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版)-十年(2012—2021)历史高考真题(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2021.1·浙江高考·2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4分)【答案】(1)原因: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顺应了民心。意义: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结合所学得出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顺应了民心。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结合所学可知,“秦并海内”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2.(2021.6·浙江高考·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二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说……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封建”与“郡县”之间的区别……足见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以“封建”与“郡县”为历史性标志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选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礼崩乐坏”对周朝的直接影响,分析说明“郡县”和“封建”之间的“重大区别”以及郡县制建立的作用。(5分)【答案】(2)影响: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区别: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作用:根本消除地方与中央的对立;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解析】(2)第一小问影响,据材料二“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结合所学得出春秋时期礼乐制崩溃使周王室衰微,诸侯间互相兼并。第二小问区别,据材料二“以‘封建’与‘郡县’为历史性标志的两种政治体制……”结合所学得出郡县制与周代以来“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第三小问作用,结合所学得出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根本消除地方与中央的对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1.(2020.7·浙江高考·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右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A.①—秦始皇长城B.②—灵渠C.③—郑国渠D.④—都江堰【答案】A【解析】①位于甘肃临洮一带,这是秦长城的西起点,故选A项;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位于广西境内,②位置在关中地区,与灵渠位置不符,排除B项;郑国渠是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③位于长江上游,四川成都地区,与郑国渠位置不符,排除C项;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④位于湘江流域,与都江堰位置不符,排除D项。2.(2019·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D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C项。3.(2019·上海高考·3)秦始皇修长城、汉武帝设河西四郡,皆在防范(  )A.匈奴B.鲜卑C.契丹D.女真 【答案】A【解析】秦始皇修长城、汉武帝设河西四郡,皆在防范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故选A项;鲜卑没有对秦汉王朝构成威胁,排除B项;唐朝末年,契丹族势力才发展起来,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C项;北宋中后期女真族才强盛起来,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D项。4.(2019.4·浙江高考·26)【加试题】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表明固化的观点,不可盲从,需要与原始史料加以印证,故选C项;材料体现了怀疑历史定势思维(发现问题),进行深入考证,排除A项;材料与“摸索的过程”不存必然的关联,排除B项;材料恰恰体现了先怀疑观点,再查找资料加以考证,得出正确结论,排除D项。5.(2017.4·浙江高考·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答案】A【解析】“汉承秦制”是指汉朝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汉朝沿用了秦朝的皇帝制度和郡县制,故A项正确;刺史制是汉朝才开始实行的,故B项错误;封国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刺史制是汉朝才开始实行的,故D项错误。6.(2016.4·浙江高考·3)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  )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B.闽南、两广一带 C.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D.宁夏、陕西一带【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西南夷位于今天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故A项正确;闽南、两广一带应属于秦疆域的东南地区,故B项错误;青海、新疆还未纳入秦朝版图,故C项错误;秦朝定都陕西咸阳,从地理方位来看,宁夏、陕西一带不属于西南,故D项错误。7.(2016·上海高考·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对于是否实行分封制争论不休,因此省略处应填入取代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A项错误;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后来两千多年都没有改变,故B项正确;郡国并行出现在汉初,不是直接取代分封制,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出现在元朝,不是直接取代分封制,故D项错误。8.(2016.10·浙江高考·1)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官制【考点】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的建立【解析】分封制会导致诸侯混战,有叛国现象发生,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指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郡县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有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肯定的是郡县制,故C项正确;世官制是指按照血缘关系世袭为官,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答案】C9.(2016.10·浙江高考·7)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该字体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答案】B【解析】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无法做到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故A项错误;小篆的特点是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结体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与题干的意思一致,故B项正确;隶书的特点是点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笔,并在用笔上出现“蚕头燕尾”,曲折处由圆转改为方折,与题干字体特征不符,故C项错误;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谨,有无可比拟的实用价值,与题干的字体特征不符,故D项错误。10.(2015·江苏高考·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答案】C【解析】《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刘安作《淮南子》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的政治改革,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颛顼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淮南子》保存了部分神话材料,而“秦琅邪石刻”是考古资料,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故C项正确;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11.(2015·海南高考·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答案】A【解析】材料中“罢侯置守”指的是罢去分封制的“诸侯”,改行郡县制的“郡守”,因此材料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可知不是分封制,故B项错误;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12.(2016·海南高考·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答案】B【解析】秦朝规定官方的文字为小篆,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民间却开始流行书写简单的隶书,与“国家推行”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经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书同文”,规定小篆为全国通用,故B项正确;一般来说,楷书是魏晋时期民间书写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并受世人推崇,与“国家强力推行”不符,故C项错误;行书是在魏晋时期衍生出的一种艺术形式,与“国家强力推行”不符,故D项错误。13.(2015·广东高考·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信息可知,当时官员奏事公文往来频繁,而官方文字小篆书写速度较慢,难以完成,故让胥吏修改,遂成“佐书”(隶书),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更便于书写,选择B项符合题意。14.(2013·浙江高考·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答案】A【解析】秦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最终灭了六国。所灭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分别对应图中的序号是②④③①⑥⑤。最迟灭的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齐鲁大地”),找到这一突破口,就可较快地找出正确选项。此外,可将“韩赵魏楚燕齐”谐音为“喊赵薇去演戏”,就可牢记这一顺序。15.(2013·北京高考·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B.秦C.汉D.唐【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依据石碑《九域守令图》中的“守令”和“并四海、为□县、灭陈、天下合一”等信息。反映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置郡县的史实。可知□要求填的缺失的文字是秦。ACD三朝与题干反映的信息不符。答案选B。16.(2013·海南高考·3)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BCD 【答案】C【解析】篆书之后是隶书,A是篆书;B是楷书;C是隶书;D是草书。故选C。17.(2012·海南高考·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称是秦始王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且其并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A项说法错误;BD项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18.(2018.4·浙江高考·33)【加试题】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材料二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1)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6分)(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秦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意义和陶俑群塑所反映的制作艺人之精神。②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4分。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答案】(1)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2)选择阐述①,价值意义:突出的普遍价值;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不同国家、民族相互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精神:工匠精神。 选择闸述②,制度依据:军功爵制。行政系统:郡县制。【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材料一“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不行世官制;“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平政守法。第二小问观点,“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肯定秦始皇功绩。(2)选择阐述①,从历史文化和史学研究的价值、工匠精神等方面分析;选择闸述②,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即军功爵制,“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即郡县制。19.(2016.6·浙江高考自选模块·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摘自《汉书》材料二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6分)(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4分)【答案】(1)列举:在中央设置“典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解决百越问题后,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2)举措:设置羁縻都督府、州,当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不同:秦任命官吏实行行政管理,唐则加以羁縻。【解析】(1)据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可知在中央设置“典客”;据材料一“有蛮夷曰道”,秦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统一百越后,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2)第一小问举措,据所学可知唐朝在西域设置羁縻都督府、州,据材料二“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可知当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第二小问不同,秦任命官吏实行行政管理,唐则加以羁縻,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徵性的进贡,但是负有一些责任。20.(2016.10·浙江高考·33)(10分)【加试题】古语云:温故知新。重温历史,汲取智慧和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谓“凿空”。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历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据《说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材料二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②长城的兴与修,取决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状况。——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等(1)阅读材料一,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6分)(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的理由。(4分)【答案】(1)预期目的: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南下侵扰。结果:保护了内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沿着长城西进的轨迹,形成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2)侧重解读①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长城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侧重解读②内政:贞观之治,民族团结政策。外交:积极友好和开放的对外政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解析】(1)第一小问预期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秦汉修筑长城的预期目的是防止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侵;第二小问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果,长城的修筑,保护了内地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保护了长城以南的农业生产和农耕文化免遭破坏,保护了内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2)第一小问侧重解读①,“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表明长城是地理分界线,是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连接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重要纽带;第二小问侧重解读②,唐太宗之所以对修复长城“一笑置之”,是由当时的内政外交决定的,内政方面,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采取民族团结的政策,外交方面,实行开放的友好的对外政策。21.(2015·重庆高考·14)(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摘自[明]梅鼎祚编《两汉文纪》(1)根据材料一,回答汉高祖对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禁学”的具体表现。(2分)【答案】(1)要求:勤奋学习;自己写奏章。(4分)原因:汉高祖对读书无益的反思。(2分)表现:焚书坑儒。(2分)【解析】(1)第一小问要求,材料一“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可得出刘邦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儿子应该多读书;第二小问原因,材料一“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得出秦焚书主张自己读书无益的思想,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思项,不希望儿子重蹈覆辙;第三小问表现,据材料一“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说明秦始皇推行焚书坑儒政策,意在加强在思想领域的控制。22.(2014·海南高考·33)(12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材料灵渠位于今广西兴安附近,是一条连接湘江与漓江的人工运河。在湘江中用巨大的石头垒成前锐后钝的分水坝,将湘江水一分为二,一支由南渠引入漓江,一支沿北渠回流入湘江。南北二渠总长34千米,构成灵渠的主体。这条于公元前214年建成的运河,分湘入漓,北水南调,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溉田万顷”,为秦国随后深入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等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代修筑的长城,故迹已难探寻,而这条在近代被称作“兴安运河”的水道,历代修缮利用,“皆循其故道,因时而损益之,终不能独出新意,易其开辟之成规”。——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灵渠被确定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灵渠的历史作用。(6分)【答案】(1)原因: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保存相对完整;设计、修建科学合理。(6分)(2)作用:为开拓和管理岭南提供了交通支撑;灌溉农田;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6分)【解析】(1)依据材料中“公元前214年建成的运河”“”在湘江中用巨大的石头垒成前锐后钝的分水坝,南北二渠总长34千米,构成灵渠的主体。”的信息从历史、保存完整度以及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中“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溉田万顷’,为秦国随后深入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等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关键信息从灌溉农田、管理岭南以及中原与岭南文化交流的角度概括作答。23.(2012·江苏高考·24)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孙中山先生曾说:“长城之功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明)尹耕《塞语》材料二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明)万历《宣府镇志》材料三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世界遗产委员会材料四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惟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陈长芬《仰望长城》(1)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作用。(2分)(2)材料二反映了长城关口张家口互市贸易的情形,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3)材料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3分)(4)据材料四,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及其原因。(2分)【答案】(1)作用:便于军事防御;保护边民正常生产生活。(2)历史信息:边关贸易繁荣。原因:长城内外经济的互补性;历朝政府设置边贸市场。(3)依据:长城是建筑艺术的典范;长城诞生了众多传说故事;长城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4)原则:真实性。原因:尊重历史。【解析】(1)“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说明长城易守难攻,保护边境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免受南下少数民族的破坏。(2)材料二反映边境贸易商品种类丰富,规模大,边关贸易繁荣。边境居民生活的需要和统治者的重视都推动了边境贸易。 (3)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是古代建筑艺术得以保留,文化艺术主要体现在众多描写它的诗歌,如材料一中的诗句;众多的传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等。(4)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是保护其原貌,让它真实的呈现,只有这样才是对历史的尊重。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3 10:57:01 页数:12
价格:¥3 大小:229.72 K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