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语言与文化历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无论是我国的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主要都是用汉语来记录、来传承的,这充分显示了汉语无与伦比的魅力。在当今社会,语言还成为社会的重要资源,更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重要性,从个人层面来说,已成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数学家苏步青先生说:“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从国家层面来说,语言越来越重要。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语言政策,将确保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发展。大家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如今,处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国家语言能力跟国际竞争能力成正比;国际交往、谈判以及国际利益的争取与维护,都需要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支撑。而语言跟经济的关系更是越来越密切,语言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语言服务总产值为384亿元,2020年语言服务产值虽受疫情影响,但报告预计也将达到366多亿元。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来说,语言也起着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铺路搭桥,语言互通是“五通”的基础。八年多来的事实表明,语言和语言教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桥梁作用、沟通作用,因为语言具有情感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需要语言铺路搭桥。通过语言达到各国之间互相交流和相互理解,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语言文字对个人、对国家、对世界如此之重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都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是构建国家语言能力的基础。然而,目前在纸质媒体和视频媒体上,随意使用网络词语、中英夹杂、窜改成语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全不顾对祖国语言文化之破坏。对于语言文字的使用问题,国家语委在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有必要制定针对性措施,以有力遏制和杜绝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甚至任意糟蹋的现象,同时要正面引导民众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要加强书面语教育。 学生只有掌握好书面语才能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因此在中小学,要引导学生敬重祖国的语言文字,从小养成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习惯。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靠学理论所能达到的,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勤于写作。阅读对于孩子不断提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文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也可以让人们特别是让孩子从传统文化、从外国文化中获取智慧。所以我们的先辈和前辈一直以来都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宋代欧阳修就告诫我们:“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关乎个人的精神气质,全民的语文素养更关乎民族、国家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要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摘编自陆俭明《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汉语记录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软实力。B.2019年以来我国语言服务总产值稳步提升,这与我国实施的语言政策不无关系。C.规范网络词语的使用,能够减少对语言文化的破坏,维护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D.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关键是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多读好书勤写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从多个层面论述语言的重要性,再论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做法,层次分明。B.第二段既引用了权威数据,也结合了“一带一路”等事例,以此论证了语言的重要性。C.第四段主要阐释多读好书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的观点,并以欧阳修的话为证。D.文章关注媒体随意使用网络词语、窜改成语等破坏语言文化的现象,具有现实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今时代如果国家要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增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理解,就需要提升国家语言能力。B.语言具有情感性,读书除了能提升语文素养,获取智慧,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递感情增进理解。C.构建国家语言能力,需要国家语委正面引导,也离不开广大民众的配合,还需要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D.文章认为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因此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首先需要加强汉语的国际教育。 【答案】1.C2.C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软实力”理解有误,原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B.“2019年以来我国语言服务总产值稳步提升”分析错误,从原文看,2020年并未提升;D.“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多读好书勤写作”理解有误,文中并未强调一定要以掌握理论为基础。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主要阐释多读好书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的观点”错误,第四段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提高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及措施。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首先需要加强汉语的国际教育”错误,“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铺路搭桥,并非首先需要加强汉语的国际教育。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计算生物学家奥利特·佩莱及其团队自主研发了高精度360度摄像机和三角测量方法,清晰地记录了散落在各地的不同萤火虫物种闪光的数据。佩莱实验室发现,真实的萤火虫群体行为并不像几十年来书本上那样的理想化,并不是所有的萤火虫都有自己的节拍器。对于没有节拍器的萤火虫而言,只有在许多只萤火虫聚集的时候才会出现集体性的节拍。除此之外,佩莱还记录到了一种罕见的同步类型,数学家称之为“嵌合体状态”。“藏本模型”是日本物理学家藏本由纪建立的解释同步现象数学机制的鼻祖。多年来,这种模型出现了几种变体。1990年,斯特罗格茨和他的同事证明,如果将一组简单的类萤火虫振子相互关联,无论数量是多少,它们几乎总会同步。第二年,埃门特劳特描述了东南亚 的屈翅萤群体通过加快或减慢内部振荡频率来实现同步的过程。但是,当佩莱团队的相机在2019年开始从Photinuscarolinus(P·carolinus)萤火虫中捕捉三维数据时,他们的分析揭示了新的模式。其中之一是确认了萤火虫生物学家早就提到的事情:一簇闪光往往从一个地方开始,然后以每秒半米的速度在森林中级联扩散开。萤火虫似乎在不同的距离范围内关注其他萤火虫,这可能是因为萤火虫只能看到在持续的视线范围内发生的闪光。似乎并不符合“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田纳西州的P·carolinus萤火虫没有每次闪光的内在周期。把一只P·carolinus萤火虫放在帐篷里时,“有时它等了几秒钟就闪光,而有时会等几分钟。”但一旦放入15只以上的P·carolinus萤火虫,整个帐篷里的虫群就出现间隔几十秒的集体性闪光。和物理学家合作研究,佩莱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周期性涌现模型。(如下图所示)一种同步新模型随机闪光的萤火虫可以被其他闪光的萤火虫触发而进入同步(MerrillSherman制图,牛晓杰)想象一下,一只孤独的萤火虫在闪光,它将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间隔,然后再次闪光。但是,萤火虫需要给它的光器官“充电”,因此存在一个最短等待时间(恢复期)。它也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如果它看到另一只萤火虫闪光了,只要自己的身体条件允许,它也会立即闪光。谁先闪了一下,就会激发其他所有的萤火虫立即进入闪光。每次环境变暗时,整个过程重复发生。随着萤火虫数量的增加,至少有一只萤火虫会随机选择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再次闪光,而这将引发其他的萤火虫闪光行为。因此,两次闪光之间的时间会缩短为恢复期的时间。认真观察这一幕的研究者都会看到一个稳定的群体节奏:即从闪光步入黑暗,然后从黑暗中突然闪光。 佩莱小组还发现了另一种奇特的模式。虽然大部分萤火虫“合唱团”在有节奏地闪烁,但固执的离群者却拒绝配合。这些离群者处于同一空间,按照自己的周期闪烁,与周围的“交响乐”节奏不相称。有时,这些离群者们之间似乎是同步的;有时它们不顾彼此,只是随机地闪烁。佩莱的研究小组将这描述为一种嵌合体状态,这是同步的一种形式。一些神经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某些实验条件下看到了脑细胞活动中的这种奇异同步状态,但除此之外,此前还没有在自然界中观察到它。(摘编自JoshuaSokol《萤火虫的同步闪烁:随机中怎样涌现出秩序?》牛晓杰译)4.下列对佩莱团队提出的P·carolinus萤火虫同步新模型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P·carolinus萤火虫群体并非一开始就同步闪烁,而是从一个地方开始级联扩散开,往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合唱团”。B.处在等待期的孤立的P·carolinus萤火虫会受到其他萤火虫的激发而发光,但会受限于自身的身体情况和与其他萤火虫的距离。C.孤立的P·carolinus萤火虫闪光的时间间隔是随机的,但不小于恢复期,而萤火虫群体闪光的时间间隔是稳定的,等于恢复期。D.新模型揭示了P·carolinus萤火虫群体闪光的内在规律,似乎与“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不符,这表明“藏本模型”已经不成立。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佩莱团队发现的奇异的嵌合体同步状态,此前神经科学家只在脑细胞活动中发现,还没有在自然界中观察到。B.萤火虫群体在随机中涌现出秩序的内在机制不止一种,对其同步现象的研究能够解释社会中其他的同步现象。C.“几乎”“似乎”“可能”等词语可增强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而“合唱团”“交响乐”等词语的运用又使说明更加生动。D.作者用画图表的方法直观形象地介绍了佩莱团队提出的周期性涌现新模型,与文本相印证并有助于读者理解。6.佩莱团队关于萤火虫的研究可以给我们开展科学研究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案】4.D5.B6.①要创新研究手段与方法:佩莱团队自主研发了高精度360度摄像机,采用了三角测量方法。 ②要注重实证研究:佩莱团队的研究是基于对萤火虫物种闪光的大量数据而产生。③要勇于超越已有结论:佩莱团队对同步现象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藏本模型”及已有变体的研究结论。④要重视合作研究:佩莱团队和物理学家合作研究提出了新的周期性涌现模型。【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这表明‘藏本模型’已经不成立”错误。分析原文“似乎并不符合‘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田纳西州的P·carolinus萤火虫没有每次闪光的内在周期……和物理学家合作研究,佩莱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周期性涌现模型”可知,根据研究可知,有些萤火虫的发光表现只是“似乎并不符合‘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于是科学家提出了“周期性涌现模型”,但并不意味着“藏本模型”完全不成立。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对其同步现象的研究能够解释社会中其他的同步现象”错误。分析原文“一些神经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某些实验条件下看到了脑细胞活动中的这种奇异同步状态,但除此之外,此前还没有在自然界中观察到它”可知,萤火虫群体在随机中涌现出秩序的内在机制不止一种,只是能够解释“在某些实验条件下看到了脑细胞活动中的这种奇异同步状态”,并不能说“能够解释社会中其他的同步现象”,选项以偏概全。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计算生物学家奥利特·佩莱及其团队自主研发了高精度360度摄像机和三角测量方法,清晰地记录了散落在各地的不同萤火虫物种闪光的数据”分析可知,开展科学研究要创新研究手段与方法;结合“但是,当佩莱团队的相机在2019年开始从Photinuscarolinus(P·carolinus)萤火虫中捕捉三维数据时,他们的分析揭示了新的模式”分析可知,佩莱团队的研究是基于对萤火虫物种闪光的大量数据而产生,因此开展科学研究要注重实证研究; 结合“佩莱实验室发现,真实的萤火虫群体行为并不像几十年来书本上那样的理想化,并不是所有的萤火虫都有自己的节拍器”“似乎并不符合‘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田纳西州的P·carolinus萤火虫没有每次闪光的内在周期……和物理学家合作研究,佩莱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周期性涌现模型”分析可知,佩莱团队对同步现象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藏本模型”及已有变体的研究结论,因此开展科学研究要勇于超越已有结论;结合“和物理学家合作研究,佩莱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周期性涌现模型”分析可知,佩莱团队和物理学家合作研究提出了新的周期性涌现模型,因此开展科学研究要重视合作研究。(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麦场萧红老王婆工作剩余的时间,尽是述说她无穷的命运。今夜院中一个讨厌的孩子也没有,王婆领着两个邻妇,坐在一条喂猪的槽子上,她们的故事便流水一般地在夜空里延展开。天空一些云忙走,月亮陷进云围时,云和烟样,和煤山样,快要燃烧似的。再过一会儿,月亮埋进云山,四面听不见蛙鸣;只是萤虫闪着。屋里,像是洞里,响起鼾声来,遍布了的声波旋走了满院。天边小的闪光不住地在闪合。王婆的故事对比着天空的云:“……一个孩子三岁了,我把她掉死了……那天早晨……我想一想!……是早晨,我把她坐在草堆上,我去喂牛;草堆是在房后。等我想起孩子来,我跑去抱她,我看见草堆上没有孩子;我看见草堆下有铁犁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恶兆,偏偏孩子跌在铁犁一起,我以为她还活着呀!等我抱起来的时候……啊呀!”一条闪光裂开来,看得清王婆是一个兴奋的幽灵。全麦田,高粱地,菜圃,都在闪光下出现。妇人们被惶惑着,像是有什么冷的东西,扑向她们的脸去。闪光一过,王婆的话声又连续下去:“孩子死,不算一回事,你们以为我会暴跳着哭吧?我会嚎叫吧?起先我心也觉得发颤,可是我一看见麦田在我眼前时,我一点儿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淌下。以后麦子收成很好,麦子是我割倒的,在场上一粒一粒我把麦子拾起来,就是那年我整个秋天没有停脚,没讲闲话,像连口气也没得喘似的,冬天就来了!到冬天我和邻人比着麦粒,我的麦粒是那样大呀!到冬天我的背曲得有些厉害,在手里拿着大的麦粒。可是,邻人的孩子却长起来了!……到那时候,我好像忽然才想起我的小钟。”王婆推一推邻妇,荡一荡头:“我的孩子小名叫小钟呀!……我接连着 熬苦了几夜没能睡,什么麦粒?从那时起,我连麦粒也不怎样看重了!就是如今,我也不把什么看重。那时我才二十几岁。”闪光相连起来,能言的幽灵默默坐在闪光中。邻妇互相望着,感到有些寒冷。狗在麦场张狂着咬过来,多云的夜什么也不能告诉人们。忽然来了一道闪光,大手的高大的赵三,从炕沿站起,用手掌擦着眼睛。他忽然响叫:“怕是要落雨吧!——坏啦!麦子还没打完,在场上堆着!”赵三感到养牛和种地不足,必须到城里去发展。他每日进城,他渐渐不注意麦子,他梦想着另一桩有望的事业。“那老婆,怎不去看麦子?麦子一定要给水冲走呢?”赵三习惯的总以为她会坐在院心,闪光更来了!雷响,风声。一切翻动着黑夜的村庄。“我在这里呀!到草棚拿席子来,把麦子盖起来吧!”喊声在有闪光的麦场响出,声音像碰着什么似的,好像在水上响出,王婆又震动着喉咙:“快些,没有用的,睡觉睡昏啦!你是摸不到门啦!”赵三为未来的大雨所恐吓,没有同她拌嘴。高粱地像要倒折,地端的榆树吹啸起来,有点像金属的声音,为着闪光的缘故,全庄忽然裸现,忽然又沉埋下去。全庄像是海上浮着的泡沫。邻家和距离远一点儿的邻家有孩子的哭声,大人在嚷吵,什么酱缸没有盖啦!驱赶着鸡雏啦!种麦田的人家嚷着麦子还没有打完啦!农家好比鸡笼,向着鸡笼投下火去,鸡们会翻腾着。黄狗在草堆开始做窝,用腿扒草,用嘴扯草。王婆一边颤动,一边手里拿着耙子:“该死的,麦子今天就应该打完,你进城就不见回来,麦子算是可惜啦!”早晨了,雨还没有落下。东边一道长虹悬起来;感到湿的气味的云掠过人头,东边高粱头上,太阳走在云后,那过于艳明,像红色的水晶,像红色的梦。远看高粱和小树林一般森严着;村家在早晨趁着气候的凉爽,各自在田间忙。种麦的人家,麦草堆得高涨起来了!福发家的草堆也涨过墙头。福发的女人吸起烟管。她是健壮而短小,烟管随意冒着烟;手中的耙子,不住的耙在平场。侄儿打着鞭子经行在前面的林荫,静静悄悄地他唱着寂寞的歌;她为歌声感动了!耙子快要停下来,歌声仍起在林端:“昨晨落着毛毛雨……小姑娘,披蓑衣……小姑娘……去打鱼。”(有删改)文本二: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节选自鲁迅《〈生死场〉序》) 文本三:不用说,这里的农民蚁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食粮,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的威力下面。(节选自胡风《〈生死场〉读后记》)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事便流水一般地在夜空里延展开”这一比喻,表现了老王婆讲故事时的流畅,这与故事本身的悲惨性形成反差,增强了震撼力。B.文中多次将夜色中讲故事的老王婆称为“幽灵”,是有意塑造老王婆人性异化的形象,与卡夫卡的《变形记》有一定的相通之处。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通过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大雨即将到来时村庄里的忙乱景象,充分体现了鲁迅所说的“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D.结尾部分第二天早晨的长虹、凉爽的空气和高涨的草堆等,写出了闪电后村庄里的平静和忙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勤苦劳作的人们的赞美。8.文本一中反复写到夜空中的“闪光”,有怎样的作用?9.学过《祝福》之后,老师让同学们阅读了文本一。通过阅读对比,同学们发现祥林嫂和老王婆故事有着相近的主题,但在叙述艺术上存在较大差异。请结合两篇文章简要分析其在叙述艺术上的差异。【答案】7.D8.①引出下文写夜间村庄里的忙乱,与结尾部分第二天早晨的凉爽平静形成反差。②与老王婆的故事相呼应,营造紧张、悲凉的氛围。9.①叙述视角:《祝福》采用第一人称限知视角讲述祥林嫂的故事,而文本一则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②叙述方法:《祝福》中在“我”回鲁镇的故事中插叙了祥林嫂的故事,而文本一则主要以顺叙的方式展开。③叙述语言:《祝福》中叙述祥林嫂故事的语言简洁客观,而文本一在叙述中穿插景物描写,语言更加细腻,具有一定的情感张力。【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D.“表达了作者对勤苦劳作的人们的赞美”说法错误。这段描写写出了人们的忙碌和欣喜,暗含了作者对人们这一生存状态的惆怅和沉思。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相关内容作用的能力。“忽然来了一道闪光,大手的高大的赵三,从炕沿站起,用手掌擦着眼睛。他忽然响叫:‘怕是要落雨吧!——坏啦!麦子还没打完,在场上堆着!’”“‘我在这里呀!到草棚拿席子来,把麦子盖起来吧!’喊声在有闪光的麦场响出,声音像碰着什么似的,好像在水上响出”“为着闪光的缘故,全庄忽然裸现,忽然又沉埋下去”,这些关于闪光的描写引出下文夜间村子里的忙乱;与结尾部分“早晨了,雨还没有落下。东边一道长虹悬起来;……村家在早晨趁着气候的凉爽,各自在田间忙”所描写的第二天清晨的凉爽平静形成反差。“天边小的闪光不住地在闪合。王婆的故事对比着天空的云”,王婆的故事在闪光中开始;“一条闪光裂开来,看得清王婆是一个兴奋的幽灵。全麦田,高粱地,菜圃,都在闪光下出现”,这是王婆讲到孩子死去的时候的环境;“闪光相连起来,能言的幽灵默默坐在闪光中”,这是王婆在忙碌结束后看到邻家的孩子长起来,又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小钟时的环境描写。可见关于“闪光”的描写与老王婆的故事相呼应,营造了紧张、悲凉的氛围。【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叙述视角:《祝福》采用第一人称限知视角讲述祥林嫂的故事,“我”是小说祝福中的重要线索人物,在我的叙述中,呈现出了祥林嫂人生的悲欢离合。而这篇小说则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描写老王婆向邻家妇人讲述她失子的事,描写村人生活的忙碌、辛苦,村庄在即将到来的雨夜的混乱等。叙述方法:《祝福》先写“我”回鲁镇,遇到了祥林嫂,写祥林嫂的死亡,然后回忆与祥林嫂有关的故事,这是采用倒叙和插叙手法讲述祥林嫂的故事。而这篇小说则主要以顺叙的方式展开,写在不断的闪光中老王婆讲述她的故事,写闪光让村人陷入忙乱,写第二天村庄的平静。叙述语言:《祝福》中叙述祥林嫂故事的语言简洁客观,都是围绕祥林嫂来写,如写四叔对祥林嫂的厌恶,写柳妈与祥林嫂对话,祥林嫂去捐门槛等。而这篇小说在叙述中穿插景物描写,如“天空一些云忙走,月亮陷进云围时,云和烟样,和煤山样,快要燃烧似地。再过一会,月亮埋进云山,四面听不见蛙鸣;只是萤虫闪闪着”,语言更加细腻,富有一定的情感张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祥兴二年二月,厓山破,张弘范等置酒大会,谓文天祥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馀罪,况敢逃其死而贰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赴燕。道经吉州,痛恨不食,八日犹生,乃复食。十月,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守之。既而丞相孛罗等召见于枢密院,天祥入长揖。欲使跪,天祥曰:“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礼,可赘跪乎?”孛罗叱左右曳之地,或抑项,或扼其背,天祥不屈。孛罗欲杀之,而元主及大臣不可。弘范病中亦表奏天祥忠于所事,欲释勿杀,乃囚之。天祥临刑,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再拜,死,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天祥为人丰颐,两目炯然,博学善论事,作文未尝起草,尤长于诗,居狱四年,忠义之气,一著于诗歌,累数十百篇。初天祥开督府置僚属一时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遥请号令称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数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庐陵邓光荐曰:“天祥奉诏勤王,独行其志,屡踬而愈奋。故其军日败,势日蹙,而归附日众,从之者亡家沈族而不悔。虽人心向中国,思赵氏,亦由天祥之神气意度足以感悟之也。”史臣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耳。宋于德佑亡矣,文天祥奉两孱王,崎岖岭海,以图兴复,兵败身执,终不可屈,而从容伏锧,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九文谢之死》)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天祥开督府/置僚属/一时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遥请号令称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数/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B.初/天祥开督府/置僚属/一时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遥请号令称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数/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C.初/天祥开督府置僚属/一时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遥请号令称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数/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D. 初/天祥开督府/置僚属/一时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遥请号令称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数/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宰相,中国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与丞相并非一个概念。B.南人,指南方部分汉人。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分成四等,南人属最下等。C.中国,上古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文中指南宋。D.伏锧,古代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于砧上,故称“伏锧”。也泛指被处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弘范认为文天祥在南宋王朝灭亡时候,已经尽到忠孝之心了,如果效忠元人,也能得到高官厚禄,文天祥坚决地拒绝了。B.文天祥被元人囚禁期间,元人敬重文天祥的忠义精神和为政才华,始终对他很恭敬,想尽一切办法劝他投降归附。C.文天祥学问广博,对事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文思敏捷,在被元人囚禁的日子里,他把对国家的忠义之情,都倾注在诗作中。D.庐陵邓光荐认为,受到了文天祥精神的感悟,在南宋王朝危急的时候,仍有许多人义无反顾地追随文天祥进行抗元斗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弘范病中亦表奏天祥忠于所事,欲释勿杀,乃囚之。(2)天祥奉诏勤王,独行其志,屡踬而愈奋。【答案】10.D11.B12.B13.(1)张弘范在病中也上表陈奏文天祥忠于职守,希望释放他,不要杀掉,于是元人就把文天祥囚禁起来。(2)文天祥奉诏驰援朝廷,不考虑个人安危,完成自己的志向,屡受挫折,却愈加振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起初,文天祥开督府,设置僚属,一时之间有知名人士四十多人加入,而相距遥远请求接受号令,自称文天祥幕府的文人武士不可尽数,这些人都有一个向往正义的信念,至死也不反悔。“者”代“人”,“遥请号令称幕府文武士者”是“不可悉数”的主语,中间不断开,排除AC; “一念向正”为定语后置句,“向正”是“念”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能力。B.文中“南人”指的是地域上南方人,而非元统治者划分的“南人”。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B.“元人……始终对他很恭敬”错,后来因为文天祥坚决不屈服,元人对他使用了一些强硬手段,甚至丞相孛罗一度想杀掉他。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表”,上表;“忠于所事”,忠于职守;“囚”,囚禁。(2)“志”,志向;“踬”,受挫;“奋”,振奋。参考译文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厓山被破,张弘范等摆酒集会,对文天祥说:“国已亡,丞相忠孝之心尽到了!能改变事宋的忠心,来事奉元人,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天祥伤心流泪说:“国亡却不能救,作为人臣,虽死尚有馀罪,何况敢于逃避其死而怀有贰心呢?”张弘范认为他忠义,派使者护送文天祥赴燕。路经吉州,内心痛恨不食,绝食八日还活着,又开始进食。十月,到达燕京。驿馆人员供应很丰盛,天祥不睡觉,一直坐到天亮,随后把他转移到兵马司,派士兵看守他。不久,丞相孛罗等在枢密院召见他,文天祥进来,行长揖礼,元人想让他行跪拜礼,文天祥说:“南人的长揖礼,等同北人的跪拜礼,我是南人行南礼,岂可附加跪拜礼?”孛罗让左右的人把他拖倒在地,有的按脖子,有的按后背,文天祥不屈服。孛罗想杀掉他,而元主和大臣都认为不可以。张弘范在病中也上表陈奏文天祥忠于职守,希望释放他,不要杀掉,于是元人就把文天祥囚禁起来。文天祥临刑时,从容对吏卒说:“我的事完毕了!”向南方行了两次拜礼而死,年仅四十七岁。他衣带中有赞文说:“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只有义尽,才能仁至。读了古代圣贤的书,做什么用呢?从今以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敛他的尸体,面色如生。文天祥 脸颊丰颐,两目炯炯有神,博学又善于论事,写文章从不拟写草稿,尤其擅长诗歌,关在监狱四年,忠义之气,都体现在诗歌中,累积数量几百篇。起初,文天祥开督府,设置僚属,一时之间有知名人士四十多人加入,而相距遥远请求接受号令,自称文天祥幕府的文人武士不可尽数,这些人都有一个向往正义的信念,至死也不反悔。庐陵邓光荐说:“文天祥奉诏驰援朝廷,不考虑个人安危,完成自己的志向,屡受挫折,却愈加振奋。由于他的军队接连失败,局势一天天紧迫,但归附的人一天天增加,随从的人就是亡家灭族也不后悔。虽因人心倾向中原宋王朝,思念赵氏,也由于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坚强意志足以使众人感悟的缘故啊。”史官说:自古以来想在天下伸张大义的志士,不会因为成败和事情的难易而使自己的心志改变,君子管这个叫“仁”,因为仁不仅可以顺应天地自然之理,更可以使人心安定。宋在德佑年已经灭亡了,文天祥扶助两个孱弱的君主,艰难地在岭海间周旋,以图兴复宋室,兵败被俘,最终也不会屈服,从容赴死,视死如归,是他追求的事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能不说是仁吗!(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焦山宋•吴潜铁瓮①古形势,相对立金焦②。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③尘嚣。【注】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②金焦:金山和焦山。③举手:分别时的动作;谢:告辞。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有气势雄伟壮阔之感。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C.下片概括陈述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旨在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抒情议论。D.这首词题为“ 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15.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比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其情感差异。【答案】14.C15.辛词结尾用典,以廉颇自况,表达了不被朝廷信用、才能无法施展的忧虑;吴词写超脱凡尘、飞升成仙的幻想,表达了出尘避世、隐迹遁去的想法。【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旨在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抒情议论”表述错误,下片概括陈述历史事件时没有抒情议论,同时前面的概述也并非其目的。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两句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为: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这三句用典,借廉颇自比,表达了不被朝廷信用、才能无法施展的忧虑。本诗中,结尾两句“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由艳羡鸥鹭更进一步,词人想象自己能与鸥鹭同命,可以飞上天空,离开纷繁复杂的尘世,从侧面表现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壮志难酬的忧闷,表达了出尘避世、隐迹遁去的想法。(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词人洒酒祭月,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感慨。(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3)柳永《雨霖铃》中描写恋人离别经典画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人生如梦②.一尊还酹江月③.封狼居胥④.赢得仓皇北顾⑤.执手相看泪眼⑥.竟无语凝噎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尊、酹、胥、赢、仓皇、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赵九章,我国杰出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他用61年传奇人生谱写出一曲乐章——它在动荡与炮火中跌宕起伏,在悲欢与离合中百转千回,在复苏与萌芽中摇曳多姿,在奋发与自强中荡气回肠。这首歌,叫作中国科学家的赤子之歌。1949年11月,中科院成立。赵九章出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术化”办所方针的指引下,使地球物理研究所学科领域和学术水平快速提高,成为新中国大气科学的摇篮。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①。赵九章的血液像黄河一样奔腾起来,他开始写文章,作报告,阐述人造卫星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1965年10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的方案论证会召开,代号“651会议”。经过②,会议用4个方案、15万字的专题材料,勾画出这颗承载中国人梦想的人造卫星的雏形。接着便是攻坚克难的研制征途,“文革”中,赵九章饱受冲击,内心的孤独与苦楚他③,心里想的只有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呼啸着划破酒泉基地清冷夜空的“长征一号”火箭,带着赵九章毕生的夙愿,一飞冲天,永载史册。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答案】17.①举世震惊②集思广益③只字不提(置之度外)18.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术化”办所方针的指引下,地球物理研究所学科领域迅速扩展,学术水平快速提高,成为新中国大气科学的摇篮。19.①运用比喻,把赵九章的一生比作乐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赵九章 一生曲折的经历与不同的精神状态,赞颂他的爱国精神。②运用排比,概括出了赵九章一生的不平凡经历,节奏整齐,增强了表达的气势,突出了赵九章的贡献。【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令世人瞩目震惊大事,此处可以填“举世震惊”。举世震惊:使全世界的人震惊,谁都知道。第②处,据前文“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的方案论证会召开”和后文“会议用4个方案、15万字的专题材料,勾画出这颗承载中国人梦想的人造卫星的雏形”,此处可以填“集思广益”。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第③处,据前文“赵九章饱受冲击,内心的孤独与苦楚”和后文“心里想的只有人造卫星”,此处可以填“只字不提”或“置之度外”。只字不提: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多用来形容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术化’办所方针的指引下,使地球物理研究所……”成分残缺,由于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可以删去“使”字;二是“学科领域”与“快速提高”搭配不当。把“学科领域”改为“学科领域迅速扩展”。【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是比喻,本体为“赵九章曲折的一生”,喻体为“乐曲”,以乐曲回环往复及拥有不同声调的特点,凸显赵九章一生曲折的经历与不同的精神状态非常形象;从后文“这首歌,叫作中国科学家的赤子之歌”可知,运用比喻赞颂赵九章的爱国精神。二是排比,用四个结构一致的语句“在……中”写赵九章的一生经历,形成排比,句式整齐,以强烈的语气突出赵九章的贡献。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表达的气势。连“跌宕起伏”“百转千回”“摇曳多姿”“荡气回肠”等词语,概括出了赵九章一生的不平凡经历,突出了赵九章的贡献。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树木的叶片中存在着能够吸收可见光的色素,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少,叶绿素含量较多。叶绿素主要吸收太阳光中的蓝紫光和红橙光,而不能吸收绿光,其表现就是大多数树木的叶子在成长阶段呈现为绿色。而叶片在衰老的过程中,因为其中的叶绿素会逐渐减少,并且可能还会合成一些新的色素,使得叶片的颜色发生变化。例如毛白杨等一些植物在落叶前叶绿素未完全流失,叶子会呈现浅绿色或黄绿色。另外还有一些植物的叶子之所以在落叶前变红,是因为叶绿素已经完全流失;如果含有花青素苷的叶片中还残存叶绿素,那么这些叶片将呈现为褐色;如果叶片含有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将呈现出橙色。随着叶绿素的含量越来越少,树叶的生命正在走向终点。()。这些落叶还会发挥它们的最后一点价值:腐烂后会使泥土变得更加肥沃,真可谓“化作春泥更护花”。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划线句子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C.今晚若有采莲人,这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D.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21.请在下列甲、乙两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填在文中括号处,并说明选择该句的理由。【甲】只要一刮风或者一下雨,变了色的树叶就会掉落到地上【乙】尽管不舍,风依然把变了色的树叶无情地打落枝头,慢慢飘落到地上,纷纷扬扬,凄凄凉凉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C21.选甲。①叙述主体一致性原则,上文以“树叶”为叙述主体,下句以“树叶”为叙述主体更连贯。②表法方式一致性,文段为科普文,以说明为主要表法方式,语言风格简洁易懂。乙句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生动形象。故选甲。【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划线句子中引号表引用。A.反语,表讽刺意味; B.特殊含义,有比喻义;C.表引用;D.表强调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甲的叙述主体是树叶,乙的叙述主体是风。根据叙述主体一致性原则,上文以“树叶”为叙述主体,下句以“树叶”为叙述主体更连贯,应选甲。甲的表达方式为说明,乙的表达方式主要为描写。根据表法方式一致性,结合“树木的叶片中存在着能够吸收可见光的色素,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少,叶绿素含量较多。叶绿素主要吸收太阳光中的蓝紫光和红橙光”“还有一些植物的叶子之所以在落叶前变红,是因为叶绿素已经完全流失”等句子可知文段为科普文,以说明为主要表法方式,语言风格简洁易懂。乙句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生动形象。故选甲。四、(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面对生活中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有人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巧妙的心思来应付。针对这种现象,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消极懈怠的生活态度和社会风气,值得反思;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在繁重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下,这是一种耗费精力较少又相对得体的做法。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人生有限莫蹉跎,巧思妙想度岁月人这一辈子,能过得顺风顺水,所做之事,皆为所愿之事,当然甚好,但是有几人能如此之幸运?人生那么漫长,世事那么纷杂,要想过好这一生,必然要走几段不想走的路,过几道必须过的坎。而人生的庄严正在于,能让理性战胜情感,把那不想走但必须走的路,走得一路花开;把那不想过但必须过的坎,过得行云流水。毕竟人生有限,不要蹉跎了岁月。人必须学会积极面对一些不愿做而必须做的事情。不愿做,是出于情感的厌倦;必须做 是出于理性的衡量。之所以要做这些事,可能是为了完成逃无可逃的责任。谁不向往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但有些人还是投身于繁重机械的工作,埋首苦干,因为他肩上有养老抚幼的重担。之所以要做这些事,可能因为这些事情是一种必要的折磨。谁不向往轻松快乐、无拘无束?但军营战士却要严守军纪、日夜操练,因为只有平时多吃苦,才能战场少伤亡。把喜欢的事情做好,是能力;把不喜欢的事也做好,是担当,是坚韧。而面对不喜欢做又必须做的事情的时候,只有担当、坚韧还不够,还要有巧思。既然是必须做的事,往往是重要的事。重要的事做不好,会带来失败;重要的事解决得不迅捷,会延误时日、浪费生命。街头维护交通,繁忙而劳碌,西安交警张天洋,把指挥动作做出了拉丁舞的节奏,他用巧思把必须做的事做出了诗意,完成了任务,也美化了生活,照亮了别人。米开朗琪罗,怀揣的是“把世界归还给人,把人归还给他自己”的理想,可造化弄人,他却被贵族指使,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每天做着他不愿意的事,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懈怠工作,反而把无穷的智慧、巧思、天分投进了雕刻、绘画、建筑中去,让自己成为巨匠,也为人间创造了美。巧思之巧,在于创造性,在于提高效率,不要把巧思弄成了投机取巧、敷衍了事。不然,既于事有损,又蹉跎了岁月。每一份对事的糊弄,最终都会糊弄了自己。就像国内一些足球俱乐部,从事着竞技事业,却疏于对球员进行训练管理,妄图通过收买裁判、行贿足协官员来取得好名次,最终让俱乐部事业一落万丈。所有对工作的敷衍,最终都敷衍了自己;所有的投机取巧,最终都捉弄了自身。而有些人,即使被迫去从事了非自己所愿的事,仍能巧思独运,把事情做好,比如韩愈,被贬潮州非他所愿,但他到了被贬之地,发挥自己的巧思秒想,灭鳄鱼,修水利,赎放奴婢,终究造福一方。虽然他被贬潮州路八千,但他却让被贬之路上花开朵朵,花团锦簇。所以,把所愿之事做好,是应有之义;把不愿做而必做之事做好,是有理性、有担当;能巧妙地把不愿做而必做之事做好,则是对生命的负责,对人生的美化。这样面对必做之事,方能让漫长的人生因不辜负而充实,让沉重的人生因有巧思妙想而轻盈。人生一世,既要顺从情感,又要听从理性。做好必做之事,莫让人生蹉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先指出了一种现象:有人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巧妙的心思应付生活中的不想做却又不得不 做的事。“不想做”,说明这些事情,不是自己的爱好、兴趣所在,与自己的理想不相符。“不得不做”,说明这些事情,是基础性工作,或者是必然要面对难题,或者是无从躲避的责任。对这样的事情,如果能“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巧的心思”来处理这些事情,则是效率高的体现;但如果采取“应付”的态度,为省时间而省时间,那就是消极的的做法。在材料的第二个层次,则列举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类看法认为上面的做法消极,另一类看法认为上面的做法得体。这是引导考生从不同的角度、辩证地思考怎样去面对那些“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写作时,可以先确定“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指的是哪类事情,以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这些时期,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记住大量的枯燥的公式;对某些上班族来说,是日常的一系列机械的日常性报表。然后可以采取层进式结构,先指出既然不得不做,虽然不想做,也要克服厌倦情绪去有效面对;接下来指出,此种情况下应该重视效率的提升,材料中的做法有其合理性;最后,辩证分析,提高效率,是减时增效,而不是糊弄应付,毕竟必须要做的事情,往往是虽然缺少趣味,但又很重要的事。立意:1.既然不可逃避,何不积极面对。2.用最巧妙的心思,完成必须承担的任务。3.切莫敷衍了事,勇于负重前行。4.人生有限莫蹉跎,减时增效务正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4-26 01:54:01 页数:21
价格:¥2 大小:329.5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