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大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届高三第五次大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前期的许多军事征战,往往要征集本王国内和诸多方国部族的族众参与。自商王康丁以后,常备军的数量大增,临时征集族众以应付战事的记载日趋减少。以上变化反映出当时()A.方国离心倾向加强B.商朝政治势力逐渐扩展C.国家机器走向完备D.原始民主传统受到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商朝自商王康丁以后国家很少临时征集族众以应付战事,据此可知,国家逐渐建立了常备军,说明国家机器走向完备,C项正确;本题的主要结论是商朝自商王康丁以后,逐渐建立常备军,国家机器走向完备,没有涉及方国脱离商王朝中央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王国内和诸多方国部族的族众”也是商朝政治势力的一部分,材料不能说明商朝的政治势力的扩展,且与本题主要结论不一致,排除B项;“原始民主传统受到破坏”与本题结论“国家机器走向完备”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2.西汉前期,乡间有许多小规模经营的铁匠铺。每当农忙季节,铁匠们带着各种高质量的铁农具来到田间地头。农民用钱或者谷物换购急需的农具,铁匠们则获得了收益。上述现象有利于()A.均输平准改策的推行B.手工业突破官府限制C.西汉经济的恢复发展D.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在农忙季节,铁匠们带着铁农具到田间地头,农民可以用谷物或者钱换购所需要的农具,这反映了农产品生产自给的成分减少,进入市场的成分增加,D项正确;均输平准属于政府干预市场、稳定物价,与材料中农民用粮食或钱换购农具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手工业受到官府的限制,排除B项;材料中农民在田间地头完成的交易与提高粮食产量、推动经济恢复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3.永徽年间,太常乐工宋四通等人为宫人通传信物。高宗特令将他们处死,并命令将这一处分附入刑律之中。谏议大夫萧钧上疏说,此案发生在敕令未附入刑律前,按当时刑律不应被处死。随后高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宗免除了宋四通等人的死罪,改为流刑。据此可知,唐朝司法实践()A.强调礼法并用B.重视人文关怀C.重视依法判决D.有效制约皇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高宗因“太常乐工宋四通等人为宫人通传信物”,命令将他们处死,并将这种情况列入刑律,但当时的谏议官员认为,这个案子发生在皇帝的诏令被写入刑律之前,这些人犯罪的时候,刑律还没有处死的规定,所以不应该被处死,最后高宗免除了这些人的死罪,体现了唐朝的司法实践注重按照刑律进行判决,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礼的应用,排除A项;材料中并非因为人文关怀,所以免除死罪,而是因为刑律规定,排除B项;在专制主义制度下的封建社会,任何制度都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排除D项。故选C项。4.宋代画院如同学校,开设《说文》《尔雅》《释名》等文字音训课程,以加强画家的文化修养。画院的考试常以古诗句为题,如“踏花归去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蝴蝶梦中家万里”等,倡导绘画应表达深邃的意境。由此可见,宋代的画院()A.有利于文人画的发展B.关注市井风俗画的创作C.重视绘画理论的研究D.推动了绘画技法的规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画院注重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倡导绘画应表达深邃的意境。结合所学可知,讲究绘画意境、注重文学素养与文人画的要求相吻合,有利于文人画的发展,A项正确;据材料“加强画家的文化修养”“倡导绘画应表达深邃的意境”可知,宋代画院关注文人画创作,并非风俗画,排除B项;材料反映宋代画院注重画家文化修养,未提及重视绘画理论的研究,排除C项;材料中宋代画院加强画家文化修养、倡导绘画深邃意境,与“绘画技法的规范”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5.下图采自明邝璠《便民图纂·耕织图》,图旁文字信息为:“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上述图文信息反映出当时()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小农经济耕织结合的特征B.农民努力克服地形制约C.高产作物得到了推广种植D.江南地区耕作技术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朝《便民图纂·耕织图》中所绘的工具为翻车,是一种灌溉工具,能够完成由低地到高地的灌溉,反映出农民通过发明工具,努力克服地形制约,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灌溉工具,没有体现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排除A项;材料中的作物并非玉米和番薯,且材料不能体现其他地区是否有高产作物的种植,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使用翻车的地区,不能体现“江南地区”耕作技术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6.道光、咸丰之际,一批优秀的文人士大夫从古籍考证和玄学思辨中抬起头来,把眼光转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掀起了一股火热的经世致用思潮。史学领域也由一味考辨古史转向探求实用之学。道咸之际学术风气的转变表明()A.儒家思想遭到知识界的批判B.“天朝上国”观念受到质疑C.清政府着手探索近代化道路D.中华民族开始正视现实挑战【答案】D【解析】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晚清时期一大批士大夫把目光转向现实世界,史学领域也探求实用之学,这种转变表明,在民族危机之下,中华民族开始正视现实挑战,意图挽救民族危机,D项正确;此时儒学并未受到批判,只是研究重点变为实用之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求实之学和经世致用思潮,没有体现对“天朝上国”观念的质疑,排除B项;清政府着手探索近代化道路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材料反映的是道光、咸丰之际,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图(局部),图中信息反映当时()A.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B.边疆安全面临严重危机C.清朝统治行将土崩瓦解D.北洋军阀派系纷争不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1年(中国)。据材料图片中“武昌起义”及宣布独立的省可知,图中反映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和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武昌起义后,多省纷纷宣布独立的情况,清朝统治即将土崩瓦解,C项正确;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边疆安全面临严重危机是在晚清时期,排除B项;北洋军阀派系纷争不断是在袁世凯趋势后,排除D项。故选C项。8.从1939年底至1940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动员各战区参加冬季攻势,历时三个多月,国民党军队直接参战兵力达五十五万余人,主动出击一千零五十次,与敌作战一千三百四十次,歼灭日军两万多人,俘敌四百余人。这场攻势()A.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B.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配合了盟军的亚洲战场作战D.未能根本扭转抗战的局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1939年底至1940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动员各战区参加冬季攻势,历时三个多月”可知1939年底至1940年初国民政府发动了冬季攻势,这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发动的一场规模宏大的进攻性战役,在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冬季攻势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通过冬季攻势,日本帝国主义看到绝大多数的国民党军队抗日斗志十分高涨,为削弱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斗志,遂加快了扶植汪精卫成立伪政府的步伐,终于在1940年3月30日汪伪政府粉墨登场,这也使蒋介石发动冬季攻势未能达到全部目的,也未能扭转抗战的局面,D项正确;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是淞沪会战,排除A项;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武汉会战,排除B项;配合了盟军的亚洲战场作战中国派远征军入缅作战,排除C项。故选D项。9.下图为画家韩羽发表于1958年的漫画作品《“让路!”》。在作品的左图中,两座山峰紧紧靠在一起;右图中,一位腰插铁镐的农民手推脚蹬,赤手空拳地推开两座山峰,开掘出“丰收渠”,引来渠水灌溉农田。这组作品反映出()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经济严重困难局面改变B.农业合作化提高生产效率C.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D.农民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58年的漫画作品中,一位农民推开两座山峰,开掘出“丰收渠”灌溉农田,体现了此时期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C项正确;1959至1961年,中国出现三年经济困难,排除A项;1958年大跃进,此时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并非农业合作化时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开渠灌溉,不能反映整体国家建设的主力,排除D项。故选C项。10.1969年5月1日,毛泽东特意在天安门城楼会见了一批外国驻华使节,向世界各国发出了中国愿同他们改善和发展关系的积极信息。不久,中国陆续派出一批批驻外使节,恢复驻外使馆的工作,开展正常的对外交往。这些措施()A.冲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B.为开辟外交新局面创造了条件C.促成中国迎来新一轮建交高潮D.服务于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中国。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6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会见了一批外国驻华使节,向世界各国发出了中国愿同他们改善和发展关系的积极信息,随后,中国政府恢复驻外使馆的工作,开展正常的对外交往,据此可知,这些举措有助于释放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按照一定原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则建交的信号,因此,“为开辟外交新局面创造了条件”的说法符合题意,B项正确;据所学,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依然对中国进行封锁,排除A项;据所学,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一轮建交高潮发生在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后,材料没有涉及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信息,因此我们无法得出此认识,排除C项;材料没有交代当时外交措施调整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11.1985年,访四川的美国记者特里尔记录了他的一段见闻:“重庆有很多挖得很深的防空洞,那是当年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挖的。这些冬暖夏凉的防空洞现在都利用起来了,开了茶馆、旅馆和咖啡馆,最近还办起了几家舞厅。”据此可见,当时中国()A.社会经济活力有所增强B.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市场调节取代行政指令D.对外开放事业向内陆扩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5年(中国)。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85年重庆,抗战时期的防空洞大多用于经济功能。据所学,20世纪80年代的重庆之所以出现防空洞被改造成茶馆、旅馆和咖啡馆的现象,主要是当时我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这是社会经济活力增强的体现,A项正确;B项“普遍”说法绝对化,据所学,20世纪80年代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高,排除B项;据所学,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经济还处在计划经济向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重庆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活力的增加,没有涉及对外开放,排除D项。故选A项。12.美索不达米亚的君主自称是“真正的君主”,而波斯帝国的统治者则采用了“王中王”的称号,在波斯的统治下,不同的民族继续有自己的统治者。这说明波斯的统治者()A.通过武力连接不同文明区B.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大帝国C.承认治下各民族地位平等D.成为各民族联合体的领导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帝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波斯帝国统治者在其疆域内,承认原来民族自己的统治者,同时波斯统治者作为王中王,这说明波斯的统治者成为各民族联合体的领导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波斯征服其他民族的方式,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在波斯帝国的各民族区域,各民族有自己的统治者,对地方的控制力不强,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各民族有自己的统治者,但没有体现各民族之间地位是否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3.从12世纪中叶起,欧洲开始出现了一些用通俗语言写的韵文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作者常常对沉稳守旧的商人、愚蠢的宫廷大臣、狡猾奸诈的骑士等进行讽刺和揶揄。这一现象反映出欧洲()A.拥有丰厚古典文化积淀B.市民文化冲击传统思想C.存在理性思考的社会风气D.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2世纪以后的欧洲“出现了一些用通俗语言写的韵文故事”,通常“对沉稳守旧的商人、愚蠢的宫廷大臣、狡猾奸诈的骑士等进行讽刺和揶揄”,反映了对中古时期欧洲传统格局的不满,这种不满主要来源与封建制度对商品经济的束缚,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发展,进而冲击了传统思想,B项正确;材料中中古时期晚期出现的文学故事是新兴的市民文学,没有丰厚的古典文化积淀,排除A项;材料中对“沉稳守旧的商人、愚蠢的宫廷大臣、狡猾奸诈的骑士等进行讽刺和揶揄”没有体现理性思考,排除C项;人文主义广泛传播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生在14世纪,排除D项。故选B项。14.在1723年的“国王诉剑桥大学案”中,王座法庭裁决恢复了本特利的学位。担任该案件复审的首席法官指出:本特利在受到对他不利的指控时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这与自然公平是不相容的。上述案例可以反映出当时英国()A.国王有权干涉司法B.司法重视程序公正C.法官依据先例判决D.法庭坚持无罪推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法庭恢复“本特利的学位”的原因是“本特利在受到对他不利的指控时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也就是司法过程中存在程序性问题,这反映了英国司法重视程序公正,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国王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官依据先例判决,之所以复审时判决发生变化是因为一审时存在程序不公正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司法程序,并未体现无罪推定的司法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图为墨西哥画家里维拉于1929年在墨西哥国民宫画廊上绘制的巨幅壁画《哥伦布之前的墨西哥》,这幅壁画的创作意在()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彰显拉美文化的多元色彩B.抨击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C.塑造国民的共同历史记忆D.宣传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墨西哥)。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墨西哥取得民族独立后,在墨西哥国民宫的画廊上绘制了壁画《哥伦布之前的墨西哥》,绘画中描绘了墨西哥在遭受西方殖民侵略之前的社会情况,这有利于加强国民对本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塑造国民共同的历史记忆,C项正确;壁画画在墨西哥国民宫画廊上,是为了展现墨西哥文化的成果,而非为体现拉美文化的多元,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西方殖民文化,不能反映对殖民文化的抨击,排除B项;材料宣传的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非宣传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16.“由于国家保持食品的低价,不断扩大补贴规模,1989年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金在国家预算中占到支出部分的1/3左右,主要食品零售价的补贴份额已高达80%。”该材料表明当时的苏联()A.牺牲农业以推进工业化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甚微C.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答案】B【解析】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9年左右的苏联。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89年苏联的经济改革,为了保证食品的低价,国家不得不增加食品价格补贴,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折射出政府无法通过经济改革稳定物价水平,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甚微,B项正确;材料反映政府对食品提供价格补贴,并非牺牲农业,“牺牲农业以推进工业化”与本题结论不一致,排除A项;本题的主要结论是政府很难真正稳定物价,“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与本题结论不一致,排除C项;D项符合史实,但与本题结论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17题12分,18题12分,19题16分,20题1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发展头绪纷杂,内容丰富,下表列出了相关片段。东汉末年否定君臣之义、父子之伦以及夫妻间不拘礼法的言论和行为,颇行于世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宣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陶渊明的诗、王羲之的字,充满了清丽柔美、空灵飘逸之气。前秦符坚不但对西域诸胡要“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而且把东晋也称作“未宾王化”的一隅之地。南朝梁朝释僧顺更讲:“释氏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备有六睦之美”。南方佛教则重视般若等阐述佛理的经典。北朝北方佛教流行的是以修福事功又简便易行的禅宗、律学和净土等宗派。乐府《折杨柳歌辞》:“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北方的诗豪放悲凉,魏碑质朴遒劲。北魏孝文帝和他弟弟元勰皆能七步赋诗,而且韵义俱佳。西魏北周时期,北方高门崔、卢、李、郑、杨、柳、裴等14家大姓中,尚武习战者人数远远超过专事文教者。不仅“河北文士率骁兵射”,而且妙龄女儿亦能上马骑射。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理清晰,结论明确。)【答案】示例1:材料中提到东汉末年出现了许多违背儒家礼法的行为。这反映出东汉末年分裂割据、社会混乱,导致传统的价值观出现了变异,儒学独尊的地位逐渐动摇材料中还展示了南北朝时期道教和佛教的信奉者认同儒家伦理的言论。这反映出该时期虽然儒家思想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但儒学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文化精神是它们所不具备的。佛、道两教也努力将儒学的某些理论与自身的教义进行调和。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虽然式微,但仍能够生生不息。示例2:材料中提到北朝乐府歌词中写:“我是虏家川、不解汉儿歌”。这反映出,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虽然与汉族有接触,但总体上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材料中还展示了部分北方少数民族帝王以华夏君主自居,具有较高汉文化素养。这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们主动接受汉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材料中还提到北方社会呈现出尚武之人。这反映出北方汉人也受到了胡文化的熏陶,说明民族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交融。示例3:材料中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佛教文化、诗歌、书法风格迥异。这反映出该时期政权长期分裂割据,少数民族人口大量内迁和众多汉族人口南迁,南北方文化的地域特征愈发明显。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域文化呈现南北分明的多元特征。【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据材料“否定君臣之义、父子之伦以及夫妻间不拘礼法的言论和行为,颇行于世”可知,东汉末年出现了许多违背儒家礼法的行为。其次,结合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阐述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出现的违背儒家礼法的行为。据材料“道教理论家葛洪宣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和“梁朝释僧顺更讲:‘释氏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备有六睦之美’”可知,道教和道教为了更好的传播,吸收了儒家学说的部分思想。整体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虽然式微,但仍在社会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可从其他角度选择材料,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根据材料“乐府《折杨柳歌辞》:‘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可知,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虽然与汉族有接触,但总体上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其次,结合材料内容,阐述这时期少数民族统治阶级主动学习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的现象。据材料“符坚不但对西域诸胡要‘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而且把东晋也称作‘未宾王化’的一隅之地”可知部分北方少数民族帝王以华夏君主自居,具有较高汉文化素养。这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们主动接受汉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整体分析可得出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交融。通过材料材料中涉及到的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不同的思想和文学方面得出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域文化呈现南北分明的多元特征,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是个、书法、少数民族文化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中国同盟会成立至中华民国建立期间,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在东南亚华侨当中通过办报、演讲等多种形式揭露清廷的腐败,宣传革命,发展同盟会会员。在孙中山的发动下,武昌起义所需的19万元中的11.5万元由东南亚华人捐出;在黄花岗72烈士中,东南亚侨胞就有31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孙中山及革命党人终于建立了中华民国,广大华侨华人无不欢欣鼓舞。从此,他们更加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纷纷兴办中文学校、组织戒除鸦片活动。孙中山在东南亚的革命活动,使他在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心目中树起了一座丰碑,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怀念和敬仰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摘编自段林朝《论孙中山在南洋的革命活动》(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在东南亚的革命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在东南亚革命活动的重要影响。【答案】(1)革命活动:发动舆论宣传;发展革命组织;筹集革命经费;动员侨胞参加革命。(2)影响:在财力和人力上给辛亥革命以巨大的支持;加速了华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或者增强了华人社会的民族凝聚力);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激发了东南亚华侨的革命热情。【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在东南亚华侨当中通过办报、演讲等多种形式揭露清廷的腐败”可知发动舆论宣传;据材料“发展同盟会会员”可知发展革命组织;据材料“在孙中山的发动下,武昌起义所需的19万元中的11.5万元由东南亚华人捐出”可知筹集革命经费;据材料“在黄花岗72烈士中,东南亚侨胞就有31人”可知动员侨胞参加革命。【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武昌起义所需的19万元中的11.5万元由东南亚华人捐出;在黄花岗72烈士中,东南亚侨胞就有31人”可知在财力和人力上给辛亥革命以巨大的支持;据材料“孙中山及革命党人终于建立了中华民国,广大华侨华人无不欢欣鼓舞”可知加速了华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据材料“孙中山在东南亚的革命活动,使他在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心目中树起了一座丰碑,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怀念和敬仰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可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激发了东南亚华侨的革命热情。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至15世纪,黑死病多次大规模地席卷英国,教会提出黑死病是上帝因世人的罪孽而降临的惩罚。中世纪的英国政府虽是在上帝的光环下存在,但还是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在黑死病期间,英国政府颁布大量特许状,支持教会在伦敦等地开辟墓地来掩埋大量的死亡人口。在偏远的乡村地区,疫病事宜则多半由政府行政官员及其隶属的相应部门处理。英国政府积极地选拔得力官员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填补因疫病造成的空缺,黑死病来临之前需要数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到审批的事务,在黑死病发生之后,往往一周甚至一日之内就可以完成。1350年,国王发布公告,没有特许不得放任何人出境,如有违者,立即逮捕,所有财物一律充公。政府还通过专门的立法,要求居民保持街道的整洁,控制屠宰场散发出来的臭气等。——摘编自刘黎《中世纪英国政府对黑死病的反应及应对措施》材料二新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开展大规模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面对广大农村群众长期缺医少药,生病只求神拜佛的情况,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一些党员干部还总结出了工作经验,比如对老人应该重点谈论对后代儿孙的好处,对青年重点谈论理想和前途,使群众“看到了自己的伟大前途”。根据中央的指示,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调节血防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例如浙江海宁县就动员了5千多人,在完成全县灌溉渠道的同时,完成了全县的500万平方千米的灭螺任务,从而减少了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随着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病人获得了新生,过去血吸虫病肆虐的洞庭湖区、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地现如今都已经成长为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和国家重要的经济引擎。——摘编自窦国纬《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治理血吸虫病的社会动员能力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面对疫情时的相似不利局面,归纳中英两国防控疫病的相同策略。(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疫病防挡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答案】(1)不利局面:医疗技术水平低下;迷信思想浓厚迷;疫病传染力强、危害大。基本策略:增强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控制传染源、限制人员流动;提高民众的健康卫生意识;动员民众参与疫病防控。(2)意义:扩大了政府的社会责任;推动民众思想观念的更新;保护民众生命健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增强民众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同;积累了防疫经验。【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现代(中国、英国)。第一小问不利局面,据材料一“黑死病多次大规模地席卷英国,教会提出黑死病是上帝因世人的罪孽而降临的惩罚”和材料二“面对广大农村群众长期缺医少药,生病只求神拜佛的情况”可知医疗技术水平低下,迷信思想浓厚迷;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面临的黑死病和中国面临的血吸虫病都是传染力强、危害大的疫病。第二小问基本策略,据材料一“英国政府颁布大量特许状……疫病事宜则多半由政府行政官员及其隶属的相应部门处理”和材料二“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可知增强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据材料一“没有特许不得放任何人出境”和材料二“从而减少了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可知控制传染源、限制人员流动;据材料一“政府还通过专门的立法,要求居民保持街道的整洁,控制屠宰场散发出来的臭气”和材料二“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可知提高民众的健康卫生意识;据材料一“要求居民保持”和材料二“使群众‘看到了自己的伟大前途’”可知动员民众参与疫病防控。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现代(中国、英国)。据材料一“英国政府颁布大量特许状……疫病事宜则多半由政府行政官员及其隶属的相应部门处理”和材料二“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可知增强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扩大了政府的社会责任;据材料一“政府还通过专门的立法,要求居民保持街道的整洁,控制屠宰场散发出来的臭气”和材料二“各地方政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工作”可知提高民众的健康卫生意识,推动民众思想观念的更新;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应对黑死病和中国在应对血吸虫病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护民众生命健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在应对黑死病和血吸虫病上的担当和作为,增强民众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同;同时为如何处理疫情积累了防疫经验。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为《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一书的最后一编的部分目录,共三章,每一章有三节。第四编全球国际体系的嬗变(1945—2000年)第10章全球分裂一、战后初期的全球国际体系二、美苏冷战的爆发和两大阵营的形成三、殖民帝国体系的衰落和第三世界的兴起第11章三个世界的博弈一、美苏冷战二、两极体系的弱化三、全球国际经济体系的变迁第12章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兴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采知识,在第10、11章的范围内列举两个与战后全球国际体系演进有关的史实,并分别说明其所属的相应章节。(2)如果让你为第12章设计2个小节标题,谈谈你的设计并分别阐明理由。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1)史实;说明所属章节。例:史实: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说明: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属于第11章第二节,因为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西欧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是冷战中崛起的多极力量之一,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冲击。(2)小节标题;理由例1:第12章第一节的标题应该是“苏东剧变和冷战终结”。因为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二战后全球国际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例2:第12章第二节的标题应该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因为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人类社会的交往与联系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第10章名字为全球分裂,此时期与战后全球国际体系演进有关的史实,可在战后初期的全球国际体系、美苏冷战的爆发和两大阵营的形成及殖民帝国体系的衰落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中任选一个史实即可,如属于第10章第一节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属于第10章第二节的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属于第10章第三节的非洲年。第11章名字为三个世界的博弈,此时期与战后全球国际体系演进有关的史实,可在美苏冷战、两极体系的弱化、全球国际经济体系的变迁中任选一个史实即可,如属于第11章第一节的古巴导弹危机,属于第11章第二节的欧共体成立,属于第11章第三节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苏联解体后(世界)。据章节名称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可知,此时期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结合前一个阶段为美苏冷战下的世界,此时期应为冷战结束的阶段,所以第一节标题可定为:苏东剧变和冷战终结,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二战后全球国际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第二节的标题可定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除了苏联解体外,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他因素也在推动着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人类社会的交往与联系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16页/共1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6-01 23:12:02 页数:16
价格:¥3 大小:2.4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