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0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20.3数据的离散程度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3 数据的离散程度1.方 差2.用计算器求方差1.掌握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重点)2.会用方差公式进行计算,会比较数据的波动大小.(重点)一、情境导入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我们除了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外,有时需要了解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对甲、乙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进行检测.甲、乙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样调查了10只,检测的结果如下(单位:mm):甲厂:40.0,40.1,39.9,40.0,39.8,40.2,40.0,40.1,40.0,39.9;乙厂:40.1,39.8,39.9,40.3,39.8,40.2,40.1,40.2,39.7,39.9.你认为哪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方差的计算【类型一】根据数据直接计算方差为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拔出一名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名同学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单位:环):甲:7,8,6,8,6,5,9,10,7,4乙:9,5,7,8,6,8,7,6,7,7(1)求,,s,s;(2)你认为该选择哪名同学参加射击比赛?为什么?解析:方差就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根据方差公式计算即可,所以计算方差前要先算出平均数,然后再利用方差公式计算.解:(1)=(7+8+6+8+6+5+9+10+7+4)÷10=7,s=[(7-7)2+(8-7)2+(6-7)2+(8-7)2+(6-7)2+(5-7)2+(9-7)2+(10-7)2+(7-7)2+(4-7)2]÷10=3,=(9+5+7 +8+6+8+7+6+7+7)÷10=7,s=[(9-7)2+(5-7)2+(7-7)2+(8-7)2+(6-7)2+(8-7)2+(7-7)2+(6-7)2+(7-7)2+(7-7)2]÷10=1.2;(2)∵=,且s>s,∴乙的成绩稳定,选择乙同学参加射击比赛.方法总结:“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就是方差.【类型二】已知原数据的方差,求新数据的方差已知数据x1,x2,x3,…,x20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则数据4x1-2,4x2-2,4x3-2,…,4x20-2的平均数和方差是(  )A.2, B.4,4 C.6,D.6,4解析:∵=(x1+x2+x3+…+x20)=2,=(4x1-2+4x2-2+4x3-2+…+4x20-2)=6;s2=[(x1-2)2+(x2-2)2+(x3-2)2+…+(x20-2)2]=,s=[(4x1-2-6)2+(4x2-2-6)2+(4x3-2-6)2+…+(4x20-2-6)2]=×16=4.故选D.方法总结:掌握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或减去一个数)时,方差不变,即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平均数也加或减这个数;当乘以一个数时,方差变成这个数的平方倍,平均数也乘以这个数是本题的关键.【类型三】根据统计图表判断方差的大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数据的方差较大B.乙组数据的方差较大C.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一样大D.无法判断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哪个较大解析:由图形分析可得: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大,即波动较大,所以乙组数据的方差较大.故选:B.方法总结: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探究点二:由方差判断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10株麦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甲:12,13,14,13,10,16,13,13,15,11乙:6,9,7,12,11,16,14,16,20,19(1)将数据整理,并通过计算后把下表填全:小麦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 甲1313乙1621(2)选择合适的数据代表,说明哪一种小麦长势较好.解析:(1)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出现次数最多的这个数即为这组数据的众数;(2)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小麦长势较好.解:(1)将数据整理如下:甲10111213131313141516乙67911121416161920所以:小麦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甲1313132.8乙13161321(2)因为甲种小麦苗高的方差远小于乙种小麦苗高的方差,故甲种小麦苗高整齐,而两种小麦苗高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相同,故甲种小麦长势较好.方法总结: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三、板书设计1.方差的概念2.方差的计算公式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这样既能让学生自主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3-06-16 16:55:01 页数:3
价格:¥1 大小:691.7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