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益阳市六校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益阳市2022-2023学年六校期末联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A.表明中国古代文明始终领先世界B.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C.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D.表明黄河流域最早产生城市国家【答案】B【解析】【详解】良渚遗址距今有5000多年,该遗址的发现说明中华文明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故选B;材料没有与其他文明进行比较,无法说明中国古代文明始终领先,排除A;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根据良渚遗址无法证明,排除。故选B。2.《论语·为政》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判断,十世可知的原因是A.宗法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因袭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大宗C.“礼”的传承使文明得以延续 D.父系血缘关系得以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礼制传承的影响。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朝继承夏朝的礼仪制度,改动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改动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继承周朝的礼仪制度,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礼”的传承使得文明得以延续,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礼”的传承对文明延续的作用,不是宗法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因袭,两者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礼”的传承对文明延续的作用,并未体现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大宗,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早期儒家思想并未成为大宗;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礼”的传承对文明延续的作用,不是父系血缘关系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3.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为汉文帝。这一做法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的标准是刘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谨良,所以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B;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不是嫡长子,排除A;仁孝只是选帝的标准之一,这一做法也不是为了确立选帝的标准,排除C;材料未涉及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排除D。4.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时间阶段数量(单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44年间)8多科举制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天子巡边 唐肃宗—唐懿宗(100年间)36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唐僖宗—唐哀帝(34年间)67强薄霸臣推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藩镇之间频繁征战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A.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B.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藩镇之间频繁征战”等信息,可以看出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A项正确;B项逻辑关系错误,应该是使相出现是藩镇割据的原因之一,排除B项;使相主要在地方,并没有涉及分割相权,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是使相导致战争不断,这样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5.下图为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状况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经济重心变化趋势B.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不大C.北方经济严重衰退D.南方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答案】A【解析】 【详解】公元2年至公元1078年,大概是汉代至宋朝时期,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的人口在下降,而长江流域的人口在增加,这主要是得益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故A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较大,排除B项;从人口的变化无法反映出北方经济严重衰退,也不能体现土地兼并的情况,故排除CD项。6.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农业产生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D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雇佣劳动,但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的结论,C项错误。7.下面为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洋员参战表,这一状况姓名国籍职务服务军舰汉纳根德国北洋舰队总查舰队指挥舰定远舰阿壁成德国舰总管轮戴乐尔英国舰帮办副管驾 尼格路士英国舰炮手哈卜门德国炮务总管主力战舰镇远舰马吉芬美国帮办管带余锡尔英国总管轮主力战舰致远舰哈富门德国总管轮济远舰A.是黄海海战中清军战败的根源B.体现了清廷向西方学习的态度C.反映出北洋海军整体装备落后D.导致北洋水师受到列强的牵制【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北洋海军军舰聘用外国人,且有些担任的是管理职位,这体现了清廷向西方学习的态度,B正确;黄海海战中清军战败的根源是制度的落后,这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北洋海军整体装备落后,排除C项;D项夸大了洋员的作用,北洋舰队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由中国人担任,排除。8.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案】A 【解析】【详解】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马关条约》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正确;此时,英国仍然是国际强国,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C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没有提高,故D错误。9.1925年9月,在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同时,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宣布参加国民革命。中共北方区区委书记李大钊迅速与冯建立联系,并积极建议冯部“固甘援陕,联晋图豫”在此方针影响下,国民军南下陕西,进入河南,与北伐军形成南北呼应之势。这表明A.中国革命中心由珠江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B.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掌握了部分军队领导权C.五原誓师是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D.中国共产党为北伐的胜利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共北方区区委书记李大钊迅速与冯建立联系……在此方针影响下,国民军南下陕西,进入河南,与北伐军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可知,李大钊的建议在北伐胜利进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民革命中北伐使中国革命的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故A选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革命军队领导权由谁掌握的问题,并且这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与材料无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国共合作破裂而最终失败,故C选项错误。10.下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形势。以下描述与之相符的是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C.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D.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被解放军突破【答案】B【解析】【详解】从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B项正确;ACD三项的内容与图片中的信息主旨不符合,故排除。11.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工业化重工业类数量轻工业类数量黑色冶金(钢铁)工业15纺织工业53有色金属工业31食品工业34电力工业113医药工业4煤矿工业194造纸工业10石油工业13其他轻工业7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C.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主D.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可知,“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反映了建国初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故B项正确。A项,图表无法体现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排除。C项,图表反映了重轻工业均有涉及,故排除。D项,图表工业形式并非军事工业,排除。12.如图是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图表。对图表信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1949—1960年城市化发展集中在沿海地区B.1960—1978年因政府政策出现逆城市化C.1978年至今我国已经完成城市化D.1949年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迅速【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图示信息,可知1960—1978年因政府政策出现逆城市化,是因为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B项正确;1949—1960年城市化发展应集中在东北地区,排除A项;“1978年至今我国已经完成城市化”表述错误,排除C项;“1949年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迅速”表述错误,应该是改革开放后,排除D项。故选B项。13.造成如图中墨西哥印第安人口数量持续大幅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战争屠杀B.殖民劳动C.瘟疫病毒D.奴隶贸易【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印第安人减少,殖民者开启了奴隶贸易,奴隶贸易是印第安人减少的结果,不是原因,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西方殖民者到了美洲后,进行了战争与屠杀,造成人口锐减,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殖民者强迫印第安人劳动,也是人口减少的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殖民者到了美洲,也带来了旧大陆的瘟疫、病毒,印第安人对这些并没有抵抗能力,因此人口锐减,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4.以下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标志着逻辑学从此创立B薄伽丘撰写《十日谈》揭露了教会的腐化,肯定了人的价值C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全面否定了罗马教会的统治D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使理性批判哲学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撰写《十日谈》,揭露了教会的腐化,肯定了人的价值,B正确;逻辑学是亚里斯多德创立的,排除A;C项太绝对,排除C;确立了人类 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排除D。15.下面是1801年和1841年英国的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占其国民总收入比例的变化表。此表反映了A.工业革命激化了工农矛盾B.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C.英国正向工业社会过渡D.英国已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来看1841年与1801相比工业比重增加,农业比重下降,商业运输业基本持平,所以可以看出工业发展的迅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基本结束,所以英国正向工业社会过渡,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矛盾;B选项没有注意到工业发展;D选项过于绝对,材料无法完全体现。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影响16.如图漫画载于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网站,题目是《自筑壁垒》,它从深层次说明了A.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任重道远B.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矛盾突出C.当今世界单极格局仍不可动摇D.贸易保护主义让美国陷入孤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漫画《自筑壁垒》可知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的情况下,美国实行有碍全球化发展的措施,说明推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任重道远, 故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中美两国之间的冲突,故B项错误;当今世界的国际格局是“一超多强”,故C项错误;贸易保护主义让美国陷入孤立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实际,故D项错误。二、综合题(共52分)17.儒家思想从创立到被确立为思想的正宗,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各国君主均未采纳他的主张。——人民版《历史必修 1》材料二:(孔子的学说)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理想”。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周游列国、主张未被各国采纳之后,孔子晚年回到了哪一诸侯国?他又以何种特殊方式继续致力于“政治理想”的实现?(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学说成为“国家正式教义”的标志及其原因。【答案】(1)政治理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统治者“克已复礼”,推行“德治”;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诸侯国:鲁国。特殊方式:专注于教育和编订文化典籍。(2)标志: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偶术”的主张,并设立太学。 原因: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汉武帝对新儒学的推崇;儒家思想适应巩固“大一统”国家的需要(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仁”与“礼”“德治”;等思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山东鲁国回答;第三小问从教育和编订文化典籍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偶术”的主张,并设立太学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汉武帝时期政治统治需要角度回答。点睛:汉武帝大一统背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表为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无论是陈独秀、鲁迅、吴虞,都还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个性主义为武器;用进化论而不是历史唯物论来作为理论基点;而且又多表现出强烈的“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因而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敢于砸碎精神枷锁的气魄是伟大的。——林岷编著《中国文化史概述》(1)材料一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编著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鲁迅、吴虞等人文化心态的成因。【答案】(1)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主要因素:列强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评价: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其敢于砸碎儒家传统文化精神枷锁的勇气值得称赞。成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维护民主共和;北洋军阀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试图复辟帝制;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失败;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复古逆流,促使新文化运动兴起。 【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可知,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主要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列强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评价: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无论是陈独秀、鲁迅、吴虞,都还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个性主义为武器;用进化论而不是历史唯物论来作为理论基点;而且又多表现出强烈的‘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因而破坏有余,建设不足”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破坏有余、建设不足;根据材料“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敢于砸碎精神枷锁的气魄是伟大的”可知,但其敢于砸碎儒家传统文化精神枷锁的勇气值得称赞。成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维护民主共和;北洋军阀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试图复辟帝制;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失败;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复古逆流,促使新文化运动兴起等方面分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单位:%)材料二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渊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一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邬据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1)指出材料一中我国人口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趋势。(3)选取材料一二中的任意史实,说明人口迁移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答案】(1)变化:西汉至盛唐,西部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唐到元,西部人口比例急剧下降。原因:盛唐之前,西部地区是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增加了西部地区人口;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2)方向:工业革命之前,人口迁移主要从欧洲和非洲迁移至美洲,以黑奴贸易为主:工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期间,人口迁移主要从欧洲和亚洲迁移至美洲,以欧洲人数居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迁移主要从亚非拉地区迁移至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人数逐年增长。趋势:人口迁入方向逐渐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变:迁移方式由被迫迁移向自愿迁移转变:国际间人口动数量不断增加,范国不断扩大。(3)关系:人口迁移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发展与认同。如1500—1850年欧洲与非洲入口迁入美洲使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整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中的折线图可以看出,西汉至盛唐,西部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唐到元,西部人口比例急剧下降。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盛唐之前,西部地区是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增加了西部地区人口;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2)综合材料二表格中的信息可从主要移入地和人口迁移数量等方面畸形总结。如在方向上,工业革命之前,人口迁移主要从欧洲和非洲迁移至美洲,以黑奴贸易为主:工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期间,人口迁移主要从欧洲和亚洲迁移至美洲,以欧洲人数居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迁移主要从亚非拉地区迁移至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人数逐年增长。趋势上主要是人口迁入方向逐渐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变:迁移方式由被迫迁移向自愿迁 移转变:国际间人口动数量不断增加,范国不断扩大。(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人口迁移有利于推动不同文化的交融、发展与认同。如1500—1850年欧洲与非洲入口迁入美洲使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整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见解:赞成学者认为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存在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两条线索的观点。理由:19世纪全球人口剧增,人与自然的互动日趋活跃,煤炭和蒸汽动力的运用使食物生产实现了工业化。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恶化,世界范围内的饥荒、干旱、全球变暖、大肆毁林等问题层出不穷,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粮食问题,转基因作物也随之出现。与此同时,人文进程也得到了发展,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在日益加强,19世纪40-60年代出现在中国的鸦片战争、19世纪60年代至1910年的大规模移民、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36-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1989年的冷战以及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无一不印证了这个线索。【解析】【详解】本题是一题开放性试题。题目要求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认识与评价。从材料中的 信息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主要是从人与自然,文明与文明碰撞接触这两个方向去认识的。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个比较容易的观点进行解读。比如19世纪40-60年代鸦片战争这个点。可以赞同这一观点。鸦片战争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一次交锋,最终以中国的战败告终。这是人类不同文明的接触与碰撞之一。论述时可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等方面去理解中英之间的文明碰撞。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04 04:25:02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7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