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安庆二中东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卷的表格中。1.有四位同学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下是他们的发言,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是()A.同学甲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市场B.同学乙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战争是由中国人民禁烟而引起的C.同学丙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D.同学丁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中英双方在历史上并无仇怨【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原因的理解。应从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市场这一角度陈述,故选A。2.导致如图所描绘局面出现的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图形象地描绘了帝国列强蹂躏瓜分中国时局。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C选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尚未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B选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放弃瓜分中国的计划,D选项错误。故选C。3.下面是清政府经营的部分近代企业简表,对此理解准确的是()局/厂地点时间创办人简要情况安庆内军械所安庆1861曾国藩造子弹、火药等,试造小火轮一艘,延请徐寿、华蘅芳 等人任工程师上海洋炮局上海1862李鸿章英国人马格里主持,造子弹、火药。次年迁至苏州苏州洋炮局苏州1863李鸿章除原从上海迁来的设备外,新购“阿斯本舰队”上为海军制造军火的机器设备,造子弹、火药。后迁南京A.厂址在通商口岸B.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C.都由汉族官僚兴办D.都引进了外来人才【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安庆不是通商口岸,苏州在企业兴办时也还不是通商口岸,故A错误;上述企业都是19世纪60年代初兴办的,且都是由汉族官僚兴办的,都属于洋务派兴办的军事企业,故B错误,C正确;表格中只有上海洋炮局属于引进外来人才的,其他两个企业没有相关材料证明,故排除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4.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冒着凛冽的寒风举行了示威游行。他们高喊“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等口号。这一运动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该运动发生的直接背景是()A.西安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皖南事变【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B项正确;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以武力逼蒋抗日,与“保卫华北”关系不大,排除A项;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时,由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已初步形成,排除C项;皖南事变时华北已被日军侵占,排除D项。故选B项。5. 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法,实施细菌战。下列反映侵华日军细菌战的证据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A.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B.亲历者记录的影像资料C.受害幸存者的口述材料D.日本细菌部队的遗址【答案】D【解析】【详解】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所以日本细菌部队的遗址属于实物史料,D项正确;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属于文献史料,排除A项;亲历者记录的影像资料属于影像史料,排除B项;受害幸存者的口述材料属于口述史料,排除C项。故选D项。6.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打退敌人对陕北和山东的进攻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C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D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军队完全被消灭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C项正确;打退敌人对陕北和山东的进攻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排除A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排除B项;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并不是军队完全被消灭,排除D项。故选C项。7.论及朝鲜战争,有学者评价说:“这个胜利,是在对方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特别是完全掌握着制空权的条件下取得的,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下列有关朝鲜停战后出现的形势,若作为这一评价的依据,不准确的是A.国际紧张局势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趋于缓和B.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有了和平的国际环境C.中国政府以主动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D.日内瓦会议就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论及朝鲜战争……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知朝鲜停战后对国际局势、朝鲜战后建设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均有有利的影响,日内瓦会议是为了解决印度支那和朝鲜问题的与朝鲜战争没有必要联系,故D不准确,选D项;根据材料,朝鲜战争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故A符合,排除;朝鲜战争的胜利对朝鲜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有了和平的国际环境,B符合,故B排除;中国在朝鲜战争中获胜有利于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C符合,故C排除。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基础D.三部法律在实践中都保障了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保障人民自由和权利的内容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所以D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故选D项;ABC中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9.1951年3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自4月1日起用人民币按1:9.5的比价,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10月1日决定在新疆发行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同时停止使用并限期收回新疆省银行发行的银元券。中央人民政府的这一举措旨在()A.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B.推动一五计划的实施C.活跃市场与改善民生D.统一财经与巩固政权【答案】D 【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反映了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逐步收回收回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银行发明的地方流通券或银元券,统一发行人民币,由此可见这一举措旨在统一财经,从而在经济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D项正确;1949~1952年为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1953年实施“一五”计划,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题干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统一财经的措施,主要目的是从经济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因此“活跃市场”说法不妥,排除C项。故选D项。10.读1952年、1957年各类所有制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示意图。该图直接反映出1952年、1957年各类所有制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示意图A.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任务B.工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成果巩固C.社会主义改造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D.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与1952年各类工业品生产组织形式相比,到1957年公有制在工业中占了绝对优势,私有制基本被限制在极低的范围内,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出在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巩固,B选项正确。材料里公有制企业的比重高,不能说明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A选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在1956年底,C选项错误。一五计划中公有制在工业生产中占绝对优势,不能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迫切需要改革,D选项不符合题意。11.如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历程。这反映了我国农村()A.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B.农业模式的深入探索C.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D.人民生活的不断提升【答案】B 【解析】【详解】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的探索,B项正确;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排除C项;人民生活的不断提升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2.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仍然认为,党的“三面红旗”(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中共确立了科学的经济思想B.中共开始放弃苏联经济模式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发展D.八字方针助长“左”倾错误蔓延【答案】C【解析】【详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被正式确定的同时,党中央还是认为“三面红旗”适合中国国情,恰恰说明“左”倾错误并没有真正而彻底的纠正,故选C;中共确立科学的经济思想应该是在党的八大上,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中共开始放弃苏联经济模式是在“文革”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不合题意;D的说法本身是错误的,故排除。13.下列成就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的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②田中角荣访华,中国和日本恢复邦交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是在20世纪50年代,因此排除带①的选项。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恢复合法席位1971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因此D.②③④符合题意。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外交成就14.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唱到“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下列事情不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是 A.“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B.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D.中美建交【答案】D【解析】【详解】中美建交时间是1979年,D符合题意,排除;一国两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沿海城市开放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5.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4日一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急飞灾区察看灾情,强调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抓紧做好受灾群众过渡安置等。这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个方面的内容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答案】C【解析】【详解】李克强总理在第一时间飞往灾区,这体现了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C正确;材料内容与生产力、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无关,排除A、B、D。16.下面一组图片是中国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这些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形成B.中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力C.中国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参加一系列国际会议和论坛,反映了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D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材料未体现A项内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B项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其中第17题15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示意图——《必修2历史图册》材料二: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内地和西部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中西部占68%。1956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在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兴建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1)根据材料一图示信息,概括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期间这一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 年代以前我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并分析这种布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1)特点:以轻工业为主;集中在沿江沿海城市。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民国政府发展实业;“二十一条”引发国人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布局特点:大中型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中西部。原因:原来的布局不合理,旧中国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对付未来战争的需要。【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中“轻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的数量可知,以轻工业为主;根据材料中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可知,集中在沿江沿海城市。原因:根据材料时间“一战期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根据材料“大生纱厂张謇”“申新纺织公司荣宗敬”“福新面粉公司荣德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还可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民国政府发展实业;“二十一条”引发国人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等方面分析。(2)布局特点:根据材料“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内地和西部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可知,大中型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中西部。原因:根据材料“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可知,原来的布局不合理,旧中国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根据材料“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可知,对付未来战争的需要。18.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中国文化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与李鸿章等人的“外须和戎”思想不同,张之洞提出“以战练海防,以败练战,数败之后自然渐知制胜之方”。张之洞认为“铁路之用,尤以开通土货为急”。他还指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并以兴学为求才治国之首务。在办学思想方面,他要求“以忠孝为本,以中学经史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摘编自马帆《张之洞洋务思想浅探》材料二:维新派把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和从西方传来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化学说,以此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维新派利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康有为在解释孟子“民贵君轻”时认为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民众赋予的,君主是民众的一员,是民众的仆人。——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 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1)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洋务思想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所主张的政治体制。(3)据材料三,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答案】(1)特点:对外主战并以兵战为用;重视铁路的经济价值;重视兴学育才;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任意3点即可)(2)传统儒家思想;西方进化论;西方启蒙思想。体制:君主立宪制。(3)认识: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以战练海防,以败练战,数败之后自然渐知制胜之方”可知对外主战并以兵战为用;根据材料“铁路之用,尤以开通土货为急”可知重视铁路的经济价值;根据材料“以兴学为求才治国之首务”可知重视兴学育才;根据材料“以忠孝为本,以中学经史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可知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维新运动时期(中国)。第一小问理论来源,根据材料“维新派把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和从西方传来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可知传统儒家思想;西方进化论;西方启蒙思想。第二小问体制,根据材料“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民众赋予的,君主是民众的一员,是民众的仆人”可知君主立宪制。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可知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根据材料“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可知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材料二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1)以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史实说明孙中山“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主要原因。【答案】(1)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改组国民党;推动国共合作。(任意4点即可)(2)主要原因:人民的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等(任意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结合孙中山的革命实践活动可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改组国民党;推动国共合作。【小问2详解】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945年(中国)。根据材料“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可知人民的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可知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根据材料“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可知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国耻地理教育是近代新名词。1905年学部审定的《最新地理教科书》将失地、领事裁判权与国耻相联系,强调了失地丧权的严重危害,这是地理教材第一次引入“国耻”概念。而“国耻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1908年上海《浦东中学杂志》登载的《国耻地理记》。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要求学生在“实地观察”时必须运用地图,同时还要“填注暗射地图及习绘地图”,中华书局则立即在历史教材中添加国耻地图。1913年《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中插入历代沿革地图,昔日辽阔疆域与近代大幅沦丧形成强烈反差,极大地渲染了民族屈辱。1915年,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请人演讲《国耻地理》,从“租界胶济湾”、“筑路权”和“采矿”展开,并谈及东南沿海与内蒙古要地,希望学生密切关注海防、边防。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识之士还建议教育部应向民众普及国耻地理,唤醒国民的国家意识。1924年有人将旅顺、大连纳入歌词之中;1936年版画家罗清桢创作的《准备武装收复失地图》,对“东北四省”“华北五省”和“外蒙”屈辱失地进行了刻画。国耻地理教育让各界逐渐意识到必须通过“ 牢不可破的团结”才能实现领土完整的真正捍卫。受激励而走上救亡图存、雪耻复土道路的学生、民众不计其数。时至今日,丢藩失地、丧权失利等近代屈辱历史仍是警醒世人勿忘国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摘编自熊斌《因应与强化:近代中国的国耻地理教育》(1)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国耻地理教育的内容并概括其特征。(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近代中国国耻地理教育不断发展的因素,分析近代中国国耻地理教育的历史意义。【答案】(1)内容:失地;丧权;版图;国防。(任意3点)特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政府与民间相结合;对象从学生到民众(不断扩大)。(2)因素: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日本侵华加剧);思想解放;政府推动;有识之士倡导意义:唤醒民众国家意识;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资源。(任意3点)【解析】【小问1详解】内容:根据材料“将失地、领事裁判权与国耻相联系,强调了失地丧权的严重危害”“希望学生密切关注海防、边防”可知失地;丧权;版图;国防。特征:根据材料中国耻地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可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根据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要求学生在‘实地观察’时必须运用地图”“中华书局则立即在历史教材中添加国耻地图”可知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识之士还建议教育部应向民众普及国耻地理,唤醒国民的国家意识”可知对象从学生到民众(不断扩大)。【小问2详解】因素:根据材料“1924年有人将旅顺、大连纳入歌词之中;1936年版画家罗清桢创作的《准备武装收复失地图》”可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日本侵华加剧);根据材料“国耻地理教育让各界逐渐意识到”可知思想解放;根据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要求学生在‘实地观察’时必须运用地图”可知政府推动;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识之士还建议教育部应向民众普及国耻地理”可知有识之士倡导。意义:根据材料“国耻地理教育让各界逐渐意识到必须通过‘牢不可破的团结’才能实现领土完整的真正捍卫”可知唤醒民众国家意识;根据材料“受激励而走上救亡图存、雪耻复土道路的学生、民众不计其数”可知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根据材料“时至今日,丢藩失地、丧权失利等近代屈辱历史仍是警醒世人勿忘国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可知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资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7-21 13:09:02 页数:12
价格:¥2 大小:630.8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