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学案:第一单元 第2课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第2课 诗 两 首 一、词语积累 易混辨析:(1)寂寥·寂寞寂寥寂寞书面语,寂静、空旷,多指环境孤单冷清,多指人的感受(2)沉淀·积淀沉淀积淀凝聚、积累。既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用于文化、知识、经验等抽象事物都含有“沉下来、积累”的意思(3)彷徨·徘徊18,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疑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易错提醒】彷徨:侧重于动作,常被误用为形容某人的心理状态。(4)凄凉·凄婉凄凉凄婉“凄凉”适用对象广,既可形容心境,又可形容环境、气氛和境遇,其中多形容环境、气氛和境遇多形容心境或声音,不能形容环境、气氛和境遇二、词语运用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处。(1)如果一个人常年待在寂寥的大草原上,内心肯定是十分的寂寞。(寂寥·寂寞)(2)激情沉淀为勇气,信心喷薄成动力,我舞动着双翼,去追寻梦中的风景。(沉淀·积淀)(3)破坏的房屋外,忽然呜咽起一阵阴森幽冷的声音,仿佛鬼魂如泣如诉的哀怨,又似乎是妇人悲凉凄婉的叹息。(凄凉·凄婉)三、语基训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在字音、字形或词语运用方面有误,请改正。撑着油纸伞,独自/彷惶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hàng),18,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惶—徨 寂寞—寂寥 巷(xiàng)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再别康桥》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 ,给人以立体感。 ①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②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③康河里倒映的是河畔的金柳④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⑤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⑥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解析】选B。第一处前面一句的主语是“诗人”,此句未完,后面一句的主语仍然是“诗人”,因而要选①句;第二处根据后面紧跟的两句话的中心词都是诗中的意象再结合句式,因而选④;第三处前面是所列词语,后面应该说这些词语的作用,所以此处的主语应该是这些词语,所以选⑥。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18,《再别康桥》的作者是“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所写的,它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而深受读者喜爱。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句式杂糅,可以删除“的作者”或“所写的”。四、内容感知1.《雨巷》是一首朦胧诗,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现实与理想冲撞下的苦闷与忧郁。学习这首诗,要理解整首诗及其情感。(1)这首诗讲了怎样的故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细雨春日,一位青年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他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也撑着油纸伞向他走来,走过他的身旁,走尽这雨巷,最终他还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这雨巷。(2)诵读全诗,说说你读后的感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忧伤、惆怅、凄婉、寂寥和朦胧的美。2.《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学习这首诗我们要从感悟徐志摩的情感变化入手。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别康桥》中的“别”。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18,3.下列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解析】选C。“迷失了方向”,说法欠妥;“绝望”错误。4.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解析】选B。这首诗中没有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一、魅力作家18,雨巷诗人——戴望舒生平:戴望舒(1905—1950),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浙江杭县(今余杭)人。因其代表作《雨巷》被称为“雨巷诗人”。成就: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人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戴望舒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代表作品:诗集主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等,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生平:徐志摩(1897—1931),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成就: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代表作品:《再别康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1.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戴望舒2.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戴望舒18,3.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徐志摩4.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徐志摩5.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徐志摩6.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徐志摩7.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徐志摩二、人物颂歌徐志摩吻火徐志摩好像时时刻刻都在惊奇着,人世的悲欢,自然的美景,以及日常的琐事,他都觉得是很古怪的,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所以他天天都那么有兴致,就是说出悲哀的话的时候,也不是垂头丧气,厌倦于一切了,却是发现了一朵“恶之花”,在那儿惊奇着。在上海,有一次徐志摩拿着一根纸烟向朋友借火,他说道:Kissingthefire。这句话真可以代表他对于人生的态度。人世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是敬鬼神而远之,隔岸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过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光辉,数十年的光阴就在计算怎样才会不上当里面消逝了,结果上了个大当。徐志摩却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臭为神奇,遍地开满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18,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是像他这样吻着火的人,歌唱出人生的神奇。三、探寻背景《雨巷》:于孤寂中咀嚼幻灭与痛苦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也正因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对前途也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再别康桥》:柔情万千的别离本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归国的途中。1928年11月6日,诗人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但苦于时间紧迫,故未能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四、文化常识现代诗派现代诗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其代表诗人是戴望舒、卞之琳等人。其诗意的核心是象征主义,重视充分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诗歌主题来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彷徨和失落。这个主题在戴望舒诗歌里面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诗歌技巧上,18,将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融合在一起,形成诗歌的整体意象之美。新月诗派新月诗派因新月社而名,主要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以提倡新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它是中国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五、脉络梳理《雨巷》《再别康桥》六、内容概览《雨巷》诗人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悠长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及独行者的形象,以此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这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露。《再别康桥》诗人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用虚实相间的手法,18,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营造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离愁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雨巷》目标一:鉴赏诗歌意象1.请简要分析《雨巷》中的主要意象。意象赏析雨巷①雨巷阴沉、凄冷、寂寥,象征着没有出路的黑暗社会油纸伞②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它和雨巷一起,增添了一种冷漠、凄清的氛围,突出了撑伞彳亍于风雨中的销魂者的形象丁香③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象征着诗人迷茫、难以实现的理想篱墙④颓圮的篱墙营造了一种哀怨、凄凉的氛围2.《雨巷》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何象征意义?请简要赏析。【明确】《雨巷》创设了一种梅雨时节江南小巷阴沉、凄冷、寂寥的意境。象征意义:没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目标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3.《雨巷》一诗运用重叠反复的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18,每行虽然长短不一,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首尾两节除个别词语不同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这种手法构成了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同时也使得全诗笼罩在缠绵悱恻、挥之不绝的愁绪中。4.《雨巷》中诗人反复用“丁香一样的”来修饰“姑娘”这一形象,有何特殊用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明确】①运用反复的手法,使诗歌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结构美,并且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②丁香是美丽、高洁、柔弱、愁怨的象征。“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修饰“姑娘”,象征着诗人向往的美好理想;“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象征着诗人迷茫、难以实现的理想。《再别康桥》目标一:鉴赏诗歌的语言5.开头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何表达效果?【明确】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诗人不愿意惊动他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康桥依依惜别;写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6.“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明确】比喻。“金柳”是夕阳下柳树色彩的生动描绘,它秀美婀娜,18,随风摇摆,好似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样写既描绘出了其形态美好,又表达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与眷恋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目标二:体会诗歌“三美”艺术7.说说本首诗的音乐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明确】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①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8.《再别康桥》一诗中,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明确】①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并且形成了全诗回环往复的韵律美。②内容上:诗人无限的情思,由一个“轻轻的招手”这样的动作牵动出来,并以“挥一挥衣袖”这样的动作结束,貌似复唱,实际上情感已得到深化,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构成了主题的回旋。1.对于《雨巷》一诗中的“丁香姑娘”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实写,有人认为是虚写,你怎么看?【点拨】观点一:虚写。“丁香姑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一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的,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18,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还有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观点二:实写。此诗是一首爱情诗,诗中的“丁香姑娘”即使没有从诗人身边经过,也至少从诗人的幻觉中经过,应该是实写,绝不是“理想的象征”。观点三:虚实结合。诗人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根本说不出来。这时“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又或许是真实的。2.诗人在《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到第七节中,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点拨】节次情感变化一连用三个“轻轻的”,透露出难分难舍的离情,为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二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三、四融情入景,写康河的水草和榆树下的清潭,表达诗人对康桥永久的留恋五写诗人幻想“在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的情景,感情达到高潮六由幻想回到现实,以幽怨的笙箫和沉默的夏虫衬托环境的沉寂和别离的惆怅七呼应开头,以夸张的手法,表露出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18,1.在《雨巷》中,诗人多次用丁香比喻来形容姑娘。假如,换成别的花,如牡丹花、玫瑰花等,行不行呢?为什么?我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不行。(1)因为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2)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但是非常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因此,丁香又可以用来象征愁怨。所以丁香般的姑娘并不仅仅指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愁怨,还说明了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美丽,丁香一样的高洁,丁香容易凋谢,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如果换成别的花就没有这种意味了,不能表达作者的真正想法。2.《再别康桥》第一节里面,诗人写到“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明明是不能带走的,为什么徐志摩还要说不带走呢?有很多人,因为喜欢某地,或者刻上“×××,到此一游”;或者摘一把花,采几束草带回去留作纪念。可是诗人爱康桥,却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我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表现作者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从而突出了作者的洒脱和飘逸。从“作别”到“不带走”,18,一步一步产生一种离别的美。不像其他的离别诗那样依依不舍,那样沉重。而此诗抒发的感情是轻快的。 康桥是作者生活的梦,爱情的梦,艺术的梦,作者像呵护自己的情人一样,不忍心打扰她,同时作者也清楚,康桥带走了作者的一切包括作者的灵魂,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梦想,这美好的一切,永远地留在康桥。印 象戴望舒是飘落深谷去的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寻 梦 者18,戴望舒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18,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1.(审美鉴赏与创造)下面对这两首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印象》一诗亦如同《雨巷》一样,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并充满着现代主义的色彩。B.《印象》中诗人所采用的意象,无论是从色彩还是语气都显得轻柔、幽峭并充满一种淡淡的喜悦。C.《寻梦者》中颜色的运用使诗美不胜收。“青色的大海”使人想起波涛翻腾,波浪声声;“桃色的珠”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D.《寻梦者》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寻觅金色的贝”的民间故事里,一虚一实,巧妙交错为一体。【解析】选B。B项,“淡淡的喜悦”错,应该是“淡淡的哀怨”。2.(文化传承与理解)《印象》多处使用了象征手法,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飘落到深谷里去的幽微的铃声,驶向烟水深处的渔船,都象征着诗人希望的渺茫。3.(语言建构与运用)《寻梦者》在表色彩的词的运用上非常精练,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8,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青色的大海”使人想起波涛翻腾,波浪声声;“桃色的珠”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金色的贝”绚丽夺目,令人珍爱;“鬓发斑斑”使人叹息。“金色的贝”从“青色的大海”里涌起,富有神话色彩;“桃色的珠”映着“鬓发斑斑”,使人叹息,同时有一种无限的幸福感升起。4.(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对“梦”或“理想”的追求,请分析作者的情感在追求之后有哪些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印象》反映出诗人从希望的幽微到失望的愁怨、从有所期待有所奋起的微笑和欢乐坠入沉郁的孤独与寂寞的过程。《寻梦者》在寻求“无价”的珍宝之后,由金色的贝之所在,到逢到金色的贝的艰苦;由对金色的贝的美丽与价值的赞颂,再引向桃色的珠的艰苦生成,最后写人生获得无价的珍宝之后的快乐与幸福。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