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地理试卷一、选择题I(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浙江省发生频率最高的气象灾害是()A.火山B.洪涝C.滑坡D.地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且降水季节变化大,发生频率最高的气象灾害是洪涝,B正确;火山、滑坡、地震是地质灾害,不是气象灾害,ACD错误。故选B。2.贵州毕节市一村民在河沟边发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头,经地质学家鉴定后为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化石,距今至少三亿年。三叶虫繁盛时期的地质年代属于()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元古宙【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该三叶虫化石为寒武纪时期化石,寒武纪为古生代第一个纪,且三叶虫为海生无脊椎动物,古生代早期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时代,因此三叶虫繁盛时期的地质年代属于古生代,A符合题意;古生代末期三叶虫为代表的大多数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因此不可能繁盛于中生代和新生代,元古宙时,三叶虫还没有产生,因此排除BCD。故选A。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12月24日老挝(北纬22.33°,东经101.69°)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震中离我国边境线仅4千米,造成云南震感强烈。完成下面小题。3.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幔B.内核C.外核D.地壳 4.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烈度越大,震级越大B.离震中越近,震级越大C.震源越深,震级越大D.一次地震可有多个烈度【答案】3.D4.D【解析】【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陆壳较厚,平均约为33千米,洋壳较薄,平均约为6千米,此次震源深度15千米,发生在老挝,在陆地上,因此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D正确;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用地震释放的能量来表示地震的大小,即地震的震级。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多;震级小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少,一次地壳只有一个震级;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可有多个烈度,D正确;一般情况,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地震烈度大小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坛上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东方为甲,南方为乙,西方为丙,北方为丁,中央为黄色土。这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来自我国不同地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丁代表的土壤颜色是() A.黑B.白C.红D.青6.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分别为()A.沙黄土带、黏黄土带、典型黄土带B.沙黄土带、典型黄土带、黏黄土带C.典型黄土带、黏黄土带、沙黄土带D.典型黄土带、沙黄土带、黏黄土带【答案】5.A6.B【解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图表可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黄色土,北京在华北平原,并且是象征居中黄帝,他统治天下,图为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辅佐。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北方丁为黑色土,A正确;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因此南方乙为红色土,C错误;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蓝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蓝色的,因此东方海滨甲为青色土,D错误;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因此西方多盐碱地,丙为白色土,B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6题详解】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降水逐渐增多,风沙活动逐渐减弱,因此颗粒逐渐变细,土壤水分逐渐增多,因此分别为沙黄土带、典型黄土带、黏黄土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它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气候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同一地貌类型的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读太阳系及八大行星和冥王星运行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甲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卫星B.属于巨行星C.属于地内行星D.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8.八大行星运动不具有的共同特性是() A.同向性B.共面性C.近圆性D.同轨性【答案】7.B8.D【解析】【7题详解】根据太阳系结构可知,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及矮行星冥王星。由图中的位置可知,甲行星是土星,土星卫星数量较多,没有卫星的只有水星和金星,地球有一颗自然卫星,A错误;土星和木星质量和体积巨大,被称为巨行星,B正确;属于地外行星,C错误;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木星和土星之间没有小行星带,D错误。故选B。【8题详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运动特点是: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都按逆时针方向,即自西向东沿着近圆形的轨道绕日运行,它们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但是各自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不具有同轨性,依据题意,故选D。【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分类: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2、地内行星:水星、金星;3、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4、巨行星:木星、土星;5、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历史上,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修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约七成耕地是坎儿井灌溉。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储水用的涝坝四部分组成。读坎儿井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坎儿井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下渗B.径流C.蒸发D.降水10.与明渠比,暗渠的优势是()A.收集雨水B.减少蒸发C.送气通风D.储水供水【答案】9.B10.B【解析】【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坎儿井利用地下暗渠输水,改变了地下水流方向,直接影响水循环的地下径流环节,B正确。人类对降水影响不大,不能影响降水,D错误。开挖坎儿井不是直接影响下渗,可以收集下渗到沙土中的凝结水和高山冰雪融水,A错误。坎儿井能减少蒸发,但不能直接影响蒸发,C错误。故选B。【10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明渠相比,暗渠埋在地下,地下水在暗渠中流动,不受地表干旱气候影响,有效减少了水分的蒸发,B正确;新疆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大气降水很少,暗渠是截取地下水及把地下水引出地面,A错误;暗渠是输水通道,不是送气通道,竖井主要用于通风、挖掘时取土,以及用作维修时的通道口,竖井是送气通道,C错误;储水和供水功能的是涝坝,D错误。故选B。【点睛】坎儿井是干旱地区的人民巧妙地利用地势倾斜,进行人工挖掘的地下引水工程。每个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暗渠、地面渠道和涝坝4部分组成。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流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自流灌溉。大湖水域与陆地之间存在热力性质差异,因而在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了以24小时为周期的湖陆风。读洞庭湖及周边区域图和岳阳、常德湖陆风平均风向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与常德相比,岳阳()A.湖陆风更明显B.风向更加稳定C.白天盛行东风D.夜晚盛行湖风12.洞庭湖围湖造田将导致()A.湖泊面积减小,长江入湖量增加B.湖泊面积减小,长江下游水旱加剧C.湖泊盐度升高,淡水湖变咸水湖D.湖泊水位下降,湖水入长江量增加【答案】11.A12.B【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与常德相比,岳阳的湖陆风风速更大,湖陆风更明显,A正确;没有体现风向是否稳定,B错 误;岳阳白天盛行西风,为湖风;夜晚盛行东风,为陆风,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洞庭湖围湖造田将导致湖泊面积缩小,长江入湖量会减小,洞庭湖对长江的调蓄能力会下降,长江下游水旱灾害会加剧,A错误,B正确;洞庭湖与长江相连,是外流湖,湖泊盐度不会升高,C错误;洞庭湖面积减小,洞庭湖会出现陡涨陡落,水位差会加大,D错误。故选B。【点睛】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一是泥沙淤积;二是围湖造田。贵阳龙洞堡机场洗手池装饰石板上布满了化石残骸,经鉴定,是距今4.4亿年前志留纪腕足动物壳体化石。完成下面小题。13.推测该化石形成时的地理环境是()A.火山爆发频繁B.气候寒冷干燥C.浅海环境D.高山地区14.志留纪属()A.元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答案】13.C14.B【解析】【1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地壳比较稳定,不是火山爆发频繁时期,火山爆发频繁时期形成的是岩浆岩,不会有化石形成,A错误;距今4.4亿年前志留纪腕足动物壳体化石,说明是软体海洋无脊椎动物,要由壳来保护身体,推测该化石形成时的地理环境为温暖的浅海环境,C正确,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志留纪属于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1、时间变化: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动物演变: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前寒武纪)→古生代: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中期鱼类时代,后期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3、植物变化:前寒武纪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陆地蕨类植物时代→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4、地质环境变迁:前寒武纪(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一片广阔海洋→现在陆地的位置仍大部被海洋所占据古生代:地壳发生剧烈变动,反复上升和下沉。中后期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中生代: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也带来丰富的金属矿产。新生代: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是在这次运动中造成的,由此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杂质会使大气能见度变差。读北京鸟巢不同天气景观效果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15.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大气层上界16.下列天气不利于天气能见度变好的是()A.降雨B.大风C.逆温D.对流【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解】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大气中水汽在降温过程中,以固体杂质为凝结核形成的水汽凝结物,而水汽、固体杂质等成云致雨物质几乎全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因此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A正确;平流层、高层大气、大气层上界没有水汽及固体杂质,缺少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所以也不存在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故本题排除B、C、D三项,选A。【16题详解】近地面大气中雾、尘霾等杂质会使大气能见度变差。当近地面大气有逆温现象存在时,空气对流受到抑制,流动性变弱,不利于大气中雾、尘霾等杂质扩散,不利于天气能见度变好,C项符合题意;一定程度的降雨,对于空气中的雾霾颗粒都有一定的冲刷作用,雨停以后,可使天气能见度变好,A与题意不符; 大风天气,可将雾、霾等污染物吹走,使能见度变好,B与题意不符;空气的对流有利于雾、霾等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可改善天气能见度,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点睛】为什么逆温现象,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正常情况下,对流层大气的气温是近地面气温高,高空气温低,近地面空气上升,高空空气下沉,形成对流运动,对流会使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开。但是当对流层中出现近地面的气温低,高空的气温高,或大气温度的递减率低于垂直递减率(垂直方向上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时就形成逆温现象,此时大气层结稳定,空气对流运动减弱或停滞,所以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2021年12月7日,印尼东爪哇省塞梅鲁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和熔岩导致附近10多个村庄严重受灾。完成下面小题。17.火山喷发物主要来自()A.地壳B.地核C.上地幔D.下地幔18.火山灰的喷发会导致()A.①变大B.②变小C.③变大D.④变大【答案】17.C18.C【解析】【1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山喷发物主要来自于地下的岩浆,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而软流层存在于地下80~400千米深处的上地幔部位,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颗粒较大,漂浮于大气层中时,会对太阳辐射起到很强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即②散射作用变大;③反射作用,变大;B错误;C正确;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减少,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也减弱,即④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变小,①地面辐射变小,A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内能看到川地、冲沟等地形镶嵌在塬、梁、峁等地形单元里。完成下面小题。19.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内,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是()A.梁-峁-塬B.塬-梁-峁C.峁-塬-梁D.梁-塬-峁20.形成黄土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答案】19.B20.B【解析】【19题详解】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地形的形成反映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水土流失比较轻,高原面大部分完整,这样的地貌就是黄土塬。随着水土流失的发展,黄土塬被流水侵蚀,出现沟壑,黄土塬可能演变成黄土梁。水土流失继续发展,黄土梁被分割成段就成为黄土峁。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是塬-梁-峁,B正确。故选B。【20题详解】此地属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遇水易分解;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对地表冲刷作用强;植被稀疏,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弱,因而该地流水侵蚀严重,故形成黄土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B正确;同时排除A、C、D。故该题选B。【点睛】黄土高原的塬塬梁峁川四大地形的形成反映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水土流失比较轻,高原面大部分完整,这样的地貌就是黄土塬。随着水土流失的发展,黄土塬被流水侵蚀,出现沟壑,黄土塬可能演变成黄土梁。水土流失继续发展,黄土梁被分割成段就成为黄土峁。沟谷进一步加宽,河流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川。黄土川地形比较平坦,是主要的农业区。太阳能充电宝,采用光伏板,实现充电速度快,折叠便携,深受旅行者青睐。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内部的能量来自太阳B.太阳能的利用稳定性很高C.太阳能属可再生清洁能源D.煤炭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22.以下四个城市中,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是()A.乌鲁木齐B.西宁C.成都D.呼和浩特【答案】21.C22.C【解析】【21题详解】地球内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A错误;受天气状况的影响,晴天时太阳能丰富,阴雨天时太阳能贫乏,太阳能的利用不稳定性,B错误;太阳能属可再生清洁能源,C正确;古代植物将太阳光经过光合作用,转换为自己生长的能量,植物死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作用变成了煤炭,因而煤炭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D错误。故选C。【22题详解】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①纬度②海拔③天气状况④日照时长,乌鲁木齐和呼和浩特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A、D错误;西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B错误;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贫乏,C正确。故选C。【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 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胡杨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的沙漠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胡杨林属于()A落叶林B.常绿林C.针叶林D.热带雨林24.胡杨林对西部地区环境的影响不包括()A.抗干旱B.耐盐碱C.御风沙D.排涝渍【答案】23.A24.D【解析】【23题详解】胡杨广泛分布的我国西部沙漠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冷,故胡杨林为落叶林树种,A正确;常绿林、热带雨林分布于亚热带、热带地区,B、D错;针叶林主要分布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C错。故选A。【24题详解】由于胡杨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的沙漠地区,能够抗干旱、耐盐碱、御风沙,因此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但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沙漠地区通常不存在涝渍严重的问题,故胡杨林对西部地区环境的影响不包括排涝渍,D项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D。【点睛】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侯条件下的树种,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 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也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对于稳定荒漠河流地带的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读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5.当出现天文大潮时,月球所在的位置可能是()A.1和2B.1和3C.2和3D.2和426.一天中可以观察到同一地点海水涨落两次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月球的公转D.月球的自转【答案】25.B26.A【解析】【2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日、地、月三者一线时,天体的引潮力叠加,出现的是天文大潮现象;当日、地连线与月、地连线相互垂直时,太阳和月球两者的引潮力相互垂直而削减,出现的天文小潮现象,因此1和3时出现天文大潮,2和4时出现的天文小潮现象,B正确,ACD错误。故选B。【26题详解】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潮力就是引起潮汐的原动力。月球的质量虽然远小于太阳,但它与地球的距离比太阳与地球的距离近得多,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引潮力的2.17倍,可见,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在这一天之内,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总有一次正对着月亮,一次背对着月亮;在这两个位置时,海水受月亮引潮力的作用上涨,就出现了“涨潮”,当这两个位置“涨潮”时,海面升高,其他位置的海水必然来补充,海水下落形成“落潮”。所以,地球上极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总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A正确;与地球公转、月球的公转、月球的自转无关,BCD错误。故选A。【点睛】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种基本形式。常见的波浪是由风力作用产 生的,又包括风浪、涌浪、拍岸浪。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洋流又称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海面有效回辐射是指海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之差。读“海面有效回辐射随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图(单位:km.m-2)”,完成下面小题。27.下列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大气逆辐射B.大气辐射C.海面辐射D.太阳辐射28.下列判断正确是()A.海面温度越高,有效回辐射越大B.相对湿度越小,有效回辐射越小C.当天空有云时,有效回辐射减小D.有效回辐射与保温作用呈正相关【答案】27.D28.C【解析】【27题详解】太阳表面温度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D正确;大气、海面温度较低,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和海面辐射都属于长波辐射,A、B、C错误。故选D。【28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随海洋表面温度升高,有效回辐射减小,A错误;相对湿度越大,有效回辐射越小,B错误;当天空有云时,大气逆辐射增强,海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减小,有效回辐射减小,C正确;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有效回辐射与大气逆辐射呈负相关,D错误。故选C。【点睛】大气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能传播到地面的过程中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散射,大部分通 过可见光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地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3)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偿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读世界海洋表层某地理要素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9.该曲线代表的地理要素是()A.盐度B.温度C.湿度D.密度30.与副热带海区比,赤道附近海区要素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较高蒸发旺盛B.有河流的稀释作用C.沿岸附近寒流流经D.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答案】29.A30.D【解析】【29题详解】读图可知,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南纬60度由于海洋分布广阔,没有陆地径流汇入,而北纬60度处陆地广阔,有大量陆地径流汇入,因此南纬60度处的盐度较北纬60度处的盐度要高,因此图中曲线符合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分布规律,A正确;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呈单峰型,B错误;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增,D错误;海洋表层都是海水,湿度是指的大气层的湿度,因此湿度不是海洋表层的海水性质,C错误。故选A。【30题详解】由上题推论可知,该要素是指的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与副热带海区相比,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而副热带海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且蒸发旺盛,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因此赤道附近海区盐度相对比副热带海区的盐度要低,D正确;赤道附近地区因阴雨天气多,而副热带海区因降水天少,晴天多,所以赤道附近地区的蒸发量小于副热带海区,A错误;河流影响的是近岸地带有河流注入的河口地区的海水盐度变化,与 该题无关,B错误;赤道附近海区流经的是南、北赤道暖流,洋流影响的是同纬度海区大陆东、西两岸海水盐度的变化,与该题无关,C错误。故选D。【点睛】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逐渐递减。形成原因是:①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量>降水量,盐度高。②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蒸发量,盐度偏低。③副热带向高纬度:温度逐渐降低,蒸发逐渐减弱,盐度逐渐降低;同纬度海区有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在近岸地带的河口附近,有陆地径流能稀释海水,使海水盐度降低。读下列四幅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1.四幅图片所示地貌,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32.关于图示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所示地貌是侵蚀地貌B.②所示地貌在云贵地区分布最典型C.③所示地貌是堆积地貌D.④所示地貌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的【答案】31.BC32.BD【解析】【3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①为洪积扇,属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A错误;图②为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溶蚀作用属于流水侵蚀中的一种,B正确;图③为峡谷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正确;图④为冰川地貌中的角锋,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D错误。故选BC。【3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①为洪积扇,属于堆积地貌,A错误;图②为喀斯特地貌,在云贵地区分布最为广泛,B正确;图③为峡谷地貌,属于侵蚀地貌,C错误;图④为冰川地貌中角锋,属于冰川侵蚀作用,D正确。故选CD。【点睛】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 读部分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33.最适合在我国天山南坡生长的两类植被是()A.苔藓B.山毛榉C.阴生草类D.阳生草类3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阳生草类光合作用较强B.阴生植物强光利用率低C.阳生植物光合作用高于阴生植物D.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始终成正比【答案】33.BD34.AB【解析】【33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北半球,因此山地南坡为阳坡,最适合在我国天山南坡生长的两类植被应是山毛榉和阳生草类,在光照强度较大时光合作用较强,BD正确;苔藓和阴生草类在光照强度很强时,光合作用较弱,适合在山地的阴坡生长,即天山北坡生长,AC错误。故选BD。【34题详解】读图可知,阳生草类整体光合作用较强,A正确;阴生植被在光照强度较大时,光合作用反而较弱,对强光利用率低;在光照强度较小时,光合作用较大,B正确;阳生植物在强光时光合作用高于阴生植物,在弱光时(光照强度小于0.5)时,光合作用低于阴生植物,C错误;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光照强度在大于3以上,光合作用变化就较小了;阴生植物在光照强度小于0.5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当光照强度大于0.5以后,光合作用较弱,甚至可能减弱(阴生苔藓、浮游藻类),因此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并不始终成正比,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B。【点睛】1、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大,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强度值为光饱和点。阴生植物的叶片的疏导组织比阳生 植物稀疏,当光强度很大时,它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所以阳生植物光的饱和点比阴生植物高;2、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的下限。阳生植物一般生物活动会比阴生植物要剧烈,那么它们呼吸作用消耗的物质必然多,即阳生植物的呼吸速率高于阴生植物。假如在相同的光合效率下,阳生植物要达到光补偿点,必然要合成更多的同化产物,所以,阳生植物光补偿点要高一些。35.2021年10月25日浙江省某高中校园劳动基地开园,该基地的土壤以红壤为主。读红壤景观图,完成关于红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较为贫瘠B.有机质较丰富C.土壤多呈酸性D.土质比较疏松【答案】AC【解析】【详解】红壤是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参与下形成的土壤,由于有机质分解快,红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较贫瘠,A正确,B错误;红壤多呈酸性,C正确;由于红壤中矿物质风化程度深,质地较粘重,土质不疏松,D错误。故选A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大题,共25分)3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贵州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下图分别为黄果树瀑布、梵净山和平塘县“大窝凼”景观图。材料二:2016年9月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在贵州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地区“大窝凼”建成。 (1)黄果树瀑布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流水的____(外力作用)作用。(2)据地质学家研究发现,梵净山经历多次____(抬升或下沉)运动,最后一次发生在古生代末期,该时期也是重要的造____(煤或铁)时期。(3)贵阳夏季凉爽的原因主要有:(1)____;(2)____;(4)简析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选址在贵州大窝凼的主要原因。【答案】(1)侵蚀(2)①.抬升②.煤(3)①.海拔较高,气温偏低②.夏季降水多,阴雨天气多(4)喀斯特洼地,工程量小;多地下溶洞,不易积水;地处山区,远离城市,不易受到电磁波和光污染【解析】【分析】该题以我国贵州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为背景考查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和山地形成等地貌问题和贵阳夏季气候凉爽原因。【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小问2详解】梵净山经历多次抬升运动,形成今天高大山地;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时期。【小问3详解】贵阳夏季凉爽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分析,贵阳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气温偏低;贵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阴雨天多,大气削弱作用显著,太阳辐射弱,气温低。【小问4详解】贵州大窝凼是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工程量小;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溶洞和暗河,地表不易积水,有利于建设射电望远镜;大窝凼地处山区,远离城市,没有电磁波和光污染,有利于射电望远镜观察。37.模拟实验设计题。(1)下渗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2)选择影响下渗的其中一个因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探究该因素对下渗主要影响。环节一:确定实验主题____;环节二:描述实验过程____环节三:得出实验结论____。【答案】(1)①.植被②.坡度(2)①.实验主题:植被对下渗环节的影响②.实验过程:将苔藓铺设在土堆1 上,另一个土堆没有铺设苔藓,同时向两个土堆按照相同的流速注等量的水;记录下渗水量和下渗持续的时间③.实验结论:植被可以减缓下渗的速度【解析】【分析】本题以实验探究的模拟考查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下渗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有降水强度、植被覆盖率、地形坡度,土壤的疏松程度等。降水强度越小,植被覆盖率越高,地形坡度越缓、土层越疏松,越有利于雨水的下渗。【小问2详解】选择植被覆盖率因素对下渗环节的主要影响。进行模拟实验时,首先确定实验主题为:植被对下渗环节的影响。然后进行模拟实验:选择土壤疏松程度相同的两个土堆,设计相同的坡度。在其中一个土堆上铺设苔藓,另一个土堆上什么都不覆盖。然后以相同的流量和流速分别向两个土堆同时注入等量的水;然后观察下渗的水量和下渗持续的时间,看两个土堆下部土层湿润的厚度和持续的时间就可以。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植被可以减缓下渗的速度。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西北地区大漠、戈壁、魔鬼城等地貌吸引着无数的探险者,图1是我国西北区域略图。材料二:图2为敦煌地区风向频率统计图。材料三:“雅丹”原意为“陡峭的小丘”,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1)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出现了____植被到____植被的分异,主因是由于____的差异所致。(2)乌尔禾魔鬼城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以风力的____作用为主;黄土高原深厚的土层主要以风力的____作用为主。 (3)根据敦煌的风向频率图,在图框中画出新月形沙丘的示意图(要求画出迎风坡及风向)。(4)敦煌地区还可能出现哪些风蚀地貌,选择其中一种,在下面方框中画出示意图,并描述其特征及形成过程。【答案】(1)①.荒漠②.草原(或森林)③.水分(2)①.侵蚀②.沉积(3)(4)风蚀蘑菇示意图 特征: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的风蚀岩石。形成过程: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以及风力地貌的类型及形成过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出现了由荒漠植被到草原或森林植被的分异,形成原因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东侧距海较近,降水较多,为森林草原植被;越向西由于距海越远,降水越少,高大树木不能生长,逐渐过渡到草原,直至降水稀少,植被变得稀疏,形成荒漠景观。因此内蒙古自治区自西向东的植被分异主因是由于降水引起的水分差异所致。【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原意为“陡峭的小丘”,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位于西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沙被风携带向东部运移,而在西北形成一些裸岩,戈壁等,被称为雅丹地貌,也被称为魔鬼城,该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以风力的侵蚀作用为主;西北风携带沙粒在向东运移过程中,风速逐渐减弱,携带能力减弱,风沙逐渐沉积,在西部地区形成沙丘地貌;颗粒很细的黄土物质被携带到黄土高原地区,最后降尘,在黄土高原地区堆积形成深厚的土层,因此黄土高原深厚的土层主要以风力沉积作用为主。【小问3详解】由图中敦煌的主要风向为西风,因此新月形沙丘的西侧为缓坡,东侧为陡坡。绘出示意图如下: 【小问4详解】敦煌地区可能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柱等风蚀地貌。风蚀蘑菇是指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的风蚀岩石。绘示意图如下: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2-17 08:00:02 页数:22
价格:¥2 大小:8.6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