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一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何谓乡贤?古人认为“士大夫居乡者为绅”。“士大夫”是指取得了一定功名(如秀才、举人等)的读书人和官员,“居乡者”明显是对官员的界定,是指离职(即退休、罢官、丁忧等)卸任回乡的官员。②乡贤由于“生于斯,长于斯”,与家乡形成了一种永久性的联系,因而从内心里生发出一种无法抹去的故土情结。所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品德高尚的乡贤无不尽可能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③众所周知,官员在地方上胡作非为的不良行径并非个案,老百姓恪守“民不与官斗”,因为他们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且“山高皇帝远”,斗则必输无疑。作为孔孟之徒的乡贤则不一样,孔孟思想在他们心里根深蒂固。按照孔孟思想,任何社会都应该有正义,否则,社会就会乱套,陷入无序状态,人性也会被扭曲。所以,作为孔孟之徒的乡贤对不法官员的检举,不仅是为老百姓抱屈鸣冤,更是对社会正义原则的维护。④乡贤大多热心于公益,地方上的各种公益活动,几乎都有乡贤的身影。大凡修治城垣、道路、桥梁、育婴堂以及赈灾等,乡贤既要大力倡导筹办,又要带头捐资,同时还要主动参与主管监督。乡贤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非常关注,不仅同情他们的艰难生活,还积极寻求各种可能的途径帮助他们。对老百姓内部的矛盾,乡贤也积极参与调停,以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百姓之间的纠纷的顺利解决,一方面是对乡贤的信赖,一方面也体现了乡贤诚心实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服务精神。⑤正是因为这些崇高的精神品质,大大强化了老百姓对乡贤的认可与期待。那些为地方做出贡献的乡贤,不仅生前老百姓给予足够的敬重,死后也对他们不遗余力地加以表彰,把乡贤载入地方志中,让他们流芳百世,名垂青史,体现了老百姓对德高望重的乡贤的充分认可。(取材于黄彦弘《乡贤精神的继替》,有删改)[材料二]①现代社会存在两种乡贤。一种是“在场”的乡贤,他们扎根本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地位,能够带领村民致富,同时又把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另一种是“不在场”的乡贤。他们出去奋斗,有了成就再回馈乡里,他们可能人不在当地,但由于通讯和交通便利,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影响家乡。②在乡村的传统秩序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如何让乡土社会更好地粘合起来,让社会转型中的个人和家 庭得到社群的关注,让人拥有认同感,乡贤就是能起到这种作用的粘合剂。乡贤一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情况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他们具有新知识、新眼界,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有一定把握。他们可以用村民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现代知识,让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③在以城镇化为主要表征之一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社会纽带越来越松弛,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矛盾。乡贤在村子里地位比较高,是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村民比较能够听得进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④当代中国仍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这不是传统士文化的回归,而是要实现社会贤达和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现代社会治理在乡村基层的有效落实。我们当然不能回到过去,但在依法治乡、完善现代乡村治理的同时,也应强调乡贤对于当下乡村稳定的重要作用,以更好地让村民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取材于张颐武《重视现代乡贤》,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乡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社会地位B.有故土情结C.有正义感D.有巨额财富2.根据材料一,不属于乡贤为家乡所做贡献的一项是()A.维护正义B.倡导公益C.丰富文化D.服务百姓3.下列关于乡贤与村民之间的权力关系,不属于《乡土中国》所说的一项是()A.横暴权力B.同意权力C.教化权力D.同意权力和教化权力4.根据《乡土中国》的内容,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提到的“故土情结”与乡土社会里人们世代定居在一个地方有关。B.第③④段中,乡贤检举不法官员是法治,对乡村治理所起作用类似“长老统治”。C.第④段中,乡贤能成功调停百姓的矛盾,与乡土社会靠“礼治秩序”维持密切相关。D.第⑤段中,百姓“把乡贤载入地方志中”,也是因为他们和乡贤属于同一个家族。5.根据材料二,对当代乡贤的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向村民传递现代价值观B.有利于弥合社会分歧C.抵制传统“士”文化的回归D.有利于当下乡村的稳定6.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当代乡贤的作用,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A.给家乡捐资捐物,造福家乡。B.以新知识、新眼界带领家乡群众致富。C.向家乡群众输出正确的价值观。D.取代乡镇司法所,充当村民的和事佬。7.你的家乡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十大新乡贤”评选活动,凡本县的城乡居民,在外地创业的本县人以及定居在本县的外地人均可参评。请你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为评选活动拟出几条新乡贤的标准。 【答案】1.D2.C3.A4.D5.C6.D7.①品德高尚,有正义感,让人拥有认同感。(前句对应材料一的第2段,中句对应第3段,后句对应材料二的第2段)②能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应材料一的第2段,材料二的第1段)③热心公益,有为家乡人们排忧解难的服务精神。(对应材料一的第4段)或当下乡村稳定起到一定作用(对应材料二的第3、4段)④能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家乡的人们(对应材料二的第2段)【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结合原文“‘士大夫’是指取得了一定功名(如秀才、举人等)的读书人和官员”“乡贤……因而从内心里生发出一种无法抹去的故土情结。所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品德高尚的乡贤无不尽可能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孔孟之徒的乡贤对不法官员的检举,不仅是为老百姓抱屈鸣冤,更是对社会正义原则的维护”可知乡贤有社会地位、有故土情结、有正义感,原文并没有提及乡贤“有巨额财富”。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原文“作为孔孟之徒的乡贤对不法官员的检举,不仅是为老百姓抱屈鸣冤,更是对社会正义原则的维护”“乡贤大多热心于公益,地方上的各种公益活动,几乎都有乡贤的身影”“一方面也体现了乡贤诚心实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服务精神”可知乡贤维护正义、倡导公益、服务百姓,并没有提及乡贤为家乡“丰富文化”之事。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理解名著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横暴权力”,指不受约束、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意权利”,是经过权力对象的同意而产生的权力关系,它的出发点是人们的合作。“教化权力”,指在社会继替过程中产生的文化与经验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中扎根下来,逐渐被人们承认,被整个社会所接受,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化的力量。根据原文“百姓之间的纠纷的顺利解决,一方面是对乡贤的信赖,一方面也体现了乡贤诚心实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服务精神”“孔孟思想在他们心里根深蒂固。按照孔孟思想,任何社会都应该有正义,否则,社会就会乱套,陷入无序状态,人性也会被扭曲”“正是因为这些崇高的精神品质,大大强化了老百姓对乡贤的认可与期待。那些为地方做出贡献的乡贤,不仅生前老百姓给予足够的敬重,死后也对他们不遗余力地加以表彰”可知,老百姓认可、同意乡贤们维护乡里、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权利,乡贤的崇高的精神品 质也成为一种教化的力量,所以乡贤与村民之间的权力关系属于“同意权力”和“教化权力”,不是“横暴权力”,权力并不是不受约束、至高无上的。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也是因为他们和乡贤属于同一个家族”说法错误,原文为“死后也对他们不遗余力地加以表彰,把乡贤载入地方志中,让他们流芳百世,名垂青史,体现了老百姓对德高望重的乡贤的充分认可”,不一定属于同一个家族,主要是为了体现了老百姓对德高望重的乡贤的充分认可。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抵制传统‘士’文化的回归”说法错误,原文为“当代中国仍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这不是传统士文化的回归,而是要实现社会贤达和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现代社会治理在乡村基层的有效落实”,原文说的是乡贤文化的复兴不是传统士文化的回归,而不是说当代乡贤的作用是抵制传统“士”文化的回归。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取代乡镇司法所,充当村民的和事佬”说法错误,原文为“他们可以用村民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现代知识,让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村民比较能够听得进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并不是取代乡镇司法所,充当村民的和事佬,而是让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弥合社会分歧。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结合材料一的第2段“品德高尚的乡贤无不尽可能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3段“作为孔孟之徒的乡贤对不法官员的检举,不仅是为老百姓抱屈鸣冤,更是对社会正义原则的维护”材料二第2段“……让人拥有认同感,乡贤就是能起到这种作用的粘合剂”可知品德高尚,有正义感,让人拥有认同感。结合材料一第2段“品德高尚的乡贤无不尽可能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材料二第1段“他们扎根本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经济地位,能够带领村民致富,同时又把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有了成就再回馈乡里,他们可能人不在当地,但由于通讯和交通便利,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家乡发 展,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影响家乡”可知能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结合材料一第4段“乡贤大多热心于公益,地方上的各种公益活动,几乎都有乡贤的身影……不仅同情他们的艰难生活,还积极寻求各种可能的途径帮助他们。对老百姓内部的矛盾,乡贤也积极参与调停……一方面也体现了乡贤诚心实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服务精神”可知他们热心公益,有为家乡人们排忧解难的服务精神。结合材料二第3、4段“乡贤在村子里地位比较高,是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村民比较能够听得进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也应强调乡贤对于当下乡村稳定的重要作用,以更好地让村民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可知对当下乡村稳定起到一定作用。结合材料二第2段“另一方面,他们具有新知识、新眼界,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有一定把握。他们可以用村民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现代知识,让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可知能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家乡的人们。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一)(共22分)阅读下面苏轼的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②攀栖鹊之危巢危:高③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应④适有孤鹤,横江东来适:恰好⑤顾而乐之顾:看⑥顾安所得酒乎顾:只是⑦苟非吾之所有苟:如果⑧归而谋诸妇诸:之于A.①②B.③④C.⑤⑥D.⑦⑧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B.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七月既望霜露既降D.客有吹洞箫者今者薄暮10.下列对《后赤壁赋》的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B.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才相隔多少日子,(七月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C.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踩到形如虬龙的树根上D.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根本不是你吧11.下面对两赋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A.两赋都写了赤壁的江水明月,前赋之景宁静清悠,后赋之景寥落幽峭。B.前赋以议论说理为主,富有哲思;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C.前赋以入梦结尾,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尾,表现作者内心苦闷。D.两赋都是情、景、理浑然一体,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3.结合《前赤壁赋》文中水与月的内容,阐释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答案】8.B9.C10.D11.D12.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13.①水与月的美景给作者以美的享受。②水与月启发作者看轻个人得失,变得豁达。③文人的文学创作也增加了(以水与月为代表的)自然景物的文化品位,甚至使自然景物成为文化景观。【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③“适:适应”错误,译为享用。句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介词,相当于“于”,在。句意: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B.介词,从。句意:明月从东山后升起。介词,被。句意: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C.副词,已经。句意:七月十六日。副词,已经。句意:这时霜露已经降下。 D.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有会吹洞箫的客人。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句意:今天傍晚。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D.“根本不是你吧”错误。“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正确的意思是“不就是你吗”。句意: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两赋都是情、景、理浑然一体……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错误,后《赤壁赋》没有“理”,也没有解决矛盾。前后《赤壁赋》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以叙事写景为主,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逝”,往;“斯”,指水;“盈虚者”,指月亮的圆缺;“卒”,最终;“消长”,增减。【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分析,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作者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之美。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水与月带给作者以美的享受。结合“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分析,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水与月引发作者思考,用“未尝往”“卒莫消长”等来表明观点,启发作者看淡得失,变得豁达。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喜 鹊向南飞去等。这些的文学创作,如文中引用的《诗经》作品,甚至苏轼的《赤壁赋》本身,增加了关于“月”“水”这些自然景物的文化品位。“水”“月”等带给人的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美,还有带给人情感,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参考译文:赤壁赋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后赤壁赋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二)(4分)14.阅读下面《论语》中的语句,根据要求完成下题。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③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论语·学而》的两则语录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外要警惕①_____的人,对内应该不断地②_____。《论语·为政》的两则告诉我们,对父母行孝,主要应做到③_____和④_____。(均用自己的话填空) 【答案】①.花言巧语②.不断反省③.内心里尊敬④.表面上和颜悦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巧言令色”就是利用花言巧语去迷惑、取悦他人的行径。那些“巧言令色”之人,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八面玲珑,讨人喜欢。但是如果从动机上分析,这种行为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多半是小人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做出来的。所以孔子提出了“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观点。孔子此语,意在告诫他的弟子,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真诚坦荡。要在言行上服从于真善的准则,不去刻意地追求外在的装饰。若是利用花言巧语讨好别人就是为假作恶,这样做是无法修成完善人格的。由此可知,第①空可填入“花言巧语”之类的语句。在曾子看来,反省是一种很好的修养手段。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地加以改正,以便提升自身的思想修为和道德境界,从而在反思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由此可知,第②空可填入“不断反省,自我省察”之类的语句。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只有养,而没有孝敬的心,就与养些犬马没有区别。若是真心孝顺父母的话,就不应仅停留在养的表面上,对父母的孝应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这才符合孝道。由此可知,第③空可填入“发自内心敬爱父母”之类的语句。在本章中,孔子强调,若父兄有事,做子弟的帮忙代劳;为人子弟者有好的酒菜,请父兄先来享用。这些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并不能作为判断孝顺与否的标准。但若能在父母面前一直保持着和悦的神色,就能算作真孝顺了,即侍奉父母除了敬养于内,还应表现于外,不让父母亲有疑,才是真孝。由此可知,第④空可填入“表面上和颜悦色”之类的语句。参考译文:①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②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③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④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听颖师①弹琴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②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③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④,无以冰炭置我肠!注:①颖师:当时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②未省(xing):不懂得。③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④诚能:指确实有才能的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女、语、尔、汝”的发音都是收拢口型,读起来有些绕口,恰恰表现出儿女缠绵纠结的情态。B.三四两句改为押ang韵,声音响亮的“昂”“场”两字,表现出琴声由缠绵婉转变换为昂扬激越。C.“浮云”两句形容音乐虚浮无力。“喧啾”句形容音乐热闹嘈杂,“忽见”三句写出凤凰极力攀登却难免失败的悲伤。D.诗的前十句描写琴声,后八句描写作者听琴的感受。五七言交错运用,与琴声的疾徐断续相协调。16.下列对这首诗和白居易《琵琶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诗“划然”两句与白诗“银瓶”二句,琴声风格相似。B.对弹奏者的描写,韩诗极少,而白诗较多。C.韩愈不懂音乐,所以听颖叔弹琴感到痛苦。D.白居易精通音乐,所以听琵琶女弹琴“如闻仙乐”。17.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描写音乐的手法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15.C16.C17.相同点:①都用正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琴声的各种美妙变化;②都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抽象的音乐表现得具体可感;③都用听者的感受,侧面烘托弹奏者的高超琴艺。不同点:①在使用侧面烘托手法时,韩诗写的听者感受更多、更直接、更集中;②白诗写听者感受时更含蓄,如“悄无言”“青衫湿”,且散见于全文。【解析】【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浮云’两句形容音乐虚浮无力”理解错误,这两句的句意是: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可见,“浮云”两句形容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诗歌内容的能力。C.“韩愈不懂音乐,所以听颖叔弹琴感到痛苦”理解错误,诗的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描写手法的能力。相同点: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前十句用正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琴声的各种美妙变化;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用正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琵琶声的各种美妙变化。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抽象的音乐表现得具体可感。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抽象的音乐表现得具体可感。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诗的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烘托弹奏者的高超琴艺。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用听者的感受,从侧面烘托琵琶声的优美动听,烘托弹奏者的高超琴艺。 不同点:韩诗的侧面烘托手法集中在诗的后八句,在使用侧面烘托手法时,“起坐”“推手遽止之”“泪滂滂”等写的听者感受更多、更直接、更集中;而白诗写听者感受时用“悄无言”“唯见”“青衫湿”等更含蓄,并且“悄无言”“青衫湿”,描写散见于全文。18.写出横线上的原句。(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梦中攀登到山顶的情形:“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描写青年英雄周瑜:“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3)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琵琶女初次弹奏让众人沉醉到静默的情形。(4)《劝学》中强调积累的作用,如“锲而不舍,__________”。《师说》中强调老师的作用,如“师者,所以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迷花倚石忽已暝②.栗深林兮惊层巅③.羽扇纶巾④.樯橹灰飞烟灭⑤.东船西舫悄无言⑥.唯见江心秋月白⑦.金石可镂⑧.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暝、巅、纶、樯、橹、舫、镂、受。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父亲的东篱李汉荣①说起来,我也算是个诗人,性情质朴、诚恳、淡远。古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南山啊,东篱啊,菊花啊,田园啊,归去来啊,桑树颠啊,这些滴着露水粘着云絮的词儿,在我心里和笔下,都是关键词和常用意象。②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苗菜,没有抚摸过一窝庄稼,没有刨过一颗土豆,连一根葱都没有亲手养过。几十年了,没有一只鸟认识我,没有一片白云与我交换过名片,没有一只青蛙与我交流过对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没有一只蝈蝈向我传授民谣的唱法。那些民谣都失传了,只在更深的深山里,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③其实,不说别的,就说我的鞋子吧,我的鞋子,它见过什么呢?见过水泥、轮胎、塑料、污水、玻璃、铁钉、痰迹、垃圾,见过无数的、大同小异的鞋子吧。从这阅历贫乏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多么贫乏,就可以看出我们离土地、离故乡、离田园,离得有多么远,我们离得太远太远了。 ④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有时就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纯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办公室里,也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⑤这些年也许年龄渐长的原因“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靠着一块石头坐下,久久坐着,一直到白云漫过来漫过来,把我很深地藏起来,藏在时光之外。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⑥直到2001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这些孤芳自赏、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这自恋被一厢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关乎诗史、文脉、乡愁的延续了。⑦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这些呢?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营,立夏刚过,天朗气清,小风拂衣,温润暖和,我沿麦田里的阡陌,横横竖竖走了一阵。然后,我就到了家。⑧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菜园里种着莴笋、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葱和蒜苗,荠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儿已经开始在篱笆上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但是,实实在在,我的不读诗的父亲,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补素意境。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此时正值初夏,还不是采菊的时候,菊,连同别的花草和庄稼,都刚刚从春困中醒来不久,都刚刚被我父亲粗糙而温和的手,抚摸过和问候过,父亲还在它们的脚下轻轻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们随时踮起脚,在农历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当到了删繁就简的秋天,夏季闷热的雾散去,头顶的大雁捎来凉意,我的父亲也会在篱笆边,坐在他自己亲手做的竹凳上,面对村子边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会看见一列列穿戴整齐的青山,正朝他走来,那是巴山,我们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⑪而我呢?我读着山水之诗,其实是在缓解远离山水的郁闷,同时用山水之诗掩护我越来越远地远离 山水。我写着故园之词,其实是在填补失去故园的空虚,同时让故园之词陪着我越来越远地告别故园。我吟着东篱之句,其实是在装饰没有东篱的残缺,同时让东篱之思伴着我越来越远地永失东篱。⑫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是的,是的,我那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他不知道诗为何物,他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但是,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祥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翻检我自己翻检:回顾,反思B.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丢三落四:丢这忘那C.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组织、构建D.删繁就简的秋天删繁就简:去掉繁杂,趋于简明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③段列数我的鞋子“见过”的诸多事物,是巧妙地表达对远离乡土的遗憾之情。B.第⑤段作者经常“拜访”陶渊明,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他逐渐萌生了归隐之心。C.文章对父亲劳作与休憩景象的描绘,与作者那些“孤芳自赏”的做法形成了对比。D.作者的寻找、领悟、反思与感激,是对“东篱”意蕴不断发现的过程,启人思考。21.本文中,作者的心路历程是:第①段,“我”喜欢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一第②③段,可是“我”甲________→第④⑤段,“我”自以为读诗就是延续陶渊明的诗风→第⑥段“我”认识到自己的乙________一第⑦-⑫段,“我”发现丙__________→。22.第⑧段中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描写菜园“风光”,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23.根据文意回答,文章标题“父亲的东篱”有怎样的含义。【答案】19.B20.B21.①.甲:并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田园生活②.乙:孤芳自赏//自恋③.丙:我的父亲才是真正沿续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22.父亲的菜园中,蔬菜花草种类丰富,生机勃勃,富有乡野情趣、诗意美感。着意描写这一风光是为突出这才是真正的诗意田园,自然引发下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诗意联想,为下文“我”的领悟作好铺垫,为结尾表达是“父亲们”在维护、“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的主旨作了铺垫23.含义:(1)父亲的菜园,真实的田园。(2)父亲及像父亲-一样的农人们扎根乡土、辛勤劳作、营造美好田园的质朴生活方式。(3)真正的田园诗意,延续千年的古国诗脉,国人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解析】【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能力。B.结合原文“那些民谣都失传了,只在更深的深山里,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可知,用蛐蛐“丢三落四”的吟唱比喻民谣的失传,强调了人们与土地渐行渐远的现状。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随着年龄增长他逐渐萌生了归隐之心”说法错误。作者经常“拜访”陶渊明,是因为心里“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甲处,由第②段原文“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苗菜,没有抚摸过一窝庄稼,没有刨过一颗土豆,连一根葱都没有亲手养过。几十年了,没有一只鸟认识我,没有一片白云与我交换过名片,没有一只青蛙与我交流过对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没有一只蝈蝈向我传授民谣的唱法”可知,作者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田园生活。故甲处应填“并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田园生活”。乙处,由第⑥段原文“直到2001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这些孤芳自赏、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可知,此处应填“孤芳自赏//自恋”。丙处,由第⑨段原文“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第⑩段原文“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第⑫段原文“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祥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可知,此处应填“我的父亲才是真正沿续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从内容上看,通过“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等句子,可以看出父亲的菜园的生机和热闹,富有乡野情趣和诗意美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从结构上看,下文写父亲的菜园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明作者感觉到父亲的菜园才是真正的诗意田园。作者写这段文字是承接上文,解释自己对田园的错误理解,作者原本以 为自己追求的是真正的田园,“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但是现在,在父亲的菜园里看到自然的蓬勃生机,才认识到自己在诗文中寻求诗意田园不过是孤芳自赏,只有这样的院子才能培植“安稳的朴素意境”,从而为下文赞美父亲一样的农人“温厚淳朴的感情”,赞美他们对“延续古国的乡愁和诗史”做出的贡献作铺垫。【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题目“父亲的东篱”指的是父亲的菜园,“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深层义由“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可知,“东篱”象征亲及像父亲一样的农人们扎根乡土、辛勤劳作、营造美好田园的质朴生活方式;进一步思考,由“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可知,“东篱”代表真正的田园诗意,延续千年的古国诗脉,国人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4.2022年11月,北京某区的古城街道办事处联合品质优良的餐饮企业共同建立“小哥暖心餐厅”。快递小哥们高兴地说:“再也不用蹲在路边凑合吃一顿了。”除了提供味美价廉的餐食外,这家餐厅里还为他们提供可供休憩、学习的“暖蜂驿站”,内有免费红色读物、充电宝、医药箱等。(1)请你帮助古城街道办事处向上级党组织汇报一下“小哥暖心餐厅”的推广意义。要求:格式上不作要求,内容具体,认识明确,150字左右。(2)请以一个快递小哥的名义为古城街道办事处写一封感谢信。要求:感情真挚,内容具体,语言得体,150字左右。(3)如果你所在的区街道办事处也想合开一家这样的“小哥暖心餐厅”,派你去联系一家餐饮企业,你将怎样说服对方同意合作呢?要求:理由合理,态度真诚,语言得体,150字左右。【答案】(1)示例:“小哥暖心餐厅”的开设是古城街道在党建引领工作中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双向服务内涵,古城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打出关爱服务“组合拳”,为小哥们解决用餐难问题,努力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进一步促进“两新”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新征程建设中。 (2)示例:感谢信尊敬的古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你们好!我们快递员常常奔波在路上,没时间、没地方吃饭,感谢你们精心打造的“小哥暖心餐厅”,我们再也不用蹲在路边凑合吃一顿了,也不用为吃什么发愁了。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吃上经常更新菜谱的热乎饭,还能享受到免费防疫物资、医药箱等物品,让我们就餐有保障、生活有便利、休息有去处。今后,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对你们的关怀和帮助表达谢意,为共建和谐社会而努力。此致敬礼某某某月某日(3)示例:外卖小哥由于工作性质原因,中午想吃顿舒心饭成了难题,往往过了用餐点,大多都只能凑合吃一口。外卖小哥这些户外劳动者为辖区文明城市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小哥暖心餐厅”有利于改善户外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尊重和关爱户外劳动者的社会氛围,让步履匆匆的“骑士”们在点滴温暖中感受到“归家之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1)这是一道议论类微写作题目。题目给我们设定了汇报的对象,是上级党组织;汇报的内容是“小哥暖心餐厅”的推广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思考,古城街道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联合党支部的党建引领作用,强化政治引领、深化服务保障、实现党建赋能新业态,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全力推动外卖送餐从业群体党建工作破题增效,提升其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自信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2)这是一道抒情类微写作题目。题目要求写一封感谢信。拟写感谢信时,第一行句中写“感谢信”三个字,第二行顶格写称呼。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重点,感谢的对象是古城街道办事处,由此,我们可以思考,古城街道办事处联合品质优良的餐饮企业共同建立“小哥暖心餐厅”,不仅可以为外卖小哥提供“倦了歇脚、累了休息”的场所,还可以提供折扣快餐服务,让外卖小哥“暖胃”更“暖心”,不断提升外卖小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一个快递小哥,要表达自己的真挚感谢,化温暖为动力,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为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最后要写上祝颂语和署名日期。(3)这是一道议论类微写作题目。 题目要求联系一家餐饮企业,合开一家“小哥暖心餐厅”。由此,我们要明确说服对象是餐饮企业,目的是外卖小哥提供吃饭休息的场所。可从外卖小哥的吃饭现状出发,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如,外卖小哥工作特殊,早出晚归,没空吃饭,没地吃饭,经常吃饭误了饭点,存在用餐困难的情况。外卖小哥用实际行动为地区发展和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动,建立“小哥暖心餐厅”,让他们收获温暖,这份温暖的传递,也能让他们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大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5.生活中,有人因为得意、委屈、愤怒等原因而沉不住气,有人因为面临危机而沉不住气,有人因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而沉不住气。而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是能沉住气的人。当下的现实,更需要年轻人认真思考沉住气的话题。你是怎样理解“沉住气”的?请以“沉住气”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列举“沉不住气”的三种不同原因:一为得意、委屈、愤怒等偏激情绪,或自大、或自卑、或失去理智,都是不能正视自己;二为面临危机,遭遇外部环境施压;三为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指通往目标的路上遭遇挫折、心态迷茫而产生放弃念头。第二句转折,从古到今,凡成大事者都是能沉住气的人。从纵观历史的角度,“沉住气”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品质。何为沉住气?可以联想沉着、沉静、沉稳等近义词,即指一个人遇事不慌、能打能扛的处事能力。前句列举沉不住气的原因,反过来说就是沉住气的要求,那就是:情绪稳定,抵抗外来压力,坚持努力取得成功。第三句回到当下,引导青年思考沉住气的话题。注意关键词:一是“现实”,二是“年轻人”。当今时代,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三年使个体的生活面临不确定和转折,沉住气,抵抗动荡、克服内耗,是重建生活、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在修养。文体要求写议论文,考生可以举古今中外人物事迹,分说“沉住气”包含的几方面素养;也可以用对比论证方法,着重“沉住气”的必要性和“沉不住气”的危害;还要结合青年人实际,谈“沉住气”之于个人融入时代,担当历史责任的重要意义。立意: 1.凡成大事者,必能沉住气。2.沉住气,扎深基,守大成。3.沉不住气,功亏一篑;沉得住气,功业千秋。26.写作。请以“我给当助手日子”为题目,从袁隆平和钟扬两人中任选一人填入空格,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半命题类作文题。试题中所给的人物袁隆平和钟扬,都是教材中体现劳动精神与爱国精神的杰出人物。比如,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除此之外,我们也都知道他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用一生的不懈努力和追求,让梦想拔节而起,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西藏大学的老师展示了钟扬2017年6月24日的工作安排:上午到拉萨贡嘎机场,下午3点半参加西藏大学博士生答辩会,5点跟藏大同事和研究生处理各种学科建设和研究生论文等事情,晚11点回到宿舍网上评阅国家基金委各项申请书,凌晨1点开始处理邮件,凌晨2点上床睡觉,清晨4点起床,4点半赶往墨脱进行野外科学考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钟扬对待工作的“时不我待”的拼命精神。所以,从“投身育种终不悔,惟愿苍生俱饱暖”的袁隆平和“用初心播种未来”的钟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波澜壮阔的事业中,这也激励着我们前行。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我们也要成为这样的人。这也正是试题所给标题“给……当助手”的意义,“当助手”不仅仅是行动上的跟随,还有思想和精神上的追随。写作时需要注意,故事中需要出现两个主人公,一个是袁隆平或钟扬,他是主要工作者,也是闪耀精神的释放者、展现者。而另一个人,是身为助手的“我”,“我”是辅助工作者,也是闪耀精神的见证者、被影响者。标题中还有“……的日子”字眼,这说明,可以“时间”为线索来构思这段时间的相处,以生动的情节和细节叙述你和“他”在一起的故事,这一点很考验记叙文剪裁叙事描写的功力。此外,还要注意写出人物的风貌和自己的情感,这点是最关键的,既要写出人物的事迹,更要传神地写出其内在的精神特质。立意: 1.给袁隆平做助手,感悟爱国情怀。2.给钟扬做助手,学习前辈忘我付出精神。3.给袁隆平做助手,做中国梦的托举者。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7-25 09:36:02 页数:23
价格:¥2 大小:56.8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