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中为什么是秦统一的地理基础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关中为什么是秦统一的地理基础两千多年前,秦人完成了天下统一,大秦帝国横空出世。回顾这段历史,至今仍然让人热血偾张,两千年中,还有很多关于秦兴、秦亡的讨论,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都不乏论述,而我们的视角却是地理。贾谊的《过秦论》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开篇直指地理,而雍州之地正是关中。在秦统一的大战略中,地理不只是山在哪儿、水在哪儿,而几乎成为决定统一进程的关键因素。讨论这一问题前,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起步于关中的那些战事。当中国历史进入国家阶段,具有真正政治与军事意义且起步于关中的战事,不断进入我们的视线。周人克商、秦始皇统一天下、楚汉之争、北周灭北齐,乃至隋、唐王朝的建立,这一系列王朝的更迭,均属于来自关中的政治集团取代东部政治集团的历史大事件。王朝的更迭与政治集团的交替原本是历史进程中的常情,然而令后人关注的是,不仅胜者来向均起步于关中,且几乎都是曾经的弱者。《史记》中有记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史记》卷四《周本纪》)而“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周武王以少胜多,凭借不足五万人进击商纣王七十万人马,进而赢得以周代商的伟业。秦人先祖非子本居于犬丘,因善于养马而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公元前770年护送周平王东迁,再被封为诸侯,并率部从陇右迁居关中,但由于国弱兵衰,商鞅变法之前始终被关东诸侯视作戎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偏居于西部的国家,后来战胜了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师的关东诸侯,统一了天下。 此后不久,刘邦入关中时属下不足十万,而项羽则率诸侯军四十余万入关,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楚汉相争的结果却是刘邦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北周与北齐相比,仍是齐强而周弱,北齐不仅人口众多、国力强盛,且拥有一支规模远胜于北周的军队,双方对峙,最后的赢家却是北周。回顾历史,固然政治律令、军事谋略、民心人望始终左右着这些事件的发展,但这些起步于关中的政治力量却在劣势之下,最终以弱胜强,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这其中究竟还有什么力量发挥着作用?既然所有这些起步于关中的战事不但获胜,且以弱胜强,那么关中自然成为探讨问题的关键。克劳塞维茨(KarlPhilipClausewitz)在《战争论》中提到:“一支军队出战,不论是进攻敌人的军队或战区,还是到本国的边境设防,都必须依赖这个地方,必须同这个地方保持联系,因为它是军队存在的条件。军队人数越多,对它依赖的程度就越深,范围就越大。”“这个地方”就是作战基地,其价值在于为作战部队提供后勤给养与兵源。作战基地与我们熟悉的根据地具有相似性,均具有战略后方的意义,它不是仅仅服务于一次或几次战役,而是面对长久的战争,且具备政治稳定立足的条件。但是,一场战事,无论作战基地还是根据地,均不止一处,而中国古人提出的“根本之地”则是唯一的。明末清初的文人魏禧在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撰写的总序中,将与军事有关的地形分为“根本之地”与“起事之地”:“有根本之地,有起事之地。立本者必审天下之势,而起事者不择地。”“根本之地”与“起事之地”拥有完全不同的军事价值,“起事之地”随处可寻,“根本之地”却是审度天下后的抉择。清人曾国藩对“根本之地”有 进一步的诠释:“自古行军之道不一,而进兵必有根本之地,筹饷必有责成之人。故言谋江南者,必以上游为根本;谋西域者,必以关内为根本。”(曾国藩:《曾文正公奏稿》卷二七《通筹滇黔大局折》)显然,“根本之地”与筹饷相关,即具有为作战部队提供物资补给的功能。那么除此之外,就“根本”而论,是否还有更深的含义呢?“根”与“本”最初均指树木之根,引申出来就是政权、国家的政治立足之地。这样的地方不仅可以持续不断地为作战部队提供物资保障与兵源,还是政权的核心之地、根本所在,关中平原就是这样的地方。关中拥有的地理优势,早已体现在古人的讨论中。战国时期,纵横家游说列国,苏秦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张仪为秦破合纵提倡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被险带河,四塞以为固。”(《战国策》楚策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秦亡,项羽进入关中之后,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而项羽因“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舍弃立本之地而东去,故韩生留下如此话语:“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汉书》卷三一《项籍传》)刘邦也是楚人,打出汉中、北定三秦后,赢得楚汉之争,西汉王朝的国都究竟放在洛阳、荥阳,还是关中,举棋不定之时,谋士给予刘邦的建议几乎与韩生所言相同。娄敬对刘邦说:“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 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汉书》卷四三《娄敬传》)张良也有同样的话语:“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无论战国,还是秦汉,几乎所有谋士对于关中地理的认识都是共同的。这些谋士们本着谋国、谋天下的立场,对于关中地理重要性的讨论集中于两点:其一,“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的地形。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秦岭以北的渭河冲积平原上,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南北长20~100公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八百里秦川。关中南有秦岭,北为黄土丘陵山地,南北山地合拢于西部,东有黄河,中部为平原。冷兵器时代,山地、河流都是天然的军事屏障,而关中正好拥有得天独厚的“被山带河”的地理形势。何谓关中?平原与山地结合之处的山间谷地,往往成为来往通道,并设有关隘,众多关口之“中”,就是“关中”的取意。关中四周的关口,最为重要的有东部的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市)、蒲津关(今山西省永济市)、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西部的萧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南部的大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子午关(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以及北部的金锁关(今陕西省铜川市)。被如此众多关口包围其中,这里自然获得了“关中”之称。 关中如此“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的地形,正合古人理念中“形胜之区、四塞之国”的地理特征。“形胜”与“四塞”是冷兵器时代的易守难攻之地,“形胜”之地凭借地形对外出击、对内自保,均具备优势。其二,“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物产。何谓“天府之国”?即因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含天子府库之意。关中平原堆积着由渭河、泾河冲积而成的深厚沃土,加之渭河、泾河等灌溉之源,在以农业为本的古代社会中极尽地利之势,故《禹贡》分天下为九州,九州中土壤居于第一的上上等,便是关中所在的雍州。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特征,使关中成为古代中国北方难得的沃土,直至晚近,关中一带仍然流行“姑娘不对外”的习俗,即生在这样富庶之地的姑娘绝不会外嫁到其他地方。纵览天下,在地形与物产方面,同时具备自保与自足双重优势的,非关中莫属,这就是顾祖禹所说的“根本之地”。关中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中国历史早期成就天下霸业的起步之地,西汉文帝时期,儒生贾谊的名作《过秦论》开篇即点明:“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凭借这样的地理基础,面临山东诸国“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的危险局面,尽管“秦人开关延敌”,但“九国之师”却“逡巡而不敢进”。于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只弄了个“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的结果。随后,“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最后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伟业。继秦之后,刘邦同样凭借关中的地理基础赢得了汉家天下。楚汉之争的 作战之地不在关中,根据地却是关中。西汉开国后,论及各路功臣,刘邦认为萧何功居首位。与那些浴血奋战、攻城略地的将军相比,萧何虽然无一城一地之功,但在兵源、粮饷供给方面却做出了重大贡献。“汉王与诸侯击楚”,相持五年,损兵折将,多次轻身逃跑,萧何驻守关中,不等刘邦下令,即从关中派军队补充兵源,济汉王于困境之中。这段话是说,汉与楚在荥阳相守多年,军中存粮不足,萧何屡屡从关中转运粮饷,救刘邦于乏绝之时。虽然刘邦多次丢失山东,但萧何却常保全关中,以待刘邦回归。(《汉书》卷三十九《萧何曹参传第九》)楚汉之争中,萧何的济困救乏之功成功地表现了他的治国才能,但关中之地“四塞之国、易守难攻”的地势与“天府之国、物产富足”的物资保障,才是萧何施展才能的地理基础。无论秦、汉的发迹,还是起步于关中的其他重大历史事件,均没有脱离这里“根本之地”的地理优势。无疑,关中地区具有“根本之地”应有的地理优势,但是,是否能够成为根本之地,自身拥有优势的同时,“立本者必审天下之势”,这意味着根本之地还需要具备相对于其他地方的比较优势。农业是传统社会的立国基础,战国时期商鞅以“武爵武任”“粟爵粟任”为核心的变法,使不为山东列国看重的秦国一跃成为强国。然而,这时的秦国要完成统一天下之举,若仅靠自身的地理优势,只能做到守本,而起事则需要运用天下之势。如何运用天下之势,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军事谋略就成为关键性的因素。战国时期伴随秦人的崛起,两个立场不同的政治联盟相继出现,以苏秦为代表的一派首倡合纵,继此之后,张仪再倡连横。所谓合纵,即为合众弱以攻一强,而连横则为事一强以攻众弱。结盟的 对象与目的不同,结果也大有区别。加入合纵之中的盟国,抗秦只是其中的目的之一,更大的目标在于通过联盟获取自己希望求得的利益,一致抗秦仅是暂时之举,内部争斗则处于主流,故那时的谋士曾对山东国君说过这样的话,若两只野兽知道老虎逼近自己,绝不会再继续厮杀了。如今山东诸国的国君却没有意识到秦国威胁到自己,仍然争斗不止,且两败俱伤,连野兽的智力都不如(《战国策》卷一八《赵策一·谓赵王》)。连横与此不同,联盟的利益核心是秦国,无论盟友是否更移,核心利益都不会改变,因此在山东诸国“从散约败”的时候,连横始终存在,即秦国从来没有失去过追随者,且通过破坏对手的联合,将自己追随者的土地变成对手联盟的障碍,甚至借追随者之力达到了削弱对手力量的目的,其性质与当代的代理人战争十分接近,《战国策》中名为《秦使赵攻魏》的篇目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战国策》卷二四《魏策三·秦使赵攻魏》)。继张仪主张“连横”之后,又一位魏国谋士来到秦国,这就是范雎,他提出了“远交近攻”之策。无疑,正是范雎的谋略为秦人赢得了统一,赢得了从关中本土到整个山东地区土地相连、人民所属的结果。范雎针对秦昭王攻齐这一举措,指出:“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且远攻即使成功,土地也不能与自己本土联为一体,反而肥了别国。“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战国策》卷五《秦策三·范雎至秦》)战争的目的在于削弱对手的有生力量并强化自身,远交近攻是为实现“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的目的,秦人远交齐楚、近攻三晋的同时,也将国土从关中伸向韩、魏、赵三国。从地理视角审度这一切,秦人的远交近攻不仅仅扩展了国土,且将地理屏障推至太行山一线。 山川是大地上的脊梁,也是用于军事防御的屏障。立足于西部,关中作为“根本之地”,并非孤立存在即能成事于天下,于是面向山东,其外围就是太行山与豫西山地。太行山与豫西山地既是当代地理学家界定东西部的界线,也是古代东西抗衡的战略重地。太行山在三晋土地上,不但成为关中地区的又一道军事屏障,且可通过穿行于山中的道路沟通东部平原地带,利用这一地理形势成功地保证了秦人走出西部,赢得东部乃至于天下。秦统一天下,如同一道波澜壮阔的洪流席卷天下,关中的地理基础与人的谋略共同成就了这一千古伟业。回到本文初提及的那些战事,我们看到,依托关中的地理优势,最后走向成功的不仅是大秦帝国,所有这些历史为冷兵器时代彰显了“根本之地”的魅力。今天的关中和谐而安然,历史上那些战火硝烟早已远去,但若追寻历史的足迹,访古、探古,那些斑驳的古物上不仅记录着时光的留痕,也闪烁着往事留下的光环,八百里秦川这一片不大的土地,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光耀的一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6-09 15:59:02 页数:8
价格:¥9 大小:21.94 KB
文章作者:zjl1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