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卷-冲刺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适应卷(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绝密★考试结束前第04卷2023新高考语文适应卷(适用于新高考Ⅰ、Ⅱ卷地区)本试题共8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逸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敬畏历史、敬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历史和考古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摘编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呈现在电视荧屏的电视节目,其本质却是为了提升观众的文化修养。以古论今,《考古公开课》通过讲述与文物相关的历史故事,传授观众古典文化,从而作用于社会生活,承载着“启民智、易风俗”的社会效果。正如《毛诗序》中所言,“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电视节目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视节目有着传播主流思想价值观念的职责和义务,爱国爱家是永恒课题。国宝级文物除了材质珍贵,往往有一定家国文化参照。通过电视节目传达的意识形态可让个人意识同国家意识保持一致,与伟大的中国梦相向而行。文博类电视节目做到了美育和德育的统一。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观众接受思想的洗涤和文化的熏陶,实现精神的升华。文化类电视节目可呈现古今中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底蕴,传递优秀文化基因,文博类节目便是较好的代表。文物可沟通历史与现在,蕴含了所属时代的文化与审美,体现着所处社会的文化认知。譬如,“后母戊青铜鼎”上的饕餮纹体现出殷商时期社会的美学追求,《考古公开课》中的《西水坡星图之谜》便植入了“青龙”“白虎”以及“北斗星图”等古老的中国文化。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亦杂糅了现代文化,在《考古公开课》中的《人骨里的秘密》中,嘉宾便讲解了通过“碳14”测定人骨所属的年代。文化厚度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高度,电视节目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电视节目除具有娱乐作用外,还具有认知和教育作用。《考古公开课》中邀请的均是相关领域学术界的权威专家或具有丰富考古经验一线人员,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讲解,注重考古知识的横向扩展。节目的内容可追溯到中华早期文明,涉及秦汉、盛唐等多个朝代,既有历史视野,又不乏生动诙谐。节目不仅让文物重回大众视野,唤醒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用文物沟通古今,不仅利于国民在历史维度上立体感知民族文明,更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文化兴,则国运兴。在国家大力弘扬文化强国的理念下,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官方媒体,先后主导创办多项文博类电视节目。通过文物追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同时又展现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呼应当代主推的“工匠精神”,为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坚实基础。近年娱乐类节目的泛滥,造成青少年审美追求有所歪曲,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首要任务。先后出台《限古令》《限薪令》及《限籍令》等政策,以及关停、整改多个娱乐节目,可看出国家正努力纠正青少年的价值观。通过扶持文化类节目从而引导受众审美重回正轨。通过创作优质内容的益智文化类节目吸引受众,从而影响其价值观念。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主推中华文化,以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打造一个中国原创电视节目的浩大IP(“知识产权”简称),此类节目成为中国影视文化的又一符号。(摘编自王烙斌《论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和价值引领——以〈考古公开课〉为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在保护、管理好文物的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其研究和利用,有利于历史和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C.了解文物蕴含所属时代的文化与审美,我们必须依靠如“碳14”这样的杂糅了现代文化的技术手段。D.文博类节目横向拓展考古知识,纵向追溯各朝代文明,利于观众在历史维度上立体感知民族文明。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都提及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但两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通过讲述海外文物回家的故事,文博类节目让家国情怀深入人心,坚定了文化自信。C.文博类节目融娱乐、认知、教育作用于一体,“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D.娱乐类节目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国家应予以关停和整改。3.下列最能作为论据支撑电视节目具有“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作用这一观点的是()A.纪录片《本草中国》讲述本草“药食同源”“化毒为药”的功效,展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B.《端午节奇妙游》以四位唐俑少女视角,向观众呈现赛龙舟、吃粽子、艾草祛病等一系列端午习俗。C.通过《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观众得知青铜器“何尊”铭文里有“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D.青年京剧演员王珮瑜参加《跨界歌王》《朗读者》《开学第一课》等节目,积极推动京剧文化传播。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推进乡村振兴。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行动的理解。(4分)5.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具有价值引领作用。请结合两则材料,以《考古公开课》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答案】1.C2.D3.B4.①该行动体现了我党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②“老屋”是重要文化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③“拯救”是指对以老屋为代表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利用传承。④该行动会教育引导村民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助力乡村振兴。5.①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 ②厚植家国情怀,接受思想的洗涤和文化的熏陶。③唤醒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④引导观众追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呼应时代精神。⑤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纠正一些青少年歪曲的价值观。【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我们必须依靠如‘碳14’这样的杂糅了现代文化的技术手段”错,以偏概全,通过材料二第三段可知,探究文物所属时代的文化和审美,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文物本身;一是通过“碳14”。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娱乐类节目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国家应予以关停和整改”错,夸大其词,根据材料二第六段可知,并不是所有的娱乐类节目都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需要关停、整改。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出自《毛诗序》,这里指电视节目和诗歌一样具有教化作用。B.《端午节奇妙游》向观众呈现赛龙舟、吃粽子、艾草祛病等一系列端午习俗,论证了电视节目具有“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作用。A、C两项侧重于电视节目的科普作用;D项是青年京剧演员推广京剧的尝试,与观点无关。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可知,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推进乡村振兴体现了我党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根据“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可知,“老屋”是重要文化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实施“拯救老屋行动”就是对中华优秀文明资源的拯救。 根据“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敬畏历史、敬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可知,“老屋”是重要文化和文化遗产,“拯救老屋”就是对以老屋为代表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利用传承。根据“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可知,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推进乡村振兴的行动会教育引导村民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助力乡村振兴。【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以古论今,《考古公开课》通过讲述与文物相关的历史故事,传授观众古典文化,从而作用于社会生活,承载着‘启民智、易风俗’的社会效果。正如《毛诗序》中所言,‘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电视节目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和材料一“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可知,《考古公开课》能让人们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能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根据材料二“国宝级文物除了材质珍贵,往往有一定家国文化参照。通过电视节目传达的意识形态可让个人意识同国家意识保持一致,与伟大的中国梦相向而行。文博类电视节目做到了美育和德育的统一”可知,《考古公开课》通过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观众接受思想的洗涤和文化的熏陶,厚植家国情怀,实现精神的升华。根据材料二“电视节目除具有娱乐作用外,还具有认知和教育作用。《考古公开课》……节目不仅让文物重回大众视野,唤醒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用文物沟通古今,不仅利于国民在历史维度上立体感知民族文明,更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可知,《考古公开课》节目不仅让文物重回大众视野,唤醒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更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根据“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官方媒体,先后主导创办多项文博类电视节目。通过文物追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同时又展现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呼应当代主推的‘工匠精神’,为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坚实基础”可知,《考古公开课》节目能引导观众追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呼应时代精神,为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坚实基础。根据“通过创作优质内容的益智文化类节目吸引受众,从而影响其价值观念。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主推中华文化,以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打造一个中国原创电视节目的浩大IP(‘知识产权’简称),此类节目成为中国影视文化的又一符号”可知,《考古公开课》节目通过介绍中华文化能起到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纠正一些青少年歪曲的价值观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阿吾斯奇(节选)[注]董夏青青晚饭后,通讯员带他去了连队的储藏室。到那儿才发现,小弟平日就把自己的箱包收拾得很利素,根本不需要他再做什么。周围这么多的箱子里只有小弟的箱子把手断了,用一截尼龙绳和胶带缠了一个替代的。这些年,小弟在武校演出赚的钱及在部队发的津贴,大部分都交给了奶奶,让她在老家重修老屋,添置家具。要是奶奶不照小弟的安排做,小弟就大发脾气。奶奶想把钱攒下来,让他和小弟趁早成家,小弟总觉得家底太薄,还要等两三年。他抬起头,白炽灯管频闪的呲呲声叫他突然一阵心悸。此刻,他想起了当年弟弟的预兆。几年前,小弟和连队的人在后山给鱼塘架网,这处一道雷电打下来,从铁丝网上传导过来的电流瞬时打飞小弟手中的铁钳。小弟飞奔回连队,求连长拿回自己的手机。小弟不停拨打他的电话,均无法接通。他已经近三天没吃过饭,阖过眼了,为时七天,号称地狱周的国际比武选拔考核到了此时,原先的五十名候选队员只剩六人,他在其中。小弟打电话找他的前一天下午,他和同伴被带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座山谷。引导员将地图、指北针、枪、弹发给他们,告诉他们从此地出发,次日中午将在地图对角线另一端的山口接他们。从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谷口进入,走了几分钟后,眼前是一带至少有横跨十公里的谷地。空气湿润,草木幽深,阳光照射不透。地上有很多动物的爪印,凌晨一点半,山谷里下起小雨。不多时,暴雨倾盆而下,水位上涨,将他们困在一块面积逐渐缩小的土丘上。他找出北斗套进塑料袋,向外发送求救信息,但未得到回应。他们穿着白天的训练短袖,抱着膀子冻得意志全无,他想,如果当时选择在河谷的石头地上睡觉,那早不知道被冲到哪棵树上了。早晨七点多,雨停云散。空旷地的面积稍稍扩大,却没有平地可走。他们背上枪开始翻山。山上到处是昨夜洪水的冲沟。从七点走到下午两点,每个人脚上的陆战靴都磨烂了,才看到停在远处空地上的直升机,他们通过机务手中的北斗得知,现在几人集结为一个伞兵渗透队,即将在定位器鸣响时进行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和无空中引导的三无盲降,落到地面,伞刀撞破了他的下巴,随他第二个出舱的伙伴打不开伞,中途拉开附伞捡回条命,只摔折一条腿。夜里,他安慰小弟时说到那把被击飞的铁钳。那是一个预兆。如果当时他拿起的是那个家伙的伞包,运气未必好。小弟出事后第三天,他接到电话。离他和小弟商量为奶奶立碑的日子只有不到一个月了。在那通电话之前,没有雷电,没有飞出去的铁家伙。 招待室旁的图书室敞着门,屋里有灯。他经过时,看军医正坐在长条桌前翻书。见他走进来,军医起身摘下老花镜向他打招呼。“营长好啊。”“沈军医……”他颔首示意。军医做了个请他落座的手势,之后提着暖水瓶走过来,将桌上一个放了茶叶的纸杯拿到近前,倒上热水。“三班长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军医问,“刚从储藏室上来,”他说,“想着收拾一下,结果也没什么可收拾的。”“三班长能吃苦,能干活儿,”军医说,“有时候我在这儿坐着,他过来打扫卫生碰见了就聊两句,问看的什么书,书里讲的什么事……有一回说到连长让他当炊事班班长,他说这不就是个做饭的差事吗?”“当时也给我抱怨过,说不愿意下厨房。我给他讲,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当年受兄长之托,也管理过一个学校师生的伙食。民以食为天,吃得才干得,战士们训练辛苦,最怕吃不好,全连队的嘴交给他,是觉得他行。”“我还给他说过,别老觉得自己的出身不好,家在农村,自卑。”军医说,“你们‘殷'这个姓,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商朝帝乙的长子殷微子,那西安的帝乙路就是以殷微子父亲命名的。孔子临死前把子路叫来,对子路说自己是殷人,殷人就是黄帝的后人,营长,这么说来是不是很好?”“很好,”他说,“真的很谢谢您……”“不用谢,历史书上写的,不是我胡诌的,”军医说,“三班长有一回给我说你要他多看书,看啥书没给他说,他就来问我。我说平时你们训练那么忙,个人时间很少,既然要看就看好书。就推荐了曾国藩的传记和家书,还有大学士苏东坡的传记。曾国藩和他的兄弟连心,仗打得好。苏东坡和他的弟弟苏辙,两个人同朝做官,官做得明白,文章也写得好。苏东坡有一句话说自己,叫“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街头乞儿”,眼中的天下人,没有一个不好的。我跟三班长说,不管是当班长,还是以后当排长、当连长,对上,关键时刻要能顶上去;对下,紧要关头也要能扛下来,尽心做事。”“说实话,我都不知道他还在看书,”他说,“平时打电话也只跟我讲讲平常的训练。”“还有个事你也不知道吧,”军医说,“几年前了,有天中午他来找我,说连续失眠半个月了,很苦恼。我就和他谈心,帮助他分析,问了几个问题以后,他就说你别问了,告诉你吧,我偷东西了,但是我又放回去了,谁都不知道,具体什么事就不肯再往下说了,前年他主动再跟我提起这个事,说知道为什么你一定要他参军了,他说以前在少林寺,觉得社会上和他一样的人多。来了部队才觉得和他哥,就是和你一样的人多。” 他回到招待室时已响过熄灯号,外头下雪了,广大空旷的天地间,每一片雪花都标示出风的力道和方向,在窗外,在他眼前连缀而下,蕴藏着沉甸甸的寒光。[注]阿吾斯奇,位于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中哈边境线上。这里冬季风大、雪大,边防官兵巡逻非常艰险,文中殷营长和三班长为亲兄弟,三班长在执行任务途中出车祸受伤。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描写了殷营长参加国际比武选拔考核的情景,他身处恶劣危险环境之中也能坚强面对。B.文中对三班长的“出事”一笔带过,这种理性克制的写法也能让读者感受到军人们的强悍与坚韧。C.文中划线处的两次“预兆”互相呼应,兄弟之情感人,更多地表现了哥哥在受伤之后对弟弟的安慰。D.文中殷营长和三班长的故事体现了边防军人并非天生的硬汉,他们也有普通人柔软的一面。7.关于营长和军医的对话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军医和营长的对话中,他们回忆了与三班长相关的人生经历,这种穿插的方式使叙事简洁。B.参军入伍是三班长改变自身命运的抉择,他在军营中得到历练成长,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C.军医建议三班长读曾国藩和苏东坡的传记,与这两位历史人物都有兄弟互相扶持的经历有关。D.在军医缓慢讲述三班长故事的过程中,殷营长因弟弟出事而流露出的痛苦情感得到了慰藉。8.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以“殷营长”和“三班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形象的?(6分)9.《在阿吾斯奇》荣获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其授奖词为:“家”与“国”达到了情感与价值的深刻同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一评价。(6分)【答案】6.C7.D8.正侧描写结合。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及恶劣环境的烘托,呈现了以殷营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的勇毅、刚强、顽强不屈。②通过沈军医对三班长生活片段的叙述,呈现了以三班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的成长、蜕变。9.①家庭亲情感人至深,哥哥为弟弟指引人生的方向,弟弟攒钱给奶奶养老等。②军人使命在肩,哥哥参加国际大赛为国争光,弟弟驻守边关守护国家。③兄弟之间对家的爱和责任,与对国家的使命和担当一脉相承,爱家与爱国的情感互相生发融合。【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两次‘预兆’互相呼应,兄弟之情感人,更多地表现了哥哥在受伤之后对弟弟的安慰”错。这两处预兆,第二处的确是更多地表现了哥哥在受伤之后安慰弟弟,第一处应该是眼前之景触发了哥哥的回忆。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D.“殷营长面对弟弟出事而流露出的痛苦情感”错。殷营长的感情很克制隐忍,没有流露出痛苦的情感。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正侧描写结合。①由原文“他已经近三天没吃过饭,阖过眼了,为时七天,号称地狱周的国际比武选拔考核到了此时,原先的五十名候选队员只剩六人,他在其中”“他们穿着白天的训练短袖,抱着膀子冻得意志全无”“从七点走到下午两点,每个人脚上的陆战靴都磨烂了”“他想,如果当时选择在河谷的石头地上睡觉,那早不知道被冲到哪棵树上了”“从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谷口进入,走了几分钟后,眼前是一带至少有横跨十公里的谷地。空气湿润,草木幽深,阳光照射不透。地上有很多动物的爪印,凌晨一点半,山谷里下起小雨。不多时,暴雨倾盆而下,水位上涨,将他们困在一块面积逐渐缩小的土丘上”“即将在定位器鸣响时进行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和无空中引导的三无盲降,落到地面”等处可见,文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及恶劣环境的烘托,正面描写殷营长参加国际比武选拔考核的情景,他身处恶劣危险环境之中也能坚强面对,呈现了以殷营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的勇毅、刚强、顽强不屈。②由原文“三班长有一回给我说你要他多看书,看啥书没给他说,他就来问我”“三班长能吃苦,能干活儿,”“前年他主动再跟我提起这个事,说知道为什么你一定要他参军了,他说以前在少林寺,觉得社会上和他一样的人多。来了部队才觉得和他哥,就是和你一样的人多”等处可见,文章通过沈军医对三班长生活片段的叙述,侧面呈现了以三班长为代表的中国军人的成长、蜕变,表现了三班长在军营中得到历练成长,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由原文“这些年,小弟在武校演出赚的钱及在部队发的津贴,大部分都交给了奶奶,让她在老家重修老屋,添置家具。要是奶奶不照小弟的安排做,小弟就大发脾气。奶奶想把钱攒下来,让他和小弟趁早成家,小弟总觉得家底太薄,还要等两三年”“三班长有一回给我说你要他多看书”可知,家庭亲情感人至深,哥哥为弟弟指引人生的方向,弟弟攒钱给奶奶养老等。“他已经近三天没吃过饭,阖过眼了,为时七天,号称地狱周的国际比武选拔考核到了此时,原先的五十名候选队员只剩六人,他在其中”“即将在定位器鸣响时进行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和无空中引导的三无盲降,落到地面,伞刀撞破了他的下巴”,“殷营长”和“三班长”都是军人的职务称谓,这突显出兄弟二人齐心戍边,为国奉献的无私精神。军人使命在肩,哥哥参加国际大赛为国争光,弟弟驻守边关守护国家。兄弟之间对家的爱和责任,与对国家的使命和担当一脉相承,爱家与爱国的情感互相生发融合。他们坚守在此,既有国的使命,也有家的责任,身体与孤寂、平淡、艰险相伴,却必须抱有坚韧达观的精神世界。兄弟二人均没有出现具体的姓名,他们只是无数官兵的缩影。作者借此歌颂那些无私付出的军人们,有他们的守护和付出,才有国家的安宁。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薛怀让,其先戎人,徙居太原。少勇敢,喜战斗。后唐庄宗在镇,得隶帐下,累历军职。明宗时,改神武右厢都校,领奖州刺史。东川董璋遣怀让率本军从晋祖讨贼,贼平,迁绛州刺史。晋天福中,范延光叛于邺,以怀让为招牧使。及战,中流矢,诏赐汤药存问。杨光远反青州,召怀让至阙,赐袭衣、玉带,为行营先锋都指挥使,以功改宿州团练使。会契丹南侵,少帝幸澶州,遣怀让与李守贞、皇甫遇、梁汉璋率兵万人缘河而下,以守汶阳。时契丹岁扰边陲,朝廷择骁将守要郡,命怀让为洺州团练使。会符彦卿北讨契丹,以怀让为马军左厢排阵使,又从杜重威为先锋都指挥使。契丹主北归,留麻答守镇州,麻答遣步健督洺州供运。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回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麻答遣副将杨安以八百骑攻怀让,又命刚铁将三百骑继之。怀让战不胜,退保本州。契丹大掠其封内。及麻答为镇军所逐,杨安亟遁,铎又纳款汉祖。怀让乘其不虞,遣人绐铎云:“我奉诏袭契丹,请置顿于郡。”铎无拒心,辄开门迎之,怀让杀铎,夺其城。汉祖即授以安国军节度。夏阳富人张廷徽诬告赵隐等五人为盗杀人,且厚赂怀让子有光。怀让知之,即讽吏掠治隐等,强伏之,遣掌书记李炳、判官刘震等锻成其狱,隐等皆弃市。家人诣阙诉冤,怀让亦自入朝,遽献钱百万,不内。俄捕获本贼,下御史台鞫问,怀让惧,献马十匹,复不内。有司请逮怀让系狱,周祖以宿将,释不问。显德五年,请老,拜太子太师。恭帝即位,封杞国公。建隆元年,卒,年六十九。赠侍中。(节选自《宋史·薛怀让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B.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C.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D.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戎人,即从军之人。“戎”多指兵器或军队,如“投笔从戎”“戎马生涯”。B.迁,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左迁”“迁谪”则指贬官或放逐远地。C.显德,指年号。帝王即位或遇大事常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用多个年号。D.卒,即死亡。古代天子之死称“崩”,诸侯之死称“薨”,大夫之死称“卒”。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怀让戎马一生,屡历征伐。薛怀让年轻时十分勇敢,他曾跟随晋祖讨伐范延光,战斗中被箭射中,皇帝赐汤药表示慰问。B.薛怀让常受重用,奉命御敌。面对契丹侵扰,朝廷挑选骁勇战将守卫要塞,薛怀让名列其中,后来他又随符彦卿讨伐契丹。C.薛怀让徇私枉法,冤杀无辜。因为儿子收受了一位富豪的贿赂,薛怀让就用权势制造冤狱,斩杀了赵隐等五个无罪之人。D.薛怀让历事多朝,功过并存。薛怀让曾先后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多个王朝,既立下过战功,也留下了一些劣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怀让乘其不虞,遣人绐铎云:“我奉诏袭契丹,请置顿于郡。”(2)家人诣阙诉冤,怀让亦自入朝,遽献钱百万,不内。14.《旧五代史》记载,刘铎“为怀让所害,时人冤之”。请根据本文内容,概括“时人冤之”的原因。(3分)【答案】10.C11.A12.A13.(1)薛怀让趁着刘铎不防备,派人欺骗刘铎说:“我奉皇帝之命攻打契丹,请让我的军队在你城郡中安置停顿。”(2)赵隐等人的家人去朝廷申诉冤情,薛怀让也亲自到朝中,急忙献出百万钱财行贿,没有被接收。14.①刘铎已经归顺汉祖,与薛怀让共事一主;②他没有抵抗,打开城门迎接薛怀让入城;③结果被薛怀让欺骗并杀害,所以当时的人认为他死得冤枉。【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句意为:怀让听说汉祖在晋阳起义,立即杀了步健,奉表回汉,汉祖派遣郭从义分兵一万多,与怀让攻取邢州,当时伪朝元帅刘铎守卫邢台,固守营垒抵抗他们,不能攻克就回来了。“晋阳”是地名,作“举义”的地点状语,中间不应断开,“即杀”的主语是“怀让”而不是“晋阳”,故在“晋阳”后断开,排除AB;“邢州”是“取”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戎人,即从军之人”错误,戎人是对春秋时期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也称西戎。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A.“他曾跟随晋祖讨伐范延光,战斗中被箭射中,皇帝赐汤药表示慰问”错误,原文“范延光叛于邺,以怀让为招牧使。及战,中流矢,诏赐汤药存问”可见,并非跟从晋祖讨伐,而是皇上任命薛怀让为招牧使讨伐范延光。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乘:趁着;不虞:不防备;绐:欺骗。(2)诣阙:去朝廷;遽:急忙;内:通“纳”,接受。【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时人冤之”是指当时的人认为他死得冤枉,根据原文“麻答为镇军所逐,杨安亟遁,铎又纳款汉祖。怀让乘其不虞,遣人绐铎云:“我奉诏袭契丹,请置顿于郡。”铎无拒心,辄开门迎之,怀让杀铎,夺其城”可知,刘铎已经投降了汉祖,和薛怀让是同一阵营;薛怀让用欺骗的方式让他开门,他“无拒心,辄开门迎之”,结果却被薛怀让杀害,因此人们认为他死得冤枉。【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参考译文:薛怀让,他的祖先是西北戎人,后来迁居太原。薛怀让年少时便很勇敢,喜欢与人打斗。后唐庄宗镇守太原,把薛怀让编入帐下,历任军职。到了唐明宗时,改授他神武右厢都校、并兼任奖州刺史。东川董璋派遣薛怀让率领自己麾下兵马跟从后晋高祖石敬瑭讨伐贼寇,平定之后薛怀让凭借军功迁任绛州刺史。后晋天福年间,范延光在邺地叛变,皇上将薛怀让任命为招牧使。等到战斗时薛怀让由于作战勇猛被流矢射中,皇上还亲自赐给他汤药并予以慰问。杨光远在青州谋反,皇上召薛怀让到宫阙,赏赐他袭衣、玉带,又任命他为行营先锋都指挥使,不久因为功劳薛怀让改任宿州团练使。恰逢契丹向南入侵,少帝驾临澶州,派怀让与李守贞、皇甫遇、梁汉璋率万人大军沿着黄河而下,来守卫汶阳。当时契丹每年侵扰边境,朝廷要选择骁勇的将领守卫重要的郡县,命令薛怀让为洺州团练使。恰逢符彦卿向北征讨契丹,任用怀让为马军左厢排阵使,又跟从杜重威为先锋都指挥使。契丹主回到北方,留下麻答守卫镇州,麻答派遣步健督洺州供运。怀让听说汉祖在晋阳起义,立即杀了步健,奉表回汉,汉祖派遣郭从义分兵一万多,与怀让攻取邢州,当时伪朝元帅刘铎守卫邢台,固守营垒抵抗他们,不能攻克就回来了。麻答派遣副将杨安率领八百骑兵攻打怀让,又命刚铁率领三百骑兵接应。怀让无法战胜,只好退兵保卫本州。契丹大肆掠夺境内事物。等麻答被镇军驱逐,杨安立即就逃跑了,刘铎又投降了汉祖。怀让乘他不提防,派人骗刘铎说:“我奉诏袭击契丹,请在郡中安置我。”刘铎没有抵抗的心思,就打开门迎接他,怀让杀了刘铎,夺走他的城池。汉祖立即授予他安国军节度的职位。夏阳富人张廷徽诬陷赵隐等五人是杀人的强盗,并且拿出巨资贿赂薛怀让的儿子薛有光。怀让知道这件事后,悄悄命官吏将赵隐等人抓住,强迫他们招供,朝廷派遣李炳、贾进蒙追查此事,判官刘震却已经下令处斩赵隐等人并将他们的尸体弃置在市场上。赵隐的家人来到皇宫前诉冤,薛怀让也连忙入朝,并且向皇上进献一百万钱,却不被接受。不久官府捕获了贼寇,将他带到御史台审问,薛怀让很害怕自己的事情败露,立即向朝廷献马十匹,皇上还是没有收。有关官员请求逮捕怀让关押进监狱,周祖因为他是老将,放过他没有追究。显德五年,薛怀让请求退休,皇上赠他太子太师让他光荣退休。恭帝即位后,还封薛怀让为杞国公。建隆元年,薛怀让去世,享年六十九岁,朝廷又追赠他为侍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① 辛弃疾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②。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注】①汤朝美,江苏金坛人。曾被谪放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后遇赦返乡。辛弃疾作此词送行。②汗漫,指太空。阊阖,指天门。“腾汗漫”两句喻仕途腾达。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词的开篇就希望汤朝美不要提及十年一梦的痛苦的谪放生活,体现了对朋友的关心、关爱之情。B.联想到友人要在春社日与儿女挥泪告别,作者心情沉重。“桃李”“花”等意象起到了以乐景衬哀情的作用。C.下阕中“治国手,封侯骨”两句是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肯定,“诗书勋业”则是作者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D.本词既写眼前的实景,又描绘想象中的场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丰富了词的内容与情感。16.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这一转折句在表情达意上的妙处。(6分)【答案】15.B16.①“常日念君归去好”体现了作者对身处蛮荒之地的朋友的担心,希望他早日返乡。②“恨别”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中年别”更增加了离别之愁苦。③一个“却”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更为深沉地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能力。B.“联想到友人要在春社日与儿女挥泪告别,作者心情沉重”错误。“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一句是作者想象友人返乡后与家中儿女欢聚的情景。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是说“从前常常祝愿您早日归家,可如今中年作别,令人伤怀”。联系“瘴雨蛮烟,十年梦”和注释①“汤朝美……曾被谪放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后遇赦返乡。辛弃疾作此词送行”可知,汤朝美被贬谪到荒蛮之地整整十年,辛弃疾“常日念君归去好”,体现了作者对长年遭贬、身处蛮荒之地的朋友的关切之情,盼望他能早日还乡和家人团聚。 “而今却恨中年别”则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之时的依依难舍之情,一个“却”字与上文的“常日念君归去好”构成转折,体现了作者面临分别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盼望友人还乡与家人团聚,另一方面又舍不得和友人分离,表意真切动人。而“中年别”更加重了离别之苦,此一别,不知要何时何地才能相见,让人愁绪满怀,更为深沉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在绝壁枯松的特写后,是一组快镜头,用“_______,_______”两句营造了排山倒海的声势。(2)“楼”在古诗文中是常用的意象,文人们借楼表达或喜或悲或闲适或忧愁或思念或激愤等复杂情感。借“楼”表达作者怀远伤感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3)“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飞湍瀑流争喧豗②.砯崖转石万壑雷③.示例:谁家今夜扁舟子④.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桂枝香•金陵怀古》)⑤.示例:万里悲秋常作客⑥.百年多病独登台/窗含西岭干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喧”“豗”“砯”“壑”“扁”“拙”“徘徊”“作”“垒”“坼”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它的魅力在于其有与药品媲美的奇特功效,每天摄取一种发酵食品,①。目前,发酵食品受到不少健康质疑,②。食品发酵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来自土壤、水源、空气的多种污染;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储存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也会积累下过量亚硝酸盐及有害物质,进而带来潜在的危险;③,比如香肠类的发酵肉制品不宜高温油煎,以防产生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还有, 发酵食品尤其是腌菜、豆酱、腐乳等都大量含有盐分,容易让血压升高,这也是大家公认发酵食品有害健康。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19.阅读上述材料并提取主要内容,写出“发酵食品”特点的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5个字。(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18.①有益于身体健康②原因有很多③烹饪方式不当也是危险因素19.①风味独特②功效奇特③危险因素多④食用应合理⑤盐分含量大。20.发酵食品尤其是腌菜、豆酱、腐乳等都含有大量盐分,容易让血压升高,这也是大家认为发酵食品有害健康的原因(这也是公认的发酵食品有害健康的原因)。【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第一句,根据上文“它的魅力在于其有与药品媲美的奇特功效,每天摄取一种发酵食品”强调的是发酵食品的好处,所以最后总结的句子可填入“有益于身体健康”。第二句,位于段落首句,属于总括句,根据下文的四个分句,谈到的都是“大家认为发酵食品有害健康的原因”,所以前文应填“原因有很多”。第三句,根据下文“比如香肠类的发酵肉制品不宜高温油煎,以防产生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可知,此处是谈发酵食品有害健康的原因和烹饪方式不当有关,再根据上文“如果储存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的句式,此处应填“烹饪方式不当也是危险因素”。【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一段,由“具有独特的风味”“它的魅力在于其有与药品媲美的奇特功效”,可归纳出“风味独特”“功效奇特”。第二段,由“有可能受到……多种污染”“进而带来潜在的危险”“以防产生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可归纳出“危险因素多”。由“比如香肠类的发酵肉制品不宜高温油煎,以防产生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可归纳出“食用应合理”。由“发酵食品尤其是腌菜﹑豆酱、腐乳等都含有大量盐分”,可归纳出“盐分含量大”。【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线句共有三处语病:一是“大量含有盐分”语序不当,应为“含有大量盐分”。 二是“大家公认”语义重复,“大家”与“公认”中的“公”重复,可以将“公认”改为“认为”或将“大家”去掉。三是“这也是大家公认发酵食品有害健康”成分残缺,缺少“是”的宾语中心语,根据语境可知应在句末加“的原因”。(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形状记忆材料属智能材料,能够“记住”第一次成型时的初始形状,在适当条件下它会呈现临时形状,但当受到热、光、电等外界刺激时,又可以从临时形状回到初始形状。近年来,形状记忆材料与纺织品碰撞出科技感十足的“火花”,让服装变得有记忆、更“聪明”。比如把镍钛合金形状记忆纤维加入“体型庞大”的婚纱或者演出服中,折叠后只需用电吹风吹一下就会恢复“出厂设置”。再如应用镍钛合金形状记忆纤维制造防烫伤服装,(甲),然后固定在服装面料内。当该服装表面接触高温时,(乙),在两层织物内形成很大的空腔,使高温远离人体皮肤。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平网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乙)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B.(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平网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乙)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C.(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平网状(乙)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D.(甲)首先把它加工成宝塔式螺旋弹簧状,再进一步加工成平网状(乙)纤维迅速由平网状变回宝塔状,形状记忆纤维的形变被触发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6分)【答案】21C22.示例:①前半句运用了比喻,将形状记忆材料与纺织品结合所产生的效果比作“火花”,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效果表达得形象可感;②后半句运用了拟人,将应用形状记忆材料的服装当作人来写,把这种服装智能的特点表达得更生动有趣。【解析】【分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甲处,结合 “然后固定在服装面料内”可知防烫伤服装最后应该是“进一步加工成平网状”,排除AB;乙处,逻辑上应该是先“被触发”再“变回”,排除D。故选的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前半句运用了比喻,本体为“形状记忆材料与纺织品结合所产生的效果”,喻体为“火花”,没有比喻词,为借喻。语句极富想象力,化抽象为具象,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效果表达得形象可感。后半句运用了拟人,以“记忆”“聪明”来形容应用形状记忆材料的服装,把服装当作人来写,这就把这种服装智能的特点表达得更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梁启超曾告诉儿子“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而钢琴大师郎朗的父亲郎国任认为要“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再快一些”。其实,每个人的成人成才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成人成才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高考志愿填报了所谓的热门专业,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长远职业规划;如看见他人穿一件很有特色的衣服,自己也去买一件类似的衣服,结果发现不过如此甚至大失所望……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介绍的是梁启超在教育孩子时所谈的观点,他认为学习不能太求猛进,应该慢一些,注重消化吸收。第二段介绍的是郎国任在教育郎朗时,让孩子成长再快一些。两位父亲在教育孩子时,观点明显不同,一个认为要慢些,一个认为要快些。两位父亲的教育观点是相对的,但是这两个观点又都有道理。梁启超认为学习要慢,就是说,在学习的时候不能贪多贪快,要注重“慢火炖”,做到消化吸收,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郎国任的观点则是认为让孩子成长再快些,不要错过时机,更不能放慢脚步。写作立意时,可以认同梁启超的育人观点,也可以认同郎国任的育人观点,也可以辩证综合分析两种观点,尊重人才的发展特点,快慢相宜,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才能促其成才。 行文思路上,可以由联想古今中外的一些例子,比较现实中“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孔子的“因材施教”,柳宗元的《种树郭素驼传》中遵循天性成长,以及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的“教育,就是等待花开的过程”的观点等等。思考可以涉及早与晚、快与慢、量变与质变等等。立意:1.何须求快,静待花开。2.拔苗助长式育儿,欲速则不达。3.培养孩子直须早,莫待无花空烦恼。4.遵循教育规律,快慢两相宜。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1 11:27:01 页数:19
价格:¥3 大小:44.39 K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