与客人一起下马,一起来到船上”。②多句互文。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其意思应是“在东市、西市买了骏马、鞍鞯”2.抓关键词句,定情感基调古代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不能匆匆一扫而过,应逐字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如:方法举例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王维《山居秋暝》的最后一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眼句,而“留”则是诗眼,全诗要表达的对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都通过“留”字表现了出来诗词中揭示作者情感的一两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了诗人的孤独感 个字叫“情感语言”。抓住了这些字,便很容易把握思想感情3.涵泳意境,体会情思诗歌之所以能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具有优美的意境,而其意境又是由诗人精选入诗的意象组成的。诗歌欣赏要由“境”入“意”,完成由“境”到“意”的升华,这一过程其实是把诗人浓缩的生活还原,把诗人结晶的感情展示出来。这不仅要求我们体悟诗歌中意象的深刻内涵、意境的特点,还要求我们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抱负及诗人写作的社会背景和心理背景。第三步:抓暗示信息。诗歌中除了标题的信息外,还有作者、注释和题干等提示性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有的甚至是解题的关键。作者信息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作者遭遇、心境的不同,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读诗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以及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注释信息注释往往是解读诗歌的钥匙,也是鉴赏诗歌时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的暗示。注释对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有一定的帮助类型作用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作者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的深层原因有关经典例文读文技法 一、读标题。这是一首词,“醉落魄”是词牌名。“人日”点名时节。“约”,邀请,相约。“应提刑懋之”是友人的职务和名字。从标题看,这首词写的是“人日”即正月初七这天,词人邀请友人提刑官应懋之游“南山”的经历。 (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①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①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二、读正文。重点关注诗中的意象、情感、关键句,体悟词人的思想感情。正月正值孟春,初阳发动,故词以“无边春色”起头。次句的“苦”字表达出了人们寻觅春色的执着。“村村”三句以及下阕“翁前”两句,写的是农村“人日”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是作者“觅”春所见,这也正是此词写作的一个重点。作者先大笔挥洒,用“箫鼓”“笛”写节日歌舞之盛,用“村村”“家家”极写范围包容之大,仅此一句,就将农村“人日”的风俗景象以及人们的欢乐情绪形象地渲染出来。“祈麦祈蚕”,祈求农事丰收,点出“村村箫鼓家家笛”的目的。“来趁元正七”是上片的结语,明确指出了特定时期季节性的内涵。这时,麦田泛出青绿之色,蚕在春天的气息里孵化,富于生机。对丰收的盼望与担忧,同时在农民心头慢慢升起,他们要用这尽情的箫鼓和笛声表达他们心中的祈求。下阕“翁前”两句,转入具体的描绘。“翁前子后孙扶掖”,这正是“来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子子孙孙,祖孙三代互相扶掖而行。从“翁”“子”“孙”的排列顺序中可以看到魏了翁对长幼之序极为重视。“商行贾坐农耕织”,这一组活动,由商、贾、农三种行当的人物组成,行商、坐贾、耕织、各司其职,各安本业,一派升平气象。从“箫鼓”至“耕织”,这五句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了农村的欢乐景象,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也蕴含着作者的理想,这正是他所苦苦寻觅的“春色”,上阕次句用“苦”与“觅”两个字,用意就在于此。词的末三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发的感想,是此词的哲理所在,也是作者的希望所在。作者要告诉人们:“人日”中的“人”的种种活动与期望,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人”是向上的,都在追求着幸福与美好。但是,人们如果都懂得做人的道理,都像在“人日”里那样意识到“人”的作用与追求,那就“日日是人日”了,也就不会只有在“人日”这一天才去追求祈祷了。显然,作者是在勉励人们生生不止、追求不息。从全词看,此词没有浮躁怪诞之气,写得古朴自然,平易真切,与农村风物极为贴合。三、抓暗示信息。根据注释对“人日”的解释,可知,此词写作的时间是正月初七,时令是初春,可推知词人笔下描绘的是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词人的感情应该是欢乐的、积极的。根据题干“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可知,这是一首宋词,要注意结合宋代的历史背景。【读文检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A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错。此句意思是处处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苦”,形容执着地追求,表达出了人们对寻觅春色的执着。不是说词人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做人应该长幼有序,注重人伦,追求家庭和乐。“翁前子后孙扶掖”体现出词人厚人伦、正风俗的追求。②要追求人生幸福,各行各业应自食其力,努力劳作。商贾努力经营、农民辛勤耕织,这是追求幸福的必由之路。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9古代诗歌阅读第3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人教版)
2022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9古代诗歌阅读第2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人教版)
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Ⅰ任务2整体读文教师用书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1小说阅读任务1整体读文教师用书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2散文阅读任务2整体读文教师用书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任务1真题感知教师用书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任务2整体读文教师用书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任务3基础知识第2讲无完整意义有语法功能--文言虚词教师用书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任务1真题感知教师用书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3-08-17 06:30:01
页数:14
价格:¥2
大小:445.5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