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玉溪一中2023届上学期开学检测卷历史学科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没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自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表明当时A.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B.夏商周帝王系一脉相承C.分封制成熟于夏商时期D.早期国家发展呈连续性2.战国时期,养牛业发展迅速,各国对牛的饲养十分重视,出现了一批专门牧牛的人。如《左传》中记载了有专门放牛的奴隶。这表明战国时期A.铁犁牛耕推动了农业动力革命B.耕作方式变迁影响农牧业发展C.农牧业的商品化趋势明显加强D.奴隶集体劳作方式仍然占主导3.《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对于类似的这些记载,有人将其归为好大喜功,有人认为是暴政,有人说是郡县制的“配套工程”。这说明A.历史结论是多数学者观点的综合B.史学界既成结论是无可置疑的C.历史结论受到研究者立场的影响D.看待历史以道德优先评价为准4.《历史的终结》一书的作者福山指出,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从秦汉开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国家”,先于欧洲1800年。“现代”是指A.严密的法律体系B.精细化的基层管理C.国家版图基本确立D.理性化官僚体系5.西汉时,有一陈姓寡妇,养婆母28年,汉文帝感其孝行,给予“孝妇”称号。东汉初年,临淄人江革以孝母闻名乡里,光武帝赐其“巨孝”称号,赐谷千斛。汉代统治者的上述做法旨在A.加强儒学独尊地位B.推进以礼入法C.维护社会伦理秩序D.创新基层教化6.人口迁移在中国古代经常发生,不仅对我国古代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大大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下表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原因和措施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受汉族文化吸引且游牧生活不稳定秦始皇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B政府组织,发展生产,巩固边防魏晋时期,北方人民迁移到江南地区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黄河流域D学习汉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控制北魏孝文帝将鲜卑人南迁到河南一带 7.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公元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一状况出现表明A.人口数量急剧膨胀B.藩镇割据经济混乱C.土地兼并空前严重D.均田制遭到了冲击8.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一面夸张地展示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一面更凸显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建功立业的抱负;中晚唐时期的边塞诗更加倾向于低迷悲观和忧郁忡忡的心理表达,透露出深刻的慷慨壮烈和伤感悲凉氛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诗人力图全景再现社会真实B.思想演进影响文人审美情趣C.文学风格折射社会环境变迁D.商品经济导致文风日渐世俗9.发运使是宋代重要的官职之一,管理一支庞大的漕运系统,总领几路上供,职责除漕运外还有和籴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等,但与转运使无隶属关系。发运使的设置A.与三司使三权分立B.大大削弱了相权C.加强了中央集权D.导致北宋积贫积弱10.唐代,即使家道破落人们也会在传记和墓志中追溯远祖如何显赫;宋代士大夫却不觉得贫贱是耻辱,反而会回顾当年的艰难,激励自己和清贫士子,如范仲淹就有“断齑画粥”的故事。这种变化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明宗法观念逐渐消亡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体现社会主流思想改变11.话本是北宋开始流行的“说话”艺人的底本,南宋时继续发展,有了专门的创作团体。这些来自社会各层的文人创作出来的话本反映真实的社会形态,表达人们的感受。这反映出宋代文学艺术的A.传承性B.包容性C.世俗化D.理性化12.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设立都察院,下设监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国各省,称十二道监察御史。每道有监察御史三至五人,范围大体为一省。但监察御史都驻在京师,有事出巡,事毕回京述职。朱元璋这一举措A.强化了特务机构职能B.发展了中央监察体系C.创新了地方管理体制D.扩大了监察御史权力13.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不再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D.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14.清朝除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外,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管理列表如下。地区举措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廷监督实行“金瓶掣签”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原维吾尔族头领伯克可世袭,由清廷委任并为其定品级 蒙古设盟、旗两级单位,盟长、旗长由蒙古王公担任,清廷任命云贵在条件成熟地区取消了土司世袭之制,依汉制设立府、厅、州、县,任命流官管理据表可知,清朝A.对蒙古地区管理最为薄弱B.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C.在云贵全面实现改土归流D.采取以夷变夏的治国方针15.晚明苏州地方官黄希宪说:“吴中五方杂处,日食甚繁……吴所产米原不足供本地之用”。江南所需的粮食的一半是从湖广、江西及皖南运来。雍正帝在朱批中道“朕知江浙粮米历来仰给于湖广。”这主要是由于江南地区A.商品经济发展B.农业发展迟滞C.生产技术落后D.奢侈习俗风靡16.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远游冠”,手拄铁杖,游遍“九州五岳,问奇名山大川”;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A.反映市民阶层的需求C.旨在总结古代科技的成果D.体现文人的闲情逸致D.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17.有学者研究清代中英贸易时发现,1752年到1800年之间,有1.05亿银元流入中国,而1808年到1856年之间,则有3.84亿银元反向流动。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工业革命导致银元反向流动B.民族资本主义在不断成长C.中国传统手工业具有竞争力D.中国与美洲贸易联系加强18.《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上述材料说明A.英国希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B.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危机四伏19.如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B.追求利润渐成洋务运动的宗旨C.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由军用转变为民用D.民用企业应军用企业需要而生20.据统计,自1898年以后短短的10多年中,《天演论》就发行过30多种不同的版本,这 是当时任何其他西学书籍都不可比拟的,“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这一现象反映出A.西方文化在中国深入传播B.思想文化界趋于科学理性C.维新变法思想已深入人心D.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率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等,但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受参议院弹幼时,由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审判。”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防止了袁世凯的独断专权D.在制度建设上的成效显著22.据统计,自武昌起义成功至1913年年底,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公益团体。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行政建设,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有这些团体的踪迹。这主要是由于当时A.传统伦理观念崩溃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C.政策环境相对宽松D.实业救国思潮兴起23.下图为1913—1921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纱锭数量变化状况。这一时期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得益于A.民国建立使中国真正实现了民主共和B.列强对华投资规模扩大C.政府实行了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D.南京国民政府提倡国货24.1918年底出版了胡适的《尝试集》,这是中国最早的新诗诗集。《蝴蝶》是其中一首:“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表明新诗A.与传统诗歌割裂B.偏离了时代主题C.缺乏社会基础D.转型期特点突出25.《新青年》杂志第一期第一号封面人物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陈独秀撰文指出,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利之途”,造成“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由此可见陈独秀主张A.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B.培养拼搏进取的新国民精神C.走振兴工业的实业救国道路D.组织工人阶级建立工人政党26.1930年,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他认为:“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迅速的就要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话,正是现实局面的适当形容词。”该论断主要基于 A.改变革命悲观情绪的需要B.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C.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加剧D.国际形势的日益严峻27.依据雅尔塔协定的精神,赫尔利宣称美国只支持蒋介石政府,蒋介石随即下达了全力清剿共产党的命令。但此后不久,苏联提出与国民党政府谈判,美国也作出了同样暗示,这就迫使蒋介石不得不更多地考虑政治解决的办法。这反映了A.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瓦解B.国共战略决战之后的谈判形势C.美苏关系制约着国共两党关系D.重庆谈判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28.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从这个广泛的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佩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A.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导致中美两国走向对抗C.使得中国被联合国拒之门外D.动摇了战后的两极格局2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段话A.解释了港澳的政治实体地位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C.阐明了“两种制度”的意义D.设定了高度自治的底线30.2001—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达50%左右。10年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000亿美元。该现象主要得益于A.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C.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D.国家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步伐31.伯里克利在国葬典礼的演说中指出:“我宁愿你们每天把眼光注意到雅典的伟大。它真正是伟大的,你们应当热爱它。当你们认识到它的伟大时,然后回忆一下,使它伟大的是有冒险精神的人们,知道他们的责任的人们,深以不达到某种标准为耻辱的人们。”这段演说旨在A.肯定雅典城邦的伟大之处B.激发公民的城邦集体精神C.体现雅典公民的道德意识D.宣扬雅典民主制的优越性32.古代玛雅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他们将玛雅文字视作神的创造,使用文字的权利被祭司垄断。这一现象A.是愚民政策的体现B.普遍存在于各民族中C.不利于文明的传承D.反映出君权神授理念33.12世纪,欧洲封建贵族的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金钱已经开始腐蚀领主与封臣的关系,贵族与国王对封臣的依赖越来越少,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主要因为A.封君封臣制度的解体B.欧洲城市经济的发展C.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D.商业革命的发生扩展34.有学者指出,15、16世纪之后欧洲制作的世界地图,对海岸线与大陆轮廓的测量日益精准,并在地图上用边界线和色块区分不同国家或政治体,且以物产和民族志图像作为装 饰。欧洲近代地图学的发展A.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解决了欧洲领土的争端C.折射出殖民主义的色彩D.体现了科技革命的作用35.美国人安东尼·M·阿里奥托编写的《西方科学史》一书,其第三部分目录如下。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第三部分  科学革命第十二章  文艺复兴:“人们能够做他想做的一切事情……”第十三章  地球在旋转!第十四章  从巫术到机械论第十五章  大自然的语言:伽利略第十六章  “如此令人惊叹的一致”第十七章  怀疑派化学家第十八章  乐观主义抑或园圃耕作?A.认识到了科学革命与思想解放内在的交互性B.肯定了近代科学革命对思想解放的积极引领C.忽视了思想解放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反作用力D.全面解释了人类文明发展多层面之间的关系36.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年)出现了以回归乡土为取向的乡土运动。其间乡土文学大行其道,传统乡村生活被想象成一种家庭和谐、生活悠然、亲近自然的“田园诗”。各地争相编撰乡土教程、乡土志,面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广泛传播。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B.浪漫主义思潮进一步传播C.民族国家概念被普遍认同D.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37.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由此可知,他们A.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原理B.提出社会主义基本构想C.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D.主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8.1913年墨西哥民选总统马蒂罗被害。1914年,美国以崇高的道义为名出兵墨西哥,但遭到迎头痛击,各地革命军领袖也纷纷痛斥美国的侵略行径,美国大感意外。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墨西哥民族自决意识的增强B.美国利他主义行为不被理解C.墨西哥独立后面临新的困境D.美墨两国之间缺乏有效沟通39.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首次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达到总工人数的50.1%;到1990年代中期,白领工人比重已上升到83%,而蓝领工人仅占17%。这反映了美国A.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化B.新经济出现后发展的步伐加速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激化D.第三产业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40.1975年法国议会通过专门立法,规定法国的商品名称、使用说明、广告合同都必须使用法语。1996年法国政府规定在电台、电视台播放的歌曲和影视作品中,法语作品不得少 于40%。法国政府的这些做法实际上反映了A.抵制全球化对法国的冲击B.重视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C.扩大法国文化国际影响力D.着力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其中41题14分,42题12分,43题14分。4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的粮食储备历史从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夏、周时代粮食储备已发展成为一项财政制度,中央、地方都已初步建仓,《周礼》中提出“荒政委积”是最早的粮食备荒储备。汉代仓储制度逐渐丰满,中央设立太仓、常平仓,郡、县两级另有常设之仓。至此中央与地方两元储备制度基本建立。——摘编自高瑛、储新元《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历史流变与问题研究综述》材料二隋朝粮食储备体系渐趋完备,包括太仓、转运仓等中央储备,正仓、常平仓等地方储备,义仓等民间储备。正仓是指国家设置于各个州(郡)县的仓库,来自州(郡)仓和县仓收纳百姓所交租税,用于上缴中央太仓、供应军队、支付地方官员的禄粮以及驿递丁夫的口粮。常平仓粮食由地方政府在粮食丰收时高于市价购进,歉收时低于市价卖出,以平抑物价、赈灾备荒。义仓是设在村社,由百姓自愿捐纳,委托社司管理,具有自治色彩的民间储备。隋朝开创的中央、地方、民间三元储备体系在宋朝以后固定下来,对后世产生深远了影响。——摘编自叶炜《隋唐时期的粮食储备政策》(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储备发展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粮食储备的历史意义。(6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据韩保江《决定大国兴起的五种动力》整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选择五大动力中一个或多个动力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久,海军建设成为清廷的重要议题。其间清廷有过购船的尝试,但由于不尽如意,于是决定自造轮船,自建海军。从1868年到1874年,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相继制造了48艘轮船。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是转折性事件。事件发生后,清廷在朝廷督抚中立即开展了一场海防大讨论,最后决定立即筹办北洋、东洋和南洋三支海军。海防大讨论的决心虽然很大,但受制于海塞防之争、满州集团与淮系集团之争等因素,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时,只初步建成了5支各自为政、残缺不全的舰队,海军建设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覆灭,标志清朝海军建设的失败。——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伴随西进运动美国完成了在北美的扩张,海军成为限制美国扩张的重大问题。当时美国海军速度很慢、攻击能力极差,甚至没有一艘铁甲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设现代海军,整个80年代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现代海军之父”的马汉。他认为制海权是国家繁荣和富强的首要因素。只有强大海军才能重创敌人,促进美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此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海军发展。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拨款建设4艘现代铁甲舰。1885年,海军决定举办海战学院。1890年—1900年,美国共建造了15艘一流战列舰和5艘装甲巡洋舰。美国海军实力从世界第12位迅速提升到第3位。1898年的美西战争,美国就靠这支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海军打败了西班牙。——摘编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中后期中国海防大讨论的背景及历史意义。(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中国相比,19世纪末美国发展海军的优势所在。(6分) 玉溪一中2023届上学期开学检测卷历史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DBCDCDDCCC11121314151617181920CBCBADCBDD21222324252627282930ACCDBCDADD31323334353637383940BCBCADDAAB二.非选择题41.(1)特点:起源较早,历史悠久;由政府主导,统治者重视;官方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体系与功能渐趋完备,兼具政治、经济、军事等功能。(8分)(2)意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对调节粮食供求情况、平抑粮价、抵御灾荒、稳定民心、实现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战争年代克敌制胜、和平年代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6分)42.示例: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是决定大国兴起的根本动力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变革,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经济增长模式对新技术的排斥,以及忽视新兴产业的发展,英国在科技上的领先地位逐步丧失,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渐缓慢下来,被美国和德国相继赶上和超过。综上所述,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是大国兴起的根本动力,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43.(1)背景:西方侵略,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自强求富;中体西用,师夷长技。(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意义:凸显救亡图存决心;增强了国人的海权意识;带动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2)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政府的全力支持;工业发达,强大的经济实力;重视海洋战略研究。(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01 16:21:09 页数:9
价格:¥3 大小:302.9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