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l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2021年考古队员在四川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发现的玉璋。据考证,它与陕西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出土的玉牙璋(图右)不但形制相似,而且均是祭祀用具。这一现象()A.促进了两个地区民族与文化认同B.证明了两地人民的文化交流频繁C.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D.得益于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理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材料可知,“玉璋”和“玉牙璋”都是玉质璋,两者不但形制相似,出土时间基本同处在新石器时代,而且均属于祭祀用具。只是两者的出土地点不同,四川三星堆属于长江流域,是传统意义的南方:陕西石属于黄河流域,是传统意义上的北方。两地相隔甚远而当时交通并不方便,早期文明交流并不频繁,正好体现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C项正确;当时并没有频繁的交流,排除B项;材料无法证明两地民族和文化曾有过交流与认同,排除A项;从材料无法直接得出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高超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却谷食气》(局部)是--篇充满道家思想观念的养生学著作。其中“食气”部分与帛画《导引图》结合,教给练习者一种通过模仿动物的跳跃、攀悬、飞 翔姿势,将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医疗体育方法。这一做法()A.反映了古代道法自然的价值观B.印证了中华先民重视卫生保健C.证明中华传统中医技术的先进D.有利于避免流行性疫病的传播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类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汉代。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从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介绍的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方法,而非传统中医技术,材料印证了在西汉我们的先民就已经懂得重视卫生保健,B项正确,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是价值观,排除A项;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正因为是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方法,因此不可能避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B项。3.从战国至三国时期,黄河流域粟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且小麦已经发展到了仅次于粟的地位,同时水稻也因为水利灌溉系统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反映出此时期的黄河流域()A.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C.政府提倡多种经营D.刀耕火种的农业发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战国至三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在从战国至三国时期的黄河流域,出现了粟、小麦和水稻多种农业种植作物并存的现象,这反映出此时期的黄河流域农业种植结构出现了变化,即由以粟为主到粟、小麦和水稻多种农作物并存,B项准确;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种植情况,并没有将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排除A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在黄河流域出现了粟、小麦和水稻多种农业种植作物并存的现象,并没有述及“政府”的作用,排除C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农作物的种植品种的变化,并没有述及“精耕细作”在其中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4.观察下列三幅中国古代人口密度示意图,图示中的人口变化() A.得益于南方经济不断发展B.反映了北方社会不稳定C.说明人口分布越来越均衡D.导致南北分卷日益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至明朝。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东汉一唐一明朝,正因为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并不断发展,我国南方人口越来越多,而北方人口在减少,A项正确,排除C项;从所学知识可知,从东汉一唐一明朝,北方社会长期不稳定与史实不符,因为唐朝、明朝是统一的王朝,整体相对稳定,排除B项;根据所学,汉唐间并未实行南北分卷,排除B、D两项。故选A项。5.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将自己的称号由“大汗”更改为“皇帝”,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崇德。同时还将“女真”族更名为“满洲”。清初,位于晋蒙边界的重要关隘“杀胡口”被康熙皇帝赐名改为“杀虎口”。以上变更()A.表明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旨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推动边疆地区得到有效治理D.有利于清朝的统一与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类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初。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所学可知,宋朝及以后,汉族人对女真民族和金朝没有好感而且非常警惕;对此,皇太极作为女真族的首领,在入关前早已察觉为了消除民族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为取代明朝统治、继而完成天下一统作准备。他采取上述措施。同样的原因使康熙皇帝更改地名,主要是为了减少其他民族的反感,尽最大努力减少治理国家的阻力,D项正确;材料的中内容并不是为了加强皇权,排除A项;目的的表述不能无限期地延长。1636年时皇太极继位时尚处在关外,明朝统治仍在继续,他的做法直接目的就是取代明朝,然后才可能考虑统一全国,并进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B项;名称的更改并不是对边疆治理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6.下表为苏州织造局志中记载的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苏州织造局工匠人数表(单位:人)。据此可知,清初官营作坊在生产组织上()A.追求规模效益B.已引入标准化的流水线;C.注重分工合作D.强调对成本的精细控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材料可知,清初,苏州织造局将完成一件纺织成品的流程分为若干道工序,并配置了相应的人员,这体现了生产组织上对分工合作的重视,C项正确;从表中的工匠人数可知,苏州织造局的生产规模不大,排除A项;标准化的流水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人数,而无法反映生产成本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7.甲午战后,新式知识分子倡导家庭革命的言论逐渐增多。“欲为政治上之公民,亦无以全家族之孝行”“政治之革命,以争取国民全体之自由,家庭之革命,以争国民个人之自由,其目的同”。这反映出()A.传统家庭失去了社会功能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社会观念变革已成为主流D.近代民权意识冲击传统家庭伦理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近代民权意识的传入,知识分子 意识到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尊卑等理念同近代自由平等等民权理念存在冲突,倡导进行家庭革命,主张变革传统家庭伦理和家庭制度,D项正确;“传统家庭失去了社会功能”表述绝对,排除A项;戊戌变法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排除B项;社会变革包括多个方面,材料内容仅涉及家庭革命,无法得出社会观念变革已成为主流,排除C项。故选D项。8.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立法服从于政治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项错误;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A。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有学者提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U字形的“底”就在20世纪的头20年,此时中国历史发展触底反弹并出现了向上的转机。据此推理,在该学者看来,20世纪30一40年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应是()A.“屈辱”与“迷茫”B.“沉沦”与“上升”C.“改良”与“西化”D.“觉醒”与“革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特点类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21年至1949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选择了两次国共合作“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而不是迷茫。国民大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国共合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均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改良的特点,D项正确,排除AC项;B项符合20世纪20年代,排除B项。故选D项。1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 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答案:C解析:A在材料中未体现。新政权建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故B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11.下列有关文化成就属于古代西亚文化范畴的是()A.《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B.《那尔迈调色板》C.《伊戈尔远征记》D.《掷铁饼者》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所学可知,《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的文化成果,A项正确;《那尔迈调色板》是埃及的,排除B项;C项是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排除C项;《掷铁饼者》是古希腊的,排除D项。故选A项。12.“古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欧亚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为以后人类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演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这说明A.古印欧人是欧亚大陆的解放者B.文明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进步C.迁徙是文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D.没有古印欧人就没有现代文明答案:B解析:依据“古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欧亚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可知古印欧人的人口迁徙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有利于欧亚大陆的进步和发展,据此得出文明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进步,B正确;题干的主旨说明古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交流与融合,并不是说明他们是欧亚大陆的解放者,A排除;文明发展有多种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因素,而非人口迁徙,C排除;“没有古印欧人就没有现代文明”显然过于夸大了古印欧人对文明的影响,D排除。故选B。 13.下表是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技术进步B.对外大量移民C.跨洲文明交流D.资本主义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世纪以来(世界)。根据“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等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原产自美洲的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等传入欧洲和亚洲,增加了粮食产量,化解了欧洲的粮荒,C项正确;粮荒的解决是因为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的传入,并不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对外大量移民,排除AB项;16世纪的欧洲和亚洲,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起来,排除D项。故选C项。14.公元1704年,罗马教皇克莱芒十一向中国的教会与信徒发布了七条禁约,内容包括禁止教堂悬挂带有“敬天”字样的隔额,禁止基督徒祀孔、祭祖,禁止教徒家中供奉牌位等。这些禁约A.传播了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B.折射出中西文化冲突C.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D.阻断了东西方的交流答案:B解析:“敬天”、“祀孔”、“祭祖”和供奉牌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而这些都被罗马教皇所禁止,由此可知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冲突,故选B;这些禁约不是在传播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排除A;这些禁约并没有动摇儒家思想和阻断东西方的交流,排除CD。15.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A.内阁对议会起到了限制作用B.代议制民主丧失存在基础C.英国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D.行政权呈现日益膨胀趋势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可知,英国内阁侵占了议会的立法权,而议会对内阁的牵制作用也逐渐减弱,这说明内阁权力膨胀,D项正确;A项错误,内阁受议会制约,不能制约议会;B项错误,“已丧失存在基础”说法本身错误;C项错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并没有被改变。故选D项。16.下表为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这反映出20世纪初国际贸易的特点是()A.国际分工明显B.贸易总量高速增长C.跨国公司兴起D.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特点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的欧美。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材料计算“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之和为53%,可见4个欧美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跨越民族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贸易总量,只体现的比重,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跨国公司是指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共52分)二、非选择题(17题15分,18题15分,19题12分,20题10分,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表为唐宋时期家训主要内容归类(涉及篇数) 材料二下图为唐宋家训作者身份地位统计图(注:图中文人指未进入仕途的读书人)——以上材料均摘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家训的主要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宋家训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意义。答案:(1)唐宋家训内容丰富,涉及方面广;以家思想教育为核心;作者多元化,从帝王到读书人,其中仕(士大夫)家训所占比例最大。(2)原因:统治者实行开明宽松的文化政策,为家训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形成扩大了儒家伦理观的影响;科举制的发展使社会形成尚学风气;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文人政治,造就了大批的文化学者。意义: 唐宋家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家国同构的责任拍当,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两个多世纪以来,迁徙美国的大批移民有一个先来后到、逐步扩展的过程,移民祖籍国不断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再扩展到非欧的亚洲、非洲(指后来的自由迁徙)拉丁美洲等广阔地区的阶段性特点……开国元勋们选择了祖籍国先进的欧洲文化与思想,在创建国家的同时也构建了一个精神上的美利坚合众国。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非欧新移民的不断涌入,在主流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少数族裔的文化地位与价值观逐渐得到承认,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甚至发展。移民群体在试图融入美国社会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美国文化……美国的多元文化并不是等量、平等意义上的多元。——摘编自余志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1)据材料,概括美国移民社会形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美国移民社会形成的因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移民对美国文化的影响。答案:(1)特点:阶段性(时间上先后、地域上的逐步扩展)多源性。因素:近代欧洲的殖民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战争等政治因素的推动;美国政府的政策引导;历次工业革命的推动。(2)影响:以欧洲文化为主流文化;少数族裔的文化得以保存并发展;使美国文化具有多元性;丰富与发展了多元一体的美国文化;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面临挑战。(任答四点即可)解析:(1)特点:根据“迁徙美国的大批移民有一个先来后到、逐步扩展的过程得出”阶段性;根据“移民祖籍国不断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再扩展到非欧的亚洲、非洲(指后来的自由迁徙)拉丁美洲等广阔地区的阶段性特点”得出多源性。因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和近代欧洲的殖民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战争等政治因素的推动;美国政府的政策引导;历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等因素有关。(2)影响:根据“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非欧新移民的不断涌入,在主流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少数族裔的文化地位与价值观逐渐得到承认,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甚至发展”得出以欧洲文化为主流文化;少数族裔的文化得以保存并发展;根据“移民群体在试图融入美国社会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美国文化……美国的多元文化并不是等量、平等意义上的多元”得出使美国文化具有多元性;丰富与发展了多元一体的美国文化;不同民族间 的文化认同面临挑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一直告诉我地中海如何如何重要,称地中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而事实上地中海很明显就不是人类文明真正的诞生地。我希望通过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鼓励其他有识之士去研究那些被几代人忽视了的族群和地域。我希望能够启发人们提出有关历史的新问题,使历史真相能够被重新探索和认真观察。——摘编自[英]彼得·佛兰科潘《丝绸之路》结合世界文明史发展的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我不赞同西方文明中心论。近代以来,以欧美为主流行着“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史观。在这种文明史观的指导下,必然得出“地中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错误观点。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代各种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而且前面四种文明出现的时间都早于后者。公元前2千纪,古希腊地区诞生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这才有了欧洲文明的起源。事实证明,材料中反映出来的“地中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错误的。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史观是从近代胜利者的立场去观察过去。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西方文明中心论既不符合历史本来面貌,又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佛兰科潘的质疑和反对。总而言之,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要秉持包容精神,彼此尊重,和谐共存。解析:本题是观点类的论述题。时空定位是古代的世界文明。根据“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一直告诉我地中海如何如何重要,称地中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而事实上地中海很明显就不是人类文明真正的诞生地。”可得出我不赞同西方文明中心论。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以来,以欧美为主流行着“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史观。在这种文明史观的指导下,必然得出“地中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错误观点。结合人类早期文明的诞生与发展的内容,可得出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并概括出早期文明的特征是独立发展、多元的。再说明西欧的文明只是诸多文明中的一种,并不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源头。最后再总结概括,可得出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要秉持包容精神,彼此尊重,和谐共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邮票是由主权国家发行的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它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己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下图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邮票4枚。这4枚邮票的名称分别是开国大典、改革开放、港澳回归、奥运盛典。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上述4枚邮票的相关信息,以“小邮票,大历史”为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从背景、内容、价值等对邮票所反映出来的历史事件进行阐述;史论结合,阐述准确,条理清晰)答案:小邮票,大历史。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内政外交、人民生活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伟大成就,以上4幅邮票很好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真实面目。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从此,我国开始全面的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体现在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怀抱,洗刷了百年耻辱;还体现在200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这些事例都充分反映了我国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与认同。邮票以传统的中国红为基调,国旗迎风飘展,天安门庄重肃穆,港澳的区花紫荆花和莲花以及充满中国元素的奥运火炬,均符合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深受人们的喜爱,对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发展、社会风尚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有重要价值。解析:本题是观点类的论述题。根据设问,可得出主题是小邮票,大历史。根据四张图片的内容,结合具体的史实概括回答。根据四张邮票的内容可得出,以上4幅邮票很好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真实面目。如图一反映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合所学可得出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从此,我国开始全面的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根据所学可知,图三的内容主要与祖国统一有关,即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怀抱,洗刷了百年耻辱;根据图四的内容可得出,还体现在200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这些事例都充分反映了我国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与认同。根据图片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邮票以传统的中国红为基调,国旗迎风飘展,天安门庄重肃穆,港澳的区花紫荆花和莲花以及充满中国元素的奥运火炬,均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深受人们的喜爱,对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发展、社会风尚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有重要价值。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24 17:55:03 页数:13
价格:¥2 大小:3.2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