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届高三历史高考前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三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方地图中的▲处是我国某一文化遗址的所在地,下列项中对该文化遗址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最早饲养猪和狗等家畜②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阶段③以蛋壳陶为代表性器物④出现了较大规模祭坛神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由图片信息可以判断,该文化遗址是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据所学,晚期的红山文化已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②正确;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坛、庙、冢等遗址和珍贵玉器等遗迹,④正确;D项正确。据所学,早在7000年前,中国便开始成功地饲养家畜了,①错误;蛋壳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2.“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该思想家()A.主张统治者应遵循无为而治B.提出“施仁政于民”的思想C.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和诉求D.主张以法为治理国家的工具【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墨子的观点,其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和尚贤,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C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排除A项;“施仁政于民”,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以法为治理国家的工具,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3.“秦朝最高的监察官是御史大夫,他单独开府办事。在中央,他领导着御史中丞和侍御史,上督丞相,下察百官;在地方,他通过派往地方的监御史,监察地方行政官员。监御史由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也有专门的官署,称‘监府’,一般不隶属地方衙门”。这说明秦朝()A.创立巡视监察制度B.监察体系相对独立C.监察官员位卑权重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他单独开府办事”、“监御史由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也有专门的官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的监察体系,这个体系独立于行政和军事机构之外,反映了监察体系相对独立,B项正确;秦朝的监察官员是固定的,没有创立巡视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监察官员的位卑权重,排除C项;官僚政治开始形成是郡县制在全国的推行,排除D项。故选B项。4.宋朝以后修谱的社会功能呈现出与前代大不相同的特征。“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宋朝以下,谱牒仅作为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强调“观吾谱者,尊祖瞌族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造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不包括()A.科举制度日趋完善B.政府推广家训经验C.商品经济活跃发展D.士族阶层不断衰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发展,科举制度日趋完善,士族阶层不断衰落,导致宋朝以后修谱的社会功能呈现出与前代大不相同的特征,宋朝以下,谱牒仅作为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宋朝政府并未推广家训经验,不属于导致材料现象的时代因素,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科举制度日趋完善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时代因素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商品经济活跃发展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时代因素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士族阶层不断衰落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时代因素之一,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5.史学家冯天瑜认为:“明代文化领域经历了长期的沉寂,在晚明却卷起了高涨的浪潮。这是一个群星灿 烂、人才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硕果累累,成就浩繁的丰收季节”。下列项中的史实,与这一观点不能匹配是()A.著成集古代中药学知识之大成的典籍B.翻译介绍西方数学与水利技术的著作C.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思想D.编撰由儒学士人主导教化乡里的范本【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晚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晚明时期,文化繁荣、人才辈出,成就突出。据所学知识,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据所学,明朝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明末士大夫徐光启与意大利在华传教士合译西方水利科学著作《泰西水法》,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数学著作《几何原本》,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明末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他们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专制,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6.下图是20世纪初年《申报》上发表的一幅时事漫画,其中文字分别是“立宪”和“专制”。此画作者意在揭示()A.维新变法失败的必然性B.清末政体改革的欺骗性C.捍卫民主共和的紧迫性D.批判封建礼教的必要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初年(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将“立宪”嫁接到“专制”上,“立宪”只是幌子,专制才是实质,结合时间20世纪初可知清末政体改革的欺骗性,B项正确;维新变法在19世纪末已经失败,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清末新政,并未提及民主共和思想,排除C项;批判封建礼教,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1913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在1924年1月的《关于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中,孙中山又强调:“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上述史料主要表明孙中山() A.放弃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B.受到“苏联模式”的深刻影响C.反思了政党政治受挫的原因D.认识到工农大众的伟大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原因题。时空是1913—1924年(中国)。据材料“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可知在1913年孙中山认为第一考虑的是内阁问题,而在1924年则参照俄国政党的模式,说明孙中山对政党政治进行了反思,C项正确;孙中山并没有放弃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政党政治的反思,而苏联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其对工农大众力量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8.1942年10月,国统区有影响的报刊之一《大刚报》“择当前重要问题”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参与者“遍及农工商学军政各界及男女老幼同胞”,被视为“旧中国所进行的一次社会影响最为强烈”的民调。其部分问题与结果统计如下,下表可反映出()问题结果你认为中国抗战,究竟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能(99.5%)未置可否(0.5%)你主张联合国家,应该先以全力解决德国,还是先以全力解决日本?日本(69.4%)德国(30.6%)你认为在抗战胜利以前,有无召集国民大会之必要?有(57.5%)无(42%)未置可否(0.4%)①民众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普遍关切②国际反法西斯形势发生重大变化③社会各界呼吁成立民主联合政府④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受到广泛支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2年10月(中国)。由材料中该民意调查参与者“遍及农工商学军政各界及男女老幼同胞”,以及参与者对中国前途问题的看法,可见民众对国家前途的关切,①正确;1941-1942年,随着苏联、美国相继加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战形势发生重大变化,②正确;材料未直接提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4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 上提出改组国民党的一党政府,建立一个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③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各个阶层对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态度,④错误。综上,①②所述符合题意,A项正确,③④所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9.1956年7月,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图书馆是向科学进军的有力武器”。会议确定了图书馆工作的基本任务:“向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图书资料,为科学研究服务,促进科学的迅速发展”。据此可知,该会议的召开()A.明确了图书馆服务公众的职能B.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说明图书馆管理融入科技因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图书馆是向科学进军的有力武器”,“向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图书资料,为科学研究服务,促进科学的迅速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时代主题,以图书馆为“有力武器”“向科学进军”,正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的具体举措,C项正确;图书馆本身就具备服务公众的职能,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图书馆融入科技因素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C项。10.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两个文件,其主题内容最有可能是()A.高校应当向广大工农开门B.加强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C.恢复长期中断的高考制度D.坚持“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正向题。时空是1977年(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文件,决定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恢复“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C项正确;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的人民教育,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恢复高考制度,与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无关,排除B项;“三个面向”的提出时间是198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这一文明没有统一的帝国,全盛期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他们所建造的宗教性建筑,最早由一些简单的土坟组成,后来演化为金字塔。他们的农业以玉米为主,没有牛马猪羊,也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这一文明是()A.古希腊文明B.古埃及文明C.玛雅文明D.印加文明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数以百计的城邦”“宗教性建筑......金字塔”“农业以玉米为主,没有牛马猪羊”并结合所学,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有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等等,可以得出这一文明是玛雅文明,C项正确;古希腊虽是城邦政治,但不符合材料其他信息,排除A项;古埃及虽有金字塔,但金字塔是陵墓,而且古埃及文明也不符合材料其他信息,排除B项;印加文明有玉米和金字塔,但是形成了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12.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要为此提供史实佐证,可考察古代希腊文化中的()①人像雕刻②神话故事③城邦政治④字母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本题要求找出古希腊文化中借鉴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即两河流域)的文明。据所学知识,①希腊的人像雕刻借鉴了埃及的雕刻,②希腊神话故事借鉴了美索不达米亚,④希腊的字母文字源于腓尼基字母,最终源自古埃及象形文字,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③希腊城邦政治是民主制,由希腊工商业发展以及独特地理环境造成,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即两河流域)的文明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3.1688—1697年英法“九年战争”期间,英国军费开支巨大,国家财政濒临崩溃的边缘,但《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征收任何的赋税。为解燃眉之急,国王被迫接受建议而另辟蹊径。这里的“蹊径”是指()A.特许东印度公司建立B.推动金本位制度实行C.向中国走私贩运鸦片D.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688—1697年(英法)。据材料“但《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征收任何的赋税。为解燃眉之急,国王被迫接受建议而另辟蹊径”,可知《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征税权,但是此时国王仍保留部分行政权,可以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以便进行筹集资金,D项正确;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间是1600年,且公司成立是为了发展海外贸 易和海外殖民,排除A项;金本位制度大约形成于1880年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向中国走私贩运鸦片,是在19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表是1870-1915德国主要经济指标,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年份人口数量(百万)中央支出(百万马克)铁路长度(公里)发电量(亿度)187040.80-—18876——187241.23140722426——190056.05219751678101915——266896209198①充分利用工业革命科技成果推动了经济增长②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阻碍了经济快速发展③法西斯政权上台后加紧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④中央支出保障了德军“速决战”计划的成功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870-1915年(德国)。根据材料,1870-1915德国主要经济指标都有快速增长,结合所学,20世纪后半叶,德国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推动了经济增长,①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德国经济在1870-1915年期间快速增长,而非经济发展受阻碍,②解读不正确,符合题意。法西斯政权在德国上台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③解读不正确,符合题意。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以150多万兵力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④解读不正确,符合题意。综上,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5.列宁指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继续了他们的事业,并严密地论证和彻底地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商品交换表现着各个生产者之间通过市场发生的联系。下列项中,对劳动价值论解读不正确的有()①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②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③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成果④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④【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世纪(欧洲)。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来源,①解读不正确,符合题意。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剩余价值理论就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②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19世纪后半叶创立的,启蒙运动主要发生在17-18世纪,③解读不正确,符合题意。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人类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④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综上,①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6.两年半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增长,人们在高唱资本主义“繁荣”的胜利吹,“普遍”叫嚣苏维埃国家“必定灭亡”、“必定崩溃”。而现在,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下降、商品滞销、大量工人失业……当此之时,社会主义苏联不仅没有出现预言的“必定崩溃”,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上述言论应发表于()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大萧条时期(世界)。据材料“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下降、商品滞销、大量工人失业……当此之时,社会主义苏联不仅没有出现预言”,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社会主义苏联却欣欣向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据材料“两年半以前”,所以应该是20世纪30年代,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其余时间均不符合材料要求,排除ACD项。故选B项。17.某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包含“向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动员国际社会进行投资,并执行国际开发和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项目;制定有关国际行为准则和法规,谈判制定粮农领域的国际标准和协议,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磋商和合作。”该组织的徽标是()A.B.C.D.【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向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动员国际社会进行投资,并执行国际开发和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项目;制定有关国际行为准则和法规,谈判制定粮农领域的国际标准和协议,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磋商和合作”可知,该组织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于1945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是联合国系统内最早的常设专门机构,是各成员国间讨论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因此A项属于该组织的徽标,A项正确;B项属于不结盟运动的图标,它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D项属于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图标,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8.据《唐会要》记载:“元和二年(807年),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道,管州府二百九十三,见定户二百四十四万二百五十四。每岁县赋入倚办,止于浙西、浙东、宜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道,合四十州,一百四十四万户,比量天宝供税之户,四分有一。”这一史料主要反映出()A.赋税征收对象扩大B.政府人身控制减轻C.主户所占比例下降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止于浙西、浙东、宜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道,合四十州,一百四十四万户,比量天宝供税之户,四分有一”,可知仅江南八道一百四十四万户,却成为唐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说明唐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经济得到了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江南经济的发展,无法得出赋税征收对象的状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经济重心南移,并不能得出人身控制减轻,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主户比例的变化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9.1949—1980年,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1981—1995年,集体农机站逐渐解体,农机工业重点生产适合当时农村规模经营的小型农具等;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联合收割机异军突起。据此可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②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③国家经济政策的扶植④世界银行贷款的资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49—1996年(中国)。据材料“1949—1980年,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可知是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据材料“1981—1995年,集体农机站逐渐解体,农机工业重点生产适合当时农村规模经营的小型农具等”,可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据材料“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可以看出国家政策的扶植,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资助,④错误,排除B、C、D项。故本题选A项。20.由于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权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特许状的颁发,所以城市特许状就成为城市法的一个主要渊源。从中世纪城市法的实际情况来看,它已初步具备了现代法律体系的雏形,民主、正义、权利、平等、自由的理念是在从中世纪到近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A.中古西欧城市通过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B.现代法律体系法律内容上体现民主自由平等C.中古西欧城市法发展为近代思想解放创造条件D.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是中古西欧的城市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反向题。时空中世纪(西欧)。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是罗马法,并不是中古西欧的城市法,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据材料“由于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权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特许状的颁发”,可知中古西欧城市通过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据材料“它已初步具备了现代法律体系的雏形,民主、正义、权利、平等、自由的理念是在从中世纪到近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可知现代法律体系在法律内容上体现民主自由平等,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据材料“在从中世纪到近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可知中古西欧城市法发展为近代思想解放创造条件,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1.有同学在翻阅资料时,关注到"民族自决原则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下列项中,属于“民族自决原则”范畴的有() ①《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②一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脱离奥匈独立③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了山东的主权④战后南斯拉夫脱离社会主义阵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据材料对民族自决原则的表述,可知此原则针对的是“被压迫民族”,是不独立的国家或地区,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阿尔及利亚独立和捷克斯洛伐克脱离奥匈,中国和南斯拉夫有自己的政权,有自己的民族国家,不符合这一特点,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2.对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南宋以后的学者多将他看作“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20世纪50—70年代,史学界普遍接受列宁的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进入80年代以后“抑王扬马”的观点又流行一时。900多年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跌宕起伏、毁誉不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900多年的“社会气候”下列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A.南宋学者因距离变法的时间最近,故理解最为准确B.近代学者因可供研究的资料较多,故观点更为合理C.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会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南宋以后的学者……异端……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900多年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跌宕起伏、毁誉不一”,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代,对王安石的评价不一,说明历史人物的评价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C项正确;南宋学者的观点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排除A项;近代学者由于受立场、视角的影响,观点也不一定合理,排除B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固定的标准,不能说变就变,排除D项。故选C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3题18分,第21题17分,第25题16分,共51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汉时期,中国封建王朝的强盛和繁荣,科技文化的先进对世界各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对外活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叩开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汉朝的势力向西大大拓展。陆路上,从长安出发,越过葱岭,可到达中亚、西亚。海路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当罗马帝国臻于鼎盛之时,汉王朝也极力主动地想要打通与罗马帝国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虽未完成使命,但加深了东汉对罗马的了解。——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材料二汉朝外交决策与执行基本上是一致的,魏音南北朝时期,外交决策与执行的分合关系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但总的来说向着两者分离的方向发展,这是外交制度成熟的表现。至隋唐时期,二者的分离已经制度化,这促进了外交机构更加专业化,出现了专职的外交机构。汉代外交权力有过分集中之缺陷,及至隋唐,由于皇权政治的发育成熟,在外交管理方面,集权中包含着分权,在分权中贯穿着集权,这既提高了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提高了外交的实际功效。外交管理体制的成熟与完善促使了隋唐与外国之间交流活跃,对外关系空前发展,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活跃在中外交流的舞台上。——摘编自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等材料三中国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首先是对自己的新定位,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是新型大国的外交,事实上,中国正以一个新型大国的面目出现、活跃在地区与世界事务舞台上,在应对危机、维护和平、推动发展上,中国已处在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和推动新机制和新规则的制定。当前,以G20和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为核心的全球治理结构仍为国际经济体系的主要支柱。但与此同时,新的治理机制和新规则体系也开始兴起,以补充或规避原有体系中的不足或缺陷、应对新兴领域出现的问题。其中,中国发挥了关键作用,作出了最大贡献。——摘自人民网《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时期对外交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汉武带时期通过一系列努力,叩开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唐外交管理体制成熟与完善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隋唐通过海路进行对外交流的著名历史人物各一例。(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作为“新型大国”在当前世界事务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并举例说明中国在“新的治理机制和新规则体系”的兴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答案】(1)特点:规模大(或范围广);海陆并举;积极主动;以和平交往为主。(答出3点即可)努力:发动三次对匈奴的战争;设立河西四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2)表现:外交决策与执行的分离;专职外交机构的出现(外交机构的专业化);外交管理中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代表人物:隋朝常骏;唐朝鉴真。(3)角色: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作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成立新开发银行;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简称亚投行);设立丝路基金;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任答其中4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特点:据材料一“中国对外活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可到达中亚、西亚”“到印度南部”可以得出规模大(或范围广);据材料一“陆路上”“海路”可以得出海陆并举;据材料一“汉王朝也极力主动地想要打通与罗马帝国的联系”可以得出积极主动;据材料一“甘英出使大秦”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以和平交往为主。努力: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通过发动三次对匈奴的战争、设立河西四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叩开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中国。表现:据材料二“至隋唐时期,二者的分离已经制度化”可以得出外交决策与执行的分离;据材料二“外交机构更加专业化,出现了专职的外交机构”可以得出专职外交机构的出现(外交机构的专业化);据材料二“在外交管理方面,集权中包含着分权,在分权中贯穿着集权”可以得出外交管理中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代表人物:结合所学可知,隋唐通过海路进行对外交流的著名历史人物有隋朝的常骏和唐朝的鉴真。【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和世界。角色:据材料三“在应对危机、维护和平、推动发展上,中国已处在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中国的角色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金砖国家峰会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是金砖国家争取合作共赢的平台,在这些组织中,都有中国的积极参与;另外中国政府已率先身体力行,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具体措施,使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由此可见中国在“新的治理机制和新规则体系”的兴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使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进一步的怀疑……与五四爱国运动同时,德国、匈牙利相继爆发了响应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西欧、北美、日本批起了工人罢工的怒潮,亚洲各图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人民深深感到这些斗争与中国的反帝反军阀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迅速引起了中国多数先进知识分子的进一步重视。与“五四” 前只有李大钊等极少数人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同,在“五四”后,迅速形成了一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开始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初步运用它探索中国社会根本改造的方向和道路。——摘编自张德旺《新编五四运动史》等材料二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提出了完整的建党理论。列宁认为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政党不但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而且要支持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列宁从俄国革命实际出发,将工农联盟确定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为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革命和开展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具体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强大思想动力。——摘编自徐作辉《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影响》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两例史实。(2)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表现。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意义。(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进程中积累的经验。【答案】(1)背景:中国知识分子对一战的反思;五四运动的爆发;十月革命的影响(或战后国际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及其宣传。史实: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或“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任答其中2点即可)(2)表现:提出完整的建党理论;提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或答主张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经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或立足国情,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信念,不忘传统等。(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给分)【解析】【小问1详解】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使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进一步的怀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知识分子对一战的反思。根据材料一“与五四爱国运动同时,德国、匈牙利相继爆发了响应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可知五四运动的爆发。根据材料一“西欧、北美、日本批起了工人罢工的怒潮,亚洲各图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可知十月革命的影响(或战后国际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根据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迅速引起了中国多数先进知识分子的进一步重视。”可知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及其宣传。史实: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五四’前只有李大钊等极少数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或“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根据材料一“在‘五四’后,迅速形成了一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开始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知陈独秀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小问2详解】表现: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提出了完整的建党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出完整的建党理论。根据材料二“列宁认为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政党不但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而且要支持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可知提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或答主张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意义有,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根据材料三“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可知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小问3详解】经验: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或立足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结合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可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材料三“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相关史实可知,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信念,不忘传统等。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货币数量的多少决定,对于西欧“价格革命”的动因,学界过去往往据此理论侧重于对欧洲的影响。但西欧“价格苹命”的原因应当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15、16世纪是西欧社会经济剧烈变动的时代,随着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产品价格多呈上升趋势。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动工商业的发展,人为地扩大了国内货币储备,推动了物价的上涨,在法国,从1500到1592年,价格增长了十倍,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气候不佳导致的粮食歉收有很大关系。欧洲各国在I4、15世纪都经历了瘟疫与战争的劫难,人口或停滞或下降,15世纪后期开始出现人口增长,在整个16世纪,人口自然增长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摘编自郭进萍《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的动因析解》(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中导致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的其他因素。【答案】其他原因:经济结构的变动(或自足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气候不佳导致粮食歉收;人口增长。【解析】【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世纪(西欧)。据材料“15、16世纪是西欧社会经济剧烈变动的时代,随着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产品价格多呈上升趋势”,得出经济结构的变动(或自足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据材料“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动工商业的发展”,得出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据材料“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气候不佳导致的粮食歉收有很大关系”,得出气候不佳导致粮食歉收;据材料“15世纪后期开始出现人口增长,在整个16世纪,人口自然增长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得出人口增长。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6-26 10:00:02 页数:17
价格:¥3 大小:201.7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