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段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英国学者马丁·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批判了关于希腊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下列希腊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字母文字②雕刻艺术③民主政治④冶铁技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古希腊文字来源于腓尼基文字、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受到古代埃及的影响、而西亚地区的赫梯人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由此可知,①②④能够证明希腊文明起源于西亚和北非,B项正确;民主政治是雅典首先开创的,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2.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C.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而不是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和文明产生的标志,排除BC项。故选D项。3.“如果说有致命的一击,那么一击是在1204年,那时帝国的范围仍然从亚得里亚海延伸到了叙利亚门户,而不是1453年,那时君士坦丁堡落入了庞大帝国,就像过于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这段话中出现的两个“帝国”指的是A.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B.都为拜占庭帝国C.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D.都为奥斯曼帝国【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那么一击是在1204年,那时帝国的范围仍然从亚得里亚海延伸到了叙利亚门户”结合所学可知,1204年,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因此材料中第一个“帝国”是指拜占庭帝国,材料“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了庞大帝国”可知,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因此第一个“帝国”是指奥斯曼帝国,C项正确;排除A、B、D项。4.印第安人在世界上绝不是愚昧和落后的象征,以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人所创造的文明为代表的美洲古代文明独立地在美洲广阔的土地上产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光辉成就。下列属于美洲古代文明成就的是①玛雅文字②金字塔③太阳历④20进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人所创造的文明为代表的美洲古代文明独立地在美洲广阔的土地上产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光辉成就”并结合所学可知,玛雅文字、金字塔、太阳历、20进制都属于美洲文明成就,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不全面,排除。故选D项。5.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A殖民掠夺残酷无情B.先进思想观念传入美洲C.世界走向整体发展D.资本主义制度向外扩张【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了,新航路开辟不仅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这也说明了世界走向整体发展,C正确;A、B片面;材料体现的是不仅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没有涉及社会制度,D错误。6.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西欧人探寻南半球新世界从根本上是为了()A.开辟到达南半球的新航线B.扩大资本原始积累
C.推动世界联系加强D.提升本国国际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人在17世纪探寻南北半球的新世界,其动力是殖民掠夺,扩大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反映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其目的是开辟通往亚洲的新航路,排除A项;C项是客观影响,而非主观目的,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西欧人,而非哪一国,故与提升国际地位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哥伦布第二次航行美洲的目的是建立商业殖民区,建立矿业、农业和商业基地。为此,他把旧大陆的大量工具和种子源源不断运进新大陆。同时将新大陆的玉米、花生等运回旧大陆。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引发了“价格革命”B.促进了物种的交流C.有利于殖民地发展D.目的在于掠夺财富【答案】B【解析】【详解】把新大陆的玉米花生运回旧大陆,把旧大陆的种子运往新大陆,可以看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价格革命,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新航路开辟对殖民地的发展的作用,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掠夺财富,排除D。8.对下表解释正确的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建立具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1871年德、意统一实行君主立宪制A.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开始出现B.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扩展C.各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D.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府在欧美确立
【答案】B【解析】【详解】欧洲、亚洲、北美地区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说明资本主义在全球得到了扩展,B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美国并未确立君主立宪,排除C;美国废除奴隶制度和D无关,排除。9.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说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体现了()A.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B.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C.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D.君主立宪制的构建进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对人权、自由、民主的追求,A项正确;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不存在封建专制,排除B项;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排除C项;美国不存在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A项。10.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经由选举产生,并担任国会少数党领袖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立法机构的制约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可连选连任D.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总统由参议两院的联席国民议会按多数票选出,可连选连任。因此C项正确。英国议会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首相需由英王任命,A项错误;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权分立,彼此制约,B项错误;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D项错误。1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瓦特为代表的能工巧匠“是从工厂、车间而不是从大学走到工业界来的;他们并不是穿着丝绸满载莱誉,而是身着粗布衣,满身煤灰和油渍”。这反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A.对科学理论的探究未受重视B.科学家多躬身于社会实践C.技术对生产的推动作用凸显D.创造发明未得到社会资助【答案】C【解析】【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因而技术对生产的推动作用凸显,故C项;瓦特等人的科技发明不能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未重视对科学理论的探索,故排除A项;瓦特等能工巧匠并非科学家,而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和技师,故排除B项;创造发明是否得到社会资助,从材料信息中无法得知,故排除D项。故选C项。1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有如下描述:“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这主要反映了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C.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D.工厂制度下对生产组织形式的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可得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描述的场景,体现的是工厂集中生产、流水作业的情况,这反映了工厂制度下对生产组织形式的优化,使劳动过程组织更加合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万能蒸汽机,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人合作生产,会大大提高生产能力,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厂制下的劳动,未涉及手工工场,故C项错误。13.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B.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C.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D.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知马克思主义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C正确;材料强调原理的实际运用要与实际相结合,并不是基本原理不断变化,排除A项;材料内容是《共产党宣言》的序言,并不是工人运动,而且无法证实当时德国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排除B项;材料提到时间是1872年,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
段,排除D。14.19世纪末20世纪前,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形成了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同时,美国对拉美各国采取了武装干涉和经济侵略的政策。由此可见,当时拉美各国A.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发展道路B.沦为了美国的殖民地C.面临着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D.建立了君主独裁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19世纪末20世纪前,拉美的社会现状。当时拉美各国一方面出于本土化独裁统治中;另一方面,美国加紧侵略拉美各国,因此拉美面临着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C项正确;题干没有拉美各国发展道路的相关信息,A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涉及拉美沦为美国殖民地的信息,排除B;当时拉美各国,除了巴西外都建立了共和国,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5.1823年,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系统地阐述了美国政府对拉美地区的政策,其核心是“美洲体系”思想。美国要求欧洲不要干涉美洲事务,不要在美洲殖民,试图把整个美洲孤立于欧洲之外。这说明美国()A.与欧洲国家的外交关系破裂B.支持拉美国家的独立运动C.开始对拉美进行殖民活动D.意在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美国门罗总统主张欧洲不要干涉美洲事务,以建立“美洲人的美洲”,由此可知,其实质是想在美洲建立绝对优势,以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故选D;美国反对欧洲干涉美洲事务,不代表美欧关系破裂,故排除A;门罗主义实质是把拉美地区纳入美国势力范围,而不是支持拉美国家独立运动,故排除B;1823年之前美国已经开始在拉美进行殖民活动,故排除C。16.“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纸猛增至500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命名……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意见,由公众的或者私人的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A.武昌起义成功了B.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C.报刊业发展迅速D.人们言论自由了【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报纸“民权、民主和民国”等命名的出现,说明辛亥革命促使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B
正确;材料说明的是辛亥革命对于民主思想的传播,不是说明武昌起义的胜利,A错误;材料不是说明报刊业的迅速发展,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思想传播,并不是说明人们的言论自由了,D错误。17.18世纪中叶,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为标榜其“开明专制”,在西班牙本土及海外殖民地推行改革,鼓励殖民地的工矿业发展、支持启蒙思想在墨西哥的传播,不断向殖民地摊派苛捐杂税,以满足和英国争霸的需要。由此可推知,卡洛斯三世的改革A.客观上加速了拉美独立运动的爆发B.受到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C.是西班牙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D.冲击了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卡洛斯三世的改革措施推动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加上其残酷的殖民统治激化社会矛盾,这些在客观上加速了拉美独立运动的爆发,故选A;拿破仑对外战争发生在19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对殖民地的政策,而不是西班牙本国的情况,故排除C;早在16世纪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西班牙便走向衰落,18世纪卡洛斯三世的改革并未冲击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故排除D。18.【加试题】1942年10月,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在(苏台德及其所在国)被出卖的日子里,别的大国粗暴地把它(苏联)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它就被迫同德国签订那不幸的条约。不同于西方大国,它从未犯过加强德国和日本冒险家力量的罪恶。据此判断,该演讲①发表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胶着之际②表达了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遗憾③致力于协调英法苏等国的相互谅解与协作④肯定了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A.①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据材料提到,1942年10月……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在(苏台德及其所在国)被出卖的日子里,……它就被迫同德国签订那不幸的条约。……
它从未犯过加强德国和日本冒险家力量的罪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值斯大林格勒战役胶着之际,故①正确;材料反映了慕尼黑阴谋的史实,反映了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的遗憾,故②正确;材料未涉及英法苏等国的相互谅解与协作,故③排除;材料体现了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故④正确。故①③组合错误,故A排除。①②④组合正确,故B正确。①④组合错误,故C排除。②③④组合错误,故D排除。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战役19.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建立的,但美国却没有加入国联。美国没有加入国联的原因不包括A.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B.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C.国联没有起到任何作用D.凡尔赛体系没在最大限度上符合美国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国联虽然被西方大国操控,但是当时仍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说国联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不符合史实,并且美国没有参加国联是因为没有获得最大利益,C符合题意,故选C;美国之所以没有参加国联,是因为凡尔赛体系没有最大限度地满足美国利益,并且美国国内存在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他们反对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事务中去,由他们控制的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AB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20.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l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D.1928—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答案】C【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集体化的推行,助推了工业化建设,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故答案为C项;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的是新经济政策,而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实现工业化是在1937年,排除B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采用斯大林模式,过分注重发展重工业导致产业结构失衡,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排除D项。21.一战爆发后的第一年,英国对拉美的投资降至37亿美元,法国对拉美的投资降至12亿美元,德国对拉美的投资则丧失殆尽。同时,参战各国对原料和粮食的需求大为增加,拉美各国的工农业生产一度出现繁荣局面。由此可知()A.一战使拉美完全摆脱了欧洲的经济钳制B.欧洲各国经济大幅度下降,失去了对拉美的殖民控制C.一战使拉美各国民族工业停滞不前D.拉美民主革命与改革条件逐渐成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一战期间拉美各国的经济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欧洲各国对拉美的经济钳制被迫放松,拉美民族工业蓬勃发展,这为拉美民主革命与改革创造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等条件,D项正确;A项表述太过绝对,排除;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一战爆发后拉美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仍然受到欧洲的殖民控制,排除B项;根据材料“参战各国对原料和粮食的需求大为增加,拉美各国的工农业生产一度出现繁荣局面”可知拉美各国民族工业获得一定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22.据统计,1965年苏联未完成基建工程量占投资总额的69%,1975年为75%,1978年为85%,原计划于1982年完成的“世纪工程”贝阿大铁路直到1987年还未正式投入运营。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建设A.服从于美苏争霸的需要B.留下了苏联解体的重大隐患C.改变了重工业优先策略D.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20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苏联大量基建工程未能完成,而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浪费了大量国家投资,留下了苏联解体的重大隐患,B正确;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判断当时苏联基建工程建设与美苏争霸之间的关联,排除A;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依然是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基本策略,排除C;大量基建工程没有完成,浪费国家资金,使得国家投资在农业领域的经费有限,难以推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排除D。2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发展到1000余个;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国际环境、海洋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到来B.社会主义力量日益壮大C.雅尔塔体系的确立D.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即雅尔塔体系确立后的两极格局时期,出现各类国际组织,既是不同势力较量的结果,也是这一时期国际局势总体较稳定的结果,C项正确;全球化此时还没有真正到来,排除A项;认坟义力量壮大与材料中的组织出现关系不大,排除B项;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不是主要背景,排除D项。故选C项。24.二战后,英属殖民地基本通过和平谈判实现了独立,且独立后与宗主国大都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法属殖民地通过和平方式也取得了独立;荷、比、葡三国的殖民地经过漫长而激烈的斗争后也获得了独立。这主要反映了()A.西欧殖民势力大势已去B.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D.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方式【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英、法、荷、比、葡等欧洲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大大下降,海外殖民地通过和平或是暴力方式,纷纷独立,主要反映了西欧殖民势力大势已去,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与高涨,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整个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的事实,排除C项;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方式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5.尽管英国公然违背美国的意志加入亚投行,但就目前来看英美关系仍然是英国国家战略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英国加入亚投行,与其说是其悖离了美国的霸权体系,不如说是英国人对于未来世界战略格局变化的一次投资。英国加入亚投行反映A.英国和美国反目成仇B.苏联和美国两极格局的形成C.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以美国中心的世界格局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英国加入亚投行……不如说是英国人对于未来世界战略格局变化的一次投资”表明英国加入亚投行使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英国和美国反目成仇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亚投行成立于2015年,苏联于1991年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故B不符合题意;目前世界处于“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依然是超级大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较,文艺复兴较为相当。文艺复兴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在十四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而十六七世纪中国的长江中下游也出现了类似的经济态势。文艺复兴的主旨是人文主义,其批判锋芒直指中世纪的神学蒙昧主义、禁欲主义。而中国明清之际诸大师也抨击了宋明理学中的僧侣主义和禁欲主义,提出“饮食男女之欲,人之大共也”,“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等新的命题。至于顾、黄、王诸大师在哲学思想、史学思想自然观中的理性主义,也都与中世纪的蒙昧主义相对立。——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以明清之际最富于战斗精神的政治哲学著作《明夷待访录》和《潜书》与孟德斯鳩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虽然在抨击封建专制帝王的猛烈程度上可谓东西呼应,不相上下,但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文艺复兴思想的共同点,并说明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答案】(1)共同点:反传统,反权威,重人性。原因: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不同点: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批判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并不反对封建制度,而欧洲的启蒙运动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整个封建制度。原因: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根植的仅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而欧洲启蒙运动根植于获得了较大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解析】【详解】(1)共同点:依据材料“文艺复兴主旨是人文主义,其......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等新的命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文艺复兴思想都反对传统,反对权威,重视人性的发展;原因:依据材料“在十四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出现了类似的经济态势”来看,当时的中国和西方因为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不同点:依据材料“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鸪、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来看,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批判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并不反对封建制度,而欧洲的启蒙运动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整个封建制度;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来看,中国明清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
27.不同文化间的接触、碰撞,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也促使着新兴民族国家新文化的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游览了承德避暑山庄,随员巴罗在《中国游记》中盛赞了山庄的园林建筑:“错落有致,间隔合宜,恰到好处,互相衬托”。另一学者又专门指出中国园林有更高级的美——不规则的自然美,这推动了英国“不规则园林”运动的兴起。随后,整个欧洲掀起了仿建中国园林的热潮,并修建了许多包含中国元素的建筑,其中不乏代表性作品。——改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四卷)》等材料二在英国人征服印度之后的半个世纪里,英国人没有试图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印度。他们忙于作出行政、财政和司法方面的安排。印度原有的教育制度没受到干扰,但也未得到支持。初等教育继续由印度教或伊斯兰教的乡村学校提供。半个世纪里,穆斯林坚持其传统的文化,仅仅研究伊斯兰教的法律、文学和神学。……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还是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的影响: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这一运动最后以独立的印度而告终。——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国家言论出处①中国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像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演说②新加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不了家庭、大家族、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回忆录
坡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③埃及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1960年访问非洲时说——改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16~18世纪“中学西渐”的史实,并写出当时其中一位著名“传教士”的名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指出英国殖民印度过程中文化侵略的基本方式,简要说明近代印度在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努力保护自己传统文化的表现,并写出“最后以独立的印度而告终”的“运动”名称。(3)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亚非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选择材料中提及的其中一个国家,并围绕这一主题加以简要论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1)史实:中国丝绸、陶瓷、茶叶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以及思想成就也相继传人;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当时欧洲的风尚。名字:利玛窦。(2)方式: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系、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表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还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基督教未能全面流行开来;受过英式教育的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名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示例1:选择①中国(孙中山)孙中山将“三权分立”发展到“五权分立”;在接受西方民权思想的同时,注意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或主张将西方民权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结合起来)。提出这样的设想,一是鉴于欧美各国三权分立之后出现了弊端,并力图纠正、弥补这些缺陷;二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吸取了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的某些做法,向其“五权分立”的原则中注入传统因素,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也使民众和社会更易于接受。“五权分立”的思想集合中外文化的精华,说明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这对后来民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设计、文官制度的建设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详解】(1)史实:根据材料一“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可推出中国丝绸、陶瓷、茶叶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根据材料一“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可推出孔子的思想以
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根据材料一“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游览了承德避暑山庄,随员巴罗在《中国游记》中盛赞了山庄的园林建筑”可推出中国的史学、地理以及思想成就也相继传人;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当时欧洲的风尚。名字: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著名“传教士”有利玛窦。(2)方式:根据材料二“他们忙于作出行政、财政和司法方面的安排。”并结合所学可知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系、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表现:根据材料二“半个世纪里,穆斯林坚持其传统的文化,仅仅研究伊斯兰教的法律、文学和神学。”可推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还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基督教未能全面流行开来;根据材料二“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这一运动最后以独立的印度而告终。”可推出受过英式教育的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名称:结合所学可知,“最后以独立的印度而告终”的“运动”名称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可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任一人物,结合其思想的变化做出阐述。例如,选择①中国(孙中山)。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将“三权分立”发展到“五权分立”;在接受西方民权思想的同时,注意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或主张将西方民权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结合起来)。提出这样的设想,一是鉴于欧美各国三权分立之后出现了弊端,并力图纠正、弥补这些缺陷;二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吸取了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的某些做法,向其“五权分立”的原则中注入传统因素,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也使民众和社会更易于接受。“五权分立”的思想集合中外文化的精华,说明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这对后来民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设计、文官制度的建设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或者选择②新加坡(李光耀),根据表格信息“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并结合所学可知,李光耀形成了新加坡民族(或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新加坡有浓厚的儒家文化背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或注重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这种现代东方文化,维持了良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夯实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基石,也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新加坡经济的增长。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诞生于爱琴海沿岸地区及周边岛屿上的希腊文明不仅在时代和地理环境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而且对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文化传统产生了首要的、深厚的影响。其创造者为希腊人,它不断从爱琴海发源地向整个地中海地区发展、演化、传播,产生了新的习俗,摒弃了旧有的制度。我们对希腊文明的了解有很多,它除留下了宏伟的考古碑铭遗迹之外,还提供了丰富的书写材料供我们研究,这在任何更早的文明中都是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希腊文献资料都是通过别人
建立的渠道间接传承下来的。——摘编自【英】J.M罗伯茨《欧洲一万年:基督教世界》材料二在现代历史上,希腊深受政治停滞落后的拖累。19世纪中期的欧洲革命通常是资产阶级为实现政治自由而发起的,而希腊的独立运动则掺杂着大量宗教元素。冷战时期,除了处于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希腊是欧洲经济状况最糟糕的国家,政治上险些脱离西方阵营,历经辗转才加入北约。2010年以来,希腊金融危机暴露了其政治经济的欠发达性,甚至动摇了欧盟的货币体系。由于挑起了南北欧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希腊成为继南斯拉夫分裂战争以来对欧洲统一的最大挑战。——摘编自【美】罗伯特D.卡普兰《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明辉煌的原因,并指出其对后世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约现代希腊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条件。【答案】(1)原因:繁荣的商业经济促进了文化传播;发达的民主政治推动思想繁荣;雅典的民主政治传统为后世吸收和借鉴。影响:促进了亚非欧文化的交流与重组(亚历山大东征);影响了罗马国家的文化走向;塑造了近代西方政治的民主传统;构建了近代西方思想的人文框架。(2)限制条件:基督神学阻碍政治民主化;希腊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处于冷战交锋的前哨地带;欧盟贫富分化使弱国受困;新的地缘危机在半岛酝酿。【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具体而言,经济上繁荣的商业经济、政治上发达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思想文化繁荣,特别是雅典的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为后世吸收和借鉴,备受推崇。影响:结合所学,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亚非欧文化的交流与重组;雅典的制度文化很多被罗马人继承,影响了罗马国家的文化走向;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塑造了近代西方政治的民主传统;雅典文化中蕴含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因素,构建了近代西方思想的人文框架。(2)限制条件:根据材料“希腊的独立运动则掺杂着大量宗教元素”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基督神学阻碍政治民主化;根据材料“冷战时期,除了处于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希腊是欧洲经济状况最糟糕的国家”得出希腊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根据材料“政治上险些脱离西方阵营,历经辗转才加入北约”并结合所学得出处于冷战交锋的前哨地带;“2010年以来,希腊金融危机暴露了其政治经济的欠发达性,甚至动摇了欧盟的货币体系”并结合所学得出欧盟贫富分化使弱国受困;根据材料“由于挑起了南北欧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希腊成为继南斯拉夫分裂战争以来对欧洲统一的最大挑战”得出新的地缘危机在半岛酝酿。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