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2025届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2022年8月12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23时至13日上午10点左右,著名的“英仙座流星雨达到极盛时段,每小时约有100-140颗左右流星从英仙座的方向投射而来,由于近几日天气晴朗,其观赏条件较好。据专家介绍,形成“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体母体是109P/斯威夫特一塔特尔彗星。每年八月,地球都会从这颗每133年围绕太阳飞行一周彗星的轨道穿过。在穿越彗星轨道的过程中,从彗星表面脱落并遗留在轨道上的小碎片会闯入地球大气层,形成壮观的流星雨。阅读材料后完成下面小题。1.当天夜间人们在野外观测“英仙座”流星雨的较大干扰是()A.月光B.灯光C.日光D.银河2.关于“英仙座”流星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流星体来自河外星系英仙座B.该现象发生在地球的高层大气C.每隔133年才可以观测到一次D.主要由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引发【答案】1.A2.B【解析】【1题详解】2022年8月12日(农历七月十五)的月相为满月,月光亮度较大,对当天夜间人们在野外观测“英仙座”流星雨有较大干扰,A符合题意;当天夜间人们在野外观测,灯光相对较弱,对“英仙座”流星雨观测干扰 相对较小,排除B;当天夜间观测,无日光干扰,排除C;银河中恒星离我们遥远,亮度弱,对“英仙座”流星雨观测干扰相对较小,排除D。故选A。【2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地球穿过某彗星轨道时,从彗星表面脱落并遗留在轨道上的小碎片会闯入地球大气层,形成流星雨,因此其流星体并非来自河外星系,而是太阳系,A错误;彗星表面脱落并遗留在轨道上的小碎片会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地球高层大气相互作用,形成流星雨,因此该现象发生在地球的高层大气,与日冕物质抛射活动,B正确、D错误;材料信息表明,每年八月,地球都会从这颗彗星的轨道穿过,从而形成流星雨,因此并不是每隔133年才可以观测到一次,C错误。故选B。【点睛】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流星体的碎片(一般是彗星的碎片流),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某钓鱼爱好者在池塘周边观察到池塘边风向发生明显昼夜变化的现象。读某池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某日大气环境较为稳定,该日午后该钓鱼者来到池塘边钓鱼,选好钓点坐下后发现徐徐东风迎面吹来,该钓鱼者最可能选择的钓点是()A.①B.②C.③D.④4.在大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池塘与岸边气压的差异B.池塘与岸边水汽的差异C.池塘与岸边地形的差异D.池塘与岸边热力性质的差异【答案】3.C4.D【解析】【3题详解】天气较为稳定的午后,池塘水面升温慢,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近水面形成高气压,池塘四周岸上升温快,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平气流大致由池塘中心吹向四周,则在①、②、③、④ 处分别吹偏西风、偏南风、偏东风、偏北风,题意表明,钓鱼者坐下后发现徐徐东风迎面吹来,说明钓鱼者选择的钓点是③,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4题详解】由于池塘水体与岸边陆地之间存在明显的热力性质差异,造成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冷热不均并发生转换,引起池塘与岸边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从而导致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因此导致这种风向转换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异,根本原因是热力性质差异,与池塘与岸边水汽的差异、地形的差异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点睛】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或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上升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空气的水平运动(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每年深秋,重庆城的银杏树就纷纷展现它们最炫丽的风采“叶如黄花花满枝,风吹花散蝴蝶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郊区的银杏一般比城区的后变黄B.山下的银杏一般比山上的先变黄C.银杏高大挺拔树形美,四季常绿D.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树种很古老6.可以推测,银杏()A.多长有板状根B.附生植物较少C.叶片坚硬光滑D.茎花现象明显【答案】5.D6.B【解析】【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银杏叶因为秋季温度降低,养分减少,叶子变黄,郊区温度比城区温度低,所以郊区的银杏一般比城区的先变黄,山下温度比山上的温度低,所以山下的银杏一般比山上的后变黄,A、B错误;银杏是落叶阔叶林,C错误;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属于裸子植物,树种很古老,D正确。故选D。【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银杏是落叶阔叶林,无板状根和茎花现象,附生植物少,叶片较软,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落叶阔叶林也称夏绿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这里夏季炎热或温暖,生长季节达46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一4个月,且降水适宜。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探空气球(如下图)是把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测量的气球。完成下面小题。 7.假设我国海南三亚某气象站释放一探空气球,该探空气球飞行的最高高度约25km。则该探空气球()A.主要探测高层大气数据B.在平流层飞行的垂直距离更长C.可以探测对流层的顶部D.上升中气球体积会不断减小8.探空气球一般飞行高度不超过40km,下列最适合探空气球观测的是()A.华北某玉米种植区的土壤湿度监测B.某地大气电离层离子浓度变化监测C.某温室大棚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D.某地臭氧浓度随垂直高度变化特征【答案】7.C8.D【解析】【7题详解】高层大气底部高度约50千米,而该探空气球飞行的最高高度约25千米,因此该探空气球主要不是探测高层大气数据,A错误;海南三亚位于低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约17-18千米,而该探空气球飞行的最高高度约25千米,因此该探空气球在平流层飞行垂直距离比对流层短,B错误;该探空气球飞行的最高高度约25千米,会穿过对流层顶部,因此可以探测对流层的顶部,C正确;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此上升中气球体积应增大,D错误。故选C。【8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探空气球主要测量大气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不用来观测华北某玉米种植区的土壤湿度监测、某温室大棚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排除AC;题意表明,探空气球一般飞行高度不超过40千米,而大气电离层的高度更高,因此某地大气电离层离子浓度变化监测,不适合探空气球观测,排除B;探空气球一般会穿过大气臭氧层,因此可以适合观测某地臭氧浓度随垂直高度变化特征,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均厚度约12千米)、平流层(处于12千米与50千米高度之间)和高层大气(高度50千米以上)。(1)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3)高层大气的特点:气体稀薄,具有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造天体也在此层运行。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每年大约有400座冰山被洋流带至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早在16世纪,这里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读纽芬兰岛位置和洋流示意图后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将大量冰山带至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洋流及其影响正确的是()A甲——使得沿岸更加湿润B.乙一一使得船只开行更快C.甲——使得沿岸气温降低D.乙——使得污染物更聚集10.纽芬兰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因为()A.该海域水温温暖B.该海域盐度特高C.该海域冰山众多D.该海域饵料丰富【答案】9.C10.D【解析】【9题详解】图中格陵兰岛有大量大陆冰川覆盖,其边缘容易产生冰山,图中甲洋流由格陵兰岛西侧南下,易将大量冰山带至纽芬兰岛附近海域,该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属于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C符合题意,排除A;图中乙洋流由低纬度北上,不会带来冰山,同时顺其流向会使得船只开行更快,如逆其流向则使得船只开行变慢,该洋流会把污染物从一个海域带往另一海域,使得污染物扩散,而不是更聚集,排除BD。故选C。 【10题详解】读图可知,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有甲、乙两条不同性质的洋流交汇,海水易扰动,海域底层海水易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元素,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当地饵料丰富,鱼群群集,因此渔业资源丰富,D符合题意;该地渔业资源丰富与当地海水温度、盐度、冰山关系不明显,排除ABC。故选D。【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会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寒流相反。(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北海、北海道、纽芬兰)和上升流(秘鲁)易成渔场。(3)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和扩大污染物的影响范围。(4)对航海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节省燃料,缩短航行时间。重庆朝天门位于重庆市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朝天门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读重庆朝天门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长江段,其流向大致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12.图示河段,在自然状态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长滨路一侧河床侵蚀较明显B.南滨路一侧河流水深较浅C.嘉滨路一侧河床堆积较明显D.北滨路一侧河流水深较浅【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图中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应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图中显示,长江河道沿南北延伸,排除AB;图中显示,朝天门所在陆地形态朝向北突出,如果长江河水自北向南流动,则河水会冲刷朝天门所在陆地,此处河岸会后退,形成向北突出形态的可能性小,因此长江河水应向北流动,此处沉积作用明显,形成向北突出的形态,C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12题详解】 长滨路和南滨路之间的长江河道略有弯曲,加上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处于凸岸(左岸)长滨路一侧河床应以沉积作用为主,侵蚀不明显,处于凹岸(右岸)的南滨路一侧以侵蚀为主,河流水深应较深,AB错误;北滨路和嘉滨路之间的嘉陵江河道略有弯曲,加上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处于凸岸(左岸)北滨路一侧河床应以沉积作用为主,河流水深较浅,处于凹岸(右岸)的嘉滨路一侧以侵蚀为主,堆积作用不明显,D正确,C错误。故选D。【点睛】当河水行至拐弯处,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使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去,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同时,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因凸岸流速变慢而堆积下来形成边滩。这两种流向相反的水流在河流的横剖面上,构成了横向环流。在横向环流的作用下,河道愈来愈弯曲,结果形成曲流。读我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据材料可知,影响重庆市的主要地质灾害是()A.地震B.火山C.暴雨D.泥石流14.我国青藏高原地震发生频率较高但火山分布较少,可能原因是()A.青藏高原地质稳定B.人们注重监测预报C.青藏高原地壳较厚D.当地晴天多降水少【答案】13.D14.C【解析】【13题详解】根据我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可知,重庆市没有火山活动,距离地震分布有一定距离,主要受泥石流的影响较多,AB错误、D正确。暴雨不是地质灾害,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由于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使得青藏高原、喜 马拉雅山不断抬升,但由于青藏高原地区地壳厚度较大,地壳内部岩浆较深,且俯冲的能量在一些地震中不断释放,因而火山活动较少,A错误,C正确。火山活动的分布与监测预报无关,与当地的天气状况无关,B、D错误。故选C。【点睛】地质作用包括外力和内力;外力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内力表现为:岩浆活动、地震、地壳运动、变质作用。重庆市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时,绘制了当地“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示意图。请读图后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①②③代表水循环的三个主要环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一地下径流②一下渗③一地表径流B.①—地表径流②—下渗③—地下径流C.①一外流河②——渗漏③一内流河D.①一流水作用②一成土作用③一岩石风化16.基岩在成土过程中主要为土壤提供()A.矿物质B.有机质C.氧气D.水分17.该小组在考察中发现当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偏低,使得农作物生产受到了不利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当地农民在土壤养护中,重点是()A.勤翻耕,多灌溉B.增施绿肥农家肥C.冬春季覆膜种植D.适量添加生石灰【答案】15.B16.A17.B【解析】【15题详解】结合所学,①为地表径流,②为下渗,③为地下径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基岩在成土过程中主要为土壤提供矿物质,A正确;有机质是枯枝落叶转化而来的,B错误;氧气是大气提供的,C错误;土壤中的水分,不是基岩提供的,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土壤中的有机质是植物转化而来的,所以要增加土壤有机质,应种植绿肥,B正确;勤翻耕,多灌溉可以输送土壤,但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A错误;冬春季覆膜种植可以增加地温,保持土壤水分,C错误;适量添加生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性,D错误。故选B。【点睛】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嘉陵江北碚观音峡段,在碧波与苍翠群山间,横跨的4座铁路桥和4座公路桥形成了“八桥叠翠”的景观(下图所示),生动展示出“桥都”重庆近几十年交通建设的巨大成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在野外观察中,要获得图中观赏效果,我们应该重点注意()A.观察角度B.观察时机C.观察顺序D.观察距离19.嘉陵江小三峡是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的统称。小三峡地貌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风化B.流水下渗C.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20.图示峡谷地区,桥梁分布非常集中,选址时主要是考虑该地()A河流水量B.地形地质C.风土民情D.资金技术【答案】18.A19.D20.B【解析】【1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中观赏的“八桥叠翠”景观在碧波与苍翠群山间,只有选对观察角度才能获得横跨嘉陵江的4座铁路桥和4座公路桥的“八桥叠翠”景观,A正确;4座铁路桥和4座公路桥一直都在,所以观察时 机和观察顺序不是注意的重点,B、C错误;观察距离会对观察效果有影响,但不如观察角度重要,D错误。故选A。【19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小三峡是峡谷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峡谷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与风化、下渗、沉积作用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题详解】根据材料“嘉陵江北碚观音峡段,在碧波与苍翠群山间”可知,该地区地势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所以需要建设众多桥梁,B正确;该地区是河流上游,河流径流量小,A错误;跟桥梁建造技术关系不明显,D错误;风土民情不是桥梁分布非常集中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B。【点睛】外力作用与地貌景观:流水侵蚀——“V”形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凹岸;流水堆积——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凸岸;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裸岩荒漠;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高原;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刃脊、“U”形谷、冰蚀洼地;冰川沉积——冰碛丘陵等;海浪侵蚀——海蚀崖、海蚀柱等;海浪沉积——沙嘴、离岸堤、沙滩等。二、综合题(共3题,总分40分)21.读地球内部部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要求。(1)地球内部圈层中,莫霍面以上的①层,称为____,③层是____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③层以上的①层和②层,合称为____圈。(2)地震波由外向里传播,当其经过莫霍面后,横波、纵波均有所加速;地震波继续向里传播,经过地幔与地核的交接面时,____波迅速减慢,而____波则彻底消失,无法继续向里传播。(填横或纵)【答案】(1)①地壳②.软流③.岩石(2)①.纵②.横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内部部分层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地球内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是地幔,古登堡面包裹的是地核。在上地幔中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体里传播,纵波能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地震波由外向里传播,当其经过莫霍面后,横波、纵波均有所加速;地震波继续向里传播,经过地幔与地核的交接面——古登堡面时,纵波速度骤然降低,横波突然消失。22.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主要表现为短波辐射的是____,被称为大气逆辐射的是____,导致近地面大气升温的最直接热源是____。(2)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较小,请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相关原理解释原因。【答案】(1)①.①②.③③.②(2)阴天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低,夜间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昼夜温差小。【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大气的增温过程、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大气辐射,其中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导致近地面大气升温的最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小问2详解】 阴天云量多,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弱,白天气温低,夜间大气逆辐射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夜间气温高,昼夜温差小。23.读“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及甲地地貌景观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黑土主要分布在______(单项选择题)()A.沿海B.辽宁C.山区D.平原(2)图中甲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平坦开阔,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列举同样地质作用下的两种地貌景观:____,____。(3)黑土肥力高,得益于这里独特的____(湿冷、干热)气候,枯草、落叶等有机残体分解速度____(快、慢),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腐殖质含量____(高、低)。(4)近年来,东北黑土层侵蚀加剧、土层变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等问题凸显。请针对黑土上述问题为保护东北地区黑土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D(2)①.流水沉积②.冲积扇③.三角洲(3)①.湿冷②.慢③.高(4)秸秆还田等方法,减少对黑土资源的破坏;加强水利建设,合理利用土壤资源,防止土壤盐渍化;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鼓励种植耐旱作物。【解析】【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及甲地地貌景观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黑土的空间分布、流水堆积地貌、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黑土保护的措施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图中黑土主要分布的共性是分布于平原地区,D正确;图中黑土不是分布在沿海、山区地区,AC错误;也不只是分布在辽宁省,B错误。故选D。 【小问2详解】图中甲地地貌景观的为平原,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作用,流水沉积还形成三角洲、冲积扇。【小问3详解】东北地区,黑土肥力高,得益于这里独特的湿冷气候,由于气候冷湿,枯草、落叶等有机残体分解速度慢,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腐殖质含量高。【小问4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8-02 03:06:02 页数:13
价格:¥2 大小:2.1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