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房山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诊断性评价高三历史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密1.下列对《19世纪40-50年代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额简表》信息解释正确的是进口商品(部分)关税税额(单位:两)1843年前1843年后1858年棉花/担1.740.40.35棉纱/担2.411.00.70布(本色)/匹0.370.100.08布(漂白)/匹0.64—0.700.150.08大呢/丈1.240.150.12封线内不能答题①中国失去了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②协定关税便利列强对华商品倾销③自然经济的抵制使税额不断降低④沿海地区的家庭手工业受到冲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洪、杨之乱,经制之绿营兵,既腐败不能作战……曾国藩以团练起兵远征,所向奏功,其部下营官,皆积勋至督抚提镇,而全国之地方大吏,在同治年间,几尽为湘淮军人物所占据……是太平乱后之地方长官,胥藉军队之实力以为重。而清廷渐视典兵为地方疆吏当然之事,且有随意编练军队之权。”材料说明A.太平天国运动瓦解了清政府的统治B.清政府从此放弃了重满轻汉的政策C.地方势力的崛起导致中央权力下移D.晚清时期中枢机构出现了重大变化高三历史第1页(共10页) 3.1909年天津关报写到:“出口土货”,向来用牲畜、大车、船只运来天津,“受沿途种种耽延,种种遗失”,“今则虽仍用旧法载运,不过自产地运至张家口或丰台……即可易由火车运往本埠……延迟既少,伤耗亦轻”。随着京汉铁路的贯通、京张铁路延至包头,天津的经济腹地更为广阔。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近代城市传统的交通工具已经消失B.铁路运输促进城乡商品流通的扩大C.铁路沿线地区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天津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商贸城市4.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后因顽固派破坏,1881年撤回留美学生。该批学生回国后从事工矿、电报者30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进入海军20人,从事教育事业者5人,从事商业者5人。1915年6月,李石曾与蔡元培等人在巴黎发起成立了“勤工俭学会”,帮助留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这一时期先后约1600多人到达法国学习,其中包括徐特立、蔡和森、邓小平、周恩来等人。对材料中的近代留学教育解释正确的是①国家承担留学后的一切费用②成为了晚清选官的主要方式③传承文明、推动文化的交流④为中国建设和革命培养人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指出:“我们应该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中提出“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据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A.始终强调了革命力量联合的重要性B.革命的对象因社会性质变化而调整C.与中国国民党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D.从实际出发调整革命的方针与政策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的大会。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据此可知该宪法大纲A.规定政权性质是工农民主政权B.明确用直接民主方式行使权力C.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D.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7.下列选项中,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史实历史结论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反映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但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C“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使解放区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D“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土地私有,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8.20世纪50年代,北京房山的黄山店分销店职工在王砚香带领下,常年背背篓上山送货,跋山涉水,走到哪儿就在哪儿营业。他们这种不怕吃苦、艰苦奋斗、全心服务、一心为民的精神被称为“背篓精神”。黄山店分销店1964年被评为“北京市五好先进集体”。这一时期我国①形成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②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③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承包责任制率先在安徽凤阳试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1993年宪法修正案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1999年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中华人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4年宪法修正案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这些宪法修正案A.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B.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不再需要计划手段C.标志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0.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下列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③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④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 11.观察以下两幅地图,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亚历山大帝国形势图A.希腊和波斯先后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帝国B.亚历山大的远征,毁灭了波斯文化C.商业殖民和扩张推动了希腊文化的传播D.波斯帝国延续了亚历山大帝国版图12.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这些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其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甚至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上述城市治理①使城市获得独立主权②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③标志资产阶级的产生④有利于国王的统一事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的更对。”该思想A.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萌发B.指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动摇了罗马教会的权威统治D.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14.1854年,英国的诺斯科特和屈维廉调查英国人事制度,提出文官改革建议:将政府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分途而治;事务文官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以工作成绩和勤奋程度作为提升文官的依据。这些建议A.推动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逐渐形成B.完全防范了官员选拔制度中的弊端C.奠定了现代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D.说明了政党更替影响了文官的选用15.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个持续43年相对和平的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结束了欧洲的混乱局面②和平是由于维也纳体系形成的欧洲均势长期稳定所致③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增长④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暂时缓解了欧洲内部关系的紧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5分。16.(10分)郑观应思想材料郑观应(1842-1922年),广东香县人。他在青年时代长期从事洋行买办,其日常所见所思,多为洋人主导下的工商实业及其具体操作。他宣称,西洋所恃以雄峙海外、虎视宇内者,完全在于轮船驶于重洋,火车驰于陆地,而以机器从事耕织、开矿和制造枪炮。简言之,“原夫欧洲各邦,以通商为大经,以制造为本务”。光绪八年(1882),他辞去太古洋行职务,全力办理机器织布局和轮船招商局事务,实践“以通商为大经,以制造为本务”的救亡方略。光绪十年(1884)春,清军在越南被法军击溃,最终失去对越南的保护权,更让郑观应心境难平。郑观应在《南游日记》中写道:“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扞格,难臻富强。”南洋考察期间,郑观应翻阅《易言》时即已“觉昔日见闻,以今日证之,多未透彻”,回到广东后便萌发修订旧作的设想,光绪十八年(1890)书稿成,更名为《盛世危言》,刊刻不久便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战争的惨败让士大夫开始反思洋务运动之不足,谋求更深层次的强国之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郑观应思想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17.(12分)《人民画报》材料一《人民画报》创刊于1946年8月,以摄影图片的方式报道当时的重大事件,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画报。第2期刊载的被俘的赵锡田、刘广信与其他国民党军军官的照片曾经被上海的《群众》周刊转载,有力地戳穿了国民党制造的蒋军在前线胜利辉煌的谎言。第5期刊有解放汤阴、活捉孙殿英、全歼蒋军第二快速纵队等重大胜利场面的照片。第6期出版了《爱国杀敌英雄王克勤》小册子,刊登十幅系列照片,介绍这位战士的英雄事迹。第8期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特大号。 材料二下列图像资料选取于《人民画报》。①②③④⑤⑥(1)依据材料一,概括《人民画报》所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内容。结合所学,指出第8期封面照片所示历史事件的战略意义。(4分)(2)结合所学,对材料二中的图片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任选一类,自拟题目并加以阐释。(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8.(11分)“三中全会”材料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3日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材料二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这两次“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并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5分)(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简要阐述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6分)19.(13分)商业贸易和工业革命材料一从16世纪末期开始,大西洋沿岸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甘薯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成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在面向亚洲的贸易中,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奴隶贸易是非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这个商路网构成了以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为中心的欧洲的再销售系统。 17—18世纪,荷兰和英国逐渐成为商业强国,伦敦和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的最大中心。与贸易有关的银行业、保险业、船舶制造业和港口建设业各行业活动增加了,收入和人口的增加创造了一个需求量不断上升的市场环境,在利润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发明和技术革新感兴趣。材料二“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彷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小工业创造了中间阶级,大工业创造了工人阶级,并把中间阶级的少数选民拥上宝座。但是,这只是为了有朝一日更有把握地推翻他们。目前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美好的旧时代’的人数众多的小中间阶级已经被工业摧毁,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在下图中描绘出全球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路线示意图,并概括近代商业贸易的特点及影响。(7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6分) 20.(9分)民族国家材料一《德国通史》目录节选第三卷专制、启蒙与改革时代(1648—1815)第三编法国大革命与德意志改革第八章德意志与法国大革命第九章拿破仑对德意志的统治和德意志改革运动第四卷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第一编德意志“革命”时代第一章复辟、危机和1848年革命第二章非凡的经济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快速经济增长第三章“白色”政治革命:普鲁士领导下的德意志统一运动第四章革命时代的社会、思想和文化1805年12月奥斯特里茨之战,反法联军惨遭失利,拿破仑乘胜向德国北部进军,德意志帝国面临解体。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在学校礼堂对祖国同胞发表了连续十四次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慷慨陈词:“当着诸位面前发誓,或者同祖国一起自由地活着,或者随同它的灭亡也一起死去”。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19年,当巴黎和会要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民族情绪被激起。青年学生站在民族主义最前沿,以实际的爱国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从5月4日运动爆发到6月28日拒签《巴黎和约》,知识精英、学生、工人、市民结成了一个“无形联盟”,引导了运动的方向——“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九一八”事变引发满、蒙地区分离主义危机,这种情况继续演化,甚至在华北这一中国政治的中心区域,竟有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对此,傅斯年指出:“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到1945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分析推动近代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因素。(3分) (2)结合所学,简述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联系,并分析其历史意义。(6分)房山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诊断性评价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一部分(每小题3分,共4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2345678910BCBDDACAAB1112131415CCDA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16.(10分)变化:郑观应思想前期以学习西方器物为主,后期以学习西方制度为主。(2分)原因:学习西方器物:两次鸦片战争导致民族危机和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部分国人惊醒,提出向西方学习器物的主张;国际方面:19世纪中期欧美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迅速崛起,加紧侵略中国的同时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3分) 学习西方制度:列强侵略的加剧让晚清志士仁人开始反思;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强国之道,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甲午战争的战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人们意识到只学西方器物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从而转向学习西方制度(洋务运动的局限性)。(3分)郑观应思想的变化是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背景不断变化,折射出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不断探索的爱国情怀。(2分)17.(12分)(1)主要内容:(揭穿国民党宣扬战场胜利的谎言);解放军取得重大胜利的报道;战斗英雄事迹的报道,如英雄王克勤;解放战争中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报道,如“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分)战略意义: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或把战争引向国统区)。(2分)(2)参考示例一:①②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巨大。(1分)1950年,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威胁中国国家安全。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2分)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在1954年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2分)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美国进行战略调整;中苏关系恶化。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这些外交成就,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环境的舞台。(2分)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结果,也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1分)参考示例二:③④⑤,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科技成就(1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不断突破,袁隆平在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中国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保证了我国粮食安全,为人类消消除饥饿作出突出贡献。(2分)二战结束以来,为应对西方的核威慑,保卫国家安全,中国人民一直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仅用了2年多时间,研制速度远超西方国家。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讹诈和核威胁,增强了国防力量。(2分)随着苏联、美国等相继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开始,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2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科技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或者可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分)赋分等级要素描述水平四分类正确,信息提取充分,观点提炼正确;在特定时空框架下,能够综合应(8—7分)用材料信息,结合至少三个及以上史实进行阐释;有总结提升,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水平三分类正确,信息提取充分,观点提炼基本正确;在特定时空框架下,能够(6—5分)综合应用材料信息,结合至少两个及以上史实进行阐释,但阐释欠完整;有总结提升,史实基本准确,能够做到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但总结提升不到位;逻辑较为清晰,语言表达较准确。水平二分类基本正确,信息提取不充分,观点提炼基本正确;能够综合应用材(4—3分)料,结合至少一个及以上史实进行阐释,但时空定位不准确,阐释欠完整;价值观正确;无总结提升或总结提升不到位;逻辑不很清晰,语言表达欠科学。水平一不能够正确分类,仅能从一个角度进行阐释,有史实,但时空定位不准确;(2—1分)无总结,仅罗列史实,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规范。18.(11分)(1)历史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2分)主要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并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 赢脱贫攻坚战;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斐然;祖国统一大业迈出坚定步伐;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国智慧与力量,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大踏步前进。(从三个角度论述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2)国内: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任务更加艰巨。(2分)国际: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2分)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中国改革到了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表明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2分)19.(13分)(1)贸易线路:传统的印度洋贸易,新兴的大西洋贸易(三角贸易)和太平洋贸易(澳门长崎,菲律宾至墨西哥之间或者马尼拉大帆船)如下图(2分)特点:贸易中心转移;商品种类大大丰富;以银行为代表的新的商业经营形式产生;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奴隶贸易占重要地位。(1点1分,3点3分)影响:商业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世界市场得到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准备了资金、市场和技术条件。(2分)(2)参考示例:(6分)观点1: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2分)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1分)由此引发了社 会结构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兴起。(1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对外侵略扩张,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之中。(1分)总之,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使世界越来越紧密的连为一体。(1分)观点2: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巨大进步(2分)工业革命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1分)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工厂和工厂制度产生,(1分)新交通工具发出现,农业技术的变革,劳动力大量增加,(1分)都使得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财富。(1分)观点3: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2分)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1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1分)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他们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1分)工人因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阶级矛盾尖锐。(1分)观点4: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的形成(工业革命使世界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日益紧密)(2分)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1分)工厂所需要的的原材料也需要从世界各地获取。(1分)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向世界各地侵略扩张,在亚非拉等第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1分)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之中。(1分)等级赋分及参考要素等级描述等级四(6分)能从整体概括材料(生产力、生产关系、世界),提炼观点,全面运用材料所给的三个不同角度,结合所学,对观点进行全面论述,能予以客观评价。等级三(4-5分)能从整体把握材料但并不全面,提炼观点,能够运用材料所给的不同角度,结合所学进行论述,并能进行一定的评价。等级二(2-3分)能从材料所给的一个角度提炼观点,能结合所学,简单分析其背景,表现及影响,但不够全面。等级一仅从材料所给的一个角度提炼观点,但不能结合所学,只抄材料,分析不准确、不全 (1-0分)面,或没有分析。20.(9分)(1)拿破仑战争客观上传播启蒙思想,民主、独立、法治等思想成为德国人的诉求;在反对拿破仑统治过程中,德意志民族意识增强;随着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建立帝国,颁布宪法,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3分)(2)事件1: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反帝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了民族力量;在近代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事件2:中国的抗日战争。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促进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增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2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10 10:35:02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66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