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葛洲坝中学5月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23年5月一、现代文阅读Ⅰ(共35分)(一)(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材料一:近期,某国际大牌推出了一款黑色中长半身裙,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但有网友发现,这款裙子神似中国的马面裙。该品牌强调其采用了“标志性的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却只字未提“马面裙”。尽管国内质疑该品牌文化抄袭的声音四起,但品牌官方至今没有表态,只是在中国市场内默默下架了这款新品,国外的网站上这款裙子在继续售卖。有媒体认为,这波操作难以被界定为抄袭,只能冠以“文化挪用”。在这一事件中,不少人被科普了马面裙的概念: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马面裙的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其结构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此前,也有不少国际大牌借鉴中国元素,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在巴黎、米兰、伦敦的时尚舞台上,1981年戴安娜王妃曾经穿过红色的马面裙,当时的新闻稿写的是中式刺绣裙。这些借鉴参考,在文化领域并不少见,是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喜爱和推广,为国人所乐见。要想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需要主动去发现。在此之前,许多国人并不了解马面裙。争议事件发生后,众人才知道,这种款式不仅凝结了古人的实用智慧和审美情趣,更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只需稍加改良点缀,便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时尚单品。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本来就是一种双向奔赴,“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一直让国人耿耿于怀,此次“被挪用”则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不过,与其停留在口头的“抗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摘编自张晓涵《文化挪用,应让公众更关注传统文化守护》)材料二: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根据内涵的不同,文化挪用可被归为“实物挪用”与“非实物挪用”,前者通常是指对有形物体的占有,而后者更为抽象,通常表现为内容挪用和主题挪用。内容挪 用指某文化中的文化成果被其他文化中的创作者借鉴、利用,又可具体分为风格挪用和母题挪用,两者都指异文化对本文化中文化成果的挪用,只不过前者会主动地表明挪用对象的出处并以此进行自我标记,而后者则是利用异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来创造性地再现本文化。而主题挪用指在文化塑造中有意地借用其他文化中的个体与机构。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特别是文化挪用本身所具备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等特征让人将其视为是刻板印象的输出。但是,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即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符号化的目的是便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在对文化挪用进行讨论时,要避免“绝对原创性”的误区,避免陷入保守主义与自闭主义。一种文化若想进入世界舞台,就必须以适合其传播的形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马克思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即“用世界性文学来包容所有在其自身文化之外出现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世界文学能够包含任何影响力超出本土文化的作品”。作为日益成为学术关注重点的“世界性文化”或“全球性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地方性”,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对立的产物,如果想要自身文化、界体系中获得发展与尊重,就要让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中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当下,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文化星丛”中的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陈查理”式的想象,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摘编自徐冠群《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国际大牌面对网友的抄袭质疑,虽然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在中国市场下架了这款新品,部分媒体认为这是一次“文化入侵”而非抄袭。B.在此次风波之前,国际大牌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参考并不少见,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推广,为国人所乐见。C.此次争议事件推动了国人对马面裙的认知,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凝结古人智慧和审美的服装款式也能成为当下的时尚单品。D.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的,如好莱坞电影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材料二关于文化挪用的分类,材料一中引起争议的某国际大牌的行为是文化挪用中的主题挪用。B.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使其不断输出刻板印象,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因此,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C.只要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就能引发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的持续输出。D.若想进入世界舞台,中华文化必须经过适合其传播的形式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在欣赏、学习、沟通中获得发展与尊重。3.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行为中不属于“文化挪用”的一项是()A.美国迪士尼公司将中国传统剧目《花木兰》改编成动画片,将原始版本中的核心主题“尽忠尽孝”演绎为女性解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题。B.印度导演拉库马·希拉尼执导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以幽默搞笑,讽刺挖苦的手法批判当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C.伏尔泰将元代戏剧家纪君祥所创作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为欧洲经典剧目《中国孤儿》,借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符号来宣扬启蒙精神。D.美国网飞公司翻拍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三体》,起用欧美当地演员饰演原著中以中国人为主的主角群体,讲述超越时间、文化和种族边界的故事。4.费孝通先生曾总结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5.面对文化挪用,中华文化应该如何实现突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A2.C3.B4.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指是既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各个文化应该相互欣赏,用“世界性文化”的眼光来包容其他民族文化。②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指的是不同文化都以其鲜明的特色丰富着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各个文化间要相互学习和沟通,将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促进世界性文化的发展。5.①主动去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瑰宝,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②借助中华文化中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③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承载的积极意义,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以 积极的姿态进行对话,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部分媒体认为这是一次‘文化入侵’而非抄袭”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一段的表述“有媒体认为,这波操作难以被界定为抄袭,只能冠以‘文化挪用’”,可以看出,应是“部分媒体认为这是一次‘文化挪用’而不是抄袭”。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只要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就能引发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的兴趣”说法过于绝对,从材料二第二段“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原文表述是“只有……才”,而不是“只要……就”。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可知,文化挪用是“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是“异文化对本文化中文化成果的挪用”,是“利用异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来创造性地再现本文化”。B.印度导演拍摄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并没有涉及他国文化。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本来是说,人们不仅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此处作为名词的“美”就指文化,作为动词的“美”则是欣赏。再结合原文“‘世界性文化’或‘全球性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地方性’,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可分析出,费孝通先生的话指的是既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各个文化应该相互欣赏,用“世界性文化”的眼光来包容其他民族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本来是说,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此处“美美”可理解为各种文化。再结合原文“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是普 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对立的产物,如果想要自身文化在世界体系中获得发展与尊重,就要让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中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可分析出,不同文化都以其鲜明的特色丰富着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各个文化间要相互学习和沟通,将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促进世界性文化的发展。【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四段“要想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需要主动去发现”最后一段“与其停留在口头的‘抗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等内容可分析概括出,主动去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瑰宝,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结合材料二第二段“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符号化的目的是便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最后一段“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可分析概括出,借助中华文化中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可分析概括出,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承载的积极意义,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进行对话,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二)文学类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回家染晓声周秉昆从郑娟手中接过楠楠的骨灰盒,紧紧抱在胸前,泪如雨下,“楠楠,楠楠,爸的好儿子,爸没去接你……”他泣不成声。周蓉朝周聪使了个眼色,周聪要从父亲手中接回骨灰盒。周秉昆不松手。周聪小声说:“爸,妈更需要你抱抱她。”秉昆这才松开了手。周聪将骨灰盒轻放在靠墙的长方桌上时,秉昆已将郑娟抱在怀中了。郑娟的脸贴在周秉昆胸前,呜呜哭得像个孩子。周蓉周聪互相看看,都流下眼泪。在楠楠遇害这件事上,郑娟的表现与秉昆相反。因为秉昆当时吐血昏过去,住院了, 她表现得相当坚强,大大出乎朋友们的预料,也令周聪、周蓉特别敬佩。“作为母亲,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中国母亲,我对儿子唯一的教育,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一个好人。如果他不是一个好人,那么不管他多么出人头地,都会让我伤心。现在,他用行动证明了我的希望没有落空。我有多么悲伤,同时就有多么欣慰……”郑娟在大学里为周楠举行的追思仪式上说。周蓉、冬梅和周聪,他们都想为郑娟写好讲话稿,让她事先背下来。郑娟问:“需要我说很多吗?”亲人们说不用,又不是演讲,几句就行。如果她实在不想说什么,其他亲人也可以代替讲话。郑娟说:“我想说,话多了我说不好,就几句话我还是说得来的。”周聪说:“妈,你如果想好了说什么,最好先说给我们听听。”郑娟却说:“不用,妈又不是小孩子。”郑娟在台上讲话时,只流泪,没有哭,甚至都没抽泣一声。周蓉为她做翻译。她刚说了前两句,周蓉便猜到她接下来会怎么说。她的样子那么镇定,那么从容不迫,亲人们完全放心了。周蓉的英语口译水平是一流的,表现也无可挑剔。参加追思仪式的师生们为她们鼓掌,那是不同寻常的,人们情不自禁地为她们的真诚破例了。事后,有电视台和报社记者要采访。他们对周蓉郑娟姑嫂二人很有兴趣,两人中,一个是举止优雅、学养深厚的学者,而另一个是粗服乱头、笨拙淳朴的家庭主妇。他们认为很有新闻点,值得深度报道,但都被亲人们拒绝了。于是,竞有小报怀疑,除了母亲可能是真的,其余四位所谓亲人可能都是中国有关部门的人员冒充的。美国就是美国,美国人对周楠母亲和亲人们的敬意完全是真实的,但他们对周楠舍身保护师生的赔偿却相当苛刻。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只会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对于枪击案件中的伤亡者,另有慈善基金抻出了援手,总算给了一些救济,但需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当周蓉手持多份表格向郑娟说明情况时,郑娟平静地说:“咱们并不是来祈求同清和怜悯的,是不是?”周蓉说:“那是,但你作为楠楠的母亲,有权利理直气壮地接受一笔……”她一时不知该用什么词,求助地看着嫂子冬梅。冬梅也想不出更好的词,只能这么说:“弟妹,你别立即决定今晚考虑考虑,明天早晨再告诉我们你的想法。”郑娟说:“那我考虑考虑。我太累了,想一个人待会儿。周蓉们便都离开了她的房间,到了冬梅的房间。周聪说:“姑,大娘,自从我和我妈都有了工作后,我妈就再没认为钱对我们家很重要。她对钱的认识一向有限,够花就知足,你们真得从长远方面引导引导她。” 周蓉说:“你先出去,我和你大娘商量一下。”周聪走出房间后,周蓉说:“对于钱,她是像周聪说的那样。”冬梅也是个从小就没有金钱概念的人,她提醒说:“要不你再去给地讲讲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周蓉说:“看来有必要。”她回到郑娟的房间,郑娟已躺在床上了。周蓉坐在床边,绕了几个话题,开始淡到美元与人民币汇率。郑娟流下泪来,她说:“姐啊,你比我这个妈还强,你还在法国见着了楠楠一次。可我……楠楠发了重誓,他爸不出狱,他就不回国,他相信他爸。我那么多年以来,日盼夜盼,终于盼到他爸出狱的一天了,也终于盼到全家团圆的年头了,可见着的却是……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楠楠小时候的样子,不闭眼睛困得头痛,一闭眼睛楠楠就在我眼前,想跟我说话似的……姐啊,你跟我说的事,现在入不了我的脑子啊!”听她那么一说,周蓉默默地退出了房间。第二天早饭时,郑娟低垂着目光说:“姐,嫂子,我认真考虑过了……我是来接儿子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再者呢,人家处处对咱们恭敬,拿咱们当高贵的人物一般接待,咱们五个人的来回机票吃住,已经花了人家不少钱,所以你们替我谢谢就是了。”周蓉和冬梅互相看看,都没说什么,默默点头而已。于是,周蓉按郑娟的意见,在报上发了一则简短声明,结果引起了更多记者的采访请求。当记者们赶到周家人的住地时,他们已乘上了回国的班机……(节选自《人世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文本二: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平民区为背景,以周志刚一家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21世纪初,小说刻画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奋斗历程,将其嵌入到中国社会50年来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等历史事件和发展进程中,既写他们生活的磨难与困苦,更写他们怀揣梦想而艰苦奋斗的尊严与荣光。2019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中说:“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摘编自中国作家网)【注释】文本一的标题为编者所加。周楠,公费留美学生,学成即将归国,却因为见义勇为而被人射杀;郑娟,周楠母亲;周秉坤,周楠养父;周聪,周楠弟弟;周蓉,周楠姑姑;郝冬梅,周楠伯母。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郑娟舍弃补偿金是因为她感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情和心敬,觉得来回机票和吃住已经花费人家很多钱,不好意思再要了。B.儿子能成为一个见义勇为的好人带给母亲的欣慰,让作为生母的娟表现得比作为养父的周秉坤更坚强,赢得亲人敬佩。C.周蓉和郝冬梅之所以劝说郑娟接受补偿款既出于他们以往对郑娟为人处世的了解,也是出于对郑娟一家未来生活的关心。D.周楠舍身救人,郑娟等周家人拒绝接受美国慈善机构补偿款,这些做法体现出中华民族无私助人、不求回报的传统美国德。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A.郑娟发言结束后,记者们的反应表明美国记者对郑娟和周蓉的极大兴趣,也为后文记者们见到郑娟在报纸上的简短声明后蜂拥而至做了铺垫。B.郑娟在见到周秉坤后哭得像个孩子和她在美国坚强的表现不一致,这种亲人面前的真情宣泄使得郑娟这个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立体丰满。C.选文中对主人公郑娟的刻画采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直接描写和环境渲染,并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突了郑娟的善良和坚强。D.选文采用了大量的对话描写,每个人的语言都符合自己的身份特点,这种写作手法更适合中国大众的阅读习惯,更容易为阅读者接受并容易产生共情。8.郑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小说情节是凭借其内在矛盾发生和发展的,有时作者却“有必要”在其中插入说明性的语句或段落。请结合全文,对文中画波浪线段落的“必要性”做简要分析。【答案】6.A7.C8.①坚韧。得知楠楠遇害,与周秉坤吐血昏倒住院相比,郑娟回到国内才在周坤怀里哭泣,表现得相当坚韧;且周蓉等想要为她写发言稿或者代替她发言时,她仍坚强决定自己发言来表达对儿子的赞美和怀念。②善良、明理、深明大义。郑娟并没有因为周楠在美国死亡而对美国有任何怨恨,反而对学校的贴心接待心存感恩,这些体现出郑娟理解体恤他人、明理。③自尊自强。在周楠的补偿问题上,郑娟没有在意金钱的数额问题,她最后拒绝接受金钱上的补偿,认为用儿子的命换钱是令人鄙夷的做法。④对儿子纯洁高尚的爱(爱子的慈母形象)。郑娟在教育儿子时,唯一的希望是他长大能成为一个好人,由此看出郑娟教育理念的高尚以及对儿子纯洁的爱。9.①交代故事背景。画线句交代了美国社会的情况,因为美国社会和中国社会在观念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这一说明性文字可以让读者对故事的背景更加清楚。②补充故事内容。如“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 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就交代了周楠死亡赔偿的情况,让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合理。③为情节发展做了铺垫。画线句子的交代,为后文中周蓉和郝冬梅劝说郑娟的行为以及郑娟拒绝救助金的行为做了铺垫。【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觉得来回机票和吃住已经花费人家很多钱,不好意思再要了”错误。从小说中“姐,嫂子,我认真考虑过了……我是来接儿子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可知,郑娟放弃补偿金除了这些原因外,最主要的是认为儿子的性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选文中对主人公郑娟的刻画采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直接描写”分析错误,对郑娟的刻画没有心理描写。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坚韧。结合“在楠楠遇害这件事上,郑娟的表现与秉昆相反。因为秉昆当时吐血昏过去,住院了,她表现得相当坚强,大大出乎朋友们的预料,也令周聪、周蓉特别敬佩”“郑娟说:‘我想说,话多了我说不好,就几句话我还是说得来的’”“郑娟在台上讲话时,只流泪,没有哭,甚至都没抽泣一声”“她的样子那么镇定,那么从容不迫”可知,得知楠楠遇害,与周秉坤吐血昏倒住院相比,郑娟回到国内才在周坤怀里哭泣,表现得相当坚韧;且周蓉等想要为她写发言稿或者代替她发言时,她仍坚强决定自己发言来表达对儿子的赞美和怀念。善良、明理、深明大义。结合“人家处处对咱们恭敬,拿咱们当高贵的人物一般接待,咱们五个人的来回机票吃住,已经花了人家不少钱,所以你们替我谢谢就是了”可知,郑娟并没有因为周楠在美国死亡而对美国有任何怨恨,反而对学校的贴心接待心存感恩,这些体现出郑娟理解体恤他人、明理。自尊自强。结合“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可知,在周楠的补偿问题上,郑娟没有在意金钱的数额问题,她最后拒绝接受金钱上的补偿,认为用儿子的命换钱是令人鄙夷的做法。 对儿子纯洁高尚的爱(爱子的慈母形象)。结合“作为母亲,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中国母亲,我对儿子唯一的教育,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一个好人。如果他不是一个好人,那么不管他多么出人头地,都会让我伤心”可知,郑娟在教育儿子时,唯一的希望是他长大能成为一个好人,由此看出郑娟教育理念的高尚以及对儿子纯洁的爱。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交代故事背景。画线句“美国就是美国,美国人对周楠母亲和亲人们的敬意完全是真实的,但他们对周楠舍身保护师生的赔偿却相当苛刻。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只会提供道义上的支持”交代了美国社会的情况,因为美国社会和中国社会在观念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这一说明性文字可以让读者对故事的背景更加清楚。补充故事内容。结合“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只会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对于枪击案件中的伤亡者,另有慈善基金抻出了援手,总算给了一些救济,但需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可知,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交代了周楠死亡赔偿的情况,让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合理。为情节发展做了铺垫。结合后文“周蓉说:‘那是,但你作为楠楠的母亲,有权利理直气壮地接受一笔……’她一时不知该用什么词,求助地看着嫂子冬梅。冬梅也想不出更好的词,只能这么说:‘弟妹,你别立即决定今晚考虑考虑,明天早晨再告诉我们你的想法’”“第二天早饭时,郑娟低垂着目光说:‘姐,嫂子,我认真考虑过了…我是来接儿子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可知,画线句子的交代,为后文中周蓉和郝冬梅劝说郑娟的行为以及郑娟拒绝救助金的行为做了铺垫。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兴平二年,公孙瓒既杀刘虞,尽有幽州之地,志气益盛,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或问其故,瓒曰:“衣冠皆自以职分当贵,不谢人惠。”故所宠爱,类多商贩、庸儿,与为兄弟,或结婚姻,所在侵暴,百姓怨之。先是,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瓒自谓易地当之,遂徙镇易,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或问其故,瓒曰:“兵法,百楼不攻。今吾诸营楼橹 数十重,积谷三百万斛,食尽此谷,足以待天下之事矣。”建安三年冬十二月,袁绍连年攻公孙瓒不能克,以书谕之,欲相与释憾连和。瓒不答,而增修守备。先是,瓒别将有为敌所围者,瓒不救,曰:“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及绍来攻,瓒南界别营,自度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或降或溃。绍军径至其门,瓒遣子续请救于黑山诸帅,而欲自将突骑出傍西山,拥黑山之众侵掠冀州,横断绍后。关靖谏曰:“今将士莫不怀瓦解之心,所以犹能相守者,顾恋其居处老小,而恃将军为主故耳。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瓒乃止。绍渐相攻逼,瓒众日蹙。四年春三月,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三道救之,未至,瓒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瓒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瓒大败,复还自守。绍为地道,穿其楼下,便烧之,楼辄倾倒。瓒自计必无全,乃悉缢其姊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关靖叹曰:“前若不止将军自行,未必不济。吾闻君子陷入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策马赴绍军而死。(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八·袁绍讨公孙瓒》,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按顺序写出三处句读对应的字母。坚A守B旷C日D或E可F使G绍H自I退J若K舍L之M而N出O后P无Q镇R重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右,指“在……之上”。古人常以右为贵、为上,与《廉颇蔺相如列转》中“位在廉颇之右”中“右”意思相同。B.楼橹,古代供守兵瞭望敌军动静的无顶盖高台,用于侦查,亦可配合进攻。C.蹙,指“窘迫”,与《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的“蹙”字意思不同。D.赍,指“携带”,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赍”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孙瓒因听童谣说唯有易县可以避世,于是把军队迁到易县驻扎,挖掘壕沟,修建土丘、楼宇,以守代攻。B.公孙瓒不去援救被敌人包围的别将,是因为他担心一旦援救,以后其他将领便都会依靠援救,消极怠战。C.公孙瓒想亲率突骑出奔西山,集结黑山兵众攻冀州,切断袁绍后路,但关靖认为此时军心不稳,将军不宜离开易京。D.公孙瓒与儿子的密信被袁绍的巡逻兵截获,导致计划失败,后虽回城继续坚守,终难逃身死兵败的结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衣冠皆自以职分当贵,不谢人惠。(2)吾闻君子陷入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 1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公孙瓒最终被袁绍攻克的原因。【答案】10.DJO11.D12.A13.(1)那些士大夫自以为身居要职就应当享受富贵,却不知道感谢别人对他的恩惠。(2)我听说君子使别人陷入危难,一定要同他共患难,我怎么能够独自逃生呢!14.①军事策略上,固守防守策略,拒绝求和;②对人态度上,不体恤将士,人心离散;③具体作战中,密信被截,计划失败。【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坚守一段时间,袁绍有可能自行撤退,如果舍弃大家出逃,后方没有人做主了。“坚守”作谓语,“旷日”作补语,故应在“旷日”后,即D处停顿;“或可使绍自退”是兼语句,故应在“退”后,即J处停顿;“后”作主语,“无镇重”作谓语,故应在“后无镇重”前停顿,即在O处停顿。【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意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C.正确。“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蹙,皱眉。句意:公孙的兵众处境日益窘迫。/眉毛仿佛皱着又仿佛舒展着,像挂在天空中的一抹轻烟。D.“赍,指‘携带’”错误,两个“赍”字意思相同,都是“赠送、送给”的意思。句意:公孙瓒秘密派使者给公孙续送信。/借给敌人武器,送给盗贼粮食。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A.“唯有易县可以避世”错,原文是“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瓒自谓易地当之……”。可见,童谣是说燕国南疆,赵国北界,中间合不住,大小如砺石,只有这里可以避世”,并没有点明“唯有易县”可以避世,是公孙自认为是易县。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衣冠”,士大夫;“以”,认为;“当贵”,应当享受富贵;“谢”,感谢。(2)“陷”,使……陷入危难;“同其难”,与……共同患难;“岂……乎”,怎么…… 呢;“独生”,独自逃生。【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根据“袁绍连年攻公孙瓒不能克,以书谕之,欲相与释憾连和。瓒不答,而增修守备”概括:军事策略上,固守防守策略,拒绝求和;(2)根据“瓒别将有为敌所围者,瓒不救,曰:‘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及绍来攻,瓒南界别营,自度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或降或溃”概括:对人态度上,不体恤将士,人心离散;(3)根据“瓒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瓒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瓒大败”概括:具体作战中,密信被截,计划失败。参考译文: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公孙杀了刘虞之后,完全占有了幽州,势力更加强盛,他依仗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不体恤百姓,只记别人的过失,不记别人的善行,连一丁点怨恨也要报复。对于有声望的士大夫,名望在他之上的,一定会用律法陷害,对有才能的人,也一定设法压制使其处于困窘的环境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公孙瓒说:“那些士大夫自以为身居要职就应当享受富贵,却不知道感谢别人对他的恩惠。”因此他所宠爱的,大多是商贩和才能低下的人,还和他们结拜为兄弟,有的还结为姻亲,这些人仗势侵夺百姓,百姓都很怨恨他们。在这之前,有童谣说:“燕国南疆,赵国北界,中间合不住,大小如砺石,只有这里可以避世。”公孙自认为易县正是童谣所说的位置,于是就把军队迁居到易县驻扎,还环城挖掘十多道壕沟,在沟里修建高大土丘,每个土丘都有五六丈高,再在土丘上建上木楼。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公孙瓒说:“兵法上说:百尺高楼,不可进攻。现在我的军队各营壕沟、箭楼几十重,积累存粮三百万斛,吃光这些粮食,足以等到天下大势的变化了。”东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冬季十二月,袁绍连年攻击公孙瓒不能取胜,就写信给公孙瓒,想解除怨恨互相联合。公孙瓒不理睬,反而增修防御工事。在这之前,公孙瓒的别将有被敌人包围了的,公孙瓒都不去援救,还说:“如果救了这一个人,以后其他将领便都会依靠援救,不肯努力奋战了。”等到袁绍大军攻来,公孙瓒南境的一些别营,自己估计坚守不住,又知道一定没有人援救,于是有的投降,有的溃散。袁绍的军队一路直抵易县城门,公孙瓒派他的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各位首领求援,并想亲自率领突骑出奔西山,集结黑山的兵众侵掠冀州,切断袁绍的后路。关靖劝谏说:“现在您的将士,没有不怀离散之心的,之所以还能固守,是因为顾念家中老幼都住在这里,而且依靠将军在此主持大局的缘故。如果坚守一段时间,袁绍有可能自行撤退,但如果舍弃大家出逃,后方没有人做主了,易京的陷落,便随即到来了。” 公孙瓒这才停止了行动。袁绍大军逐渐加强攻击,公孙瓒的兵众处境日益窘迫。东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春季三月,黑山首领张燕和公孙续率领十万兵众分三路援救易京,军队还未到,公孙瓒秘密派使者给公孙续送信,告诉他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埋伏在北郊低洼之地,约定举火为号以便内应,公孙瓒想亲自率军出城夹击。袁绍的巡逻兵截获了这封书信,袁绍便派兵按约定时间举火。公孙瓒以为救兵到了,便出城交战,袁绍埋伏的军队突然袭击他,公孙瓒大败,又回到城中继续坚守。袁绍便让士卒挖地道,一直凿到公孙瓒所住的楼下,点火烧木柱,城楼就倒塌了。公孙瓒自知必定不能幸免了,便勒死姊妹妻子儿女,然后纵火自焚。关靖叹息说:“我先前如果不阻止将军出城突围,未必不能成功。我听说君子使别人陷入危难,一定要同他共患难,我怎么能够独自逃生呢!”于是骑马冲入袁绍军中而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上湖南崔中丞戎昱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把崔中丞比作“陌上尘”,还用“云泥”二字,比喻彼此地位的高下悬殊。B.颔联采用对比的手法,世人都嫌弃好马长得瘦弱,唯独崔中丞不嫌弃人才出身贫苦。C.颈联作者直抒胸臆,丝毫没有隐晦和曲折言辞,彰显出诗人的铮铮铁骨和耿直秉性。D.这首诗技法高妙,情感真挚,在采用多种艺术技巧的同时也能真实地表达内心情感。16.从这首诗中,你能读出哪些做人的道理?【答案】15.A16.①要有慧眼识人的能力,不以外表轻易评价他人;②要信守承诺,说话算数,做到一诺千金;③要有感恩之心,对于帮助自己和欣赏自己的人,要报答他们的恩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A.“首联诗人把崔中丞比作‘陌上尘’”说法错误,首联连用两个比喻,一边是山上的青松,天上的云;另一边是陌上的尘土,地下的泥。前喻崔中丞,后喻自己。所以诗人是把自己比作“陌上尘”。故选A。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颔联“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嫌良马瘦弱,只有您愿结交贫穷的卧龙。在常人看来,既然瘦了,那就不会是良马,嫌它也是应该的。但是崔中丞却没有嫌弃“良马瘦”“卧龙贫”,一边是“尽嫌”,一边是“不弃”,而尽嫌的是“举世”,不弃的则只是“唯君”一人。这样,就在世人与崔中丞的强烈对照中,见出了崔中丞不同流俗的慧眼,赞颂了他的识拔人才。这告诉我们要有慧眼识人的能力,不以外表轻易评价他人。颈联“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的意思是:千金虽贵未必能改变人的本性,只要为了信守承诺,甘愿献出生命。此联告诉我们要有千金不移的志节,把诺言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做到一诺千金。尾联“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的意思是:不要以为读书人不懂感谢,只要有区区之心,就要报答恩人的提携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崔中丞的容留和知遇的感激,大有报恩人不辞生死的气概。此联告诉我们要有感恩之心,对于帮助自己和欣赏自己的人,要报答他们的恩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明确表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道德准绳,把苟合取悦他人奉为法度。(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背绳墨以追曲兮②.竞周容以为度③.倚南窗以寄傲④.审容膝之易安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⑥.齐彭殇为妄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兮、竞、固、虚诞、彭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芯”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嵌入式研发团队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引领者。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明星团队是“中国芯”崛起的主力军之一。飞腾腾锐D2000正式立项时,主要目标是采用全新工艺从4核心提升到8 核心,这对研发团队来说是全新的挑战。340天,他们①,累计50余次关键技术试验,300多项任务分解,500多个评审问题被攻克,6000多次的代码提交……顺利完成了D2000投片前的“任务清单”。该型号芯片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如今,芯片的出货量已突破200万片,创下国产桌面CPU销量新高。研发负责人宋佳利说:“创新总会遇到失败,每一次遇到难题,我们团队所有的人都在,都会②地解决问题。”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研发团队实现了芯片行业的“中国速度”。D2000发布之后,团队又完成了飞腾套片X100的设计研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150人的队伍连续设计并量产两款国产高端芯片。2020年,这支团队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荣誉称号。随着新一代芯片飞腾腾珑E2000设计完成,又有一批新鲜血液注入团队之中,团队自主创新的奋发精神深深感召着他们。新人田怀旭说:“团队中的前辈是我们最崇拜的人,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成长非常快。”从“缺芯少魂”到与国际并肩,自主创新的拼搏精神在飞腾青年人身上③。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本则新闻的第二段使用了一系列数字,请结合具体数字分析其表达效果。20.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能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标题起着重要作用。请为本则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20字。【答案】18.示例:①夜以继日(争分夺秒)②齐心协力(勠力同心)③薪火相传(薪尽火传)19.①增强新闻精确性,如340天,天数精确,突出了研发用时之短,崛起之迅速;②增强新闻可信度,如50余次、300多项等,数字具体,简洁明了,表现出研发过程的不易;③增强新闻可读性,如200万片,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成就之大;④增强新鲜感,如4核心、8核心,非常专业地概括工艺的跨度,言简意赅,避免了科技类新闻的枯燥乏味。20.示例一:青年团队勇克难关,中国芯片比肩国际示例二:青年团队勇创新,中国芯片领潮流【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语境形容研发团队340天一直在奋战,可用“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争分夺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充分利用时间。②语境形容团队解决问题时齐心合力,可用“齐心协力(勠力同心)”。齐心协力:指形容思想认识一致,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勠力同心:齐心合力,团结一致。③语境指团队精神的新老传承,可用“薪火相传(薪尽火传)”。薪火相传(薪尽火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增强新闻精确性。文中确切的数字最能增强新闻材料的准确性,如“从4核心提升到8核心”,体现工艺目标的明确性、专业性;如340天,天数精确,突出了研发用时之短,崛起之迅速。②增强新闻可信度。如50余次、300多项、500多个、6000多次等,数字具体,简洁明了,表现出研发过程的不易。③增强新闻可读性。如“芯片的出货量已突破200万片”中“200万片”,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成就之大。④增强新鲜感。如“从4核心提升到8核心”中的“4核心”“8核心”,用语非常专业,数字概括了工艺的跨度,言简意赅,避免了科技类新闻的枯燥乏味。【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首先概括新闻的要点,第一段主要说“中国芯”研发团队人员年青;第二段主要介绍研发团队攻坚克难的情况,突出其意义“该型号芯片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第三段主要介绍研发团队勇于创新的情况;第四段介绍团队精神的传承情况。分析四段内容,第二、三段是新闻的核心内容,据此概括。注意本题对新闻标题的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可以用对偶、双关、拟人等手法,标题语言要精炼、准确。(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凛冬时节,千里冰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的一段呼玛河支流,却是流水潺潺,水雾缭绕。据观察,即便在零下40摄氏度,呼玛河的干流和支流中,____①____,共有20余处。冰天雪地,为什么会出现“不冻河”这样的景观?原来,呼玛河流域在很久以前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____②____,如得尔布干断裂和新林—喜桂图断裂,这些深大断裂断穿整个地壳,甚至断穿岩石圈,可以成为地下热液的通道,让地幔和地壳深处的热量持续涌上来,因此地热资源极其丰富。地热还能以气体为载体,沿着断裂向上运移,甚至到达地表。同时,地质作用过程形成的沉积地层、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以及众多的裂隙等,都是地下水良好的储集场所,热量遇到地下水,就形成了源源不断的温泉水。____③____,不冻河的形成,还受多种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比如,飞流直下的黄河壶口瀑布,冰期也是短于周围区域内同纬度的河流。若水中含有沙、盐等杂质,结冰点也会降低。呼玛河流域的河流属于是山区河流,地表坡降大,河水流速较强,且矿化度较高,这些因素都为不冻河的形成起到辅助。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①依然会出现不冻河段②形成一些深大断裂③除受温泉等地热因素影响外22.呼玛河流域的河流属于山区河流,地表坡降大,河水流速较快,且矿化度较高,这些因素都为不冻河的形成起到辅助作用。【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依据后文“为什么会出现‘不冻河’这样的景观”可知,这里是说即便在零下40摄氏度,呼玛河的干流和支流中也有不冻河的存在。可填:依然会出现不冻河段。第②空,依据后文“如得尔布干断裂和新林——喜桂图断裂,这些深大断裂断穿整个地壳”可知,所填句中要引出“深大断裂”,可填:形成一些深大断裂。第③空,依据后文“不冻河的形成,还受多种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可知,所填句子是总结上文所说的形成不冻河的原因,可填:除受温泉等地热因素影响外。【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1.“属于是”重复累赘,可删去“是”;2.“流速较强”主谓搭配不当,可改为“流速较快”;3.“起到辅助”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可改为“起到辅助作用”。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荀子·法行》中记载,子贡询问“君子贵玉”的原因,孔子答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用宝玉来比拟人的德操,谦谦君子,正如温润之玉,光华敛于内而不炫于外,清辉藏于身而气韵自生,给人以温暖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每块玉都有独特的形态与气质,每个青年也都有独特的禀赋与追求。上述材料对青年的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精雕细琢终成器,冰肌玉骨绽芳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深沉的玉石情结。玉,石之美者,千年的沉淀磨砺与万般的精雕细琢,使其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风韵。我们尊敬君子,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我们崇敬高洁的品格,会赞叹“冰清玉洁”,玉是君子身份的象征,也是品位与修养的象征。而今,习总书记勉励大家:“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这激动人心的话语尤其让我们青年一代感怀振奋,这其中寄予着对我们青年的许多期许和厚爱,因此我们要不负期望不断磨砺和提升自己。青春的品格因磨砺而出彩。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璞玉,需要有勇气经历千磨万琢,方能成为大器。不经受琢磨,怎绽放光彩?不经历切磋,怎显露芳华?谦谦君子,正如温润之玉,光华敛于内而不炫于外,清辉藏于身而气韵自生,给人以温暖和力量。先辈们打下江山,已经替我们挡下了动荡和磨难。方志敏同志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依旧正气凛然,坚贞不屈,这是革命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韧气节;新时代楷模黄文秀为了让基层群众过上好日子,把韶华留在广西百色的大山深处,这是当代年轻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责任担当;人民公仆杨善洲常拿工资接济困难群众,为他们买粮食、购种子、送衣被,却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属办过私事,这是优秀党员干部冰清玉洁、白璧无瑕的崇高风范。新时期,我们青年一代更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会在砥砺中成长,勇挑重担,到一线去,到艰苦的地区去,在危急时刻和困难时期迎难而上,积极应对,接受风霜雨雪的考验,不断打磨和淬炼自己。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时代的使命,才能体现出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犹记武汉方舱医院红遍网络的青春“萨日朗”舞姿,我们难忘戍边英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诉说,新时代新征程本来就应该留下我们青春的足迹和风采。青春的品格要绽放美玉的光彩,也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白居易《放言五首》曰:“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心怀家国,启智立心,修身立德,要经得起考验,提升自己的品格,用自己的真情善行和美德来修炼自己,成为一块真正的美玉。孔圣人云:“玉有十德,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世人喜爱玉的温润和谦和,敬慕其可玉碎不可瓦全的万丈豪情,我们青年一代理应不负韶华,用一片高洁的冰心,来守护这盛世繁华。新征程上,青年一代要不断砥砺奋进,精雕细琢成为大器,绽放如玉的光华,逐梦新时代,一起向未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引用孔子的话,将君子比作玉,以“玉”的特质阐释君子的品格,并列举诸多形容人优秀品质的带“玉”字的成语。材料第二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青年如璞玉,雕琢以成才。综合看来,两则材料,一则是历史,一则是当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正是根植于第一则材料中源远流长的以玉比德的中国传统文化。审题过程中要抓住“玉”的基本特点来感悟习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勤期望。一是璞玉展露光华离不开琢磨切磋,青年人的成长离不开现实的磨砺;二是拥有深沉的家国情怀,才能把自己提升到如玉的高洁品格。所以要深入思考,仔细挖掘,立意才深刻,内容才层次分明。行文构思时,如以“青年人要用用真情、善行、美德来雕琢自己”作为论点,就可以从赤诚的家国情怀、踏实努力的实际行动、高洁的人生品格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恰当引用论据,如可选择青年毛泽东、黄文秀、杜富国、苏炳添等人的事例论证观点,论述只有历经雕琢磨砺,唤醒内心的道德律,淬炼信仰的主心骨,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最后联系实际,号召广大青年努力砥砺自我成大器,要更加勤勉,用时间和汗水雕琢自己,努力成为一块“美玉”,永远散发洁净通透的光泽。立意:1.磨砺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品格。2.勇敢接受磨砺才能成为大器。3.用真情善行美德来雕琢自己。4.修身立德,成就如玉的品格。5.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6-24 18:12: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3.9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