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西工大附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1月期末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2.谭嗣同在《仁学》中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秦朝行政制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许多首创的东西,在中国乃至世界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制度属于秦朝首创的是(  )A.内外服制度B.分封宗法制C.郡县制D.皇帝制度3.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起,奏名进士不再被黜落,只是录取名次有所不同而已。凡经过一次省试的举人,可以免除个人的差役负担,对多次应举不第的举人,则赐予特奏名进士,也享有一定的优遇。该现象A.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成为宋代积贫积弱的根源C.促成重文轻武之风的形成D.利于强化士大夫家国情怀4.清朝雍正时内阁大学士成为皇帝之下的最高官员,犹如历朝的丞相,“品列皆首文班”,但如不兼任军机大臣,就唯有空名,并无多大实权。一般非重要文件,仍由内阁处理发放,称为“明发”。由此可见,清代雍正时的内阁(   )A.与军机处形成制衡关系B.成为了名存实亡的御用机构C.服务于皇权专制的需要D.弥补了中枢决策机制的不足5.某个同学在学习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后奇怪地问老师:为什么中国和雅典会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专制与民主”的明显差别?你认为,老师的回答应该是:A.思想观念不同B.经济形式不同C.地域位置不同D.人口数量差别6.在西方“汉书”——《罗马史》中,作者阿庇安(约95—约165)经常在标题中用“罗马人破坏合约”、“元老院撕毁和约”、“遭到可耻的失败”等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词句,表达对违背规则者的谴责和蔑视。这表明当时公众号高中试卷资料下载A.社会矛盾异常尖锐B.史书撰写不够严谨 C.法制观念深入人心D.共和制度遭到破坏7.四名高一学生参观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时,讨论英国与上海世博会,你觉得他们的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A.《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B.在英国,首相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C.英国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D.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对上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8.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参加巴黎和会,参与制定了《凡尔赛和约》。但是,此和约却没有得到国会参众两院的批准,结果美国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据此可知美国A.行政权高于立法权B.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C.国会权力至高无上D.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9.“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描述的是近代哪国的政体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10.清朝的时候,英国商人从英国运一批货物到上海,拒交货税,因为他不认同清朝官吏要抽取的税率,他认为清政府有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要同英国商定。如果商人的话是有依据的,那么,他所指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11.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其主题是效法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资政新篇》虽然是经洪秀全批准预发的,但在太平天国的广大官兵和群众中,并没有激起什么反响。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需求未得到满足B.持续的战争环境的破坏C.纲领存在明显的空想性D.西方列强的干涉和阻挠12.观察中日两国海军机构示意图,结合所学,对此如图解释最合理的一项是 A.清政府军事实力强大,有条件和日军一战B.日本军事实力强大,甚至远远超过清政府C.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必然会走向失败D.机构多元体制落后是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13.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此说法的是A.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群众运动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学生的示威游行C.各革命阶级表达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并取得初步胜利D.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巨大的力量14.在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中规定:党支部建在连上(此前营、连、排没有党组织),排设党小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十二月)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上述规定旨在A.确立党指挥权的建军原则B.明确革命军队的政治任务C.把发展党员定为中心工作D.强化革命军队的军事纪律15.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被美国作家比作犹太人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和美国人征服西部,还被称为“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这一事件A.使革命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B.标志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C.促成革命中心转移到西北D.宣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要建立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并形成纲领草案,但国民党均予以否决。国民参政会也因为国民党将其性质定为咨询机构,使其成为统--战线组织形式的可能性不复存在。这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分散性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名存实亡 C.国民党维护一党独裁的统治D.国民党反对第二次国共合作17.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但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从理论上突破了这一认识。这一突破A.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B.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C.使全世界无产者真正联合起来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8.1930年,联共(布)中央提出:在不与外国资本家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废止租让合同,由政府提前收回租让企业。这说明A.苏联的工业化已初步实现B.农业集体化加强了国有经济C.苏联的经济体制逐步转型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到加强19.“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由此“变通办法”通过的法律文献(  )A.成为新中国制定的首部宪法B.规定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C.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在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20.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   )①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1.习近平主席在谈到某一制度时,强调“要深入进行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积极开展民主监督,讲真话、进诤言,出实招、谋良策。”该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村民自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2.“只要有意志力,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后院炼钢”成为一时风尚。这一看法评价的是A.农业合作化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D.三大改造23.粮票最早出现于1955年,是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的凭证。20世纪90年代初,粮票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粮票的命运主要取决于我国A.文化体制的变化B.政治体制的变化C.土地制度的变化D.经济体制的变化24.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宣言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89年第九次首脑会议,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C.南北通过对话解决矛盾和争端D.第三世界国家调整了战略目标25.2001年,日本政府借“9·11”事件之后的反恐名义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2003年还通过《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并在年底向伊拉克派兵,实现了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突破。这主要说明A.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抬头B.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国际活动D.日本已成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二、材料分析题:50分26.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寰区。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谓汉族筑一中国,封建之制,实有功焉。——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  下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表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数 秦始皇(前221年)———36不详唐开元二十八年(704年)—15—3281573宋宣和四年(1122年)—26288—1234元朝12183—971425(注:州、道、路设置初期均为监察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及其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特点及其趋势。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材料二: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材料三: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根据材料一中的有关图片信息,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 (2)材料二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的重大变化,并简述其影响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边疆危机不断出现,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史。中国不同阶层的人们,为挽救中国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和探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不同阶层的救亡图存的探索,分析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曲折的原因和你从中得到的启示。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回忆录》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材料三: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四: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材料五: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2)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实施了哪些“冷战”措施?(3)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 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五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 参考答案1.B2.D3.D4.C5.B6.C7.B8.D9.D10.B11.A12.D13.C14.A15.C16.A17.B18.C19.D20.B21.D22.B23.D24.D25.B26.(1)特点: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进行分封(王室成员优先、为主);逐级分封,等级森严;权利与义务明确;宗法色彩浓厚等。影响: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传播了周文化;为后世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2)创新:郡县制。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局面;为后世沿用。(3)特点: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地方行政区划的层级逐步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或四级制;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减弱,中央集权逐步加强。27.(1)成就:实现了第一次全国普选;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建立起新型的人民民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2)背景:“文革”时期,全国陷入大动荡。问题: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3)史实:颁布1982年宪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影响: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28.探索: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抵抗派);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洋务派)。资产阶级:戊戌变法-维新思想(维新派);辛亥革命-三民主义(革命派);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激进派)。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原因:清政府腐败,封建制度落后;列强的侵略;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启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言之有理即可)29.(1)新极权主义:指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目标:谋取世界霸权。(2)美国措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3)力量: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影响:出现多极化趋势。(4)担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对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依然构成威胁,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03 12:05:02 页数:9
价格:¥2 大小:190.7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