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市南开区2023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历史质量监测(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图为龙山文化时代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平面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A.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B.还没有产生贫富分化C社会系统复杂程度高D.奴隶制社会经济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平面图的功能区及分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寺遗址所处时期为新石器时代后期,社会组织程度已经较为发展,即社会系统复杂程度高,C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陶寺遗址已经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后期遗址,并非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城址平面图并结合陶寺遗址所处的新石器时代特征可知,该时期以及产生贫富分化,,墓葬大小不同,陪葬品多寡不均,排除B项;陶寺遗址所处时期属于原始社会,并未进入奴隶制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2.宋代建立了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它将各级政府纳入疫病防治体系之中,采取了医学措施、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并对社会民众的救助行为予以规范和指导。据此可知,宋代疫病防治()A.重视防疫方法的综合运用B.鼓励创新防疫新方法C.发挥基层力量的核心作用D.最终取得了显著成绩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代建立了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辅助疫病防治体系,它将各级政府纳入疫病防治体系之中,采取了医学措施、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并对社会民众的救助行为予以规范和指导。”可知,在宋代,建立了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将各级政府纳入疫病防治体系之中,采取多种措施,对民众进行救助,说明在宋代疫病防治重视政府、社会力量等多种防疫方法的综合运用,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国家建立的疫病防治体系,没有提及鼓励创新防疫新方法的信息,排除B项;对社会民众的救助行为予以规范和指导,发挥基层力量的核心作用,只是宋代疫病防治的一个方面,排除C项;宋代建立了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无法判定是否最终取得了显著成绩,没有材料支撑与佐证,排除D项。故选A项。3.“杨家将”的故事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绎加工,影响不断扩大。明代宫廷王府演出所用的“内府本”中台词满是“忠孝节义”等内容。同时塑造了以佘太君、穆桂英为代表的杨门女将群体形象,出现穆桂英以武艺技压杨宗保、私定婚约等情节。这反映当时小说()A.只注重传播官方的理学思想B.创作趋向长篇化、通俗化C.以贵族家庭兴衰变迁为主线D.凸显道德教化和市民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代宫廷王府演出所用的‘内府本’中台词满是‘忠孝节义’等内容。同时塑造了以佘太君、穆桂英为代表的杨门女将群体形象,出现穆桂英以武艺技压杨宗保、私定婚约等情节。”可知,到明代,“杨家将”的故事中台词满是“忠孝节义”,凸显小说及戏曲道德教化的功能,另外,塑造了以佘太君、穆桂英为代表的杨门女将群体形象,出现穆桂英以武艺技压杨宗保、私定婚约等情节,凸显了市民文化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小说的作用,反映了市民文化的需要,而非只注重传播官方的理学思想,排除A项;小说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演绎加工,影响不断扩大,在材料中没有提及关于小说创作的信息,排除B项;“杨家将”的故事可以讲是以贵族家庭兴衰变迁为主线,但是不是所有小说都是以此为主线,如:《西游记》等小说,排除C项。故选D项。4.下图是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图,结合时代背景,对该图的历史解释最正确的是() A.政局的不断变动会导致粮食的总需求量上升B.隋唐新物种的引进促进了粮食总产量的大增C.宋代粮食总产量的增加有赖于新技术的使用D.明清人口的频繁流动导致粮食总需求量上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粮食人均占有量最高的时期,而且此时粮食总产量在稳步增长,这得益于在宋代像加了“犁刀”的曲辕犁,“秧马”等各种先进的农具均已配套齐全,我国传统农具发展到宋元,已到达了它的峰巅,C项正确;人口的不断增加会导致粮食总需求的上升,而不是所有朝代需求量的上升都是由政局的不断变动引起,排除A项;隋唐新物种的引进包括骆驼、马与葡萄等,与促进了粮食总产量的大增无关,隋唐粮食产量增加得益于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使用,排除B项;明清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粮食总需求量上升,而不是频繁流动导致,排除D项。故选C项。5.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A.强调文物的搜集研究与保护B.倡导民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开始觉醒D.注重文化自信关注国家命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等国人重视文物搜集,“以证吾国之文明”,20年代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说明我国近代在文物观念上注重文化自信,并关注国家命运,D项 正确;材料主旨是经过重视文物搜集,进行考古发掘,推翻西方谬论,而文物的搜集研究与保护只是表象,非深层反映,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学术界推翻西方学者的谬论,没有体现出倡导民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排除B项;近代我国文物观念与民主意识觉醒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6.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A.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B.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D.揭开了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攻下湖南,而后光复武汉,进而与友军会师,统一全中国,这是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中的内容,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C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排除A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排除B项;渡江战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7.20世纪50年代,拖拉机是年画的重要题材。下图是1955年的一幅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欣赏该作品,可以体会出当时()A.农民分到土地后的喜悦B.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憧憬C.大跃进运动的蓬勃发展D.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拖拉机是年画的重要题材。......1955年的一幅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拖拉机在20世纪50年代,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表现,人们群众用年画的形式,表达了对使用先进的拖拉机进行耕地的向往和憧憬,B项正确;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与材料中时间 不符,排除A项;“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是在1957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做出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A.全面建设现代化工业B.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C.培养科技人才的需要D.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为突破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D项正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是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条件,而非原因,排除B项;培养科技人才是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条件,而非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9.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采取这种方式()A.保证社会大局稳定B.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C.大力激发创新活力D.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可知,改革开放后,“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通过“试点”可以在探索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至于对社会大局造成重大的影响,“试点”成功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A项正确;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充分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而“试点”的目的是保证社会大局稳定,排除B项;“试点”属于“制度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制度创新”的具体实践和探索,排除C项;“试点”是在小范围进行试验探索,成功后才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而且“制度创新”的“试点”不一定都是在经济领域,只强调国民经济增长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A项。10.贵霜钱币是古代中亚地区贵霜王朝统治时期所铸造发行使用的一种钱币。普遍采用希腊打压法制造,钱币图像正面为王、背面为神,这类神像大部分是希腊、波斯、印度等宗教神话中的众神。这段材料最适合探究的主题是() A.文明的交流和影响B.走向整体的世界市场C.东西文化的同源性D.王权强化和殖民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信息,中亚贵霜王朝的钱币,融入了希腊、波斯、印度等地的文化,可以体现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才逐步走向整体,排除B项;东西文化属于不同的文明,“同源性”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未体现王权的强化,新航路开辟拉开了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A项。11.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基于对世界历史趋势和特点的理解,认为19世纪的世界是一个解放的世纪。下列表述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提高解放生产力B.欧美主要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人类解放事业D.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基于对世界历史趋势和特点的理解,认为19世纪的世界是一个解放的世纪。”可知,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认为,19世纪的世界是一个解放的世界,而欧美主要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无法佐证这一观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7世纪发生,美国独立战争属于18世纪,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8世纪,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中期,促进和解放了生产力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人类解放事业,是发生在19世纪,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俄国、日本、德意志等国纷纷确立资本主义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2.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员任免制度实行的是“政党分肥制”,上台的执政党会大批更换政府的工作人员。后来英国采用了新型的文官常任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录用文官,一旦录用,可以长期任职,不受党派更替的影响。这一改革()A.推动了内阁制度的形成B.杜绝了英国政府的腐败C.利于政府工作运行稳定D.降低了英国民主化程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英国采用了新型的文官常任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录用文官,一旦录用,可以长期任职,不受党派更替的影响。”可知,英国采用新型的文官制度,经过严格考试,一旦录用长期任职,不受党派更替的影响,体现了文官制度的中立性原则,有利于保 障政府工作运行的稳定,C项正确;英国内阁制开始形成于18世纪20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文官制度对政府的腐败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无法杜绝政府腐败,排除B项;文官制度的推行,有利于促进英国民主化程度的加强,而不是降低,排除D项。故选C项。13.据统计,1960——1976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共有六百多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B.民族独立运动取得重大成果C.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D.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60——1976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共有六百多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的高潮,非洲诸国也为国家独立而斗争,1960——1976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共有六百多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说明民族独立运动取得重大成果,B项正确;在1960——1976年,国际政治格局仍是以美苏为代表的两极格局,排除A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与非洲独立运动关系不大,排除C项;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发展,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处于开始瓦解状态,新秩序尚未形成,这与非洲各国的独立直接联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14.历史学家的撰述,“是写过去,而不是为过去而写;他是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公众而写的”。这主要体现了历史学家的()A.自我反省意识B.社会责任意识C.实事求是精神D.勇于创新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历史学家的撰述……他是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公众而写的”体现历史学家撰述历史应该肩负责任意识,为公众服务,为现实服务,B项正确;自我反省意识指历史学家对史学工作自身所作的一种回顾、总结与思考,材料指出历史撰述“不是为过去而写”与自我反省不符,排除A项;史学研究求真体现实事求是精神,材料反映的是历史学要为民众服务,排除C项;历史创新意识以发现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为目标的,新颖性、独特性和求异性是它的显著特征。材料强调的是历史的服务功能,没有指向创新,排除D项。故选B项。15.林肯遇害后所产生的“伟大的解放者”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标准的美国历史叙事。后来,有学者认为,林肯一方面提倡自由劳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认可奴隶制在南方的存在,这说明内战与解放奴隶并不直接相关。也有学者认为,内战中真正启动废奴进程的不 是那些写在国会或总统文献上的文字,而是来自那些为争取自由而采取“主动行动”的奴隶。据此,下列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时代变迁与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评价B.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C.对历史人物评价唯有坚持道德标准D.时代愈近则历史评价愈客观公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学者认为,林肯一方面提倡自由劳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认可奴隶制在南方的存在,这说明内战与解放奴隶并不直接相关。也有学者认为,内战中真正启动废奴进程的不是那些写在国会或总统文献上的文字,而是来自那些为争取自由而采取‘主动行动’的奴隶。”可知,关于美国内战,不同的学者产生了不同的评价,这主要是受到时代变迁与研究视角的不同所导致,A项正确;历史的真相需要多种史料进行综合论证,而不是多数人的意见,排除B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而不是道德标准,排除C项;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要看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而不是时代越近越公正,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3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隋唐帝国时代,一座规模宏大的国家粮仓——含嘉仓拔地而起。洛阳以东广袤原野上的千万百姓辛苦劳作后交纳给朝廷的粮食,源源不断地沿着大运河漕运体系输送到洛阳城,汇集入这座隋唐时代“天下第一粮仓”中。含嘉仓几乎坐拥天下粮仓储量半壁江山的辉煌,江南税米常沿千里汴河浩荡北上,以解两都燃眉之急的窘迫。——据罗志《考古者眼中的隋唐大运河湮没的辉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兴建含嘉仓的原因。材料二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行维护与完善。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沿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据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及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答案】(1)含嘉仓地处南北运河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粮食运输和调拨;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为应对灾荒等不时之需。(2)作用:有利于向京城供粮,保证政权稳固;巩固了统一局面;促进了运河沿岸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价值:大运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展现了古代中国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与管理水平;大运河流经地区遗留的河道、水利设施、古城等都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洛阳以东广袤原野上的千万百姓辛苦劳作后交纳给朝廷的粮食,源源不断地沿着大运河漕运体系输送到洛阳城,汇集入这座隋唐时代‘天下第一粮仓’中。”可知,含嘉仓地处南北运河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粮食运输和调拨;根据材料“含嘉仓几乎坐拥天下粮仓储量半壁江山的辉煌,江南税米常沿千里汴河浩荡北上,以解两都燃眉之急的窘迫。”可知,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为应对灾荒等不时之需。(2)作用:根据材料“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向京城供粮,保证政权稳固,也巩固了统一局面;根据材料“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沿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运河沿岸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价值:根据材料“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可知,大运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展现了古代中国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与管理水平;根据材料“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沿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可知,大运河流经地区遗留的河道、水利设施、古城等都是宝贵的历史遗产。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7年,日本政要井上馨与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副使刘锡鸿会谈。郭、刘二人的日记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材料一廿七日,井上馨来谈(注:井上馨谈及英国近代税收制度)……刘云生(注:刘锡鸿,字云生)云:“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此论至允。——据郭嵩焘《使西纪程》材料二廿七日,井上馨来,与正使并接晤之。井曰:“中国……不效西法改弦而更张之?余曰:“祖宗制法皆有深意,……为大臣者,第能讲求旧制之意,实力奉行,悉去其旧日之所无,尽还其旧日之所有,即此可以复治。若改弦而更张,则惊扰之甚,祸乱斯生,我中朝敢不以贵国为戒乎?”——据刘锡鸿《英轺私记》(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刘锡鸿谈及“西法”态度有何不同?材料三有学者认为:郭嵩焘的记载大概率属实,而刘锡鸿恰恰在日记中隐瞒了真实的想法。部分证据材料如下:①总理衙门规定:“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咨送日记等件”,“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事咨报,……自当用心竭力,以期有益于国”。出行前,朝廷应总理衙门之奏请,诏命郭嵩焘将沿途所记日记等咨送总署。郭嵩焘到达伦敦后,立即将几十天极为详细的日记题名为《使西纪程》寄回总署。《英轺私记》是刘锡鸿的私人日记,也是一部回忆录,其有后来增补和修改的痕迹。②一年多以前(注:1874——1875年),总理衙门曾召集沿江沿海省份督抚商议海防,绝大多数参与者均认定日本的改革是在自取灭亡。朝野对日本改革的批判成为一时的风尚。③李鸿章评刘锡鸿:“云生横戾巧诈,日记虽可动听,物望(注:大众对其人品的评价)殊不见佳。”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评刘锡鸿:“刘云生天分高,以能贬刺洋人、邀取声誉为智,此洋务所以终不可为也。”④郭、刘二人积不相能,从遇事扞格(注:互相抵触)直到互相参奏,对使事及二人仕途均有影响。受到清政府的申斥,撤职急诏回国。郭后辞官归野,刘官至光禄寺少卿等职。刘后又参奏李鸿章,却落得“诏斥其信口诬蔑,交部议处”的结果,被彻底罢职。(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学者观点的合理性。(要求:充分运用4个证据材料进行分析,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答案】(1)材料一,对西法认可、赞赏;材料二,推崇祖宗之法,不认可学习西法。(2)观点:郭嵩焘的记载大概率属实,而刘锡鸿日记大概率不属实。合理性:首先,总理衙门规定,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咨送日记等件,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事咨报,郭嵩焘作为外交使臣达伦敦后,立即将几十天极为详细的日记题名为《使西纪程》寄回总署,说明郭嵩焘严格按照总理衙门的规定在行事,而《英轺私记》是刘锡鸿的私人日记,也是一部回忆录,具有更多的个人意愿表达,并且有增补和修改的痕迹。其次,关于日本明治维新,1874——1875年,总理衙门曾召集商议海防,绝大多数参与者认为,日本改革将会失败,对日本改革的批判成为一时的风尚。刘锡鸿在日记中的记载迎合了朝廷的舆论,却与总理衙门的初衷背道而驰。再次,李鸿章对刘锡鸿的评价不高,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也认为刘锡鸿天分较高,但以贬刺洋人、邀取声誉为智,是沽名钓誉之人。最后,郭嵩焘和刘锡鸿曾经不合,相互抵触、参奏,受到清政府的申斥,撤职急诏回国。刘锡鸿后参奏李鸿章,被诏斥其信口诬蔑。综上可知,从刘锡鸿日记的篡改到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其日记的可信度较差,而郭嵩焘上奏的《使西纪程》是外交日记记录,更具有权威性。【解析】【详解】(1)不同:根据材料“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可知,郭嵩焘认为,刘锡鸿对西法认可、赞赏;根据材料“祖宗制法皆有深意,……为大臣者,第能讲求旧制之意,实力奉行,悉去其旧日之所无,尽还其旧日之所有,即此可以复治。若改弦而更张,则惊扰之甚,祸乱斯生,我中朝敢不以贵国为戒乎?”可知,刘锡鸿自己认为,推崇祖宗之法,不认可学习西法。(2)观点:根据材料“有学者认为:郭嵩焘的记载大概率属实,而刘锡鸿恰恰在日记中隐瞒了真实的想法。”可知,该学者认为,郭嵩焘的记载大概率属实,而刘锡鸿的日记大概率不属实。合理性:根据材料“总理衙门规定:‘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咨送日记等件’,‘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事咨报,……自当用心竭力,以期有益于国’。出行前,朝廷应总理衙门之奏请,诏命郭嵩焘将沿途所记日记等咨送总署。郭嵩焘到达伦敦后,立即将几十天极为详细的日记题名为《使西纪程》寄回总署。”可知,总理衙门规定,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咨送日记等件,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事咨报,郭嵩焘作为外交使臣达伦敦后,立即将几十天极为详细的日记题名为《使西纪程》寄回总署,说明郭嵩焘严格按照总理衙门的规定在行事;根据材料 “《英轺私记》是刘锡鸿的私人日记,也是一部回忆录,其有后来增补和修改的痕迹。”可知,《英轺私记》是刘锡鸿的私人日记,也是一部回忆录,具有更多的个人意愿表达,并且有增补和修改的痕迹。根据材料“一年多以前(注:1874——1875年),总理衙门曾召集沿江沿海省份督抚商议海防,绝大多数参与者均认定日本的改革是在自取灭亡。朝野对日本改革的批判成为一时的风尚。”可知,关于日本明治维新,1874——1875年,总理衙门曾召集商议海防,绝大多数参与者认为,日本改革将会失败,对日本改革的批判成为一时的风尚。刘锡鸿在日记中的记载迎合了朝廷的舆论,却与总理衙门的初衷背道而驰。根据材料“云生横戾巧诈,日记虽可动听,物望殊不见佳。......刘云生天分高,以能贬刺洋人、邀取声誉为智,此洋务所以终不可为也。”可知,李鸿章对刘锡鸿的评价不高,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也认为刘锡鸿天分较高,但以贬刺洋人、邀取声誉为智,是沽名钓誉之人。根据材料“郭、刘二人积不相能,从遇事扞格直到互相参奏,对使事及二人仕途均有影响。受到清政府的申斥,撤职急诏回国。......刘后又参奏李鸿章,却落得‘诏斥其信口诬蔑,交部议处’的结果”可知,郭嵩焘和刘锡鸿曾经不合,相互抵触、参奏,受到清政府的申斥,撤职急诏回国。刘锡鸿后参奏李鸿章,被诏斥其信口诬蔑。最后,总结升华,说明该学者的观点正确,如:综上可知,从刘锡鸿日记的篡改到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其日记的可信度较差,而郭嵩焘上奏的《使西纪程》是外交日记记录,更具有权威性。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一书目录第一篇前工业社会第一章西方的兴起一明代中国二穆斯林世界三两个特例:日本和俄国四“欧洲的奇迹”第二章哈布斯堡家族争霸(1519-1659)一角逐的目标与纪年二实力与弱点三国际较量四战争、金钱和民族国家第五章“中等强国”的危机(1885-1918)一世界局势的变动二大国的地位(1885-1914)三联盟与战争趋势(1890-1914)四总体战(1914一1918)第六章两极世界的来临(1919-1942)一战后国际秩序二战争策源地三法国与英国四幕后超级大国五无法避免的危机(1931-1942)第三篇当代和未来 第三章金融·地理·战争(1660-1815)一金融革命二地缘政治三赢得战争(1660-1763)四赢得战争(1763-1815)第二篇工业时代第四章工业化与力量对比(1815-1885)一欧洲之外二英国充当霸主三“中等强国”四克里米亚战争和俄国的衰落五内战与美国六德国的统一七结论第七章两极世界的稳定与变革(1943-1980)一“超级力量的正确使用”二新的战略态势三冷战与第三世界四两极世界的解体五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一1980)第八章面对21世纪一历史回顾与思考二平衡发展的中国三进退维谷的日本四得失并存的西欧五矛盾重重的苏联六相对衰落的美国该书作者主要从经济和军事的角度探讨了大国兴衰的问题,认为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军事斗争对大国兴衰有着重大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是世界变化的主要原动力,也是决定大国地位的主要因素。论述: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有规律的现象,每一次科技革命总会伴随着一些国家的崛起。英国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崛起,德国、美国、日本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崛起,而肇始于美国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同时伴随着德国、日本的再次崛起,同时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崛起成为世界一支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国的兴衰交替、你输我赢是不会有出路的,合作共赢才是正道。面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大国关系、国际秩序、地区安全、社会思潮、全球治理都在经历深刻调整,世界再次处于何去何从的重大关口。就在这个当口,中国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虽然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谋求的是民族的复兴,并无同他国争霸之心,也没有把“号令天下”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相反,中国正在竭力为全世界提供共同向前的机遇,欢迎世界各国搭上中国发展的便车。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合作共赢才是正道。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决定着大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解析】【详解】本题为观点论述类题目,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首先,根据材料“《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作者主要从经济和军事的角度探讨了大国兴衰的问题,认为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军事斗争对大国兴衰有着重大影响。”可以提炼论题为: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是世界变化的主要原动力,也是决定大国地位的主要因素。其次,围绕提炼的论题“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是世界变化的主要原动力,也是决定大国地位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中国史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论述,如: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有规律的现象,每一次科技革命总会伴随着一些国家的崛起。英国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崛起,德国、美国、日本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崛起,而肇始于美国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同时伴随着德国、日本的再次崛起,同时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崛起成为世界一支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国的兴衰交替、你输我赢是不会有出路的,合作共赢才是正道。面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大国关系、国际秩序、地区安全、社会思潮、全球治理都在经历深刻调整,世界再次处于何去何从的重大关口。就在这个当口,中国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虽然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谋求的是民族的复兴,并无同他国争霸之心,也没有把“号令天下”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相反,中国正在竭力为全世界提供共同向前的机遇,欢迎世界各国搭上中国发展的便车。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合作共赢才是正道。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提炼论题的准确性,如: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决定着大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5-24 21:00:03 页数:14
价格:¥3 大小:796.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