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溧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高一年级生物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关于细胞膜的结构与成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膜脂、膜蛋白和少量膜糖类组成B.所有的膜脂均有疏水性头部和亲水性尾部C.膜蛋白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和催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D.膜蛋白可以发生无规则运动,不需要代谢供能【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流动镶嵌模型可知,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含有少量糖类,其磷脂和蛋白质是可以移动的,使得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详解】A、细胞膜主要由膜脂(主要是磷脂)、膜蛋白和少量膜糖类组成,A正确;B、膜脂中的胆固醇不含疏水性头部和亲水性尾部,膜脂中的磷脂含疏水性头部和亲水性尾部,B错误;C、膜蛋白在物质运输(如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信息传递(如受体特异性识别信息)和催化(如膜上的酶)等方面起重要作用,C正确;D、膜蛋白的运动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代谢供能,D正确。故选B。2.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酶变性失活时,其空间结构才会发生改变B.细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供能C.酶的水解需要ATP供能,ATP的水解需要酶的催化D.竞争性抑制剂含有与底物相似结构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结合改变不等于破坏,如载体蛋白与运输物结合、酶与底物结合等,结构都会发生改变,但是是可逆的,而高温、强酸强碱可能会让蛋白质变性失活,该种结构改变是不可逆的。【详解】A、酶与底物结合,其空间结构也会改变,A错误;B、细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主要是由ATP直接供能,但也有如光反应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碳(暗),反应需要的能量来自ATP和NADPH,B错误;C、酶的水解不需要ATP功能,ATP水解是需要ATP水解酶的催化,C错误;D、竞争性抑制剂含有与底物相似结构,因此会与底物一起去竞争酶,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D正确。故选D。3.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联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线粒体产生的ATP可以通过ADP-ATP载体进入叶绿体B.线粒体产生的NADH可以补充叶绿体中NADPH的不足C.叶绿体产生的NADPH可以补充线粒体NADH的不足D.叶绿体产生的糖类可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氧呼吸,叶绿体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详解】A、线粒体产生的ATP可以通过ADP-ATP载体进入叶绿体,如叶绿体中DNA进行复制时所需的能量有线粒体提供,A正确;B、NADH可以增加NADPH水平,当叶绿体产生的NADPH不足时,线粒体产生的NADH可以补充叶绿体中NADPH的不足,B正确;C、NADPH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NADH,当线粒体产生NADH不足时,叶绿体产生的NADPH可以补充线粒体NADH的不足,C正确;D、叶绿体产生的糖为葡糖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需经初步分解后,形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D错误。故选D。4.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进出核孔的方式既有主动运输,也有被动运输B.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其中最重要的是染色体C.染色体仅位于细胞核中,没有细胞核就没有染色体D.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答案】A【解析】【分析】真核细胞核原核细胞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详解】A、物质进出核孔的方式既不是主动运输,也不是被动运输,A错误;B、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其中最重要的是染色体,B正确;,CD、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染色体仅位于细胞核中,没有细胞核就没有染色体,CD正确。故选A。5.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下列关于细胞内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都有自由水和结合水B.多糖和二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维生素C和维生素D都是脂质D.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无关【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2、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多糖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它们都是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聚合形成的。【详解】A、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且大部分是自由水,A正确;B、蔗糖是植物细胞内的二糖,蔗糖由果糖和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组成二糖的基本单位不一定都是葡萄糖,B错误;C、脂类包含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维生素C不属于脂质,C错误;D、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有关,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D错误。故选A。6.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时,涉及多种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叶绿体B.驱动卡尔文循环的能量全部由ATP提供C.NADPH在类囊体膜上合成,在类囊体腔中消耗D.光合作用的每一阶段都需要特定的酶催化【答案】D【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详解】A、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除了叶绿体,还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B、驱动卡尔文循环的能量由光反应产物ATP和NADPH提供,B错误;C、NADPH在类囊体膜上合成,在叶绿体基质中消耗,C错误;D、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故光合作用的每一阶段都需要特定的酶催化,例如光反应阶段需要ATP合成酶,暗反应阶段进行的CO2固定和C3的还原,也需要酶的催化,D正确。故选D7.下列关于科学实验技术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梅塞尔森等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D.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B、梅塞尔森等利用“假说-演绎”法,先假说复制为半保留复制,预测实验结果,然后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同位素标记法,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相符合,从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B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构建出了规则的双螺旋DNA分子结构,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C正确;D、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过程,测交实验属于验证过程,D正确。故选A。8.下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星射线对染色体附着的连续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中心体倍增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B.图1发生在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C.图2发生在后期,染色体在星射线牵引下移动D.图1~3过程保证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两极【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有丝分裂间期主要发生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此时期也会发生中心体复制而倍增,A正确;B、图1中染色体复制,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B正确;C、据图可知,图2中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细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D、图1~3过程中,在中心体和星射线的作用下,保证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两极,实现了染色体的平均分配,D正确。故选C。9.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不会是RNAB.新冠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不是DNA片段C.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RNA分子中没有碱基互补配对D.RNA分子可以作为ATP合成的“基础原料”,DNA分子不能【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详解】A、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即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不会是RNA,A正确;B、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不是DNA片段,B正确;C、RNA中也有碱基互补配对,如tRNA中,C错误;D、ATP脱去远离腺苷的两个磷酸基团后为AMP,是RNA的单体之一,故RNA分子可以作为ATP合成的“基础原料”,DNA分子不能,D正确。故选C。10.大肠杆菌的质粒是一种环状DNA,在基因工程中常用作载体,其结构如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质粒的2条链在5’端各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因为质粒是一种环状DNA,所以没有双螺旋结构C.质粒中,①②③共同组成其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D.质粒中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①为磷酸基团,②为脱氧核糖,③为含氮碱基,DNA分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之间有2个氢键,G与C之间有3个氢键。【详解】A、质粒为环状DNA,无游离磷酸基团,A错误;B、质粒DNA也是反向平行双螺旋结构,B错误;C、①为磷酸基团,②为脱氧核糖,③为含氮碱基,①②③共同组成质粒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D、质粒是环状的双链DNA分子,其中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正确。故选D。11.关于遗传信息的表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DNA序列都可以被转录B.所有的RNA序列都可以被翻译,C.所有的RNA都是转录的产物D.mRNA、tRNA、rRNA都与翻译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遗传信息的表达,包含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详解】A、只有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才可以被转录,A错误;B、起始密码子往前,终止密码子往后的部分不能被翻译,tRNA和rRNA也不能被翻译,B错误;C、有些RNA是RNA复制的产物,C错误;D、mRNA、tRNA、rRNA都与翻译有关,m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是转运氨基酸的工具,rRNA参与组成核糖体,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D正确。故选D。12.科学家获得了一段编码细胞分裂相关蛋白酶的DNA序列,其非模板链如下所示。如果翻译、该序列对应的mRNA序列,需要的tRNA的种类是(  )5’-ATGTTAGAGGCGAGCGGGGATAGGTTACTG-3'A.10种B.9种C.8种D.5种【答案】B【解析】【分析】1、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2、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3、密码子: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与DNA非模板链的碱基区别在于:用“U”替换了“T”,DNA非模板链为“5’-ATGTTAGAGGCGAGCGGGGATAGGTTACTG-3'”,mRNA的序列是“5’-AUGUUAGAGGCGAGCGGGGAUAGGUUACUG-3'”,把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分成一组,则mRNA序列为,“5’-AUGUUAGAGGCGAGCGGGGAUAGGUUACUG-3”,密码子有9种(有两个UUA),需要的tRNA有9种,B正确。故选B。13.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观遗传不依赖于DNA碱基序列的变化B.表观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表观遗传仅仅由DNA甲基化引起D.表观遗传效应可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答案】C,【解析】【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即不依赖于DNA序列的基因表达状态与表型的改变。【详解】A、表观遗传中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即不依赖于DNA碱基序列的变化,A正确;B、表观遗传与遗传物质无关,但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所以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正确;C、表观遗传已知的有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母体效应,基因沉默等,C错误;D、表观遗传效应可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D正确。故选C。14.下图是玉米(2n=20)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①~⑤代表不同的细胞。观察各图像中的染色体行为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正移向两极B.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0条C.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粒有2种染色体组成D.如果①细胞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那么形成的4个花粉粒有2个是正常的【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细胞①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②③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和细胞⑤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被纺锤丝移向两极,A正确;B、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所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0条,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玉米是二倍体,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花粉粒两两相同,有2种染色体组成,C正确;D、如果①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则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是11条和9条,减数第二次分裂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子染色体,最终形成的4个花粉粒的染色体数分别是11、11、9、9,都不正常,D错误。,故选D。15.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凝血酶生成障碍。血友病通常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某人被确诊患有血友病,医生对他进行了家系调查,发现他的外祖父和父亲都为血友病患者,下图是该患者家庭的血友病调查结果。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该患者的血友病基因来自母亲,与他的外祖父患病有关B.该家系中的血友病遗传不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C.该患者的姨妈生育一个不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是3/4D.若该患者的姨妈生了一个男孩,其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2【答案】B【解析】【分析】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征为:隔代交叉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患者中男性比例女性。【详解】A、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故该男性患者的血友病基因来自母亲,而他的母亲表现正常,外祖父患病,故母亲的血友病基因来自他的外祖父,A正确;B、交叉遗传是指男性患者的X连锁致病基因必然来自母亲,以后又必定传给女儿,使女儿成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而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这样的特点,B错误;CD、由于患者的的外祖父是患者,且其姨妈表现正常,因此其姨妈一定为携带者XAXa,其姨妈与正常男性XAY婚配,若想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3/4,若该患者的姨妈生了一个男孩,其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2,CD正确。故选B。16.人类的正常肤色(A)对白化病(a)为显性,多指(B)对正常指(b)为显性,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现有一个家庭,父亲多指,母亲表型正常,他们婚后生有一个手指正常却患白化病的孩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B.这对夫妇的后代可能出现4种表型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完全正常的概率是3/8,D.为减少后代患遗传病风险,医生建议这对夫妻只生女孩【答案】D【解析】【分析】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父亲多指A_B_,母亲表型正常A_bb,他们婚后生有一个手指正常却患白化病aabb的孩子,说明父亲的基因型为AaBb,母亲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B、由A选项分析可知,父亲的基因型为AaBb,母亲的基因型为Aabb,这对夫妇的后代可能出现2×2=4种表型,B正确;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完全正常A_bb的概率是3/4×1/2=3/8,C正确;D、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生男孩与女孩患病风险相同,D错误。故选D。17.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A、a和B、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响B和b基因的遗传,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确;B、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6=1/24,B错误;C、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为1/2a,由于Aa个体产生的A:a=1:1,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的三倍,C正确;D、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Bb自交,亲本产生的含B的雄配子数和含b的雄配子数相等,D正确。故选B。,18.下图表示细胞分裂中染色体互换形成不同配子类型的过程。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属于基因重组,可能会使子代出现变异B.发生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C.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详解】AD、图中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可能会使子代出现变异,A正确,D错误;B、交叉互换发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C、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正确。故选D。19.特纳综合症患者(45,X0)体细胞患者中性染色体仅有一条X,表现为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智力障碍等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B.患者一般不会失去生育能力C.可以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诊断D.患者体细胞内染色体共有46种形态【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该病性染色体缺少一条,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B、特纳综合症患者一般没有生育能力,B错误;C、该遗传病缺少一条染色体,可以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诊断,C正确;D、患者体细胞中有44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故染色体有23种形态,D错误。故选C。20.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适应环境的性状来源于可遗传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C.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D.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答案】D【解析】【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祖先,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详解】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它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B正确;C、种群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D、适应具有相对性,一方面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可能由于环境突然改变,而成为不利变异,从而导致过早死亡,不能繁殖后代;另一方面变异依旧是有利的,但由于意外死亡(病亡、被捕食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不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D错误。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于全部选对得3分,部分选对得1分,不选、错选得0分。21.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B.该反应体系需不断消耗H2O和CO2C.类囊体产生的ATP和O2参与CO2固定与还原,D.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答案】A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乙醇酸是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生的,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A正确;B、该反应体系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不断消耗的物质有CO2和H2O,B正确;C、类囊体产生的ATP参与C3的还原,产生的O2用于呼吸作用或释放到周围环境中,C错误;D、该体系含有类囊体,而类囊体的薄膜上含有光合作用色素,D错误。故选AB。22.如图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有rRNA、tRNA、mRNA三种核糖核酸B.甲硫氨酸处于图中a的位置C.密码子位于tRNA的环状结构上D.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mRNA的3’端【答案】AB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翻译的方向,即从左到右。【详解】A、图示过程是翻译的过程,该过程中有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tRNA(转运氨基酸)、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三种核糖核酸,A正确;B、根据图中箭头可知翻译的方向是由左向右,因此起始甲硫氨酸处于图中氨基酸的左侧,即a位置,B正确;,C、密码子位于mRNA上,C错误;D、转录时的方向是5'→3',故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mRNA的3’端,D正确。故选ABD。23.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植物的配子可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同源染色体D.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答案】CD【解析】【分析】1、染色体组:细胞内一组非同源染色体。2、染色体组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3、雌雄同株的植物细胞内没有性染色体,故其一个染色体组内也没有性染色体。【详解】A、四倍体植物的单倍体在形成的配子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B、二倍体植物形成配子时,若分离发生异常,全部分在同一极,其配子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C、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错误;D、雌雄同株的植物细胞内没有性染色体,故其一个染色体组内也没有性染色体,D错误。故选CD。24.紫色洋葱鳞片叶富含还原糖,鳞片叶外表皮呈紫色,内表皮无色透明,而管状叶呈绿色。因分布广泛,易于取材,洋葱常作为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洋葱鳞片叶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随即便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宜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C研究光合色素种类时,可用纸层析法对色素进行分离D.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常用卡诺氏液固定洋葱根尖细胞形态【答案】BCD【解析】【分析】1、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反应条件下,会产生砖红色沉淀。2、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一般选择成熟的植物细胞,液泡本身有颜色的细胞进行观察。,3、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溶解于有机溶剂。分离光合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4、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流程为:生根→低温处理→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详解】A、将洋葱鳞片叶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还需水浴加热才能看到砖红色沉淀,A错误;B、在观察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实验中,宜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因为它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正确;C、探究洋葱管状叶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纸层析法对色素进行分离,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的色素随层析液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C正确;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在低温处理后,常用卡诺氏液固定洋葱根尖细胞形态,D正确。故选BCD。25.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3种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C.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D.这3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均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答案】ABC【解析】【分析】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详解】A、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与女性发病率相等,A错误;B、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发病率,B错误;C、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不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C错误;D、这3种遗传病都属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的细胞核遗传,均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D正确。故选AB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26.下图是苹果叶肉细胞中淀粉、蔗糖合成及转运示意图,A、B代表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卡尔文循环进行的场所是______,需要的原料有______。(2)研究表明缺磷会抑制光合作用,据图分析其原因有______。A.缺磷会抑制ATP的合成B.缺磷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C.缺磷会影响光合作用中间产物的转变D.缺磷抑制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3)白天叶绿体中合成过渡型淀粉,一方面可以保障光合作用速率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蔗糖的合成速率,另一方面可为夜间细胞生命活动提供______。(4)葡萄糖中的醛基具有还原性,能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光合产物以蔗糖而非葡萄糖的形式进行较稳定的长距离运输,其原因是______。运到细胞质基质中的丙糖磷酸可合成蔗糖,运出细胞。每运出一分子蔗糖相当于固定了______个CO2分子。(5)灌浆期缺水会明显影响苹果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答案】(1)①.叶绿体基质②.H2O、CO2、C5、NADPH和ATP(2)AD(3)①.大于②.物质和能量(4)①.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与蛋白质结合②.12(5)蔗糖随水运输受阻,【解析】【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小问1详解】卡尔文循环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结合图示可知,该过程中需要的原料有H2O,二氧化碳(图中的A)反应提供的NADPH(图中的B)和ATP以及C5等。【小问2详解】研究表明缺磷会抑制光合作用,磷元素是ATP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因此缺磷会影响ATP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同时缺磷还会影响丙糖磷酸转运出叶绿体,导致丙糖磷酸滞留在叶绿体中,进而影响光合速率,AD正确。故选AD。【小问3详解】结合图示可知,白天叶绿体中合成过渡型淀粉,到了晚上,过渡性淀粉会在叶绿体中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然后运出叶绿体后再在细胞质基质合成蔗糖,转运到果实中储存或其他部位转化或储存,可见过渡性淀粉的合成,一方面可以保障光合作用速率大于蔗糖的合成速率,另一方面可为夜间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小问4详解】葡萄糖中的醛基具有还原性,能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光合产物以蔗糖的形式能较稳定的进行长距离运输,因为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分子结构中没有醛基,避免了与蛋白质的结合,从而能长距离运输到需要的位置,满足植物其他细胞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以及储存。蔗糖为二糖,可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化学式均为C6H12O6),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运出一分子蔗糖,相当于固定了12分子CO2。【小问5详解】灌浆期缺水会明显影响产量,因为蔗糖需要溶解到水中实现长距离运输,从而提高产量,缺水会导致蔗糖运输过程受阻,影响产量。27.研究人员对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中①~③为其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图中染色体不代表具体数目),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①细胞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是______,该细胞中A和a基因出观在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除此之外,该细胞还发生了______。(2)图1中②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的细胞。③细胞取自______(填器官名称)。(3)若图2中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4)着丝粒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A.a→bB.b→aC.c→dD.d→c(5)若该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多次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约为Aabb:aaBb=l:l,这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定律。请在细胞示意图中标出该细胞A、a与B、b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答案】(1)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③.染色体结构变异(2)①.有丝分裂后期②.a③.#精巢##睾丸#(3)①.bde②.ab(4)BD(5)①.连锁与交换②.【解析】【分析】分析图1: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②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正在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非同染色体正在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析图2:a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染色体是DNA的一半,且DNA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前、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c染色体和DNA相等,且与体细胞相等,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是染色体的2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e染色体和DNA均减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小问1详解】图1中的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所以其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该细胞中A和a基因出现在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由该细胞右下角的染色体可看出(出现十字形,非同源染色体上有些片段能配对),这对同源染色体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小问2详解】细胞②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正在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②中类型a,a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非同染色体正在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离,说明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取其精巢。【小问3详解】图2中a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染色体是DNA的一半,且DNA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前、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c染色体和DNA相等,且与体细胞相等,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是染色体的2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e染色体和DNA均减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若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则顺序依次为bde,五种类型的细胞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有ab(因为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小问4详解】A、a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已经分裂,A错误;B、b→a,说明是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c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已经分裂,C错误;D、d→c,说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正确。故选BD。【小问5详解】若该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多次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约为Aabb:aaBb=1:1,说明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这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遵循连锁与交换定律。Aa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28.果蝇的长翅、残翅由一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体色灰色(A)对黄色(a)为显性。某研究小组做了以下两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见下图。实验一实验二(1)根据实验一回答下列问题:①果蝇的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残翅的现象叫做______;F2的长翅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_。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长翅果蝇和100只残翅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若该群体置于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长翅果蝇的比例会______,这是______的结果。(2)根据实验二回答问题:①实验二中,亲本灰色果蝇为______(选填“纯合子”或“杂合子”)。②依据上述结果,某同学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______(要求写出配子类型和子代表型)③现欲利用实验二中的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型______。【答案】(1)①.长翅②.性状分离③.2/3④.19.8%⑤.降低⑥.自然选择(2)①.①杂合子②.③.黄色雌性×灰色雄性,【解析】【分析】由实验一可看出,长翅为显性,且翅型在无性别差异,说明B/b位于常染色体上;由实验二可看出,亲本中灰色为杂合子,子代才出现灰色:黄色=1:1。【小问1详解】①由实验一可看出,残翅与长翅杂交,子代全为长翅,说明长翅为显性。长翅后代出现长翅和残翅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F1基因型为Bb,子代出现BB:Bb:bb=1:2:1,F2的长翅B-果蝇中,杂合子占2/3,纯合子为1/3。②由题意可知,bb占1/10000,即b频率为1%,则B频率为99%,则Bb的频率为2×1%×99%=19.8%。由于长翅果蝇飞在空中受大风吹到水里死亡,若该群体置于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长翅果蝇的比例会降低,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小问2详解】①由实验二可看出,亲本中灰色为杂合子,子代才出现灰色:黄色=1:1。②实验二中结果不能直接判断B/b基因的位置,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均可满足上述比列。若位于X染色体上时,遗传图解如下:③针对XY型的生物,欲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优先考虑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根据子代表型及比例即可判断。故选用黄色雌性XaXa/aa×灰色雄性XAY/A_杂交,若子代中雌性全为灰色XAXa,雄性全为黄色XaY,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雄性中出现灰色Aa,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9.下图是某细胞内三种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①~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发生过程①的场所有______,该过程开始时,编码蛋白质的一段DNA与______结合,解开DNA双链,该段DNA中______碱基对比例较高。,(2)过程③发生在______(选填“游离的核糖体”或“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NA聚合酶通过______进入细胞核,将游离的单个核苷酸添加在DNA子链的______端,进行DNA的复制。(3)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β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为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需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查,检测病毒______。采样后,需将鼻咽拭子置于缓冲液中保存,原因是______。检测主要利用荧光RT-PCR技术,它首先将提取的病毒基因组RNA通过图中过程______(填序号)变成互补DNA(cDNA),以cDNA的______条母链作为模板扩增病毒核酸序列。【答案】(1)①.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②.RNA聚合酶③.A-T(2)①.游离的核糖体②.核孔③.3'(3)①.核酸(RNA)②.防止病毒造成污染③.②④.2##两【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①是转录过程,②是逆转录,③是翻译,据此分析作答。【小问1详解】①是转录过程,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发生过程①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转录开始时,编码蛋白质的一段DNA(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结合,解开DNA双链,启动子部位中富含A-T碱基对。【小问2详解】过程③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属于翻译,翻译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合成的DNA聚合酶属于大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NA分子复制是从5'到3'进行的,将游离的单个核苷酸添加在DNA子链的3'端,进行DNA的复制。【小问3详解】由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采用采集鼻咽拭子检测病毒核酸(RNA)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需将鼻咽拭子置于缓冲液中保存,原因是避免病毒污染环境;RT-PCR技术首先将提取的病毒基因组RNA通过图中过程②逆转录为cDNA;以cDNA的2条母链同时做模板扩增病毒核酸序列。,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6-21 02:50:02 页数:23
价格:¥2 大小:1.2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