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学上著名的20个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心理学上著名的 20 个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br />一。罗森塔尔实验(效应)<br />• 皮格马利翁效应-简介<br />•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相传,他性情孤僻,一人独居,擅长雕刻。<br />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并取名叫加勒提亚。他和雕像久久依<br />伴,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加勒提亚被他的爱感动,从架子上走<br />下来,变成了真人。皮格马利翁娶她为妻,他们的女儿帕福斯是塞浦路斯南部海岸同名城市<br />的始祖。后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L F.Jacobson 称之为&ldquo;皮格马利翁效应&rdquo;<br />最真实的谎言是权威性的谎言¡ª¡ª 罗森塔尔效应<br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概念<br />教师如何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br />•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大家,当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br />现。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br />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br />•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作用<br />•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自我暗示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br />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br />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br />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br />上班了。 其实,这只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br />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br />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g14)<br />二、框架效应<br />教育中框架效应的运用<br />• 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教育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br />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结果是第一组<br />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br />应。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br />• 我们的班主任在接新班级时,要注意利用第一次效应克服消极影响,对学生要做到全面地<br />看待和评价,并注意选择和培养好学生干部。对自己,则要注意三个&ldquo;第一次&rdquo;时的形象塑造。<br />力求做到:第一,见好第一次面。事先做好准备,力求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们的知<br />心朋友,并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第二,讲好第一次课。力求给学生留下工作认真、知识渊<br />博、教学方法生动等良好印象;第三,处理好第一次突发事件。要求反应快捷,处理问题果<br />断。当然,利用第一次效应的积极因素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不仅仅是方法、策略问题,更<br />不是假惺惺的伪装,而是长期在工作中磨炼形成的良好工作作风、思想品德、知识才干、教<br />育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样能缩短师生之<br />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br />首因效应对心理教育的启示<br />四、晕轮效应:心理对教育影响的放大器<br />晕轮效应的概念<br />•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middot;桑戴克提出的。晕轮是一<br />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爱德华认为,人对事物和人的认知和判断往<br />往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而得出整体现象。就像晕轮一样,这些认知和判断常常都是以偏概<br /> <br />全的。 •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br />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br />种坏品质。 晕轮效应的错误<br />晕轮效应对教育的启示:弊端的克服<br />晕轮效应对心理教育的启示:榜样的光环<br />五、暗示效应: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br />• 所谓&ldquo;暗示效应&rdquo;,即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br />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hellip;&hellip;此称之为&ldquo;暗示效应&rdquo;。少年儿童较成人更易于接受<br />暗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br />提高教学效果<br />试试下...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5:05:09 页数:11
价格:¥3 大小:47.00 KB
文章作者:U-158657

推荐特供

MORE