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响水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将离体的组织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植株,体现了()A.细胞分裂B.细胞的全能性C细胞分化D.细胞代谢【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详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离体的植物细胞能培养成完整植株,B正确。故选B。2.人的血浆渗透压维持在770kPa左右,主要源于血浆中含有下列哪些离子(  )A.Na+和K+B.Na+和Cl-C.K+和Cl-D.和【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温度、渗透压和pH。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详解】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起主要作用的无机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故选B。3.高等动物进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B.反射弧C.神经冲动D.兴奋【答案】A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选A。4.下列关于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某人听觉正常,但听不懂别人说话,受损的是言语区的S区C.下丘脑中有体温、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有关D.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详解】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B、某人听觉正常,但听不懂别人说话,受损的是言语区的H区,B错误;C、下丘脑中除了有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C正确;D、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呼吸中枢就存在与脑干,D正确。故选B。5.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A.氧气、糖源充足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D.氧气、糖源都缺少【答案】A【解析】【分析】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2)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A正确;B、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错误;C、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缺少氧气时,醋酸菌不能进行发酵,C错误;D、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缺少氧气时,醋酸菌不能进行发酵,D错误。故选A。6.有关体内DNA复制和体外PCR扩增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B.都需要DNA双链作模板C.都涉及氢键打开过程D.DNA聚合酶都是从引物的5′端开始延伸DNA链【答案】D【解析】【分析】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采用PCR技术扩增DNA的过程中,DNA数目以指数的方式扩增,即约2n。【详解】AB、体内DNA复制和体外PCR扩增原理相同都是DNA半保留复制,都需要DNA双链作模板,AB正确;C、复制过程中都需要氢键打开,体内DNA复制需要解旋酶打开氢键,而PCR技术需要高温解旋,C正确;D、体内DNA复制和体外PCR扩增时DNA聚合酶都是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D错误。故选D。7.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共同点不包括()A.它们都有特异性B.受刺激后,都可以经历活化、增殖过程C.它们都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里成熟D.它们的细胞表面都含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答案】C【解析】 【分析】B细胞和T细胞都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T细胞又包括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详解】A、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不符合题意;B、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受刺激后,都经历活化、增殖过程,B细胞可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辅助性T细胞能活化、增殖成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能增殖分化为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B不符合题意;C、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C符合题意;D、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表面都含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的抗原,D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不同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些共同的特点。下列不属于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是()A.微量、高效B.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为细胞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通过体液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或腺体合成分泌的,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详解】激素是由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分泌物弥散到体液中,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且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激素不能为细胞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故选C。9.将北极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培育出在冬天也能长期保存的西红柿。该育种方法属于()A.基因工程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答案】A 【解析】【分析】1、基因工程育种是按照人们的意愿,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生物类型。2、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再经筛选获得符合要求的品种。3、单倍体育种一般是结合杂交进行的,对杂交产生的个体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体。4、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详解】将北极海鱼抗冻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西红柿中并表达出来,从而创造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即抗冻的西红柿,属于基因工程育种,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10.在生物体内,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可能含有DNA聚合酶B.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胰蛋白酶的合成与分泌和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生物体内的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催化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DNA聚合酶可催化DNA分子复制过程,DNA分子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发生,故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可能含有DNA聚合酶,A正确;B、DNA聚合酶(催化DNA分子复制)和DNA连接酶(催化DNA分子连接)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B正确;C、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和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D、酶的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只有蛋白质类的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D。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叙述不合理的是()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除吲哚乙酸外,吲哚丁酸、苯乙酸、2,4-D等植物激素也具有促进生长的效应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存在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激素也被称为植物内源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详解】A、生长素发挥作用时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B、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二氯苯乙酸(2,4-D)都属于生长素类似物,不属于植物激素,B错误;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存在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和非极性运输(韧皮部),C正确;D、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D正确。故选B。12.下图为某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A点,能在B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B点,能在A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C.刺激A点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称为反射D.兴奋在C处传递的速度比在A、B处传导的速度快【答案】B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内正外负。【详解】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据图可知,神经冲动可由B处传递至A处,A处受到的刺激无法传递至B处,故B处无法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A错误;B、刺激B处,此处为传入神经,可引起肌肉收缩,也能在A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正确;C、刺激A点,此处为传出神经,可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但该收缩的发生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而不能称为反射,C错误;D、兴奋在C处突触处的传递的速度比在A、B处传导的速度慢,因为兴奋在突触处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因而有突触延搁,D错误。故选B。13.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详解】A、O2、CO2、H+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过氧化氢酶在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抗体由浆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激素、H2O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B错误;C、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Ca2+属于内环境中的无机盐离子,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Na+、HPO42-等无机盐离子,葡萄糖和氨基酸是营养物质,都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D正确。故选D。 14.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A、饮水不足、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A错误;B、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液感受器,从而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B错误;C、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减少尿量,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降低渗透压,C错误;D、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实现了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卵巢中取出的卵母细胞可以直接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B.胚胎移植前要检查胚胎质量并囊胚或原肠胚阶段进行移植C.两只克隆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与核供体的完全一致D.该实例说明了已经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答案】ABD【解析】【分析】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我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培育出了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详解】A、从卵巢中取出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做核移植的受体细胞,A错误;B、胚胎移植前要检查胚胎质量并在囊胚或桑椹胚期进行移植,B错误;C、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两只克隆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与核供体的完全一致,C正确;D、该实例说明了已经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ABD。16.赤霉素(GA3)可以影响苹果试管苗α-淀粉酶活性。如图为某实验小组研究GA3对柱型苹果和普通型苹果所得的结果(处理时间均为15天)。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GA3对两种苹果试管苗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与其浓度无关B.2.0mg·L-1是GA3促进柱型苹果试管苗α-淀粉酶活性最适浓度C.相同GA3浓度条件下,普通型苹果的α-淀粉酶活性低于柱型苹果D.GA3对两种苹果试管苗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能与处理时间有关【答案】A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赤霉素(GA3)处理普通型苹果,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即0.5mg/L-1.0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a-淀粉酶活性增加;在1.0mg/L-2.5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a-淀粉酶活性有所下降;在2.5mg/L-3.0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a-淀粉酶活性几乎不变;赤霉素(GA3)处理柱型苹果,在0.5mg/L-2.0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a淀粉酶活性增加;在2.0mg/L-3.0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a-淀粉酶活性有所下降;2.0mg/L时,a-淀粉酶活性最高。【详解】A、据题图分析可知,两种苹果试管苗α-淀粉酶活性与GA3的浓度有关,A错误;B、分析曲线可知,2.0mg·L-1是GA3促进柱型苹果试管苗α-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浓度,B正确; C、据题图可知,GA3浓度在0.5~1.5mg·L-时,普通型苹果的α-淀粉酶活性高于柱型苹果,C错误;D、实验中处理时间均为15天,即处理时间为无关变量,实验中自变量为GA3浓度和苹果种类,但苹果的成熟度不同,可能会导致苹果中α-淀粉酶活性变化,故GA3对两种苹果试管苗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能与处理时间有关,D正确。故选AC。17.如图表示培养和分离某种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B.步骤②接种环火焰上灼烧后迅速蘸取菌液后划线C.步骤③应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D.步骤④恒温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答案】AB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倒平板,②是用接种环沾取菌液,③是进行平板划线,④是培养。【详解】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再将平板倒过来放置,防止冷凝水倒流污染培养基,A错误;B、灼烧后的接种环需在火焰旁冷却后再沾取菌液进行平板划线,B错误;C、步骤③应多个方向划线,通过连续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分布在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分离到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单个菌落,C正确;D、图示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该方法不能用于计数,D错误。故选ABD。18.如图是人体甲状腺分泌相应激素及其相关调控关系的模式图,图中X、Y分别表示相应内分泌器官,序号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是垂体B.②是促甲状腺激素C.③对X、Y的作用为负反馈调节D.④由Y合成后释放到内环境中【答案】AD【解析】【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题图分析,图中X为下丘脑,Y为垂体,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抗利尿激素,【详解】A、由分析可知,X为下丘脑,Y为垂体,A错误;B、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抗利尿激素,B正确;C、③甲状腺激素对X(下丘脑)和Y(垂体)的作用为负反馈调节,C正确;D、④抗利尿激素由X(下丘脑)合成,经Y(垂体)释放到内环境中,D错误。古选AD。19.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的B.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降解,有利于反射精确完成D.神经递质一旦释放,就会引起突触后膜内外电位逆转【答案】BC 【解析】【分析】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下一个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兴奋后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抑制后突触后膜仍旧为外负内正,但电位差可能进一步加大。【详解】A、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A错误;B、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得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B正确;C、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降解,有利于反射精确完成,C正确;D、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后,经过突触间隙的扩散,传递到突触后膜后,才会引起突触后膜内外电位逆转,D错误。故选BC。第II卷(非选择题)三、综合题20.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至关重要。下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2)据图分析可知,根、芽两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对生长素更为敏感的器官是________。(3)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4)2,4-D是一种生长素类调节剂,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上表可知:该实验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的一个_____。图中纵坐标是____________;推测最适相对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___________。(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___________调节共同完成的。【答案】(1)主动运输(2)根(3)①.促进②.对生长无影响(既不促进也不抑制)(4)①.预实验②.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③.2~6(5)环境因素【解析】【分析】图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预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小问1详解】生长素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的参与,因此生长素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为主动运输。【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所以对生长素更为敏感的器官是根。 【小问3详解】据图中曲线可知: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可以促进芽的生长,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的生长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因此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促进,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对生长无影响(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小问4详解】根据题干“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 大的实验”可知该实验为预实验,其目的是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该实验的自变量(图中横坐标)为2,4-D的相对浓度,因变量(图中纵坐标)为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图中看出,2,4-D相对浓度为4时生根数(或根长度)最高,因此可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2—6之间。【小问5详解】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因此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以及生长素类似物作用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图形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21.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1)由A、B两种细胞人工融合成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________作为诱导剂融合过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掉了________,这种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酶,由此处理A和B细胞生成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3)若由D细胞培育成植株,可用______________技术,这一培养过程要经过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阶段。(4)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________细胞,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过程。【答案】①.PEG(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②.膜融合③.核融合④.细胞壁⑤.纤维素酶和果胶⑥.原生质体⑦.植物组织培养⑧.脱分化 ⑨.再分化⑩.杂交瘤⑪.克隆【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高等动、植物细胞融合的部分过程,A和B→C过程为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对于植物细胞可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对于动物细胞还可以采用生物法;C→D过程一般为筛选杂种细胞的过程,需要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2、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1)由A、B两种细胞人工融合成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PEG(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融合过程包括膜融合和核融合两方面。(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掉了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这种酶可能是纤维素酶和果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生成的结构称为原生质体。(3)若由D细胞培育成植株,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一培养过程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4)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克隆过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融合等技术,解题关键是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应用、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22.下图表示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做的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表示基因工程,则其核心步骤是_____。该过程所使用的工具酶有_____。(2)b过程可增加ES细胞的数量,若想从早期胚胎中获得更多的ES细胞,可将早期胚胎培养至囊胚期。d过程移入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代孕子宫不会对其发生_____。同时能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_____联系。用肝癌细胞作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再将此淋巴细胞与骨髓瘤 细胞融合后获得细胞产物是_____,该产物与抗癌药物结合制成“生物导弹”,从而定向杀死小鼠体内的肝癌细胞。(3)上述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有_____(至少2个)。若要培养试管动物,除以上技术外,还需要运用_____技术。【答案】(1)①.(致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②.限制酶和DNA连接酶(2)①.免疫排斥反应②.生理和组织③.抗肝癌细胞抗体(3)①.DNA重组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②.体外受精【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a表示将致癌基因导入小鼠的胚胎干细胞,b表示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c表示利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获得早期胚胎,d表示胚胎移植技术,最终获得转基因小鼠。【小问1详解】图中a过程表示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所使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DNA连接酶(连接载体和目的基因)。【小问2详解】d过程移入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代孕子宫并不会对其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同时能够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用肝癌细胞作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再将此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获得细胞代谢产物抗肝癌细胞抗体(单克隆抗体),该产物与抗癌药物结合制成“生物导弹”,从而定向杀死小鼠体内的肝癌细胞。【小问3详解】图中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有DNA重组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若要培养试管动物,除以上两种技术外,还需要运用体外受精技术。【点睛】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的相关知识。23.如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该物质的释放方式为_______,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4)若图乙中的A细胞为传出神经元,则B细胞可表示为_________细胞。A细胞释放的信号物质与B细胞表面的_________结合后,会引起B细胞___________。【答案】(1)①.效应器②.d③.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①.神经递质②.胞吐③.一定的流动性④.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①.神经中枢②.a、c、d、e(4)①.肌肉或腺体②.受体③.兴奋或抑制【解析】【分析】分析图甲:a为效应器,b为传出神经,c为神经中枢,e为传入神经、f为感受器,d为突触。分析图乙:图乙是图甲中d所示的突触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A为突触小体,B为突触后膜。分析图丙:①可以代表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③处共有3个突触。【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由于e上有神经节,所以e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则a表示效应器。乙图是突触结构,为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其中的B是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小问2详解】 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该物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兴奋不能由B传到A。【小问3详解】丙图中因为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所以③为神经中枢。因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刺激b点,图中除b点外a、c、d、e点可产生兴奋。【小问4详解】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的。若图乙中的A细胞为传出神经元,则与该神经元相关的传出神经末梢可以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所以B细胞可表示为肌肉或腺体细胞。A细胞释放的信号物质为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B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点睛】熟记并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是正确解答此类问题的前提;准确识别图示各结构名称,联想所学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24.奶牛的瘤胃中有大量的尿素分解菌。现有科学小组利用屠宰场提取的奶牛瘤胃内容物,对其进行分离计数,过程如下图。请据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配制培养基时,用_________作为唯一氮源,这些细菌之所以能分解该物质,是因为它们能合成_________,催化该物质分解,并利用分解后产生的物质作为氮源。(2)将5g内容物加入_________mL无菌水制成滤液,稀释10倍;并继续进行_________稀释。取不同浓度稀释液各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将涂布器放在火焰上灼烧,待__________、涂布器冷却后,再进行涂布。 (3)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用_________来表示。(4)科学小组同学在某稀释倍数的培养基中测得三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212、254、236,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2.34×109,则稀释倍数为_________。【答案】(1)①.尿素②.脲酶(2)①.45②.系列浓度梯度③.酒精燃尽(3)①.偏低②.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③.活菌数(4)106【解析】【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小问1详解】土壤中存在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这些细菌之所以能将尿素分解,是因为能合成脲酶。要从土壤中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小问2详解】将5g内容物加入45ml无菌水制成滤液,这样可以稀释10倍,并继续进行系列浓度梯度稀释。待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时,要将涂布器灼烧冷却后才能进行操作,否则温度太高会杀死菌种,所以取不同浓度稀释液各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将涂布器放在火焰上灼烧到酒精燃尽、涂布器冷却之后,才能进行涂布。 【小问3详解】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构一般用菌落数而不用活菌数来表示。【小问4详解】某稀释倍数的培养基中测得三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212、254、236,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2.34×109,因为涂布用了0.1mL菌液,所以(212+254+236)÷3÷0.1=2.34×103,因此稀释倍数为(2.34×109)÷(2.34×103)=106。【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营养构成;识记计数微生物的方法,能结合题干和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中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4-27 04:39: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04.6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