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10月绵阳南山中学2022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历史试卷本试卷由选择题和材料题两部分组成,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远古时期,中华先民们对龙的崇拜是一种原始自然崇拜,而到商周时期,从质朴、多样化的龙发展到统一、规范的龙,龙也逐渐走向了权力中心。中华先民对龙崇拜的演进历程主要反映了(  )A.早期文明浓厚的神权色彩B.多元一体格局的逐步形成C.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式确立D.宗教信仰已趋向基本统一2.在研究西周某一政治制度时,学者董恩林指出:周代受封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作者意在强调(  )A.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西周的国家政权开始逐渐趋向严密C.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的政治特权D.礼乐制度保证了周王具有至尊权威3.李山在《中国文化史》一文中写到“古代中国人缺少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对这一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军功制4.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5.“华夷之辨”最初指的是对中原及其四周文化区系的空间划分,具有一定的种族色彩,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概念。“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萌芽B.不同地区文化差异的急速消亡C.华夏文化认同观念得到增强D.部落联盟向世袭制国家的过渡6.进入战国后,各诸侯国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改革,如李悝变法在魏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这些改革都(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遏制了新兴诸侯纷争C.增强了华夏观念的认同D.加速了周王室的衰亡,7.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8.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 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化国为家,君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9.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  )A.废除分封制B.实行郡县制C.建立皇帝制度D.开创统一格局10.现藏于岳麓书院的岳麓秦简抄录于秦王政时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其中不仅包含大量的令文,而且这些令大多是比较完整的,往往还带有令名。此外,岳麓秦简律令还有细节性规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习俗等情况。在岳麓秦简新出现的秦律篇名中,10种见于睡虎地秦简,4种则未见。下列有关岳麓秦简的理解说法合理的是(  )A.远离政治核心区,史料价值有限B.大多为抄录,主观删减色彩浓厚C.为二手史料,可多角度研究秦朝D.可弥补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11.西汉文景时期,在恢复经济的同时,实行“约法省禁”的政策,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诽谤妖言法、妻奴连坐法、段残肢体的肉刑等,并减轻笞刑,这反映出汉朝(  )A.摒弃依法治国方针B.践行兼爱尚同精神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D.强化大一统的思想12.下列为西汉时期若干帝王在位时,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变化统计表(注: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改编)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帝王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平帝博士弟子50人100人200人1000人3000人7000人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13.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皇帝年少不能亲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因此又掌握朝政。宦官专权的局面实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没落B.君主专制的强化C.宦官与外戚相互争斗D.豪强地主的发展14.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15.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己初步形成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16.翻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裤。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A.各民族文化上互鉴交融B.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C.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D.汉族文化占主体地位 第二部分材料题,共三个大题,共52分1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据《论语》《孟子》材料二“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韩非子》(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相同点,并分析他们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8分)18.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材料二对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并评价商鞅变法的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10分)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80年代末他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他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结合中国史相关史实评价材料中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实体认识的观点。(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历史10月月考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到了商周时期,对龙的崇拜从多样化的原始崇拜发展到统一、规范的龙,龙也逐渐走向权力中心,反映出中华文明逐渐交融的过程,早期社会多元一体的格局逐渐形成,故选B项;对龙的崇拜体现出早期文明浓厚的神权色彩,但是不能反映“从质朴、多样化的龙发展到统一、规范的龙”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在秦朝,排除C项;对龙的崇拜不等同于宗教信仰,排除D项。2.【答案】A【解析】西周诸侯从周天子处获得了因地制宜、开疆拓土的权力,使得周王天下一统局面得以形成和扩展,表明分封制的实行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故选A项;国家政权趋向严密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和管理,材料的内容强调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与国家政权趋向严密无关,排除B项;材料的内容涉及的是分封制,而不是宗法制,排除C项;材料的内容强调的是诸侯开疆拓土,加强周王天下一统局面,而非礼乐制度对周王权威的维护,排除D项。3.【答案】B【解析】“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这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故选B项;分封制是指分封诸侯国,重视血缘家族祖,关注人伦情感主要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排除A项;礼乐制是指奴隶社会的森严等级制,视血缘家族祖,关注人伦情感主要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排除C项;军功制是指按照军功进行奖赏,可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排除D项。4.【答案】A【解析】周王既是国家的最高首领,又是“天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即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选A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庶子孙为小宗,排除B项;“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中国早在夏朝就已进入“天下为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郡”“国”并行是汉初地方政治制度,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华夏认同观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民族在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孔子的观点即是其佐证,故选C项;中华文明是由华夏族和周边各族共同缔造的,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故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故排除;中华大 地上的部落联盟向世袭制国家过渡发生在距今5000~4000年前,且偏离材料主旨,故排除D项。6.【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大多属于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迎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顺应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故选A项;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直接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在诸侯中争夺霸主,排除B项;华夏认同的观念主要体现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排除C项;各诸侯的变法运动会加速奴隶制度的解体和崩溃,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创造条件,与周王室的盛衰无关,排除D项。7.【答案】A【解析】题干提及“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者是皇帝和中央,故选A项;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是在秦朝以后,排除C项;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征服或归顺,郡县制是巩固疆土的手段,排除D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九卿”原先的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显然是化国为家的体现,目的是突出皇权至上,故选C项;官制设置“职分细化,各负其责”只是表面现象,反映的不是本质问题,排除A项;“选贤举能,唯才是用”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三公九卿,无法说明“官员众多,政务繁杂”,排除D项。9.【答案】D【解析】“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说明汤因比认为嬴政最大贡献在于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D项;A项属于嬴政巩固统一的举措,并非最大功绩,排除A项;B项属于嬴政巩固统一的举措,并非最大功绩,排除B项;C项属于嬴政巩固统一的举措,并非最大功绩,排除C项。10.【答案】D【解析】据材料“这些令大多是比较完整的……4种则未见”可知,岳麓秦简作为考古史料,价值较高,可以弥补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开启秦令研究的新局面,故选D项;“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习俗等情况”说明史料价值很高,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判断是否进行了主观删减,“主观删减”说法错误,排除B项;“岳麓秦简抄录于秦王政时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说明其是一手史料,而非二手史料,排除C项。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结合所学可知,汉初施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故选C项;汉初废除严刑苛法,不代表废除法律,排除A项;兼爱尚同思想是墨家思想,汉初施行的是黄老思想,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强化了大一统,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自汉武帝开始,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学习儒家经典,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西汉选官有察举制、征辟制、太学中选拔等多种方式,且表格信息不能反映入仕途径的选择,排除B项;根据表格信息,反映的是太学弟子人数的增加,不能反映官位垄断的情况,排除C项;根据表格信息,反映的是太学弟子人数的增加,不能反映学术思想竞争的情况,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据材料“皇帝年少不能亲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因此又掌握朝政”可知皇帝利用宦官来实现政权的转移,宦官作为内侍受到皇帝的直接控制,实质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项;皇帝直接控制宦官,宦官专权即体现皇权专制,排除A项;据材料“皇帝长大后,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说明宦官是皇帝集权的“工具”,排除C项;材料宦官专权属于中央权力斗争,与地方势力无关,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 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5.【答案】B【解析】魏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故选B项;魏晋时期,南方得到开发,但是江南经济并没有超过北方,排除A项;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并没有统一南方,北魏的改革不会促进江南的开发,排除C项;经济重心转移在南宋时期转移到南方,排除D项。16.【答案】A【解析】由材料“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裤”可知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汉族之间的民族融合,在文化、生活上的互相交融,故选A项;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材料没有提及中外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间的交流融合,而非民族间的隔阂,排除C项;材料中的民族交融不能体现出汉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排除D项。17、(1)相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3分)背景: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奔溃,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奔溃,士阶层的兴起;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学术下移,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每一点3分,共9分)(2)特点: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4分)成败: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积极消极每一点2分,共4分)18、(1)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社会习俗方面:禁止父子及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家庭政策。(强制将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4分)评价:推动了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改革了原有的土地制度,维护并壮大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或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打击并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彻底;秦国的富国强兵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6分,答出3点即可)(2)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1分)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6分,答3点得6分。)另一方面,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了拓跋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全盘汉化,使得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3分)19、【答案】论题:中华民族实体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我认为该观点正确。(2分)阐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格局形成过程实质是在中国各民族在保持自身发展过程中民族认同感增强的过程,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聚居着不同地区的人群,形成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同时在接触交流中不断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如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这可以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格局的起点。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与周边民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分布更广,族群扩大,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秦汉时期,疆域上的统一,制度上推广郡县制,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独尊儒术等措施,实现了经济、文化、政治统一,使得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民族的共同认可度增强,汉民族逐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北民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各少数民族汉化,汉族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中原地区民族在大混杂中大交融。隋唐时期,长时期的大一统局面和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采用册封、和亲、设都护府等羁縻政策,继续推动各民族交往与融合,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得到发展。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在对立中互市、迁徙,北方少数民族主动适应中原文化,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猛安谋克制度、行省制度等,加速民族交融。明清两代,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睦友好的民族政策,促进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壮大,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得到巩固发展。(列举3个阶段史实可计8分;2个阶段史实计6分;一个阶段史实计3分)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相互交融的结果,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费孝通提出这个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提高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01 16:08:11 页数:7
价格:¥3 大小:30.3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