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2
2
/22
剩余2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宁波市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罗马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造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就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材料二法国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但这只适用欧洲,对中国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木材在耐久性上远逊于石材,使中西建筑给人留下的印象迥异。从古希腊神庙到巴洛克教堂,以石构为主的欧洲建筑遗产蔚为壮观;相比之下,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建筑遗产似乎乏善可陈。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存在于文献上,这种偏颇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 的呼应。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令很多学者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加工条件完备、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梁思成曾给出一个大致不错的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其实,我们并不缺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同时,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易取得。“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的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可见,古代建筑营造并非严格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木材的使用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盖房子。这种选择与中华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我们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比石材更容易加工,用木造屋效率更高,耗时更少。古代那些试图采用石头造屋的人物,也往往遭到强烈的批评。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而在西方古代,建筑服务于“神”,应当与神一样永恒,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无法满足西方人对建筑永恒纪念性的追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才能得到他们的青睐。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真正永恒的只有变化。这种常变和循环的观念,使得木材不耐久的特性,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算问题。人是建筑服务的主体,每一代人对建筑物都有不同的需要,建筑也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建筑物破旧了后代会修缮,倒塌了会重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推陈出新的自然过程。人生短暂,死亡才是永恒的。陵墓建筑在功能上提出了耐久的需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在中国,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之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摘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建筑材料的文化选择》)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从木材结构中产生,后来常常被应用到包括砖石建筑在内的无数建筑上去,因为这是广大人民所接受、所承认、所喜爱的建筑形式。B.所谓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指各民族为了相同的目的选用自己的建筑法,建造出许多形式不同的建筑物,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其“同一性质”。C.欧洲建筑以石构为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石材始终没能成为中国的建筑材料,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在意建筑物的经久耐用。D.中国并不缺石材,在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但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易取得,古代建筑营造并不严格遵循经济原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建筑材料的问题,都有梁思成先生的观点,但两篇材料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不同文化的民族,其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可以是一致的,但因为文化观念的不同,在建筑材料上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C.中西建筑给人留下的印象迥异,但以石构为主的欧洲建筑遗产并不优于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建筑遗产,只是各民族各用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造出各自特点的建筑。D.木材更容易加工、建造效率高、耗时更少,所以人们不惜人力物力寻找木材盖房子,而很少用笨重的石头建造房屋。3.下列与材料一划线句体现的对待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态度最一致的一项是()A.2009年北京评出了新十大建筑,其中一座由中国建筑师独立设计,两座由中国建筑师主导设计,其余七座是欧、美、日建筑师的作品。B.群舞《只此青绿》灵感来源于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用舞蹈勾勒出山河图景,该节目曾亮相哔哩哔哩跨年晚会,播放量超过500万。C.在某些国学班,学生们穿着改良版的棉麻汉服学习《易经》《论语》等传统经典,入学仪式上叩拜孔子像,组织者提供改名、算卦等服务。D.从19世纪初以来,《红楼梦》被翻译成英、俄、日、法、荷、匈、意、芬、德等多种语言,在一大批翻译家的努力下,西方语言读者重新认识了《红楼梦》的艺术价值。4.针对中国建筑以木构为主的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给出了不同的理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推测两个文段不同的写作目的。5.以木结构为主的某古镇正在讨论旧城改造方案,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从原有古建筑的存废、新建筑的建造等方面为古镇建设提出建议。【答案】1.C2.D3.B4.材料一:①理由:中国的木结构是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已经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②写作目的:呼吁人们渴盼中国的建筑能继承传统,古为今用。材料二:①理由:我们祖先从“人本”理念出发,认为要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建筑材料。②写作目的:呼吁大家重视传统建筑背后的文化选择。5.①建议基本保留原有古建筑的原貌,进行修缮和加固。②对于已经倒塌的建筑,在重建时建议继承传统的梁架结构法,灵活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文法”和“词汇”进行重建。③基于建筑是服务于人的理念,在当代社会,在建材选择上不必拘泥于木材,建议理性、适度地选择混凝土等材料。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石材始终没能成为中国的建筑材料,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在意建筑物的经久耐用”错误,材料二最后三句“在中国,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之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可知,中国建筑中也会用到石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陵墓建筑以及某些构件如铺地、台基、柱础等也用石材,反映了中国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所以……”错误,材料二第三段最后一句原文为“只有当木材的使用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盖房子”,据此可知,“当木材的使用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是“人们不惜人力物力寻找木材盖房子”的前提条件,二者并非因果关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材料一划线句表明对待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要“在传承基础上古为今用”的态度。群舞《只此青绿》灵感来自优秀传统文化,表演又体现当代文化表达,符合材料一中的态度。A.没体现对传统中国建筑的传承。C.所提到的“改名、算卦”等内容不属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D.说的是东方文化在西方传播的问题。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材料一:结合“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可概括出,理由:中国的木结构是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已经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写作目:结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等内容 可分析出,作者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评价极高,呼吁人们渴盼中国的建筑能继承传统,古为今用。材料二:结合“我们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可概括出,理由:我们祖先从“人本”理念出发,认为要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建筑材料。写作目的:结合“只有当木材的使用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盖房子……这种选择与中华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及题目“建筑材料的文化选择”可推测出,是呼吁大家重视传统建筑背后的文化选择。【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古建筑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并突出了建筑、艺术、科技及美学上的价值,对于现代社会,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所以建议基本保留原有古建筑的原貌,进行修缮和加固。结合“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可知,对于已经倒塌的建筑,在重建时建议继承传统的梁架结构法,灵活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文法”和“词汇”进行重建。结合“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可知,基于建筑是服务于人的理念,在当代社会,在建材选择上不必拘泥于木材,建议理性、适度地选择混凝土等材料。(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它像是一个民族在这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我们没有办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其次就是鼠麴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 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麴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那是些从五六里外趁早上山来采菌子的人。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脑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猪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目前的世界。这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节选自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乙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应该再晚一些,再晚一些。我来老沙湾只是为了离它稍近一些没能隐约听见它的一点声音,闻到它的一丝气息。我给自己留下这个村庄,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我曾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站在黄沙梁东边的荒野上,让吹过它的秋风一遍遍吹刮我的身体。我本来可以绕过河湾走进村子,却没这样做。我在荒野上找我熟悉的一棵老榆树。连根都没有了。根挖走后留下的树坑也让风刮平了。我只好站在它站立过的那地方,像一截枯木一样,迎风张望着那个已经光秃秃的村子。我太熟悉这里的风了。多少年前它这样吹来时,我还是个孩子。多少年后我依旧像一个孩子,怀着初次的,莫名的惊奇、惆怅和欢喜,任由它一遍遍地吹拂。它吹那些秃墙一样吹我长大硬朗的身体。刮乱草垛一样刮我的头发。抖动树叶般抖我浑身的衣服。我感到它要穿透我了。我敞开心,松开每一节骨缝,让穿过村庄的一场风,同样呼啸着穿过我。还有一次,我几乎走到这个村庄跟前了。我搭乘认识不久的一个朋友的汽车,到沙梁下的下闸板口村 随他看亲戚。我没告诉这个朋友我是黄沙梁人。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我是在黄沙梁长大的树木,不管我的杈伸到哪里,枝条蔓过篱笆和墙,在别处开了花结了果,我的根还在黄沙梁。汽车在不停的颠簸中驶过冒着热气的早春田野,到达下闸板口村已是半下午。这是离黄沙梁最近的一个村子,相距三四里路。我担心这个村里的人会认出我。那时我几乎天天穿过这个村子到十里外的上闸板口村上学,村里的狗都认下我们,不拦路追咬了。我没跟那个朋友进他老舅家。我在马路上下了车。已经没人认得我。我从村中间穿过时,碰上好几个熟人,他们看一眼我,仍低头走路或干活。窜出一条白狗,险些咬住我的腿。我一蹲身,它后退了几步。再扑咬时被一个老人叫住。我认识这个老人。我那时经常从他家门口过。老人家没有理我的问候。他望了一眼我,低头摸着白狗的脖子。我又问了黄沙梁的一些事情,他都不知道。那个村子经常没人。他说,尤其农忙时一连几个月听不到一点人声。地让他们越种越远。村子附近的地全撂荒了。我走出村子,站在村后的沙梁上,久久久久地看着近在眼底的黄沙梁村。正是黄昏,到收工回家的时候了,烟尘稀淡地散在村庄上空。人说话的声音、狗叫声、开门的声音、铁锨锄头碰击的声……上去远远的,像远在多少年前。我莫名地流着泪。什么时候,这个村庄的喧闹中,能再加进我的一两句声音,加在那声牛哞的后面,那个敲门声前面,或者那个母亲叫唤孩子的声音中……我突然那么渴望听见自己的声音,哪怕极微小的一声。我知道它早已经不在那里。(节选自刘亮程《留下这个村庄》,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眼中的“山村”的“余韵”附着了浓浓的主观意识,是历史的遗迹、现实的草木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领悟共同构筑的一个理想之境。B.甲文作者认为自然的伟大和美存在于平凡的山水之中,自然与人的生命并不相融。文中的意象“小溪”“鼠麴草”“彩菌”等都很平凡,都是独属于自然的。C.乙文中,当“我”站在黄沙梁附近,吹着来自荒原的风时,对乡村的熟悉感一下子就涌上心头,那里珍藏着我的童年记忆,但令人失意的是件我成长的乡村变得荒凉而陌生。D.乙文作者虽然走出乡村,进入城市打拼,但故乡依旧是“我”的“根”,是精神家园,不能轻易向人祖露,因此作者说“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湿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两篇选文都运用拟人的手法,甲文赋予“清泉”“鼠麴草”“彩菌”人的情态和情感;乙文把“村庄”“荒原的风”“村里的狗”当作人来写。B.甲文运用象征手法,其中“溪水”象征生命的源起和纽带,它滋养生命,并使不同的生命个体建立起联系;“鼠麴草”象征平凡的普通生命,传达个体的渺小和卑微。C.乙文开头“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应该再晚一些,再晚一些”采用反复手法,为下文张本,写出作者不想回到故乡,害怕回乡后看到物是人非而深深陷入虚无的心情。D.两篇选文都采用片段连缀的方式,甲文由三幅画面结构而成,乙文回忆了两次靠近故乡的经历,两文都融叙事、抒情、描写、议论于一体,表达作者独有的感悟。8.“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留下这个村庄”,一“逝”一“留”,“村”都是关键词,请结合文本分析两篇选文中“村庄”的不同意蕴。9.两篇选文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并指出其异曲同工之妙。【答案】6.B7.D8.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的“村庄”是十多年前就消逝的山村。这个“山村”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纽带。体现作者的自然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最平凡的自然中蕴藏着最深刻的生命体悟。②《下这个村庄》中的“村庄”是指作者的故乡沙梁。这个“村庄”是“我”的精神家园,“留下这个村庄”是作者的希望,表现出现代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与求而不得的伤感。9.(1)虚实结合:甲文中“小溪”“鼠草”“采菌子”是眼前的人事,属于实写;对七十年前村里人们的怀想、对村女缝纫和牧羊的想象等是虚写。乙文中“我”来老沙湾是当下的现实,是实写,“我”的两次回忆是虚写。(2)妙处:①丰富文章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审美空间。②形成今昔对话深化主题:甲文立足现实的草木风物,在想象中回想过往,体悟生命最本真的哲理;乙文在现实与回忆中表达对精神家园的珍爱,以及精神家园难以留存的痛苦。③虚实结合,实写才不枯燥,虚写才能落到实处。甲文中的生命哲理依托写实内容才更丰富和深刻,自然风物因有生命体悟才更生动;乙文中依托回忆,当下的“我”“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的情感才更有感染力。【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自然与人的生命并不相融”表述有误,作者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和人的生命是融的,“小溪”是生命的源头,给“我们”以滋养,又沟通人与人的联系,对“鼠草”的描写里揉进了“村女”“羊”“山”等,人与自然完美融合;“彩菌”点缀过不知多少民族的童话,滋养着“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 想”。这些来自自然的意象都与人发生着各种联系。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A.“乙文把‘村庄’‘荒原的风’‘村里的狗’当作人来写”表述有误,乙文中对“村里的狗”并没有拟人。故A不正确。B.“‘鼠麴草’象征平凡的普通生命,传达个体的渺小和卑微”表述有误,根据原文内容,“鼠麴草”象征普通的生命个体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态度一一纯洁、坚强,而不是渺小与卑微。故B不正确。C.“作者不想回到故乡”表述有误,根据原文内容,“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可知,作者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回到故乡,又害怕回故乡。故C不正确。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的“村庄”,根据原文内容,是已经消失了的村庄,“它像是一个民族在这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但在“村庄”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传说和故事的余韵,那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纽带,“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这里的鼠麴草陪伴着人类,净化人的心灵,“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村庄的蘑菇“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从这些地方都可看出作者的自然观,人是自己的一部分,自然养育人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最平凡的自然中蕴藏着最深刻的生命体悟。②《下这个村庄》中的“村庄”是指作者的故乡沙梁。作者一开篇就写到“我给自己留下这个村庄,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这是游子对故土的思念。“村庄”也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作者写道“我是在黄沙梁长大的树木,不管我的根伸到哪里,枝条蔓过篱笆和墙,在别处开了花,结了果,我的根还在黄沙梁。他们就整不死我,也无法改变我。他们可以修理我的条,砍折我的桠权,但无法整治我的根。他们的刀斧伸不到黄沙梁。”这段话,充分表现了在城市文明中,无法适应的游子,他的根都在故乡。住在城市的刘亮程,永远记得遥远的黄沙梁,坚守心中的那一块净土,给自己的灵魂,一个憩息的家园。“留下这个村庄”表现出现代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与求而不得的伤感,作为精神家园的“村庄”,“村子的地全撂荒了”,他只“莫名地流着泪”。“我突然那么渴望听见自己的声音,哪怕极微小的一声”“我知道它早已经不在那里。”这些句子中蕴含着,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被边缘化,变得逐渐荒芜、冷清的痛惜。【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首先找出两个文本中虚实结合的内容,再分析异曲同工之妙。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中,实写:眼前的小溪流,“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眼前的鼠麴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采蘑菇,“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目前的世界。”虚写:“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地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麴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留下这个村庄》实写:“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我来老沙湾只是为了离它稍近一些没能隐约听见它的一点声音,闻到它的一丝气息。”回老沙湾是当下实写。虚写:“我曾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站在黄沙梁东边的荒野上,让吹过它的秋风一遍遍吹刮我的身体。”“还有一次,我几乎走到这个村庄跟前了。”两次回忆曾经回归故乡是虚写。分析虚实结合手法的妙处,可以从内容、主题、读者、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思考作答。一、从内容上说,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实写眼前所见之风物,并展开联想虚写,能拓宽写作视野,丰富文章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审美空间。比如《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写到鼠麴草时,展开联想,联想到少女、村庄,展现出生命的纯洁、坚强、质朴。《留下这个村庄》不仅仅立足于当下的描述,还关于回忆的叙述,实写回到黄沙梁,虚写前两次回到村庄时的所见所感,极大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可读性,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审美空间。二、从主题上看,形成今昔对比,深化文章主题。《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实写“小溪”“鼠草”“采菌子”是眼前的人事,并联想到对七十年前村里人们的怀想、对村女缝纫和牧羊的想象等,展现出自然风物让我们感到生命的质朴、美好、恐惧、渺小与神圣;自然风物让人们声息相通给生命许多滋养等。《留下这个村庄》乙文在现实与回忆中表达对精神家园的珍爱,以及精神家园难以留存的痛苦。“我在荒野上找我熟悉的一棵老榆树。连根都没有了。根挖走后留下的树坑也让风刮平了。我只好站在它站立过的那地方,像一截枯木一样,迎风张望着那个已经光秃秃的村子。”“我走出村子,站在村后的沙梁上,久久久久地看着近在眼底的黄沙梁村。”“上去远远的,像远在多少年前。”其中我有对故乡深深的依恋,同时又有故乡难留的深深痛苦。三、从表达效果上看,虚实结合,实写才不枯燥,虚写才能落到实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要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需要通过实写自然风物,虚写人事,才能将自然与人事结合起来,写生命哲理依托写实内容才更丰富和深刻,自然风物因有生命体悟才更生动;《留下这个村庄》依托回忆,展现我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怀,结合当下想要融入村庄而不得的失落和忧伤才更加真实,当下的“我”“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的情感才更有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火,美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遣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节选自苏轼《前赤壁赋》)(乙)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费谊见孔子,升堂有馀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节选自苏轼《答谢民师”书》)①谢民师,名举廉,新淦(江西新干县)人,宋神宗元半八年进士。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苏轼从海南遇救北归,谢民师正在广东做官,曾带着信和旧作去拜见苏轼。这是苏轼的回信。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B.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C.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D.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干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德”是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字,“周郎”是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孟德困于周郎”是指周瑜在赤壁击溃曹操一事。B.“逝者如斯”的典故出自《论语·子罕》,“斯”指代“水”,“未尝往”意思是江水虽然在不断奔流,但前者去后者来,始终滔滔不绝,如同没有流去。C.“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中的“适”与《孔雀东南飞》中“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的“适”都是动词,可译为“到……去。”D.“升堂”的典故出自《论语·先进》,后世常用“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升堂”指学问或技能已经达到一定境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客”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于是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这些感慨为下文苏子心志的表白作了铺垫。B.甲文苏子与客“主客问答”,苏子以“水”“月”设喻,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去理解人生的价值,其实体现了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C.乙文苏轼引用孔子的相关言语主要是为了阐明他的文章观:语言讲究文采的,才能流传开来;真正能做到“辞达”的也是有文采的。D.乙文苏轼认为扬雄喜欢用艰深的文辞,来掩饰本来很浅近的道理,这正是“雕虫篆刻”之类的文章,而他的《太玄》《法言》已经有很大改变,因此可以被称为“经”。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14.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总结了自己的写作主张,文章要“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前赤壁赋》的写法符合他的主张吗?请简要分析。【答案】10.B11.C12.D13.(1)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2)扬雄竟然因贾谊作过赋便鄙视他,甚至把他同司马相如一样看待。扬雄见识浅陋象这类的例子很多。14.符合。(1)条理自如:《前赤壁赋》写苏轼被贬黄州夜游赤壁。先写泛舟赤壁时所见之景引发的人生感慨,再写赤壁之水月变化规律给予的人生启示。(2)姿态多变,不受拘束:《前赤壁赋》不受赋的拘束影响,主要抒发了夜游赤壁之时,被贬黄州的内心的矛盾心理与最终的纾解。 【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大意:要探求事物的微妙所在,就像拴住风捉住影那样困难,能使所写的事物在心里彻底明白,大概在千万人中未必能找到一个,更何况在口说时和手写时也能表达得很明白呢!“物之妙”是“求”的宾语,结构结构完整,后应断开,排除CD;“于口与手”做“了然”的状语,中间断开,排除A;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C.错误。享受,享用/到……去。句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我们贫贱人家养育了这个女儿,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而他的《太玄》《法言》已经有很大改变”错误。由原文“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可知,他的《太玄》《法言》没有改变。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结构后置句;“渔樵”,打鱼砍柴;“侣”,以……伴侣;“友”,以……朋友。(2)“乃”,竟然;“鄙”,鄙视;“众”,多。【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符合。“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意思是,文章条理自如,姿态多变而不受拘束。条理自如:《前赤壁赋》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到“不知东方之既白”,先写泛舟赤壁,再写赤壁之景与内心感受,最后东方既白夜游结束。选文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曹操的功绩不能与天地共存,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通过“水”“月”的自然规律的变化,“盖将自其 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理解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条理清晰,自如。姿态多变而不受拘束:《前赤壁赋》不受赋的拘束影响,通过苏轼与客“主客问答”的方式叙述。客人提出了“知不可乎骤得,托遣响于悲风”的感慨,即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的矛盾心理。主人以“水”“月”设喻,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去理解人生的价值,“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内心的矛盾最终得到了纾解。参考译文:(甲)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乙)你给我看的信和诗赋杂文,我已经读的很熟了。大致都像行动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本来没有固定的形式,常常是应该流动时就流动,不能不停止时就停止,文章条理自如,姿态多变而不受拘束。孔子说:“语言缺乏文采,即使能流传也不能流传很远。”又说:“文辞以能表达出意思即可。”那么文辞仅仅在于表达出意思,就似乎不需讲究文采了,完全不是这样。要探求事物的微妙所在,就像拴住风捉住影那样困难,能使所写的事物在心里彻底明白,大概在千万人中未必能找到一个,更何况在口说时和手写时也能表达得很明白呢!做到这样才可说是文辞能表达出意思。既然文辞能将自己意思清楚地加以表达,那也一定是富于文采的。扬雄好用艰深的语言,掩饰本来是很浅近的道理,如果直说出来,是人人都懂得的。这种作文方法正 如他所说的是雕虫(只注意雕琢字句),他的《太玄》《法言》都属于这一类。扬雄唯独后悔作赋,是为什么呢?他一生讲求雕琢字句,《太玄》《法言》和赋相比较只是在音节上略有改变,便称为经,可以吗?屈原作《离骚经》,是变风变雅的发展,虽与日月竞放光彩也是应该的,难道可以因其文体与赋相近似而说它是雕虫小技吗?如果贾谊能见到孔子,他的学行可以超过升堂而达到入室的境地:扬雄竟然因贾谊作过赋便鄙视他,甚至把他同司马相如一样看待。扬雄见识浅陋象这类的例子很多。这一点只可与明白事理的人谈谈,很难同一般人讲清楚的,这里因论述文章偶然说到这个问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清明日独酌①[宋]王禹偁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②酒,笑把离骚独自倾。[注]①这首诗为作者被贬官至商州(今属陕西商洛)时所作。②商山:指商山四皓,泛指有名望的隐士。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诗首联运用比喻,感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谁令”一句,自问自悔,为后文抒发情感作了铺垫。B.陆诗尾联缩合呼应首联,以“京中风尘恶浊,应早日回家”的自我安慰照应了首联对官场人情的深刻体验。C.王诗颈联赋予漆燕、黄鹏、柳花、榆荚以人的情态,生动传神,凸显春天的生趣,诗人以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反衬内心愁苦。 D.王诗尾联借助个性化的动作,“脱衣”换酒,“笑”吟《离骚》,表现出诗人的豪纵狂放与浪漫不羁。16.陆诗颈联和王诗颔联都提到了作者人生特定境遇下的“闲情”,请简要分析情感内容和表达手法有何不同。【答案】15.D16.(1)陆诗通过描写“闲作草书”“细乳分茶”等日常细节,以表面的闲适恬静暗示作者长期得不到重视的清闲与落寞。(2)王诗用时间的无限绵延衬托空间随处就生的无限的愁恨,“闲恨闲愁”等词语直接抒写作者贬官后的不满与无奈。【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表现出诗人的豪纵狂放与浪漫不羁”错误,尾联用了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诗人情绪变得十分洒脱,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将满腔郁闷出之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表达的是诗人官场失意,不得不寄情山水的无奈之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陆诗颈联“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闲”“戏”可知,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戏分茶”这里就是品茶、玩茶道。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以表面的闲适恬静暗示作者长期得不到重视的清闲与落寞。王诗“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春去春来什么时候是尽头,闲恨闲愁所到之处就萌生。用时间的无限绵延衬托空间随处就生的无限的愁恨,“闲恨闲愁”等词语直接抒写作者贬官后的不满与无奈。(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对偶句形式描写了秦人不珍惜剽掠而来的珍宝,极显秦之“奢侈”。(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评当时流行的崇尚老庄、看轻生死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诗文中,“美人”有时是美好的外在形象,有时是寄寓理想、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频现于文人笔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鼎铛玉石②.金块珠砾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④.齐彭殇为妄作⑤. 匪女之为美⑥.美人之贻(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鼎铛”“砾”“诞”“殇”“匪”“贻”“予”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化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乡村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是历经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农耕文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已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深深熔铸在了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了中国社会有机体中(1)并能显示中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漫长的历史延续,使得乡村文化无论其所面临的环境多么艰难,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彻底走向消亡。文化模式的稳定性体现为传统的持久性。文化传统的保持首先与一个群体世代处于同一生存环境有关,但在乡村社会逐步向城市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作为农民原有生活共同体的乡野村落,在物质形态上必然会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而不可避免地需要重新规划和布局,因此村落的变迁也就成为(2)的自然历史过程。这种乡土变迁是对既有生活方式、联结纽带、伦理规范的挑战。乡村文化以其特有的草根性彰显着温柔敦厚的民俗习气和恬淡寡欲的生活态度,与城市文化的疏离世故和(3)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城市文化以其现代价值和科学理性影响和改造着乡村文化中的愚昧落后和保守封闭。因此,在城乡文化的互动融合中,重塑新时期乡村文化的当代价值,确立乡村文化的自信,使乡村在与城市的交融共哺中彰显其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城乡一体化和融合发展的目标和意义之所在。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乡土中国的社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为更好地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融合,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本色”“礼治秩序”“血缘和地缘”等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8.(1)不可或缺(2)水到渠成(3)急功近利19.城市文化以其科学理性和现代价值影响和改造着乡村文化中的愚昧落后和保守封闭的陈腐观念。20.①增加人口的流动和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的的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改变对“熟人社会”的依赖,主动适应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③普及法律知识,将礼治优势与法治长处相结合,改变以“礼” 维系秩序的单一传统;④理性看待基于血缘的亲密性,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逐步实现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的转变。【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1)语境指乡村文化对中国社会有机体重要性,可填“不可或缺”。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2)结合“自然历史过程”可知,语境指村落的变迁是很自然的事,条件成熟,就会发生,可填“水到渠成”。水到渠成:指水一流到,沟渠自然形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自然成功。(3)此处和“疏离世故”并列使用形容城市文化,可填“急功近利”。急功近利:指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①“现代价值和科学理性”语序不当。“科学理性”关联“愚味落后”,“现代价值”关联“保守封闭”,二者位置互换;②“影响和改造着乡村文化中的愚昧落后和保守封闭”成分残缺。缺少支配的宾语中心词,在句末加上“的陈腐观念”。【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著内容,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乡土本色”讲述乡土社会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从人与空间关系上看人是不流动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对外表现为村与村之间孤立、隔膜;对内表现为对人、对物都十分“熟悉”,是个“熟悉的社会”。由此可知,要增加人口的流动和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的的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改变对“熟人社会”的依赖,主动适应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礼治秩序”在乡土社会中是社会公认行为规范,依靠传统来维持,和“法治”对立。据此可知,应普及法律知识,将礼治优势与法治长处相结合,改变以“礼”维系秩序的单一传统;“血缘和地缘”在乡土社会,血缘严格说来,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在乡土社会中,地缘还没有构成一种团结力的关系”。“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地缘是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据此可知,要理性看待基于血缘的亲密性,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逐步实现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的转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在广州举行。本届广交会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平稳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共吸引了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采购商报名参会,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人流量均创新高,仅开幕第一天进场人次就达37万,其中外国客商6.7万人次。参加采访的中外记者人数更是突破千人,是往届的3倍以上。①是世界对中国市场巨大潜力和创造力的信心与期待。“疫情将大家隔开得太久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见面,也亲自探一探市场的‘冷与热’。”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说,“这是一届久别重逢的广交会。中外客商既可以延续三年来‘屏对屏’的联络,②,共襄盛举,共享商机。作为链接全球贸易的桥梁,广交会为海内外的采购商与参展商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国内外展商参展热情高涨,③,进而有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从19个国家和地区到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交会自创办以来,60多年间,“朋友圈”扩大了10多倍。一部广交会发展史,既是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也是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历史。21.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广交会自创办以来,60多年间,“朋友圈”扩大了10多倍。B.红烛啊!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C.“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雪时用了一个“紧”字,鲁迅赞它富有神韵。22.请在文中模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A22.①广交会规模创纪录的背后②又可以重启‘面对面’的洽谈③将有利促进全球经济贸易流通【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的能力。A.“朋友圈”表示特殊含义,指参展范围的扩大。B.表强调。C.表强调。D.表强调。 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前文“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人流量均创新高,仅开幕第一天进场人次就达37万,其中外国客商6.7万人次。参加采访的中外记者人数更是突破千人,是往届的3倍以上”展现了广交会规模的空前扩大。而根据原文“是世界对中国市场巨大潜力和创造力的信心与期待”可知,此处应由现象过渡到本质原因,故可填“广交会规模创纪录的背后”。第二空,根据前文“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见面”“中外客商既可以延续三年来‘屏对屏’的联络”可知,此处说的是在展会上面对面的交流,故可填“又可以重启‘面对面’的洽谈”。第三空,根据原文“广交会为海内外的采购商与参展商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进而有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可知,此处说明的是广交会对于促进全球交流的作用,故可填“将有利促进全球经济贸易流通”。四、作文(共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密不可分。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深情、一种寄托、一种希望。(二)《礼记》曰:“玉不琢,不成器。”器如此,人亦通此理,只有历经雕琢磨砺,唤醒内心的道德律,淬炼信仰的主心骨,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三)俗语云:“人心齐,泰山移。”集体和团队合作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个“我”爬坡过坎、闯关夺隘时的驰而不息、勇毅前行。读了上述材料,作为时代的新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家国情怀”是使命,更是担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好”与“国好”紧密相连,“家国情怀”是使命,更是担当。家国情怀是起点也是终点,永不落幕。《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此看来,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自古便有,不只是说之,更多是行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泽东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都彰显了家国情怀的历史意义,而无数的中国人也在为家庭和谐、国家繁荣的目标奋斗不息。家国情怀是一盏灯,经过岁月的洗礼,会留下永不磨灭的光辉。涵养家国情怀要知行合一,发扬时代精神。“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知行合一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丹心;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决心;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心。知责尽责是家国情怀的内核,是为党为国为人民的力量之基。心中有责,行中尽责,方能超越“小我”,完成“大我”。国之大业任重道远,仍需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有国才有家”,“家国一体”,我们时代青年要赓续先辈的革命精神,把浓厚的家国情怀投入国家事业之中,坚守不渝的为民初心,坚定不懈的奋斗使命。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之不易,太多的革命先辈为了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牺牲自己,这更激发了吾辈的使命担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我们要不忘初心,披荆斩棘继续走下去。小事见情怀,“小家”筑“大家”。躬逢盛世,我们或许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但身负历史发展使命,我们要将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频共振,助力于民族复兴的大业。《史记》有云,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我们青年一代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更应砥砺前行,推动民族巨轮滚滚向前。家国情怀是筑建中国梦的基石,家国情怀是使命,是担当,更是激人奋进的磅礴力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更应当胸怀丹心,启航新征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三部分,一是引用孟子的名句,意在说明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自身”、“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二是引用“玉不琢,不成器”,强调个人历经时代和和社会的雕琢磨砺,才能激发出更深沉的民族信仰和家国情怀;三是引用俗语“人心齐,泰山移”,强调每个人融入集体、团队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意在说明家国情怀展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始终是中国人心中鲜明的底色,始终是我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动力源泉。综合看来,材料从个人、家庭、国家三个方面强调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永远同频共振,作为“时代青年”,我们应该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中国梦与个人梦有机结合,以小我来成全大我。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小我融入大我,丹心报效家国” 的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不同的历史时期论述中国人家国情怀的不同体现,然后立足时代新青年的角度,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思考,每个人要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的奋斗,转化为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体现出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不惧艰险,勇毅前行,爱国爱家发展自我,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国情怀。立意:1.常念家国在心怀。2.家齐国治天下安,凝聚新时代活力。3.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应同频共振。4.胸怀家国梦,青年当自强。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A)(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07:45:01
页数:22
价格:¥2
大小:56.3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