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宁波市效实中学二0二二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古代中国栽培的农作物有粟和水稻,并出现了养蚕缫丝技术和彩绘陶器,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址是()A.二里头遗址B.大汶口遗址C.良渚文化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大致同一时期,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由此可知,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址是“大汶口遗址”,B项正确;二里头遗址距今约3800至3500年,排除A项;良渚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排除C项;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排除D项。故选B项。2.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这反映这一时期()A.处于仰韶文化时期B.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C.奴隶制度走向繁荣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可见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形成特权阶层,反映这一时期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项正确;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年代分布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而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母系氏族社会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生产力仍然十分落后,没有修建宫殿建筑的能力,排除B项;材料主旨信息是反映这时期从部落到国家的趋势,并非奴隶制度走向繁荣,排除C项。故选D项。3.出土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观察下图,对西周历史解读正确的有() ①世袭制取代禅让制②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③同姓贵族是分封对象④青铜器广泛用于农业生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康侯是武王的弟弟,这里既有分封,也有宗法,同姓贵族是分封对象,②③A项正确;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在夏朝。①错误;当时青铜器广泛用于礼器,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4.《汉书·艺文志》如此概括某一学派的主要特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下列项中,属于该学派主张的是()A.隆礼重法B.道法自然C.兼爱非攻D.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可知,《汉书·艺文志》概括的学派以“六经”为经典,以“仁义”为指导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该学派是儒家学派,“隆礼重法”是儒家荀子的主张,A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主张,排除B项;“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主张,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法家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5.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重农抑商B.奖励耕织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过程中实行奖励军功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原来的贵族和平民一起竞争,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D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与贵族无关,排除A项;奖励耕织不会触及贵族的利益,排除B项;推行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通志》记载:“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徙民五十万戍五岭”。“始皇帝”征服的“陆梁地”中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A.鲜卑B.匈奴C.越族D.羌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陆梁地”指的是今天的广西地区,当地的少数民族是越族,C项正确;鲜卑、匈奴和羌族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排除ABD项。故选C项。7.黄留珠在《西安通史》中说道:“据史料推算,按照秦朝初定时的人口以2000万计,当时服役的人数中,秦始皇陵骊山工程使用人力多达70万人,防备匈奴30万人,戍守开发岭南50万人,再加上修驰道、搞运输的人,全国服役人口总数不下200万。”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研究主旨的是()A.民力与人心B.重法与坑儒C.农耕与游牧D.集权与分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始皇陵骊山工程使用人力多达70万人,防备匈奴30万人,戍守开发岭南50万人”可知,材料主要研究的是秦朝政府在军事、皇陵修建等方面使用的人力,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儒家与法家,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生产方式,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8.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文中的“它”指的是()A.设立中朝B.推行察举制C.分设刺史D.颁布“推恩令”【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温和的方式”“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指的是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颁布的“推恩令”,D项正确;设立中朝是为了削弱相权,推行察举制是为了选拔人才,分设刺史不仅监察地方诸侯,还监察地方郡守,排除ABC项。故选D项。 9.东汉末年,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为此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A.加强了中央集权B.使官员选拔有了客观标准C.有利于澄清吏治D.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可得出选官权由地方转移到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客观标准指科举制,排除B项;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1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其用典出自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流民南迁。这一历史现象客观上()A.消除了中原地区的民族矛盾B.确立了户口南多北少格局C.推动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D.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流民南迁”可得出民族内迁推动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C项正确;AB项太绝对,排除A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北魏孝文帝迁都是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克服重重障碍,假借“南征”之名,达成迁都目的,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阶段。孝文帝迁都至图中()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迁都由平城迁到洛阳,洛阳所在的位置在③,C项正确;洛阳的位置在③,排除ABD项。故选C项。12.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魏晋九品中正制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D.明朝的内阁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可得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提高,同时三分相权,加强了皇权,C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并不能提高效率,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明朝设立内阁时已经废除丞相,排除D项。故选C项。13.在旧制,先规定田租定额,然后政府照额征收。唐代两税法规定:“先计州县每岁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这一变化反映了两税法旨在A.解决财政困难B.简化税收名目C.扩大收税对象D.减轻人身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先计州县每岁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可得出两税法的收税额度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有利于解决财政困难,A项正确;BCD项都是其影响,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CD项。故选A项。14.古代中国有这样一种历史现象:南方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就深度而言,南方精耕细作的水平远超北方,南方的生产工具也有了很大的革新。这种历史现象始于()A.两汉之际B.唐朝中叶C.宋元时期D.明末清初【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南方的耕作水平和生产工具革新超过北方即经济重心的南移,始于唐朝中叶,B项正确;两汉之际,北方经济实力远超南方,排除A项;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并巩固,排除C项;明末清初,南方经济远超北方的局面已十分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15.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职官及机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总督、理藩院、办事大臣 ②丞相、尚书令、御史大夫③枢密使、中书省、宣政院④参知政事、通判、转运使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②③④①【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①中有理藩院可推出是清朝;②中有御史大夫可推出为秦朝;③中有枢密使、宣政院是元朝;④中有参知政事、通判是宋朝。故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是②④③①,B项正确;A项顺序排序错误,排除A项;C项顺序排序错误,排除C项;D项顺序排序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6.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p是亚洲所有民族汇聚地:突厥人、回鹘人、吐蕃人、高丽人、于阗人、龟兹人、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印度人等。”这里的p指代的城市最有可能是()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南宋临安D.元朝大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汇聚的外国人有突厥人、回鹘人、吐蕃人、高丽人、于阗人、龟兹人、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印度人,符合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的情况,如大食指的是阿拉伯帝国,与唐朝有较多的交往,A项正确;北宋、南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影响了陆上丝绸之路带来的与国外的交流,排除BC项;元朝时期不可能出现大食人,排除D项。故选A项。17.《虎溪三笑图》来源于“虎溪三笑”的故事,相传东晋高僧慧远居住在庐山东林寺时,送客不过寺前的虎溪。一日,儒者陶潜和道士陆修静来访,相谈甚欢,相送时不觉过溪,三人纵情大笑。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思想多元并存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佛教渐趋本土化D.道教最受官方尊崇【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中“虎溪三笑”的故事儒家、佛教和道教的代表人物相谈甚欢,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多元并存,A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题干不能体现佛教的本土化,排除C项;最受官方推崇的是儒家思想,并非道教,排除D项。故选A项。18.《宋史》记载:“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由此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A.无为而治B.中央集权C.崇文抑武D.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崇文抑武,C项正确;无为而治是修养生息政策,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文官任知州,设通判监督”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排除B项;“三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19.《辽史》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反映的这一制度()A.意在推行民族歧视政策B.减轻了北宋的边境压力C.导致民族关系日趋紧张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智慧【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并结合所学可知,辽政权对地处长城内外社会经济和政治落差较大的不同民族与地区实行“因俗而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智慧,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不同民族间的等级是不同的,与民族歧视政策无关,排除A项;“南北面官”制度与减轻北宋的边境压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述并未导致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排除C项。故选D项。20.有学者对中国古代某次变法评论道,“九百年前的这次变法,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试图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达到“不加税而国用足’的改革目标。”这次变法是()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王安石变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加税而国用足改革目标”及所学可知,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实施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等措施,打击了地主富商,没有向百姓加税而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21.《元史》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据材料可以判断元朝①崛起于漠北蒙古②实行“四等人制”③实行了先北后南策略④完成了全国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史》记载,元朝崛起于漠北蒙古,随后,兼并了西域,平定了西夏,消灭了女真人建立的金国,让高丽称臣,平定了南诏国,后攻下江南的南宋,天下最终归于一统,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其他三项均包含②,排除ABD项。故选C项。22.元朝统一后,农学家总结各地不同的农业技术,“使南北通知,随宜而用,使无偏废”,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这部著作是A.《齐民要术》B.《农书》C.《农政全书》D.《授时历》【答案】B【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元朝”“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王祯的《农书》是一部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农学著作,B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排除A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所著,排除C项;《授时历》是元代的历法著作,不是农业书籍,排除D项。故选B项。23.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文化遗产见证了()①元朝南方财赋由此北运②大型海船满载丝瓷远销亚非③大量香料珠宝输入中国④指南技术广泛应用于航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及所学知识可得,在此期间中国的海外贸易相对较为发达,大型海船满载丝瓷远销亚非,大量香料珠宝输入中国,指南技术广泛应用于航海,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与海外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国内,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4.明太祖朱元璋说:“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A废除宰相B.推行奏折制度C.设置内阁D.设立军机处【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朱元璋要防止出现威福下移,消除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结合所学可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朱元璋废除宰相,加强皇权,A项正确;推行奏折制度的是清代,排除B项;明成祖朱棣设置内阁,排除C项;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排除D项。故选A项。25.如表是学生根据某一主题梳理的相关史实。他们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时间史实16世纪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平倭,九战九捷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A.明朝前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B.清政府抗击外来侵略有得有失C.新航路开辟对中国沿海的影响D.倭寇和西方殖民者成为海防新问题【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的明朝,面临海防新问题。一方面,东南沿海的倭患日益严重,政府组织抗倭斗争,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平倭,九战九捷;并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重创倭寇;另一方面,西方海洋大国凭借先进的航海技术远道而来,对中国海防构成威胁,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D项正确;明朝前期严厉禁止民间的海外贸易,官方的朝贡贸易仍在进行,排除A项;材料与清政府无关,排除B项;倭患严重与新航路开辟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史实错误的是()A.春秋时期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B.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北方民族交融趋势C.元朝时形成回族的前身--回回D.瓦剌首领俺答汗接受明朝册封【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春秋时期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A项表述正确,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学习汉人文化,顺应北方民族交融趋势,B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元朝时随着民族交融加强,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的前身--回回,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27.康乾盛世时期,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巩固边疆的举措,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开始派遣驻藏大臣②在台湾设府③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④签订《尼布楚条约》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②④③①【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1728年(雍正六年)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乾隆皇帝时,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故按时间先后排序②④①③,B项正确;A项时间顺序错误,排除A项;C项时间顺序错误,排除C项;D项时间顺序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28.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交往,首先是周边的国家,其次是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而后扩展到欧洲、非洲。下列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西汉开辟中西交通道路B.对外贸易发展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 C.清朝严厉禁止对外贸易D.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与亚非国家的交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但并非严厉禁止,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西汉时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丝绸之路,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汉唐时期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宋元时期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与亚洲国家的交往,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9.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也可以用来代表历史事件。下列选项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文景之治B.大定之治C.靖康之变D.康乾盛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文景之治指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文和景属谥号,并不是年号,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大定、靖康、康熙和乾隆并称的康乾,都是年号,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第30题16分,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共42分)。30.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吏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摘引自《通典》卷十五《选举三》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初科举制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积极意义。(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答案】(1)举措: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行“上计”制度,考核官员;县以下设乡、里两级基层组织(任答二点)。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后世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2)特点:沿袭前朝旧制;人数有定制或无定制;分科取士;普及度较高。(任答3点)意义: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或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社会阶级的流动;推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任答4点)。(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或: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或:中央的宰相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意义:提高行政效率;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开端;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任答3点)【解析】【小问1详解】举措:由材料“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可知,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是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材料“郡、县主要官吏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可知,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是实行“上计”制度,考核官员;由材料“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可知,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是县以下设乡、里两级基层组织。影响:由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行的管理地方的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它所确立的制度为后世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小问2详解】特点:由材料“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可知,唐初科举制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沿袭前朝旧制,人数有定制或无定制;由材料“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可知,唐初科举制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分科取士,科举普及度较高。意义:由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还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推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小问3详解】 创新:由材料“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可知,元朝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委派官员担任。意义:由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31.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经济、政治、社会、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新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代及宋代初期,占城稻被广泛引入长江流域,它一年可有两熟,甚至三熟,而且产量比一年一熟的小麦要高一倍,从而引发了一场“粮食革命”。自占城稻被广泛引进之后,适合种植的江南地区终于确立了经济中心的地位,“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就诞生于这一时期。——摘编自吴晓波《浩荡两千年》材料二宋代在婚聘上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种重门阀世族,而看金榜题名之人;二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利益。——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斥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王家范、张耕华《大学中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初“粮食革命”的主要表现,简述其对中国经济格局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社会的新变化。并用一句话概括宋代经济发展对社会变化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儒家学者重新解释儒学经典的现实意图,并指出“理”的内涵及主要获取方法。【答案】(1)表现:占城稻被广泛引入;占城稻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产量高;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有些地方一年三熟,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任答3点)影响:推动经济重心南移。(2)新变化: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等。作用:经济发展为社会变化提供基础。(或: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生活变迁)(3)现实意图:抗衡佛、道思想的冲击;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理的内涵: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获取路径:格物致知【解析】 【小问1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占城稻被广泛引入长江流域”,可知表现是占城稻被广泛引入;根据材料“它一年可有两熟,甚至三熟,而且产量比一年一熟的小麦要高一倍”可知表现是占城稻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产量高;根据材料“它一年可有两熟,甚至三熟,而且产量比一年一熟的小麦要高一倍”可知表现是有些地方一年三熟,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结合所学占城稻传入之前是种小麦,可知表现是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影响:根据材料“自占城稻被广泛引进之后,适合种植的江南地区终于确立了经济中心的地位”可知影响是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小问2详解】(2)新变化:根据材料“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种重门阀世族,而看金榜题名之人”可知变化是门第观念淡化;根据材料“一是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种重门阀世族,而看金榜题名之人;二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利益”可知变化是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结合所学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作用:根据所学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为社会生活的变化提供了基础,可知作用是经济发展为社会变化提供基础。【小问3详解】(3)现实意图:根据材料他们在排斥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形成理学可知意图是抗衡佛、道思想的冲击;根据材料“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可知现实意图是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理的内涵:根据材料“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可知理的内涵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获取路径:根据所学程朱理学寻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32.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历代王朝不乏将境土扩展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以西以北的事例,……但必须说明的是,清朝以前的历史,对于年降雨量400毫米等降雨量线以西以北地区都没有持续而稳定的获取,王朝国力强盛时期拓土西北,国力衰微即固守农牧交错带。只有清朝的军事行动不仅突破了这条农耕民族守疆固土的底线,将疆土延伸至中亚草原,而且稳定、持续地拥有了这片土地。——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1)判断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三的朝代,分别指出两个有效的判断依据。(2)写出材料一中图二A、B的政权名称及A政权的本民族管理系统名称,指出图三中C处地区的管辖机构名称。(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说明“将境土扩展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以西以北的事例”,并列举两则“清朝的军事行动”的史实。【答案】(1)图一西汉理由: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北方的匈奴民族(任答2点)图二明朝理由:北方的鞑靼和瓦剌集团;建都京师(北京);北方有嘉峪关到山海关的长城;台湾称为小琉球等(任答2点)(2)A金B南宋,A政权的本民族管理系统名称:猛安谋克;C奴儿干都司(3)唐:灭东、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设安北都护府;瀚海都督府(任答2点)清代:平定漠西蒙古准喝尔部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得出图一是西汉;理由根据所学可得出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北方的匈奴民族。根据图片中的内容可得出图二是明朝;理由:根据所学明朝在北方有鞑靼和瓦剌集团;明朝建都京师(北京);北方有嘉峪关到山海关的长城;台湾称为小琉球等。【小问2详解】从都城是上京可得出A是金;当时与金对立的是南方的B南宋;A政权的本民族管理系统名称:根据所学,金朝实行的是猛安谋克;图三是明朝,明朝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小问3详解】唐:根据所学可得出唐朝灭东、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设安北都护府;瀚海都督府(任答2点)清代:根据所学可得出清朝平定漠西蒙古准喝尔部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04 06:45:02 页数:16
价格:¥2 大小:1.5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