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24 非洲-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24非洲【命题思路】非洲的全称是阿非利加州,居民主要分属于黑种人,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地区的面积广大,有“热带大陆”之称。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非洲的水系主要由尼罗河(赤道向北)和刚果河(中非)流域主宰,总计灌溉非洲近1/4的土地面积。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宏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纪前后古埃及人的杰作;它们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丰碑。常以区域图、地形图、统计图表、热点材料等为载体,考查非洲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东非大裂谷、阿斯旺大坝的利弊等知识。【基础知识】1、位置:赤道横穿中部,南北回归线横穿南、北部,海岸线平直:少海湾(几内亚)、半岛(索马里)、岛屿(马达加斯加)2、地形:高原为主,较平坦。东南高(埃塞俄比亚、东非、南非)西北低(刚果盆地、撒哈拉);东非裂谷带——由板块张裂作用造成。 3、气候:热带大陆:干、热——热带草原和沙漠广大,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4、河流:尼罗河——最长,夏季为汛期刚果河——水量第二、水力资源最丰富尼日尔河——西非农业区灌溉水源赞比西河—多急流瀑布。湖泊—东非裂谷带串状湖泊——淡水、深5、矿产资源:北非——石油;南非——黄金、金刚石、铀;扎伊尔——金刚石、铜;几内亚——铝土摩洛哥——磷灰石;赞比亚——铜;尼日利亚——石油;热带经济作物——咖啡、油棕、香蕉、剑麻、可可;6、经济北非:阿拉伯白人——较发达(石油出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落后(农矿等初级产品)考向预测(一)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从广义上讲,北起西亚,从靠近伊斯肯德仑港的南土耳其开始,南抵非洲东南,一直延伸到贝拉港附近的莫桑比克海岸。跨越50多个纬度,总长超过6500公里。人们称它是“大地上最大的伤疤”。古往今来,东非大裂谷一直引人注目;当今世界,东非大裂谷的未来命运,更是举世关注。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的下游谷地,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分为东西两支。1、东支裂谷带:东支裂谷是主裂谷,沿维多利亚湖东侧,向北穿越坦桑尼亚中部的埃亚西湖、纳特龙湖等,经肯尼亚北部的图尔卡纳湖以及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的阿巴亚湖、兹怀湖等,继续向北直抵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谷地,全长近6000千米。这里的裂谷带宽约几十至200公里,谷底大多比较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 2、西支裂谷带:大致沿维多利亚湖西侧由南向北穿过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艾尔伯特湖等一串湖泊,一直到苏丹境内的白尼罗河附近,向北逐渐消失,规模比较小,全长1700多公里。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3、形成原因:那时候,这一地区的地壳处在大运动时期,整个区域出现抬升现象,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产生巨大的张力,正是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之下,地壳发生大断裂,从而形成裂谷。由于抬升运动不断的进行,地壳的断裂不断产生,地下熔岩不断的涌出,渐渐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则变成众多的山峰,而断裂的下陷地带则成为大裂谷的谷底,总长6400千米。4、天然蓄水池:非洲大部分湖泊都集中在这里,大大小小约有30来个,例如阿贝湖、沙拉湖、图尔卡纳湖、马加迪湖、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等。这些裂谷带的湖泊,水色湛蓝,辽阔浩荡,千变万化,不仅是旅游观光的胜地,而且湖区水量丰富,湖滨土地肥沃,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大象、河马、非洲狮、犀牛、羚羊、狐狼、红鹤、秃鹫等都在这里栖息。(二)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1、非洲粮食问题严重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自然灾害严重;(2)人为原因:①人口增长过快;②粮食生产落后;③战乱频繁。2、人口问题: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3、粮食问题: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 粮食供应不足 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常受旱灾威胁的热带草原地区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4、环境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5、解决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途径:①保护自然环境;②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③控制人口增长速度;④提高民族文化素质;⑤加强民族团结。(三)阿斯旺大坝尼罗河上所筑的阿斯旺高坝,为世界七大水坝之一。它横截尼罗河水,高峡出平湖。高坝长3830米,高111米。1960年在原苏联援助下动工兴建,1971年建成,历时10年多,耗资约10亿美元,使用建筑材料4300万立方米,相当于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一项集灌溉、航运、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阿斯旺大坝高111米,长3830米,宽40米,库容量达到1.689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是世界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大坝将尼罗河拦腰截断,从而使河水向上回流500公里,形成蓄水量达1640亿立方米的人工湖——纳赛尔湖。它可以平定洪水,贮存足够用几年的富余水量。80年代尼罗河流域曾发生严重干旱,苏丹及埃塞俄比亚发生饥荒,但埃及却因有此大坝而幸免于难。1、综合效益 (1)防洪:阿斯旺大坝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化解了尼罗河洪水对埃及的威胁。(2)发电:大坝建成后可以产生巨大的发电能力,为工业化提供充裕而廉价的能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文明提供重要动力。(3)灌溉:阿斯旺大坝一改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从此埃及结束了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建成高坝后可以大幅度扩大可灌溉的耕地面积,以适应迅速增长的人口。(4)养殖:高坝建成后,其南面形成一个群山环抱的人工湖-纳赛尔湖,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人们可以在湖中发展水产养殖业。(5)航运:大坝调节了河流的径流量,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6)旅游:尼罗河美丽的自然景观,舒适的热带气候,丰富的文物古迹,使阿斯旺的旅游业特别发达,加之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坝及因建坝而形成的纳赛尔湖,更是水域辽阔,景色秀美,为阿斯旺加分不少。2、大坝的弊端:(1)对气候:阿斯旺大坝拦截大量水流,使得下游水量减少,从而使得本来就干旱的埃及气候更加干燥。 (2)对地貌:阿斯旺大坝拦截大量河流泥沙,使得下游泥沙减少,从而三角洲面积萎缩。尼罗河下游的河床也遭受严重侵蚀,导致尼罗河三角洲的海岸线不断后退。(3)对水质:下游河流水位降低,尤其是枯水期时,河口位置海水倒灌,出现咸潮,使得水质下降。(4)对土壤:大坝的建成使得下游丧失了大量富有养料的泥沙沃土,影响农业发展;下游海水倒灌,使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的土地开始盐碱化,肥力丧失。(5)对生物: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极大地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原先富有营养的泥沙沃土沿着尼罗河冲进地中海,养活了在尼罗河入海处产卵的沙丁鱼。如今沙丁鱼已经绝迹了。同时阻碍鱼类的活动,尤其影响洄流鱼类的正常产卵与繁衍。(6)淹没居民点、农田和文化古迹:阿斯旺大坝修建的前期,在古迹和移民迁建的投资达15亿埃镑,超过水电站的投资。在阿斯旺库区有着不少的古埃及文物,特别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阿布·辛贝勒神庙。由于这些古迹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瑰宝,埃及政府极为重视,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国家的赞助,对这些古迹进行了迁移或保护。3、阿斯旺大坝的保护工作:如果说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那阿斯旺大坝就是埃及的命脉所在。大坝一旦被毁,埃及将在一天之内全部被淹没。埃及政府对整个大坝采用军事化管理,其军队的三分之一都驻守在此,大坝上空禁止一切飞行器飞行,甚至只允许游客拍照,不允许摄录,其警戒级别便可窥见一斑。荷枪实弹的埃及士兵随处可见,让人不寒而栗,他们监视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走在大坝上,还真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恐惧感。  尽管阿斯旺大坝出现了种种弊端,但大坝也对埃及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阻止了尼罗河水的年年泛滥,并合理利用水源,使干燥少雨的埃及其粮食作物从过去的一季增加至两季甚至三季种植,成为非洲不受饥饿困扰并自给自足的国家;此外,大坝的十二座发电机组不仅满足了本国的用电需求,还可向邻国输出电力;尤其是大坝建成后,埃及从此摆脱了其上游不友好邻国苏丹对尼罗河水的控制。因此种种利好,埃及人把阿斯旺大坝比作“幸福的钥匙”,依照古埃及神话中的寓意,它能够为埃及打开幸福的大门。【大题精练】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乍得位于非洲中部,其东部与西北部是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西南部分布内陆淡水湖乍得湖(图)。乍得北部为热带沙漠地区,占全国面积1/3;中部为比较干燥的热带草原地区;南部为较肥沃的苏丹草原地区。近年来,乍得成为非洲四大产棉国之一,其棉花质量好,产量高,但加工量只占3%,经济效益低。在纺织品、服装方面的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还很少,社会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短期内很难成为世界纺织业中心。(1)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2)据图乙分析说明乍得湖北部湖面大面积萎缩的原因。(3)分析乍得湖水位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4)分析乍得很难成为世界纺织业中心的原因。【答案】(1)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属北半球、东半球;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周边有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2)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荒漠化趋势严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发展;沿湖国家缺乏统筹安排等。(3)特征:湿季水位上升,干季水位下降。 原因:乍得湖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水位上升;干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水位下降。(4)生产技术落后;纺织工业基础薄弱;人才短缺;资金短缺;产业链不完善;社会治安状况差。【分析】本大题以非洲乍得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和纺织业概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位置特征、内陆湖泊的萎缩、湖泊水文特征、工业区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周边地区或国家)分析。从纬度位置看,乍得湖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属于北半球、东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乍得湖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从相对位置看,乍得湖周边有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等四个国家。(2)由图可知,乍得湖北部湖面大面积萎缩,并演变成沙滩,结合材料“乍得北部为热带沙漠地区”可推知,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荒漠化趋势严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湖面大面积萎缩,说明入湖水量减少,由材料可知,乍得湖周围分布有四个国家,结合非洲社会经济状况可推知,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发展,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沿湖国家缺乏统筹安排,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入湖水量减小。(3)湖泊水位变化主要取决于补给量,乍得湖位于非洲,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乍得湖流域位于10°N~20°N之间,是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北移的赤道低压带影响,流域内降水丰富,入湖水量增多,水位上升;干季受南移的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入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乍得湖水位变化特点是湿季水位上升,干季水位下降。(4)纺织业是原料加工工业,由材料“近年来,乍得成为非洲四大产棉国之一,其棉花质量好,产量高”可知,乍得的纺织业原料棉花产量高,品质好,因此主要从其他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其很难成为世界纺织业中心。结合材料“乍得位于非洲中部”、“社会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和所学非洲社会经济状况可知,乍得生产技术落后;纺织工业基础薄弱;人才短缺;资金短缺;产业链不完善;社会治安状况差;导致其很难成为世界纺织业中心。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马拉维湖常年温度基本在24~29℃,但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温会下降到20℃左下。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气候特征。(2)说明7~8月马拉维湖南端水温下降的原因。(3)根据A、B两地的位置差异,推测B地与A地年降水量差异,并分析原因。(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的自然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哪些问题。【答案】(1)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2)7-8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控制湖区;湖泊南端在离岸风吹拂下,表层湖水被吹离湖岸,底层冷水上泛补充,水温下降。7-8月份,南半球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温度低。(3)降水差异:B地年降水量较多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阻挡抬升,降水较多,雨季较长。(4)防中暑;防晒;防蚊虫叮咬;防野生动物(猛兽)侵装;预防疫病等。【分析】本题以非洲马拉维湖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类型的影响、影响降水的因素、非洲自然环境特征等内容,考查学生阅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调用所学知识整理地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A地纬度位于15°S附近,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降水丰沛形成明显的雨季,东南信风带控制时干燥少雨形成明显的干季。(2)7~8月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马拉维湖处于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量少,温度低;7~8月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马拉维湖南部受到东南信风控制,在马拉维湖南部形成自东南吹向西北的离岸风,离岸风吹动表层湖水向西北方向流动,深层湖水自下向上补充表层湖水,深层湖水温度较低导致马拉维湖南部水温下降。 (3)B地大约位于1°S~11°S之间,也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南信风交替控制,但是B地纬度更低,更靠近赤道低气压带,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更长,降水量更多;A地位于马拉维湖东侧、B地位于马拉维湖西侧,当东南信风控制AB两地时,东南信风从马拉维湖湖面上吹过,能够增加气流湿度,受到马拉维湖西侧山脉阻挡,形成地形雨,降水量更大。(4)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意防中暑;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应注意防晒;雨季湿热,防蚊虫叮咬;防野生动物(猛兽)侵装;温度高,细菌传播速度快,预防疫病等。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摩洛哥(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该国的丹吉尔港是著名的自由港(不受海关管辖、免征关税的港口)。2022年1月5日,中摩国登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摩洛哥王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明确了合作原则、重点任务和协调机制,更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摩洛哥“经济起飞计划”“工业发展战略”等对接。下图示意摩洛哥哥地理位置。(1)指出摩洛哥的一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其特点。(2)简述摩洛哥将丹吉尔港设置为自由港的主要目的。(3)说明在中摩两国合作中,摩洛哥具有的主要优势。【答案】(1)交通运输方式:铁路。特点:运量大;速度快;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长途运输成本较低,短途运输成本较高;修筑铁路造价高等。或交通运输方式:公路。特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运量小;耗能多;运费较高等。(2)提高港口吸引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扩大港口吞吐量,提高港口的中转功能;促进自由港及毗邻地区的就业和第三产业的繁荣;最大限度地适应国际贸易灵活性的要求,提高贸易中各方的经济利益等。(3)磷矿、太阳能等资源丰富;土地租金、劳动力价格较低;距欧洲近,位于世界主要航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等。 【分析】本题以摩洛哥为主要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摩洛哥的地理优势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区域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摩洛哥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和公路,任选其中一种说明其特点即可,但是要注意阐明其特点的两面性。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铁路的优点:运量大,运速快,受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小,连续性好,长距离运输成本较低。铁路的缺点:短距离运输成本较高,需要修筑铁轨、站点、火车,造价较高。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  公路的优点:灵活性好,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公路的缺点:运量小,能耗较大,运费较高。(2)根据材料可知,丹吉尔港是不受海关管辖、免征关税的自由港,这可以吸引海上运输船只到丹吉尔港口进行上货、卸货,从而扩大丹吉尔港口的吞吐量,促进丹吉尔港口周边地区餐饮、住宿、加工等方面的就业;同时自由贸易港通过免征关税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贸易各方的经济利益。(3)根据图片可知,摩洛哥大部分地区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区域,盛行下沉气流,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燥少雨,这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太阳能资源;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摩洛哥当地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摩洛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租金、劳动力价格较低;从地理位置上而言,摩洛哥靠近发展水平较高的欧洲,且靠近直布罗陀海峡这一世界主航线,有优越的地理位置。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非洲热带草原的范围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草原有蹄类动物的生存依赖水草丰美的环境。研究表明,更新世冷干期间,南北非洲草原有蹄类动物种群差异逐渐减小;进入全新世时期气候转暖,南北非洲草原有蹄类动物逐渐分化,其生存空间大尺度压缩、小尺度扩散。东非高原的草原有蹄类动物类型丰富,每年在南北半球之间往复迁徙。下图示意非洲大陆草原有蹄类动物主要分布范围。 (1)简述更新世冷干期间南北非洲草原有蹄类动物种群差异减小的过程。(2)气候转暖后,非洲草原有蹄类动物的生存空间呈现大尺度压缩、小尺度扩散的现象,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3)说明东非高原草原有蹄类动物类型丰富的原因。【答案】(1)冷干期间,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萎缩,热带草原扩张;南北非洲的热带草原有更大范围的连接;有蹄类动物善奔跑,迁移扩散快,不同区域的种群逐渐同化。(2)热带草原自赤道向南北两侧后退,有蹄类动物生存空间随之后退,压缩形成南北非洲两片分布区;生态环境更加碎片(斑块)化,有蹄类动物适应草原环境变化,对水源的依赖性下降,小尺度分布更加分散。(3)地处南北非洲热带草原有蹄类动物分布区的交会处,兼顾南北类型;高原、裂谷交错,地形复杂,生境差异大。【分析】本题以非洲大陆草原有蹄类动物主要分布范围图为材料;涉及更新世冷干期间南北非洲草原有蹄类动物种群差异减小的过程、气候变暖的影响、东非高原草原有蹄类动物类型丰富的原因等知识;考查学生对非洲大陆草原发展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详解】(1)更新世冷干期间南北非洲草原有蹄类动物种群差异减小的过程:冷干期间,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萎缩,热带草原扩张,面积不断扩大;南北非洲的热带草原有更大范围的连接;有蹄类动物善奔跑,在南北非洲的热带草原间相互迁移,迁移扩散快,不同区域的种群差异减小。 (2)气候转暖后,热带草原自赤道向南北两侧后退,草原面积不断减小,有蹄类动物生存空间随之后退,压缩形成南北非洲两片分布区;生态环境更加碎片化,有蹄类动物为了适应草原环境变化,不断改变生活习性,对水源的依赖性下降,沿河流聚集现象减少,小尺度分布更加分散。(3)东非高原草原有蹄类动物类型丰富的原因:东非高原地处南北非洲热带草原有蹄类动物分布区的交会处,兼顾南北类型,适合多种有蹄类动物生存;东非高原高原、东非大裂谷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动物生存环境差异大,生物多样性丰富。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莫桑比克林波波河下游赛赛市附近的农业园是中国在非洲规模最大的中非水稻合作项目。长久以来,尽管赛赛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但莫桑比克每年仍面临较大的粮食缺口问题。近年来,莫桑比克赛赛市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测试了从中国进口的杂交水稻和旱地水稻品种,并筛选出了10种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这些参加试验的水稻品种,产量最高达每平方千米1074吨,旱地水稻的平均产量超过每平方千米600吨,是当地水稻品种平均产量的两倍。图示意莫桑比克局部地区,其中赛赛市为莫桑比克水稻实验基地之一。(1)根据材料、评价赛赛市中非水稻合作园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2)分析中国与莫桑比克进行农业合作对当地粮食安全的意义。(3)试说明莫桑比克旱地水稻增产对非洲农业发展的启示。【答案】(1)有利自然条件:该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气温适宜;湿季降水丰富,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地处河流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不利自然条件:旱季降水较少,灌溉水源不足;沼泽面积广阔,耕地质量较差,开发难度大。(2)提高粮食供给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减少对粮食的进口;引进中国的优质水稻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通过旱地水稻种植,促进莫桑比克土地资源的开发,增加耕地面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3)引进国外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促进粮食品种和粮食生产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地区粮食安全;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提高机械化水平,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分析】本题以非洲莫桑比克中非水稻种植园农业发展为背景,涉及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产业园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对区域农业的发展启示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赛赛市中非水稻合作园位置评价其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水源、地形与土壤、沼泽等),应当分别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评价,再结合水稻种植业的生长习性进行回答。有利自然条件:该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热量丰富,气温适宜;湿季降水丰富,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满足了水稻好暖喜湿的习性;地处河流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耕种。不利自然条件:旱季降水较少,灌溉水源不足,会出现旱灾,对水稻生产造成影响;沼泽面积广阔,耕地质量较差,开发难度大,农业开发投入大。(2)开展农业合作对当地粮食安全的意义可以从粮食进口、粮食的供给、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技术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说明。首先是提高粮食供给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减少对粮食的进口,减轻这方面的负担,有利于国家财富的积累;引进中国的优质水稻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有利于节约土地面积,改善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经济效益;通过旱地水稻种植,促进莫桑比克土地资源的开发,增加耕地面积,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推广,促进粮食的稳产;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3)旱地水稻增多对非洲农业发展的启示,其实质就是针对非洲农业发展的不足之处来说,可以从粮食品种和粮食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政府政策大力扶持、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等方面思考。相对于非洲,中国在农业方面具有生产经验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这为非洲国家引进国外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促进粮食品种和粮食生产结构升级提供了参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地区粮食安全,有利于促进非洲国家积累国家财富,并进一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在农业发展方面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即国家的大力投入和扶持,由此值得非洲政府学习,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提高机械化水平,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从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葡萄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喜光、喜温,耐寒能力较差,忌涝,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上栽培,生长更好。南非是世界上6大有名的葡萄产区之一,葡萄园大部分都集中在开普敦所在地区,并且主要分布在离海边不超过50公里的沿海地区的河谷地带。如图为开普敦地区气温降水分布图。材料二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南非拥有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其政府非常重视投资及贸易,且与我国经贸往来密切,南非已经是中国在非洲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投资领域包括金融、矿业、基础设施、制造业等。图为南非简图。 (1)简述南非的地理位置特征。(2)分析开普敦河谷地带发展葡萄种植业的有利气候条件。(3)试分析该国吸引我国投资矿业的优势区位条件。【答案】(1)经纬度位置:地处南半球和东半球,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大部分位于南温带。海陆位置:东、南、西三面临海,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相对位置:非洲大陆最南端。(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热充足;冬季温和多雨,热量条件好。(3)自然资源储藏丰富;海运、陆路、空运都十分方便;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人均收入较高,市场潜力较大;基础设施完善;南非的劳工、电费、土地价格都比我国低;政策支持。【分析】本大题以开普敦和南非的相关图文资料为背景材料,涉及南非的地理位置特征、开普敦发展葡萄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南非吸引我国投资的优势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1)描述地理位置特征主要从绝对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绝对位置: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南非位于南半球、东半球,30°S纬线大体穿过南非中部,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南温带。海陆位置:由图中信息可知,南非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东、南、西三面临海,北面与非洲大陆相连。相对位置:南非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2)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从光照、热量、降水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葡萄喜光、喜温,耐寒能力较差,忌涝,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上栽培,生长更好。开普敦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热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葡萄含糖量高,质量好;冬季温和多雨,谷地地势低,不易散热,温度条件好,利于葡萄越冬,因此气候条件适合种植葡萄。(3)由图中信息可知,南非矿产资源丰富;图中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众多,海运、空运、陆路运输都十分便利;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人均收入较高,市场潜力较大;由材料“南非拥有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其政府非常重视投资及贸易”可知,南非基础设施完善,在南非投资有政府政策支持;南非的劳动力、电费、土地价格都比我国低,生产成本低。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科特迪瓦的地理位置特征。(2)分析布瓦凯市的降水特点及其原因。(3)分析布瓦凯市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该市缺水问题的工程措施。(4)分析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答案】(1)地处低纬;濒临大西洋;位于西非。(2)7月(5~9月)降水多,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月(10月~次年4月)降水少,受东北信风带控制。(3)自然原因:地势较高,附近河流不能自流到城市内;气温较高;降水季节变化大。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4)流量变化大;夏季水位高,冬春季水位低;水能资源较丰富;含沙量较小。【分析】本题以科特迪瓦及其局部区域的地理图、降水图为载体,考查该国地理位置特征及该国局部区域气候、水资源分布状况解决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1)地理位置特征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三个方面来描述;从图中看,科特迪瓦位于10°N,属于低纬度地区;南临几内亚湾,濒临大西洋;位于西非。(2)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图,布瓦凯市全年气温在15°以上,地处低纬,终年高温;5~9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10月~次年4月受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3)根据图示河流分布,布瓦凯市位于河流源头位置,说明地势较高,附近河流不能自流到城市内,只能靠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主要水源;位于热带,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所以该地区缺水问题严重。解决措施主要可以从开源、节流方面分析,如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适度开采地下水等。 (4)根据布瓦凯地区降水图分析可知,该地夏季降水较多,冬春季降水较少,故河流流量变化较大;夏季河流补给量大,水位高,冬春季河流补给量少,水位低;该地区河流发源于高原山地,落差较大,水能资源较丰富;由于该地区河流多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含沙量较小。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吉布提国土面积狭小,境内大部分为火山岩物质的高原山地,仅沿海有一条狭窄的平原带。阿萨尔湖是由黑色休眠火山围成的火山湖,距吉布提港约100多千米。湖水盐度高,固体盐储量达28.5亿吨,是全球盐储量最大的盐湖之一。吉布提港有通往内陆国埃塞俄比亚的铁路。吉布提种植业落后,粮食不能自给。下图示意吉布提及其周边地区地理位置。(1)说明吉布提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试分析我国某大型企业在阿萨尔湖附近与当地政府合资建化工厂的优势区位条件。(3)说明限制吉布提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答案】(1)临亚丁湾和曼德海峡,位于红海—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有铁路与埃塞俄比亚相连,是东非内陆国埃塞俄比亚的出海通道;靠近中东石油产区,附近过往船只多等。(2)阿萨尔湖盐储量大,靠近原料产地;靠近吉布提港,便于产品出口;优惠的政策;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等。(3)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水资源短缺;多高原山地,平原面积狭小;土壤盐碱化严重,肥力低。【分析】本题以吉布提及其周边地区地理位置为背景,主要考查吉布提港地理位置特征和优越性,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1)据题图可知,吉布提港临亚丁湾和曼德海峡,亚丁湾和曼德海峡是红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因此吉布提港扼守重要的咽喉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吉布提港有铁路与埃塞俄比亚相连,可以帮助埃塞俄比亚的商品进行出口,吉布提港因此是东非内陆国埃塞俄比亚重要的的出海通道;从图中可以看出,吉布提港位于红海沿岸,非常靠近中东石油产区,每天有大量的油轮经过此地,附近过往船只多,也为吉布提港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原料、交通便利、市场、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材料中“全球盐储量最大的盐湖之一”可看出阿萨尔湖盐储量大,靠近原料产地;从图中可看出阿萨尔湖靠近吉布提港,便于产品出口;当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土地价格低,与当地政府合资,有政府的政策支持等。(3)自然条件主要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当地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再加上阴雨天气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此获得太阳辐射多,光照充足,全年高温;受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控制,尽管经过亚丁湾,但海域狭小,补给水分有限,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地表水资源短缺;从材料中“境内大部分为火山岩物质的高原山地,仅沿海有一条狭窄的平原带”可看出多高原山地,平原面积狭小;从材料中“湖水盐度极高,固体盐储量达28.5亿吨,是全球盐储量最大的盐湖之一”且该国国土面积狭小,说明该国土壤盐碱化严重,肥力低。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厄立特里亚是我国“一带一路”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国家之一。该国经济落后,以旱地农业为主,传统能源主要依赖生物燃料,电力严重缺乏。中国农企研究工作站在当地援建光伏动力滴灌工程,并辅以膜下滴灌技术。材料二:图1是厄立特里亚示意图。当地传统民居屋顶以茅草和树干为材料,厚实的墙体由黄土和碎石组成(图2)。(1)描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2)说明厄立特里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近年来厄立特里亚电力供应日趋紧张,简述该国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答案】(1)地处低纬度(热带);位于东非及非洲之角最北部(非洲东北部);西(北)邻苏丹,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临红海,地处阿拉伯海(印度洋)与地中海(大西洋)海上交通要道。(2)当地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草类丰富,方便就地取材;降水集中,风沙大,尖项有利于排水排沙;地处热带,气温高,厚实的墙体有利于隔热,降低室内的温度。(3)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强;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能源短缺,市场需要大,促进经济发展。【分析】本题以厄立特里亚示意图和传统民居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区域能源开发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地理位置描述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交通位置角度进行描述。结合图中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读图可知,该地位于非洲东北部,西(北)邻苏丹,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临红海,位于阿拉伯海与地中海之间的重要位置,海上交通位置非常重要。(2)读民居建筑景观图,观察当地民居建筑的特点,再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进行分析。该地气候类型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植被以草原为主,建筑材料以茅草为主,便于就地取材;湿季降水集中,干季风沙大,尖顶利于排水排沙;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墙体厚实利于隔热,降低室内温度。(3)结合图中信息,当地位于热带,太阳高度角大,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自然条件利于发展光伏发电;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该国能源供应紧张,市场需求量大,能源开发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等。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原产地和主要出口国。该国野生、半野生的森林咖啡约占产量的60%,农户房前屋后种植的庭院咖啡约占35%,种植园咖啡约占5%。其咖啡加工分为:水洗和日晒两种。水洗咖啡采用经过严格挑选的、新鲜成熟的咖啡豆,当天去浆,经发酵、水洗、烘干、去皮之后,湿度保持在12%左右。日晒咖啡是家庭采摘,经过简单晾晒、去皮、清洗即可。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咖啡主产区分布。 (1)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原产地,指出其适宜咖啡生长的自然条件。(2)埃塞俄比亚咖啡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分析其原因。(3)从栽培模式分析埃塞俄比亚咖啡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的原因。(4)请从水洗加工和日晒加工两种咖啡加工方式中选择一种分析其利弊。【答案】(1)光照充足,降水较多;温度适中,受寒潮等灾害影响小;排水良好的山地或高原;较为肥沃的土壤等。(2)种植方式粗放(以野生、半野生栽培模式为主,田间管理较差)。(3)咖啡栽培模式以野生、半野生为主;生长所需肥料主要是落叶、枯草和动物粪便:基本不用农药,污染小,咖啡品质好。(4)水洗加工。利:加工技术成熟、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弊:前期生产成本投入高;劳动力投入多,技术要求高。或日晒加工。利:适合家庭加工,加工方法简单,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少;投入的成本低。弊: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较低,售价较低。【分析】本题以埃塞俄比亚咖啡主产区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条件、农业发展、农业措施及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图中可以看到埃塞俄比亚位于低纬度地区,白昼时间长,同时位于高原地形,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条件好;处于山地迎风坡地带,降水较多。咖啡属热带经济作物,埃塞俄比亚位于低纬度地区,其热量条件适中;位于低纬度地带,受寒潮等低温冻害灾害影响小。从图中可以看到,咖啡主产区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周边,高原、山地地形排水条件好。同时该地区位于东非大裂谷向北延伸部分,该地板块运动活跃,火山较多,其深厚的火山灰为该地区咖啡的生长提供较为肥沃的土壤。 (2)从材料可以看到该国野生、半野生森林咖啡约占产量的60%,房前屋后简单种植的庭院咖啡占35%,专业种植园咖啡仅占5%。其种植方式较为粗放,咖啡主要以野生、半野生栽培模式为主,依赖自然环境,生产要素投放较少,田间管理较差,单产较低。(3)埃塞俄比亚咖啡栽培方式以野生和半野生为主,其单产相对较低,产量有限,价格较高。由于其咖啡大多依赖自然环境,生长所需的营养和肥料主要来自自然界的枯枝落叶及动物粪便,生长环境更为绿色,符合当今对天然绿色饮食的追求。由于其生长环境大多依赖自然,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少,加之该国主要生产地在自然森林中,其环境污染相对较小,咖啡的品质相对较好。(4)水洗加工。利:从材料可以看到水洗加工经发酵、水洗、烘干、去皮等专业环节,其加工技术相对成熟,加工水平更高。且水洗咖啡经严格挑选新鲜成熟的咖啡豆,其产品的品质更好。弊:由于需要严格挑选新鲜成熟的咖啡豆,前期生产成本投入相对较高;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同时须经发酵、水洗、烘干、去皮等多环节,其生产技术要求更高。日晒加工。利:从材料可以看到日晒咖啡为家庭采摘,更适合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加工生产,经过简单的晾晒、去皮、清洗即可,加工方法更为简单,其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的投入相对更少,使其制造成本更低。弊:由于为家庭采摘和家庭生产,企业生产的规模较小,同时所经环节过于简单,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品质难以得到保障,售价较低,利润相对较小。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3 00:48:01 页数:21
价格:¥3 大小:2.50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