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归教材重难点11 熟记“五气体”制备实验、“两定量”测定实验-【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回归教材重难点11熟记“六气体”制备实验、“两定量”测定实验高考化学实验综合题是必做的主观题之一,主要涉及常见仪器的识别使用、基本操作、原理分析、装置连接、实验设计与评价、产率或纯度计算等,是对中学化学实验知识的综合考查,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中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要求。题目类型主要有物质制备类、实验探究类、定量测定类等。本考点是高考五星高频考点,2020年~2022年各地新高考卷均为必考题型。一、“六气体”制备实验&气体一:氯气1.制备原理:在酸性条件下,利用强氧化剂将Cl−氧化成Cl22.常见反应(1)常规方法:“固体+液体气体”型①化学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离子反应:MnO2+4H++2Cl-Mn2++Cl2↑+2H2O(2)其他方法:“固体+液体气体”型①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②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③KClO3+6HCl(浓)KCl+3Cl2↑+3H2O④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⑤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3.制气完整装置4.气体净化装置(1)试剂: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硫酸、P2O5、硅胶、无水CaCl2除去水蒸气(2)装置:洗气瓶,导气管口长进短出5.气体收集装置(1)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导气管口长进短出(2)排液体法:排饱和食盐水法,导气管口短进长出 6.尾气吸收装置(1)装置作用: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2)酸性气体:一般用饱和的碱性溶液吸收①NaOH:Cl2+2NaOHNaCl+NaClO+H2O②Na2CO3或NaHCO3(3)氧化性气体:一般用饱和的强还原性溶液吸收①FeCl2:2FeCl2+Cl22FeCl3②Na2S:Na2S+Cl2S↓+2NaCl③Na2SO3:Na2SO3+Cl2+H2ONa2SO4+2HCl④KI:Cl2+2KI2KCl+I27.检验方法(1)最佳方法: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现象是变蓝(2)可用方法: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8.证明Cl2中含有水蒸气和HCl(1)实验装置(2)所用试剂及作用①A中: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②B中:四氯化碳,除去HCl中的Cl2③C中:硝酸银溶液,检验HCl气体④D中: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HCl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气体二:二氧化碳1.制备原理(1)碳酸钙和稀盐酸:CaCO3+2HClCaCl2+CO2↑+H2O(2)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的原因:在CaCO3表面生成微溶的CaSO4沉淀,阻止反应继续进行2.发生装置:“块状固体+液体→气体”型4.气体净化装置(1)试剂:先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HCl,再用浓硫酸、P2O5、硅胶、无水CaCl2除去水蒸气(2)装置:洗气瓶,导气管口长进短出5.气体收集装置(1)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①带橡胶塞的集气瓶正放:导气管口长进短出②带橡胶塞的集气瓶倒放:导气管口短进长出(2)排液体法:排饱和NaHCO3溶液法,导气管口短进长出6.检验方法:先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三:一氧化碳1.反应原理及装置(1)装置类型:“固体+固体气体(产生大量液体)”型①反应:H2C2O4·2H2O(s)CO2↑+CO↑+3H2O②信息:H2C2O4·2H2O在101.5℃熔化,150℃左右分解不能选用可以选用(2)装置类型:“固(液)体+液体气体”型①反应:H2C2O4(s)CO2↑+CO↑+H2O②反应:HCOOH(l)CO↑+H2O③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2.气体净化装置(假设含CO2和H2O杂质)(1)先用NaOH溶液除CO2(2)再用浓硫酸或P2O5或硅胶或无水CaCl2或碱石灰除水蒸气(3)最好用碱石灰将二者全部除去4.气体收集装置:只能用排水法5.检验方法(1)图示(5)方法:先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变红,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尾气处理(1)点燃法(2)袋装法(3)强氧化剂法(信息型)①银氨溶液:CO+2Ag(NH3)OH(NH4)CO3+2Ag↓+2NH3②PdCl2溶液:PdCl2+CO+H2OPd↓+CO2+2HCl③热的高锰酸钾溶液:5CO+2KMnO4+3H2SO45CO2+K2SO4+2MnSO4+3H2O7.CO还原CuO的实验 (1)开始时①先点燃酒精灯B(尾气处理)②再通入CO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不纯的CO在点燃时发生爆炸③最后点燃酒精灯A,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2)结束时①先熄灭酒精灯A,停止反应②再停止通入CO,防止水倒吸入热的硬质玻璃管中使其炸裂③最后熄灭酒精灯B8.确定CO、CO2混合气体中含有CO的实验(1)各装置的作用①A装置: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气体。②B装置:检验混合气体中的CO2是否除尽。③C装置:检验气体有无还原性或初步检验是否有CO④D装置:检验有无CO2生成,进一步确认是否有CO⑤E装置:除去尾气中的CO2气体。⑥F装置:除去尾气中的CO气体、防止污染空气。(2)确定有CO的现象:B中无明显现象,C中的物质由黑色变成红色,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四:二氧化硫1.反应原理及装置(1)装置类型:“固体+固体气体”型①方法:Cu与浓H2SO4混合加热②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2)装置类型:“固体+液体气体”型①方法:Na2SO3粉末和中等浓度的硫酸混合②反应: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不用稀硫酸的原因;SO2易溶于水,逸出SO2的较少不用浓硫酸的原因;在Na2SO3表面生成Na2SO4固体,阻止反应持续进行2.气体净化装置(假设用亚硫酸钠和稀盐酸反应)(1)先用饱和NaHSO3溶液除HCl(2)再用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或P2O5或硅胶除水蒸气3.气体的收集(1)排液法:排饱和NaHSO3溶液法,导气管长进短出(2)排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导气管长进短出 4.气体的检验: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加热又变红5.尾气处理(1)酸性气体①吸收剂:一般用NaOH溶液②反应:2NaOH+SO2Na2SO3+H2O(2)还原性气体①吸收剂:一般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反应:2MnO4-+2H2O+5SO22Mn2++4H++5SO42-6.实验安全装置(1)安全隐患:可能发生倒吸现象(2)在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之间加防倒吸的安全瓶8.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所有气体产物(1)各仪器中的试剂及其作用①A:CuSO4粉末,检验产生的水蒸气②B:品红溶液,检验产生的SO2气体③C: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除去SO2气体④D:品红溶液,检验SO2能否完全除去⑤E:澄清石灰水,检验产生的CO2气体(2)证明有CO2气体的现象①当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产物中CO2气体②若把装置D去掉,当C中溶液颜色未完全褪去,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产物中有CO2气体&气体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反应原理及装置(1)装置类型:“固体+液体气体”型或或(2)药品:铜和稀(浓)硝酸(3)反应①N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气体的净化:一般用无水氯化钙或P2O5或硅胶除水蒸气3.气体的收集(1)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或排“惰性”气体法(2)NO2:向上排空气法或排四氯化碳法4.气体的检验(1)NO:通入空气,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气体(2)NO2:通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5.尾气吸收 (1)NO:一般用酸性的H2O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性溶液吸收(2)NO2:一般用NaOH、Na2CO3等碱性溶液吸收6.特别提醒:制NO前,先通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气体六:氨气1.反应原理及装置(1)装置类型:“固体+固体气体”型①方法: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②反应:2NH4Cl+Ca(OH)22NH3↑+2H2O+CaCl2(2)装置类型:“液体+液体气体”型①方法:加热浓氨水②反应:NH3·H2ONH3↑+H2O(3)装置类型:“固体+液体气体”型方法原理浓氨水与NaOH固体混合①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②NaOH固体吸水,使c(OH-)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③加入NaOH,使c(OH-)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浓氨水与CaO固体混合①CaO与水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②CaO与水反应,使水减少,使c(OH-)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③生成Ca(OH)2,使c(OH-)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2.气体的净化:一般用碱石灰吸水3.气体的收集(1)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和排四氯化碳液体法(2)净化:试管口堵棉花的作用:防止氨气和空气发生对流,提高氨气的收集速率和纯度4.验满方法(1)最佳方法: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氨气收集满了(2)其他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或浓硝酸放在集气瓶口,若产生白烟,则说明氨气收集满了5.尾气吸收(1)吸收剂:棉花最好用稀硫酸浸湿,防止污染空气(2)注意防倒吸二、“两定量”测定实验&定量一: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配制步骤(2)实验图示(3)实验仪器①固体溶质:烧杯、量筒、玻璃棒、托盘天平②液体溶质:量筒(两个)、烧杯、玻璃棒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配制过程:以配制1000mL0.5mol·L-1NaCl溶液为例。(2)实验图示(3)实验仪器①必用仪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mL容量瓶②溶质是固体:还需要托盘天平③溶质是液体:还需要量筒或滴定管(看精度)(4)配制溶液时的注意事项①溶解或稀释时,必须待溶液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②转移溶液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③溶解用的烧杯和玻璃棒一定要洗涤2~3次,洗涤液也要转移到容量瓶中。④移液后要先振荡均匀再定容。⑤定容时一定要用胶头滴管小心操作,万一加水过多,则必须重新配制。⑥定容时观察刻度要平视,液体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⑦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先加相应的冷酸或冷碱,防水解;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5)容量瓶的使用①使用容量瓶前要检查瓶塞是否漏水。 ②容量瓶用来配制一定条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若浓度确定,则不能用容量瓶配制③常用规格:100mL、250mL、500mL、1000mL等④容量瓶的选择:有规格,相匹配;无匹配,大而近;要计算,按规格;结晶水,算在内⑤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时,数据要求0.1g⑥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的体积时,数据要求0.1mL⑦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溶质的体积时,数据要求0.01mL(6)误差分析①分析依据:c==②容量瓶仰视或俯视刻度线图解:看刻度线找凹液面③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不必滴加蒸馏水,否则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④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结果⑤量取液体溶质的量筒不需要洗涤,否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高&定量二:滴定实验1.滴定管的使用(1)特点:0刻度在上端,下端有一段没有刻度线(2)洗涤方法:洗液→自来水→蒸馏水→待装溶液润洗(3)润洗滴定管的操作方法: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后,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测液(或××标准液),将滴定管横放,轻轻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均匀润洗滴定管内壁,然后将润洗液从下端尖嘴处放出,重复操作2~3次(4)排气泡:酸、碱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在滴定前均要排出尖嘴中的气泡。(5)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的液体①酸性物质:盐酸、醋酸②强氧化性物质:KMnO4、硝酸、H2O2、次氯酸盐③易加成物质:氯水、溴水、碘水等④有机溶剂:苯、四氯化碳、酒精、汽油等(6)读数:两次读数(滴定前体积V1、滴定后体积V2),计算差值:V=V2-V12.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2)滴定①标准液:一般盛放在滴定管中,其浓度为定值②待测液:一般盛放在锥形瓶中,其体积为定值③指示剂:盛放在锥形瓶中,一般滴加1~2滴④标准液的滴定速度:先快后慢,最后滴加3.滴定终点的确定 (1)滴定终点标志的标准模板:滴加最后1滴××标准液,溶液恰好由××色变成××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2)根据滴定曲线确定(3)根据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标准液先与待测液反应,最后1滴标准液与指示剂作用①中和滴定时,不用石蕊试液,因其颜色变化不明显②若恰好中和产物生成的盐显酸性,用甲基橙(3.1~4.4);③若恰好中和产物生成的盐显碱性,用酚酞(8.2~10.0);④若恰好中和产物生成的盐显中性两种指示剂都可以。⑤盐酸滴定碳酸钠:指示剂不同反应不同酚酞:Na2CO3+HClNaCl+NaHCO3甲基橙:Na2CO3+2HCl2NaCl+CO2↑+H2O(4)常见的其他滴定反应的指示剂①滴定碘时可以选用淀粉作指示剂②滴定Fe3+时可以选用KSCN溶液作指示剂③KMnO4参与的滴定反应无需额外的指示剂4.滴定计算(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的要删除(2)找出已知量和所求量之间的关系式①根据所给的多个反应之间的关系②根据元素守恒③根据电子守恒(3)注意有效数字5.滴定误差分析(1)确定滴定对象:是标准液滴定待测液还是待测液滴定标准液(2)找出未知浓度c待测和滴定管内液体读数的关系(正比或反比)c待测=①标准液滴定待测液:c标准和V待测为定值,V标准为变量,c待测与V标准成正比②待测液滴定标准液:c标准和V标准为定值,V待测为变量,c待测与V待测成反比(3)根据错误操作判断滴定误差①滴定管仰视或俯视刻度线图解:看凹液面找刻度线②若为间接滴定,用标准液滴定A物质,则标准液的体积与A物质的含量成正比,与B物质的含量成反比。1.(2022·山东省等级考)实验室利用FeCl2·4H2O和亚硫酰氯(SOCl2)制备无水FeCl2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已知SOCl2沸点为76℃,遇水极易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先通N2。一段时间后,先加热装置_______(填“a”或“b”)。装置b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d共同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 (2)现有含少量杂质的FeCl2·nH2O,为测定n值进行如下实验:实验Ⅰ:称取m1g样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c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2+达终点时消耗VmL(滴定过程中Cr2O72-转化为Cr3+,Cl-不反应)。实验Ⅱ:另取m1g样品,利用上述装置与足量SOCl2反应后,固体质量为m2g。则n=_______;下列情况会导致n测量值偏小的是_______(填标号)。A.样品中含少量FeO杂质B.样品与SOCl2反应时失水不充分C.实验Ⅰ中,称重后样品发生了潮解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3)用上述装置、根据反应TiO2+CCl4TiCl4+CO2制备TiCl4。已知TiCl4与CCl4分子结构相似,与CCl4互溶,但极易水解。选择合适仪器并组装蒸馏装置对TiCl4、CCl4混合物进行蒸榴提纯(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安装顺序为①⑨⑧_______(填序号),先馏出的物质为_______。【解析】SOCl2与H2O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FeCl2·4H2O与SOCl2制备无水FeCl2的反应原理为:SOCl2吸收FeCl2·4H2O受热失去的结晶水生成SO2和HCl,HCl可抑制FeCl2的水解,从而制得无水FeCl2。(1)实验开始时先通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先加热装置a,产生SOCl2气体充满b装置后再加热b装置,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4H2O+4SOCl2(g)FeCl2+4SO2+8HCl;装置c、d的共同作用是冷凝回流SOCl2。(2)滴定过程中Cr2O72-将Fe2+氧化成Fe3+,自身被还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则m1g样品中n(FeCl2)=6n(Cr2O72-)=6cV×10-3mol;m1g样品中结晶水的质量为(m1-m2)g,结晶水物质的量为mol,n(FeCl2)∶n(H2O)=1∶n=(6cV×10-3mol)∶mol,解得n=;样品中含少量FeO杂质,溶于稀硫酸后生成Fe2+,导致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体积V偏大,使n的测量值偏小,A项选;样品与SOCl2反应时失水不充分,则m2偏大,使n的测量值偏小,B项选;实验I称重后,样品发生了潮解,样品的质量不变,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体积V不变,使n的测量值不变,C项不选;滴定达到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导致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体积V偏小,使n的测量值偏大,D项不选。(3)组装蒸馏装置对TiCl4、CCl4混合物进行蒸馏提纯,按由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安装顺序为①⑨⑧,然后连接冷凝管,蒸馏装置中应选择直形冷凝管⑥、不选用球形冷凝管⑦,接着连接尾接管⑩,TiCl4极易水解,为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最后连接③⑤,安装顺序为①⑨⑧⑥⑩③⑤;由于TiCl4、CCl4分子结构相似,TiCl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Cl4,TiCl4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大,TiCl4的沸点高于CCl4,故先蒸出的物质为CCl4。【答案】(1)a;FeCl2·4H2O+4SOCl2(g)FeCl2+4SO2+8HCl;冷凝回流SOCl2(2);AB(3)⑥⑩③⑤;CCl42.(2022·海南省选择考)磷酸氢二铵[(NH4)2HPO4]常用于干粉灭火剂。某研究小组用磷酸吸收氢气制备(NH4)2HPO4,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搅拌装置已省略)。 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NH4Cl(s)和Ca(OH)2(s)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现有浓H3PO4质量分数为85%,密度为1.7g/mL。若实验需100mL1.7mol/L的H3PO4溶液,则需浓H3PO4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3)装置中活塞K2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应及时关闭K1,打开K2。(4)当溶液pH为8.0~9.0时,停止通NH3,即可制得(NH4)2HPO4溶液。若继续通入NH3,当pH>10.0时,溶液中OH-、_______和_______(填离子符号)浓度明显增加。(5)若本实验不选用pH传感器,还可选用_______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_______变为______时,停止通NH3。【解析】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制备磷酸二氢铵[(NH4)2HPO4],实验原理为2NH3+H3PO4=[(NH4)2HPO4],结合相关实验基础知识分析解答问题。(1)实验室用NH4Cl(s)和Ca(OH)2(s)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2)根据公式c=可得,浓H3PO4的浓度c(H3PO4)=≈14.7mol/L,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配制100mL1.7mol/L的H3PO4溶液,需要浓H3PO4的体积V=≈11.5mL;(3)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因此可选择打开活塞K2以平衡气压,防止发生倒吸,所以实验过程中,当出现倒吸现象时,应及时关闭K1,打开K2;(4)继续通入NH3,(NH4)2HPO4继续反应生成(NH4)3PO4,当pH>10.0时,溶液中OH-、NH4+、PO43-的浓度明显增加;(5)由(4)小问可知,当pH为8.0~9.0时,可制得(NH4)2HPO4,说明(NH4)2HPO4溶液显碱性,因此若不选用pH传感器,还可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时,停止通入NH3,即可制得(NH4)2HPO4溶液。【答案】(1)2NH4Cl+Ca(OH)2CaCl2+2H2O+2NH3↑(2)11.5(3)平衡气压防倒吸;倒吸(4)NH4+;PO43-(5)酚酞;无3.(2022·河北省选择考)某研究小组为了更准确检测香菇中添加剂亚硫酸盐的含量,设计实验如下:①三颈烧瓶中加入10.00g香菇样品和400mL水;锥形瓶中加入125mL水、1mL淀粉溶液,并预加0.30mL0.01000mol⋅L-1的碘标准溶液,搅拌。②以0.2L⋅min-1流速通氮气,再加入过量磷酸,加热并保持微沸,同时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滴定消耗了1.00mL碘标准溶液。③做空白实验,消耗了0.10mL碘标准溶液。④用适量Na2SO3替代香菇样品,重复上述步骤,测得SO2的平均回收率为95%。已知:Ka1(H3PO4)=7.1×10-3,Ka1(H2SO3)=1.3×10-2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2)三颈烧瓶适宜的规格为__________(填标号)。A.250mLB.500mLC.1000mL(3)解释加入H3PO4,能够生成SO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4)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__________、洗涤、润洗;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先加磷酸再通氮气,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6)该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为__________mg·kg-1(以SO2计,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检测香菇中添加剂亚硫酸盐的含量的原理是:用过量的磷酸与其中的亚硫酸盐反应生成SO2,用氮气将SO2排入到锥形瓶中被水吸收,最后用碘标准溶液滴定,测出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1)根据仪器a、b的结构可知,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球形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2)三颈烧瓶中加入10.00g香菇样品和400mL水,向其中加入H3PO4的体积不超过10mL。在加热时,三颈烧瓶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因此,三颈烧瓶适宜的规格为1000mL选C。(3)虽然Ka1(H3PO4)=7.1×10-3<Ka1(H2SO3)=1.3×10-2,但是H3PO4为难挥发性的酸,而H2SO3易分解为SO2和水,S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SO2逸出后,促进了化学平衡H2SO3SO2+H2O向右移动,因此,加入H3PO4能够生成SO2的原因是:加入H3PO4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H2SO3SO2+H2O,S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SO2逸出后,促进了化学平衡H2SO3SO2+H2O向右移动;(4)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检验其是否漏水、洗涤、润洗;滴定前,溶液中的碘被SO2还原为碘离子,溶液的颜色为无色,滴加终点时,过量的1滴或半滴标准碘液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点之内不变色,因此,滴定终点时溶液为蓝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SO2+2H2O=2I-+4H++SO42-;(5)若先加磷酸再通氮气,则不能将装置中的空气及时排出,有部分亚硫酸盐和SO2被装置中的氧气氧化,碘的标准液的消耗量将减少,因此会使测定结果偏低。(6)实验中SO2消耗的标准碘液的体积为0.30mL+1.00mL=1.30mL,减去空白实验消耗的0.10mL,则实际消耗标准碘液的体积为1.20mL,根据反应I2+SO2+2H2O=2I-+4H++SO42-可以计算出n(SO2)=n(I2)=1.20mL×10-3L·mL-1×0.01000mol·L-1=1.20×10-5mol,由于SO2的平均回收率为95%,则实际生成的n(SO2)==1.263×10-5mol,则根据S元素守恒可知,该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为=80.8mg•kg-1。【答案】(1)(球形)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2)C(3)加入H3PO4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H2SO3SO2+H2O,S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SO2逸出后,促进了化学平衡H2SO3SO2+H2O向右移动(4)检验其是否漏水;蓝色;加入H3PO4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H2SO3SO2+H2O,S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SO2逸出后,促进了化学平衡H2SO3SO2+H2O向右移动(5)偏低(6)80.84.(2022·辽宁省选择考)H2O2作为绿色氧化剂应用广泛,氢醌法制备H2O2原理及装置如下:已知:H2O、HX等杂质易使Ni催化剂中毒。回答下列问题:(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应为___________(填序号)。(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所有活塞处于关闭状态。开始制备时,打开活塞___________,控温45℃。一段时间后,仅保持活塞b打开,抽出残留气体。随后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___________,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关闭电源和活塞,过滤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加水萃取,分液,减压蒸馏,得产品。(4)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反应过程中,控温45℃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氢醌法制备H2O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取2.50g产品,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摇匀。取20.00mL于维形瓶中,用0.0500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分别为19.98mL、20.90mL、20.02mL。假设其他杂质不干扰结果,产品中H2O2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解析】从H2O2的制备原理图可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H2在Ni催化作用下与乙基葱醌反应生成乙基蒽醇,第二步为O2与乙基蒽醇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启普发生器A为制取H2的装置,产生的H2中混有HCl和H2O,需分别除去后进入C中发生第一步反应。随后氧气源释放的氧气经D干燥后进入C中发生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F中装有浓H2SO4,与C相连,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使催化剂Ni中毒。(1)A中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2)H2O、HX等杂质易使Ni催化剂中毒,需分别通过装有饱和食盐水和浓H2SO4的洗气瓶除去,所以装置B应该选③①;(3)开始制备时,打开活塞a、b,A中产生的H2进入C中,在Ni催化作用下与乙基蒽醌反应生成乙基蒽醇,一段时间后,关闭a,仅保持活塞b打开,将残留H2抽出,随后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c、d,将O2通入C中与乙基蒽醇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4)H2O容易使Ni催化剂中毒,实验中需要保持C装置为无水环境,F的作用为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5)适当升温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温度过高H2O2分解,所以反应过程中控温45℃;(6)第一步为H2在Ni催化作用下与乙基葱醌反应生成乙基蒽醇,第二步为O2与乙基蒽醇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总反应为H2+O2H2O2。(7)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8H2O+5O2↑,可得关系式:2KMnO4~5H2O2。三组数据中20.90mL偏差较大,舍去,故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KMnO4的物质的量为n(KMnO4)=0.0500mol•L-1×20.00×10-3L×=5.000×10-3mol,H2O2的物质的量为n(H2O2)=n(KMnO4)=×5.000×10-3mol=1.250×10-2mol,H2O2的质量为m(H2O2)=1.250×10-2mol×34g·mol-1=0.425g,H2O2的质量分数w(H2O2)=×100%=17.0%。【答案】(1)Zn+2H+Zn2++H2↑(2)③①(3)①a、b②c、d(4)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C中使催化剂中毒(5)适当升温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温度过高H2O2分解(6)H2+O2H2O2(7)17.0%5.(2022·湖南省等级考)某实验小组以BaS溶液为原料制备BaCl2·2H2O,并用重量法测定产品中BaCl2·2H2O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可选用试剂:NaCl晶体、BaS溶液、浓H2SO4、稀H2SO4、CuSO4溶液、蒸馏水步骤1.BaCl2·2H2O的制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BaCl2溶液,经一系列步骤获得BaCl2·2H2O产品。步骤2.产品中BaCl2·2H2O的含量测定①称取产品0.5000g,用100mL水溶解,酸化,加热至近沸;②在不断搅拌下,向①所得溶液逐滴加入热的0.100mol·L-1H2SO4溶液;③沉淀完全后,60℃水浴40分钟,经过滤、洗涤、烘干等步骤,称量白色固体,质量为0.4660g。回答下列问题:(1)Ⅰ是制取_______气体的装置,在试剂a过量并微热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Ⅰ中b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Ⅲ中的试剂应选用_______;(3)在沉淀过程中,某同学在加入一定量热的H2SO4溶液后,认为沉淀已经完全,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沉淀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过滤操作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填名称);(6)产品中B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装置I中浓硫酸和氯化钠共热制备HCl,装置II中氯化氢与BaS溶液反应制备BaCl2·2H2O,装置III中硫酸铜溶液用于吸收生成的H2S,防止污染空气。(1)由分析可知,装置I为浓硫酸和氯化钠共热制取HCl气体的装置,在浓硫酸过量并微热时,浓硫酸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浓)+NaClNaHSO4+HCl↑。(2)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装置II中b仪器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II中氯化氢与BaS溶液反应生成H2S,H2S有毒,对环境有污染,装置III中盛放CuSO4溶液,用于吸收H2S。(3)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硫酸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4)为了使钡离子沉淀完全,沉淀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硫酸溶液。(5)过滤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用不到锥形瓶。(6)由题意可知,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依据钡原子守恒,产品中BaCl2·2H2O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质量为0.002mol×244g/mol=0.4880g,质量分数为:×100%=97.6%。【答案】(1)HCl;H2SO4(浓)+NaClNaHSO4+HCl↑(2)防止倒吸;CuSO4溶液(3)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硫酸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4)使钡离子沉淀完全(5)锥形瓶(6)97.6%6.(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3月联考)高锰酸钾为紫黑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溶于水,常用作消毒剂、水净化剂、氧化剂、漂白剂、毒气吸收剂等。Ⅰ.制备KMnO4(1)若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备Cl2,导管P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备氯气,当锥形瓶中放置的药品为漂粉精,则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氯气氧化K2MnO4制备KMnO4,则其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用小写字母表示)。(4)工业上采用惰性电极隔膜法电解,可制得KMnO4.装置如图:写出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测定KMnO4产品的纯度称取2.400g样品溶于水,加入硫酸酸化后配成100.00mL溶液,用移液管取20.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0.5000mol·L-1标准(NH4)2Fe(SO4)2溶液进行滴定。(5)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数据处理。将三次实验消耗(NH4)2Fe(SO4)2溶液体积取平均值为30.00mL。计算该KMnO4产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7)进一步分析发现,测定结果偏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标号)。A.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直接加入待测的KMnO4溶液B.装液前,滴定管水洗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D.标准(NH4)2Fe(SO4)2溶液部分氧化变质【解析】(1)A装置装置制备Cl2 ,导管P的作用为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够顺利滴下;(2)若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备氯气,当锥形瓶中放置的药品为漂粉精,Ca(ClO)2与HCl反应生成Cl2,则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4HClCaCl2+2Cl2↑+2H2O;(3)用氯气氧化K2MnO4制备KMnO4,先通入D除去氯气中的HCl,再通入E氯气氧化K2MnO4制备KMnO4,最后通C吸收尾气,则其接口顺序为a→defgc(b);(4)工业上采用惰性电极隔膜法电解,可制得KMnO4.装置如图可知a为阳极,b为阴极,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2MnO4+2H2O2KMnO4+H2↑+2KOH;(5)高锰酸钾氧化Fe2+,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加最后半滴标准(NH4)2Fe(SO4)2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6)根据MnO4-~5Fe2+样品中KMnO4的质量为n(KMnO4)=n(Fe2+)=×0.5000mol·L-1×30×10-3L×=1.5×10-2mol,其质量为:m(KMnO4)=1.5×10-2mol×158g/mol=2.37g,该KMnO4产品的质量分数为×100%=98.75%;(7)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直接加入待测的KMnO4溶液不影响滴定结果;装液前,滴定管水洗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会稀释标准液,造成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标准液体积偏小,造成测定结果偏低;标准(NH4)2Fe(SO4)2溶液部分氧化变质,相当于标准液浓度变稀,消耗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答案】(1)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够顺利滴下(2)Ca(ClO)2+4HClCaCl2+2Cl2↑+2H2O(3)defgc(b)(4)2K2MnO4+2H2O2KMnO4+H2↑+2KOH(5)当滴加最后半滴标准(NH4)2Fe(SO4)2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6)98.75(7)BD7.(陕西省宝鸡市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模拟)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遇水易水解。某化学小组利用NO和Cl2在实验室中制备NOCl,装置如图。已知:沸点Cl2为-34℃、NO为-152℃、NOCl为-6℃。NOCl易水解,能与O2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2)NO和氯气混合前,先关闭K3,打开K1、K2,操作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C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D中的温度区间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述实验装置有一处不足,请指出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6)亚硝酰氯(NOCl)纯度的测定。取D中所得液体20g溶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以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mL(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固体)。①滴定终点的现象:当滴入最后半滴AgNO3标准溶液后,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亚硝酰氯(NO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解析】本题是利用A装置制备NO,再利用水洗,除去少量残留空气氧化生成的NO2,干燥后通入三颈烧瓶与Cl2反应制备产品。(1)由仪器构造可知,仪器a为蒸馏烧瓶;(2)由题给信息可知,NOCl能与O2反应,NO也易被O2氧化,因此NO和氯气混合前,先关闭K3,打开K1、K2,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OCl、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3)根据图示,因D三颈烧瓶反应NO需控制流速,则前面产生的NO可能产生积累,造成装置内压强上升,故安装一个长颈漏斗用于平衡体系内外压强;(4)D装置中通入的NO和Cl2反应制备NOCl,在冰盐水条件下降温使NOCl冷凝得到产品,为分离产物和未反应的原料,根据所给物质的沸点数据,需要控制的温度范围是-34℃<T≤-6℃;(5)由装置图可知,无水干燥管中的CaCl2只能吸收水蒸气,不能吸收反应后剩余的NO和Cl2,所以上述实验装置的一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选缺少尾气处理装置;(6)①本实验是使用K2CrO4溶液为指示剂,当AgNO3与溶液中的Cl-反应结束有过量时,则将形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则滴定终点的现象:当滴入最后半滴AgNO3标准溶液后,溶液中产生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内不消失;②利用AgNO3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可得关系式NOCl~Cl-~AgNO3,则250mL的样品反应液中NOCl的物质的量是n(NOCl)=×cV×10-3L=1×10-4Vmol,=0.01cVmol,所以样品中NOCl的质量分数为(NOCl)=×100%= 3.275cV%。【答案】(1)蒸馏烧瓶(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OCl、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3)平衡体系内外压强,避免C中压强过大(4)-34℃<T≤-6℃(5)缺少尾气处理装置(6)①溶液中产生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内不消失②3.275cV%8.(云南楚雄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模拟)某校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汽车尾气中CO和NO在催化剂Cu/ZSM催化下转化N2和CO2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分别制备CO和NO。①若I中盛放浓硫酸,II中盛放H2C2O4·2H2O制取CO,则III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II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I中盛放稀硝酸,II中盛放废铜屑,III中盛放水,II中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时适当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2)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CO和NO并利用下列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设计实验验证CO可还原NO,并检验产物CO2。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___________。②装置A的作用有___________(填字母)。a.干燥NO和COb.将NO和CO充分混合c.调整NO和CO的流速比d.作安全瓶③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④能证明CO被NO氧化为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解析】在I中放浓硫酸,在II中放草酸晶体,二者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O、CO2等气体,在装置III中放浓NaOH溶液,以吸收CO气体中杂质CO2气体,制取得到CO气体;在装置I中盛放稀硝酸,II中盛放废铜屑,二者在烧瓶中发生反应产生NO气体,在III中盛放水,可以除去挥发的HNO3蒸气,制取得到NO气体,然后将两种气体在装置A中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混合气体,并通过观察气泡以调整气体的流速比,将气体先通过装置E,观察有无浑浊现象,再通过装置B进行干燥,然后通入F中发生反应:2NO+2CON2+2CO2,接着通入装置E的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产生,最后再将剩余气体通过装置D用排水的方法收集。(1)①若I中盛放浓硫酸,II中盛放H2C2O4·2H2O制取CO,则III中盛放的药品是浓NaOH溶液,作用吸收CO气体中含有的杂质CO2气体;在II中烧瓶内H2C2O4·2H2O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O、CO2、H2O等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CO↑+CO2↑+3H2O;②若I中盛放稀硝酸,II中盛放废铜屑,在装置II的烧瓶中Cu与稀硝酸发生反应产生Cu(NO3)2、NO、H2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制备时适当加热的目的是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先在装置A中干燥气体、混合气体,并通过观察气泡以调整气体的流速比,再将气体先通过装置E,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然后通过装置B对混合气体进行干燥转移,再将混合气体通入F中发生反应:2NO+2CON2+2CO2,接着将反应后的气体产物通入装置E,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产生,最后将剩余气体通过装置D,用排水的方法收集,故各个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E、B、F、E、D;②装置A的作用有干燥气体、混合气体,并通过观察气泡以调整气体的流速比,故合理选项是abc;③在F中,CO、NO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2、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N2+2CO2;④根据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检验,则能证明CO被NO氧化为CO2的现象是:装置F前的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而装置F后的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1)①浓NaOH溶液;H2C2O4·2H2OCO↑+CO2↑+3H2O ②3Cu+8H++2NO3-3Cu2++2NO↑+4H2O;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①EBFED②abc③2NO+2CON2+2CO2④F前的E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后的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3月联考)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工业、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下图为实验室制取硫代硫酸钠的装置,反应过程中需通过pH传感器控制pH为7~8。(1)若n(Na2CO3)∶n(Na2S)=1∶2,则装置C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2)当数据采集处pH接近7时,应采取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中的药品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填字母)。A.饱和NaHSO3溶液B.浓H2SO4C.酸性KMnO4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4)乙二醇生产工艺中,向脱碳液中添加V2O5可减少溶液对管道的腐蚀。现使用“碘量法”测定脱碳液中V2O5的含量:取mg脱碳液于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盐酸和足量KI溶液,发生反应为V2O5+2KI+6HCl2VOCl2+2KCl+I2+3H2O,此时溶液颜色为棕色,使用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VmL,该过程的反应为2S2O32-+I2S4O62-+2I-(已知有色离子仅有VO2+,其颜色为蓝色)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脱碳液中V2O5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③若滴定时,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得V2O5的含量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下同);若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则测得V2O5的含量_______。【解析】(1)装置C中的试剂有碳酸钠和硫化钠以及制备的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硫代硫酸钠,且n(Na2CO3)∶n(Na2S)=1∶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2)当数据采集处pH接近7时,需控制二氧化硫的量,故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调节滴加硫酸的速率,同时调节三通阀的方向使二氧化硫进入B装置;(3)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还原性气体二氧化硫,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两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锰离子和硫酸根,利用复分解反应中较强酸制备较弱酸的原理,碳酸氢钠也可吸收二氧化硫;(4)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盐酸和足量KI溶液,发生反应为V2O5+2KI+6HCl2VOCl2+2KCl+I2+3H2O,此时溶液颜色为棕色,是碘单质和VO2+的混合颜色,滴加标准液硫代硫酸钠消耗碘单质,理论终点碘单质反应完,只有有色离子VO2+的蓝色;依据题意知V2O5~I2~2Na2S2O3,则n(V2O5)=n(Na2S2O3)=×0.1000mol·L-1×V×10-3L=5×10-5Vmol,m(V2O5)=n(V2O5)×M(V2O5)=5×10-5Vmol×182g/mol=9.1V×10-3g,脱碳液中V2O5的质量分数为(V2O5)=×100%=%;若滴定时,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的浓度受到稀释,所用体积V增大,则测得V2O5的含量偏大;若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使得读出的标准液体积V减小,则测得V2O5的含量偏小。【答案】(1)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2)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调节滴加硫酸的速率,同时调节三通阀的方向使二氧化硫进入B装置(3)CD(4)①滴入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时溶液由棕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②③偏大;偏小10.(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模拟)次氯酸(HClO)的浓溶液呈黄色,是极强氧化剂,常用作消毒剂及除甲醛(HCHO)的试剂。某学习小组设计下列装置制备HClO并验证其氧化性(夹持仪器及降温装置已省略)。已知:Cl2O为棕黄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并迅速反应生成HClO。 回答下列问题:(1)HClO的结构式为_______,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2)制备HClO时要打开活塞K1、K3,关闭K2,待装置A中反应结束时再通入一段时间N2。①仪器C中制备Cl2O时,发生反应为2Cl2+2Na2CO3+H2OCl2O+2NaCl+2NaHCO3,仪器B、D中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填字母)。a.浓H2SO4、CCl4b.饱和食盐水、CCl4c.饱和食盐水、浓H2SO4②反应结束后再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3)验证HClO的氧化性时要向F中加入过量HClO并充分搅拌,待溶液变澄清时停止搅拌。反应结束时,F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主要有Fe3+、Cl-、SO42-、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4)HClO可用于除去HCHO,生成一种常见强酸和两种常见无污染的氧化物。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除去15gHCHO,则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通过氮气将装置中空气排尽,A中浓盐酸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Cl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得到的Cl2中含有HCl,HCl能和碳酸钠反应,所以B装置用于除去HCl,C装置制备Cl2O,D装置用于除去多余的Cl2,E中Cl2O和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结束时,F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主要有Fe3+、Cl-、SO42-、H+,说明HClO和FeS2反应生成Fe3+、Cl-、SO42-、H+,据此分析。(1)HClO中H、Cl原子各形成1个共价键,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则HClO的结构式为:H-O-Cl,仪器a的名称为三颈烧瓶;(2)仪器C中制备Cl2O时,根仪器B的作用是除去HCl,用饱和的食盐水;仪器D的作用是除去Cl2,氯气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所以B、D中药品分别是饱和食盐水、CCl4;Cl2、Cl2O都具有强氧化性,而干扰HClO和FeS2的反应,所以反应结束后再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使体系中的Cl2、Cl2O被充分吸收,防止干扰后续实验;(3)HClO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结束时,F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主要有Fe3+、Cl-、SO42-、H+,说明HClO和FeS2反应生成Fe3+、Cl-、SO42-、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2+15HClO+H2O2Fe3++15Cl-+4SO42-+17H+(4)①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甲醛,结合已知生成一种常见强酸和两种常见无污染的氧化物,产物为二氧化碳、盐酸、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HO+2HClO2HCl+CO2+H2O。②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除去1molHCHO的质量为30g,转移的电子数为4NA,15gHCHO转移的电子数为2NA。【答案】(1)H-O-Cl;三颈烧瓶(2)①b②使体系中的Cl2及Cl2O被充分吸收,防止干扰后续实验(3)2FeS2+15HClO+H2O2Fe3++15Cl-+4SO42-+17H+(4)①HCHO+2HClO2HCl+CO2+H2O②211.(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碘化钾常用作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探究KI的还原性。Ⅰ.配制KI溶液(1)配制500mL0.1mol·L-1的KI溶液,需要称取KI的质量为______g。(2)下列关于配制KI溶液的操作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Ⅱ.探究不同条件下空气中氧气氧化KI的速率。组别温度KI溶液H2SO4溶液蒸馏水淀粉溶液c(KI)Vc(H2SO4)V1298K0.1mol·L-15mL0.1mol·L-15mL10mL3滴2313K0.1mol·L-1amLbmol·L-15mL10mL3滴3298K0.05mol·L-110mL0.2mol·L-15mL5mL3滴 (3)酸性条件下KI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实验组别1和组别2探究温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其中a=____,b=______。(5)设计实验组别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Ⅲ.探究反应“2Fe3++2I-2Fe2++I2”为可逆反应。试剂:0.01mol·L-1KI溶液,0.005mol·L-1Fe2(SO4)3溶液,淀粉溶液,0.01mol·L-1AgNO3溶液,KSCN溶液。实验如下:(6)甲同学通过试管i和试管ii中现象结合可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试管i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该现象无法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选择上述试剂重新设计实验,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配制500mL0.1mol·L-1的KI溶液,需要称取KI的质量0.5L×0.1mol·L-1×166g·mol=8.3g。(2)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左盘盛放药品,右盘盛放砝码,A项错误,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位于刻度线以下,同时玻璃棒不能接触容量瓶瓶口,B项正确;定容时视线应平视溶液凹液面,C项错误;定容完成后,盖好瓶塞,将容量瓶来回颠倒,将溶液摇匀,颠倒过程左手食指抵住瓶塞,右手扶住容量瓶底部,D项正确。(3)酸性条件下KI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2+4I-+4H+2I2+2H2O。(4)根据控制单一变量的思想可知a=5,b=0.1。(5)设计实验组别3的目的是为了与组别1对比,从而探究硫酸的浓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6)由题意可知实验i中现象为产生黄色沉淀;乙同学认为该现象无法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原因为含I2的溶液中加入AgNO3也能产生黄色沉淀。(7)向5mL0.01mol·L-1KI溶液中加入3mL(少量)0.005mol·L-1Fe2(SO4)3溶液,再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过量I-的溶液中存在Fe3+,即可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或向3mL0.005mol·L-1Fe2(SO4)3溶液中加入5mL(过量)0.01mol·L-1KI溶液,再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过量I-的溶液中存在Fe3+,即可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答案】(1)8.3(2)AC(3)O2+4I-+4H+2I2+2H2O(4)5;0.1(5)探究硫酸的浓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6)产生黄色沉淀;含I2的溶液中加入AgNO3也能产生黄色沉淀(答案合理即可)(7)向5mL(过量)0.01mol·L-1KI溶液中加入3mL(少量)0.005mol·L-1Fe2(SO4)3溶液,再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过量I-的溶液中存在Fe3+,即可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合理答案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4 16:48:01 页数:20
价格:¥3 大小:2.99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