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蚌埠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一思想政治温馨提示: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计60分)1.在历史上各种力量的反复较量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由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②让人民看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和出路③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就有了主心骨④标志着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让人民看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和出路,意味着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和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②③符合题意。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①错误。④:五四运动标志着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④错误。故本题选B。2.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涌现无数优秀党员,肩负民族之理想使命,留下彪炳史册的光辉事迹。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共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于平凡中谱写了不平凡的生命之歌。“七一勋章”获得者()A.是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中坚力量B.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原则C.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D.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值得全党全社会学习【答案】D【解析】【详解】A:党的干部是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中坚力量,“七一勋章”获得者并非全是党的干部,A错误。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B错误。C: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C错误。D:“七一勋章”获得者于平凡中谱写了不平凡的生命之歌。“七一勋章”获得者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值得全党全社会学习,D正确。故本题选D。3.漫画《无处扎根》蕴含道理()A.党面临着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的危险B.党的干部要主动查找并勇于承认错误C.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D.党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着力点【答案】C【解析】【详解】ABC:漫画《无处扎根》反映出贪腐现象在党的规矩、条例等面前无处扎根,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而不是强调党面临着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的危险,也没有体现党的干部要主动查找并勇于承认错误,AB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D:党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D错误。故本题选C。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个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重大原则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基于()①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变化而进行调整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④党的领导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个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第一个重大原则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③④符合题意。①: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①错误。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基本国情不变,②错误。故本题选D。5.“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下列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认识正确的有()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能够保障人民真正当家作主②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体公民的民主③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新型民主④是进一步地提高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民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能够保障人民真正当家作主,①正确。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的民主,不是全体公民的民主,②错误。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③正确。④: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由宪法规定,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会提高人民地位,④错误。故本题选A。6.公安部法制局于2022年夏季下发通知,部署各级公安法制部门紧紧围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重拳打击违法犯罪,大力整治社会治安问题。这说明()①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②我国的专政职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③当前我国要通过专政化解阶级矛盾这一主要社会矛盾④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实行专政,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④:各级公安法制部门紧紧围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重拳打击违法犯罪,大力整治社会治安问题。这说明我国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实行专政职能,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②④符合题意。 ①:重拳打击违法犯罪,大力整治社会治安问题,强调专政职能,不强调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①与题意不符。③: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并不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③错误。故本题选C。7.2023年5月26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听取了省财政厅厅长受省人民政府委托作的《关于安徽省2023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说明》,审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安徽省2023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同意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安徽省2023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安徽省2023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这体现了()A.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了审议权和决定权B.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省人大和省政府是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D.省财政厅接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的领导并对其负责【答案】B【解析】【详解】B:安徽省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并审查了省财政厅厅长受省人民政府委托作的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决定批准安徽省2023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这表明政府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B符合题意。A:材料中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了决定权。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A排除。C:我国国家机关之间不是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省人大产生并监督省政府,C表述错误。D:省财政厅作为省政府的职能部门,受省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并对其负责,但它们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8.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同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这有利于()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③保障各族人民享有自治权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同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这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①④正确。②: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早已经确立,②排除。③: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③排除。故本题选A。9.2022年5月,新疆宗教信仰自由状况视频宣介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宗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代表通过视频方式,讲述各族群众欢度肉孜节、各族穆斯林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真实状况,50多家境内外媒体线上线下参会。展现了()A.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原则B.我国不受外国势力的影响,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宗教政策C.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D.我国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尊重【答案】D【解析】【详解】A:材料主要强调宗教信仰自由,未涉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容,A不符合题意。B:材料主要是宗教信仰自由,未涉及独立自主自办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C: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C错误。D:材料能够看出我国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尊重,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王安石在(周公》中说道:“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下列关于“法律”说法正确的是()①法律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功能②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③法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④西周时期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 【解析】【详解】①②:“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强调法律在国家统治、社会治理中重要作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①②符合题意。③: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在我国,法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③表述错误。④:唐朝时,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1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夯实"中国之治”的根基。2018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进行宪法宣誓。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十年来,党中央制定修订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约150部中央党内法规。由此可见()①党切实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②党依法推进合宪性审查,为中国之治提供法律保障③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履行我国的国家职能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修订完善党内法规,向宪法宣誓,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党切实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①④符合题意。②:合宪性审查的主体是全国人大,不是中国共产党,②错误。③: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③错误。故本题选B。12.近年来,见义勇为受益人补偿、居住权、高空抛坠物责任认定、个人信息保护等最新规定,不断从纸面走向现实。电梯劝烟猝死案、追赶逃逸者致死案、“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权案等一系列案件得到依法公正审理。这一系列举措()①完善了法律援助制度,有利于建设法治社会②完善了法律实施机制,有利于法治国家建设③体现了公正司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坚持了良法之治,有利于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材料中的这一系列举措完善了法律实施机制,体现了公正司法,有利于法治国家建设,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③符合题意。①:材料中的这一系列举措完善了法律实施机制,而不是完善了法律援助制度,①与题意不符。④:材料强调法律实施机制的完善,不强调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3.长期以来,家庭教育都被当成“家事"。如一些父母打孩子被认为是私事,打起来理直气壮。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依法带娃"时代。推动家庭教育立法()①旨在促进部分法治意识薄弱的公民遵法守法②有利于充分发挥法律对家庭教育的规范作用③能杜绝家庭暴力,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④明确家长的权利与义务,促进良好家风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推动家庭教育立法旨在促进所有的公民遵法守法,不是一部分公民,①排除。②④:推动家庭教育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依法带娃”时代,这明确了家长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充分发挥法律对家庭教育的规范作用,促进良好家风建设,②④符合题意。③:杜绝家庭暴力说法太绝对,③排除。故本题选C。14.为了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让骑行更安全。根据《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自2023年3月1日起对驾驶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者将被处以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对驾驶拼装、改装、加装车篷等装置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进行处罚。上述举措()A.为守护公民交通安全提供了司法保障B.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C.促进了政府职能由服务向管理的转变D.为电动车行业加强自律提供了法律依据【答案】B【解析】【详解】A:上述举措为守护公民交通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不是司法保障,A排除。B: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B正确。 C:促进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C排除D:材料不涉及对自行车行业要求,D排除。故本题选B。15.“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在法治这趟列车上,没有一个人在车窗外。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这启示我们要()①坚持立法、司法和守法方面一律平等②依靠人民通过公正司法维护自身所有权益③推动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④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自觉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司法和守法方面的平等,而不是立法方面的平等,①错误。②:人民群众可通过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不所有权益,②错误。③④:在法治这趟列车上,没有一个人在车窗外。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这启示我们要树立法律权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自觉性,推动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中共二十大胜利闭幕不久,各民主党派于2022年12月分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总结过去5年工作经验。5年来,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比较完备的制度框架体系下,各民主党派思想共识实现新提高,制度建设取得新成效,组织建设呈现新面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意见建议491件,一批重要建议已转化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中共中央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对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和国家中长期规划中的重要约束性指标等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开辟多党合作服务"国之大者"的新领域。结合材料并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知识,说明民主党派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① 各民主党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制定的制度框架体系下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③民主党派对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等进行民主监督,开辟多党合作的新领域,推动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政党协商,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集思广益谋大事,相互监督成大事的优越性,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多党合作服务“国之大者”考点考查:我国政党制度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我国政党制度,设问指向是说明民主党派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考查知识切口小,做到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关键词①:各民主党派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可联系各民主党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词②: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等→可联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关键词③:各民主党派加强对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和国家中长期规划中的重要约束性指标等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可联系民主党派对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等进行民主监督,开辟多党合作的新领域,推动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关键词④:开辟多党合作服务“国之大者”的新领域→可联系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播撒法治“种子”,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某地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农村群众的法治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宣传模式,让法律“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广 大村民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益;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用法治文化引导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乡村社会新风尚;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法治培训,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地是如何推进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答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该地坚持党建引领,发挥了党在基层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②坚持依法治村(国)。通过开展法律服务,提高党员、干部、村民法律意识,有效化解了村民的矛盾纠纷,维护了乡村的社会治安。③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该地满足村民法治需求,解决群众问题,引导群众表达诉求,凝聚乡村振兴合力。④坚持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有效推动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播撒法治“种子”,助力乡村振兴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地是如何推进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某地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可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角度,说明该地坚持党建引领,发挥了党在基层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有效信息②: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农村群众的法治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宣传模式,让法律“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广大村民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可从坚持依法治国角度,说明该地通过开展法律服务,提高党员、干部、村民法律意识,有效化解了村民的矛盾纠纷,维护了乡村的社会治安;有效信息③: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法治培训,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可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角度,说明该地满足村民法治需求,解决群众问题,引导群众表达诉求,凝聚乡村振兴合力;有效信息④: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用法治文化引导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乡村社会新风尚→可从坚持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角度,说明有效推动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党建引领基层 治理模式、创新宣传模式、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等角度组织答案,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子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通过多种方式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企业和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种子法为推进种业振兴,确保种子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该法规定: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种子执法和监督,依法惩处侵害农民权益的种子违法行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修订及内容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答案】①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该法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子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修订的。②坚持民主、依法立法。该法的修订遵循了立法工作规律,充分发扬了民主,符合程序。③合理设定权力与责任。该法把种子保护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明确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下运行。【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考点考查:科学立法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体现类试题,要求分析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修订及内容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从科学立法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子资源,进行立法→可联系科学立法要符合国情实际。有效信息②:通过多种方式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企业和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人大会议通过→可联系科学立法要遵循立法工作规律,充分发扬民主。有效信息③: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种子执法和监督,依法惩处侵害农民权益的种子违法行为→可联系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责任。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3-07-21 12:33:01 页数:11
价格:¥2 大小:73.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